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机会
搜索文档
基金研究周报:高位轮动,低估值景气改善板块走强(11.3-11.7)
Wind万得· 2025-11-09 06:33
图 一周摘要 图 市场概况: 上周(11月3日至11月7日)A股市场整体稳中有升,上证指数收于3997.56点,上周上涨 1.08%。结构性分化持续显现,成长板块整体表现平淡,科创50、万得双创指数基本持平;而价值风格 表现相对突出,中证红利指数上周上涨2.23%,成为亮点。微盘股指数逆势大涨3.46%,展现出较强的 市场活跃度。沪深300与上证50也温和走强,市场呈现"价值稳、微盘活、成长弱"的格局。市场在4000 点附近呈现震荡整固态势,情绪指标显示投资者既关注短期获利了结,也保持对结构性机会的参与热 情。 行业板块: 上周Wind一级平均涨幅0.76%,能源、工业、公用事业表现领先,而医疗保健、可选消 费、信息技术承压明显。高估值板块势弱,低估值且景气改善的板块走强。 基金发行: 上周合计发行 41 只,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 21 只,混合型基金发行 9 只,债券型基金发行 9 只, QDII 型基金发行 2 只,总发行份额 265 亿份。 美元指数虽一度突破 100 点关键关口,但未能守住成果,最终以周度下跌收尾,反映出 "政策分歧带来 的上涨动能有限,市场对美元长期走强信心不足"。 图表1:全球大类资 ...
【金融工程】市场情绪仍偏高,警惕高位股调整风险——市场环境因子跟踪周报(2025.11.05)
华宝财富魔方· 2025-11-05 17:40
本报告统计时间为2025.10.27-2025.10.31。 短期风格可能向小盘切换。根据我们宏观策略团队最新一期策略周报观点,当前A股市场情绪仍然 偏高,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等因素下美元将维持疲弱,为市场提供了支撑。不过,前期涨幅较大 的权重股尤其是大盘成长板块因估值和成交拥挤度偏高、业绩验证压力显现,可能面临阶段性调 整。与此同时,市场风格或逐步向小盘方向倾斜:一方面,资金从权重股获利了结后,可能流向 估值更低、弹性更强的小市值标的;另一方面,11月作为业绩真空期,中小微盘股往往表现活 跃,中小市值风格有望阶段性占优。整体来看,市场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建议关注估值合理、 产业趋势明确的领域,并警惕高位权重股的调整风险。 权益市场方面, 上周,市场风格方面,大小盘偏向小盘,价值成长偏向价值;市场风格波动方 面,大小盘风格波动与价值成长风格波动均下降。市场结构方面,上周,行业超额收益离散度上 升,行业轮动速度下降,成分股上涨比例下降;交易集中度方面,前100个股成交额占比下降,前 5行业成交额占比较上期持平。市场活跃度方面,上周,市场波动率上升,市场换手率表现分化。 商品市场方面, 有色及能化板块趋势强度上升, ...
