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搜索文档
002287,3连板!超10股连涨逾5天
证券时报· 2025-08-02 16:24
奇正藏药(002287)连续3日涨停,创近5年新高(复权,下同),今年以来累计大涨逾66%,昂利康、汉商集团、贵 州百灵等均连续2日涨停。奥翔药业则连涨7日,五洲医疗、南新制药、百诚医药等逾10股连涨5日以上。辰欣药业、 福元医药等创历史新高。 虽然市场略有调整,但融资客继续大幅加仓A股,全周合计融资净买入372亿元,连续第6周净买入超百亿元。融资余 额达1.97万亿元,创2015年6月以来10年新高。绝大部分申万一级行业都获得融资净买入,其中医药生物、电子两行 业均获得超60亿元净买入,计算机行业获得逾30亿元净买入,银行、通信两行业也获得超20亿元净买入。仅煤炭、 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农林牧渔等行业融资资金小幅净卖出。 另据Wind数据统计,医药生物同样是主力资金最青睐的行业,连续8日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本周合计净流入逾308 亿元,电子行业获得逾251亿元净流入,机械设备、通信等行业也获得超百亿元净流入。有色金属行业则遭主力资金 净流出逾104亿元,交通运输、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等行业也净流出超40亿元。 医药生物股在市场调整中表现出较强的韧性,肝炎概念指数亦刷新历史纪录,幽门螺杆菌概念指数创三年半新高, ...
中信证券:AI是半导体产业最大驱动力 云端看国产替代 终端看下游增量
智通财经网· 2025-08-02 16:15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其中AI持续强劲,泛工业 接棒消费电子也进入复苏阶段。展望未来,中信证券认为AI仍将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 力,一方面云端AI需求持续,另一方面终端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并且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AI产业 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其投资逻辑具体可以分为两条主线,其中云端 看国产替代,终端看下游增量。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AI是半导体产业最大驱动力。 全球半导体产业从23Q2进入上行周期,其中海外半导体产业(尤其是北美)在AI基建拉动下保持高增 速(20%左右),国内半导体产业受益AI程度相对较弱,更多是受益消费电子复苏,24H2销售额增速 有所回落,25H1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也渐次进入复苏阶段,销售额增速重新上行。展望后续,预计AI 仍是半导体最大驱动力,其中云端看国产替代,终端看下游增量。 云端看替代:先进制程是国产算力根基,配套存储/设备有望上行。 今年以来海外AI产业持续超预期,与此同时国产基座大模型持续迭代、与海外差距呈螺旋式收窄趋 势,并拉动国内算力需求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国产算力放量趋势不可逆, ...
和讯投顾刘昊:大科技崛起,八月主线花落谁家?
和讯财经· 2025-08-02 14:49
我们来讲一讲第二块内容,昨天AI智能体也就是偏AI应用这一端的,昨天是出现了一个大涨,然后今 天的话我看了一下连板梯队这边反而是没有强上强的,但是趋势这边是走得不错的,那这个有没有可能 成为这个8月的主线?呢智博a昨天的表现我认为是可圈可点的,板块里面涨停的数量也比较多,有一些 成交额比较大的,历史股性比较好的,像一点这一类昨天都是大号的这种20厘米涨停,然后今天的表现 来看,我觉得算中规中矩,并没有说特别差的这种情况,也没有特别强那这种刚启动的板块,今天这个 走势我认为是合理的,也就是说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大家是处于这种有点信又有点不信,是抱着试错的 心态去的,从一点这种大成交额的分时承接来看,我们会看到涨高的时候资金是选择兑现的,但是跌下 来的时候其实资金是愿意去做承接的,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是不该在启动的初期它是有一些分歧的,那这 种分歧之后,其实从日内来看是直接被接回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政府AI今天其实还算偏强 的一个走势的。还有一点就是因为现在市场处于新旧交替,7月份主要的方向还是在PCB创新药这一类 身上,那创新药这块来讲,我觉得今天的表现整体是偏弱的,创新药今天老的这些像蔬菜像广深是冲高 回落 ...
