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搜索文档
2025年第二季度即将走完,我国GDP增速能达到多少呢?
搜狐财经· 2025-06-16 18:57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二季度GDP预计增长4.8% 主要依赖非美市场贸易扩张 财政政策前置发力及短期消费跃升 但内生动能不足和外部博弈复杂化仍是核心挑战 [1][3][10] 经济增长动能 - 对非美市场出口显著增长 5月对印尼 越南 泰国出口分别上涨16.8% 18.8% 20.9% 对东盟整体出口增长12.2% [3] - 对欧盟出口增长6.4% 其中法国和德国分别上涨5.9%和12.3% 对英国 加拿大和拉美出口分别增长7.4% 8.7%和9.4% [3] - 5月外贸顺差激增40.3%至1032.2亿美元 全年顺差或达1.2万亿美元 [3] 政策与投资支撑 - 财政政策聚焦基建和高新产业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绿色基建 城市更新和核电站项目 [4]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前5个月增长17.3% 贡献全部投资增长的63.6% [6] - 半导体和稀土永磁等战略产业投资维持高位 受外部科技封锁倒逼激励 [6] 消费与内需动态 - 5月社零消费同比回升至6.4% 主因促销政策前置和以旧换新措施 [6] - 家电 通讯器材 汽车零售分别增长53% 33%和1.1% 文体娱乐用品增速超28% [6] - 消费呈现量增价跌分化 部分家电价格环比连降两月 需求基础不稳固 [6] 结构性问题 - 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 5月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 70城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加深至0.2%和0.5% [7] - PPI同比下降3.3% 反映工业领域供需失衡和通缩压力 [6][7] - 民间投资疲弱 1至5月增速归零 剔除房地产后仅增5.8% 中小企业PMI持续低于荣枯线 [9] 外部环境挑战 - 中美谈判目标错配 美方聚焦贸易协议和稀土 中方要求涵盖科技和关税等领域 [10] - 产业链与贸易链双轨化 稀土牌短期有效但非万能 战略平衡难度激增 [10] 中长期展望 - 2026年或为转折点 房地产出清完成及半导体 新能源产业红利释放后 GDP增速有望重回5%以上 [12] - 需通过收入-消费循环修复需求侧 并依靠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增长 [9][12]
「解局」五月中国经济数据“出炉”,传递出哪些关键信息?
搜狐财经· 2025-06-16 18:57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1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5月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 进,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超预期增长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亮点。不但整体上实现了6.4%的增 长,以旧换新更是带动了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等相关产品销售的大幅增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6日上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说,在"五一""端午"假期、"6·18"平台促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共同作用下,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同比增长6.4%,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付凌晖强调,"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明显。家用电器和音 像器材类、通信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33%、30.5%、 25.6%,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个百分点,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 彭博社报道称,社零超预期加速增长,助力中国经济在5月平稳度过美国关税带来的剧烈震荡,提振了 中国应对美国政府贸易战威胁的信心。报道还称,5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全面展示了中国如何应对美国 贸易战所引发的动荡局面。 杨德龙表示,近年来,除个别年份外,消费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马车,贡献率 ...
热点思考 | 政策性金融工具,“新”在何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12 07:41
政策性金融工具概况 - 当前宏观政策积极发力稳增长背景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备受关注,前两轮成效显著,市场关注本轮落地时间及资金投向[1][45] - 4月政治局会议部署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货币政策已率先于5月7日推出三大类措施及十项具体举措,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等[2][7][8] - 发改委明确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并设立新型工具,经济基本面稳健(5月乘用车零售同比+13.0%)支撑政策落地[2][9][46] 历史工具运作特点 - 第一轮(2015-2017年)专项建设债券规模约2万亿元,中央财政贴息,投向三农建设、轨道交通等五大领域[3][19][48] - 第二轮(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规模从3000亿元追加至7400亿元,与8000亿元政策性信贷协同,重点投向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科技物流等三类项目[3][20][21][48] - 两轮工具共性:财政贴息降低地方政府付息压力,资本金撬动效应显著(杠杆率最高达50%)[3][27][48] 新型工具创新方向 - 投向新增科技创新领域,重点支持数字经济、AI、算力等方向,与2025年两会政策导向一致[4][31][49] - 可能纳入消费领域,协同央行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优化服务场景(人均服务消费较疫情前缺口达1923元/人)[5][33][34][49] - 传统基建领域保留水利工程(防灾减灾、粮食安全)和交通基建(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等社会效益显著项目[5][39][50] 地方筹备动态 - 5月以来邢台、湖州、佛山等十余地召开政策宣讲会,重点摸排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项目,强调"项目等资金"原则[2][18][47] - 地方申报领域涵盖支柱产业、城市更新、水利工程等,湖州市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列为前两大优先方向[18][31][49]
二次布林线突破预警!港股牛味十足,如何布局?
