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搜索文档
我国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30 06:51
公司成立背景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 成为继中国一汽 东风汽车之后的第三家央企汽车集团 [1] - 公司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组建 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 [1] - 长安汽车母公司兵器装备集团于2024年6月5日公告将汽车业务分立为独立央企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但实际控制人未变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已于7月27日注册成立 注册资本达200亿元 [1] - 主营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 汽车销售 金融及物流服务 摩托车等 [1] 发展战略规划 - 未来将重点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 飞行汽车 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1] - 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 加速全球化发展 [1] - 重点开拓东南亚 中东非洲 中南美洲 欧亚 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1] 行业整合意义 - 此次重组是国家推动央企改革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举措 [2] - 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格局 将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 [2] - 有助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 [2] 央企规模变化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 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央企数量增至100家 [1]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资产总额超3000亿元,由117家分公司和子公司重组而成 这家新央企如何塑造新优势?(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7-30 06:36
公司成立与规模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挂牌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总额3087亿元 [1] - 公司由长安汽车等117家分公司和子公司重组而成,总部位于重庆 [1] 战略定位与历史背景 - 公司从1862年上海洋炮局发轫,1937年抗战期间西迁重庆,与重庆城市品格深度交融 [2] - 公司使命与国家民族发展紧密相连,强调"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精神 [2] 产业集群与区域优势 - 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5.32万辆,成渝汽车产业集群产量占全国12% [3] - 成渝地区现有45家整车企业、1600多家规上零部件企业,年产值超6000亿元 [3] - 重庆两江新区汽车工业园5公里半径内可配齐90%的汽车零部件 [3] 供应链与出口表现 - 重庆通过中欧班列(成渝)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加速汽车零部件出口 [3] - 2024年上半年重庆汽车出口21.4万辆,出口额178.4亿元,其中电动汽车出口55.5亿元,同比增长53.3% [3] 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通过40余项自主研发技术使制造效率提升40% [4] - 研发团队近3年日均申请专利19件,超级电驱系统效率达95%,电池低温衰减技术超越零下30摄氏度极限 [4] - 公司拥有2.4万名科技人才,正在攻关67项核心技术,包括固态电池 [4] 安全性能与用户反馈 - 长安AEB系统使用次数超40万次,用户反馈其在实际驾驶中显著提升安全性 [4] - 全向防碰撞系统在雨雾天气和较暗环境下仍能有效发挥作用 [4] 产业链升级与本地化 - 长安汽车本地配套率从2023年的38%升至2024年的45%,预计带动重庆零部件产值突破3500亿元 [5] - 时代长安动力电池工厂每分钟下线一套电池包,创造5000个高技能岗位 [4] 未来规划与全球布局 - 公司计划2025年在渝生产汽车150万辆,拉动1600亿元产值 [4] - 2030年规划在渝新能源产能突破300万辆,支撑川渝万亿级汽车产业生态圈 [6] - 长安汽车已销往103个国家和地区,泰国罗勇工厂每60秒下线一辆新车 [6] - 2027年海外销量占比目标30%,欧洲航线月均发运量突破8000辆 [7] 区域协同与国际拓展 - 成渝产业协同模式推动氢走廊规划落地年产15万吨制氢项目 [6] - 公司在德设立欧洲创新中心,在墨西哥布局生产基地,瞄准欧洲高端市场 [6]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 三大央企汽车集团形成
新浪财经· 2025-07-30 06:26
公司组建与定位 - 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并列入监管企业名单[2] - 公司为首家总部落户重庆的一级央企 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而成 拥有117家分公司和子公司[2] - 公司位列央企名录第73位 改革后国资委监管中央企业数量共计100家[2] 业务范围与发展战略 - 主要经营业务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 汽车销售 摩托车 金融及物流服务等[2] - 未来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 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2] - 加速全球化发展 加快开拓东南亚 中东非洲 中南美洲 欧亚 欧洲五大区域市场[2] 行业格局与影响 - 形成中国一汽 东风公司 中国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汽车集团格局[2] - 三大集团将更好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世界一流品牌[2]
这家新央企如何塑造新优势?(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 2025-07-30 06:18
公司成立与背景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总额3087亿元,由长安汽车等117家分公司和子公司重组而成 [1] - 公司总部位于重庆,旨在为重庆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1]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862年的上海洋炮局,1937年西迁重庆,与重庆城市品格深度交融 [2] 行业与区域发展 - 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5.32万辆,成渝汽车产业集群产量占全国12%,年产值超6000亿元 [3] - 成渝地区拥有45家整车企业和1600多家规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产业链完整 [3] - 重庆两江新区汽车工业园5公里半径内可配齐90%的汽车零部件,锂电池隔膜等关键材料可实现分钟级配送 [3] - 依托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上半年汽车出口21.4万辆,出口额178.4亿元,其中电动汽车出口55.5亿元,同比增长53.3% [3] 技术创新与生产 -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获"卓越级智能工厂"认证,通过40余项自主研发技术使制造效率提升40% [4] - 研发团队近3年日均申请专利19件,超级电驱系统效率达95%,电池低温衰减技术超越零下30摄氏度极限 [4] - 2.4万名科技人才推动固态电池等67项核心技术攻关 [4] - AEB系统使用次数超40万次,全向防碰撞系统在极端环境下表现优异 [4] 产业链与产能规划 - 长安汽车本地配套率从2023年的38%升至2024年的45%,预计带动重庆汽车零部件产值突破3500亿元 [5] - 2025年目标在渝生产汽车150万辆,拉动1600亿元产值 [4] - 时代长安动力电池工厂每分钟下线一套电池包,创造5000个高技能岗位 [4] - 2030年规划在渝新能源产能突破300万辆,支撑川渝地区万亿级汽车产业生态圈 [5] 国际化布局 - 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每60秒下线一辆新车,销往东南亚市场 [6] - 在德国设立欧洲创新中心,在墨西哥布局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已销往103个国家和地区 [6] - 欧洲航线月均发运量突破8000辆,2027年海外销量占比目标达30% [6] - 重庆果园港码头千余辆新能源汽车整装待发,实现从零部件进口到整车技术输出的转变 [6]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三大汽车央企格局成形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29
公司重组与成立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正式成立,成为首家总部落户重庆的一级央企,标志着我国形成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汽车集团格局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亿元,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位列中央企业名录第73位,是国资委管理的第100家央企 [1] - 公司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而来,拥有117家分子公司,主要经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业务 [3] 管理层与品牌调整 - 朱华荣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其此前担任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并兼任长安福特董事长、阿维塔科技董事长 [1] - 长安汽车、阿维塔、长安启源等子品牌官方社交媒体头像已更换为"新长安"字样,同时"新长安"官方微博及公众号已上线 [1] - 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解读为让渡"名字"给新央企的动作 [2] 业务战略与规划 - 公司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 [3] - 加速全球化发展,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3] - 公司以新能源与智能化差异化定位,避免与一汽、东风的同质竞争,推动资源向高增长赛道集中 [3] 市场表现与数据 - 长安汽车2024年上半年销量达135.5万辆,同比增长6.8%,创近8年同期新高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48.8%,海外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49%,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2] 行业影响与区域经济 - 公司成立被视为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推动央企改革从"规模整合"转向"专业聚焦" [3] - 重庆作为直辖市填补了央企"空白",有望带动西南地区GDP增长、高端人才集聚及产业链掌控力提升 [4]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 高盛上调MSCI中国指数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23:25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与业务规划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挂牌成立 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 拥有117家分子公司[1] - 新央企主要经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业务 未来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1] - 公司计划加速全球化发展 加快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1] 央企重组与资本运作 - 重组是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步骤 旨在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 至此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2] - 通过《分立协议》 兵器装备集团所持长安汽车14.23%股份及辰致集团100%股权分立至中国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长安汽车 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2] 长安汽车销量与业绩目标 - 2025年1-6月长安汽车总销量1,355,256辆 同比增长1.59% 其中海外销量299,426辆 6月单月销量235,098辆 同比增长4.48%[2]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451,714辆 同比增长49.05%[2] - 公司2025年目标为全口径收入3000亿元 总体销售300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100万辆 未来五年计划面向全球推出60款产品[3]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观点 - 高盛将未来12个月MSCI中国指数目标从85上调至90 外资对A股走势转多[4] - 投资者对中资股兴趣攀升至近年高位 主因包括中国市场多元化投资需求、人民币升值潜力、AI技术涌现及估值较全球股市大幅折让[4] - MSCI中国指数年初至今上涨超过20% 创近三年新高 沪深300指数创年内高点[4]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7月29日A股创业板指领涨1.86% 沪指涨0.33% 深成指涨0.64%[4] - 资金持续流入高股息蓝筹板块 TMT、医药、有色金属等赛道资金净流入规模较大 市场情绪转暖推动A股突破3500点[6] -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企业盈利前景改善 外资参与便利度提升 增强A股吸引力[6]
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 系国内第三家汽车央企
中国经营报· 2025-07-29 22:57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7日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朱华荣,总部位于重庆,经营范围涵盖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及零部件研发 [2] - 公司成为继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后第三大央企汽车集团,目标为提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并打造世界一流品牌 [2] - 官方账号已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线,董事长朱华荣公开表态"向新出发",7月30日将召开首次媒体沟通会披露业绩与规划 [2] 战略重组背景 - 公司成立源于兵器装备集团战略重组,其汽车业务被剥离为独立央企并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剩余股权注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3] - 原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已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但更名不涉及股权或控制权变动 [3] - 总部选址重庆体现中央对西部大开发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持,助力重庆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3] 经营数据与品牌布局 - 公司拥有162年历史,全球布局14个制造基地和34个工厂,旗下品牌包括长安、深蓝汽车及阿维塔 [4] - 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1,355,256辆(海外299,426辆,同比+1.59%),其中新能源汽车451,714辆(同比+49.05%) [4][5] - 2025年6月单月销量235,098辆(同比+4.48%) [5] 资本市场与人事任命 - 截至7月29日收盘,长安汽车股价报13.27元/股 [6] - 国务院国资委公布领导班子:朱华荣任董事长,赵非提名为总经理,谭本宏等7人分别担任董事、副总经理及总会计师等职 [6]
