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
icon
搜索文档
从两组最新数据看外贸韧、金融稳
人民日报· 2025-07-15 05:53
外贸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1 79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2 9% 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4 5% 连续7个季度保持增长 [1] - 机电产品出口7 8万亿元 同比增长9 5% 占出口总值60% 高端装备增长超20% "新三样"绿色产品同比增长12 7% [1] - 石化 纺织等机械设备进口增速达两位数 电子元件等关键零部件进口较快增长 [1]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62 8万家 同比增加4 3万家 民营企业54 7万家 进出口同比增长7 3% 占比近六成 [1] 金融数据 -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2 92万亿元 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2 57万亿元 同比增长6 8% 人民币贷款余额268 56万亿元 同比增长7 1% [2] -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2 83万亿元 同比多增4 74万亿元 其中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增加12 74万亿元 同比多增2796亿元 [2] - 6月末M2余额330 29万亿元 同比增长8 3% M1余额113 95万亿元 同比增长4 6% M0余额13 18万亿元 同比增长12% [2]
21.79万亿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外贸韧性闯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20:49
进出口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 [1][3] - 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较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增长 [5] - 6月进出口规模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历史月度第二高位 [5] 区域市场结构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比51.8%,提升0.9个百分点 [1][10] - 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对欧盟、韩国、日本等均实现增长 [1][10] - 对美国进出口2.08万亿元,下降9.3%,但6月环比回升至超3500亿元,降幅收窄 [9] - 贸易伙伴超500亿元的达61个,同比增加5个,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产品结构特征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比60%,提升1.2个百分点 [5] - 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20%,"新三样"产品增长12.7%,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5% [5] - 二季度高端机床进口增速加快13.9个百分点,电子元件进口增速加快7.7个百分点 [6] - 消费品进口增长显著,食品烟酒类增8.8%,文化娱乐类增10.8%,日化用品增3.1% [6] 外资企业表现 - 外资企业进出口6.32万亿元,增长2.4%,连续5个季度增长 [12] - 有进出口实绩外资企业达7.5万家,创2021年以来新高 [12] - 外资企业进口高端装备增长3.2%,保税研发货物进口增长52.1%,占全国超70% [12] 增长驱动因素 - 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新兴市场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10][12] - 创新与高新技术产品提升出口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5][6] - 内需扩大带动进口趋稳,消费升级拉动高品质产品进口 [6][8] - 区域合作深化(如RCEP、中欧绿色技术合作)促进贸易韧性 [10][13]
亚洲最大低碳铝基地投产
中国新闻网· 2025-07-14 16:31
云南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投产 - 云南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正式投产运营 规划面积8377亩 由红河州人民政府 泸西县人民政府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共建 定位为"绿色 低碳 循环 智能" [1] - 园区累计完成投资70亿元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吸引云南创联合金 青岛宜博科技等企业入驻 形成"原铝生产—精深加工—废铝回收"完整产业链 [1] - 山东魏桥旗下云南宏合新型材料公司年产193万吨低碳铝项目首批生产线投产 采用600千安特大型电解槽技术和全球首个电解铝AI智能系统 [1] 绿色铝产业技术优势 - 云南宏合项目吨铝电耗比行业低500度 吨铝用电二氧化碳排放仅1.8吨 较传统火电生产下降86% [1] - 山东魏桥董事长表示 先进技术与云南绿色能源优势融合 将助力云南建设全球铝产业技术高地 [2] 云南绿色铝产业优势 - 云南电力总装机超1.6亿千瓦 绿色能源装机占比逾90% 达1.5亿千瓦 [2] - 云南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为0.1073千克/千瓦时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2] - 区位优势显著 可覆盖粤港澳大湾区 成渝双城经济圈 辐射南亚东南亚市场 [2] - 绿色铝产业列为云南省鼓励类产业 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 [2] 云南绿色铝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产业链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 2024年突破1500亿元 [3] - 全省电解铝产能指标规模约830万吨 占全国比重约五分之一 居全国首位 [3]
