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战略

搜索文档
锚定绿色风口竞逐全球市场 严牌股份并购德国TTL筑牢全球化战略根基
全景网· 2025-07-03 20:57
公司收购与全球化战略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约290万欧元收购德国TTL公司100%权益,TTL品牌创立于1838年,深耕产业用纺织品领域超185年,聚焦过滤、洗衣等B2B场景无纺材料,服务超300家客户[1] - 公司2024年境外营收达2.90亿元,占总营收超三分之一,收购TTL旨在完善全球化战略、提升欧美市场占有率并实现本地化销售服务[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整合TTL销售团队与全球客户资源,推动双方产品向对方优势市场推广,增强全球竞争力,实现欧美地区本地化服务[1] 环保政策与行业趋势 - 欧盟REACH法规最新修订版将过滤材料可回收率门槛提升至60%,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25-2030)》强制要求工业领域过滤效率达到99.97%标准[2] - 预计无纺布过滤材料行业2025年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球市场规模突破420亿美元,中国贡献率超35%,增速达8.7%[2] - 环保政策推动过滤材料向更高效、更精准方向迭代升级,加速技术革新与产品优化[2] 公司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过滤布织法、加固、后处理及布袋制作等环节形成成熟多元生产工艺体系,涵盖超细/超粗/超密纤维处理等先进工艺[3] - 公司具备深度现场调研与定制化开发能力,针对钛白粉行业研发免拆洗滤布、为火电厂定制专用阳极布等行业专属解决方案[3] - 公司拥有多条进口针刺无纺布生产线及两百多台织机,具备数千万平方米级针刺无纺滤布和机织滤布产能,生产规模业内领先[4] 公司财务与产能扩张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85亿元,同比增长8.75%,2025年一季度营收2.00亿元,同比增长16.49%[4] - 2025年1月公司首发募投的高性能过滤材料生产基地、高性能过滤带生产基地项目已结项,初步缓解产能压力[4] - 2024年公司发行可转债募集4.68亿元,用于高性能过滤材料智能化产业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产919万平方米高性能过滤材料产能[4] 海外市场布局 - 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2.90亿元,同比增长7.04%,占营收比重36.99%,以美国子公司为核心维护北美市场,通过欧洲经销商合作挖掘欧洲市场[5] - 公司依托产品质量优势与价格竞争力开拓东南亚市场,将进一步强化海外营销网络与团队建设[5] - 收购TTL将加速公司欧美市场本地化布局,实现过滤材料和洗衣配套材料业务跨越式拓展,强化全球竞争力[5]
东方雨虹出海“四连击”:进一步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3 17:12
东南亚市场战略布局 -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通过马来西亚生产基地试产成功、专卖店开业、越南5万平方米工业屋面翻修项目及槟城新品发布会四件事,勾勒出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布局的海外战略蓝图[1] - 海外布局体现"生产基地+服务网络"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从单一产品输出到综合服务落地的转型[1] - 马来西亚本土化系统服务升级,构建"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能力,解决跨境供应链时效痛点[3] 技术标准与项目突破 - 越南5万平方米混凝土屋面翻修项目验证中国防水技术标准在海外高端市场的适用性,采用TPO防水卷材及配套系统解决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渗漏问题[5] - 项目不仅体现"中国制造"出口,更是"中国标准"输出,证明中国防水技术的品质可靠性[5] 产品本土化创新 - 槟城新品发布会推出外露防水系统、无尘瓷砖胶等产品,基于东南亚气候特点进行防潮抗裂性能改良,匹配区域建筑需求[6] - "产品定制化"策略形成性能差异化壁垒,兼具价格优势[8] 全球化战略升级 - 通过产品、技术、服务三重优势塑造"中国制造"新形象,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战略转型[8] - 四件事共同构成公司全球化战略内核,未来将加速拓展更广阔市场[1][8]
上半年新能源出口同比增长147.6% 上汽通用五菱全球化进程加速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14:03
公司销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累计销量76.45万辆,同比增长18.3%,其中新能源销量41.33万辆,连续6个月保持50%以上同比增速 [2] - 2025年6月单月销量12.64万辆,同比增长32.1%,新能源销量7.04万辆,同比增长73.8% [2] - 五菱红标6月销量4.9万辆(+17.9%),新能源1.25万辆(+125%);上半年累计销量30.99万辆(+10.4%),新能源6.63万辆(+293%) [2] - 五菱银标上半年累计销量31.15万辆,同比增长27.4% [3] - 宝骏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1.75万辆,同比增长25.7%,连续5个月保持同环比增长 [3] 细分车型表现 - 五菱扬光家族1-6月累计销量2.86万辆,连续15个月蝉联新能源轻客市场第一 [3] - 五菱宏光家族1-6月累计销量6.68万辆,同比增长45.7% [3] - 五菱之光EV自2月上市累计销量1.35万辆,蝉联新能源微客市场第一 [3] 全球化战略进展 - 已进入104个国家与地区,包括中南美洲、中东、非洲及东南亚 [3] - 1月签署乌兹别克斯坦战略合作协议进军中亚 [3] - 6月首批全球车型E260S PLUS整车出口巴西,探索SKD/CKD合作模式 [3] - 6月出口销量2.56万辆(+50.3%),新能源出口8448辆(连续3个月200%+增长) [4] - 上半年新能源累计出口3.6万辆,同比增长147.6% [4] 海外生产布局 - 5月印尼工厂下线全球第300万辆暨印尼第4万辆新能源汽车 [4] - 神炼电池首次在海外市场投产 [4] - 以印尼为支点推行"本地化生产+供应链出海+技术标准输出"三位一体模式 [4]