金融界· 2025-06-10 10:23
港股市场表现 - A+H股普涨 恒生科技指数突破布林线上轨 这是5月12日以来第二次触及上轨 [1] - 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达21% 港股科技指数表现更优 年内涨幅27% 跑赢恒生科技6个百分点 [3] - 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 港股科技指数累计涨幅达53% 跑赢恒生科技指数7个百分点 [4] 南向资金流向 - 截至5月底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额超6500亿港币 达2024年全年净买入额8079亿港币的80% [3] 指数成分差异 - 港股科技指数表现优于恒生科技指数 主要因前者行业分布多10%医药板块 [4] - 港股科技指数覆盖医药、新能源车、半导体、消费、AI等多个行业 风险相对分散 [6] - 港股科技指数是目前唯一覆盖"中国科技十雄"的指数 具有稀缺性 [6] 创新药板块表现 - 2025年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60% 但风险同步增加 [6] 国际机构观点 - 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等上调中国2025年经济增速预期 预计人民币长期走强 [6] - 野村将中国Q2 GDP同比增速预测从3.7%上调至4.8% 全年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 [6] - 摩根士丹利指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票配置偏低 未来6-12个月港股和中概股ADR将成资金流入主战场 [6] 估值与ETF资金流向 - 港股科技指数最新市盈率22.04 处于5.36%历史分位 比95%时间更便宜 [8] - 跟踪港股科技指数的ETF(159750)年内规模增长5倍 [8]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最新股息率7.91% 扣除红利税仍高于A股红利指数 [11] - 跟踪该指数的ETF(520550)自4月8日以来上涨15% 年内28次创新高 [11]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采用"哑铃策略" 同时配置港股科技50ETF(159750)和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 平衡进攻与防御 [13] - 今年以来ETF基金规模增加2.5亿 实行月月评估分红机制 [13]
施罗德资本赖纳·埃德尔: 人民币私募股权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中国证券报· 2025-06-09 05:05
私募股权投资趋势 - 全球私募股权市场经历了互联网泡沫重创、金融危机中断、2021年高峰及近年低迷,目前收缩态势缓和并趋于历史中位水平[3] - 私募股权资本呈现回暖趋势,人民币市场因比较优势成为全球机构重点关注对象[1][6] - 风险资本的风险承受能力持续修复,行业逐步正常化[1][3] 施罗德资本投资策略 - 资产管理规模达993亿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覆盖新能源基建、私募股权、房地产及私募债等多元化策略[2] - 坚持在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支撑的领域纵深布局,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医疗保健、消费行业[1][4] - 采用生成式AI平台分析投资案例,提升决策效率并优化资源分配[5] 重点行业布局逻辑 - 人工智能:具备穿越周期能力,技术集中在中美经济体,公司已通过AI工具强化投研能力[5][6] - 医疗保健:老龄化推动全球需求,欧洲、北美、中国及日本市场尤为突出[6] - 消费领域:资产重新定价后性价比凸显,企业软件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存在持续投资机会[6] 人民币市场优势 - 相较于美元市场,人民币市场在私募股权回暖中占据明显优势,公司通过QFII资格实现双币种投资布局[6] - 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受全球资管巨头密切关注[6]
A股后市如何?机构建议这样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6-08 22:40
