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煤化工
icon
搜索文档
金煤科技: 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论证分析报告(2025年8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30
公司融资计划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30,350.00万股股票募集不超过56,451.00万元资金全额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 发行对象为控股股东内蒙古金睿泓吉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9][11] - 发行定价1.86元/股基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2] 行业战略地位 - 现代煤化工是实现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转变的有效途径对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2][3] - 煤化工产业需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并加强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 [3][4] - 行业受政策支持包括《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和《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3][4]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专注于煤制乙二醇产业并联产草酸兼营催化剂和可降解材料研发 [1][2] - 掌握煤制乙二醇生产技术并建成全球首套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示范装置 [5] - 通辽金煤为国内较早以褐煤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新型化工企业 [2] 产品市场与需求 - 乙二醇是重要战略性化工原料用于聚酯、防冻液等产品市场需求较大 [4][5] - 草酸应用于光伏玻璃清洗、电子陶瓷制造等领域需求受新能源产业推动增长 [6][7] - 煤制乙二醇经济效益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需开发联产产品增强抗风险能力 [5][6]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经营业绩较差连年亏损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30,751.25万元 [7][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至2024年持续为负2025年1-6月为1,257.91万元 [8] - 本次发行可改善财务状况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抗风险能力 [8][11] 募集资金用途与影响 - 补充流动资金后可调整草酸和乙二醇产量分布并加大技改和研发投入 [8] - 发行后总股本增加至132,002.42万股可能摊薄即期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19][20] - 控股股东认购后持股比例增至34.55%增强控制权稳定性 [9][16] 发行合规性 - 发行程序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符合《证券法》和《注册管理办法》规定 [13][15] - 发行对象承诺股份锁定期18个月或36个月符合监管要求 [10][15] - 发行方案已履行信息披露程序保障股东知情权 [18]
陕西榆林:一块煤的“七十二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16:04
煤炭清洁转化技术 - 陕西延长石油榆神能源化工以煤为原料生产无水乙醇、甲醇、乙酸甲酯等化工产品 开辟煤炭资源清洁利用新途径 [1] -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通过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和5万吨/年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装置形成完整产业链 实现煤头化尾和绿色发展 [2] -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1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二期工程探索煤基煤烃和煤基芳烃耦合发展新路径 [2] 煤化工产品应用 - 煤炭可转化为聚乙烯和聚丙烯 其制成品包括编织袋、口罩、摩托车零部件、农业大棚膜、电线电缆和购物袋等生活用品 [2] - 