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业护航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5 21:41
政策支持与银行响应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汇集资源帮助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1] - 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迅速响应政策号召,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优化产品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出海 [1] - 中国银行发布《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暨共建"一带一路"服务方案》,聚焦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需求,提供全球化、综合化、数智化解决方案 [3] 区域优势与企业案例 - 福建泉州凭借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和民营经济高地的区位优势,为本土民营企业出海提供天然"港口" [1] - 百宏集团作为深耕越南市场的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在越南成立全资子公司开启国际化布局 [1] - 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为百宏集团及上下游5家核心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解决方案,去年累计办理国内证自营福费廷超5亿元 [2] 银行创新服务模式 - 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创新打造"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为跨境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1][2] - 针对大型进出口企业提供低风险授信额度,并链式服务上下游企业,利用"智能秒贴"等数字化工具提高服务效率 [2] -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发挥中银集团商投行联动优势,近三年累计承销中资企业离岸债券25笔金额达66亿美元 [3] 跨境金融服务实践 - 邮储银行借助本外币流贷、进出口信用证、进出口押汇等产品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的信贷支持 [2] -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以浙商"走出去"首选银行为定位,针对企业跨境投资各阶段痛点难点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3] -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联动中银国际为多家浙企赴港上市提供综合服务,未来将持续拓宽全球融资渠道 [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周要闻回顾(6月9日—6月15日)
国际金融报· 2025-06-15 16:07
跨境金融服务 - 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金融机构持续提升跨境服务能力支持企业出海[1] - 建行中行上海市分行率先落地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背景核验试点,上线首日完成多家企业核验[7][8] - 中行上海市分行成功落地保险机构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首单业务,为两家保险公司办理外汇支付业务[8] - 恒生银行成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首家自贸区外币货币市场外资银行会员,通过FT账户参与自贸区外币拆借和人民币外汇业务[11] 金融科技与展会 - 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上海举办,首次设立"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专区展示量子计算、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3] - 展会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主题为"开放创新,科技赋能,共创金融新未来",与陆家嘴论坛同期举行[3] 绿色金融 - 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挥国际绿色金融枢纽作用助力美丽上海建设的通知》,提出20条绿色金融举措[4] - 交银金租落地首单新能源光伏电站项目绿证交易,继1月户用光伏电站绿电交易后再获突破[12] - 农行上海市分行创新落地首单碳足迹挂钩供应链贷款和首单CBAM挂钩国际贸易贷款[15] 金融产品创新 - 我国首个再生商品期货铸造铝合金期货和期权于6月10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6] - 国泰海通落地行业首笔以科创债为抵押品的外币回购业务,成为首家开展此类业务的证券公司[11] - 科技创新债券推出首月全市场累计发行超3748亿元,其中金融机构发行2239亿元,非金融企业发行1509.98亿元[17] 资本市场改革 - 上交所召开"科创板八条"一周年投资端座谈会,探讨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发展及ETF生态建设[9] - 上交所召开高分红重回报暨上市公司价值提升座谈会,推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落地[10] 保险行业动态 - 保险行业成立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共保体,首期提供保险保障100亿元,通过直保与再保联通模式提升承保能力[14] - 上海保险业成立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宣讲团,25位成员经培训后持证上岗并在"随申办"平台亮证[12][13] 统计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53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36亿美元,升幅0.11%[16]
