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关税“休战”,特朗普按时履行中美会晤承诺,美国带头降低对华关税
搜狐财经· 2025-11-08 17:51
关税调整 - 美国从11月10日起将“芬太尼关税”从20%下调至10%并继续暂停对中国商品的24%对等关税一年 [1] - 中国从11月10日起继续暂停对美国加征的24%关税但仍保留10%的关税 [1] - 美国对中国的有效加权贸易关税从107%下降到大约40% [6] 出口管制与调查 - 美国决定暂停实施9月29日发布的50%穿透性出口管制规则并暂停对华的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 [3] - 中国决定暂停实施10月9日发布的相关出口管制措施并将研究制定更详细的实施方案 [3] 农产品贸易 - 中国宣布停止对美国原产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高粱、大豆等农产品征收额外关税 [3] - 中国将在2025年最后两个月购买至少1200万吨美国大豆2026至2028年每年采购至少2500万吨 [5] 行业影响 - 美国关税的下调对跨境电商行业是一个积极信号关税成本的减少有助于提升价格竞争力并可能改善利润空间 [8] - 中美关税的大幅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企业急于寻找中国以外生产基地的必要性 [6] 谈判策略与影响 - 稀土资源成为重要谈判筹码中国通过建立稀土出口监管体系限制供应直接影响美国汽车制造业 [5] - 中美贸易休战对全球贸易稳定产生积极影响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明确的政策预期 [6]
中国狂买美国大豆,表面是生意实则是战略算计,美国因债务问题先亮红灯
搜狐财经· 2025-11-05 01:36
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2025年第四季度中国新增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金额约60亿美元 [1] - 协议包含价格联动条款,若国际大豆价格波动超过10%,中方有权重新协商 [3] - 协议换取了美方暂停301调查一年,并暂缓对华反制措施 [3] 大豆市场供需与成本分析 - 2025年11月巴西大豆到岸价飙升至每吨920美元,而美国大豆到岸价仅为520美元,每吨价差高达400美元 [3] - 中国每月800万吨大豆进口量意味着巨额成本节省 [3] - 巴西遭遇百年干旱导致大豆减产18%,港口罢工导致供应链紊乱 [3] - 美国大豆产业链成熟,供应稳定,多元化采购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选择 [3] 农业产业与战略考量 - 2025年中国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同比增长8%,但品种改良到规模化生产仍需时间 [3] - 进口美豆可平抑国内豆价,并为本土产业升级争取缓冲空间 [3] - 2025年1-9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占比达85.2%,同时加速拓展阿根廷、俄罗斯等新渠道 [10] - 阿根廷取消谷物出口税后,中国两天内下单20船大豆 [10] - 中储粮储备超4500万吨大豆,菜籽粕等替代比例提升至15% [10] 地缘政治与博弈杠杆 - 大豆出口占美国农业GDP的12%,涉及中西部八个农业州选票 [5] - 2018年贸易战中,中国转向巴西采购导致美国豆农损失260亿美元 [5] - 中方在稀土领域提出对等反制,要求若美方放松稀土及技术出口限制,中方将相应调整管制 [7] - 2025年10月国内稀土企业已接到通知,研究按种类和数量细分出口配额方案 [8] 宏观经济与外部环境 - 2025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攀升至2.03万亿美元,TGA账户余额骤降至5870亿美元 [8] - 高盛测算显示,若不削减开支,2026年2月可能触发技术性违约 [8] - 1200万吨美国大豆订单仅带来45亿美元收益,不及美国年利息支出的零头 [8] - 中国通过本币结算协议(如巴西大豆贸易30%用人民币结算)逐步瓦解美元霸权下的贸易体系 [12]
敲山震虎?中方买美大豆只是顺水人情,敲打趁机涨价的巴西才是真
搜狐财经· 2025-11-03 22:17