从深圳到越南海阳:伯恩光学摘得品牌影响力三冠背后的制造革命
金投网· 2025-07-03 10:13
品牌荣誉与市场认可 - 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十二届品牌影响力发展大会上荣获三项大奖:"2025品牌影响力100强"、"2025品牌影响力·杰出出海引领品牌"以及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杨俊建获"2025品牌影响力·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称号 [1] - 奖项是对公司全球化战略与创新模式的深度认可,尤其"杰出出海引领品牌"称号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坐标 [3] - 大会评审指出奖项是对公司市场地位与品牌影响力的权威认证,也是对其引领行业创新、深度参与全球竞争的生动诠释 [3] 全球化布局与产能规模 - 公司在越南海阳的生产基地今年正式投产,年产能超4亿件产品,这是其全球化版图的最新一块拼图 [3] - 公司在全球已布局九座先进制造基地,总面积超430万平方米,年产能高达22亿件 [3] - 全球化不仅是产能的物理转移,更是技术、标准与产业链协同能力的深度输出,公司构建了一张深度嵌入世界科技产业链的精密网络 [7] 技术创新与联合研发 - 公司在玻璃、蓝宝石、陶瓷、玻纤、金属等关键材料领域拥有领先优势,能为全球头部智能终端品牌提供核心解决方案 [5] - 公司与小米、传音等品牌共建联合实验室,将合作层级从传统供应提升至技术共创与联合研发,形成深绑定的共生关系 [5] - "需求牵引研发-技术反哺产品"的协同模式是公司赢得全球头部智能终端品牌长期信赖的关键 [5] 中国制造全球化新思路 - 公司的实践为中国制造出海提供了新思路,即通过技术、标准与产业链协同能力的深度输出实现全球化 [7] - 公司目标直指引领全球智能设备外观结构领域迈向新纪元,将中国制造从规模优势推向品牌与技术主导权的新高度 [7] - 公司持续以创新为帆,将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展现了中国制造从规模优势向品牌与技术主导权跃升的缩影 [7]
欣旺达赴港上市加速出海战略 净利连增12年海外收入占比42%
长江商报· 2025-07-03 07:36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宣布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并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1][3][4] - 赴港上市目的包括提升国际品牌形象、综合竞争力及助力长远发展,可能涉及募资加快海外市场布局[4] - 截至公告日,具体上市细节尚未最终确定,相关议案已获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4] 全球化战略与海外布局 -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稳定,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42.74%和41.83%,金额达204.56亿元和234.31亿元[8] - 已在印度、越南、匈牙利等国布局生产基地,并在美国、法国、德国设立营销机构[7] - 2023年7月投资19.6亿元在匈牙利建设首个海外动储电池制造工厂,2024年3月获批在泰国投资108亿元建设电池生产设施[5][6] - 动力电池业务客户包括德国大众、沃尔沃、日产等国际整车厂商,2018年首个海外客户为法国雷诺[5] 业务表现与增长 - 2024年消费类电池业务收入304.05亿元,同比增长6.52%,手机数码类产品出货量显著增长[9][13] - 动力电池出货量25.29GWh,同比增长116.89%,收入151.39亿元,同比增长40.24%[13] - 储能系统装机量8.88GWh,同比增长107%,累计出货16.67GWh,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1][8]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2.89亿元,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7%和21.23%[13]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投入33.30亿元,2011-2024年累计达111.10亿元[2][12] - 研发人员8389人,占员工总数15.45%,在手机数码类、笔记本类及汽车动力类锂电池研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2][13] - 开展电动汽车电芯及BMS、储能电芯及系统、氢能技术等研发,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12] 资产规模与财务表现 - 总资产从2011年上市时的14.73亿元增长至2024年一季度末的903.24亿元[2] - 归母净利润连续12年增长,从2013年0.81亿元增至2024年14.68亿元[2][13]
