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例外论
icon
搜索文档
不一样的美国:各从其类
虎嗅· 2025-05-10 17:31
美国南方经济与城市发展 - 纳什维尔GDP从2018年1440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2040亿美元,增速全美第二,2024年增长3.1%,人口仅71万[11] - 制造业企业如尼桑美国总部、HCA、亚马逊、甲骨文带动就业增长,新建摩天楼和锂电池企业迁入[9][10][11] - 旅游业持续繁荣,成为Bachelor Party热门目的地,正在建设中国城以满足华人需求[11][13] 美国产业转移与投资趋势 - 福特、通用等车企因关税政策增加本土产能,工业PM认为市场低估了capex力度[38] - 商务部长Lutnick表示TSM新厂破土动工,高端制造业岗位年薪7-9万美元,技校培养人才[37] - 康涅狄格州新建300MW风电站,反映新能源基建投资加速[39] 资产管理行业动态 - 耶鲁模式面临挑战,2022年股债双杀导致一级资产超配,需甩卖非流动性资产[44][45] - 千禧等平台"SMA"模式遇冷,外包明星基金Kodai Capital和Tamridge因业绩下滑被撤资[46][47] - Woodline Partners管理规模从20亿增至90亿美元,凭借稳定收益吸引LP[48][49] 区域经济差异与文化特征 - 纳什维尔作为南方经济hub,金融业有UBS、摩根大通总部及家族办公室聚集[10][11] - 南方城市如夏洛特、亚特兰大形成新经济带,居民高健身率打破肥胖刻板印象[13] - 北方与南方服务差异显著,纳什维尔酒店服务专业度远超纽约、波士顿[15] 教育机构与历史渊源 - 范德堡大学与杜克并称"南方哈佛",校园文化以兄弟会活动为特色[11] - 哈佛等藤校最初由清教徒为传播信仰建立,校训历经"荣耀归于基督"等变更[17][18] - 美国现存35-40万座教堂,平均每千人一座,远高于欧洲的 secularization 趋势[18]
“美国例外论”崩塌声中,全球股市踏向新纪元:欧洲携南美齐飞,中国异军突起
智通财经网· 2025-05-09 18:50
全球股市表现分化 - 德国、波兰、西班牙、巴西等国的基准股指今年迄今普遍上涨多达20%,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100指数(分别下跌约3%和6%) [1] - 跟踪外国市场股指的美国上市ETF涨幅超过20%,表现优于该国基准股指 [1] - 德国DAX指数涨幅高达16%,受益于5000亿欧元财政刺激计划 [11] - 波兰WIG指数上涨约27%,科技投资激增是主要驱动因素 [13] - 西班牙IBEX35指数上涨逾16%,意大利FTSEMIB指数上涨逾12% [14] 欧洲市场崛起 - MSCI欧洲航空航天与防务指数今年涨幅逾48% [10] - 欧洲银行股大幅跑赢华尔街同行,德意志银行ADR今年涨逾56% [17] - 欧洲股市预期市盈率相比美国股市折价约30% [5] - 北约欧洲成员国国防开支预计每年增加2000多亿美元 [10] - 南欧经济体成为欧洲增长引擎,西班牙旅游业表现突出 [14] 新兴市场表现亮眼 - iShares MSCI Poland ETF(EPOL)今年上涨42.1%,领跑全球 [12] - 巴西Bovespa指数上涨14%,受益于对中国大宗商品出口 [14] - 智利IPSA指数上涨近22%,铜与锂出口具战略价值 [16] - 墨西哥IPC指数上涨约16%,在美设厂企业可部分避开关税 [15] - 新兴市场未来10年名义平均回报率预计达8%-9%,高于美国的4% [6] 中国科技股强势崛起 - 香港恒生指数回升13.5%,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6% [20] - 中国互联网ETF(KWEB)上涨逾12%,跑赢美国科技巨头 [20] - DeepSeek引领的"超低成本AI大模型"带动行业深度渗透 [23] - 阿里巴巴强劲业绩与AI蓝图成为牛市催化剂 [23] - 中国科技股估值仍大幅低于美股,吸引力显著 [24] 行业与公司亮点 - 德国软件巨头SAP市值超过阿斯麦,成为欧洲最大上市公司 [13] - 波兰PKO Bank Polski预计每股收益增长20% [13] - 谷歌和微软宣布在波兰大规模投资AI计算中心 [13] - 巴西拥有亚洲以外最大规模的鞋类生产基地 [15] - 智利是全球最大铜生产国和美国战略金属主要供应商 [16]
见证历史!人民币,重磅信号来袭!
