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消费

搜索文档
LVMH老板又来上海了,还去老铺黄金“逛了一圈”
第一财经· 2025-09-16 23:08
不过,好景不长,这两年全球高端消费降温。 咨询公司贝恩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奢侈品市场的客户群首次出现萎缩,全球奢侈品消费者从2022年 的4亿人减少至2024年底的3.5亿人。报告还指出,2024年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约为1.48万亿欧元,按当 前汇率计算,同比下降1%-3%。市场趋势放缓,导致品牌业绩两极分化,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品牌实现了 增长。 LVMH集团也同样承压,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同比下跌4%至398.1亿欧元;净利润则下降22%至56.9亿 欧元。 值得一提的是,有网友看到此次中国行,阿尔诺一行人还去了位于上海国金中心的老铺黄金门店。据 称,他仔细观摩了葫芦、吊坠、十字架及陈列的金器,并评价"很精致,很有趣"。 2025.09.16 本 文字数:961,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刘晓颖 9月16日,有不少网友在社交网站上放出自己在上海南京西路街头偶遇LVMH集团董事长兼CEO贝尔纳· 阿尔诺(Bernard Arnault)的照片。 今年6月,路易威登打造的全球唯一"巨轮""路易号"一亮相南京西路商圈,立刻成为了申城的一个新地 标,也吸引来全球游客前来打卡。 这已是这位全球奢侈 ...
西锐(2507.HK):人群渗透提升 领航高端消费
格隆汇· 2025-09-04 02:47
行业分析 - 私人飞机品类在美国认知成熟 西锐产品面向高净值人群通勤/旅行需求 需求结构稳定 [1] - 行业景气度近年抬升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飞行基建完善 高龄飞机更新 高净值人群增长 [1] - 行业呈现量价稳健增长态势 头部公司充分享受行业景气红利并实现份额扩张 [1] 公司竞争优势 - 企业文化及产品设计专注私人用户 通过整机降落伞等功能解决用户痛点 [1] - C端洞察能力及设计能力优秀 品牌力领先行业 [1] - 活塞式飞机出货量中占据近半市场份额 细分行业格局优势明显 [1] - 制造端壁垒深厚 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经营势能领先竞对 [1] 未来发展展望 - 供给能力稳步扩张 新扩建大福克斯工厂将陆续投产 缓解供需紧平衡状态 [2] - 产品结构持续升级 SR系列G7/G7+升级获订单/用户口碑双丰收 [2] - 愿景系列在手订单充裕 有望持续拉动产品结构提升 [2] - 服务收入占比目前仅14%+ 服务毛利率高于整体水平 [2] - 服务网络持续建设将有效拉动收入利润水平 [2] 财务表现与估值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7/2.1/2.6亿美元 [2]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4.0/11.2/9.2倍 [2] - 看好估值持续修复及潜在业绩催化 [2]
国内机场首家爱马仕直营店开业
深圳商报· 2025-09-03 07:39
品牌入驻与商业布局 - 爱马仕国内机场首家直营店于9月1日在深圳机场T3航站楼开业 采用靛青色主色调和陶瓷砖纹路设计 结合海滨城市特点营造艺术展沉浸式体验 [1] - 深圳机场以打造"航空枢纽型世界级商圈"为目标 已联动国际名品及湾区优质品牌超100个 包括路易威登 迪奥等国际品牌相继开业 [2] - 机场初步形成国际名品直营店为核心 本土科技潮牌为特色 免税精品为补充的多层次消费矩阵 [2] 客流质量与枢纽地位 - 爱马仕选址基于深圳机场高端客流质量 机场旅客流量持续攀升 高端商务和旅游客群占比提高 [1] - "深快线"上半年扩容至17条 日均有超700架次往返深圳与北京 上海等国内主要城市 吸引大量公商务人士出行 [1] - 国际顶级品牌入驻彰显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与高端消费潜力 体现深圳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1]
