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

搜索文档
A股盘前播报 | 多个行业启动去产能;特斯拉(TSLA.US)交付高于悲观预期,股价大涨5%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08:38
行业动态 - 光伏、钢铁、水泥等多个行业启动去产能,更多"反内卷"举措有望落地,核心任务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 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涉及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 [4] - 银河证券认为A股中期上行趋势没有变化,半年报是重要逻辑链 [6] - 兴业证券指出7月胜率较高方向主要集中在制造板块以及钢铁、化工、有色等资源品 [7] - 东方证券认为科技赛道值得关注,在7月能产生盈利机会 [7] 公司动态 - 特斯拉股价涨近5%,市值一夜大涨481亿美元,第二季度全球交付量达到384122辆,高于市场悲观预期35万辆 [2] - 贵州茅台截至6月底已回购338.21万股,使用资金总额52.02亿元 [11] - 宗申动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4.79亿元至5.64亿元,同比增长70%至100% [14] - 美诺华预计上半年净利润4600万元至5200万元,同比增长142.84%至174.52% [14] - 诚邦股份子公司芯存电子目前业务规模较小 [14] - 凯美特气目前经营情况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4] - 新希望独立董事彭龙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4] 市场热议 - 美eVTOL公司在迪拜完成试飞,明年将启动空中出租车商业运营,国信证券测算中期存量国内旅游观光场景、通勤场景可分别带来2.4万架和8.5万架的eVTOL需求,整机存量销售市场规模超2500亿 [8] - 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完成设立,总规模100亿元,浙商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2025年或将迎来板块性投资机会 [10] 政策聚焦 - 广州拟推出"商转公贷款"政策以减轻利息负担,开源证券预计后续针对房地产的政策仍将保持积极温和 [9]
多个行业启动去产能 更多“反内卷”举措有望落地
证券时报· 2025-07-03 02:38
7月2日,A股市场钢铁、光伏等板块掀起涨停潮。市场情绪提振的背后,是各行各业吹起的"反内卷"号 角。伴随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直指"内卷式"竞争治理,强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新一轮 的行业"反内卷"、去产能行动大幕开启,光伏、钢铁、水泥行业已迅速开展减产工作。 日前,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以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中国水泥协会发 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明确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在钢铁行业,部分钢厂近期已收到减排限产通知。 行业主动减产限产的举动引发市场广泛好评。开源证券研报指出,下半年光伏行业需求转弱,产业链价 格全线承压。当前光伏行业多环节产品价格已跌破现金成本线。在此背景下,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集 体减产,契合政策导向,推动行业供需结构改善。 多个行业近期密集实施"反内卷"举措的背后,是社会各界对于愈演愈烈的"内卷式"竞争的广泛关注,以 及政策层面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持续加码。 综合来看,本轮"反内卷"更突出政策与市场机制配合。赵伟认为,本轮"反内卷"协同性更强。本轮整治 中,行业自律与市场机制或更受重视;或通过绿色化、智 ...
