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为消费提质升级绘制清晰路径 宁夏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消费升级与供给侧改革 - 核心突破在于将消费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绑定[1] - 依托宁夏4个全国"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培育本土消费名品方阵[1] - 推动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建设加速"老字号"数字化智能化转型[1] - 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领域购新补贴政策与城市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利用同步推进[1] 城乡消费差距解决方案 - 积极探索供销"百供通"等创新服务模式[1] - 搭建平台引导企业发展"农村客货邮商"模式[1] - 目标2027年新增"百供通"网点180个融合线路150条以上[1] - 建制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覆盖率目标80%[1] 消费场景创新 - 打造"百业+文旅"融合业态培育"消费宁夏""食在宁夏"品牌[2] - 建设特色餐饮街区和美食名镇名村[2] - 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繁荣夜间经济[2] - 加速数字家庭建设计划2025年底新建公共充电枪超3000个[2] 消费安全保障 - 构建全链条消费防护网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2] - 强化重点农产品全链条监管压实经营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 - 持续推进燃气安全十大攻坚巩固提升行动[2] - 开展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治理重点治理培训健身旅游养老等行业"霸王条款"[2] 市场交易环境优化 - 实施农村消费市场净化行动严打假冒伪劣商品[2] -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等乱象[2] - 推行餐饮领域"价格承诺制"破解"隐性消费"难题[2] 消费维权效能提升 - 引导大型企业健全消费纠纷解决体系[3] - 推广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和异地异店退换货服务[3] - 目标2027年底动态发展线下无理由退换货承诺单位300家以上[3] - 构建消费环境指数及评价体系量化"消费者满意度"指标[3]
焦煤关注“反内卷”政策执行力度
期货日报· 2025-08-15 08:46
6月,全国安全生产月之初,煤矿事故引发主产区安监加码,加上彼时炼焦煤价格已处2017年以来的低 位,部分煤矿经营压力较大。成本支撑、安监预期,以及市场短期调整等因素叠加,推动焦煤期货于6 月3日见底后企稳走强。 整体来看,8月焦煤市场供应端仍存在多重支撑因素。虽然短期对国内实际供应影响有限,但行业积极 响应"反内卷"政策的态势已然显现。即便实质性产能退出规模尚待观察,但市场预期已明显改善,行业 协会召开专题会议,释放产量调控信号,以及煤企主动配合政策导向,通过调整生产节奏等方式维护市 场秩序。 焦煤产量边际收缩 从实际产量来看,7月底至8月上旬,国内炼焦煤矿开工率连续两周环比下滑,"反内卷"政策已通过超产 整治和企业自律等方式对焦煤供应产生一定压制。根据钢联的统计,截至8月14日,全国523家炼焦煤矿 开工率为83.7%,较7月25日当期累计下降3.2个百分点;原煤日均产量为187.9万吨,较7月25日当期累 计下降6.8万吨。 综上,当前市场关注的核心在于"反内卷"政策对焦煤供应端的实质性影响。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 面:政策层面,煤炭行业具体调控措施的出台及执行力度将直接影响市场预期;实际层面,焦煤产量 ...
焦煤后期走势需关注“反内卷”政策执行力度
期货日报· 2025-08-15 08:30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 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旨在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遏制恶性价格战,优化行业集中度。供应过 剩的煤炭行业,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之一。 此后,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煤炭行业协会"反内卷"消息利好陆续兑现,焦煤中长期基本面预期好转,叠 加中美贸易关系缓和以及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工程开建等阶段性利多因素支撑,焦煤期货在7月加速上 行。8月14日,焦煤期货主力合约报收1204元/吨,较6月3日的低点累计上涨69.8%。 供应端存支撑因素 8月以来,焦煤供应端受消息面的影响不断。8月6日,钢联求证市场关注的"某煤业关于下发276工作日 生产组织方案试行通知"这一消息。据钢联调研了解,该集团内部有4家煤矿收到类似通知,合计产能 390万吨。"276工作日"是在上一轮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中,国务院在《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 脱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且在后续几年间引发行业广泛讨论。本次"276工作日"为个别企业响 应"反内卷"整治的自律行为,在行业内并未广泛执行,因而目前来看影响更多停留在消息层面。 6月,全国安全生产月之初,煤矿事 ...