苏州相城高新区企业出海一站式服务中心投运
搜狐财经· 2025-06-13 11:17
企业出海一站式服务中心成立 - 苏州相城高新区企业出海一站式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投运 由相城高新区、相城区司法局、苏州大学竞争政策与反垄断研究中心及知识产权工作站共同建设 [1] - 中心整合政府、高校、专业机构资源 联合律所、会所、银行及海内外商协会 为企业出海提供全方位支持 [3] - 服务范围覆盖相城高新区 并辐射相城区及苏州市企业 [3] 服务中心核心功能 - 提供知识产权布局保护 包括海外商标布局、侵权风险应对及品牌保护案例分析 [3][5] - 法律与合规护航 针对不同目的地法律、税务、反垄断要求提供精准咨询与解决方案 [3] - 跨境金融与税务支持 链接银行等机构提供汇率风险管理、税务筹划等服务 [3][5] - 资源对接与经验共享 聚合已出海、正在出海及意向出海企业 共享目标市场政务商务资源 [3] 主题分享内容 - 专家详解海外商标布局方式 通过案例强调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 [5] - 律师分析常见知识产权纠纷 提供保护策略及纠纷应对建议 [5] - 北京银行苏州分行分享汇率中性管理工具与策略 [5] - 新加坡晨星顾问剖析产业出海法税合规要点与实操案例 [5] - 资深出海企业代表进行流程案例分享 提供一线经验 [5] 政企合作动态 - 相城高新区、区司法局与北京银行苏州分行达成共识 将共同探索企业出海护航路径 [5]
北京“两区”80余项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北京商报· 2025-06-13 00:38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核心成果 - 金融业增加值达8154.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创五年新高 [1] - 2025年一季度金融业增长8%,占GDP比重17.9%,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 [1][5] - 累计落地招商引资项目2.3万个,涉及金额4.5万亿元,外资项目超2600个(外资额700亿美元) [1][8] 金融领域突破 - 跨境金融创新:全国首推QDLP试点,优化QFLP试点,落地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政策,惠及107家跨国公司 [6] - 涉外收支规模2.4万亿美元(2024年),占全国16.9%,年均增速13.8% [6] - 跨境人民币收支占比从2020年49.7%提升至2024年65% [6] - 落地全国首家外商独资券商(渣打证券)、期货公司(摩根士丹利期货)等约200家外资金融机构 [3] 贸易与数据开放 - 外贸规模从2020年2.32万亿元增至2024年3.61万亿元 [3] - 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落地,累计推出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 [3] - 跨境电商结算服务覆盖近40万家企业,7家支付机构开展外汇支付业务 [7] 综合保税区发展 - 综保区数量从1个增至4个,天竺综保区绩效全国第2,大兴机场综保区实现跨省监管 [4] - 货物区港运输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10分钟 [4] 招商引资与全球布局 - 2024年"两区"项目贡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2.5%、实际利用外资63.8% [8] - 落地10亿元以上内资项目近700个(金额超3万亿元),5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近250个(外资额630亿美元) [8] - 境外招商网络覆盖伦敦、伯尔尼等5个城市,合作伙伴达25家 [9]
跨境金融赋能 工行江苏分行联合多方搭建平台服务企业“走出去”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2 22:33
政银信企合作推动企业出海 - 工行江苏分行联合江苏省工商联、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举办"携手跨境赋能,助推苏企出海"推进会,搭建"政策引领+资源整合+实战分享"立体交流平台 [1] - 活动汇聚政、银、信、企多方力量,包括工商银行总行及境内外分支机构、江苏省委金融办、江苏省商务厅等,吸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近90家企业参会 [1][3] - 江苏省作为开放型经济大省,拥有超8万家进出口实绩企业,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62万亿元,是双循环重要枢纽 [3] 金融机构服务支持 - 工行江苏分行依托"工银全球行"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全球布局、专业系统、集团联动等资源,探索跨境金融服务新模式 [3] - 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2024年支持江苏贸易和投资规模突破1300亿美元,协同提升"信息+风控+融资"一揽子服务 [3][5] - 工行江苏分行为5778万个人客户、120万对公客户服务,贷款余额超2.8万亿元,年均国际贸易结算突破2000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达1900亿元 [7] 企业出海金融实践 - 工行江苏分行2024年服务外贸外资企业2.2万户,投放贷款余额超4000亿元,创新落地跨境人民币国际双保理融资等业务 [7] - "苏贸贷"产品投放规模177亿元,服务中小微外贸企业超2000户,跨境风参、代付等业务近两年均超千亿 [7] - 工商银行香港、越南、泰国、阿联酋等分支机构结合区域市场特点,提供特色产品助力企业探索出海路径 [5] 多方协同机制建设 - 江苏省工商联全球联系18家海外江苏商会,联合商务、海关、金融等机构为企业海外发展护航 [4] -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推动政银信企联动,支持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 [4] - 中金公司提出建立合作机制推动企业"抱团出海",带动产业链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5]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超8154亿元,北京答卷“两区”建设五周年
