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搜索文档
中国中药材功能性食品行业白皮书:从养生青年到银发族群,行业如何破解国民健康焦虑?
头豹研究院· 2025-07-02 20: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药材功能性食品行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受益于健康消费升级和政策支持,但面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挑战,药食同源理念将拓展市场边界 [2] - 精准营养为中药材功能性普通食品提供科学化路径,中药材保健食品中备案中药材保健食品及灵芝保健食品极具增长潜力 [3] - 备案制相比注册制准入门槛更低,人参、西洋参和灵芝纳入保健食品备案原料目录,拓宽了中药材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 [79] - 灵芝保健食品以灵芝为主要原料,传统名贵中药材灵芝药理作用丰富,医药企业是主要厂商,不同代际老龄人的消费意愿各异将推动行业发展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章 中国中药材功能性食品的行业综述 - 保健食品属于功能性食品的细分领域,本文研究范畴为广义的功能性食品,包括功能性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中药材功能性食品指以中药材功能性成分为主要原料的功能性食品 [11] - 药食同源物质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其思想源于传统医学的养生观,应用场景不断扩展,相关中药材产业发展态势复杂 [12] - 道地药材与中药材GAP推动中药材质量提升,道地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但产业面临问题,新版中药材GAP为行业提供了更安全、稳定、高效的原料基础 [13] 第二章 中国中药材功能性普通食品的行业分析 - 精准营养为中药材功能性普通食品提供科学化路径,国民膳食结构不合理,传统膳食建议难以满足个体需求,精准营养干预应运而生,促使该部分食品需求快速增长 [34] - 心血管健康与减糖赛道快速增长,常见慢性病中维护心脑血管健康与促进减糖属于高增长赛道,与功能性成分膳食纤维有关,高膳食纤维成分的中药材在功能性普通食品领域应用广阔 [35] - 行业存在整体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共性问题,如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功利化、低水平重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 [36] 第三章 中国中药材保健食品的行业分析:备案中药材保健食品 - 保健食品备案制相比注册制准入门槛更低,人参、西洋参和灵芝被正式纳入保健食品备案原料目录,开辟了传统中药材原料可在备案产品中使用的先例 [67] - 行业产品厂商背景多元,中药企业原料成本优势显著,备案中药材保健食品的厂商可分为两类,中药企业在业内更具竞争优势 [68] - 备案中药材保健食品的主流剂型包括软胶囊与粉剂,已备案的人参及西洋参保健食品以软胶囊和颗粒剂为主,已备案的灵芝保健食品分为灵芝孢子粉和非灵芝孢子粉两类,非灵芝孢子粉包括软胶囊和口服液两种剂型 [69] 第四章 中国中药材保健食品的行业分析:灵芝保健食品 - 传统名贵中药材灵芝药理作用丰富,含有三萜和多糖等化学成分发挥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纳入食药物质目录后,可作为普通食品、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原料 [123] - 医药企业是灵芝保健食品的主要厂商,灵芝保健食品与中医药理念关联度高,化药与中药企业在推广时更具优势,且会持续投入研发 [123] - 不同代际老龄人的消费意愿各异,老年群体是保健食品的主要客群,银发经济的崛起将为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不同代际老龄人的需求推动行业规模增长 [124]
新会陈皮,岭南寄往丝路的风味信笺|行李箱里的广东手信⑤
南方农村报· 2025-07-02 18:00