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将于8月15日—17日在广州举办
广州日报· 2025-08-02 13:24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将于8月15日—17日在广交会展馆举办,主题为"外贸新动能,数字新未来" [1] - 展会规模超过上届,共有1000多家优质供应链企业、40多家国内外主要跨境电商平台以及近200家生态链服务商参展,标准展位超过1800个,同期将举办30多场行业论坛活动 [1] 参展平台亮点 - 参展平台数量创新高,亚马逊SPN生态服务专区展位面积达470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长),Temu展位面积超500平方米,希音展位面积180平方米(同比翻番),阿里集团旗下七大平台齐聚,展位面积超300平方米 [2] - 首次设立合规出海主题专区、跨境电商AI专区和出海社媒专区,强化出海风险防范并提升效率 [2] - 新兴市场平台专区新增南亚Daraz、伊拉克Arbela、德国Otto等国际平台首次参展,丰富全球化生态矩阵 [2] 区域合作与政策支持 - 深化与RCEP和东盟地区合作,展会开幕当天举办"2025中国(广东)—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交流会",泰国、越南等国家的企业首次参展 [3] - 广东省商务厅以真金白银支持省内优质产业带企业参展,对标准展位费和特装展位的光地费用给予支持,优先支持中山灯饰、揭阳服装等10个产业带企业 [4][5] 广州跨境电商发展成果 - 2024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7454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3,亚马逊、希音、阿里国际等平台均在广东设立地区总部 [4] - 广州十年累计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7000亿元,2024年进出口超1800亿元,进口规模连续10年全国第一,9610零售出口规模全国第一 [5] - 2024年1-6月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43%),贡献全市超40%、全省近20%的外贸增量 [6] 展会创新举措 - 广州市商务局首次在展馆增加跨境直播场景,首次以跨境电商产业带联盟形式参展,并举办"拓展全球多元化市场"主题论坛活动,邀请希音、亚马逊等头部平台分享出海经验 [6]
A股大跌后建议寻找低吸机会
和讯财经· 2025-08-02 13:10
市场表现 - 黑周四A股跳水大跌,3600点再次失守,7月收官主力集中收网 [1] - 量化主导下主力兑现周期短,市场轮动快,普通投资者参与难度增大 [1] - 趋势投资成市场最强赚钱效应,吸引众多散户抱团 [1] 行业与板块 - PCB、CPO、CRO等板块大涨领涨 [1] - 资金加速涌入趋势股,午后趋势高标有跳水,老趋势高标接力 [1] - 风格之争本质是机构趋势与游资连板之争,当前趋势股赚钱效应强 [1] 个股动态 - 高标十倍股上纬新材停牌 [1] - 股票名称包括上纬新材、新易盛、中际旭创、胜宏科技、北方长龙、舒泰神、昂立康、广生堂 [2] 后市展望 - 黑周四大跌后有修复反弹预期 [1] - 若修复科技、券商股,市场机会积极;若修复银行,则可能是下跌中继 [1] - 调整无需慌张,应寻找低吸机会,方向看科技股,如AI、机器人、半导体等 [1]
002287,3连板!超10股连涨逾5天!这一行业太火爆
证券时报· 2025-08-02 13:0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3600点得而复失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创年内新高后回调 科创50终结连续11日上涨 [1] - 周成交额小幅萎缩至9 05万亿元 [1] - 融资余额达1 97万亿元 创2015年6月以来10年新高 全周融资净买入372亿元 连续第6周净买入超百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医药生物 电子行业分别获融资净买入超60亿元 计算机行业获逾30亿元 银行 通信行业均获超20亿元 [1] - 医药生物行业连续8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本周合计308亿元 电子行业获251亿元 机械设备 通信行业均获超百亿元 [1] - 有色金属行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104亿元 交通运输 食品饮料 非银金融等行业净流出超40亿元 [1] 医药生物行业表现 - 肝炎概念指数刷新历史纪录 幽门螺杆菌概念指数创三年半新高 中药板块指数创年内新高 民营医院 维生素 辅助生殖等细分板块全周每日上涨 [2] - 奇正藏药连续3日涨停创近5年新高 年内累计涨逾66% 昂利康 汉商集团 贵州百灵均连续2日涨停 奥翔药业连涨7日 五洲医疗等逾10股连涨5日以上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补齐基层医疗短板 [2] - 