北京商报· 2025-06-12 21:18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成果 - 北京"两区"建设累计落地70余项全国突破性政策 80余项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120余项创新实践在全市推广 [1] - 金融领域开放试点措施占比近40%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8154.2亿元 同比增长7.6% 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1] - 2025年一季度金融业增长8% 占GDP比重17.9% 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 [1] 金融领域创新与跨境金融服务 - 推出首创性跨境金融产品 开展QDLP试点 优化QFLP试点 惠及107家跨国公司集团 [3] - 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 本外币账户合一试点 [3] - 2024年北京地区涉外收支规模2.4万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67.4% 占全国16.9% 年均增速13.8% [5] - 跨境人民币收支占比从2020年49.7%提升至2024年65% [5] 支付服务与贸易便利化 - 7家支付机构及银行开展跨境电商外汇支付业务 服务近40万家企业 [5] - 全国率先落地"外卡线上收单"业务 一年结算超11万笔 [5] - 打造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 首创轨道交通外卡拍卡过闸 [5] 后续发展规划 -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完成51项"两区"建设任务 [6] - 将持续扩大金融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6]
从“看砖头”到“看专利”,厦门国际银行省内科技金融贷款增速突破65%的秘密|做好五篇大文章调研行
华夏时报· 2025-06-10 22:56
科创金融创新 - 厦门国际银行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科创贷"等产品,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实现信贷评审从重资产向重技术的转变 [2] - 公司鼓励的行业方向从起初的4、5个拓宽至53个,包括人工智能与算力、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2] - 针对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构建全新量化评价模型,形成全面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3] - 通过专利、论文、获奖信息评估企业技术研发能力,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信息判断市场认可度 [4] - 2024年公司类贷款实现净增近200亿元,福建省内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幅超过6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增幅近30% [6][7] 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 提供覆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5] - 针对种子期企业推出"增信基金贷款""快e贷",初创期企业推出"科易贷",成长期企业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成熟期企业推出"技改贷""科创贷" [6] - 推行评审人员"下户走访"模式,深入企业一线实地尽调 [5] - 2024年在产业专业化领域累计投放贷款1100亿元,其中面向小微企业的贷款净增212亿元 [7] 跨境金融布局 - 通过收购集友银行完成内地、香港和澳门三地银行业机构战略布局,成为国内城商行中首家拥有全功能港澳附属银行机构的银行 [8] - 上海分行公司跨境金融业务余额突破百亿元,业务规模占比达20% [9] - 推出跨境金融数智平台"跨境e站通",实现跨境业务线上化、智能化办理 [11] - 未来将进一步推动跨境金融业务数字化,打造数字化风控模型,强化数字化管理理念 [12][13] 行业专业化战略 - 产业专业化布局的新兴赛道已超过70条,包括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 [6] - 针对核心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科技型企业,形成全体系供应链融资体系 [7] - 积极响应国家"五篇大文章"的工作部署,制定行业评估模型 [2]
广州南沙塑造高水平开放新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6-07 05:41