煤炭通过现代煤化工工艺可转化为乙二醇 成为纺织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料 大部分产品供给国内纺织厂家 [3] - 煤炭经科技链条催化分解可变成冶金焦、氢燃料、化肥原料和清洁电力等多种产品 [3] 生产规模与运输 - 陕西延长石油榆神能源化工每日发出约50车运输罐车 运输量达1700吨乙醇产品 [1] -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布局世界首套5万吨/年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装置 体现规模化生产能力 [2] -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二期工程采用煤热解、煤焦油加氢、粉焦气化技术龙头 实现产业链系统集成 [2]
工业固废“变废为宝”,山西朔州“碳”寻绿色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8-18 08:38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行业现状 - 2024年煤炭发电量占比达55% 由此产生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等煤电固废年排放量超8亿吨[1] -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 也是应对环境挑战的必然选择[1] - 煤电固废处置利用已面临多重困境[1] 朔州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实践 - 朔州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 煤炭资源富集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大量工业固废[1] - 朔州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作为深化能源革命、加快产业转型的关键举措[1] - 朔州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到170户 产品涵盖七大类200多个品种[1] - 煤矸石制备石油催化裂化前驱体、脱硫石膏轻质石膏板等新技术成功投入生产[1] -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升至73%[1] - 朔州探索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1] 技术发展与产业合作 - 大会主题为"高值综合利用绿色低碳转型"[2] - 朔州具有良好的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基础和工业基础 要打造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2] - 现代煤化工需通过绿色能源、资源、工艺、产品等多元协同降低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2] - 大会期间签订5个固废综合利用项目 包括地质聚合物水泥、绿色矿山胶凝材料生产线、年产10万吨绝热隔音材料等 投资总计近7亿元[2] - 朔州连续举办十一届大会 建成晋坤改建年产1.5万吨石油催化裂化前驱体生产线、山西超牌年产10万吨煅烧高岭土生产线等硬核项目[2] - 推动高校院所与山西企业开展固废科研合作[2]
全国首个!这里要建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基地
中国化工报· 2025-07-11 22:55
核心观点 - 广西计划在北部湾打造全国首个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目标到2035年新增产值规模达1800亿级 [1][2] - 北部湾地区已建成钦州石化产业园、北海铁山港石化产业园等专业化工园区,形成"油、煤、气、盐"多元化石化产业体系 [1] - 规划提出"双核一带多联动"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推进龙头项目及下游高端产品发展 [2] 现有产业基础 - 北部湾煤化工产业已拥有180万吨/年甲醇、120万吨/年醋酸、20万吨/年乙二醇、50万吨/年合成氨等重点产品 [1] - 正在建设甲醇制烯烃及下游深加工、煤制合成氨及下游等龙头项目 [1] - 初步建立煤(甲醇)制烯烃、乙二醇、醋酸、煤制合成氨、煤焦油深加工等产业基础 [1] 未来发展规划 - 重点推进华谊三期甲醇制烯烃及下游深加工等现有项目投产 [1] - 谋划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合成氨等新项目 [1] - 构建下游高端产业集群,发展高端聚烯烃、聚酯化纤新材料、风电叶片用化工材料等产品 [2] 产业空间布局 - "双核"为钦州石化产业园和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石化产业园,聚焦龙头项目及下游高端产品 [2] - "一带"即平陆运河经济带 [2] - "多联动"辐射防城港、南宁、贵港、来宾等地,各地化工园区协同发展 [2] 产业融合与示范效应 - 煤化工产业与石油化工、盐化工融合发展条件良好 [1] - 规划实施有望推动煤化工产业迈向新高度,为全国煤化工产业绿色发展提供示范 [2]