天天基金网· 2025-05-09 13:10
离岸人民币流动性 - 5月8日离岸人民币三个月Hibor下跌11个基点至1.67788%,创历史最低纪录,低于4月23日前低点1.7403% [2][5] - 隔夜Hibor跌至1.42848%(近一周新低),一周Hibor回落10个基点至1.54303%(近两周低点),两周期Hibor跌16个基点至1.53485%(4月24日以来低点)[5] - 央行5月8日开展158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实现净投放1586亿元,5月7日宣布逆回购利率从1.50%下调至1.40% [5] - 分析指出CNH Hibor下行反映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充沛,香港市场获取人民币难度降低 [3][6] 港元市场动态 - 5月7日港元隔夜Hibor暴跌超90个基点至2.49905%,1个月期Hibor跌58个基点至3.08%(2023年5月以来低位,创2008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6] - 香港金管局5月累计四次干预汇市(买入美元/卖出港元),投放量达1294.02亿港元以稳定联系汇率 [6] - 渣打银行预计港元短期保持强势,Hibor下行趋势延续,港美息差将进一步扩大 [6] 美元潜在抛售风险 - Eurizon SLJ Capital警告亚洲国家减持美元储备或引发2.5万亿美元抛售,主因贸易顺差积累的美元资产回流及对冲需求 [3][8] - 摩根大通估算中国出口企业持有4000-7000亿美元资产,叠加亚洲其他国家净国际投资头寸盈余形成巨大回流压力 [8]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削弱美元避险属性,机构认为非美资产(如欧洲市场)吸引力上升 [8][9] - 华泰证券指出美国债务问题及"例外论"动摇可能导致美元趋势性走弱 [9]
本轮美国抛售缘何迅速逆转?德银:政策软化,经济未衰退是主因
华尔街见闻· 2025-05-07 19:32
近期美国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波动,但抛售潮迅速逆转,市场恢复稳定。难道市场只是"虚惊一场"? 本周,标普500指数和欧洲的STOXX 600指数几乎完全收复了4月2日以来的跌幅 。美国信用利差也大幅收窄,回吐了此前的大部分涨幅 。长期国债收益 率波动不大。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德意志银行在6日的研报中指出,此轮市场逆转主要归因于三点,首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并未陷入衰退;其次,油价下跌 缓解了通胀压力,为可能的降息提供了空间。 最后,是美国政府的政策出现软化,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减弱。4月7日,央视报道称特朗普正考虑对部分国家暂停征收90天关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 了市场的快速反弹。 经济数据坚挺:衰退担忧"虚惊一场" 其次,经济调查数据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于扩张区间。4月份的ISM服务业指数为51.6,美国综合PMI为50.6,均高于50的扩张与收缩分界线。这表明经 济活动仍在继续,尽管增速有所放缓。此外,全球数据也未显示经济衰退迹象,尽管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并未出现广泛的经济收缩。 油价下跌"意外助攻":通胀压力缓解与降息预期升温 油价下跌是支撑风险资产的另一重要因素。德银报告指出,自4月2日以来, ...
2.5万亿美元大逃亡:亚洲资本倒戈恐引发美元雪崩?