“反内卷”重申,如何展望水泥供改2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 水泥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政策影响**:国家反内卷政策重要性体现在维护国际声誉和金融安全,中央提出遏制措施确保各领域正轨发展,中国水泥协会发文推动行业反内卷和稳增长,人民日报文章引发行业关注,东北三省践行反内卷政策[1][2] - **错峰生产**:短期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使多方受益;长期企业集团需制定3 - 5年计划,关停低效产能,区域整合和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政府主导统一报备执行比企业协商更有效[1][4] - **价格与盈利**:东北三省价格分别达到300元、350元、350 - 400元左右可盈利;2024年东北市场价格涨约100元,增盈约70亿;2025年需求下滑,8月重点项目释放后价格或恢复,但整体效益或不及去年[1][7] - **去产能方式**:加强质量管控限制粉末站,大企业引领同比例关停,政策奖励资金鼓励淘汰,兼并重组优化结构;中长期主动关停部分劣质产能,建立政策补偿机制[3][10][11] - **行业挑战**:行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管理难;民营企业支持反内卷,大集团顶层设计有分歧;需合理设计奖惩机制平衡销售激励与利润[1][5][6] - **行业发展**:需顶层设计,结合长期规划和短期现产保价;兼并重组优化结构,主动关停劣质企业;加强行政约束力,政府落实政策,各方协同合作[13][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企业盈利情况**:黑龙江优势企业5月底盈利,吉林预计6月底盈利,辽宁预计7月末至8月中旬旺季盈利[16] - **沟通协调机制**:各部委、协会与企业大量交流沟通,国家审计委员会与部委沟通频繁,地方阶段性汇报,主要与工信部沟通,需调整政府导向[17][18] - **老旧产线情况**:某省部分新产线投产或致老旧产线关停,预计五年内主动关停2 - 3条,小规模县级产线和部分国企高成本产线可能退出[19] - **碳交易影响**:取决于配额分配,目前分配未确定,科学分配对行业有促进作用[20] - **超低排放改造**:改造进行中但存在问题,过度严格要求不合理,应按标准生产和处罚[21][22] - **企业交流成果**:企业间及跨区域交流频繁,带来有益成果,可扩大朋友圈,实现现产保价和去产能[23]
板块观点汇总品种中期结构短期结构原油震荡、偏小时周期策略:能化表现依然弱势-20250702
天富期货· 2025-07-02 20: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能化表现依然弱势,市场对“反内卷”炒作应冷静对待,各品种基本面多偏空,小时周期策略多为空单持有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板块观点汇总 - 原油、EB、PX、PTA、PP、塑料、甲醇、EG、橡胶、PVC、BR 橡胶中期结构多为震荡或偏空,短期结构均偏空,小时周期策略均为空单持有 [2] 行情日评 - 市场“反内卷”炒作,能化一体炼化装置去产能或针对下游,对原料不一定利多,应冷静对待 [3] 各品种分析 - **原油**:以伊冲突结束后挤出地缘溢价,短期基本面偏强但中期过剩预期强烈;日线中期震荡、小时短期下跌,日内震荡且短周期重心下移,上方压力位 507 一线,小时周期空单持有 [4] - **苯乙烯**:开工维持高位、下游需求淡季偏弱、库存中性,中期有新增装置投产;小时短期下跌,日内震荡未改下跌路径,上方压力 7340,小时周期空单持有 [8] - **橡胶**:5 月泰国混合胶出口和中国进口大增,泰国产区胶水价格跳水,需求端轮胎行业过剩、半钢胎库存新高;日线和小时均下跌,日内震荡尾盘反弹测试 14100 压力,小时周期空单持有,止损 14100 [11] - **合成橡胶**:基本面极弱,需求端轮胎弱势,原料丁二烯装置有大量产能投放且开工创历史新高;日线和小时均下跌,日内震荡未改下跌路径,上方压力 11670,小时周期空单持有 [13] - **PX**:利润修复部分装置复产,开工率提升,需求端聚酯偏弱但去库持续;小时短期下跌,日内震荡偏弱,上方压力 6870,小时周期空单持有 [15] - **PTA**:下游聚酯 7 月有降负预期,PX 库存偏紧下开工回落,短期基本面矛盾不大;小时短期下跌,日内震荡偏弱,上方压力 4840,小时周期空单持有 [17] - **PP**:检修装置增多开工下滑,但新投产能增加,需求淡季偏弱;小时短期下跌,日内震荡,上方压力 7140,小时周期空单持有 [20] - **甲醇**:国内周度开工 78.1%创近五年新高,进口预期不弱,供应高位需求淡季偏弱;日线中期下跌,减仓反弹量能不足,上方压力 2510,小时周期空单持有 [22] - **PVC**:供应端开工中位与去年同期持平,下游终端需求弱势;日线和小时均下跌,减仓反弹,上方压力 4955,小时周期空单持有,止损 4955 [23] - **乙二醇**:供应端检修装置将恢复,需求端聚酯开工回落,短期基本面走弱;日线和小时均下跌,减仓反弹,上方压力 4345,小时周期空单持有 [27] - **塑料**:开工同比偏低但需求乏力库存偏高,短期基本面矛盾不突出;日线和小时均下跌,日内震荡,上方压力 7450,小时周期空单持有 [30]
“去产能“方向启动,潜力如何?