事件概述 - 2025年10月,中粮集团重新启动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订单量为18万吨,这是中国暂停从美国进口大豆五个月后的首次破冰 [2] 中美贸易背景 - 自2025年5月以来,中国暂停从美国进口大豆,对美国豆农造成严重打击,美国主要大豆生产区如北达科他州、伊利诺伊州长期依赖中国市场 [6]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拥有价值2500万美元的农田种植大豆,并一直希望通过中美谈判扭转局面 [7] - 在中美领导人会晤前,美方释放积极信号,包括不再考虑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提出下调"芬太尼关税"的提案 [7] 巴西市场状况 - 巴西此前占中国大豆进口的80%,但在2025年前九个月,这一比例进一步上升,9月份中国进口大豆的93%来自巴西 [20][29] - 巴西大豆价格从年初的360美元/吨飙升至650美元/吨,涨幅高达80% [23] - 巴西北部主要大豆种植区遭遇持续暴雨,南部出现干旱,影响大豆产量,同时因燃油价格上涨导致卡车司机罢工,物流成本增加18% [19][21] - 巴西帕拉纳瓜港的大豆价格一度比芝加哥期货价格高出近3美元/蒲式耳,创下近七年新高 [27] - 巴西港口堆积约200万吨大豆,每天滞港费高达120万美元 [32] 中国市场策略与影响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每年需要进口近1亿吨大豆 [17] - 巴西大豆价格不合理上涨导致中国国内油厂每加工一吨大豆就亏损超过200元 [25] - 上百家中国油厂一同取消了12月到次年1月的所有巴西大豆订单 [32] - 2025年10月,美国大豆库存高达4200万吨,价格稳定在每蒲式耳10.1美元左右,价格优势明显 [19] - 中国拥有充足的大豆储备,并不断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替代品如棉籽粕、菜籽粕等杂粕的替代技术已成熟,国内大豆产量持续增长 [40][42] 全球贸易影响 - 中国的采购举措导致全球大豆贸易市场天平倾斜,巴西出口商最终选择降价 [38] - 此举向巴西发出明确信号,即中国在大豆采购上有充足的替代选择,任何国家想通过漫天要价谋取暴利,都有可能被从供应链中踢出 [19]
中方刚下单4船美豆,美财长就放话威胁加税:不许在稀土上“出尔反尔”
搜狐财经· 2025-11-03 19:42
中美贸易磋商进展 - 中国恢复对美国大豆采购,同意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 [1] - 中国暂停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展现出合作诚意 [1][3] 美国政策立场与矛盾 - 美国财长贝森特威胁称,若中国不遵守承诺将随时再加征关税,但同时承认美方经济成本正日益加重 [1] - 美国政府在合作与强硬之间摇摆,既不愿与中国“脱钩”,又试图拉拢其他国家建立“稀土联盟” [7] - 美国政策取向迷茫矛盾,一边享受全球化红利,一边采取极端民族主义立场,可能导致自身在国际合作中更加孤立 [7] 稀土行业战略重要性 -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在高科技产业和军工发展等领域供应链不可或缺 [3] - 美国对稀土供应链依赖程度高,但在开采与加工技术上落后,短期内建立完整产业链困难 [3] - 美国曾豪言在两年内构建自己的稀土行业,但现实是前几年的限令和加税政策反而使国内相关企业成本上升 [5] 美国国内政治经济考量 - 美国财长贝森特具有农田主和决策者的双重身份,需要平衡农业州选票与国家战略需求 [5] - 2026年中期选举中农业州的选票将发挥关键作用,美国需稳住农业利益 [5] - 美国面临鹰派官员压力,内部博弈加剧了其政策矛盾 [5] 中美经济关系展望 - 中美经济依存度高,双方无法简单“脱钩”,盲目的单边主义往往导致双输结果 [8][10] - 长远共识需通过坦诚、平等合作达成,威胁与制裁只能带来短期经济利益,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 [10] - 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双方应抛弃对抗思维,理性面对相互依存的现实 [10]
后悔都来不及,涨价挑衅遭反杀!中国一夜弃巴西改签130万吨大单
搜狐财经· 2025-10-28 16:08