上半年增长2.9%!我国外贸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新华社· 2025-07-14 14:59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9% [1] - 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较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1] - 6月份进出口整体、出口、进口同比全部实现增长,且增速回升 [1] 出口表现 - 上半年出口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首次突破13万亿元 [1]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占出口总值60%,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1] - 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20%,"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1] 进口表现 - 上半年进口8.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降幅较前5个月收窄1.1个百分点 [1] - 二季度进口转为正增长,石化、纺织等机械设备进口增速达两位数,电子元件等关键零部件较快增长 [1] - 原油、金属矿砂等重要原材料进口量增加 [1] 贸易主体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62.8万家,首次突破60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4.3万家 [2] - 民营企业54.7万家,进出口增长7.3%,占进出口总值近60% [2] 贸易伙伴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51.8%,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 [2] - 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对欧盟、韩国、日本等进出口均实现增长 [2] - 6月份中美贸易回升,进出口值超过3500亿元,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2]
增长2.9%!一文读懂2025年中国外贸半年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2:30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 [1] - 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较一季度增速提升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正增长 [1] - 6月进出口规模达3.85万亿元创历史月度第二高位,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增长7.2%,进口增长2.3% [6] 区域贸易结构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比提升至51.8%,其中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 [1] - 对非洲进出口1.18万亿元增长14.4%,对中亚进出口3572亿元增长13.8% [4] - 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增长3.5%,日均贸易额超150亿元 [11] - 广东等五大外贸省市合计占比64.1%,增速高出全国1.9个百分点 [13] 产品结构升级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比提升至60%,其中高端装备增长超20% [2] -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2.7%,锂电池、风电设备出口增速均超20% [8]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9个月增长,高端机床、船舶等增速超20% [12] -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5%,去年市场份额已跃居全球第二 [8] 市场主体活力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62.8万家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增加4.3万家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12.48万亿元增长7.3%,占比57.3%且连续21个季度增长 [7] - 外资企业进出口6.32万亿元增长2.4%,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 [7] 新兴领域亮点 - 玩偶及动物玩具出口133.1亿元增长9.6%,潮玩产品全球热度攀升 [14] - 水运集装箱装卸量6741万标箱增长11.3%,监管模式创新成效显著 [9] - 对最不发达国家进口实现两位数增长,将扩大非洲53国零关税覆盖 [10] 中美贸易动态 - 上半年对美进出口2.08万亿元下降9.3%,二季度降幅达20.8% [3] - 6月贸易额回升至3500亿元以上,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3] - 双方正落实伦敦框架成果,6月进出口值环比显著改善 [3]
马卫光赴淳安调研生态文明建设
杭州日报· 2025-07-14 11:23
千岛湖水源保护 - 鸠坑口水质自动监测超级站作为千岛湖水源保护的"前哨",通过高精度、实时化监测系统对水体关键指标进行不间断追踪分析,为水质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1] - 千岛湖是长三角地区重要战略饮用水源地,需持续发挥超级站的"智慧天眼"作用,包括织密监测网、优化站点布局、提高覆盖密度和监测因子全面性 [1] - 需贯通数据链,强化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提升污染溯源和趋势预判能力,同时完善"监测-预警-处置"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水质波动第一时间发现和响应 [1] 乡村旅游与生态经济 - 威坪镇叶家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村民增收 [1] - 需深入挖掘新安文化精髓,做好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打造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美乡村典范 [1] 生态城镇建设 - 威坪镇集镇是城乡融合的关键节点,需立足生态禀赋,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培育绿色低碳业态 [2] - 目标是打造生态优美、富有活力、治理高效的现代化美丽城镇 [2] 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方针 - 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2] - 市政协将持续聚焦水源保护、生态补偿、绿色发展等关键议题,深入调研,精准建言 [2]