虎嗅· 2025-07-02 18:28
1、"去产能"方向启动,潜力如何? 今天国内市场涨幅排行榜靠前的全部都是政策指向型的赛道。昨天我们聊到最高层开会,下半年重点政 策之一就是去产能、反内卷,破除恶性竞争。今天市场反应速度非常快,涨幅排行榜靠前的分别是钢 铁、光伏、煤炭。高层会议给出投资线索,政策引导的力量是很足的,从实体产业层面也要努力对标看 齐。 昨天晚上,光伏领域中的原材料多晶硅在期货市场出现了3%以上的大幅上涨,这应该与行业内达成的 一些默契有关,即行业层面也开始向上对标看齐,政策中的一些产能限制开始往前推进。这是新能源领 域的情况。 再看煤炭领域,今天的表现也很有意思。上午时煤炭还表现得兴致缺缺,比较平庸,但下午一举拿到排 行榜前三的位置,整体涨幅超过了2%。我们之前也跟大家聊到过,目前从去产能的实际动作上看,并 没有看到很多矿山关闭产能,甚至还能听到一些反向信息,比如内蒙古鄂尔多斯一部分矿山表示上个月 减产了,而停产的煤矿在这个月开始陆陆续续复产。这条消息很有干扰性,如果看到这条消息,很多朋 友或许会认为减产是失败的。但政策的力量足够强大,在昨天高层会议开完后,今天煤炭赛道虽然上午 没表现出来,但下午一举跟上了整体节奏。尤其要考虑到昨 ...
券业“金领”,首次“退潮”!年内减少超300人......
券商中国· 2025-07-02 16:01
保荐代表人数量变化 - 2025年上半年保代总数降至8470名,较2024年末的8812名减少342人,为2020年6月以来首次下滑 [5] - 2020年保代人数激增2525人至6335人,2021年达7405人,2024年达到8812人峰值 [6] - 目前4262名保代有项目经验占比50.32%,逾4000名无项目落地,近500名因项目撤回/否决未实际落地占比6% [9][10] 券商投行人员调整 - 大型券商成为减员主力,中信建投半年减53人(降9%),国泰海通合计减41人,中信证券减32人,中金减26人 [11][12][13] - 中小券商减员幅度更显著,东方证券保代减35人(降14.4%),金圆统一证券从13人减至7人(降46%),高盛中国从7人减至4人(降43%) [14] - 华北某小型投行2024年裁撤幅度近30%,部分团队重组撤并 [7]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0年《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修订取消协办经验要求,保代考试改为非准入型测试,导致供给激增 [5] - 2020-2022年A股年均上市400-550家,2024年仅100家上市创2014年以来新低 [6] - 2024年华泰联合证券亏损2.44亿元,申万宏源承销保荐亏损4.8亿元 [6] 投行业务转型趋势 - 部分投行人员转岗至营业部或上市公司担任证代/董秘/高管,如润贝航科IPO签字保代转任副总兼财务总监 [17] - 另有保代转向公务员体系,北京朝阳区及证监会2024年录用至少6名前保代 [18] - 深圳中小券商高管预计投行"去产能"趋势将延续3-5年 [4]
高层会议上的两个线索
虎嗅· 2025-07-01 19:31
高层会议上的两个线索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重点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强调需突破解决难点和重点 特别是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提升产品品质 [3] - 政策主线聚焦去产能和破除内卷式竞争 此前已有相关线索 如《人民日报》头版评论 现上升到最高层会议确认成为下半年政策主线路 [3] - 新能源产业 汽车产业 传统能源(如煤炭) 传统制造业(如钢铁)等行业在去产能过程中可能受益 供给收缩叠加需求维稳或推动价格修复和企业财务报表改善 [4] 七月市场情绪与科技赛道 - 七月第一天市场情绪偏软 但未提供具体数据或行业表现细节 [1] - 科技赛道分析部分为付费内容 未披露具体观点 [5]
重点是企业盈利:6月经济综述
