清洁技术

搜索文档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弄巧成拙,中国电力实力碾压欧美
搜狐财经· 2025-10-03 13:13
2025年7月,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法案以218:214的微弱优势在美国众议院通过,但这一法案意外促 成了中国在全球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 在美国众议院通过该法案后不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直言不讳地评价道:"你们听见了 吗?那是来自东方的巨大雷声,14亿中国人正在笑话我们。" 03 新疆的生态奇迹,沙漠绿化成果显著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一场绿色革命正在悄然进行。2025年以来,新疆持续巩固并扩大沙漠 的"锁边"工程,在去年实现"合龙"后,今年又新增了479万亩绿化面积,锁边的绿色防护带宽度已从110 米增加到7500米。南疆的农牧民在沙漠周围的沙化土地上种植了肉苁蓉、沙漠玫瑰等特色经济作物,面 积达到624万亩,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带动了30多万人稳定就业。此外,喀什地区还完成了19.4万亩光 伏治沙项目,总并网规模已达648.6万千瓦,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 01 法案反作用,美能源产业受挫 与此同时,在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项惊人的生态工程悄然展开。近30年来,新疆绿洲的面 积增加了5.6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减少了1955.7平方公里。 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包含 ...
外媒:科技进步、市场活力双驱动,外资对华投资热情升温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3:19
中新网9月29日电 彭博社28日发布文章,在中国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股市强劲上涨等因素推动下,外 资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意愿明显回升。 外媒:科技进步、市场活力双驱动,外资对华投资热情升温 科技突破,投资者"害怕错失" 文章认为,外资热情回暖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中国科技行业的发展。阿里巴巴等大型科技公司陆续推出 自研人工智能模型,寒武纪等芯片企业也取得突破,增强了市场对中国高科技板块的信心。 据彭博社统计,中国沪深300指数本季度上涨16%,以科技股为主的创业板指数同期上涨近50%,是全 球表现最佳的指数之一。 "未来几年,全球投资者将增加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欧洲资产管理公司Amundi新兴市场全球主管表 示,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以及在清洁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颇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激发了投资 者"害怕错失"的情绪。 策略师Laura Wang表示,其近期接触的美国客户中,有90%表达了增加对中国市场投资的"明确意愿", 达到自2021年初峰值以来的最高水平。高盛策略师也指出,现有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 尤其是A股的参与度已升至周期高点"。 外部逆风,中国经济韧性凸显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明显增加 ...
外媒:科技进步、市场活力双驱动 外资对华投资热情升温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2:53
中新网9月29日电彭博社28日发布文章,在中国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股市强劲上涨等因素推动下,外 资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意愿明显回升。 科技突破,投资者"害怕错失" 文章认为,外资热情回暖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中国科技行业的发展。阿里巴巴等大型科技公司陆续推出 自研人工智能模型,寒武纪等芯片企业也取得突破,增强了市场对中国高科技板块的信心。 据彭博社统计,中国沪深300指数本季度上涨16%,以科技股为主的创业板指数同期上涨近50%,是全 球表现最佳的指数之一。 彭博社表示,今年上半年,境外资金增持了中国境内股票、债券、贷款和存款等,这一势头很可能会持 续。 今年,中国科技公司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规模扩大。汇丰控股大中华区债务资本市场主管表 示,点心债市场的增长得益于全球投资者基础不断扩大。 外部逆风,中国经济韧性凸显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明显增加。"富达国际投资组合经理表示,当前对中国资产的重估主要由 基本面改善所驱动,投资者的信心可能会进一步增强。 彭博社认为,外资信心增强,得益于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实力提升,以及在面对美国限制措施时展 现出的经济韧性。 目前,美国政府采取对抗性贸易政策,美联储进入降 ...
