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力自主可控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成长带领市场积蓄向上力量:投资要点:
华福证券· 2025-10-26 20:02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科技成长风格有望继续占优,并带领市场积蓄向上力量 [2][5][15] - 市场在科技成长风格带领下实现反弹修复,全A指数本周收涨3.47% [2][11] - 宏观与产业趋势形成共振,为科技成长风格提供重要支持 [14][15] 市场观察 市场估值 - 股债收益差下降至0.6%,小于+1标准差 [3][22] - 估值分化系数有所下降,环比下降0.2% [3][22] 市场情绪 - 市场情绪指数环比下降35.4%至38.4,显示整体情绪有所调整 [23] - 行业轮动强度MA5上升至38,低于40预警值 [23] - 小盘风格占优,微盘股指数跑赢市场,主题热度聚集在光模块(CPO)、培育钻石、电路板,涨幅分别为14.0%、12.4%、11.2% [3][23] 市场结构 - 市场成交额占前高比例环比下降13.3%至60.2% [30] - 本周换手率上升行业为3个,占比10% [30] - 通信、电子、电力设备行业绝对涨幅居前 [30] - 银行、石油石化、传媒行业的多头排列个股占比居前 [3][30] - 钢铁、美容护理、建筑材料行业内部或存在个股α机会 [3][30] 市场资金 - 陆股通周内日平均成交金额较上周下降741.2亿元 [3][36] - 陆股通周内日平均成交笔数较上周下降283.71万笔 [3][36] - 陆股通成交额排名前三的标的为中际旭创、新易盛、立讯精密,近5日涨幅分别为32.2%、17.9%、15.2% [3][36] - 杠杆资金净流入218.3亿元,主要流入行业为电子、通信、非银金融 [3][36] - 主要指数ETF变动-116亿份,其中上证50、中证2000、中证500更受青睐 [3][36] - 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日均27.1亿份,同比上升840.8%,较上周上升68.3% [3][36] 行业热点 人形机器人 - 宇数科技发布Unitree H2,增加仿生人脸,体重增至70公斤,比H1重近50% [4][46] - H2可能采用了高自由度关节化腰部模组,性能有所提升 [46] 国产算力 - 沐曦集成发布首款全国产通用GPU曦云C600,实现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国产供应链闭环 [4][47] - 沐曦IPO申请成功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议 [47] 风电产业 - 《风能北京宣言2.0》发布,规划中国风电"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不低于1500万千瓦 [4][48] 行业配置 - 建议关注恒生科技,挖掘处于低位、产业趋势明确的科技成长方向 [5][51] - 建议配置有色金属,同时对顺周期板块保持关注 [5][51] - 宏观层面有利因素累积,包括学习时报刊文强调股市重要性、中美经贸磋商出现积极信号、二十届四中全会将科技自立自强列为重要目标 [14] - 产业层面AI产业高景气发展,驱动算力需求,具体表现为国产GPU突破、1.6T光模块需求超预期、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 [15]
国诚投顾财智周刊:四中全会指引科技、航天、算力与能源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10-25 12:34
市场表现回顾 - 本周沪指震荡上涨,周五创下十年新高,周K线以阳线报收[2] - 创业板指同样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周K线以阳线报收[2] - 元件、苹果链、CPO、存储芯片、页岩气等板块涨幅靠前,半导体、工业母机方向也有不错表现[2] - 贵金属、厨卫电器、白酒等板块跌幅靠前[2] - 市场缺乏明朗主线,深地经济、湖北、深圳国企改革等热点多为昙花一现[2] 技术分析与操作策略 - 沪指日线级别见顶信号消失,短期可能出现新的小级别顶部钝化[4] -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短期无顶部钝化迹象,上涨更偏向于前期下跌后的B浪反弹[4] - 市场走势不一致导致缺乏统一方向,是当前需要相对谨慎的核心原因之一[4] - 建议短期选择有事件驱动和业绩改善预期的板块[5] - 后市可逢低关注航天强国、算力链、低估值的煤炭油气等方向[5] 四中全会政策解读 - 全会将科技自立自强摆在十五五社会发展目标首要位置[7] -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新增强调航天强国[8] - 绿色发展部分,碳达峰重新回归[9] - 十五五时期目标包括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7] - 到2035年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大幅跃升,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7] 历史规划与市场主线回顾 - 十二五规划阶段(2011-2015年):成长与价值交替,城镇化率从2000年36.2%升至2015年56.1%,金融、地产板块受益[9] - 