红塔证券· 2025-06-30 15:01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中国经济数据展现较强韧性,二季度GDP增速有望维持在5.2%左右,全年完成5%的增长目标难度不大,但1-5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1.1%,较上月下滑2.5个百分点,从基本面量的企稳转化为企业利润回升面临多重挑战,政策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价格回升,政策信号明确前债券具配置价值,股票市场稳健慢牛趋势依赖企业盈利持续改善 [1][2][7] 经济数据表现与企业利润现状 - 5月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3%,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8%,二季度GDP增速维持在5.2%左右可能性高,全年完成5%增长目标难度不大 [1][7] - 1-5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1.1%,较上月下滑2.5个百分点,从基本面量的企稳转化为企业利润回升面临挑战 [1][7] 企业利润下滑的原因分析 - 价格低迷挤压企业盈利能力,1-5月PPI累计同比-2.6%,5月单月同比-3.3%,1-5月工业企业利润率同比下跌4.24% [2][9] - 供给端,过去几年制造业投资持续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整体,新兴制造领域去产能执行难度大 [2][12] - 需求端,外需受美国库存回补、总需求不确定性和关税率提升影响扩张受限,内需消费高增长依赖以旧换新政策和“618”前置,下半年财政刺激力度边际减弱,房地产修复动能趋弱拖累经济增长 [2][15][16] 政策应对与市场影响 - 政策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价格回升,修正宏微观预期等背离 [2][19] - 政策信号明确前,债券具配置价值,股票市场受益于流动性改善和情绪修复,但稳健慢牛趋势依赖企业盈利持续改善 [2][19]
股市北上,商品南下,到底谁错了?
雪球· 2025-06-09 15:36
股市与商品市场分化 - 上半年股市表现稳健而商品市场持续走弱,67个商品期货品种中39个下跌,上涨品种集中在金银和农产品,工业品仅铜、铝、锡及尿素上涨 [3] - 焦煤、玻璃、甲醇、螺纹钢等工业品主力合约上半年分别下跌34%、25%、16%、10%,较2021年高点跌幅达80%、68%、46%、52% [4] - 2024年924行情后股市与商品市场分化加剧,股市维持3300点高位震荡,商品短暂反弹后重回熊市 [4] 宽财政政策驱动结构性牛市 - 924后股市上涨核心动力为定向"宽财政",投向新旧基建、科技、消费和出口领域重点项目,规模相对克制且以托底为主 [6][7] - 财政发力四大方向:重大基础设施安全建设(城市管网/水利/交通物流)、以旧换新促消费(汽车/家电/数码)、新兴产业(算力/产业园)、民生保障与房地产托底 [7] - 结构性牛市体现为TMT行业(半导体/软件/机器人)和个性化消费板块(新零售/休闲食品)领涨,传统总量经济行业(地产链/煤炭/白酒)持续走弱 [8][9] 商品市场熊市三大驱动因素 - 黑色系(焦煤/螺纹钢)受地产下行拖累,能化系(甲醇/塑料)因石化产能过剩叠加成本崩塌,新能源系(碳酸锂/多晶硅)因过度投资导致产能严重过剩 [10] - 有色品种表现分化:铜/铝受益于财政发力的电力/交运需求,锡受半导体周期推动,而锌/镍受地产关联和新能源产能过剩影响下跌 [11] - 商品与股市弱势行业高度重合,体现房地产周期下行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的共性影响 [10][11] 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放大跌势 - 产业资本通过套保对冲现货跌价损失,形成"现货微利+库存套保"模式,使企业能在成本线附近维持生产,延缓产能出清 [15][16][17] - 套保行为导致价格调节机制失效,商品跌至现金流成本后仍长期磨底,如生猪期货上市后传统猪周期消失 [19][20] - 玻璃/焦煤等品种成为空头集中攻击目标,因套保盘、对冲策略及套利交易形成合力,加剧价格超跌 [20] 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互动 - 期货市场通过套保机制将实体通缩压力转移至金融投机者,企业交割价实际高于期货价格,形成"金融补贴实体"效应 [23] - 产能过剩背景下,期货工具延长行业出清周期,价格战从实体延伸至金融领域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