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
搜索文档
美国高盛集团等研究报告显示——关税政策对美国消费者影响日渐凸显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09
关税成本转嫁分析 - 高盛集团测算截至今年6月美国企业承担64%的关税成本而消费者承担22% [1] - 高盛预测若最新一轮关税延续既往模式到年底消费者负担比例将飙升至55%企业承担比例降至22% [1] - 美国进口商需向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缴纳关税当企业将成本转嫁时消费者面临更高商品价格 [1] 价格通胀影响 - 哈佛商学院定价实验室研究显示受关税影响的进口商品平均涨价约5%美国本土商品价格同样高于常规水平 [2] - 美国本土商品出现明显跟涨效应在进口依赖度超50%的品类中尤为突出 [2] - 高盛集团预测受关税推动年底美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将升至3%今年以来关税已累计推升该指数0.44% [2] 生产者价格与成本压力 - 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涨幅0.9%为2022年6月以来最大涨幅同比涨幅达3.3%远高于6月份的2.3% [2] - 生产商成本的急剧上升预示着更高价格将很快转嫁给消费者 [2] - 部分美国国内生产商借关税壁垒伺机涨价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2] 关税税率与家庭负担 -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研究显示新加征关税已将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率推升至18.3%创1934年以来最高水平 [3] - 加征关税预计今年将使美国家庭平均额外支出增加2400美元其中服装鞋类价格短期内可能分别上涨38%和40% [3] - 关税属于累退税收入最低的家庭承担的关税负担远重于收入最高的家庭加剧社会分配不公 [3]
全球媒体聚焦|美国关税谁买单?路透社直言:美国自己
搜狐财经· 2025-10-14 21:55
"早期迹象表明,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正承受着美国新关税的冲击,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说法相矛盾,并使美联储抗击通胀变得 更加复杂。" 路透社近日的一篇报道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曾预言,外国将为其"保护主义政策"买单——他赌别国出口商为了在美国消费市场 站稳脚跟,宁愿自行消化这部分成本。 然而学术研究、市场调查和企业评论都表明,在特朗普政府新贸易政策实施的头几个月,美国企业承担了贸易费用,并将部分费 用转嫁给美国消费者,而且商品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 路透社网站报道截图 谁在承担关税? 报道指出,哈佛大学教授阿尔贝托·卡瓦洛和其他两名研究人员持续追踪了美国主要线上及线下零售商超过30万种商品的价格变 动,涵盖从地毯到咖啡等各类商品。 他们发现,自美国政府3月初开始征收关税以来,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了4%,而美国国内产品价格上涨了2%。其中,进口增幅最大 的是美国国内无法生产的商品,比如咖啡。或来自土耳其等受到严重关税"惩罚"国家的商品。 路透社网站报道截图 报道认为,这一切都为美国通胀上升埋下了伏笔。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的一项"粗略估算"预测,关税将使核心通胀率上升75个基 点。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如果不开征关税,未来 ...
IMF: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速至3.2%,美国通胀下半年将上升
第一财经· 2025-10-14 21:05
此次,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4年的3.3%降至2025年的3.2%,比7月上调了0.2个百分点; 2026年则会降至3.1%,与此前预期没有变化。虽然此次预测较4月和7月的展望有所上调,但比作为基 准的2024年10月的展望均有大幅下调,意味着IMF预计全球经济仍将显著低于疫情前3.7%的平均水平。 此前,4月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冲击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促使2025年4月的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增长 预测下调0.5个百分点至2.8%。随后,在7月的展望中,主要由于关税税率的降低及其对金融状况的影 响,IMF又将2025年全球增长预测小幅上调0.2个百分点至3.0%。 在IMF看来,虽然全球经济对贸易政策冲击表现出了弹性,但越来越多迹象表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 不利影响开始显现。比如,美国核心通胀率上升,失业率小幅上升。其他多个国家的通胀也长期处于央 行目标之上,通胀预期仍然脆弱,随着不确定性和关税开始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货币政策制定者的权 衡更加恶化。此外,随着全球经济陷入更加碎片化的格局,前景下行风险也在增加。从长远来看,生产 资源的再分配、技术脱钩和知识扩散的限制必然会抑制增长。 IMF认为, ...
