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预期
搜索文档
张家港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出炉
苏州日报· 2025-10-31 13:23
地区生产总值 - 张家港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2424亿元 [1] -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的5.2%,与全省持平 [1] - 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在苏州各县级市(区)中列第三 [1] 投资表现 - 工业投资218.3亿元,增速达14.6%,位列苏州第二 [1] - 基础设施投资前三季度增速达48.7%,位列苏州第二 [1] 服务业与建筑业 - 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收149.0亿元,增长11.6%,列苏州第四 [1] - 建筑业总产值178.51亿元,增长14.2%,增速位列苏州第二 [1] -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3.3%,位列苏州第一 [1]
十五五规划建议: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
搜狐财经· 2025-10-28 17:05
宏观经济政策导向 - 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强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1] -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 发挥产业、价格、就业、消费、投资、贸易、区域、环保、监管等政策作用 [1] - 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1] 政策调控与实施机制 - 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 [1] - 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1] - 强化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健全预期管理机制 优化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 [1]
帮主郑重:央行9000亿MLF落地!A股的“流动性活水”该怎么看?
搜狐财经· 2025-10-25 16:57
央行MLF操作分析 - 央行将于下周一进行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操作[3] - MLF操作本质是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 以稳定信贷供给[3] - 此举旨在稳定企业融资成本 避免市场资金面过度收紧[3] 对A股市场影响 - 政策为A股市场提供了托底支撑[3] - 核心信号在于稳定市场预期 避免资金突然断档[3] - 投资者应关注估值合理且有基本面支撑的标的[3] 投资策略建议 - 不应将此类政策操作视为短线炒作机会[3] - 中长线投资者应着眼于核心逻辑而非短期消息面波动[3] - 稳定的政策信号有助于中长线持仓[3]
四中全会强调: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第一财经· 2025-10-23 17:40
宏观经济政策方向 - 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 [1]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并适时加力,落实好企业帮扶政策,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1] 民生保障与社会稳定 - 多渠道挖掘潜力加强稳岗促就业工作,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加大欠薪整治力度 [1] -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和受灾群众安置保障工作 [1] - 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1] 风险防控与社会治理 - 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1] - 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1]
9月经济数据点评:经济分化加大,稳预期需加力
华创证券· 2025-10-21 17:50
经济分化表现 - 三季度实际GDP增速为4.8%,但名义GDP增速为3.7%,显示价格水平承压[5] - 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2%,而社零、固投、出口合计需求增速仅为2.98%,供需增速差达3.2个百分点[5][14] - 前三季度出口增速为7.1%,内需(社零与固投合计)增速为1.92%,内外需增速差扩大至5.18个百分点[5][14] - 三季度居民消费内部分化明显,出行链与以旧换新链合计增速为8.6%,而食品衣着居住医疗等必选消费增速仅为0.3%[5][14] - 前三季度建安投资增速为-4.1%,但设备购置投资增速达14%,新旧经济投资增速差为18.1个百分点[5][15] 资本市场与政策预期 - 9月投资者“可见需求”(如限额以上社零、地产销售额等)增速为-1.4%,而“不可见需求”增速为5.7%,显示上市公司盈利可见度承压[6][23] - 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四季度GDP增速需达到4.5%左右,政策需加力以稳定预期[4][32] - 1-9月二手房价格累计跌幅为3.93%,但房贷利率仅下降3个基点,远低于历史同期跌幅相近年份25个基点以上的调整幅度[8][36] - 政策需通过降低股市波动率来提升股债夏普比率差,从而增强股市配置价值[9][36] - 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6%,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反映产能过剩压力[49]