十三五规划阶段(2016-2020年):成长驱动型资产领跑,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从2015年6.88亿跃升至2020年9.89亿[9] - 十四五规划阶段(2021-2025年):科技引领型实现超越,硬科技与自主可控主导,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总市值达36万亿元[10]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占A股数量、总市值四成左右,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等六大行业数量最多[10] 航天产业投资机会 - 四中全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中新增航天强国,航天产业可带动通信、能源、电信等产业发展[11] - 商业航天发展使产业从传统国防走向大众,两大商业卫星星座密集发射,产业步入加速阶段[11] - 目前共有5家商业火箭企业进行IPO辅导备案,包括星际荣耀、蓝箭航天、中科宇航、天兵科技、星河动力[11] AI算力产业链 - OpenAI与AMD达成战略合作,将部署6GW AMD GPU算力,OpenAI可通过行权获得AMD约10%股权[12] - 首批合作从1GW AMD Instinct MI450 GPU开始,预计2026年下半年启动部署[12] - 坚定看好光、液冷、国产算力三条主线,液冷具备渗透率与单机价值量双重增长逻辑[12] - 液冷因需求刚性与场景新增属性,增长弹性远超光模块、PCB、电源等其他硬件领域[12] 能源与资源板块 - 煤炭供需均出利好,价格周内连续跳涨,截至10月17日秦港Q5500报价748元/吨,环比上涨43元/吨[13] - 煤价确立政策底部,为高分红比例煤炭企业确立盈利底,高股息企业有望得到估值提升[13] - 三桶油在油价下行期业绩韧性凸显,2025H1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5.2%、-39.8%、-12.8%[14] - 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当期业绩水平高于历史油价接近时期,2025年油气当量产量计划分别增长1.6%、1.5%、5.9%[14] - 国资委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将稳电价与稳煤价并列为核心议题,强调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13]
沐曦股份:锚定国家算力自主可控战略,以GPU硬科技激活产业转型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2:22
国家战略与政策支持 - 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关系到国家数字经济安全与产业竞争力,是“工业粮食”[1] - 国家战略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公司作为高性能通用GPU领军者契合此导向[3] - 科创板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上市标准,允许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且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的企业上市,适配GPU行业高研发投入、长周期回报的特性[4] 公司技术与产品实力 - 公司已形成覆盖智算推理、训推一体、图形渲染的全系列GPU产品矩阵[4] - 曦云C500系列训推一体GPU芯片基于全自研IP、指令集和架构,单卡性能国内领先,累计销量超2.5万颗[4] - 公司掌握8项硬件设计、6项软件开发核心技术,累计获得境内授权专利255项,其中发明专利245项[5] - 自主研发的MetaXLink高速互连技术可实现2-64卡多种互连拓扑,解决大规模算力集群构建难题[6][7] - 基于国产供应链的新一代训推一体芯片曦云C600系列已完成流片,降低对境外供应链依赖[8]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达7.43亿元,最近一次外部股权融资对应投后估值210.71亿元[4] - 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42.64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7.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074.52%[7] - 2022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达6.48亿元、6.99亿元、9.01亿元,累计研发投入超22亿元,占同期累计营业收入比例达282.11%[5] 市场地位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2024年在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约1%,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国内少数实现千卡集群商业化应用的GPU厂商[10] - 