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风浪之下更显中国经济强大韧性
金融时报· 2025-05-20 11:08
从投资来看,"两重""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投资"压舱石"作用凸显,结构持续优化。1至4月份,固 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接续推动的带动下,1至4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 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5%。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 快融合,对高技术服务需求扩大,带动行业投资增长。1至4月份,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3%。 在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和市场内生动力增强的双重支撑下,中国经济再度展现强大韧性与蓬勃活力。一是 生产供给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其中,工业生产延续较快增长势头,转型升级成效显著。4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尤为亮眼,同比增长 分别达9.8%和10%,成为工业增长的核心引擎。与此同时,工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换新提速,相关行 业和产品快速增长。以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为代表的新兴产品产量增速较快,智能 无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更是实现74.2%的跃升,大幅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工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 化、绿色化迈进,印证了"以新提质"的发展逻辑。 服务业同样呈现平稳增 ...
深交所理事长沙雁: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机制
快讯· 2025-05-19 11:30
今日(5月19日),在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深交所理事长沙雁致辞称,下一步,深交所将积 极顺应当前科技创新大趋势,紧紧围绕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这一关键着力点,以深化创业板改革为牵 引,进一步完善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机制,发挥从"IP"到"IPO"再到上市后 做优做强的全周期、接力式服务体系作用,不断提升服务的便利性与可达性,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融合发展。(智通财经 周晓雅) ...
何海峰:激发商业性金融机构活力,助力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5-18 23:31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新质生产力 -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支撑要素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科技和产业不能是"两张皮" [1][3] -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落点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是"十五五"规划的研究重点 [3] -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重要支撑要素,需要解决融资的数量、价格和期限问题 [5]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新概念 - 主要挑战来自外部及内部的不确定性,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冲击和地缘政治因素 [3] - 产业范围强调从范围经济角度关注产业构成与支撑连接,而非仅看发展规模 [3] - 产业边界需平衡技术性与经济性、国内与国际、内需与外需的动态关系 [3] - 产业深度涉及从原材料到终端品的技术工艺链条建设,强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3] 金融政策与结构性融资 - 结构性融资需通过利率更低、期限更长的政策工具调动商业金融机构积极性 [5] - 金融开放需统筹行业准入、机构展业和资金流动,加强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管理 [5] - 跨境资金流动和跨市场风险传染是未来防控重点,需国际监管合作与AI技术应用 [5] 四链融合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 提出双链融合(产业链与创新链)扩展至四链融合,新增资金链和人才链 [3] - 全球经济秩序变化下,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重要性显著提升 [3]
第二十届光博会在汉开幕:未来之“光”照亮“一条链” 融合“一个生态”
长江日报· 2025-05-16 08:40
光博会与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 - 第二十届光博会在武汉开幕,湖北科创供应链中心展区促成1.5万余项供需对接 [1] - 武汉以光谷为基础,推动"一束光"照亮产业链并融合生态,强化创新引擎功能 [1] - 光博会设置"光+智能装备""光+AI""光+机器人"等前沿议题,展示融合创新成果 [5] 光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 武汉灏存科技展示人形机器人运动神经中枢系统,通过光技术实现精准操控 [5] - 光技术应用于无人车激光雷达、数据中心光子芯片、脑机接口及病理诊断等领域 [5] - 东智机器人融合光感知与AI算法,计划实现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光谷造" [5] 产业集聚与协同效应 -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在方圆100平方公里内形成完整上下游供应链 [6] - 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入驻企业超7万家,光电子需求占比达20%(每五条需求一条相关) [10] - 10家湖北实验室中5家聚焦光电子,7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由光电子龙头企业牵头 [8][10] 产学研融合与产业化 - 光谷实验室构建"0—3高校研发、3—7衔接、7—10企业产业化"的创新闭环 [10] - 武汉激光设备制造规模全国领先,光纤激光切割技术支撑智能制造装备发展 [15] - 企业通过微小技术迭代实现落地,如柔性手机显示屏技术形成全国最大显示面板基地 [15] 未来发展与战略规划 - 湖北代表团建议培育国家级光电子产业集群,打造"世界光谷" [16] - 光电子横跨20多学科,串联超长产业链,体现协同创新力量 [17] - 武汉沿"芯—光—网—算—端"全链条推进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 [15]
李强在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把做强国内大循环作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证监会发布· 2025-05-15 22:34
国内大循环战略部署 - 将做强国内大循环作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 [1][2] - 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的独有优势,需统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 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高效联通,以国内大循环更好牵引国际循环 [3] 国内大循环重点方向 - 资源要素高效配置: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3]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打造新产业新赛道 [3] - 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完备:加强专业化分工和地区间协作,持续补链强链拓链,增强产业发展韧性 [3] - 供给和需求动态平衡:加快补齐消费短板,推动经济政策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3] 经济循环关键措施 - 精准帮扶外贸企业,应对外部冲击 [4] - 稳定就业:支持企业稳岗,扩大服务业就业,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 [4] - 提振消费: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兴消费带动效应 [4] - 扩大有效投资:加快资金筹集使用和项目建设,促进民间投资 [4] - 支持地方打造发展亮点:通过科技创新培育产业亮点,依托特色资源打造品牌亮点 [4]
经济大省挑大梁·韧性中国|双翼齐飞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
央广网· 2025-05-15 08:55
央广网南京5月14日消息数以万计的精密孔位串联起国产大飞机的"骨骼"与"筋脉";人形机器人挥动机械臂,用"有温度的交互"叩开未来之门……在江苏这 片创新热土上,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正编织出崭新的产业变革图景。 2024年,江苏产业科技创新工作交出漂亮答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突破50%,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 3.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4.5件。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是江苏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的着力点之一。 编者按:经济大省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经济大省以怎样的姿态奔跑、如何勇立潮 头挑大梁?央广网策划推出"经济大省挑大梁·韧性中国"系列报道,记者深入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最前线,以生动故事和一线观察,展现经济大省落实国家 重大发展战略的担当作为以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积极探索。 如今,国产装备已在国内各大主机厂完成应用测试,杨浩骏的目光也投向更远:让设备"看懂"材料厚度毫厘之变,自主调节转速进给;持续提升装备的轻量 化水平,让工人操作"举重若轻"。 在江苏,丰富的科创资源 ...