经济分化加大,稳预期需加力——9月经济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10-21 17:36
文章核心观点 - 三季度经济结构出现多重分化,包括供给强于需求、外需强于内需等,导致经济增长动能面临挑战 [2] - 从资本市场视角看,投资者“可见需求”偏弱,盈利预期清晰度有所回落,预期管理的重要性凸显 [2][8] - 政策需加力以稳定预期,短期核心在于稳定股价与房价,中期核心在于实现供需均衡,长期核心在于十五五规划 [3][9][27] 增长视角看经济:存在多个分化 - 供需分化显著,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2%,而社零、固投、出口合计需求增速仅为2.98%,增速差达3.2个百分点 [5][15] - 内外需分化加剧,前三季度出口增速为7.1%,但社零与固投合计内需增速仅为1.92%,内外需增速差扩大至5.18个百分点,高于2024年同期的3.7% [5][15] - 居民消费内部分化明显,三季度出行链及以旧换新链消费增速达8.6%,而食品、衣着、居住、医疗等必选消费增速仅为0.3% [5][15] - 固定资产投资投向分化,前三季度代表传统需求的建安投资增速为-4.1%,而代表新兴行业需求的设备购置投资增速为14%,增速差达18.1个百分点 [6][16] 投资视角看经济:可见需求承压 - 9月投资者“可见需求”(包括限额以上社零、地产销售额、对美欧东盟出口等)增速为-1.4%,而“不可见需求”增速为5.7%,分化加大 [7][8][21] - 盈利领先指标旧口径M1的修复面临高基数挑战,2024年四季度其环比增量达4.27万亿元,为2014-2024年同期最高,可能影响PPI及上市公司盈利预期 [21] 稳预期需加力 - 稳预期涵盖四个层面:长期对科技攻坚战的信心、中期对物价回升的信心、短期对增长目标达成的信心、以及对股价房价等高频价格信号的信心 [3][27] - 稳房价方面,2025年1-9月二手房累计跌幅为3.93%,但房贷利率仅下降3个基点,历史类似跌幅年份利率调整幅度均超25个基点,后续利率下调有其必要性 [9][33] - 稳股价方面,在股市波动率降低的背景下,股债夏普比率差大幅回升,股市配置价值凸显,政策后续或需继续分摊股市波动率以提升其吸引力 [10][33] 三季度经济数据详细分析 - 三季度实际GDP增速为4.8%,名义GDP增速为3.7%,季调环比为1.1% [35][39] - 需求端,三季度固投增速为-6.6%,社零增速为3.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为3.4%,均较二季度回落;出口增速为6.5%,高于二季度的6.2% [38][39] - 居民消费倾向为68.1%,低于去年同期的68.9%;消费内部分化延续,生活用品、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服务增速较高(8.1%-10.8%),而食品烟酒、衣着、居住、医疗保健增速较低(-2.4%至1.1%) [41] - 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6%,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煤炭、食品制造、化学纤维、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可能边际走弱,而油气开采、化学原料、医药等行业可能边际改善 [44][46] - 外出务工人数同比增长0.9%,增速较二季度的0.7%有所回升;月均收入增速为2.4%,低于二季度的3.0% [48] 9月经济数据详细分析 - 9月工增增速为6.5%,服务业生产指数为5.6%;但社零增速降至3.0%,固投当月同比增速为-7.1%,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为-10.5% [52] - 就业基本稳定,9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重点群体就业形势平稳 [54] - 社零结构显示,限额以下消费增速回落至3.2%,餐饮增速降至0.9%,限额以上耐用品增速降至4.1% [58][59] - 地产景气指数回落至92.78,投资增速为-21.3%,土地溢价率均值降至2.67% [62][64] - 装备制造业保持高增长,前三季度其增加值同比增长9.7%,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5.9%;但建筑链产品如粗钢、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增速依然为负 [65]
前9月中国房地产市场多项指标同比下降速度趋缓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6:58
行业整体指标 - 2025年前三季度房屋新开工面积45399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8.9% 较1至8月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房屋竣工面积31129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5.3% 较1至8月降幅收窄1.7个百分点 [1] - 2025年1至9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跌幅从1至8月的2.3%收窄到1.9% [2] 市场动态与驱动因素 - 房屋新开工面积降速趋缓原因包括各地"好房子"产品市场去化较好 以及长三角、珠三角、重点省会城市等市场稳定性较强且土地出让集中 [1] - 去年以来核心重点房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 这些基本盘开始稳定 带动房屋新开工面积跌幅收窄 [1] - 房屋竣工面积跌幅收窄主要因去年四季度以来新房市场回暖 部分当时入市的土地开始转为竣工交付 [1] - "好房子"产品范围正从改善型延伸至刚需型项目 从热点城市扩展至其他城市 从供给端产生需求带动效应并支撑均价稳定 [2]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房屋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稳定有利于稳定行业体量 后续将助力房地产开发投资趋于稳定 [1] - 短期"稳预期"仍是促进楼市止跌回稳的关键 预计四季度各项已出台政策有望加快落实 [2] - 在激活需求方面 四季度仍有降息可能 同时加大"房票安置"力度推进城中村改造、释放增量购房需求或为各地政策重要方向 [2]