产品已在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及金融、交通、能源等关键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4][7] - 曦云C500芯片集群曾支持128B MoE大模型完成全栈预训练,验证了国产GPU在高端算力场景的可用性[7] 行业生态与未来发展 - 公司围绕GPU芯片打造自主开放的MXMACA软件栈,兼容PyTorch、TensorFlow等主流AI框架,降低客户使用门槛[9] - 2024年国内智算中心投资规模达1014亿元,未来对高性能GPU需求将持续增长[10] - 公司提出“1+6+X”发展规划,以基础算力底座为核心,覆盖6大重点行业,拓展X个新兴应用场景[10]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课题[10]
沐曦股份:锚定国家算力自主可控战略,以GPU硬科技激活产业转型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1:49
文章核心观点 - 半导体产业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安全与产业竞争力的基石,其自主可控至关重要 [1] - 沐曦股份是国内高性能通用GPU领域的领军者,其发展契合国家战略,致力于打破海外技术垄断 [3] - 科创板制度为像沐曦这样高研发投入、长周期的硬科技企业提供了关键的资本支持 [3] - 公司通过全栈自主研发,在产品商业化、供应链自主可控及产业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支撑国家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转型 [6][7][8][9][10] 科创板支持与公司融资 - 科创板针对未盈利但技术突破显著的硬科技企业推出差异化上市标准,允许“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的企业登陆 [3] - 沐曦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达7.43亿元,最近一次外部股权融资对应投后估值210.71亿元 [3]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达6.48亿元、6.99亿元、9.01亿元,累计研发投入超22亿元,占同期累计营业收入比例达282.11% [5] - 高强度研发推动公司掌握8项硬件设计、6项软件开发核心技术,累计获得境内授权专利255项(其中发明专利245项) [5] 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 - 公司已形成覆盖智算推理、训推一体、图形渲染的全系列产品矩阵 [4] - 曦云C500系列训推一体GPU芯片基于全自研IP、指令集和架构,在通用性、单卡性能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截至报告期末累计销量超2.5万颗 [4] - 2023年4月,智算推理GPU芯片曦思N100系列量产;2024年2月,训推一体GPU芯片曦云C500系列量产 [7] - 基于国产供应链的新一代训推一体芯片曦云C600系列已完成流片并点亮,进一步降低对境外供应链的依赖 [8] 商业化进展与市场表现 - 产品推动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42.64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7.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074.52% [7] - 产品已在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实现规模化应用,并覆盖教科研、金融、交通、能源等关键领域 [4][7] - 在某个省级智算中心项目中,曦云C500芯片集群成功支持128B MoE大模型完成全栈预训练 [7] - 2024年公司在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约1%,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是国内少数实现千卡集群商业化应用的GPU厂商 [10] 供应链与生态建设 - 公司积极推进国产供应链建设,已与国内晶圆代工厂、封装测试厂建立稳定合作,2024年通过战略备货保障原材料供应 [8] - 公司围绕GPU芯片打造自主开放的MXMACA软件栈,高度兼容国际主流生态,支持PyTorch、TensorFlow等主流AI框架 [9] - 公司已与整机服务器厂商、AI框架企业、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建立合作,形成“芯片-软件-应用”协同的产业生态 [9] - 公司提出“1+6+X”发展规划:以基础算力底座为核心,覆盖6大重点行业,拓展X个新兴应用场景 [10]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GPU作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核心算力硬件,其国产化程度直接影响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9] - 随着“东数西算”战略推进,2024年国内智算中心投资规模达1014亿元,未来对高性能GPU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10]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多个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课题 [11] - 公司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将带动国内GPU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EDA工具、高端存储器等配套环节的技术突破 [11]