财联社· 2025-05-07 15:25
美元微笑理论及亚洲美元储备 - 美元可能面临高达2.5万亿美元的抛售压力,主要来自亚洲国家减持美元储备 [1] - 亚洲出口商和投资者积累的美元储备规模庞大,贸易顺差扩大加剧了这一现象 [1] - 美国主导的贸易战升级可能促使亚洲投资者将资金汇回国内或加大美元对冲力度 [1] 美元汇率及市场表现 - 彭博美元指数较2月高点下跌约8%,过去一个月所有亚洲货币兑美元均升值 [1] - 新台币汇率近期出现异常大幅跳涨,引发市场关注 [1] - 中国企业抛售美元计价资产可能促使约1万亿美元回流中国 [4] 亚洲美元头寸及资金流动 - 亚洲国家普遍存在"裸多头"美元头寸,可能加速数万亿美元规模的资金流动 [5] - 中国出口企业持有4000亿至7000亿美元资产,其他亚洲国家净国际投资头寸盈余也构成潜在回流压力 [6] - 摩根大通认为亚洲强势货币背后的推手之一是贸易顺差积累的美元资产回流 [6] 美国经常账户与金融账户失衡 - 美国过去12个月经常账户逆差超1万亿美元,对应金融账户中外国投资者净购买美国资产规模持续扩大 [7] - 加征关税可能缩减美国贸易逆差,同时减少其他国家顺差 [8] - 金融账户失衡也将随之缩小,美国面临资本外流、资产价格下跌及货币贬值风险 [9] 资本流动与美元贬值压力 - 美国持有的外国资产相对不足,贸易顺差国持有大量美国资产 [10] - 贸易民族主义将导向资本民族主义,跨境资本流动可能造成极大破坏 [10] - 美国即将面临资本净流出,疫情以来已有9万亿美元流入美国股市,未来可能更多资金流出 [11] 美元结算与全球贸易 - 全球超过50%贸易以美元结算,贸易顺差推动对美国资产需求 [12] - 美债供给增速与贸易赤字、财政赤字及美元国际结算量高度同步 [12] - 关税抑制全球出口将导致外国对美元资产需求下降 [12]
4月全球投资十大主线
一瑜中的· 2025-05-06 22:56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4月全球大类资产收益率排序为:全球债券(2.94%)>全球股票(0.98%)>人民币(-0.20%)>美元(-4.55%)>大宗商品(-8.79%)[2] - 比特币表现突出,本月收益率达14.7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0.93%,而标普500本月下跌0.76%,年初至今跌幅达5.31%[70] - 黄金相关资产表现强劲,贵金属类别年初至今收益率达24.59%,远超其他资产类别[70] 市场情绪与消费板块 - 标普500可选消费与必选消费之比回升,反映市场情绪修复,主因特朗普释放中美贸易谈判信号缓解市场担忧[4][9] - 市场将特朗普政策视为"看跌期权",即市场剧烈下跌时政策会释放稳定信号,4月2日"对等关税"后美股大跌,但谈判预期推动情绪修复[4][9] 美元指数与流动性 -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导致美元指数暴跌,4月21日跌破98关口,创2022年3月以来新低,较年初高点下跌超10%[4][11] - 美元流动性恶化但未达危机水平:SOFR-OIS利差走阔至1.88BP,高收益债信用利差升至4.53%,仍显著低于2023年硅谷银行危机时期[5][14] - 高盛美国金融条件指数持续宽松4个月,历史数据显示该指数领先美元指数约5个月,预示美元或有上行空间[6][23] 黄金与避险资产 - 42%的全球基金经理预期黄金将成为2025年表现最佳资产,远超现金(18%)和国债(18%)的看好比例[5][16] - 黄金价格4月22日触及3500美元/盎司关键点位,主因美元信用担忧和"美国例外论"交易退潮[8][35] - 73%的基金经理认为"美国例外论"主题投资已见顶,推动资金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5][16] 人民币与中美贸易 - 人民币汇率4月呈现"先贬后升"走势,离岸人民币4月9日贬至7.42历史低点,后因美元走弱和中间价引导收复失地[8][31] - 中美关税谈判预期升温缓和人民币贬值压力,市场关注政策后续进展[8][31] 铜油比与股市关联 - 铜油比持续上行,历史数据显示该指标领先沪深300指数约6个月,2024年底以来的回升或预示A股上行[7][26] - 