金之钧:宝丰能源内蒙古项目投产 书写能源安全新答卷
新浪财经· 2025-06-24 10:48
项目投产与行业意义 - 宝丰能源内蒙古煤基新材料项目投产标志着全球最大煤基新材料项目落地,是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现代煤化工产业升级的标志性事件 [4] - 项目通过科技自主创新实现用煤替代石油生产聚烯烃的重大工业化突破,重塑全球煤化工格局并打破高端化学品国际垄断 [4][5] - 项目一期年产300万吨烯烃产品,连续稳定生产4800小时,日均聚烯烃产量达9000吨,烯烃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 [11][13] 技术创新与低碳转型 - 全球首创"绿氢耦合煤制烯烃"工艺,每吨烯烃减碳1.8吨,综合能耗低于行业标杆值15% [5][6] - 采用超超临界发电、智慧化工厂等技术,23项国产化装置设备达国际领先水平,破解"卡脖子"问题 [11][13] - 通过绿氢耦合、CCUS等技术使煤化工碳排放强度降低30%以上,推动"黑色煤炭绿色发展" [5][8] 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整合 - 构建"煤+新能源"全产业链闭环,覆盖"采煤—发电—制氢—化工—储能",光伏全产业链实现100%自给 [6] - 项目总投资673亿元,预计2025年工业产值约300亿元,纳税超30亿元,解决6000人就业 [11] - "垂直整合"模式大幅降低绿氢成本,为煤化工与新能源融合提供可行路径 [6] 社会效益与战略价值 - 项目每吨烯烃产品可减少3吨原油进口,为我国能源安全构筑"化学防线" [4][5] - 公司累计捐资44亿元用于助学,实践"矿区变景区"生态修复,体现社会责任 [7] - 项目符合国家"能源强国"战略,推动我国煤化工装备从"依赖进口"到"自主领航"跨越 [11][13]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突破700℃超超临界发电、低阶煤分质利用、CO2加氢制甲醇等技术 [7][8] - 探索"风光氢储煤"一体化模式,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煤化工园区" [8][9] - 推动制定煤化工低碳技术标准,输出"中国方案"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9]
4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中交
DT新材料· 2025-06-21 21:14
项目进展 - 蒲洁能化4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装置于6月15日完成中间交接 标志着全国同产品最大装置由建设阶段转入生产准备阶段 [2] - 该项目为全国首套大型煤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工业化装置 采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与中石化上海工程合作开发的技术 [2] - 装置以乙烯和氢气为原料 己烷为溶剂 通过高效催化剂生产多种牌号产品 年产能达4万吨 [2] 公司布局 - 2024年陕煤蒲洁能相继布局MTO及烯烃分离改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特种聚丙烯、生物质及废富综合利用等项目 [3] - MTO及烯烃分离改造项目将装置处理能力提升至130% 年处理甲醇234万吨 年产双烯84.88万吨 新增15.93万吨产能 [3] - 改造项目副产双烯将用于生产高端聚烯烃新材料 [3] 行业动态 - 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快速发展 主要增长领域为锂电池隔膜、医疗用料及纤维 [3] - 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产产能27万吨/年 在建32万吨 拟新建48万吨 总产能将超100万吨/年 [3]
内蒙古:多元协同构筑产业发展新高地
环球网· 2025-06-09 09:55
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发展 - 内蒙古构建千亿级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产品涵盖煤制油 煤制气 煤制甲醇 煤制乙二醇 煤制烯烃等门类 形成全国最全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长的产业体系[2] - 宝丰煤基新材料项目年产能300万吨 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煤制烯烃项目 使用23项国际顶尖国产核心设备[2] - 卓正煤化工项目一期投资255亿元 规划生产30多种主副产品 年产值约120亿元 采用煤炭分质分级清洁利用与绿色能源耦合技术[2] - 鄂尔多斯建成多条煤化工循环产业链 探索煤化工与绿氢 碳捕集利用封存耦合发展模式 推进煤基特种燃料和可降解材料研发应用[3] - 