通信行业周报:全球AI算力共振,重视算力自主可控-20251012
开源证券· 2025-10-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AI算力共振,应重视算力自主可控 [10] - 坚定看好"光、液冷、国产算力"三条主线 [8] - 算力产业链是核心主攻方向,同时看好AI应用、运营商、卫星互联网&6G等板块投资价值 [19] 周投资观点总结 AI模型与生态进展 - 2025年9月30日,OpenAI发布Sora2视频及语音生成模型,迎来视频模型领域的GPT-3.5时刻,可控性更强,能够遵循复杂指令并保持世界状态 [5][13] - Sora iOS app已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初步推广,用户可创作AI内容、进行二次创作,Sora2最初将免费使用,ChatGPT Pro用户可使用Sora 2 Pro模型 [14] - 2025年10月7日,OpenAI DevDay 2025开幕,发布GPT-5 Pro、App SDK等工具,OpenAI已有400万开发者,ChatGPT周活跃用户超8亿人,API每分钟处理超60亿tokens [6][15] - ChatGPT推出App SDK,可连接数据、触发动作、渲染交互界面,让ChatGPT直接调用其他应用,逐步成为AI时代的"操作系统" [6][15] - 2025年9月29日,DeepSeek-V3.2-Exp模型发布,引入细粒度稀疏注意力机制,API价格大幅降价50%以上,每百万tokens输入价格从0.5元降至0.2元,输出价格从12元降至3元 [17] - 2025年9月30日,豆包发布1.6-vision视觉深度思考模型,具备工具调用能力,综合成本降低约50% [18] 算力基建合作 - 2025年10月6日,OpenAI与AMD达成战略合作,将部署6GW AMD GPU算力,使用AMD Instinct系列GPU [7][16] - 随着算力部署规模扩大,OpenAI可通过行权获得AMD约10%的股权,首批合作从1 GW AMD Instinct MI450 GPU开始,预计2026年下半年启动部署 [7][16] 投资建议与市场回顾 - 展望2025年,海外巨头资本开支加速释放,国内AI巨头进入AI算力和AI应用大规模投入期 [19] - 建议重视七大产业方向:网络设备、IT设备、AIDC机房建设、算力租赁、云计算平台、AI应用、卫星互联网&6G [19] - 2025年10月9日至10月10日,通信指数上升0.48%,在TMT板块中排名第三 [28] 通信数据追踪总结 5G基建情况 - 2025年8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464.6万站,比2024年末净增39.5万站 [29] - 2025年8月,三大运营商及广电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1.54亿户,同比增长19.46% [29] - 2025年6月,5G手机出货1843.6万部,占比81.6%,出货量同比减少16.7% [29] 运营商创新业务 - 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移动云营收达561亿元,同比增长11.3% [44] - 中国电信:2025年上半年天翼云营收达573亿元,同比增长3.8% [44] - 中国联通:2025年上半年联通云营收达376亿元,同比增长4.6% [44] - 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移动业务ARPU值为49.5元,同比略减2.9% [44] - 中国电信:2025年上半年移动业务ARPU值为46.0元,同比略减0.6% [44] - 中国联通:2023年移动业务ARPU值为44.0元,同比略减0.7% [44] 具体投资标的推荐 IT设备 - 国产AI芯片推荐标的:中兴通讯;受益标的:寒武纪、海光信息等 [20] - AI服务器推荐标的:中兴通讯、紫光股份;受益标的:浪潮信息、华勤技术等 [20] - 服务器电源推荐标的:欧陆通;受益标的:麦格米特等 [20] 网络设备 - 光模块&光器件&OCS&CPO推荐标的: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源杰科技、中天科技、亨通光电等 [21] - AEC&铜缆受益标的:华丰科技、意华股份、长芯博创等 [21] - 光纤光缆推荐标的: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受益标的:长飞光纤、永鼎股份等 [21] - 交换机路由器及芯片推荐标的:紫光股份、中兴通讯、盛科通信;受益标的:锐捷网络、映翰通等 [21] AIDC机房建设 - 风冷&液冷推荐标的:英维克;受益标的:申菱环境、银轮股份等 [22] - AIDC机房推荐标的: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新意网集团、宝信软件、润泽科技等 [22][23] - 柴油发电机受益标的:科泰电源、泰豪科技等 [23] - 变压器受益标的:金盘科技等 [23] 其他板块 - 算力租赁受益标的:有方科技、云赛智联、润建股份、宏景科技等 [24] - 云计算平台受益标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等 [25] - AI应用受益标的包括AI模组、AI控制器、CDN、AI视频等领域公司 [26] - 卫星互联网&6G受益标的包括海格通信、臻镭科技、信科移动-U、铖昌科技等 [27]