中国作为全球主要铜消费国,铜油比变化反映工业活动强弱,与股市共同构成经济晴雨表[7][26] 日元与期货头寸 - 美元兑日元汇率4月21日降至140.86,为2024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7][28] - CFTC数据显示日元净多头头寸达179212份,创20年来最高水平,反映市场看涨情绪极端化[7][28]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彭博美联储情绪指数4月底回落至2.08,较3月底的5.17显著下降,显示美联储态度边际缓和[6][20] - 该指数与10年期美债利率走势高度相关,其回落或缓解美债利率上行压力[6][20] 基金经理调查 - 80%的基金经理认为全球贸易冲突触发衰退是最大尾部风险,较3月的55%大幅上升[48] - "做多黄金"成为最拥挤交易,反映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升温[48] 国内债券市场 - 10年国债与10年国开债波动差异反映市场情绪,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显示债券牛市基础[63] - 华创宏观周度经济活动指数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时差相关系数达0.56,显示基本面与债市联动性[39]
4月全球投资十大主线
华创证券· 2025-05-06 15:53
4月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全球债券收益率2.94%,全球股票收益率0.98%,人民币收益率 -0.20%,美元收益率 -4.55%,大宗商品收益率 -8.79%[2] 市场情绪与美元指数 - 标普500可选消费与必选消费之比回升,反映市场情绪修复[3][12] - 特朗普“对等关税”后,4月21日美元指数跌破98,较年初高点下跌超10%,创2022年3月以来新低[3][13] 美元流动性与资产预期 - 2025年4月美元流动性恶化,但与2023年3月硅谷银行危机时相比仍有差距,银行间市场SOFR - OIS利差走阔至1.88BP,高收益债信用利差升至4.53%[4][17] - 42%的基金经理预期黄金是2025年表现最佳资产,73%认为“美国例外论”主题投资已见顶[4][18] 指数与资产价格影响 - 截至2025年4月底,彭博美联储情绪指数为2.08,较3月底回落3.09,或缓和美债利率上行压力[5][23] - 美国金融条件指数持续宽松4个月,或利好美元指数[5][25] - 2024年底以来铜油比持续回升,或利好沪深300指数[7][29] 日元与人民币汇率 - 2025年4月29日当周,日元投机性期货净多头头寸达179212份,为20年来最高[7][30] - 2025年4月人民币汇率先贬后升,4月9日离岸人民币一度贬至7.42,关税谈判预期升温后贬值担忧缓和[8][35] 黄金价格走势 - 2025年4月22日黄金价格一度触及3500美元/盎司,短期涨幅高或有风险,中期需重视上涨脉冲[8][38]
巴菲特最后一次股东大会,宣布接班人、清仓苹果、警告美国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5-04 17:57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巴菲特宣布集团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明年接任其位置,同时探讨巴菲特在国际对美投资信心动摇下是否仍坚持信仰美国,还分析其投资操作、美国面临的问题及资本市场估值情况,并提醒伯克希尔要拥抱变化 [1][7][18] 巴菲特相关动态 - 94岁的巴菲特在2025年股东大会宣布集团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明年接任其位置,这是他最后一次伯克希尔年度大会 [1] - 巴菲特一直是美国精神化身,口头禅是“永远不要做空美国”,但近年言行稍显保留,承认美国制度“并不完美” [3] - 巴菲特拒绝分红,认为钱用来再投资美国比发给股东更好 [6] - 