乌海市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率达90%以上 生产100多种精细化工产品 煤基新材料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3] - 内蒙古现代煤化工综合产能3835万吨 煤制气 煤制烯烃 煤制甲醇产能全国第1 煤制油 煤制乙二醇产能全国第2 煤焦化工产能全国第3[4] 新能源产业发展突破 - 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1.35亿千瓦 提前一年实现超过火电装机目标 计划2025年新能源装机超火电 2030年新能源发电总量超火电[5] - 协同推进新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 形成重要支柱产业 明阳风电集群引进30家配套企业 本地化配套率超85% 填补14项产业链空白[6] - 龙马风电集群引进19家企业 推行研发设计 工艺流程 生产制造 检验检测一体化模式[6] - 着力打造风光氢储车新能源装备特色产业链[6] 新材料产业领先优势 - 稀土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2% 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突破41% 华宏稀土永磁材料项目年产能1万吨[7] - 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达4500亿元 规模和产能全国前列 推进稀土 新型合金 新一代半导体等重点产业链建设[7] - 打造全国最大稀土新材料基地 全球领先稀土应用基地 以及绿色合金材料 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7] 工业经济整体表现 - 2024年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 总量全国第14位 制造业增长9.3% 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近50%[8] - 76种产品产能全国第一 地区生产总值2.6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总量全国第20位[8] - 2024年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 制造业增长10.7%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2%[8] 产业体系战略布局 - 聚焦10大产业集群和21条产业链 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壮大 未来产业突破[9] - 重点发展新材料 新型化工 现代装备制造 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四大集群 积极培育生物制造 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新兴集群[9]
受益于新疆煤化工建设提速,“工程+实业”携手并进
国信证券· 2025-05-17 09: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三维化学,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2][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维化学是国内硫磺回收领域龙头,通过“工程服务 + 化工实业”双轮驱动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构建“设计 - 施工 - 生产 - 研发”的闭环价值链 [1] - 现代煤化工建设浪潮带来工程业务新机遇,正丙醇供需紧平衡,纤维素打开成长空间,公司在手订单充足、资产质量健康、现金流充沛、分红优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三维化学:科技为核,“工程 + 实业”携手并进 - 三维化学是集化工石化技术和产品研发、工程技术服务、催化剂及基础化工原材料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特色化学集团公司,是国内设计、总承包硫磺回收装置最多的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正丙醇生产企业等 [14] - 公司前身为 1969 年成立的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设计室,2004 年改制为民营企业,2020 年收购诺奥化工拓展化工实业业务,实际控制人为曲思秋先生,股权结构稳定 [15][19] - 公司形成工程服务、化工实业两大业务板块,工程业务依托硫磺回收技术提供全生命周期工程技术服务,化工实业聚焦高附加值产品,二者协同发展,2024 年工程收入 5.7 亿元,化工品及催化剂销售收入 18.1 亿元 [21] 硫磺回收专家,煤化工建设提速助力订单收入增长 三维化学:硫磺回收技术国产化先锋,自研核心工艺 - 硫磺回收是将工业废气中有毒硫化氢转化为高纯度硫磺的环保技术,克劳斯法经改良后实现工业化,通过克劳斯反应和尾气处理提升回收率 [24] - 