海关总署: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快讯· 2025-07-14 10:07
机电产品出口表现 - 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额达7.8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5% [1] - 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比重为60% 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1] 高端装备与绿色产品增长 - 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端装备出口增速超过20% [1] - 绿色低碳"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2.7% [1]
海南住建部门四项举措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25-07-14 09:08
政策标准体系 - 海南省2022年出台《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以地方条例形式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并降低建筑碳排放 [1] - 配套制定《海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并发布绿色建筑规划导则、实施指南及评价标准等技术规范构建完善政策标准体系 [1] - 政策标准体系明确绿色低碳目标任务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和零碳建筑试点示范 [1] 科技创新支撑 - 海南省2025年建设科学技术计划已征集14个科研项目涵盖绿色低碳农房、智能建造等多个领域 [1] - 组织实施"热带建筑科学关键技术研究"和"海南零碳建筑技术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等省级重点研发项目为绿色低碳建筑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1] 示范项目建设 -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2024年3月18日正式启动运行经过一年评估认证实现区域零碳运行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并更名为"博鳌零碳示范区" [2] - 海南住建部门正在海口、三亚、文昌等市县推广博鳌建设经验并谋划新的零碳建筑项目 [2] - 文昌淇水湾旅游度假综合体等4个项目获得国家级近零能耗、零碳建筑认证 [2] 宣传推广活动 - 海南住建部门通过专题培训班、典型案例发布、国际会议等形式提升社会各界对绿色建筑的认知 [2] - 2024年5月在海口举办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围绕绿色建筑技术创新、韧性城乡建设与政策体系展开深度研讨 [2] 未来工作计划 - 海南住建部门将贯彻落实《海南省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实施方案》 [2] - 组织开展"海南零碳建筑技术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并推动《海南省零碳建筑技术标准》编制工作和零碳建筑示范工程落地 [2]
节能增效 焕新引领解锁中国铁塔的绿色低碳密码
绿色发展转型 - 中国铁塔聚焦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 [1] - 通过共建共享,公司助力信息通信行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通信基础设施绿色转型 [2] - 新建铁塔共享率从成立初期的14.3%大幅提升至85%,5G基站建设95%以上通过共享已有资源实现 [2] 共建共享成效 - 截至2025年3月,公司累计承建基站建设项目超560万个,高铁地铁公网覆盖总里程超6.6万公里,重点场所室内信号覆盖超173亿平方米 [2] - 共建共享相当于少建新塔122万座,节约土地6.8万亩,节省行业投资超2100亿元,节约运营费用1800亿元,减少碳排放3100万吨 [2] - 截至2024年底,新建塔类站址中30%共享利用社会资源,共享使用铁路槽道超1万公里,共享电力企业杆塔超3000个 [3] 数字塔应用 - 公司变"通信塔"为"数字塔",构建"空天地"全域感知网,已有超23.4万座"数字塔"服务于长江禁渔、耕地保护、森林防火等十几个行业 [4] - 公司利用2372个存量铁塔站址挂载气象探测设备,助力北京构建复杂地形下多维气象综合观测技术体系 [4] 新能源出行服务 - 公司依托站址资源、引电能力和属地化维护能力,打造分布式电力网络、储能系统,开展换电、充电网络建设 [5] - 截至目前,服务开通城市超320个、换电网点超8万个、骑手之家超600个,用户达139万户,成为全国最大轻型电动车换电运营商 [5]
实探中国节能绿色工厂:污水厂、垃圾场上演绿色低碳大戏
第一财经· 2025-07-13 12:05
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十四五"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约12%,全国焚烧处理生活垃圾2.68亿吨,较"十三五"末增长83.6% [1] - 中节能环境肥西公司每日处理2000吨生活垃圾,年减碳26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9.6万吨,累计消纳垃圾410万吨,上网电量13.4亿度 [3] - 固废处理园区总规模达3900吨/日,涵盖炉渣处理、餐厨厨余、污泥干化等协同项目 [3]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 采用全封闭垃圾吊抓斗系统,高温焚烧转化效率高,实现从垃圾到绿电的直接转化 [3] - 中心控制室实时监控焚烧炉温度、烟气排放等关键参数,确保环保达标 [2] - 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 [3] 智慧水务创新 - 胡大郢净水厂采用全地埋式设计,节约67%土地资源,日处理10万吨污水,实现臭气100%净化 [6] - 小仓房净水厂部署人工智能水务系统,工艺调控精度提升30%,智能巡检减少人工干预 [6] - 厂区1.8兆瓦光伏电站年发电200万度,"污水厂+光伏"模式年碳减排等效植树11万棵 [7] 光伏制造升级 - 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创新热应力切割工艺,年节电101.8万度,减碳580吨 [8] - 设备升级年节电514.6万度,减碳2935吨,园区11.7兆瓦光伏系统年供绿电1254.6万度 [8][9] - "5G+光伏智造云平台"接入144家电站,监测发电量474.2亿度,等效减碳3907.8万吨 [11] 数字化管理平台 - 创新云平台集成5G技术,覆盖能源管理、碳排放监测等场景,联网数据量达103.9亿条 [11] - 平台减少电量损失15万度,累计节约标煤1426万吨,效能提升显著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