4000点后如何应对?结构性机会仍存,盘整震荡中布局再平衡
证券时报网· 2025-11-03 11:05
市场整体观点 - 当前指数点位成色优于2015年同期,估值水平显著更低,无需过度关注点位本身[1] - 市场向好趋势不改,短期因政策与业绩空窗期轮动速度可能加快[5] - 预计11月市场将面临横盘调整,建议投资者暂缓加仓[4] - 短期市场或震荡盘整,但中长期保持乐观[8] - 突破4000点后市场可能出现高位波动,但牛市未结束的预期不会轻易消散[12] 结构性投资机会 - 结构性机会仍存,择时重要性有限,建议围绕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中企出海、端侧AI三个方向布局[1] - 明年新能源、化工、消费电子、资源、机械等大类行业存在利润持续增长的方向,出海逻辑未遭实质性挑战[1] - AI仍为中期产业景气主线,成长板块内部有望轮动演绎,市场将着眼布局明年景气有望上升的新方向或成长类主题[7] - 推荐同时受益于国内反内卷改善、海外制造业活动修复的实物资产,如上游资源(铜、铝、锂、油)[9] - 关注有色、AI应用/软件、电源、储能、工程机械等行业,以及可控核聚变、深海经济等主题[7] - 出海+低位顺周期(如工程机械、家电、化工、工业金属等)或将成为年内投资的“最后一搏”[12] 行业景气与盈利趋势 - 三季度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业绩增速继续回升,净利率普遍环比改善,景气线索加速扩散[2] - 新兴科技(TMT/军工)、全球定价资源品(有色)及部分顺周期行业产能周期处于复苏和扩张阶段[2] - 地产链、部分制造和消费行业步入被动去库存的复苏阶段,其中特钢/玻纤/专用设备/小金属等中期供给弹性较弱,行业预计延续复苏趋势[2] - 资源品和部分出海制造行业处于主动补库的扩张阶段,其中高产能利用率的有色/摩托车/其他电源等高景气有望延续[2] - 新一轮盈利上行周期已开启,市场已在定价业绩回归,关注低基期板块在明年释放更大弹性[8] 科技成长板块 - 科技成长结构占优的特征明显,但投资者恐高心理主要出现在科技板块[1] - 基金三季报显示电子行业配置比例超过25%,双创板块超过40%,成长风格超过60%,均为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4] - TMT行业配置比例接近40%创历史新高,基金对TMT行业的超配比例达到11.3%[10] - 科技成长仍是本轮牛市主线,但短期可能受超配节奏放缓影响波动加大[10] - 三季度主动偏股基金持仓的集中度创下近3年新高,对TMT的持仓占比已达到历史新高[9] 政策与宏观环境 - 四中全会结束、中美会谈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市场营造良好政策环境[1][5] - 反内卷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相关板块中长期投资价值提升[5] - 预判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中美双方迎来从战略性脱钩转向阶段性合作小周期,对人民币资产风险偏好提升有利[12] - 随着供给出清,2026年中A股“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依次出现框架的有效性回归,国内加码宽松时刻可能是新一轮行情启动时刻[3]
十大券商策略:4000点后如何应对?结构性机会仍存 盘整震荡中布局再平衡
证券时报网· 2025-11-03 07:31
市场整体趋势判断 - 当前上证指数4000点的估值水平显著低于2015年同期,指数成色更优,无需过度关注点位本身 [1] - 市场在前期上涨后可能面临横盘调整或震荡盘整,短期存在情绪回落和回调整固需求 [4][7] - 市场向好趋势不改,A股有效反弹行情需以科技成长领涨的特征不变 [3][5] - 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大概率不是全年高点,全面牛市演绎的条件会越来越充分 [3] 结构性机会与行业配置 - 结构性机会仍存,建议围绕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中企出海、端侧AI三个方向布局 [1] - 三季度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业绩增速继续回升,净利率普遍环比改善,景气线索加速扩散 [2] - 行业配置可关注“景气线索、年末调仓、短期切换”三大方向,重点包括煤炭、石油石化、新能源、非银金融等 [4] - 顺应国家战略、具备真实技术壁垒的科技企业是重要投资主线,反内卷相关板块中长期投资价值提升 [5] - AI仍为中期产业景气主线,可关注有色、AI应用/软件、电源、储能、工程机械等行业及低空经济等主题 [6] - 推荐受益于国内反内卷及海外制造业修复的实物资产,如上游资源(铜、铝、锂、油),以及中国优势产业出海,如资本品、国防军工 [8] - 出海+低位顺周期(如工程机械、家电、化工、工业金属等)或将成为年内投资的“最后一搏” [11] 科技成长板块分析 - 科技成长行情长期性价比吸引力不足,但短期相对价值和周期仍处于高性价比状态 [3] - 基金三季报显示TMT行业配置比例接近40%,创历史新高,超配比例达到11.3% [10] - 科技成长仍是本轮牛市主线,但短期可能受超配节奏放缓影响波动加大,基金对TMT超配比例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10] - 三季度主动偏股基金持仓集中度创近3年新高,对TMT持仓占比已达历史新高 [8] - 电子行业配置比例超过25%,成长风格超过60%,均为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可能引发结构性调整 [4] - 成长板块内部结构调整优于行业间高低切,可关注业绩高增的激光设备、通信设备、PCB、游戏等 [7]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总量增长进入复苏周期,中国资产的增长正进入复苏周期 [2]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阶段性成果,缓解市场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担忧,后续宏观政策有望持续加力 [5] - 预判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中美双方迎来从战略性脱钩转向阶段性合作小周期,对人民币资产风险偏好提升有利 [11] - 随着供给出清,2026年中A股“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依次出现框架的有效性回归 [3] - 反内卷成为宏观调控重要抓手,推动生产端数据回落可能带来阶段性阵痛,但中期先供给后需求有望实现更强通胀回归 [7] 盈利与周期定位 - 三季度产能周期局部复苏特征延续,新兴科技、全球定价资源品及部分顺周期行业产能周期处于复苏和扩张阶段 [2] - 结合库存周期看,地产链、部分制造和消费行业步入被动去库存的复苏阶段,其中特钢/玻纤/专用设备/小金属等中期供给弹性较弱 [2] - 资源品和部分出海制造行业处于主动补库的扩张阶段,其中高产能利用率的有色/摩托车/其他电源等高景气有望延续 [2] - 新一轮盈利上行周期已开启,市场已在定价业绩回归,关注低基期板块在明年释放更大弹性 [7] - 2026年PPI回升可能由负转正,是重要的输入变量,四季度提前反映2026年改善的行情已在演绎 [3]
十大券商:4000点后如何应对?结构性机会仍存,盘整震荡中布局再平衡
证券时报网· 2025-11-03 07:09
市场整体判断 - 当前上证指数4000点的估值水平显著低于2015年同期,指数成色更优,无需过度关注点位本身 [1] - 市场在前期上涨后面临情绪回落和回调整固需求,预计11月将进入横盘调整阶段 [4] - 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大概率不是全年高点,全面牛市的条件将越来越充分 [3] - 中长期对市场保持乐观,新一轮盈利上行周期已开启,“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更明确的经济增长目标和政策环境 [6] 结构性机会与行业配置 - 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择时重要性下降,建议围绕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中企出海、端侧AI三个方向布局 [1] - 明年新能源、化工、消费电子、资源、机械等大类行业存在利润持续增长的方向 [1] - AI仍是中期产业景气主线,但部分算力方向可能经历震荡消化,成长板块内部有望轮动 [6] - 配置上重点看好“景气线索、年末调仓、短期切换”三大方向,包括煤炭、石油石化、新能源、非银金融等 [4] - 出海、金融与周期等方向中有关注线索,如有色、AI应用/软件、电源、储能、工程机械等行业 [6] 科技成长板块分析 - 科技成长行情长期性价比吸引力不足,但相对价值和周期短期仍处于高性价比状态 [3] - TMT行业基金配置比例接近40%创历史新高,超配比例达11.3% [8] - 科技成长仍是牛市主线,但短期可能受超配节奏放缓影响波动加大 [8] - 电子行业基金配置比例超过25%,双创板块超过40%,成长风格超过60%,均为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 [4] - 基金可通过TMT内部从上游硬件向下游应用的高低切实现超配比例的持续提升 [8]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总量增长进入复苏周期,三季度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业绩增速继续回升 [2]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阶段性成果,缓解市场外部不确定性担忧 [4] - 后续宏观政策有望持续加力,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的长期预期 [4] - 2026年PPI回升可能由负转正,是重要的输入变量 [3] - 反内卷成为宏观调控重要抓手,相关板块中长期投资价值提升 [5] 产业周期与景气扩散 - 三季度产能周期局部复苏,新兴科技、全球定价资源品及部分顺周期行业产能周期处于复苏和扩张阶段 [2] - 地产链、部分制造和消费行业步入被动去库存的复苏阶段,其中特钢/玻纤/专用设备/小金属等供给弹性较弱 [2] - 资源品和部分出海制造行业处于主动补库的扩张阶段,高产能利用率的有色/摩托车/其他电源等高景气有望延续 [2] - 出海逻辑未遭遇实质性挑战,创新药和新消费自8月以来调整幅度已足够大 [1] 投资策略与风格切换 - 年内以调结构为主,积极布局明年,短期可关注三季报后超跌反弹线索如白酒、软件、创新药 [1] - 年底季节效应显示大盘价值风格往往占优,盈利多兑现 [4] - 市场风格再平衡,高切低尚未形成清晰风格切换,高位科技板块波动性将增强 [9] - 推荐受益于国内反内卷和海外降息的实物资产,如上游资源(铜、铝、锂、油) [7] - 关注中国优势产业在海外的变现,如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锂电、风电设备)和国防军工 [7]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4000点后如何应对?结构性机会仍存,盘整震荡中布局再平衡
证券时报网· 2025-11-02 23:37
市场整体趋势与指数观点 - 当前指数4000点的估值水平显著低于2015年同期,指数成色更优,无需过度关注点位本身[1] - 市场在前期上涨动能透支后,11月面临情绪回落和回调整固需求,预计将横盘调整[4] - 短期市场或因政策空窗期而震荡盘整,但中长期维持乐观,新一轮盈利上行周期已开启[7] - 突破4000点后市场波动性或增强,但牛市并未结束的预期不会轻易消散[11] 行业景气度与结构性机会 - 三季度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业绩增速继续回升,净利率普遍环比改善,景气线索加速扩散[2] - 科技成长结构占优的特征明显,但出海加速与反内卷落地推动景气扩散[2] - 明年新能源、化工、消费电子、资源、机械等大类行业存在利润持续增长的方向[1] - 产能周期局部复苏,新兴科技、全球定价资源品及部分顺周期行业处于复苏和扩张阶段[2] - 地产链、部分制造和消费行业步入被动去库存的复苏阶段,如特钢、玻纤、专用设备等[2] - 资源品和部分出海制造行业处于主动补库的扩张阶段,如有色、摩托车、其他电源等[2] 投资主线与配置策略 - 建议围绕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中企出海、端侧AI三个方向布局[1] - AI仍为中期产业景气主线,但部分算力方向可能经历震荡消化,成长板块内部有望轮动[6] - 顺应国家战略、具备真实技术壁垒的科技企业是重要投资主线[5] - 反内卷成为宏观调控重要抓手,相关板块中长期投资价值提升[5] - 可关注景气线索、年末调仓、短期切换三大方向,如煤炭、石油石化、新能源、非银金融等[4] - 推荐受益于国内反内卷和海外制造业修复的实物资产,如上游资源及资本品[8] 科技成长板块分析 - 短期投资者恐高心理主要出现在科技板块,但出海逻辑未遭遇实质性挑战[1] - 基金三季报显示电子行业配置比例超过25%,双创板块超过40%,成长风格超过60%,均为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4] - TMT行业配置比例接近40%,创历史新高,基金对TMT行业的超配比例达到11.3%[10] - 当前或处于新一轮机构加速超配TMT的早期,科技成长仍是牛市主线,但短期波动可能加大[10] - 三季报A股机构投资者科技仓位达到40.16%,处于非常高水平,后续关注配置向下游应用转移[11] 时间节点与市场展望 - 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大概率不是全年高点,全面牛市条件将越来越充分[3] - 四季度提前反映2026年改善的行情已在演绎,2026年PPI回升可能由负转正[3] - 随着四中全会结束、中美会谈取得成果、三季报披露完毕,往后看结构性机会仍存[1]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望对国内出口相关板块带来预期提振[6]