中国硫磺回收工艺曾长期受制于海外技术垄断,三维化学自主研发“无在线炉硫磺回收工艺技术”,降低系统能耗和排放,简化工艺流程,2001 年设计的装置建成,结束中国大型硫磺回收工艺技术及主要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28][29] - 截至 2024 年末,三维化学累计完成各类硫磺回收装置设计、总承包合计 240 套,装置总规模 1283 万吨/年,是国内设计、总承包硫磺回收装置最多的公司 [32] 石油炼化产能结构持续优化,硫磺回收技改需求稳定 - 硫磺回收是炼化产能建设的标配,相关政策对二氧化硫排放限值和硫回收率有严格要求 [36] - 石油炼化行业仍处于产能消化期,盈利能力持续磨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产能出清机制从市场化引导转向政策强制约束 [37][44] - 中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加,进口原油整体含硫量上升,推动硫磺回收装置需求增加,借鉴钢铁行业发展历程,产能出清阶段的技改需求足以支撑工程需求持续增长 [45][49] 现代煤化工发展空间广阔,创造增量工程需求 - 煤化工是以煤炭为原料转化为燃料及化学品的技术体系,发展现代煤化工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政策严控能源用煤,鼓励煤炭原料化,推动煤炭企业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 [52][56] -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高度适配煤化工需求,疆煤价格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国内大型煤企加速布局西北煤化工项目,新疆在建及拟建煤化工项目投资规模估算已达 6000 - 7000 亿元,“十五五”期间总投资规模可能攀升至万亿级别 [61][67][69] - 煤化工与石油炼化硫磺回收工艺原理基本相通,但存在特殊性,三维化学布局煤化工领域二十余载,工艺技术适配煤化工需求 [70][72] 煤化工建设提速有望助力工程收入快速增长 - 2024 年公司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 4.7 亿元,同比 - 69.9%,2025Q1 新签工程订单 3.0 亿元,大部分订单来源于新增煤化工项目建设需求,截至 2025 年 3 月末,在手订单 16.7 亿元 [73] - 预计未来石油炼化行业新建规模有限,但技改需求将支撑投资规模,煤化工领域增速较高,将贡献主要增量,三维化学在煤化工硫回收领域优势明显,收入规模有望快速增长,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煤化工工程收入将达 3.6/5.5/7.6 亿元 [2][79][80] 聚焦“小而美”产品,技术研发赋能实业投资 正丙醇:供给偏紧,预计盈利稳健 - 2020 年公司收购诺奥化工进军精细化工实业业务,2024 年化工实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8.1 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 71%,醇醛酯类/残液加工类/纤维素及衍生物分别实现收入 14.1/3.8/0.1 亿元 [85] - 公司主要化工产品品类包括 C3、C4、C5、C8 醇(醛、酸)等,醇类产品是主要对外销售品类,公司具备灵活生产调节能力 [88] - 公司是国内产能规模最大的正丙醇生产企业,正丙醇 65%用于生产醋酸正丙酯,需求端印刷油墨行业环保标准趋严推动醋酸正丙酯扩产,进而推动正丙醇需求,供给端供给结构集中,反倾销政策持续限制美国产品进口 [91][93][96] - 2025 年国内正丙酯产能将从 86 万吨增至 116 万吨,正丙醇产能从 27 万吨增至 44 万吨,预计仍存在 4.1 万吨供给缺口,正丙醇生产成本相对稳定,价格预计维持在 8000 - 9000 元/吨水平,单吨毛利大约为 500 - 1500 元/吨 [107][108] 残液回收:市场空间有限,收入和利润稳定 - 丁辛醇残液回收是对羰基合成法生产丁辛醇过程中产生的残液进行资源化处理的过程,公司残液回收业务主要生产混合丁醇、辛醇、碳十二等残液回收产品,具备成本和环保优势 [115] - 公司掌握丁辛醇残液回收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拥有 1.5 万吨/年丁辛醇残液回收装置和 6 万吨/年丁辛醇残液分离装置,每年丁辛醇残液最大处理产能为 7.5 万吨,近几年公司残液回收规模稳定 [117] 纤维素:高附加值产品,有望引领国产工艺突破 - 专业工程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工程实现上具有独特优势,公司自主研发醋酸纤维素工艺,拟投建 1.5 万吨醋酸纤维素产能,项目预计 2026 年建成投产 [122] - 醋酸纤维素进口依赖度高,公司投建纤维素项目若能顺利投产运营,将有机会抢占国产纤维素的关键生态位,有效增厚公司利润 [123] 财务分析:现金充足资产质量高,分红优厚 - 2021 年公司正式并表诺奥化工后收入总体维持稳定,2022 年后受正丙醇价格下跌影响,利润有所下滑,2025 年一季度利润阶段性小幅下滑 [125] - 