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 以新需求牵引新供给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的密码(人民观点)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13
中国经济韧性及增长动力 - 多家外媒评价中国经济展现惊人韧性并实现超预期增长 部分机构上调预期 [2] - 2024年上半年鲸鱼机器人销量达100万套 出口至51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AI教育硬件出海新标杆 [2] - 海尔"AI之眼"系列通过智能识别技术推动智慧家庭从"替人家务"迈向"无人家务" [2] - 青海盐湖产业基地通过工业遗产活化、生态转化和跨界融合 推动工业旅游成为新增长点 [2] 消费市场创新与升级 - 中国消费品品种总量突破2亿种 2024年前4个月新增809万种 同比增长40.4% [3] - 一体三滚筒洗衣机、速干衣等产品因个性化需求催生柔性制造模式 [4] - 大健康产业因"体重管理年"与"轻食浪潮"迎来机遇 低空消费打开万亿级产业空间 [5] - 三星堆黄金面具冰箱贴热销带动工厂产能 电影《哪吒》IP经济助推产业链发展 [5] 供需动态平衡机制 - 2024年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 [6] - 供给侧通过科技创新突破约束点 需求侧以交易生成回应 形成供需"双向赋能" [8] - 新质生产力与新消费群体"双向奔赴" 4亿14-35岁青年群体构成新型消费人口红利 [8]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强化产业体系与市场规模协同效应 [8][9] 产业转型与新兴赛道 - 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引发新热潮 如盐湖产业跨界融合创造新磁极 [2][8] - 原始创新推动中国从制造中心向全球创新策源地转型 如AI教育硬件出海标杆案例 [3][8] - 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塑造新场景 如首发经济、夜经济激活消费潜力 [3][6]
792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这些基金经理产品位列其中
搜狐财经· 2025-08-14 19:05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截至8月13日全市场4602只主动权益基金中有792只净值创历史新高占比达17.21% [1] - 永赢科技智选A以119.80%的年内收益率领跑净值创新高基金前十大持仓集中于科技硬件领域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等 [2] - 鹏华医药科技、易方达瑞享等5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80%安信新回报等5只基金收益率超60% [2] 明星基金持仓分析 - 大成基金刘旭代表作大成高鑫规模达179.16亿元重仓中国移动、腾讯控股等低估值蓝筹股 [5] - 景顺长城品质长青前十大持仓包含泡泡玛特、小米集团等新经济标的与科技硬件股部分重合 [5] - 大摩数字经济年内收益32.17%持仓聚焦AI算力产业链如胜宏科技、海光信息等 [5] 行业投资观点 - 大摩数字经济基金经理雷志勇强调AI发展将驱动算力刚性需求训练与推理环节确定性高 [6] - 中欧基金蓝小康看好贵金属、一带一路相关工程机械及高股息金融板块 [6] - 消费类资产中大众消费如出行、运动服饰可能优于奢侈品但行业复苏节奏尚不明朗 [7]
2025年7月金融数据点评:金融深化“反内卷”
平安证券· 2025-08-14 17:00
金融数据表现 - 2025年7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0%,较上月提升0.1个百分点[2] - 贷款存量同比增长6.9%,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2] - M1同比增长5.6%,比上月提升1个百分点[2] - M2同比增长8.8%,比上月提升0.5个百分点[2] 财政政策与企业融资 - 政府债券融资对社融存量同比拉动达0.14个百分点,前7个月净融资8.9万亿元,同比多增4.88万亿元[2] - 企业债券净融资和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连续两个月环比改善,科技创新债累计发行8806亿元[2] 信贷结构与政策影响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同比增长8.5%[2] - "反内卷"政策通过挤出虚增贷款、清欠账款和分类施策影响贷款投放,类似2015年供给侧改革后的贷款增速放缓[2] 风险提示 - 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等风险[11]
发挥我国经济韧性强的优势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8-14 05:50
在正确认识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的基础上,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加快构建新 发展格局,充分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聚集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 动效应,有助于筑牢经济安全这个基础,把我国发展进步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积极有效应对 各种风险挑战。 比如,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 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牢牢把握实现高水平自立 自强这个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全面加强科技创新部署,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增强国家战略科 技力量,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 战。又如,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只有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才能在受到外部 冲击后较快自我适应,在受到封锁打压时维持有效运转,在极端情况下保证基本功能。因此,必须在构 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及时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 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再如,随 ...
碳酸锂两日暴涨背后:“无形之手”正在重塑锂业“反内卷”格局
新京报· 2025-08-12 22:36
8月12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511开盘一度上涨9.77%,报8.88万元/吨,随后持续高位盘整,截至收 盘,涨幅为2%。 这已是碳酸锂第二日的强势上涨,就在前一天,除即将交割的LC2508外,碳酸锂期货所有合约均涨 停。其中,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511上涨8%,报收于8.1万元/吨。 这一行情的直接原因是宁德时代旗下宜春枧下窝锂矿因采矿许可证到期停产。宁德时代8月11日在互动 平台表示,正按相关规定尽快办理采矿证延续申请,待获得批复后将尽早恢复生产,该事项对公司整体 经营影响不大。 尽管如此,此次锂矿停产,仍然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停产是打破供需平衡、催化价格反转 的关键变量;也有业内表示,深层原因是新能源产业政策环境的根本性转变,今年以来,随着新修订的 矿产资源法实施,以及多部门联合推动的"反内卷"政策落地,锂电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 转型。 8月12日,就在碳酸锂价格持续攀升之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发布《关于锂行业健康发展 的倡议书》,呼吁全产业链协同抵制恶性竞争,推动锂行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深水区:"无形的手"重构锂业竞争逻辑 中国锂电产业正经历一场全国性的合规化治理风潮 ...