巴西大豆出口商提价与市场反应 - 巴西大豆出口商在2025年10月初将价格从每吨565美元抬升至650美元,三周内涨幅达22% [2] - 中国买家作为回应,直接暂停了原定12月至次年1月的800万吨采购计划,该数量相当于巴西月度对华出口量的70% [2] - 巴西港口积压约200万吨大豆,每日滞港费用高达120万美元,迫使粮商主动降价每吨18美元以试图挽回客户 [2] 中国采购策略的迅速转向 - 在巴西提价后,中国买家迅速转向阿根廷,在48小时内签署了130万吨大豆订单,该订单量占阿根廷去年对中国出口总量的30% [2] - 阿根廷大豆到岸价每吨比巴西大豆低30至40美元,使用阿根廷大豆每吨可盈利200元人民币,而使用巴西大豆每吨亏损200元人民币,价差达400元人民币 [2] - 中国在9月从阿根廷进口大豆117万吨,同比增长91.5%,占总进口量的9% [4] 中国大豆进口格局与多元化布局 - 2025年1月至9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521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66%,同比增长2.4% [4] - 中国大豆采购渠道已从16个国家扩展,并积极利用杂粕替代豆粕,替代比例升至22% [6] - 中国释放国内储备大豆150万吨以稳定市场,导致大豆价格下跌4.3% [6] - 中国与阿根廷签有长期合作协议,并与加拿大达成非转基因大豆贸易框架,俄罗斯远东基地每月供应20万吨大豆 [6][10] 巴西出口商的误判与后果 - 巴西粮商基于其占中国大豆进口71%的市场份额,错误判断自身拥有定价权,并在中国已悄悄削减40%采购量的情况下,于10月中旬继续提价 [4] -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原先预估全年出口突破1.1亿吨的计划因订单流失而落空 [4] - 此次事件是历史重演,2018年巴西曾犯类似错误,导致其大豆价格暴跌30%,库存堆积超千万吨 [8] 阿根廷的机遇与市场影响 - 阿根廷自2025年9月起将大豆出口税降至零,积极对接中国市场 [8] - 中国在9月从阿根廷进口大豆290万吨,同比增长31.8%,创下新高 [8] - 阿根廷收获季在11至12月,恰好能衔接上巴西清库存的关键时期(巴西收获季为3至5月) [6] 中国贸易战略的深层逻辑 - 中国通过全球布局掌握贸易主动权,采购网络覆盖东南亚产业园、非洲铁路及南美农业技术投资 [12] - 中国在石油进口上已成功降低对沙特的依赖,从2016年的超60%降至40%以下,为大豆多元化提供了范例 [10] - 中国买家在阿根廷订单中使用人民币结算,金额约4.94亿美元,以避免汇率波动 [10]
不到24小时就变脸!加拿大突然发起调查,要对中国企业重拳出击
搜狐财经· 2025-10-27 18:09
美加贸易关系 - 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占比常年维持在75.9% [1] - 2022年美加商品贸易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1] - 加拿大钢铝、汽车等关键产业几乎完全依赖美国产业链 [1] 贸易谈判与关税博弈 - 特朗普叫停美加贸易谈判的表面原因是抗议安大略省7500万加元的反关税广告 [3] - 美国最高法院即将审理特朗普政府多项关税的合法性问题 若结果不利可能导致政府需退还近1万亿美元的关税收入 [3] - 加拿大通过对中国企业展开反倾销调查以向美国示好 并试图争取美国放宽对其钢铝配额的承诺 [3] 加拿大对华贸易措施及后果 - 2024年加拿大跟随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 导致中国对加电动车出口从月销量近9000辆骤减至100辆 降幅接近99% [3] - 中国启动对加拿大油菜籽、水产品的严检 导致加拿大相关出口额在短短三个月内大幅缩水30% [3] - 加拿大本土卡车厂所需的组件中有近四成来自中国 若加征反倾销税将推高成本并加剧通胀压力 [5] 加拿大的战略困境与多元化努力 - 加拿大总理计划未来十年将对非美市场的出口翻一番 以减少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5] - 加拿大对华的反倾销调查破坏了其出口多元化战略的步伐 [5] - 中国是加拿大农产品的主要买家 也是其制造业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 [7]
美代表:美国无法忍受,只对中国有利的中美贸易关系,将重新审视
搜狐财经· 2025-10-27 17:20