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治疗人数达世界人口1/3以上 113国认可针灸诊疗 29国制定中医药法规 20国纳入医保体系 [2] 行业前景预测 -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中医药市场规模达5500亿-6000亿元 2030年升至1 2万亿-2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0%-14% [3] - 中信证券指出中药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创新中药将成发展主旋律 创新化药 生物药提供额外估值弹性 [3] - 太平洋证券分析3480点为技术支撑位 期权市场预期未来走势震荡 申银万国认为A股全面增量博弈时间可能提前 建议关注AI科技 中游制造 创新药等方向 [3]
002287,3连板!超10股连涨逾5天!这一行业太火爆
证券时报· 2025-08-02 12:22
市场表现 - A股本周冲高回落,上证指数3600点得而复失,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沪深300创年内新高后回调,科创50终结连续11日上涨,周成交小幅萎缩至9.05万亿元 [3] - 融资客连续第6周净买入超百亿元,全周合计融资净买入372亿元,融资余额达1.97万亿元创2015年6月以来10年新高 [3] - 医药生物、电子行业分别获融资净买入超60亿元,计算机行业获逾30亿元净买入,银行、通信行业亦获显著加仓 [3] 资金流向 - 医药生物行业连续8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本周合计净流入逾308亿元,电子行业净流入逾251亿元,机械设备、通信行业净流入超百亿元 [4] - 有色金属行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逾104亿元,交通运输、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等行业净流出超40亿元 [4] 医药生物行业动态 - 医药生物股表现强劲,肝炎概念指数刷新历史纪录,幽门螺杆菌概念指数创三年半新高,中药板块指数创年内新高,民营医院、维生素、辅助生殖等细分板块全周每日保持涨势 [4] - 奇正藏药连续3日涨停创近5年新高,年内累计大涨逾66%,昂利康、汉商集团、贵州百灵等连续2日涨停,奥翔药业连涨7日,辰欣药业、福元医药等创历史新高 [4] - 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医疗卫生强基工程,重点补齐基层医疗服务短板 [6] - 中医药已传播至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覆盖世界1/3人口,113个成员国认可针灸等中医药诊疗方式,29国制定相关法规,20国将其纳入医保体系 [6][7] -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我国中医药市场规模达5500亿—6000亿元,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1.2万亿—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14% [7]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指出中药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创新中药将贡献稳健增量,创新化药、生物药有望提供额外估值弹性 [7] - 太平洋证券认为短期调整不改中长期上涨趋势,3480点为关键技术支撑位,期权市场定价预期未来走势以震荡为主 [7] - 申银万国判断A股全面增量博弈时间可能提前,建议配置AI等科技方向、中游制造及创新药领域 [8]
7月金股战绩:最牛暴涨107%!8月金股出炉,这只人气最高
证券时报· 2025-08-02 11:09
进入8月,券商最新一期金股名单陆续出炉,电子、基础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金股数量占比靠 前。机构普遍看好市场冲击新高,东方财富、洛阳钼业成为本月机构关注度最高的金股。 回顾刚刚过去的7月份,创新药板块亮眼行情下,康辰药业、博瑞医药、康方生物等金股领涨,其中康辰药业 以107%的月涨幅成为最牛金股。 7月金股最牛上涨107% 回顾7月金股表现,医药生物、电子、通信行业的金股涨幅居前。 每市APP显示,7月份,创新药板块牛冠股市,该月金股涨幅前四均为医药股。具体来看,由平安证券推荐的 康辰药业以107%的月涨幅成为当月最牛金股;由东吴证券推荐的博瑞医药以82%的月涨幅排名第二;排名第 三的是港股的康方生物,7月涨幅为68%,由东北证券推荐;平安证券推荐的苑东生物则以57%的月涨幅排名 第四。 电子及通信板块也有一些金股7月涨幅亮眼。例如,电子板块中,长江证券推荐的东山精密7月份上涨了 55%,东兴证券推荐的统联精密7月上涨50%;通信板块中,多家券商看好的中际旭创、新易盛7月均上涨约 49%。 洛阳钼业在本月获得国投证券、中原证券等4家机构的推荐。中原证券称,该公司2025年铜矿产量继续增长, 同时铜价仍 ...