摩根资产管理蒋先威:通过全球多元配置捕捉结构性机会
上海证券报· 2025-11-02 22:37
全球宏观经济背景 - 全球通胀指标处于温和区间 有利于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宽松 [1] - 市场仍面临地缘政治等多重不确定性 [1] - 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 流动性宽松通常能推动权益资产上行 [2] 全球权益资产配置观点 - 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大多保持平稳增长 为全球权益资产继续上行提供良好基础 [1] - 非美市场正展现出相对吸引力 今年前三季度非美股票市场普遍跑赢美股 [1] - 在美国经济和市场不确定性上升过程中 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估值相对合理的非美市场 [1] - 新兴市场股市向上弹性高于其他市场 亚洲主要新兴市场明年盈利有望实现全面正增长 [2] - 新兴市场估值水平相较美股更具吸引力 [2] 固定收益资产配置观点 - 美联储降息周期为美国长久期国债带来资本利得机会 [2] - 美债信用利差收窄提升美国投资等级信用债的投资价值 [2] - 新兴市场美元债券在偏乐观宏观背景下收益率颇具吸引力 [2] 其他资产类别观点 - 全球资本市场波动持续 提升黄金作为风险对冲工具的作用 [2] - 美联储开启宽松周期 黄金价格与美国实际利率负相关性或重新回归 有利于黄金中长期上涨 [2] 行业与结构性机会 - 在降息与人工智能科技浪潮驱动下 半导体等相关科技表现值得期待 [2] - 东盟国家可能受益于出口需求回暖等带来的盈利增长机会 [2] 核心投资策略 - 投资应秉持攻守兼备原则 通过全球多元资产分散配置 [1] - 策略核心在于既关注股票端基本面与结构性机会 也关注债市黄金等防御资产对冲风险 [3] - 通过全球市场多元布局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在复杂环境中找到投资锚点穿越市场周期 [3]
4000点关口百亿级私募“闭门”:宁泉资产“封盘”背后的冷静信号
华夏时报· 2025-10-31 19:15
宁泉资产暂停申购事件 - 百亿级私募宁泉资产于10月29日发布公告,自10月30日起暂停接受旗下所有基金的新投资者首次申购申请,但存量投资者追加申购不受影响 [2][3] - 该公告措辞简洁且态度坚决,未设定恢复开放申购的时间,且此次“封盘”举措覆盖其全产品线 [4] - 公司相关负责人及公告均表示,此举是出于公司投资管理运作的需要 [2][3] 市场背景与行业解读 - 宁泉资产发布公告当日,上证指数收盘报4016.33点,时隔十年再度站上4000点整数关口 [3] - 业内人士解读,在市场表现特别好的时候,一些私募机构选择“封盘”具有积极意义,核心目的是控制管理规模以保障现有投资者利益,避免规模过大影响投资策略灵活性和最终收益 [4][5] - 私募行业持续回暖,截至10月28日,百亿级私募数量增至108家,较2025年9月底的96家增加12家,较2024年底的91家增加17家 [6] 宁泉资产的投资理念与历史 - 宁泉资产由有“良心基金经理”之称的杨东创办,其历史上有多次在市场高点预警风险的记录,如在2007年沪指6000点时劝基民赎回,2015年4400点时警示风险 [6] - 公司官网强调“简单正直、诚信、稳健”、“注重长期、坚持价值、稳健发展”的投资理念,注重专业化风险控制和通过长期复利实现回报 [6] - 公司管理规模超过400亿元 [3] 当前A股市场特征 - 此次A股突破4000点是历史上第三次达到此点位,但与过去由券商、银行等大金融板块带动不同,此轮上涨由科技等其他逻辑推动,银行板块有所表现但券商和保险板块未见显著上涨 [6] - 经济转型期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结构性机会,新兴产业如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受益于政策扶持与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大盘上行的重要动力 [7] - 截至10月31日,沪指在站上4000点后出现小幅回调,收报3954.79点,成交量维持万亿元水平 [8]
板块轮动到谁了?沪指逼近4000点 机构正大幅买入这些主题ETF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5 12:54