巴菲特减持苹果和美国银行股票,累积3450亿美元现金储备,澄清不是为给继任者留面子,称是等待“更好时机”再出手 [7][10] - 巴菲特不排斥海外投资,2020年伯克希尔以日元低息贷款大举投资日本五大商社,目前获利丰厚 [13] - 巴菲特担心美国财政赤字,不认同关税和“零和游戏”贸易观,认为货币体系崩坏会使社会不稳定 [14] - 巴菲特承认若用未来10年AI发展换保险业务高管Ajit Jain,他不会换,仍相信人类智慧 [16] - 巴菲特核心信息是“不要对美国失去信心”,提醒国家处于变革中,伯克希尔要拥抱变化 [17][18] 美国市场情况 - 近年全球资本对美国信心动摇,有人认为巴菲特投资组合代表“过去的美国”,未配置多数科技巨头,未必代表未来美国 [13][14][16] - 美国资本市场长期是巨大优势,但白金资产创始人Kerr Neilson认为美国公司“太贵”,欧洲、日本、中国类似公司常被严重低估 [17]
全程回顾伯克希尔股东会:关税、现金储备、海外投资、宣布交班
凤凰网· 2025-05-04 07:57
文章核心观点 当地时间5月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在美国奥马哈市举行,巴菲特就特朗普政府政策与财政问题表达担忧,强调贸易不应作武器,还谈及公司现金储备、美股波动等话题,并宣布年底前提议将CEO职务交给接班人格雷格·阿贝尔 [1] 公司财报 - 公司第一季度营运收益96.4亿美元,去年同期112亿美元,同比下跌14% [2] - 第一季度末现金储备升至3477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显示公司持续出售股票但找投资机会困难 [2] - 综合投资亏损后,第一季度净利润46.03亿美元,上年同期盈利127.02亿美元 [2] 贸易观点 - 巴菲特认为美国应与世界其他国家贸易,做擅长之事,贸易不应成武器 [9] 投资策略 - 巴菲特称未来长时间不出售日本五大商社股票,公司约在日本投资200亿美元,阿贝尔设想持有至少50年或永远持有 [9][10] - 巴菲特表示现金多但好机会不常有,不正当投资会损害投资人利益,他在找投资机会,希望现金降至500亿美元,重大交易五年内可能发生 [11][12] - 巴菲特称规模是伯克希尔业绩敌人,房地产交易谈判比股票困难 [13][14] - 巴菲特称不会随意海外投资,除非有极好机会,在蒙古无投资计划 [18] - 巴菲特透露公司近期差点敲定一笔百亿美元交易 [15] 行业趋势 - 阿吉特·贾恩认为AI将颠覆保险和风险定价领域,伯克希尔在保险领域AI应用持观望态度 [13] - 贾恩表示自动驾驶汽车成现实后,汽车保险将巨变,需求减少,将转向产品责任保险 [24] 投资理念 - 巴菲特认为投资时良机出现不应耐心,合情合理交易不应犹豫,勿浪费时间在空谈者身上 [14] -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不应为美国现状沮丧,美国虽变化大但一直如此,当前问题不会持续很久 [14] - 巴菲特认为年青投资者应与优秀人交往,适应世界,投资时抛开情绪 [20] - 巴菲特认为美股近期波动与历史大崩盘比不算什么 [20] 公司管理 - 阿贝尔称接手后伯克希尔将择时部署稳固资产负债表,依靠管理人员评估风险、自身产生现金流,管理和收购理念不变 [29] - 巴菲特表示更爱看资产负债表,因其难隐藏或作弊 [31] - 巴菲特认为美国能源行业需政府与产业合作,伯克希尔可提供资本和知识 [31] - 阿贝尔称美国野火风险难消,伯克希尔不能充当野火灾害“最后保险人” [31] - 巴菲特保证不用股东钱做傻事 [31] - 巴菲特因“社会因素”认为公用事业业务不如几年前景气 [32] 其他观点 - 巴菲特认为不投资赚钱比投入重金赚大钱好,观察“七巨头”公司资本密集度有趣 [33][34] - 巴菲特认为官僚主义具传染性,美国财政赤字不可持续,应削减成本 [35][36] - 巴菲特警告美国经济“圣殿”可能被“赌场”取代 [37] - 阿贝尔称伯克希尔能源按州政策执行,煤炭机组对维持电力供应稳定不可或缺 [37] - 巴菲特宣布年底前提议阿贝尔出任伯克希尔CEO,自己仍留公司提供帮助 [38]
巴菲特称美国例外论尚未结束。
快讯· 2025-05-03 23:35
巴菲特称美国例外论尚未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