政策支持与金融创新 - "南沙金融30条"由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部署6个方面27项金融改革创新工作,旨在将南沙建设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承载区和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3] - 政策突出"立足湾区"聚焦创业创新、"协同港澳"推动金融服务便利化现代化数字化、"面向世界"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三大特色 [3] - 政策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推动内地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9] 企业实践与产业发展 - 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系统已历经6代升级,即将开启第7代车规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方案量产征程 [1] - 农行广东省分行近3年向南沙区超500家科技型企业、超3000户普惠小微客户发放贷款40亿元,并成立百亿元规模专项产投基金 [5] - 建行广东自贸试验区分行创新推出"境外资本金—境内账户"直通模式,成为政策实施后首批实践案例 [6] 跨境合作与互联互通 - 政策支持广州数据交易所与香港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合作,推动跨境数据交易服务和数据资产化生态建设 [8] - 汇丰银行设立新经济信贷基金及专门服务团队,通过粤港业务联动协助境内外科创企业 [6][7] - 政策探索信用卡视频面签、征信产品互认、专业资格互认等措施,便利港澳居民在南沙创业发展 [8] 金融科技与监管创新 - 建议构建金融监管大数据平台,运用人工智能进行风险识别预警,利用区块链实现跨境交易可追溯性 [11] - 可借鉴港澳"监管沙盒"模式,为跨境金融创新提供安全测试空间 [11] - 推动"金融+产业+科技"融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优化风险评估与管理 [4]
国元证券每日复盘-20250604
国元证券· 2025-06-04 19:46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6月4日三大指数震荡走高,上证指数涨0.42%,深证成指涨0.87%,创业板指涨1.11%[2][14] - 市场成交额11528.5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16.58亿元,全市场4008只个股上涨,1256只个股下跌[2][14]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成长>消费>周期>金融>0>稳定,小盘成长>中盘价值>中盘成长>小盘价值>大盘成长>大盘价值,中证全指表现优于基金重仓[20]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普遍上涨,商贸零售、轻工制造、通信涨幅靠前,交通运输、国防军工、综合表现靠后[2][20] 资金流表现 - 主力资金6月4日净流入2.49亿元,超大单净流入27.84亿元,大单净流出25.35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出60.26亿元,小单净流入56.87亿元[3] - 南向资金6月4日净流入35.16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27.74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7.42亿港元[3][27] ETF资金流向表现 - 6月4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减少[3][30] - 6月3日主要宽基ETF资金主要流入沪深300ETF,流入金额为8.74亿元[3][30] 全球市场表现 - 6月4日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普遍上涨,恒生指数涨0.60%,韩国综合指数涨2.66%等[4][34] - 6月3日欧洲三大股指和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上涨,美股“七巨头”涨跌不一[4][34]
浙商银行推出20条举措落实一揽子政策,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目标披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9:50
一揽子金融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大金融管理部门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旨在稳市场、稳预期 [1] - 本轮政策相比去年"924"政策更重视提升消费、稳定外贸企业纾困及支持科技创新,力度和节奏超过市场预期 [2] - 浙商银行围绕八个方面推出二十条举措落实政策,重点聚焦科技、外贸、消费领域 [2] 科技金融 - 公司推出"善科陪伴计划"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计划2025年科技金融贷款净增100亿元 [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服务科技型企业30712户,融资余额3674亿元,服务高层次人才3925户,融资余额345亿元 [3] - 成功发行50亿元3年期科技创新债券,票面利率1.66%,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业务 [3] - 计划未来三年组建100个科技金融团队,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生态 [3] 外贸金融 - 公司承诺不抽贷、不断贷,为外贸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等灵活安排,并给予减息、降费优惠 [4] - 2025年目标对民营企业跨境融资投放总额达170亿美元 [4] - 优化出口数据贷、出口银税贷等产品,并在香港设立一级部门支持跨境企业发展 [4] 消费金融 - 2025年计划投放个人信用消费贷款100亿元,实施消费贷款倍增计划 [6] - 阶段性提高优质个人消费贷款客户自主支付金额上限至50万元,期限延长至7年 [6] - 配套政府"以旧换新"政策投入2000万元消费补贴,2025年信用卡权益投放优惠费用超2000万元 [6] 普惠金融 - 公司嵌入无还本续贷政策,优先采用线上化、数字化快速审批方案支持小微企业 [7] - 目标至2025年末小微企业累计授信金额1800亿元、累计投放金额1600亿元 [7] 其他领域 - 公司将通过100亿专项帮扶资金开展"雪中送炭"工程,服务实体经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