2024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 21.57%,较上年 + 3.47pct,毛利率较 2020 年高峰有明显下滑,2024 年公司管理/研发/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4.62%/4.39%/0.90% [129] - 公司现金、理财、债权投资资产占总资产的一半以上,2024 年末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 3.6 亿元,工程业务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周转率 1.58 次,显著高于同业,2024 年末总负债仅 7.6 亿元,资产负债率 20.9% [131] - 公司收款及时,现金流充沛,连续三年归母净利润现金含量高于 100%,同时收现比高于 100%,2024 年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9 亿元,同比 - 43.7% [141] 盈利预测 - 预计未来三年收入 31/34/38 亿元,同比 + 22%/+10%/+10%,未来三年整体毛利率为 22%/23%/26%,各项费用逐年小幅增长,费用率稳中有降,未来 3 年归母净利增速 + 51%/+22%/+27% [9]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采用 FCFF 和相对估值法,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 10.35 - 12.80 元,较当前股价有 17% - 44%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2]
三维化学(002469):受益于新疆煤化工建设提速,“工程+实业”携手并进
国信证券· 2025-05-16 16: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2][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硫磺回收领域龙头,通过“工程服务 + 化工实业”双轮驱动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构建“设计 - 施工 - 生产 - 研发”的闭环价值链 [1] - 现代煤化工建设浪潮带来工程业务新机遇,公司深耕煤化工硫回收领域 20 余年,技术适配需求特点,在手订单充足,工程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2] - 正丙醇供需紧平衡,价格有望维持盈利区间,公司正在建设的醋酸纤维素项目潜力大,投产后有望成为重要利润增长点,残液回收业务盈利稳定 [2] - 公司在细分领域建立技术护城河,市场份额领先,在手订单充足、资产质量健康、现金流充沛、分红优厚,合理估值区间较当前股价有 17%-44%空间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科技为核,“工程 + 实业”携手并进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集化工石化技术和产品研发、工程技术服务、催化剂及基础化工原材料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特色化学集团公司,是国内设计、总承包硫磺回收装置最多和最大的正丙醇生产企业 [14] - 公司前身为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设计室,2004 年改制为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的“无在线炉硫磺回收工艺”打破国外垄断,2020 年收购诺奥化工拓展化工实业业务 [15]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曲思秋先生,合计持股 12.66%,自 1985 年起即在公司任职,2004 年改制后至今任董事长 [19] - 公司形成工程服务、化工实业两大业务板块,通过工程业务导流客户资源促进化工实业产品销售,将化工实业收益反哺技术研发,2024 年工程收入 5.7 亿元,化工品及催化剂销售收入 18.1 亿元 [21] 硫磺回收专家,煤化工建设提速助力订单收入增长 三维化学:硫磺回收技术国产化先锋,自研核心工艺 - 硫磺回收是将工业废气中的有毒硫化氢转化为高纯度硫磺的环保技术,克劳斯法经改良后实现工业化,通过克劳斯反应和尾气处理环节提升回收率 [24] - 中国硫磺回收工艺曾长期受制于海外技术垄断,三维化学自主研发“无在线炉硫磺回收工艺技术”,降低系统能耗和排放,简化工艺流程,2001 年设计的装置建成,结束依赖进口局面 [28] -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累计完成各类硫磺回收装置设计、总承包合计 240 套,装置总规模 1283 万吨/年,是国内设计、总承包硫磺回收装置最多的公司 [32] 石油炼化产能结构持续优化,硫磺回收技改需求稳定 - 硫磺回收是炼化产能建设的标配,相关政策对二氧化硫排放限值和硫回收率有严格要求 [36] - 石油炼化行业仍处于产能消化期,盈利能力持续磨底,加权毛利率由 2016 年高峰的 22.9%下滑至 