靴子落地,这座西部强市终于“破零”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22:46
汽车新央企成立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 成为国内第三家汽车行业央企 实现重庆一级央企"破零" [1] - 公司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而来 拥有117家分子公司 业务涵盖整车及零部件、销售、金融物流、摩托车等 [3] - 领导班子由朱华荣任董事长(60岁 长安系资深高管)和赵非任总经理(51岁 少壮派)组成 形成"资深+少壮"组合 [4] 战略定位与规划 - 未来将聚焦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生态 [3] - 加速全球化布局 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3] - 2030年目标:整车产销突破500万辆 新能源占比超60% 海外销量占比超30% 冲击全球汽车品牌TOP10 [14] 资本与产业格局 - 注册资本200亿元 次于一汽(220亿)但高于东风(156亿) 显示国家投入力度 [9] - 形成与一汽(燃油车优势)、东风(商用车优势)三足鼎立格局 差异化定位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 [9] - 深蓝汽车计划未来十年投入超2000亿元 新增超1万科研团队 目标2025年完成飞行汽车试飞 [15] 经营数据表现 - 2024年上半年销量135.53万辆(同比+1.6%) 其中新能源45.17万辆(同比+49.05%) [14] - 2024年重庆汽车产量254.01万辆(同比+9.4%) 新能源95.32万辆(同比+90.5%) 长安贡献显著 [12] - 2025年二季度汇总收入约662亿元 环比增长6.3% [10] 区域经济影响 - 带动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一季度3.6%升至上半年5.6% 汽车产业贡献1.7个百分点拉动 [14] - 作为重庆"33618"制造业集群三大万亿产业之首 协同赛力斯形成双千亿车企 聚集超1200家零部件供应商 [12] - 将牵引资源投入eVTOL制造、高能量密度电池等低空经济关键领域 复制新能源成功模式到新兴赛道 [16] 行业整合背景 - 央企车企长期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工信部2024年1月明确支持整车企业集团化管理 [5] - 原长安与东风合并传闻终止 反映央企改革从"规模整合"转向"专业聚焦"的战略转向 [9] - 分立方案使长安获得直接对接国资委的独立地位 提升资源获取自主权 [12]
国内第三家汽车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
中国经济网· 2025-07-29 21:08
公司重组与战略定位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挂牌成立 成为国内第三家汽车央企 [1] - 公司通过重组整合成为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实施主体 [1] 行业格局与政策导向 -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表示三大央企汽车集团的组建将更好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此次重组是国家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旨在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 [1] 企业架构与股权关系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证券代码为000625 标志着央企汽车板块资本化运作进入新阶段 [1]
汽车央企,“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新京报· 2025-07-29 20:21
公司成立背景与定位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挂牌成立 历时55天完成从公告到落地的全过程 [1] - 公司是总部落户重庆的首家央企 也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第100家央企 位列中央企业名录第73位 [1][3][5] - 注册资本为200亿元 法定代表人为朱华荣 注册地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60号 [2] 股权结构与业务组成 - 公司由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分立而来 基于长安汽车、辰致集团、财务公司、长安汽车金融等公司构建 [2] - 拥有117家分子公司 经营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 [2] - 原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长安汽车17.99% 核心业务为汽车零部件 [10][11] 战略方向与发展目标 - 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 [2] - 加速全球化发展 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2] - 计划到2030年实现整车销量超500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360万辆 海外销量占比超三分之一 营收规模达6000亿元 目标进入全球汽车集团前十 [14] 领导团队与治理结构 - 朱华荣出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其自1986年进入长安汽车系统 现任长安汽车、长安福特、阿维塔科技、华为引望等多个职务 [6] - 管理层包括赵非任党委副书记兼董事(提名为总经理) 谭本宏任党委副书记兼董事 以及多名党委常委提名为副总经理和总会计师人选 [6] 行业影响与重组过程 - 分立后形成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中国长安三大汽车央企"三足鼎立"格局 旨在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 [1][6] - 重组过程一波三折:2025年2月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筹划重组 3月国资委明确整车央企战略性重组 6月5日公告重组暂停并决定分立汽车业务 [8] - 分立后兵器装备集团军工板块并入兵器工业集团 聚焦军工装备研发 新汽车央企则专注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 [9] 历史与业务基础 - 长安汽车历史可追溯至1862年洋务运动 1958年生产中国第一辆吉普车 1984年推出中国第一批微型汽车 [12] - 2024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销量222.6万辆(占总销量83.1%) 新能源车销量73.4万辆(同比增长52.8%) 截至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48.8%) [13] - 公司当前总市值1316亿元 拥有阿维塔、深蓝汽车和启源三个新能源品牌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