广东上市公司全球化战略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4:16
全球化战略加速 - 广东上市公司全球化战略进一步提速,加速在海外市场布局以巩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地位 [1] - 亿纬锂能递交H股上市申请,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和全球产能布局 [1] - 新宝股份和伊之密等公司也在深化全球化战略,海外市场收入实现显著增长 [2][3] 亿纬锂能国际化布局 - 亿纬锂能已在全球拥有8个生产基地及两个在建基地,销售覆盖7个国家及地区,售后服务覆盖18个国家及地区 [1] - 公司计划通过H股上市募集资金建设匈牙利生产基地(30GWh动力电池产能)和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第三期项目(38GWh储能电池产能) [3] - 公司采用全球合作经营模式(CLS),致力于全球绿色发展 [2] 新宝股份海外业务表现 - 新宝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168亿元,2024年Q1海外市场收入29.72亿元,同比增长15.77% [2] - 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制造基地二期项目于2024年Q2量产,并对印尼子公司增资5000万美元以扩大产能 [4] - 公司目标是成为全球知名、具有竞争力的电器企业 [4] 伊之密全球化进展 - 伊之密2024年营业收入50.63亿元,同比增长23.61%,其中海外市场收入13.95亿元,同比增长27.54% [3] - 公司业务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划通过巴西、泰国技术服务中心及美国HPM项目扩建推进本土化战略 [4] - 公司目标是成为成型装备领域世界级企业 [3] 海外产能扩张 - 亿纬锂能匈牙利项目预计2027年投产,规划动力电池产能30GWh [3] - 新宝股份印尼基地二期项目已量产,并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 [4] - 伊之密通过全球布局提升敏捷服务体系,包括墨西哥、土耳其子公司 [4]
玲珑轮胎闯关港股上市,2016年A股IPO至今已募资7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2 22:19
公司上市计划 - 玲珑轮胎于2024年6月30日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信证券、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已在2016年7月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此次H股上市旨在提高资本实力、综合竞争力及国际化品牌形象 [1] - 募资用途包括扩大产能、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加强全球营销战略及补充营运资金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94年6月,前身为招远利奥橡胶制品有限公司,2010年6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3] - 注册资本约1.4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王锋,主要股东包括玲珑集团、英诚贸易、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在全球建立7大研发中心和7大生产基地(中国5个,泰国和塞尔维亚各1个) [5]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70.06亿元、201.65亿元和220.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3.9% [6][7] - 同期毛利从18.71亿元增至43.44亿元,净利润从2.92亿元大幅提升至17.52亿元 [6][7] - 乘用及轻卡胎收入占比从57.1%提升至65.4%,2024年达144.30亿元 [7] 资本市场表现 - 2016年A股IPO发行价12.98元/股,募资净额约2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市值约215亿元 [4] - 累计通过可转债(20亿元)和定增(24亿元)等渠道募资约70亿元 [4] 产品与市场 - 产品组合包括乘用及轻卡胎、卡客车胎及非公路胎 [4] - 拥有玲珑、利奥、阿特拉斯等6大品牌,覆盖全场景、高性能、智能汽车等细分市场 [5] - 直接供应60多家汽车制造商,分销网络包括超过1240名分销商 [5]
上汽通用五菱2025年上半年销量增长显著,新能源与全球化成亮点
环球网· 2025-07-02 19:55
销量表现 - 2025年6月公司实现销量126,413辆,同比增长32.1%,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70,357辆,同比增长73.8% [1] - 上半年全球累计销量764,544辆,同比增长18.3%,新能源累计销量413,314辆,连续6个月同比增长超50% [1] - 上半年累计出口125,539台/套,同比增长17.1%,新能源出口连续3个月同比增长超200% [1] 五菱红标 - 上半年累计销量309,928辆,同比增长10.4%,新能源车型销量66,289辆,同比增长293%,销量占比连续3个月超23% [4] - 五菱扬光家族1-6月累计销量28,580辆,五菱宏光家族销量66,761辆,同比增长45.7% [4] - 五菱之光EV自2月上市以来累计销量13,532辆 [4] 五菱银标 - 上半年累计销量311,537辆,同比增长27.4% [6] - 