IMF:全球经济动荡不安,关税影响尚未完全显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1:04
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增长将从2024年的3.3%减速至2025年的3.2%和2026年的3.1% [1] - 全球经济增速明显低于疫情前3.7%的平均水平 [1] - 从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全球经济预计将以3.0%的年化平均速度增长,比2024年3.6%的平均速度放缓0.6个百分点 [1] - 与2024年10月的预测相比,2025-26年的全球经济预期增速累计低了0.2个百分点 [1] 美国贸易政策与影响 - 美国自10月1日起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包括对厨房橱柜等建材征收50%关税、进口家具征收30%关税、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所有进口重型卡车加征25%关税 [2] - 关税政策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示,可能压缩美国企业利润并抬高价格,带来新的通胀压力 [3] - 美国的核心通胀已经上升,失业率也有所上升 [3] - 美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预计分别为2.0%和2.1%,但与2024年10月的预测相比被下调了0.1个百分点 [5] 全球贸易量展望 - 世界贸易量预计在五年预测期内将温和下降,2025-26年平均增长率为2.9%,低于2024年10月设想的3.3% [3] - 世界贸易组织表示,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将骤降至0.5%,远低于今年2.4%的预期增幅 [3] - 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导致多个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预测被显著下调 [6] 主要经济体增长预测 - 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的增速预期均为1.6%,与2024年10月的预测相比低了0.2个百分点 [4] - 欧元区增长预计将在2025年温和回升至1.2%,2026年为1.1%,与2024年10月的预测相比累计下调了0.4个百分点 [5] -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预计将从2024年的4.3%放缓至2025年的4.2%和2026年的4.0%,比2024年10月的预测累计低0.2个百分点 [6] - 新兴和发展中亚洲的增长预计将从2024年的5.3%下降至2025年的5.2%,并在2026年进一步降至4.7% [7] 亚太地区经济表现 - 世界银行预测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今年的经济增速预计为4.8%,略低于2024年的5.0% [7] - 越南以6.6%的增速领先亚太地区,其次是蒙古(5.9%)和菲律宾(5.3%) [7] - 中国、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均预计增长4.8% [7] - 东盟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今明两年的预期增速为4.2%和4.1% [7] - 印度今明两年的增长预计分别为6.6%和6.2% [7] 通胀与货币政策展望 - 全球总体通胀预计将在2025年降至4.2%,2026年降至3.7% [8] - 相当多经济体的通胀预测被上调,在发达经济体中,最显著的是英国和美国 [8] - 美国通胀预计将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回升,最终在2027年期间回归美联储2%的目标 [8] -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预计将在2025年底降至3.50%~3.75% [8] - 欧元区政策利率预计将维持在2%不变 [8] - 日本政策利率预计在中期内逐步升至约1.5%的中性水平 [8] 美元汇率动态 - 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累计下跌约10.8%,创五十多年来最差上半年表现 [10] - 高盛称未来几个月美元将因经济表现相对疲软及市场高估值压力持续贬值 [10] - 美元走弱支持了全球贸易,促成了有利的全球金融状况,并消除了汇率传导带来的通胀压力 [10]
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落地,商务部: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第一财经· 2025-10-14 16:15
美国对华301调查及限制措施 - 美东时间10月14日,美国依据301调查结果,正式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实施港口费等限制措施 [1] - 美东时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其中针对中国相关船舶征收港口费的措施于10月14日正式实施 [3] 中方反制措施 - 中方已于10月10日宣布将对涉及美国旗、美国造、美国公司拥有、参股或经营等美国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1] - 中方有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规定,将部分协助、支持美方相关调查活动的企业列入反制清单 [3] - 商务部发布《商务部令2025年第6号》,决定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 [4] - 具体反制措施包括将Hanwha Shipping LLC等5家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并禁止中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5] 中方立场与影响评估 - 中方认为美方措施是典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为,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违背《中美海运协定》平等互惠原则,构成对中国航运、造船等产业的歧视性做法 [1] - 中方指出美方措施不仅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大幅提高国际贸易成本,也会推高美国内通胀,损害美港口竞争力和就业,影响美自身供应链安全和韧性 [3] - 中方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即“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1][7] - 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对话协商方式解决双方关切的问题 [1][7]