2025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将落地淄博
齐鲁晚报网· 2025-05-14 19:53
大会概况 - 第二届(2025)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于5月11日在山东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举办 [1] - 大会将于6月27日至29日在淄博齐盛国际宾馆举行 [3] - 大会主题为"破界新融合 链变新智能 探索新模式",紧扣国家"十四五"规划与健康中国战略核心方向 [3] 大会核心方向 - 新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速科研、生产、服务一体化 [3] - 新智能:依托AI、大数据等技术,赋能智慧医疗与精准诊疗 [3] - 新模式:探索产学研用深度结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3] - 三大方向将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向高质量、智能化、可持续转型升级 [3] 大会亮点活动 - 打造学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盛会 [3] - 慢病防治工作站(淄博站)揭牌 [3] - 开展基层公益义诊活动 [3] - "慢病防治健康行"公益义诊活动将于6月28日在世博高新医院举行,涵盖内分泌、心血管、肿瘤等领域 [4] - 活动邀请国内重大疾病专家、中医特色技术专家、国医大师等为基层群众提供免费诊疗服务 [4]
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会见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快讯· 2025-05-13 15:47
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会见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智通财经5月13日电,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5月13日在武汉会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一行。 吴清表示,湖北区位优势突出、科教资源富集,近年来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上取 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中国证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 体系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优化和完善制度供给,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在助力科技创新、推动上 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加强与湖北沟通协作,推动湖北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发展,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更大支持。 ...
共谋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政产学研界探未来趋势
环球网资讯· 2025-05-10 21:28
行业趋势 - 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成为驱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1] - 全球数字经济正经历从规模扩张"上半场"向价值深耕"下半场"的关键跃迁[5] - 数据要素化包含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属性、数据资本化等多个递进层次[6] 政策与倡议 - 国家数据局等机构共同启动"数据要素×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倡议",聚焦制度、技术、组织、场景、生态五方面创新[3] - 杭州市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升级[3] - 杭州将围绕AGI、ASI、具身智能等重点推进"三数一链"基础设施框架与数据供给保障体系建设[3] 技术与应用 - 杭州拥有24个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模型[3] - 海洋经济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整合国家级海洋数据资源,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6] - 安全智能体被视为数据要素化新阶段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核心[5] 区域发展 - 杭州作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城市,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培育等方面不断夯实数字经济新基座[6] - "中国数谷"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行业深度应用方面取得进展[6] 安全与挑战 - 需在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融合中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5] - 人工智能需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实现敢用、可用、好用[5] - 数据安全需从静态安全向动态安全迭代升级[5]
刘宁会见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
河南日报· 2025-05-10 18:45
政府支持与投资环境 - 河南省政府积极欢迎东方希望集团在豫投资合作,并肯定其对河南经济发展的贡献[1] - 河南省定位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综合交通枢纽,正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新型材料、先进装备、现代食品)和千亿级产业链(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1] - 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承诺以实际举措优化企业投资条件,特别是在电解铝及氧化铝、清洁能源、低空经济、现代农业等领域[1]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东方希望集团计划在河南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布局更多优质项目[2] - 公司目前在豫投资项目进展顺利,未来将结合河南资源禀赋和营商环境优势,拓展合作领域[2] - 集团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电解铝及氧化铝产业、清洁能源、低空经济和现代农业[1][2] 合作前景与行业机遇 - 河南省提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东方希望集团等企业提供发展舞台[1] - 中国品牌日背景下,政府鼓励公司发挥示范作用和品牌效应,深化产业链延伸[1] - 河南的交通枢纽地位和产业集群规划为企业在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的投资创造协同机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