新会陈皮行业概况 - 新会陈皮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素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的美誉 [17][18] - 核心产区位于潭江、西江、银洲湖三水交汇的冲积平原,独特的湿热气候与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孕育出品质卓越的茶枝柑 [18][19] - 采用传承700余年的三瓣开皮技艺,经天然日光生晒、干仓陈化三年以上,年份越久药效与价值越高 [19][20] 产品特性与价值 - 陈皮性温味辛,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是化解油腻、温养脾胃的"神器" [12][13] - 《本草纲目》记载其"理气通温,化痰利水",《饮膳正要》记载元朝宫廷以陈皮入膳达28处 [13][14] - 产品形态包括传统陈皮片以及各类衍生产品,如陈皮普洱茶、陈皮咖啡、陈皮酵素等 [25][26][27]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开发了陈皮普洱茶、陈皮白茶等养生茶饮,陈皮咖啡、陈皮柠檬茶等创意饮品 [25][26] - 推出陈皮酵素、陈皮酸奶等健康食品,以及陈皮花生、陈皮话梅等休闲零食 [27][28] - 7月4日至6日将亮相新疆霍尔果斯,参与"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推广活动 [2][3][33] 文化与社会价值 - 体现了广东"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把养生滋味融入日常饮食 [15] - 产品既保留传统韵味,又贴合现代生活需求,让养生变得轻松有趣 [32] - 此次新疆推广活动不仅是风物的迁徙,更是岭南文化与中亚文化的对话 [34]
“朋克养生”年轻人,喝出100亿大买卖
36氪· 2025-07-02 07:28
行业概览 - 中式养生水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4.5亿元,同比增长超350%,2024年前5个月同比增长94.5%,预计2028年突破100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超88% [4] - 18-36岁消费者占比近70%,其中27-36岁占48.6%,18-26岁占21.3%,年轻群体为消费主力 [2][4]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头部品牌可漾和元气森林合计市占率超90%,其中可漾占40%,元气森林"自在水"系列2024年销售额破10亿占58% [4][12] 产品与市场特征 - 产品主打"药食同源"概念,包括红豆薏米水、人参水等,包装和宣传强化健康属性,定价4-6元,较普通无糖茶溢价30%-50% [1][4][10] - 生产成本较无糖茶高20%,因使用中药材如红豆、薏米、人参等,480ml红豆薏米水代工价0.55元/瓶,总成本2.15元/瓶 [10] - 复购率低,消费者多因尝鲜购买,但因口味独特或价格较高难成长期习惯,部分门店回头客仅占少数 [6][7] 竞争格局与品牌策略 - 新锐品牌好望水"照顾系列"半年销售额破亿,增速超元气森林"自在水"(4个月破亿) [4] - 传统巨头如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等推出决明子大麦饮、汉方植物饮料等产品,但线下渠道存在感较弱 [4][5] - 盒马、山姆等零售商联合李良济、同仁堂推出中药配方养生水,最高定价达4.9元/瓶 [5][7] 渠道与营销 - 一线城市连锁便利店覆盖率超80%,写字楼附近门店500ml装日销30瓶,补货周期3-7天 [7][9] - 线上渠道增速显著,2024年前5个月线上销售额同比增94.5%,天猫/京东"中式养生水"搜索量增356% [9] - 元气森林通过线下快闪店"水煮工坊"和小红书博主合作强化"古法熬煮"差异化认知 [9]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技术门槛低、利润空间大导致大量玩家涌入,但头部品牌已形成壁垒,中小品牌通过功能细分(助眠、消肿)、区域特色(新会陈皮水)和高端化(10-15元人参水)突围 [12] - 市场仍处增长期,新进入者可通过差异化定位获取份额,但需面对渠道、品牌等竞争壁垒 [12]
推动药膳技艺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2025福建省中医药膳制作技能大赛在福州举办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2 06:22