“不可投资”标签已撕 全球资本正爆买中国资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0:38
外资回流中国市场 - 全球对冲基金在A股市场活跃度创近年新高 与2021年"不可投资"形成鲜明对比 [1] - 外资全面流入中国各类资产 协同增长态势过去10年仅出现3次 [1] - 全球基金对中国资产仍低配1.3个百分点 未来增配空间广阔 [1][7]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A股今年以来反弹2.7万亿美元 沪深300指数本季度涨16% 创业板指涨近50% [1][8] - 截至8月末外国长期基金流入中国市场10亿美元 逆转去年170亿美元流出 [7] - 8月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上半年外资增持中国境内资产为2021年来首次 [4] 投资者情绪转变 - 超90%客户明确表示有意增加中国资产敞口 关注度创2021年初以来新高 [7] - 投资者更担心错失机会而非纠结风险 中国资产重估由基本面改善推动 [1] - 中东投资者参与腾讯债券认购 欧洲优质基金入局 阿里可转债获超额认购 [11] 科技行业突破 - 阿里巴巴等推出自研AI模型 寒武纪等芯片企业取得技术突破 [7] - 清洁技术 AI等领域估值具吸引力 引发"错失恐惧"(FOMO)情绪 [7] - 中国科技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创历史纪录 [11] 政策与宏观环境 - 人民币债券实际收益率处于较高水平 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优质投资渠道 [12] - 美联储降息周期及美国财政赤字促使投资者寻求美元资产替代选择 [4]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7.1附近 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 [12] 债市表现 - 市场对中国人民银行宽松政策预期及低通胀环境吸引国债买家 [11] - 8月外资减持中国国债规模仅为7月的五分之一 [11] -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旗下5.72亿美元基金今年业绩跑赢98%同类产品 [11]
惠誉:美国政策调整或将拖慢太阳能、风能项目开发步伐
新浪财经· 2025-08-27 07:55
政策变化影响 - 美国太阳能和风能项目开发步伐受联邦政策变化影响可能放缓 [1] - 核能和独立储能等其他清洁技术激励措施基本保持不变 可能在新增装机容量中占据更大份额 [1] 税收抵免调整 - 2025年税收和支出方案缩短技术中性税收抵免建设窗口期 要求大多数太阳能和风能项目遵守更紧迫时间表 [1] - 美国财政部发布更严格执行太阳能和风能税收抵免的指引 将收紧安全港条款并要求设施建设达到一定规模才有资格被认定为在建 [1] 项目阶段脆弱性 - 处于早期阶段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尤其容易受到政策变化影响 [1]
美媒:一条美国正落后于中国的新道路
环球时报· 2025-08-15 19:31
碳排放趋势变化 - 2025年前6个月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2.7%,而美国同期排放量同比增长4.2%,这逆转了过去十年的惯常趋势[1] - 分析师认为现在断言这种逆转已成为长期趋势尚为时过早,因数据与天气、天然气价格等短期经济因素相关[1] - 过去15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曾稳步下降,但未来能否继续降低排放量仍存疑问[2] 中国能源转型进展 - 中国占全球煤炭消耗量一半以上,但2024年上半年煤炭消耗量同比下降2.6%[1] - 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大幅上升是煤炭消耗下降的主因,仅2025年5月新增装机容量就达92.92吉瓦[2] - 中国全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提升至10亿千瓦以上[2] - 科学家认为排放量减少反映中国能源消耗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但需观察未来几年排放量是否持续下降[2] - 由于大规模采用清洁技术,未来五年中国绝对排放量和相对排放量均可能呈下降趋势[3] 美国能源结构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底,美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为134吉瓦,远低于中国[2] - 2025年上半年美国煤炭发电量同比增长14%,主因是强劲的电力需求和天然气价格上涨[3] - 为应对数据中心激增的电力需求,公用事业企业正推迟关停燃煤电厂计划[3] - 美国不仅在缩减可再生能源部署规模,还在放慢电动汽车的推广步伐[3]
美欧关税协议若得以落实 欧盟清洁技术或受严重冲击
快讯· 2025-07-31 17:29
智通财经7月31日电,美国与欧盟达成的关税协议对欧盟清洁技术制造商造成尤为沉重的打击。新能源 汽车和电网设备制造商分别占欧盟清洁技术出口的52%和27%,势将受到最大影响。欧盟的清洁技术产 业一直在蓬勃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买家的需求。该行业去年实现58%的增长率,出口了价 值840亿美元的清洁技术产品,其中200亿美元产品输往美国。新的关税协议正危及这一强劲贸易关系的 未来。7月27日,欧盟同意对所有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全面关税。虽然汽车制造商免于缴纳4月3日起生 效的27.5%的关税,但新能源汽车价值链中的一些企业担心,即使15%的关税也会削弱欧盟的竞争力。 美欧关税协议若得以落实 欧盟清洁技术或受严重冲击 ...