2022 年最低点的 17.3% [37] - 炼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产能出清机制从市场化引导转向政策强制约束,推动行业向集约化、低碳化深度转型 [44] - 中国原油进口依赖度高,进口原油整体含硫量上升,推动硫磺回收装置需求增加 [45] - 借鉴钢铁行业发展历程,产能出清阶段的技改需求足以支撑工程需求持续增长,石化行业具备技术优势的工程企业有望复制增长路径 [49] 现代煤化工发展空间广阔,创造增量工程需求 - 煤化工是以煤炭为原料转化为燃料及化学品的技术体系,现代煤化工可提升煤炭转化效率,替代传统石油基原料 [52] - 发展煤化工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中国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政策严控能源用煤,鼓励煤炭原料化,推动煤炭企业发展现代煤化工 [52][56] -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适配煤化工需求,价格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国内大型煤企加速布局西北煤化工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可能攀升至万亿级别 [61][67][69] - 煤化工与石油炼化硫磺回收工艺原理基本相通,但存在特殊性,三维化学布局煤化工领域二十余载,工艺技术适配煤化工需求 [70][72] 煤化工建设提速有望助力工程收入快速增长 - 2024 年公司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下滑,2025Q1 新签工程订单大幅增长,大部分订单来源于新增煤化工项目建设需求,截至 2025 年 3 月末,在手订单 16.7 亿元 [73] - 预计未来石油炼化行业新建规模有限,但技改需求将支撑投资规模,煤化工领域增速较高,将贡献主要增量,公司市场份额有望扩大,收入规模将快速增长 [79] - 预测 2025 - 2027 年公司煤化工工程收入将达 3.6/5.5/7.6 亿元,工程业务收入将达 8.5/10.1/12.0 亿元 [2][80] 聚焦“小而美”产品,技术研发赋能实业投资 正丙醇:供给偏紧,预计盈利稳健 - 2020 年公司收购诺奥化工进军精细化工实业业务,2024 年化工实业业务营业收入 18.1 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 71% [85] - 公司主要化工产品品类包括醇、醛、酸、酯等,醇类产品是主要对外销售品类,公司具备灵活生产调节能力 [88] - 公司是国内产能规模最大的正丙醇生产企业,正丙醇主要用于生产醋酸正丙酯,醋酸正丙酯应用于多个行业 [91] - 需求端,印刷油墨行业环保标准趋严,推动醋酸正丙酯扩产,进而推动正丙醇需求,2024 年国内醋酸正丙酯产能和产量均增加 [93] - 供给端,供给结构集中,反倾销政策持续限制美国产品进口,国内产能快速扩张,进口依赖度下降 [96] - 2025 年国内正丙酯和正丙醇产能均将增加,但总体供给仍然偏紧,预计存在 4.1 万吨供给缺口 [107] - 正丙醇生产成本相对稳定,价格预计维持在 8000 - 9000 元/吨水平,单吨毛利大约为 500 - 1500 元/吨 [108] 残液回收:市场空间有限,收入和利润稳定 - 丁辛醇残液回收是对羰基合成法生产丁辛醇过程中产生的残液进行资源化处理的过程,公司残液回收业务生产混合丁醇、辛醇、碳十二等产品,具备成本和环保优势 [115] - 公司掌握丁辛醇残液回收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规模领先的丁辛醇残液回收企业,近几年残液回收规模稳定 [117] 纤维素:高附加值产品,有望引领国产工艺突破 - 专业工程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工程实现上具有独特优势,能更敏锐地捕捉技术趋势并实现技术突破 [122] - 公司自主研发醋酸纤维素工艺,拟投建 1.5 万吨醋酸纤维素产能,项目预计 2026 年建成投产 [122] - 醋酸纤维素进口依赖度高,公司投建项目若顺利投产运营,将有机会抢占国产纤维素的关键生态位,增厚公司利润 [123] 财务分析:现金充足资产质量高,分红优厚 - 2021 年公司并表诺奥化工后收入总体维持稳定,2022 年后受正丙醇价格下跌影响,利润有所下滑,2025 年一季度利润阶段性小幅下滑 [125] - 2024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 21.57%,较上年上升,较 2020 年高峰有明显下滑,费用率稳定 [129] - 公司现金、理财、债权投资资产占总资产的一半以上,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周转率显著高于同业,2024 年末资产负债率 20.9%,基本没有带息负债 [131] - 公司收款及时,现金流充沛,连续三年归母净利润现金含量高于 100%,收现比高于 100%,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 [141] 盈利预测 - 预测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1.24/34.36/37.84 