行业活动 - 2025年福建省中医药膳制作技能大赛在福州举办 汇聚全省34支药膳精英战队 [1] - 同期举办2025年福建省中医药特色产品展 实现竞技比拼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 [1] - 大赛设置综合笔试、视频展播、技能演示、知识竞答四大竞技版块 [2] - 技能演示环节包含必选项目"五彩山药丝"和自选药膳主食热菜 展现选手创意 [2] - 大赛共决出团体奖18名、个人优胜奖14名、特别贡献奖6名、组织奖3名 [3] - 推荐部分选手申报"福建省金牌工匠"荣誉称号 推荐3家参赛单位申报"五一先锋号" [3] 行业发展 - 推动药膳从赛场走进社区厨房 从文化瑰宝变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2] - 通过标准化推广、科技赋能与大众科普三重驱动发展药膳产业 [2] - 推动药膳技艺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形成守护群众健康的"新食尚" [3] - 探索中医药膳与世界多元饮食文化融合发展路径 [1] - 将中医药膳融入健康全周期管理 挖掘具有推广价值的特色药膳方剂 [2] 产品展示 - 中医药特色产品展展出20余家医疗机构的健康产品 包括药膳、养生茶饮、中药面膜等 [3] - 展会展示中医主题文创产品 如非遗中医药叶画、本草书签、中医养生漫画等 [3] 行业观点 - 大赛为药膳制作技能人才搭建展示与交流平台 推动"寓医于食"理念普及 [1] - 食材精妙组合体现中医整体观 药膳是"药食同源"古老智慧的生动诠释 [1] - 将传统药膳与现代科技、营养理念有机结合 为中医药产业注入新动能 [1]
药食同源产业已成为大健康领域的核心风口
中国食品网· 2025-07-01 17:3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达2650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突破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超2万亿元)[1] 核心驱动因素 - 药食同源产业核心价值在于以"治未病"理念填补健康管理空白,增长由政策扩容、消费升级、产业创新及社会价值共同驱动[1] 政策红利 - 国家卫健委加速更新《药食同源目录》,2024年纳入地黄、麦冬等4种物质,目录总数达106种(2025年6月数据)[1] - 2024年启动"食品安全全链条追溯"体系,要求企业上传全流程数据,两会提出"负面清单管理"强化原料安全与功效宣称管控[1] 消费需求 - 90%的90后具有养生意识,超半数已付诸行动,"养生咖""水替"等新概念席卷市场,如人参咖啡、黄精拿铁等受年轻人追捧[2] - 场景多元化延伸,从滋补品向日常消费渗透,如盒马迭代3.0版"经方养生水",药膳预制菜茯苓鸡汤、山药排骨汤等[2] 产业创新 - 食品类占比升至60%(即食化、零食化趋势),如"玉竹百合饮"通过低温萃取保留90%多糖成分[3] - 头部企业采用AI气候模型种植,使人参皂苷含量提升20%,酵母合成灵芝酸等技术降低成本40%[3] - 跨界融合加速,老字号同仁堂、李良济联手盒马推养生下午茶,咖啡品牌植入人参、灵芝等原料[3] 社会价值 - 药食同源原料种植带动多地规模化发展,如贵州元坤药业依托刺梨、天麻等道地药材建立GAP基地,形成"种植-加工-品牌"产业链[4] - 名录扩容推动药材食品化,拓展食物来源并提升附加值,践行"大食物观"[4]
荔枝煲鸡为何能火?中医美食家:荔枝不仅是岭南佳果,还是温补上品
南方农村报· 2025-06-30 20:33
荔枝煲鸡现象传播效果 - 荔枝煲鸡视频24小时内点击量突破1000万次 [2] - 直播期间在线人数突破13万 评论区互动量持续走高 [7][8] - 视频传播掀起岭南养生热潮 网友围绕荔枝食用禁忌和药膳搭配展开热烈讨论 [4][8] 中医理论与养生逻辑 - 荔枝煲鸡遵循中医"君臣佐使"配伍原则 食材搭配逻辑严谨 [11] - 荔枝 鸡肉 红枣 桂圆 姜均属温性 适合阳虚和气血不足人群 [12] - 荔枝核具有行气散结和疏肝止痛功效 孕妇服用需去核 [16][17] 药膳食疗方配方 - 荔枝煲鸡配方:荔枝肉10颗 鸡半只 红枣三颗 姜两片 适量桂圆和枸杞 [15][59] - 荔枝煲排骨配方:荔枝肉50克 排骨250克 马蹄100克 红枣10颗 [21][61] - 荔枝煲水鸭配方:荔枝30克 鸭500克 干贝25克 陈皮2克 [25][62] 食材配伍与适用人群 - 荔枝煲排骨用马蹄替代桂圆 马蹄凉性可中和温性 转温补为清补 适合大多数人群 [22][23][24] - 荔枝煲水鸭适合气阴两虚且脾胃功能较弱者 老鸭滋阴清虚热 干贝滋阴益肾 陈皮理气防滋腻 [26][27] - 过量饮用荔枝煲鸡易致热邪内生 出现口干舌燥等症状可改用荔枝煲水鸭汤方 [38][39] 烹饪技巧与健康提示 - 担心上火可将荔枝洗净后连壳烹煮 荔枝皮可解荔枝热 [40][41] - 煲汤时间过长易导致嘌呤物质累积 增加痛风风险 高尿酸人群需严格控制炖煮时长 [56][57] - 理气可选用陈皮 具有行气消滞 理气健脾 祛湿化痰多重功效 [46][47]