A股市场表现与投资逻辑 - 6月首个交易周A股三大股指震荡上涨 [1] - 6月至8月应更加注重企业基本面的投资逻辑 [1] - 机构建议关注传统产能出清、新消费崛起及高景气度领域 [1] 板块配置建议 - 重点关注细分领域包括汽车、有色金属、商贸零售、美容护理、化学制药 [1][6] - 算力供应链(AI服务器、光模块、交换机等)值得重点关注 [5] - 短期可关注新消费、创新药、可控核聚变、AI端侧、商业航天等主题 [7] - 中期成长股有望表现更好弹性,聚焦算力、半导体等科技成长方向 [7] 港股市场展望 - 短期或维持震荡,中长期具备修复动能 [1][10] - 政策托底、流动性改善及估值优势支撑港股中长期表现 [10]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态 - 我国央行连续7个月增持黄金,5月末黄金储备达7383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 [2] - 5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853亿美元环比上升36亿美元升幅0.11% [2] - 上交所将推动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并丰富红利指数产品体系 [3] 外资机构观点 - 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配置价值 [4] - 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向好叠加估值优势增强中长期吸引力 [4] 基金公司投资观点 - 消费、顺周期等方向关注度有望提升 [8] - 科技成长布局时点逐步临近,AI产业链中长期增长潜力显现 [9]
ETF基金周度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港股通创新药ETF领涨-20250608
招商证券· 2025-06-08 1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聚焦ETF基金市场表现,总结过去一周ETF基金市场、不同热门细分类型ETF基金、创新主题及细分行业ETF基金的业绩表现和资金流动,供投资者参考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ETF市场整体表现 - 本周(6月3日 - 6月6日)主投A股的ETF多数上涨,TMT ETF涨幅最大,规模以上基金平均上涨3.52%,消费ETF出现下跌,规模以上基金平均下跌0.01% [2][5] - 资金继续大幅流入债券ETF,全周资金净流入144.18亿元,科创/创业板相关指数ETF、港股ETF、QDII - ETF等板块资金流出较多 [3][9] - 最近一周收益表现较优的基金有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等 [11] - 最近一周资金流入排名前十基金有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国泰上证10年期国债ETF等 [12] - 最近一周资金流出排名前十基金有易方达创业板ETF、南方中证1000ETF等 [13] 不同热门细分类型ETF基金市场表现 - 股票ETF各宽基指数类型(超大盘指数、大盘指数、中小盘指数等)、行业主题(TMT板块、中游制造板块等)、SmartBeta、债券ETF、QDII ETF、商品ETF等细分类型中流动性最优的规模以上ETF基金,展示了其最新规模、周资金流动额、周涨跌幅等数据 [15][21][28][29][30][31] 创新主题及细分行业ETF基金市场表现 - 展示TMT创新主题、消费细分行业、医药细分行业、新能源主题、央国企主题、稳增长主题、沪港深/港股通细分行业、红利/红利低波指数家族、创业板指数家族等创新主题及细分行业ETF基金的指数周涨跌幅、年初以来涨跌幅、代表基金相关信息 [33][34][35][36][37][38][39][40][41][42]
宏观经济宏观周报:高频指标偏弱,消费表现相对稳健-20250608
国信证券· 2025-06-08 14:05
经济增长 - 6月6日所在周国信高频宏观扩散指数A维持负值,指数B继续回落,指数B标准化后下降0.43,弱于历史平均,国内经济增长环比动能偏弱[1][11][12] - 投资、房地产领域景气回落,消费领域景气基本不变;投资相关分项中,焦化企业开工率上涨,螺纹钢产量及水泥价格下跌;消费相关分项中,PTA产量上涨,全钢胎开工率下跌;房地产相关分项中,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建材综合指数下跌[11][12] 资产价格 - 本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预测值高于实际值,偏差57BP,上证综合指数预测值高于实际值;预计下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上证综合指数下行[17][18] - 本周(6月6日所在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1.67%,预测值2.24%;上证综合指数均值3376.91,预测值3101.65;南华工业品指数均值3416.47,预测值3809.27;下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预测值2.21%,上证综合指数预测值3094.40,南华工业品指数预测值3797.34[19] CPI情况 - 本周(5月31日至6月6日)农业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拟合值上涨0.05%,非食品综合高频指数下跌0.04%[25][28] - 6月农业部农产品价格环比约0.2%,高于历史均值 -0.8%;6月非食品综合高频指数环比 -1.6%,低于历史均值0.2%[27][32] - 预计5月CPI食品环比约 -1.0%,非食品环比约 -0.2%,整体环比约 -0.4%,同比回落至 -0.4%[2][36] PPI情况 - 5月下旬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较中旬下跌1.0%,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其余八大类产品价格下跌[38] - 预计5月PPI环比约 -0.3%,同比回落至 -3.2%[2][39] 风险提示 - 海外市场动荡,存在不确定性[2][41]