英媒:中国正在主导清洁能源供应链
环球网资讯· 2025-07-26 06:40
清洁能源领域中国主导地位 - 特朗普关税政策主要针对中国但无法阻止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 [1] - 中国在清洁能源竞赛中长期领先全球到2024年清洁能源技术对GDP贡献率超过10% [1] - 美国在清洁能源发展上倒退转向化石燃料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1]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 - 2024年清洁能源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虽低于2023年的40%但仍保持巨额投资 [2] - 过去一年中国清洁能源行业销售和投资额达13.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球其他地区化石燃料总支出或沙特全国经济规模 [2] - 中国主导清洁能源供应链并扩大在新兴经济体影响力未来可能主导全球能源市场 [2] 中国清洁能源技术突破 - 中国接近商用钍反应堆技术突破钍储量丰富且燃料效力可达铀的200倍 [2] -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钍基熔盐堆加钍实验且不中断能源生产 [2] - 中国核聚变项目EAST创造新世界纪录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等离子体运行 [2] 中国与欧盟气候合作 - 中国与欧盟发表联合声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未提及美国但暗示其气候政策倒退 [2][3] - 中国已制定雄心勃勃的长期政策应对碳排放 [2] - 中欧联合声明被视为全球气候领导力重振的信号 [3] 中国清洁能源全球影响力 - 中国成为制造和销售清洁能源技术设备的全球领跑者得益于政府长期支持 [3] - 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多个国家销售并在泰国土耳其巴西等地设厂组装 [3] - 从米兰到孟买的汽车展厅均销售中国制造电动汽车 [3]
国科投资科创债发行获准注册,债券市场新政后第7家股权投资机构
搜狐财经· 2025-06-11 11:19
公司概况 - 国科投资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投资机构之一 前身为1987年由国家经委和中国科学院联合设立的"中国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基金会" [2] - 2006年至今成功转型为市场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 [2] - 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20亿元 [3] - 已投资超过140家企业 其中27家完成公开上市 [2] - 已退出上市项目中 超过50%实现5倍以上现金回报 30%实现10倍以上回报 超过10%实现20倍以上回报 [2] 投资项目 - 代表性上市企业包括新松机器人 中科创达 力合科技 容百科技 珠海冠宇 瑞可达 芯源微 寒武纪 纳芯微 海光信息 佰维存储等 [2] - 国科瑞华四期基金为综合型科技投资基金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 清洁技术 生物技术及其交叉融合领域 [3] 融资动态 - 2025年6月9日完成2025年度第一期定向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注册 规模3亿元 [2][3] - 债券资金将全部用于投资国科瑞华四期基金 [2][3] - 成为2025年5月7日政策发布后第7家获准注册的股权投资机构 [2] 合作伙伴 - 基金投资人包括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油资本 国调基金 中金启元等国内机构 [3] - 国际投资人包括日本欧力士集团 美国雅登投资 以色列HAREL保险公司等 [3] - 本次债券发行由中国银河证券担任主承销商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担任评级机构 [3]
英媒:“小电驴”推动中国替代电池研发热潮
环球网资讯· 2025-06-04 07:12
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公司在钠离子电池大规模生产方面已取得领先优势 这种技术可减少对关键矿物原材料的依赖 [1] - 钠离子电池正被应用于电动两轮车和电网储能电站 以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 [1] - 中国正在建设多个大型钠离子电池生产工厂 部分已投入运营 [2] 钠离子电池技术优势 - 钠元素储量约为锂的400倍 原料更易获取且大规模生产成本可能更低 [2] - 钠离子电池化学性质更稳定 相比锂离子电池更不易过热和燃烧 [2] - 钠离子电池在寒冷等恶劣条件下性能更稳定 [2] 电动两轮车市场应用 - 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庞大 钠离子电池正逐步替代传统铅酸电池 [1] - 当前钠离子电池在电动两轮车领域主要竞争对手是铅酸电池 后者价格更低但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较差 [2] - 典型钠离子电动两轮车售价在300-500英镑区间 已在杭州等城市开展推广 [1] 供应链与产业化进展 - 钠离子电池技术有助于突破当前电池行业的供应链瓶颈 [2] - 亚洲庞大的电动两轮车数量为钠离子电池实现规模经济提供有利条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