美方贸易政策立场 - 美国贸易代表称将重新审视对华贸易关系,认为过去20年的关系只对中国有利,美国无法继续忍受[1] - 美方认为中国享有广泛的美国市场准入,而美国企业在华面临严重限制,现有贸易关系已不适用[1] - 特朗普威胁拟对中国商品加征155%的关税,该政策计划于11月1日生效[3] 中美贸易结构与数据 - 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6882.8亿美元,贸易结构呈现互补特征[5] - 中国对美出口中机电产品占比57.2%,美国对华出口以农产品和能源为主,两类商品合计占比超五成[5]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28%[7] - 2025年1-4月中国“新三样”出口金额已超477亿美元,其中锂电池出口额达216.3亿美元[7] 美国农业与市场影响 - 2025年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数量降至零,创七年来首次月度零进口纪录[9] - 同期美国大豆库存同比攀升27%[9] - 2024年大豆占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出口额达245.8亿美元[11] - 2025年上半年美国农场破产数量升至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11] 关税潜在影响与现状 - 耶鲁大学数据显示美国当前有效关税税率接近19%,为大萧条以来最高[13] - 高关税导致美国家庭年均多支出2400美元[13] - 2018年关税战期间美国家用风扇价格涨幅达83%,家具家电均价普遍上涨两成以上[11] - 美国零售商协会测算显示若关税豁免取消,商品价格将至少上涨8%[11] 稀土产业与供应链依赖 -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承担70%的稀土开采量和90%的精炼加工份额[14] - 美国军工生产严重依赖中国稀土供应链,钕、镝等重稀土元素是F-35战机等军工产品关键原材料[14] -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获注资10亿美元推进稀土项目,但目前仅完成勘探阶段[16] - 美国本土巨头MP Materials因对华出口不具备商业可行性,股价单月下跌超10%[16] 中方应对策略与市场多元化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9.6%,占外贸总值的16.6%,东盟已跃升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 - 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20%降至12.7%,市场结构显著优化[20] - 中国形成“研发在中国、生产在周边、市场在全球”的产业链网络[20] - 针对美资船舶实施的特别港务费政策已落地,美森轮船在宁波港被征收445.8万元费用[18] 技术自主与产业升级 - 华为EDA工具进入测试阶段,C919大飞机配套的长江-1000A发动机稳步推进[22] - 国产办公软件WPS已进入政务领域核心应用,达梦数据等国产数据库市场占比达35%[22] - 技术封锁成为自主替代的催化剂,推动产业链向更高附加值环节攀升[22] 谈判前景与制约因素 - 美方内部政策分歧明显,财政部长寻求“重大突破”而贸易代表强调“无法忍受不对等”[24] - 美国最高法院定于11月初审议对华关税合法性,若判决不利可能需返还最高1万亿美元税款[24] - 3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豁免即将到期,其中家电产品占比45%,豁免延期成为潜在妥协点[26] - 在半导体、稀土等核心领域短期内难有实质性突破[26]
化工周报:原油带动聚酯产业链反弹,关注中美博弈-20251026
华泰期货· 2025-10-26 20: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成本端本周油价反弹但基本面供应过剩矛盾已开始兑现,宏观形势不明朗,关注中美谈判进展以及Brent原油压力位能否突破;PX方面中国PX开工率上升但四季度检修计划少、个别装置扩能使PXN反弹空间受限;TA近端累库压力不大但11月后将逐步体现,远期预期偏弱;需求端随着天气降温和双十一开卖有所好转,关注月底中美关税谈判情况;PF需求小幅改善,工厂库存去化至低位;PR自身基本面变化不大,需求表现一般 [1][2][3] - 策略上单边PX/PTA/PF/PR中性,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和地缘变化;跨品种逢低做多PF加工费;跨期无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价格与价差 - 展示TA、PX、PF、PR主力合约走势、基差、跨期价差,PTA华东现货基差,短纤主力合约基差,PR主力合约基差,PX主力合约基差,PX加工费PXN,PTA现货加工费,短纤利润,瓶片加工费,瓶片次月月差,瓶片次次月月差,韩国二甲苯异构化利润,韩国STDP选择性歧化利润,甲苯美亚价差,甲苯韩国FOB - 日本石脑油CFR,PTA出口利润等图表 [9][10][11] PX和PTA供应 - 展示PTA负荷开工率、韩国PTA开工率、台湾PTA负荷、中国PX负荷、亚洲PX负荷等图表 [45][46][49] 库存 - 展示PTA周度社会库存、PX月度社会库存、PTA总仓单 + 预报量、PTA仓库仓单库存、PX仓单库存、PF仓单库存等图表 [54][56][66] 需求 - 展示长丝产销、短纤产销、聚酯负荷、直纺长丝负荷、涤纶短纤负荷、聚酯瓶片负荷、长丝DTY工厂库存天数、长丝FDY工厂库存天数、长丝POY工厂库存天数、江浙织机开工率、江浙加弹开机率、江浙印染开机率、长丝FDY利润、长丝POY利润等图表 [62][67][74] PF供需存 - 展示涤纶短纤负荷、涤纶短纤工厂权益库存天数、1.4D实物库存、1.4D权益库存、再生棉型短纤负荷、原再生价差、纯涤纱开机率、纯涤纱生产利润、涤棉纱开机率、涤棉纱加工费、纯涤纱厂内库存可用天数、涤棉纱厂内库存可用天数等图表 [87][91][93] PR供需存 - 展示聚酯瓶片负荷、瓶片工厂瓶片库存天数、瓶片现货加工费、瓶片出口加工费、瓶片出口利润、华东水瓶片 - 再生3A级白瓶片等图表 [110][111][115]
代价太惨重,加拿大主动对我们后退一大步,还要特朗普别生气
搜狐财经· 2025-10-25 01:27
贸易政策调整 - 加拿大正对其钢铁和铝产品的进口关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决定有选择性地减免来自美国和中国的部分产品的关税 [1] - 加拿大免除了部分并非本土生产的中国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减轻了对国内产业的影响 [4] - 加拿大也对涉及公共卫生、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的美国钢铁和铝产品实施了关税减免 [4] 政策调整背景与影响 - 此前加拿大追随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导致加拿大油菜籽出口受阻,西部各省农民的重要产业遭受沉重打击 [3] - 面对地方政府巨大压力,加拿大联邦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华关税政策 [3] - 加拿大财政部长声称关税调整举措是为了保护下游产业的从业人员,维护供应链的稳定 [4] 行业与市场反应 - 加拿大油菜籽出口受阻,西部各省的农民叫苦不迭 [3] - 加拿大在错误地追随美国之后,意识到其经济难以承受由此带来的代价,不得不在对华政策上后退一步 [4]
稀土只是前戏!当着全世界的面,美国学者坦言:中方还有一张“王牌”没打,特朗普无能为力
搜狐财经· 2025-10-21 20:25
美股市场震荡 - 美国股市三大指数齐齐收跌,有“七姐妹”之称的七大科技巨头一夜蒸发7000多亿美元市值 [1] - 铜、油、大豆等大宗商品价格跟着跳水,整个市场被贸易链断裂的恐慌笼罩 [1] -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否定了关税“极限施压”的有效性 [1] 稀土行业反制措施 - 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的反制措施是市场震荡的直接导火索 [1]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广泛用于芯片制造、军工雷达、导弹导航系统等关键领域 [1] - 中国在全球稀土提炼领域的份额超过八成,这种优势让美国根本无法绕开 [1] 化工医药行业依赖 - 美国进口的氢化可的松有96%来自中国,布洛芬进口来源占比90%,乙酰氨基酚有73%来自中国 [3] - 美国FDA备案的活性药物成分中,中国和印度共占82%的份额 [3] - 印度生产活性药物成分所需的原料有70%要从中国进口,所谓的“印度替代方案”本质上只是绕个弯继续依赖中国 [3] 农业及相关产业风险 - 美国农业所需的农药中间体大量依赖中国供应,化工原料供应链中断将导致农作物产量下滑 [5] - 美国2025年上半年的真实经济增长率(若剔除新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投资增量)只有0.1%,虚假繁荣经不起贸易摩擦冲击 [5] - 辉瑞、强生等大型药企38%的重大交易涉及中国药物,曾强烈反对限制中国创新药的行政令 [6] 贸易博弈格局 - 贸易博弈的胜负关键在于产业链根基的稳固性,而非表面的强硬姿态 [8] - 美国内部的利益分歧暴露,企业界、农场主、零售商等曾经的“铁杆支持者”正被推向对立面 [6][8] - 中国通过精准反制展现定力,并未急于亮出化工医药“王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