瑞达期货沪锌产业日报-20250911
瑞达期货· 2025-09-11 16: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宏观上中国实施积极宏观政策,8月CPI同比转降、核心CPI增幅回升、PPI同比降幅收窄,美国通胀意外下跌;基本面上国内外锌矿进口量和加工费上升,硫酸价格上涨使冶炼厂利润修复、生产积极性增加,新增产能释放和检修产能复产使供应增长加快,进口亏损扩大致进口锌流入量下降;需求端下游处于淡季尾声,镀锌板库存压力不大、加工企业开工率持稳回升,锌价跌至低位但下游按需采购、成交平淡、国内社库累增、现货升水低位小升,海外LME库存下降、现货升水上涨支撑锌价;技术面持仓减少价格震荡;操作上建议暂时观望或逢回调轻仓做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沪锌主力合约收盘价22250元/吨,环比涨35元/吨;10 - 11月合约价差-5元/吨,环比降10元/吨 [3] - LME三个月锌报价2887.5美元/吨,环比涨20.5美元/吨;沪锌总持仓量222719手,环比增970手 [3] - 沪锌前20名净持仓-6229手,环比增3619手;沪锌仓单44925吨,环比增596吨 [3] - 上期所库存87032吨,环比增1052吨;LME库存50825吨,环比降200吨 [3] 现货市场 - 上海有色网0锌现货价22180元/吨,环比涨90元/吨;长江有色市场1锌现货价22180元/吨,环比涨260元/吨 [3] - ZN主力合约基差-70元/吨,环比涨55元/吨;LME锌升贴水(0 - 3)23.01美元/吨,环比涨5.39美元/吨 [3] - 昆明50%锌精矿到厂价16860元/吨,环比降50元/吨;上海85% - 86%破碎锌15600元/吨,环比持平 [3] 上游情况 - WBMS锌供需平衡-12.47万吨,环比降10.41万吨;ILZSG锌供需平衡-69.1千吨,环比增10.4千吨 [3] - ILZSG全球锌矿产量当月值100.75万吨,环比降0.43万吨;国内精炼锌产量61.7万吨,环比降1.1万吨 [3] - 锌矿进口量45.59万吨,环比增12.49万吨 [3] 产业情况 - 精炼锌进口量35156.02吨,环比降22615.39吨;精炼锌出口量483.88吨,环比增266.83吨 [3] - 锌社会库存14.01万吨,环比增0.18万吨 [3] 下游情况 - 镀锌板当月产量232万吨,环比降13万吨;镀锌板销量234万吨,环比降12万吨 [3] - 房屋新开工面积35206万平方米,环比增4841.6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5034万平方米,环比增2467.39万平方米 [3] - 汽车产量251万辆,环比降29.86万辆;空调产量1967.88万台,环比增347.64万台 [3] 期权市场 - 锌平值看涨期权隐含波动率13.01%,环比降0.03%;锌平值期权20日历史波动率6.16% [3] - 锌平值看跌期权隐含波动率13.02%,环比降0.02%;锌平值期权60日历史波动率11.12%,环比降0.04% [3] 行业消息 -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指出要加快稳就业等,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等 [3] - 中国8月CPI同比转降0.4%、核心CPI增幅回升至0.9%,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9% [3] - 美国通胀意外下跌,8月PPI环比-0.1%,四个月来首次转负,同比增速2.6%低于预期 [3]
郑栅洁: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新华社· 2025-09-11 06:43
当前经济计划执行情况 - 经济增长、就业、消费、外贸进出口、居民收入等多项指标进展顺利[1] - 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宏观政策积极有为、国内需求全方位扩大、产业发展优化升级等六个方面[1] - 经济基础稳固,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1] 下半年经济工作总体原则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2] -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并增强灵活性预见性[2] -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2] 下半年具体政策措施 - 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推动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举措落地见效[3] - 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3] - 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综合整治无序和非理性竞争[3] 内需潜力释放举措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清理限制性措施,出台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措施[3] - 优化机制拓展投资增量,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3] - 稳妥有序推进雅下水电工程、三峡水运新通道、沿江高铁、重大核电等项目建设[3] 产业发展与改革方向 - 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 -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2] - 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以碳排放双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