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国防军工本周观点:不惧调整,继续看多-20250804
华福证券· 2025-08-04 13:33
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7] 核心观点 - 军工板块本周(7.28-8.1)表现稳健,申万军工指数上涨0.08%,跑赢沪深300指数1.83个百分点[3][9] - 资金面持续优化:被动基金规模及份额上升,本周净流入6.40亿元;杠杆资金连续三周提升[4][27] - 估值具备吸引力:当前市盈率TTM 72.21倍(五年分位数98.04%),叠加2025年基本面强恢复预期,配置性价比凸显[4][34] - 2025-2027年行业将受益于"十四五冲刺"+"建军百年目标"+"国产替代"+"军贸发展"四重催化,内需外需同步扩张[4] 细分领域与投资主线 内贸主线 - **陆装**:天秦装备、高德红外、理工导航等[4] - **飞机**:佳驰科技、中航沈飞、中航西飞[4] - **发动机**:航宇科技、航亚科技、航发科技[4] - **深海/无人系统**:西部材料、纵横股份、航天彩虹等[4] 外贸主线 - 重点标的:广东宏大、国睿科技、航天南湖[5] 新兴产业 - **核聚变**:国光电气、联创光电、合锻智能等8家企业[6] - **商业航天**:航天动力[6] 市场表现分析 行情回顾 - 2025年初至今申万军工指数累计上涨14.76%,超额沪深300指数11.71个百分点[9][16] - 细分领域表现分化:信息化板块领涨(+1.39%),发动机板块回调(-0.4%)[20] - 个股方面:淳中科技(+32.16%)、新光光电(+29.1%)涨幅居前;ST应急(-11.49%)跌幅最大[22][25] 资金与估值动态 - 军工ETF总规模达453.01亿元,其中国泰中证军工ETF规模167.87亿元[28] - 融资余额连续三周增长,显示杠杆资金活跃度提升[33] - 当前板块估值较上周72.88倍小幅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34] 行业动态 低空经济 - 政策端:工信部推进无人机国家标准制定,民航局修订运行控制系统规范[49][50] - 应用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开通首条城际无人机物流航线(82.9公里),效率提升60%[59] - 技术突破:美国Hartzell Propeller公司获FAA认证全球首款eVTOL专用螺旋桨[51] 核聚变 - 诺瓦聚变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创国内民营核聚变单笔融资纪录[61] - ITER磁体冷态测试杜瓦发运,推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进展[61] 航空航天 - 我国一周内三次成功发射:长征六号改/八号甲/快舟一号甲分别完成卫星互联网组网和巴基斯坦遥感卫星发射[64][65] (注:所有数据及观点均基于报告[3][4][5][6][9][20][22][25][27][28][33][34][49][50][51][59][61][64][65]整理)
隆盛科技(300680):EGR老牌供应商混动再成长,马达铁芯、机器人布局加速正当时(机器人系列深度报告之三十)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1 20:10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市值111亿元对应2025年38倍PE,较当前有36%上涨空间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96/3.67/4.37亿元,同比增速32.1%/24.0%/19.0% [2] - 当前2025年PE为28倍,2026-2027年PE为22/19倍 [2] 业务布局与成长曲线 - 形成EGR系统、新能源电驱动铁芯、精密零件三大业务板块,布局航空航天和人形机器人潜力业务 [15] - EGR业务2024年收入7.3亿元占比30%,新能源板块10.34亿元占比43% [18] - 三条成长曲线:EGR基本盘稳定、新能源进入收获期、机器人/航天打开远期空间 [7] EGR业务分析 - 国内轻柴EGR市占率40%,产品覆盖柴油商用车及混动乘用车 [17] - 混动EGR收入2024年达3.21亿元,2022-2024年CAGR 375.8% [83] - 预计2027年EGR市场规模46.6亿元,2024-2027年CAGR 9.04% [66] 新能源马达铁芯业务 - 2024年收入10.34亿元,2021-2024年增长6倍 [97] - 绑定联合电子、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客户,前十大电驱厂商覆盖4家 [110] - 半总成业务将配套价值量从500-800元提升至1500-2000元 [1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3.97亿元同比+31.2%,归母净利2.24亿元同比+52.8% [26] - 毛利率企稳回升,2024年整体毛利率18.0%,EGR业务毛利率21.1% [34] - 2025Q1营收6.06亿元同比+7.1%,净利0.59亿元同比+11.4% [27] 产能与技术优势 - 马达铁芯产能将达432万套,采用黑田"Glue FASTEC"粘胶技术 [101] - 在建工程从2023年3.1亿元降至2025Q1的1.4亿元,capex高峰期已过 [39] - 精密冲压工艺延伸,具备高端模具设备技术优势 [100]