ETF市场周报 | 三大指数回暖!人工智能、创新药两条主线带动相关ETF走强
搜狐财经· 2025-06-06 17:3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本周持续回暖,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涨1.13%、1.42%、2.32% [1] - 全市场ETF平均涨幅1.47%,跨境类ETF表现亮眼,平均涨幅达2.23% [1] - 债券ETF配置价值凸显,大宗商品ETF持续下行 [1] ETF涨幅 - 人工智能和创新药主线带动相关ETF走强,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涨幅6.57% [2]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涨幅6.47%,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涨幅6.13% [2] - AI人工智能相关ETF表现强势,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均涨超6% [2] ETF跌幅 - 消费和汽车ETF回撤明显,大湾区ETF(512970)跌幅2.21% [4] - 汽车零部件ETF(159565)跌幅1.86%,消费ETF易方达(159798)跌幅1.57% [4] - 消费龙头ETF(159520)跌幅1.44%,日本东证指数ETF(513800)跌幅1.27% [4] 资金流向 - ETF市场整体资金净流出24.88亿元,股票型ETF净流出35亿元 [6] - 债券ETF成为流入主力,短融ETF(511360)流入14.69亿元 [8] - 信用债ETF(511190)流入10.38亿元,上证公司债ETF(511070)流入10.32亿元 [8] 成交额 - 上证公司债ETF(511070)周成交额达363.50亿元,位居榜首 [10] - 政金债券ETF(511520)成交额328.72亿元,短融ETF(511360)成交额295.71亿元 [10] - 债券类基金为场内交易重点,信用债ETF(511190)成交额284.72亿元 [10] 新发ETF - 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累计涨幅139.84% [11] - 景顺长城沪深300增强策略ETF(159238)采用增强型指数策略,聚焦高质量核心资产 [12] - 万家创业板50ETF(159372)市盈率28.74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13] - 华安恒指港股通ETF(520940)聚焦金融、科技、消费板块,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支撑港股 [14] 行业动态 - 2025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GAITC 2025)召开,AI板块处于技术与商业化双重拐点 [3] - 消费淡季影响汽车和消费ETF,但机构看好未来消费市场回暖 [5] - 零食板块新品表现亮眼,新渠道渗透率提升带来放量机会 [5]
花旗:美国经济-4 月消费、通胀双双放缓
花旗·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通胀和支出数据接近预期,1、2月核心PCE读数强劲后,3、4月放缓,除关税外核心通胀至少未加速,因基数效应目前离2%目标不远,但后续同比读数可能上升 [1][7] - 今年消费者支出较去年放缓,但受3月支出提前影响评估复杂,服务支出1、2月疲软,3、4月增强,显示该领域消费者有一定韧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数据情况 - 4月核心PCE通胀环比0.116%,接近此前PPI和CPI推算;机票价格环比涨0.5%;投资组合管理费大幅下降6.6%;医疗保健价格环比涨0.33% [4] - 个人支出名义环比涨0.2%,实际环比涨0.1%,商品支出实际环比降0.2%,汽车购买环比降0.6%,服务支出环比涨0.3% [5] - 个人收入环比超预期涨0.8%,社会保障支付环比涨6.9%带来大幅提振,后续该提振将减弱,员工薪酬环比涨0.47%,储蓄率升至4.9% [6] 花旗观点 - 通胀和支出数据接近预期,3、4月放缓让美联储官员安心,除关税外核心通胀未加速,同比读数后续可能上升 [7] - 消费者支出今年相对去年放缓,评估受3月支出提前影响,服务支出1、2月弱,3、4月强,显示该领域消费者有韧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