“一天没凑够1000万,我错失摩尔线程老股”
投中网· 2025-09-29 14:59
资本市场板块表现 - 2025年资本市场板块表现差异巨大,划分为“小登股”、“中登股”和“老登股” [4] - “小登股”中机器人行业年内涨幅达72.43%,代表个股卧龙电驱涨幅237.01% [5] - 通信行业年内涨幅64.64%,代表个股新易盛涨幅357.28% [5] - 电子行业年内涨幅53.69%,代表个股工业富联涨幅224.66% [5] - “中登股”中有色金属行业年内涨幅53.46%,代表个股北方稀土涨幅123.13% [5] - 电力设备行业年内涨幅36.73%,代表个股阳光电源涨幅120.16% [5] - 生物医药行业年内涨幅23.59%,代表个股药明康德涨幅99.33% [5] - 国防军工行业年内涨幅16.45%,代表个股中航沈飞涨幅27.01% [5] - “老登股”中房地产行业年内涨幅9.19%,代表个股招商蛇口跌幅4.36% [5] - 银行行业年内涨幅3.41%,代表个股农业银行涨幅29.16% [5] - 食品饮料行业年内跌幅5.07%,代表个股贵州茅台跌幅3.73% [5] - 煤炭行业年内跌幅5.92%,代表个股中国神华跌幅5.76% [5] 摩尔线程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 - 摩尔线程是近期风头最盛的“小登”投资人,与寒武纪等公司勾勒出科技国产替代核心叙事 [3][7] - 摩尔线程于2024年11月6日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相关概念股和而泰在十个交易日内股价接近翻倍 [8] - 2024年底摩尔线程完成Pre-IPO轮融资,投前估值为246.2亿元 [10] - 2024年摩尔线程实现营收4.32亿元,寒武纪同期营收为11.74亿元,寒武纪营收是摩尔线程的2.7倍 [10] - 2025年上半年摩尔线程营收达7.02亿元,超过2022-2024年营收总和,进入业绩释放期 [12] - 2025年三季度半导体行情持续火爆,寒武纪一度超过茅台登顶A股股王,海光信息、中芯国际等权重股不断创新高 [12] 寒武纪股价表现与市场情绪 - 寒武纪股价从“924”行情前的213.33元一路涨至777.77元,并在2025年1月10日创下阶段高点 [7][11] - 寒武纪在2020年7月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收盘涨幅达229.86% [13] - 投资者章盟主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持续加仓寒武纪,持股608.63万股,占总股本1.45%,今年8月中寒武纪创新高后一度浮盈超过50亿元 [13] 科技产业投资案例与策略 - 小米于2021年初成立上海玄戒,同时投入芯片和造车,2025年5月发布3nm工艺玄戒o1芯片,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发布3nm制程芯片的公司 [14] - 章盟主的持仓集中在半导体、人形机器人和AI领域,信仰中国科技自主可控的叙事与产业引导方向 [14][15] - 雷军在产业链接近完备时刻重金介入,其投资策略被总结为“不敢为天下先” [15]
A股公司拟跨界投资AI芯片!自曝“签8次合作协议 7次未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8:01
投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增资方式投资深圳江原科技有限公司 投资金额1亿元 投资完成后持股比例4.1427% [5] - 标的公司专注国产AI芯片研发 已完成全流程国产自主先进工艺芯片量产交付 [5] - 本次投资属于跨界投资 公司主业为第三方支付服务 与标的公司尚无具体业务协同 [5][8] 投资估值 - 标的公司投前估值21亿元 较前轮次投后估值18.6亿元增长12.90% [8] - 估值增值率达1714.86% 属于高估值投资 [5][8] - 标的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30.55万元 归母净利润-6853.69万元 尚未实现盈利 [8] 战略背景 - 公司根据重整计划谋求发展第二增长曲线 持续关注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行业投资机会 [6] - 看好AI芯片产业作为算力基础支撑的发展前景 认可标的公司的技术实力 [7] - 标的公司紧密围绕国家算力自主可控战略需求 已完成两轮融资 [5] 执行风险 - 公司近10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8次 其中7次未进一步落地执行 [2][8] - 本次投资尚未签署正式协议 后续推进存在不确定性 [8] - 公司缺乏初创企业投资经验 投资回收期长 可能面临减值亏损风险 [8]
*ST仁东(002647.SZ)拟1亿元跨界投资国产AI芯片厂商江原科技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23:00