宏光MINIEV家族1-6月销量171,064辆,同比增长105.4%,累计销量突破160万辆,其四门版上市4个月销量94,504辆 [6] - 缤果家族1-6月累计销量95,209辆,同比增长33.1%,星光家族累计销量27,230辆,突破14万辆 [6] 宝骏汽车 - 上半年累计销量17,540辆,同比增长25.7%,连续5个月保持同环比增长 [8] - 宝骏享境尊享版已服务于广西自治区人大会议等政务场景 [8] 全球化战略 - 产品已进入全球104个国家与地区,2025年6月出口销量25,589台/套,同比增长50.3% [9] - 6月新能源出口销量8,448台/套,连续3个月同比增长超200%,上半年新能源累计出口35,964台/套,同比增长147.6% [9] - 5月23日全球第300万辆暨五菱印尼第4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神炼电池首次在海外市场投产 [11] - 以印尼为支点推广"本地化生产+供应链出海+技术标准输出"模式,5月与陈唱集团合作推进马来西亚市场本土化布局 [11] - 1月签署乌兹别克斯坦战略合作协议进入中亚市场,6月首批E260S PLUS整车出口巴西 [11]
玲珑轮胎递表港交所推进全球化 海外收入突破百亿占比逼近50%
长江商报· 2025-07-02 11:48
赴港上市进展 - 公司于6月30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并在官网披露申请资料 [1][3] - 此次港股上市旨在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融资灵活性,并支持全球化布局与研发投入 [1][3] - 计划通过港股募资用于巴西基地建设(600万条轮胎产能、19兆瓦光伏电站)、研发人才招募(未来5年200名)、全球营销战略及运营资金 [3] 融资历史与资本运作 - A股上市以来累计股权融资近70亿元(2016年IPO募资25.69亿元,2020年/2022年增发分别募资19.9亿元/24.05亿元) [1][3] - 自2016年上市以来累计归母净利润达116.92亿元 [8] 全球化与海外业务表现 - 2024年海外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107.3亿元(同比增长14.19%),占营收比例提升至48.65% [2][4] - 公司为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第一大轮胎供应商,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领域 [5] 产能与销量数据 - 轮胎销量从2016年4000万条增至2024年8544.71万条(翻倍增长),2023年/2024年连续突破7798.68万条/8544.71万条 [6] - 2022年因需求波动销量短暂下滑至6184.52万条,为上市以来首次 [6] 财务业绩波动 - 2016-2020年营收从105.18亿元增至183.83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0.1亿元增至22.2亿元 [6] - 2021年因成本及海运费用上涨净利润大幅下滑,2022年营收/净利双降 [6] - 2023年营收首破200亿元(201.6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376.88%至13.91亿元 [7] - 2024年营收/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220.58亿元/17.52亿元,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2.78%(原材料涨价影响) [7]
我国首家国际活跃保险集团诞生 中国再保全球化战略布局提速
金融时报· 2025-07-02 11:23
公司国际化战略 - 中国再保被金融监管总局认定为首家国际活跃保险集团,国际化战略成为重要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1] - 再保险行业天然具有国际化属性,公司境外机构覆盖11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财产险、寿险再保险、保险资管三大板块[2] - 公司通过设立海外代表处(伦敦、香港、纽约)、上市(2015年港交所)、收购(2018年英国桥社保险集团)等方式推进全球化,国际业务年保费超300亿元占比17%,海外资产占比超25%[3] 全球业务布局与创新 - 公司在百慕大和香港发行以中国地震台风为标的的巨灾债券,实现保险风险证券化突破,累计服务超200个国家和地区[4] - 中国再保占我国境外分入保费规模(年均250亿元)的40%,并参与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平台建设,推动行业规范形成[4] - 通过收购英国桥社保险集团引入政治暴力险、恐怖主义保险等特殊产品,首创中国视角境外恐怖主义风险评估体系[6] "一带一路"服务成果 - 牵头成立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覆盖136个国家地区,为高铁、风电等项目提供超2200亿元风险保额[5] - 近3年累计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1.5万亿元综合风险保障,服务中老铁路、瓜达尔港等标志性项目[6] - 在新加坡、英国等地搭建行业平台,构建三地协同的"一带一路"服务体系[5] 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规划 - 提出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再保险集团目标,分蓄势发力期、发展突破期、跃升赶超期三步推进[7] - 2025年进入发展突破期后,将加强全球风险治理参与度,优化境外机构网络布局,提升极端气候和地缘政治风险应对能力[7] - 聚焦科技赋能与全球管控,深化主责主业创新,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