发展考验未止 | 2025年8月商业地产零售业态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27 20:25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全岛封关,离岛免税占全球免税市场份额超8%,封关后商品品类突破45类,价格优势叠加"旅游+购物"模式有望吸引消费回流[7]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近一倍,商店数量超7200家,较2024年底增长80%,覆盖范围从核心城市向全域扩展[7] - 商务部联合六部门打造国际消费季、精品首发季等活动,结合文旅、赛事、展览促进消费,如上海"古埃及文明大展"吸引260万人次[7] - 核心城市零售市场供应节奏分化,北京新增供应24万㎡,深圳新增34.9万㎡,杭州无新增供应[8] - 深圳净吸纳量达29.8万㎡领跑核心城市,成都出现-4万㎡负吸纳,与项目调整及品牌闭店相关[8] - 城市空置率分化明显,深圳最低为4.1%,上海和成都分别为8.6%和9%[9] - 一线城市首层平均租金中上海最高达31.9元/天/㎡,深圳最低为18.1元/天/㎡;二线城市南京最高达22.5元/天/㎡,成都最低为11.9元/天/㎡[9] 企业动态与业绩表现 - 英格卡计划打包出售国内10座荟聚购物中心,首批无锡、北京、武汉项目涉及资金160亿元,接盘方为泰康人寿领投的80亿元基金[10] - 英格卡集团2024财年营收418亿欧元同比下降5.5%,净利润8.06亿欧元同比下跌46.5%,运营收入13亿欧元同比下降35%[10] - 恒隆地产内地零售商业上半年收入24.12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出租率维持在94%,上海恒隆广场租户销售额下滑8%,上海港汇恒隆广场租户销售额增长10%[13] - 恒隆杭州项目新增约42000㎡零售面积,较现有规模提升40%[15] - 太古地产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出租率达100%,上海兴业太古汇销售额增长13.5%,上海前滩太古里增长4%[16][17] - 凯德中国信托旗下9个零售物业上半年收入6.29亿元同比下降4.46%,潮玩、珠宝、IT、餐饮品类销售额分别增长46%、18%、17.8%、4.3%[18] - 大悦城地产拟私有化退市,计划斥资29.32亿港元回购股份,以优化治理框架并解决估值与流动性问题[18] 商业项目与品牌运营 - 购物中心新店中首店占比高且类型多元,国际品牌如LV美妆中国首店落地南京德基广场,小众特色品牌如HOKA全球定制概念店进驻成都太古里[19][20][21] - 奥莱业态向多元化模式发展,上海荟品仓·城市奥莱开业面积达15588㎡,东莞万象滨海购物村预计2025年12月开业[22] - 百胜中国上半年收入57.68亿美元同比增长2%,经营利润7.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外卖销售额同比增长17%[23][24] - 星巴克第三财季中国营收7.9亿美元同比增长8%,同店销售增长2%,交易量增长6%[24] - 瑞幸咖啡二季度营收123.6亿元同比增长47.1%,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44%,门店净增2109家达26206家[25] - 阿迪达斯上半年营收121.05亿欧元同比增长14%,大中华区营收18.27亿欧元同比增长13%[25] - 李宁上半年收入148.2亿元同比上升3.3%,净利润17.4亿元,跑步品类零售流水增长15%[25] - 爱马仕上半年营收80亿欧元同比增长8%,经常性营业利润33亿欧元[26] - LVMH上半年营收398.1亿欧元同比下降4%,营业利润90.12亿欧元下滑15%[27] - 开云集团上半年营收76亿欧元同比下降16%,净利润4.74亿欧元下跌46%[27] - 永辉超市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净利润-2.41亿元同比下降187.64%,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27][29] 电商与物流发展 - 京东推出自营外卖门店"七鲜小厨",采用"外卖+自提"模式,商品单价10-30元区间[31] - 淘宝闪购7月新入驻品牌数环比增长110%,新上线非餐品牌门店超12000家,上线淘宝大会员体系整合饿了么、飞猪等资源[31] - 菜鸟升级欧洲G2G跨境物流解决方案,覆盖35个欧洲国家,实现"泛欧3日达",每公斤物流成本降低1-2欧元[32][33] REITs市场表现 - 已上市消费REITs运营稳健但业绩分化,华夏华润商业REIT收入18319.83万元领先,华夏首创奥莱REIT净利润1613.48万元突出[34][36] - REITs现金流分派率在0.87%至1.01%之间,华夏金茂商业REIT和嘉实物美消费REIT略高[36][39] - 天虹股份以苏州相城天虹购物中心申报REITs,项目估值11.47亿元,2026年预计分派率4.92%,月租金坪效从113.91元/㎡/月提升至148.86元/㎡/月[39][40]