三联锻造:设立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部件分公司主要是为了拓展公司在机器人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能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17:1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于2025年5月设立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部件分公司以拓展研发能力 [1] - 主要研究产品包括行星减速器、丝杠、轴齿、齿轮、传动齿等锻造产品 [1] 技术研发特点 - 产品与公司现有锻造工艺相近 [1] - 机器人和航空航天行业技术门槛高且研发周期长 [1] - 研发投入规模较大 [1] 行业环境特征 - 新领域市场竞争激烈 [1] - 行业发展受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影响较大 [1]
中泰股份(300435.SZ):生产的液氧过冷器有助于提升火箭的运载能力
格隆汇· 2025-07-31 15:40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生产的液氧过冷器有助于提升火箭运载能力 [1] - 公司独立运营的特种气体已进入我国航空航天体系 [1] 客户与合作伙伴 - 公司目前暂未与SpaceX星舰开展合作 [1]
三联锻造:设立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部件分公司拓展研发能力
金融界· 2025-07-31 09:37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于2025年5月设立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部件分公司,旨在拓展机器人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能力 [1] - 主要研究产品包括行星减速器、丝杠、轴齿、齿轮、传动齿等与公司目前锻造工艺相近的锻造产品 [1] 行业特点 - 机器人和航空航天行业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投入大 [1] - 新领域市场竞争激烈,受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影响较大 [1]
《中国城市创投活力及城市创新力指数报告》发布:创投创新联动 头部城市差异化发展各显其能
证券时报· 2025-07-31 03:09
城市创投活力排名 - 上海 深圳 北京稳居前三且优势突出 与第四名及之后城市拉开较大差距 呈现头部领跑梯队分化格局 [1][2] - 募资指数北京第一 依托集中全国头部金融机构和国家级出资平台 上海苏州紧随其后 广深位列前五 苏州超越广深 南京与深圳基本持平 [2] - 投资指数上海全国第一 北京深圳紧随其后 前10名城市差距较小且以一线或新一线城市为主 [2] - 退出指数深圳居首 打破募资投资领域北京上海垄断前二格局 长三角苏州杭州进入前10 中西部以武汉合肥成都为主 [2] 城市创新力排名 - 北京上海深圳创新力指数位居前三 北京绝对领先 [1][2] - 北京依托国家实验室占全国60% 央企研发总部中关村聚集约76家及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 巩固创新策源地地位 [2] 热门赛道城市分布 - 半导体集成电路赛道在十大热门城市均位于前三 在上海深圳苏州杭州合肥南京成都武汉8个城市位列首位 在北京广州位居第二 显示绝对资本聚集效应 [3] - 北京以人工智能为首要赛道显著领先其他城市 深圳计算机视觉位列第四 合肥新材料航空航天赛道位列前五 体现地方产业资源与资本选择深度绑定 [3] - 生物制药在上海杭州南京成都武汉5个城市排名前两名 在北京苏州广州位列前五 [3] - 医疗器械在深圳苏州广州排名第二 在上海北京杭州合肥成都稳居前三甲 医疗健康领域在所有城市TOP5中占据关键位置 [3] 区域创投表现 - 杭州苏州凭借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活跃表现 在热门赛道投融资城市排名中双双跻身前五名 [1]
中材科技1.47亿收购加速业务布局 研发投入占5.47%净利预增超80%
长江商报· 2025-07-29 07:25
业务布局与收购 - 公司拟1.47亿元收购中建材航空15%股权并增资2亿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增至40% [1][2] - 中建材航空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006万元、40万元,净利润分别亏损9117万元、1454万元 [2] - 增资完成后中建材航空注册资本由10.5亿元增至15.5亿元,股权比例保持不变 [2] 战略发展 - 收购中建材航空股权旨在发展民用航空复合材料业务,支持国产大飞机国家战略项目 [1][3] - 公司业务紧扣新能源、航空航天、节能减排等领域,持续拓展海外布局 [1] - 公司拥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13.1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5.47% [1][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2168件,其中发明专利1047件 [3]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2754人,占比11.91%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8.4亿—10.4亿元,同比增长80.77%—123.81% [1][5] - 2024年营业收入239.8亿元,同比下降7.4%,归母净利润8.9亿元,同比下降59.9% [5]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预计6.7亿—8.3亿元,同比增长186.13%—254.47% [5] 海外扩张 - 控股子公司中材锂膜拟在匈牙利投资1.14亿欧元建设年产能6.4亿平方米的湿法涂覆隔膜生产基地 [6] - 控股子公司中材叶片拟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2524.34万美元建设年产110套百米级风电叶片制造基地 [6] - 2024年国外营业收入占比约9.95% [5] 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过130%,截至7月28日报收29.71元/股,总市值498.6亿元 [6] - 公司玻璃纤维产品结构优化、价格同比上升,风电叶片产品销量同比增长驱动利润增长 [5]
引来金融“活水”助力产业“向新”
四川日报· 2025-07-26 06:08
专精特新企业现状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专精特新企业3000余户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5 2% [6] - 100余户企业年生产规模超过10亿元 [6] - 全省179个A股上市公司中有46家是专精特新企业 [6] - 上半年专精特新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2% 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 9个百分点 [6]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四川省科技创新投资集团发起3支基金 规模合计30亿元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领域 [2] - 四川未来创兴股权投资基金规模5亿元 投资方向为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 生物制造 [2] - 上半年四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13% [5] 产融合作案例 - 辰显光电获省市国有投资运营平台近11亿元投资 实现TFT基Micro-LED量产线突破 [3] -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定制金融产品和优惠利率 [6] - 工商银行"制造e贷" 农业银行"先进制造业贷"等15款金融产品发布 [7] 产融合作平台建设 - 大会发布全国首个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信息系统 [6] - 中国银行与中国人保推出"中试保融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助推中试加速 [7] - 四川省科创投资集团计划围绕重点产业链招引链主和链属企业入川 [7]
商务部:中国将与阿拉伯国家拓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21:30
中阿经贸合作现状与展望 - 2024年中阿贸易额达40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中国连续多年保持阿拉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1] - 中企在埃及、阿联酋和沙特等国建设多个产业园区,实施金属冶炼、建材制造、棉纺加工、渔业养殖等生产性项目 [1] - 阿拉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和企业积极在华投资石化、新能源和科技等产业,双向投资持续升温 [1] 中阿未来合作重点领域 - 巩固传统能源合作,拓展光伏、风电、绿氢等可再生能源合作,打造立体能源合作格局 [1] - 深化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合作 [1] - 拓展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合作 [1]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概况 - 以"创新、绿色、繁荣"为主题,将于8月28日至31日在宁夏银川市举办 [1][2] - 已有42个国家、30个省(区、市)及港澳台500多家机构和企业报名参展 [2] - 西藏、澳门首次搭建形象展 [2]
民士达(833394):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56%,数据中心、航空发动机等领域推动产品升级