投资交易概况 - 公司通过增资方式投资江原科技 投资金额1亿元人民币 其中自有资金5000万元 向合利宝借调5000万元[1] - 增资完成后持有江原科技股权比例为4.1427% 投后持股比例不高于5%[1][2] - 本次投资为标的公司第三轮融资 标的公司本轮融资金额合计3.139亿元[2] 标的公司业务定位 - 江原科技紧密围绕国家算力自主可控战略需求 专注全国产AI芯片研发[1] - 产品基于12英寸晶圆流片的算力芯片 主要以算力卡形式出货[1] - 核心客户包括信创客户 互联网客户 地方算力中心等[1] 技术进展与产品规划 - 已完成第一代芯片产品D1流片 并实现基于D1芯片的算力卡产品D10批量应用[1] - 即将推出基于第一代芯片的第二款算力卡产品D20[1] - 正在进行第二代芯片产品T800研发 预计2026年实现流片量产[1] 投资方背景与公司治理 - 标的公司前两轮投资方包括品高股份 安博通 苏州国芯 龙芯中科等上市公司及关联企业[2] - 投资方还包括达泰资本 普华资本等战略投资方及深圳罗湖投控等地方国有产投[2] - 公司无派驻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不参与企业运营 按持股比例参与表决[2] 战略定位与协同效应 - 公司布局第二增长线尝试战略投资[2] - 标的公司与公司主业尚无具体协同 未来能否实现完全协同发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
*ST仁东拟1亿元跨界投资国产AI芯片厂商江原科技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22:59
投资交易概况 - 公司通过增资方式投资江原科技 投资金额1亿元人民币 其中自有资金5000万元 向合利宝借调5000万元[1] - 增资完成后持有江原科技股权比例为4.1427% 投后持股比例不高于5%[1][2] - 本次投资为标的公司第三轮融资 标的公司本轮融资金额合计3.139亿元[2] 标的公司业务定位 - 江原科技成立于2022年11月 专注全国产AI芯片研发 实现全流程国产自主先进工艺芯片成功量产交付[1] - 产品基于12英寸晶圆流片的算力芯片 以算力卡形式出货 应用于AI一体机 算力服务器 端侧算力设备和智算中心[1] - 核心客户包括信创客户 互联网客户 地方算力中心[1] 标的公司技术进展 - 已完成第一代芯片产品D1流片 并实现基于D1芯片的算力卡产品D10批量应用[1] - 即将推出基于第一代芯片的第二款算力卡产品D20[1] - 正在进行第二代芯片产品T800研发 预计2026年实现流片量产[1] 投资方背景与投资性质 - 标的公司前两轮投资方包括品高股份 安博通 苏州国芯 龙芯中科等上市公司及关联企业 以及达泰资本 普华资本等战略投资方 深圳罗湖投控等地方国资[2] - 本次投资为跨界投资 目前与公司主业尚无具体协同 未来能否实现协同发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 - 公司无派驻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不参与企业运营 按持股比例参与表决 无优先权及一票否决权[2]
商务部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关注国产AI芯片投资机遇
长江证券· 2025-09-15 19:5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7] 核心观点 - 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就美国被调查措施启动反歧视调查[2][4] - 调查范围涵盖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对华集成电路领域采取的所有歧视性措施 包括加征关税 限制出口 限制投资等[10] - 科技自主是必由之路 国产算力有望成为供应链安全考量下的最佳方案[2][10] - 国产芯片产业有望以此次反歧视调查为契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建议关注国产芯片全产业链 重点推荐国产算力芯片龙头企业寒武纪[2][10] 事件背景 - 商务部获得初步证据显示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符合"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 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情形[4] - 美国近年来多次对我国集成电路领域采取措施 包括2018年301调查加征关税 2022年以来多次发布规则限制出口 根据《芯片与科学法》限制投资等[10] - 2025年5月美国政府发布指南 限制使用华为昇腾芯片等中国先进计算集成电路 限制美国AI芯片用于训练中国AI模型[10] 产业影响 - AI芯片作为AI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底层基座 其安全性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核心考量[10] - 在美国持续采取歧视性措施的背景下 我国或出台相关保护性政策扶持芯片等核心高科技企业发展[10] - 此次调查表明了我国对美歧视性措施的坚决反对态度 但在中美科技博弈持续升级背景下效果仍有待观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