老铺黄金(6181.HK):高势能点位突破 国际化进展积极
格隆汇· 2025-08-22 11:5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23.54亿元,同比增长251.0%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22.68亿元,同比增长285.8% [1] - 经调整净利润23.51亿元,同比增长290.6% [1] - 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255.17亿元,增速200.0% [1] 会员与品牌力 - 忠诚会员数量达48万名,较2024年底增长13万名 [1] - 同店收入增速约200.8% [1] - 与国际奢侈品牌消费者平均重合率达77.3% [1] - 单商场平均销售收入4.59亿元,保持中国内地商场收入和坪效第一 [1] 渠道扩张 - 新入驻上海港汇恒隆、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及上海IFC等3家高端商场 [1] - 完成罗湖万象城与厦门万象城2家门店优化扩容 [1] - 截至2025年6月已在16个城市开设41家自营门店,全部位于29家高端商业中心 [1] - 已进驻国内十大头部商业中心中的9家,上海恒隆广场店预计2025年10月中旬开业 [1] 未来展望 - 预计2026年收入369.59亿元,增速44.8% [1] - 预计2027年收入470.41亿元,增速27.3%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06/68.32/91.13亿元 [1]
老铺黄金(06181):品牌价值持续强势,高端消费心智渗透明显抬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1 22: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8] 核心观点 - 品牌价值持续强势,高端消费心智渗透明显抬升 [3] - 线上线下高速增长,头部商圈入驻加速,25H1单商场平均销售业绩达4.59亿元,位列中国内地珠宝品牌第一 [8] - 差异化产品推新推高品牌影响力,消费者与LV、爱马仕等国际奢侈品牌重合度达77.3% [8] - 毛利率短期受金价影响下降至38.1%,但经营杠杆支撑净利率同比提升1.9pct至19% [8] - 中期股息计划每股人民币9.59元,占当期未分配利润50% [8] 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收入预测261.76亿元,同比增长207.8%,2027E达431.14亿元 [4] - 2025E经调整净利润预测48.18亿元,同比增长227.1%,2027E达77.25亿元 [4] - 2025E每股收益27.90元,ROE达62.6%,市盈率25.9倍 [4] - 25H1实际收入123.54亿元(+251%),净利润22.68亿元(+285.8%) [8] 运营表现 - 25H1门店总数41家,覆盖SKP、万象城等29家知名商圈,下半年计划入驻南京IFC等顶级商圈 [8] - 线上渠道表现亮眼,天猫618成交额突破10亿元,H1线上销售累计19.4亿元 [8] - 忠诚会员达48万人,较24年末增长13万人 [8]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751港元,H股市值1296.8亿港元,52周波动区间84.05-1108港元 [5] - 一年内股价表现远超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累计涨幅达497% [7]
老铺黄金上半年净赚23.5亿,单店销售超国际奢侈品巨头
华尔街见闻· 2025-08-20 15:32