华源证券· 2025-07-25 11: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1.81/2.3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8/1.24/1.5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3.9/34.6/27.2倍 [6] - 公司基本盘产品芳纶纸地位领先且加速国产替代,在多领域高增长值得期待,国际客户验证和国产大飞机交付有望使蜂窝芯材芳纶纸需求延续高增长,公司将受益于新兴行业需求释放,同时加快新产品开发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看好长期业绩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24日收盘价42.82元,一年最高/最低为56.84/11.00元,总市值62.6243亿元,流通市值20.5338亿元,总股本1.4625亿股,资产负债率23.17%,每股净资产5.13元/股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年|2024年|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0|408|531|672|851| |同比增长率(%)|20.70%|19.82%|30.24%|26.54%|26.6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2|101|143|181|230| |同比增长率(%)|28.74%|23.14%|41.91%|26.93%|27.00%| |每股收益(元/股)|0.56|0.69|0.98|1.24|1.57| |ROE(%)|12.70%|14.04%|17.23%|18.67%|20.00%| |市盈率(P/E)|76.71|62.30|43.90|34.59|27.23| [8] 事件 - 2025H1营收2.37亿元(yoy+28%),归母净利润6303万元(yoy+42%),扣非归母净利润6112万元(yoy+56%),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435万元(yoy+87%);2025Q2营收1.22亿元(yoy+28%/qoq+6%),归母净利润3248万元(yoy+36%/qoq+6%),扣非归母净利润3128万元(yoy+41%/qoq+5%),整体收入、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高增长,利润端超预期,Q2相关费用率环比因业务、产能扩张略微回升 [9] - 2025年上半年产销两旺,产能落地支撑基本盘扩张,新能源车、电网升级等需求强劲;2025Q2供需两旺,供给端募投1500吨产线二季度落地,预计达产后全年产能较2024年提升30%,需求端新能源汽车领域增长,拳头产品YT510W增速超40%,变压器、蜂窝芯材等应用领域突破;2025Q2毛利率41.0% (yoy+2.3pcts /qoq+1.3pcts),净利率25.9%(yoy+2.3pcts/qoq-0.4pcts) [9] - 航空航天蜂窝芯材用芳纶纸入选“山东省低空领域重点产品名单”,前瞻布局闪蒸无纺布、RO膜基材等第二增长曲线;聚焦新能源、低空经济、航空航天三大赛道,推进大飞机项目落地,拓展新型领域,构筑技术壁垒,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新领域放量,2025H1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业务步入正轨,复合材料产品营业收入较2024H1增长1185%;上半年新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拳头产品“间位芳纶纸”获评“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航空航天蜂窝芯材用芳纶纸”入选名单体现低空经济布局成效;RO膜基材与湿法无纺布预计2026Q1投产,拓展业务版图 [9]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项目|2024年|2025E|2026E|2027E| |----|----|----|----|----| |资产总计(百万元)|980|1103|1285|1513| |负债合计(百万元)|245|260|305|354|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735|843|981|1158| |营业收入(百万元)|408|531|672|851| |营业成本(百万元)|255|320|404|511| |净利润(百万元)|96|138|177|227|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101|143|181|230| |EPS(元)|0.69|0.98|1.24|1.57| |营收增长率|19.82%|30.24%|26.54%|26.62%| |营业利润增长率|23.11%|43.90%|27.15%|28.9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3.14%|41.91%|26.93%|27.00%| |经营现金流增长率|20.80%|198.39%|56.03%|19.49%| |毛利率|37.49%|39.78%|39.88%|39.98%| |净利率|23.49%|26.06%|26.37%|26.69%| |ROE|14.04%|17.23%|18.67%|20.00%| |ROA|10.26%|12.94%|14.09%|15.20%| |ROIC|23.22%|27.50%|27.73%|33.40%| |P/E|62.30|43.90|34.59|27.23| |P/S|15.35|11.79|9.31|7.36| |P/B|8.74|7.56|6.46|5.45| |股息率|0.47%|0.49%|0.63%|0.79%| |EV/EBITDA|20|32|25|20|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