市值4000亿!90后辍学生干出今年美股最大IPO,股价暴涨250%,靠AI翻身
搜狐财经· 2025-08-02 10:43
智东西8月1日报道,昨夜,全球云端设计协作巨头、AI设计领域SaaS龙头企业Figma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为FIG.US。Figma于挂牌前一日 以每股33美元(约合238元人民币)的发行价完成12亿美元(约合86亿人民币)的募集。 美国东部时间7月31日开盘,Figma股价报每股85美元(约合612元人民币)。截至收盘,其股价飙升至每股115.5美元(约合832元人民币),上涨250%, 市值达到约563.02亿美元(约合4054亿元人民币),成为2025年美股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IPO。 | 115.50 USD | | | | | | --- | --- | --- | --- | --- | | | +82.50 +250.00% 软件服务 +1.50% > | | | | | 今 开 85.00 | 最 高 | 124.63 | 成交量 6063.09万股 | | | 昨 收 33.00 | 最低 | 84.11 | 成交额 63.79亿 | | | 换手率 12.44% | 百盈 I M (t) = | 亏损 | 总市值▼ 563.02亿 | | | 量 比 | 市容动 -- | 亏损 ...
AI+中国,能否带来东方文艺复兴?
观察者网· 2025-08-02 10:13
中国经济与AI技术背景 - 中国人均GDP正迈入1.5万美元门槛 消费需求从物质转向精神层面 表现为00后"K型消费"趋势[5] - AI技术作为生产资料革命 正推动文化创作生产力提升 游戏影视行业迎来效率变革[5] -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全球领先 为AI赋能文化创作提供坚实基础[22] 游戏行业发展现状 - 《黑神话》等作品展现中国游戏行业突破 但仍是孤立个案 产业土壤尚不成熟[7] - 日本游戏动漫产业面临人才断层 传统手绘效率仅提升20%-30% 正寻求AI转型[13][16] - 中国游戏出海势头强劲 已占领日本秋叶原等海外市场广告位[23] AI技术应用进展 - 英伟达推出实时生成游戏画面技术 腾讯发布混元3D事件模型 技术从0到1突破[10] - AI已渗透游戏开发全流程 从前期概念扩展到策划程序运营等环节[25] - 独立游戏开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半年 AI降低创作门槛与成本[43][44] 创作模式变革 - AI实现"文生图/视频"能力 推动创作从专业走向全民参与[22][32] - 东方文化基因强调共创共享 与AI交互特性高度契合[32][36] - 世界观构建效率显著提升 文本量从数月缩短至10天完成[45][46]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游戏产业迭代速度远超欧美 玩家需求响应更敏捷[56][57] - 中美领跑AI基础研发 日本在应用层面临落后但需求旺盛[12][16] - 创作团队规模将重构 传统数百人项目未来可能由几十人完成[64] 文化产业发展前景 - 人口基数×技术底座将催生文化产能爆发 需警惕需求匹配问题[22][23] - AI推动创意生产民主化 中国庞大创作者基数蕴含巨大潜力[48][52] - 需构建更丰富的文化叙事体系 以匹配已具备的工业生产能力[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