财务业绩表现 - 含税销售收入达141.8亿元 同比增长249% [1] - 营业收入123.54亿元 同比增长251% [2] - 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291% [1] - 期内利润22.68亿元 同比增长285.8% [2] - 毛利率38.1% 同比略有下滑 [2] 运营指标与效率 - 存货规模86.85亿元 同比增长112.5% [2] - 存货周转天数从195天降至150天 [2] - 单个商场平均销售业绩4.59亿元 大幅超越国内外珠宝品牌 [2] - 单店收入及坪效在所有珠宝品牌中排名第一 [2] 渠道扩张与市场布局 - 门店总数41家 较上半年新增5家 [2] - 入驻29家头部商业中心 覆盖国内十大头部商业中心中的9家 [2] - 首次进入海外市场 新加坡金沙店开业 [2] 品牌影响力与消费者特征 - 天猫618期间成交额超10亿元 成为黄金类目销售冠军 [2] - 与国际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爱马仕/卡地亚/宝格丽)消费者平均重合率接近80% [2] - 中国品牌首次成为高端消费主流力量 [2]
老铺黄金半年报:平均店效5亿,高奢品牌消费者转向老铺
北京商报· 2025-08-20 14:19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数据,老铺黄金消费者与路易威登、爱马仕、卡地亚、宝格丽等国际五大奢侈品 牌的消费者平均重合率接近八成,这意味着国际奢侈品牌消费者越来越多转向老铺黄金,而中国品牌也 首次成为高端消费的主流力量。 今年以来,老铺黄金已完成对核心城市的渠道全覆盖。在上海,老铺黄金上半年开出三家门店,年内第 4家恒隆广场店将在10月开市。 今年6月,老铺黄金的海外首家门店于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开业,开业至今延续了其国内的超高 人气。摩根大通分析师实地调研后发现,90%的顾客是首次接触老铺黄金品牌,转化率高达95%以上,其表 现超预期。 北京商报讯(记者 蔺雨葳)8月20日,老铺黄金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期业绩,半年销售业绩(含 税收入)达141.8亿元,同比增长249%;经调整净利润达23.5亿元,同比增长291%。 截至6月30日,老铺黄金入驻29家头部商业中心、拥有41家门店。今年上半年,老铺黄金在单个商场平 均销售业绩4.59亿元,已领先国际奢侈品一线巨头。此外,618期间,老铺黄金天猫旗舰店的成交额超 10亿,成为首次达到该成绩的黄金珠宝品牌。 在香港原本就有两家店的情况下,老铺黄金中环IFC ...
老铺黄金半年报:平均店效5亿,高奢品牌消费者转向老铺
北京商报· 2025-08-20 14:17
财务业绩 - 半年含税销售收入达141.8亿元 同比增长249% [2] - 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291% [2] - 境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5.2% 收入占比达12.9% [3] 门店与渠道 - 入驻29家头部商业中心 拥有41家门店 [2] - 上半年单个商场平均销售业绩4.59亿元 [2] - 上海已开三家门店 第四家恒隆广场店10月开业 [2] - 海外首店落户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 [2] - 香港中环IFC店已进行围挡 [3] 市场表现 - 天猫旗舰店618成交额超10亿元 成为首个达此成绩的黄金珠宝品牌 [2] - 与国际五大奢侈品牌消费者平均重合率接近80% [2] - 新加坡门店90%顾客为首次接触品牌 转化率超95% [2] 战略布局 - 完成核心城市渠道全覆盖 [2] - 境外渠道拓展成效显著 [3]
消费者反思录:在高端消费教育中,我们真的成熟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8-12 01:50
百果园 - 消费者曾对高价水果和腐烂水果问题表示不满,但后来反思对"品质"理解不足 [1] - 公司董事长余惠勇提出商业应"教育消费者成熟"而非利用消费者无知 [1] - 消费者承认过去忽视"教育成本",过于关注价格敏感度 [1] 巴奴火锅 - 创始人杜中兵认为月薪5000元人群非目标客群,引发消费者反思 [3] - 消费者最初质疑"天价土豆"事件,后理解品牌倡导的"价值消费"理念 [3] - 公司强调品牌定位与消费者阶层匹配,提供环境/服务/供应链综合价值 [3] 钟薛高 - 消费者曾认为高价雪糕是"智商税",后重新认识营销和品牌价值 [3] - 创始人林盛"成本40,爱要不要"言论引发对现代商业成本的讨论 [3] - 消费者反思对"高端消费"存在误解,需拓宽对成本结构的认知 [3] 行业观察 - 文章反映消费者与企业间需建立更平等透明的沟通机制 [3] - 提出"教育消费者"应是双向互动而非单方面灌输 [3] - 消费者需重新思考对高价/瑕疵/品牌傲慢等商业现象的态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