美国财长:为什么只有中国敢叫板反击美国,“这让我们感到遗憾”
搜狐财经· 2025-10-14 11:01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 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涵盖电子产品、钢铁等多个领域[1] - 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进行反击,导致美国中西部农民库存积压、价格下跌[1] - 贸易摩擦加剧双方对立,引发股市波动,道琼斯指数一度下跌几个百分点[1] 中国经济实力与应对策略 - 中国人均GDP从几百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上万美元,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3] - 中国制造业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0%,手机、电动车等产品竞争力强[3] - 面对美国关税,公司通过在东南亚建厂和增强内需应对,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3] - 国内消费弥补出口空缺,民众支持购买国产商品[9] 美国施压与战略评估 - 美国在飞机引擎、特种化学品等高端商品领域对中国具有优势[3] - 美国财政部长认为中国加码关税是失误,限制了谈判空间[1] - 美国试图联合盟国共同施压中国,但欧盟、日本等出于自身利益未完全配合[6][7] - 美国在某种程度上显得孤立,快速解决贸易摩擦的企图未能实现[9] 中国的战略立场与历史经验 - 中国强调主权平等,坚决不接受单边主义,在科技和投资领域有不可逾越的红线[7] - 中国历史上承受外部压力养成不屈服精神,认为美国行为是贸易保护主义[4] - 公司将贸易摩擦视为熟悉套路,反击是捍卫核心利益的战略选择[6][9] - 中国拥有完整产业链和经济规模,不畏惧关税带来的短期痛苦[9]
特朗普担心的一幕到来?普京给中国重要承诺,中俄头等大事稳了
搜狐财经· 2025-10-14 04:43
中国天然气需求预测 - 未来五年内,中国天然气需求预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高达45% [1] - 至未来五年,中国天然气年消费量将攀升至6180亿立方米 [1] - 展望至2050年,中国天然气年消费量有望达到6600亿立方米 [1] 中俄能源合作与“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 - “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设计输气能力为每年500亿立方米,但这仅是一个起点 [3] - 俄罗斯方面表示有能力通过该管道向中国输送远超设计量的天然气 [3] - 该管道项目有助于中国规避“马六甲困局”,通过陆地管道运输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 [5] - 管道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国在天然气采购方面将优先考虑俄罗斯 [5] - 对于俄罗斯而言,该项目解决了其能源出口的迫切需求,并实现了与中国的深度战略捆绑 [5] 全球天然气格局与中美俄三方关系 - 中俄能源合作标志着全球天然气格局将由最大供应国俄罗斯与最大消费国中国共同塑造 [3] - 美国特朗普政府曾计划向中国倾销页岩油和液化天然气的战略意图遭遇重大挫折 [5] - 中美贸易紧张导致中国对美国三大主要能源的进口量几乎降至为零 [5] - 中俄管道协议的达成彻底打乱了美国重启对华能源谈判的计划 [5]
中美经贸再生波澜,前三季度出口逆增7.1%
搜狐财经· 2025-10-13 17:22
复杂 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前三季度出口仍实现7.1%的增速,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增长,备受外界关注 文|《财经》记者 邹碧颖 王静仪 编辑|王延春 中美经贸关系再生波澜。10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了前三季度进出口数据: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13.66万亿元,下降0.2%。9月,中国进 出口4.04万亿元,增长8%。今年一、二季度中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3%和4.5%,三季度增长6%,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美东时间10月10日,美国宣布将自11月1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的新关税。迄今。美国对华商品平均关税约为57%,若新一轮加税得以实施,美国 对华关税将升至150%以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前三季度出口仍实现7.1%的增速,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增长,备受外界关注。 对此,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称有三大原因:一是产业体系完备,中国制造业出口已连续八年增长,今年前三季度继续增长7.1%;二是创新水平提升,前 三季度中国出口高技术产品3.75万亿元,增长了11.9%,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成;三是企业紧跟市场需求 ...
美国额外加征关税,墨西哥暂缓批准对中国商品加征50%关税的提案!
搜狐财经· 2025-10-13 16:45
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1] - 特朗普同时宣称美国将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1] - 作为对中方限制稀土出口的回应,美国可能对波音公司的飞机零件实施出口管制[3] - 特朗普表示若中国撤销稀土出口管制计划,其可能放弃关税威胁[3] 市场与行业影响 - 特朗普的言论导致10月10日欧美股市集体大跌,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创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3] - 航空领域被特朗普明确提及为潜在出口管制目标,因其认为中国拥有很多波音飞机且需要零件[3] - 特朗普计划在10月31日至11月1日的APEC峰会期间与中方领导人会晤,讨论TikTok协议及恢复美国大豆订单问题[5] 墨西哥关税政策动态 - 墨西哥暂缓批准对来自中国等亚洲国家近1500种产品加征50%关税的提案[6] - 墨西哥国会暂停该提案审议,预计将在11月底再次审议,且原提案可能被淡化或调整[8] - 推迟批准关税的原因包括担心导致国内通货膨胀上升以及对墨西哥企业产生负面影响[8] - 有观点认为墨西哥政府长远目标仍是朝向美、加、墨三国对中国征收同等关税的计划迈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