亿元,同比增长 22.3%/10.0%/10.1% [3] - 预测 2025 - 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6/4.82/6.14 亿元,同比增长 50.8%/21.7%/27.3% [3] - 预测未来三年整体毛利率为 22%/23%/26%,各项费用逐年小幅增长,费用率稳中有降 [9]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采用 FCFF 和相对估值法,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 10.35 - 12.80 元,较当前股价有 17% - 44%空间 [2]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2][4][9]
建信期货焦炭焦煤日评-20250514
建信期货· 2025-05-14 13: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5月中下旬焦炭、焦煤市场将在钢材期货价格二次探底成功后企稳回升,可在技术面与基本面共振阶段择机尝试逢高卖出看跌期权,或逢低尝试买入远月2509合约保值或投资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与后市展望 - 5月13日,焦炭、焦煤期货主力合约2509高开低走、再度走弱,午后分别逼近前一日创下的2017年6月15日和2016年9月20日以来9合约新低后小幅反弹 [6] - 5月13日,焦炭、焦煤2509合约日线KDJ指标下行,J值、K值调头回落,D值继续下滑;MACD绿柱均转为放大 [9] - 焦炭方面,下游钢厂产量高位徘徊,焦化厂连续7周增产后小幅回落,焦化厂库存明显去化,钢厂库存自低位回升幅度不大,港口库存自高位连续3周回落;焦炭价格反弹需成材市场回暖配合,钢材价格自低位缓慢回升,预计5月中旬焦炭市场或跟随成材进一步好转 [10] - 焦煤方面,3月份进口高位又有所增长但增幅较1 - 2月份有所回落,国内煤炭行业强调保供,供应仍显宽松;库存端港口库存明显去化利多,但钢厂库存降幅不大甚至近期有小幅攀升,焦化厂积极补库后近3周又再度去库;焦化厂明显复产有利于后期焦煤价格企稳,但前提是整个钢铁产业链形势好转 [10] - 消息面上,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超预期,对钢铁下游需求利好,提振钢铁产品和钢铁原料需求 [10] 行业要闻 - 截至5月12日,五月大秦铁路日均发运量122.42万吨,呼铁局日均批车数量27.7列,大秦铁路发运量较四月检修期间小幅提升,整体运量仍处中等水平,呼铁局五一节后下降明显,批车数量跌至中等偏下水平 [11] - 南钢股份全资子公司金安矿业以9.20亿元竞得安徽省霍邱县范桥铁矿勘探探矿权,矿区面积4.7334平方公里,探矿权期限为2024年4月3日至2026年2月24日 [11] - 中泰证券称现代煤化工是煤化工产业未来趋势,我国“富煤、贫油、少气”,发展现代煤化工能缓解油气对外依赖,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看好新疆煤化工崛起 [11] - 山西省将推动物流枢纽建设、晋鲁骨干流通走廊建设等,优化收费公路政策,力争发展5条公铁海联运精品线路 [12] - 今年1 - 4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占新车总销量42.7%;汽车出口193.7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 [12] - 2025年4月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销售挖掘机22142台,同比增长17.6%,其中国内销量12547台,同比增长16.4%,出口量9595台,同比增长19.3%;前4个月共销售83514台,同比增长21.4% [12] - 2025年4月俄罗斯海运煤出口量1338.25万吨,环比增9.94%,同比降6.36%;向中国大陆出口海运煤513.56万吨,环比增46.07%,同比降18.57%,占出口总量38% [12] - 2025年4月俄罗斯经铁路运输出口中国的煤量为822.6万吨,环比降4.05%,同比增19.36% [12] - 俄罗斯煤炭探明储量可满足超五个世纪用煤需求,与印度合作潜力大,到2025年将新增2.5亿吨煤炭产能;2030年煤炭产量目标为5.301亿吨,2050年提升至6.62亿吨;计划到2035年对印炼焦煤年供应量达4000万吨 [12][13] - 2025年4月澳大利亚格拉斯通港煤炭出口量为439.6万吨,同比降1.8%,环比降19.4% [13] - 俄罗斯有望将石油产量提高至1080万桶/日,到2050年欧佩克 + 国家在全球石油市场份额将从49%增加到52% [13] 数据概览 - 报告展示了主要市场冶金焦现货价格指数、主焦煤现货汇总价格、焦化厂产量与产能利用率、钢厂焦炭产量与产能利用率、全国日均铁水产量、港口/钢厂/焦化厂焦炭库存、独立焦化厂吨焦利润、洗煤厂产量与开工率、洗煤厂原煤与精煤库存、港口/焦化厂/钢厂炼焦煤库存、日照港准一级焦与9月合约基差、临汾低硫主焦煤与9月合约基差等数据图表,数据来源均为Mysteel和建信期货研究发展部 [15][18][23][2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