市场整体表现 - 本周A股主要股指大幅走强,沪指报收3950.31点,全周上涨2.88%,深证成指报收13289.18点,全周上涨4.73%,沪指突破3950点创近十年新高 [1][2] - 沪深两市本周合计成交8.9万亿元,其中沪市成交3.93万亿元,深市成交4.97万亿元 [2] - 市场政策预期升温,叠加美联储年内仍有降息空间,对市场形成支撑,A股市场可能继续呈现蓄势震荡的特征 [11] ETF资金流向概况 - 本周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计净流出逾200亿元,行业主题ETF净流出212亿元 [1][2] - 主要宽基指数ETF资金流向分化,上证50ETF净流入8.84亿元,而创业板指ETF净流出55.28亿元 [5] - 规模较大的10只宽基指数ETF本周合计净流出88.41亿元,其中创业板ETF净流出37.16亿元,沪深300ETF、科创50ETF净流出均逾20亿元 [8] 行业主题ETF资金流入 - 本周净流入资金超1亿元的行业主题ETF有23只,券商ETF、机器人ETF和养殖ETF是资金主要追捧对象 [13] - 券商ETF份额增加16.71亿份,净流入资金9.87亿元,基金份额周内触及649.19亿份创上市新高 [13][16] - 机器人ETF份额增加7.01亿份,净流入资金7.06亿元,份额升至226.54亿份创上市新高 [13][17] - 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加速向权益市场迁移,券商业务迈上新台阶盈利能力提升,板块估值仍处相对低位 [17] - 机器人板块回吐9月累计涨幅,因流动性波动导致的回调或是买点,三季报业绩及业务进展超预期的个股成配置首选 [18] 行业主题ETF资金流出 - 本周有51只行业主题ETF净流出逾1亿元,人工智能ETF、新能源车ETF和半导体ETF是资金主要抛售对象 [15] - 人工智能ETF份额减少6.02亿份,净流出资金8.81亿元,新能源车ETF份额减少3.36亿份,净流出5.93亿元,半导体ETF份额减少3.88亿份,净流出5.9亿元 [15] ETF成交活跃度 - 本周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成交额超100亿元的ETF有22只,香港证券ETF周成交额高达781.07亿元 [19][22] - 港股创新药ETF周成交额为273.62亿元,但创近60日新低,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稳步上升,出海交易屡爆大单 [22][23] 新发ETF动态 - 目前有6只ETF披露将于下周发行,跟踪标的涵盖中证卫星产业、恒生科技、光伏产业、港股通信息技术、工业软件等主题 [25][26] - 另有1只ETF披露下周上市,跟踪标的为上证180等指数 [24]
高毅资产、睿郡资产、聚鸣投资等知名私募调仓新风向: 掘金有色 拥抱电子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8:13
私募三季度调仓动向 - 知名私募高毅资产、睿郡资产、聚鸣投资等三季度调仓换股动作曝光 [1] - 高毅资产邓晓峰减持紫金矿业约1860万股,三季度末持有1.8亿股,期末持仓市值约53亿元 [2] - 高毅资产冯柳大幅减持海康威视5800万股,三季度末仍持有2.8亿股,期末持仓市值达88.26亿元 [4] - 睿郡资产旗下三只基金新进成为扬杰科技前十大股东,合计持有超1000万股,期末持仓市值7.62亿元 [4] - 聚鸣投资旗下两只基金买入达瑞电子,合计持有321.16万股,期末持仓市值2.34亿元 [4] 私募投资策略与市场观点 - 私募机构在兑现收益的同时,于景气度与确定性更高的领域寻找新投资主线 [1] - 淡水泉投资在持仓标的上涨后兑现部分获利,并增配电子板块头部企业及优质医药公司 [5] - 清和泉资本看好AI应用、上游资源和具备出海竞争优势的公司,并关注产能接近出清的低位顺周期行业 [7] - 望正资产维持核心(优质蓝筹)+卫星(创新成长)的布局思路,重点关注互联网、电子、汽车、AI算力、AI应用、智能驾驶等行业 [8] 公司股价表现与私募收益 - 紫金矿业三季度涨幅超过50%,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持仓浮盈约15亿元 [2] - 海康威视三季度上涨超过13% [4] - 扬杰科技三季度上涨近35%,目前市值超过400亿元 [4] - 达瑞电子三季度涨幅达46% [4] 公司重大资本运作 - 紫金矿业于2025年9月30日成功分拆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至香港联交所上市,募资总额约287亿港元 [3] - 紫金黄金国际发行获26家全球顶级投资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股份占基础发行规模的5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