全国31省最新GDP出炉,排名更新:四川第5,山东远超河南,重庆16
搜狐财经· 2025-08-12 16:50
全国经济总量与增速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经济总量达到660,535.8亿元,名义增速为4.25% [1][9]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表现 - 广东省以68,725.4亿元的GDP总量位居全国榜首,名义增长3.13% [1][6] - 江苏省GDP为66,967.8亿元,名义增长3.95% [6] - 山东省GDP为50,046亿元,名义增长4.5% [3][6] - 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经济总量合计占据全国总量的28% [1]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 湖北省以6.22%的实际增速领衔全国,GDP为29,642.61亿元 [1][7] - 四川省GDP为31,918.2亿元,稳居全国前五,名义增长4.84% [1][7] - 四川省成都平原城市群的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上半年贡献增加值超过4,500亿元 [1] - 四川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激增21.3%,服务业占比提升至53.8% [1] - 内蒙古自治区GDP名义增速为1.48%,增长相对乏力 [1][8] 黄河流域省份对比 - 山东省与河南省的GDP差额从去年同期的1,672亿元扩大至2,362.2亿元 [3] - 山东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高达22.4%,工业增加值对GDP贡献率回升至45.6% [3] - 河南省GDP为31,683.8亿元,进出口总额同比下滑3.8% [3][7] 直辖市与重点区域表现 - 重庆市GDP为15,929.58亿元,超越辽宁跃居第16位,名义增长4.7% [3][7] - 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高达68.7%,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2.3% [3] - 重庆市口岸通关时效较去年同期压缩35%,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去年回落6.2个百分点 [3] 其他重点省份数据 - 河南省GDP名义增长4.85% [7] - 福建省GDP为27,996.57亿元,名义增长4.98% [7] - 湖南省GDP为26,166.5亿元,名义增长5.19% [7] - 北京市GDP为25,029.2亿元,名义增长5.5% [7] - 西藏自治区GDP名义增速最高,达9.48% [9]
中国信达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总资产规模15412.65亿元,收入总额412.58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2年上半年总资产规模达15412.65亿元,收入总额412.58亿元,股东权益1884.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1]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总资产9458.17亿元(占公司总资产61.4%),收入302.99亿元(占总额73.4%),税前利润39.82亿元(占比56.6%)[1] - 金融服务业务总资产6068.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收入110.84亿元(同比增长10.7%),税前利润29.85亿元(同比增长8.5%)[1] 资本与杠杆水平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24%,一级资本充足率15.94%,资本充足率18.00%,杠杆比率6.1:1 [2] 不良资产业务深化 - 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净额2095.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新增收购经营类不良债权资产261.57亿元(同比增长20.3%)[1][3] - 债转股资产账面价值966.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实现收益48.56亿元(同比增长185.0%)[1] - 新增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44.33亿元,违约债券业务投放38.9亿元,落地首单30亿元法拍投资平台项目[3] 风险化解实践 - 通过债务重组、续建资金补足等方式化解房地产风险,保障4424套商品房交付,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近1亿元,兑付10亿元理财产品,支付5.8亿元供应商欠款,带动354亿元存量项目复工[4] - 参与多地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设计,为70多家银行提供风险化解培训[3] - 通过共益债、引入产业投资人等方式参与困境企业破产重整,维持企业生产[3] 实体经济服务 -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投放项目26个,新增投放135亿元,支持国企混改与危机救助[5] - 新能源领域投放在能源条线占比提升,重点布局光伏、风电、储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5] - 新经济领域新增投放64.7亿元,其中股权资产投放32亿元(占股权新增投放超2/3),支持新材料、新医药、半导体及高端装备制造[6] 子公司业绩亮点 - 信达证券税前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5.2%),上市发行方案获证监会通过[8] - 南商银行资产规模增加220.25亿元,税前利润18.84亿元(同比增长5.5%),小微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1%[8] - 信达租赁总资产790.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收入19.08亿元(同比增长14.1%),税前利润4.16亿元(同比增长60.7%)[8] - 金谷信托收入总额4.92亿元(同比增长69.7%)[8] 数字化与风控建设 - 开发风险监测平台推进"数字风控",实现风险全覆盖监测与全链条识别[7] - 境外发行10亿美元债,境内发行120亿元永续债(利率创行业新低),短债占比51.0%(较上年末降13.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86.5%[7] - "智慧淘"平台上线资产超4600亿元,累计点击量3.4万人次,14家分公司举办线上资产推介会[8] 社会责任履行 - 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1.3亿元,消费帮扶金额近3000万元,派驻干部75人次覆盖27个省市自治区[9] - 南商(中国)绿色贷款余额17.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9亿元),制定《绿色信贷业务指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