盖狮多款产品齐发力,赋能健康饮食新升级
中国食品网· 2025-06-30 17:45
公司产品矩阵 - 公司核心产品为100%纯果泥 同时涵盖有机营养面 益生菌溶豆 云朵泡芙 有机米粉 非遗山楂及果汁饮品等多系列产品 [1] - 产品矩阵凝聚品牌对品质与创新的追求 致力于提供营养均衡的婴童食品与家庭健康零食 [1] 技术创新与工艺 - 有机五色营养面实现6种维生素矿物质均衡配比 五种口味荤素搭配 [3] - 溶豆系列采用FD冻干锁鲜与无麸质配方 结合专利酶解工艺提升吸收率 [3] - 云朵泡芙运用非油炸物理挤压工艺 实现0反式脂肪酸 [3] - 有机胚芽米粉通过胚芽保留与酶解水解技术 减少营养流失 [3] - 非遗山楂糕采用四层控温熬制工艺 0添加蔗糖 融合鸡内金等药食同源食材 [3] - 果汁饮品运用熬煮工艺萃取山楂 鸡内金等药食同源食材营养精华 [3][6] 全龄化产品策略 - 营养面系列覆盖儿童辅食至成人速食场景 3分钟速食适配都市快节奏 [4] - 溶豆产品同时满足婴幼儿发育需求与成人低卡零食需求 [4] - 果汁饮品推出高锌山楂 双益桔梗梨 多维柚子四神三款口味 覆盖各年龄层 [6][7] 文化传承与营销 - 将省级非遗山楂制作工艺融入生产线 延续古法熬制精髓 [7] - 联合《智慧树》举办亲子活动 设立商超体验区推广药食同源理念 [7] - 通过央视媒体合作推动非遗食养文化普及 [7] 未来发展规划 - 研发中心计划拓展功能性成分应用 推出健康零食新品与创新辅食 [7] - 目标完善健康零辅食生态闭环 提供更多天然营养美味选择 [7]
新华网财经观察|“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调查
新华网· 2025-06-30 11:49
药食同源茶饮市场概况 - 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规模2023年达4.5亿元 预计2028年超百亿元[3] - 2024年第一季度植物饮料类目份额增长超20%[2] - 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82% 成为无糖茶之后新热点[6]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49%消费者在618期间青睐购买红豆薏米水等中式养生水[2] - 25-35岁消费者占比37.6% 36-45岁占32.2%[10] - 无糖茶增速放缓至4.1% 药食同源茶饮增速达37.64%[11] 市场竞争格局 - 2018年可漾布局红豆薏米水 5年内仅4家企业进入[6] - 2023年元气森林推出"自在水"系列 康师傅 露露等跟进[6] - 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 23个品牌推出59款新品[7] - 京东七鲜货架产品达20余种 盒马等推出自营产品[6] 产品特点与创新 - 采用106种食药物质目录原料[3][4] - 元气森林参考广东煲汤凉茶文化 采用传统"煮"工艺[10] - 三得利推出"焕方"品牌 来伊份跨界入局[7] 行业现存问题 - 同质化严重 红豆薏米水重复率最高[12][13] - 原材料供应和质量控制存在挑战[14] - 口感与健康平衡难题 部分产品有苦涩味[16][17] - 价格偏高 500ml规格4-9元/瓶[18] 未来发展建议 - 开发差异化配方组合 针对细分人群需求[19] - 建立专属行业标准体系[20] - 探索新原料 新配方 新工艺[20]
“中医是值得一生体悟和实践的东方智慧”(我在中国·行耕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8 06:12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德国籍中医马赛丽在中国学习并实践中医超过10年,拥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能使用多国语言与患者交流,助力中医药服务更具国际范儿 [4] - 中医药已推广到全世界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外籍中医在中医药国际化过程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能够结合所在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患者需求传播中医价值 [9] - 国医汇集团推出"国际青年中医健康服务团队计划",通过提供资金、品牌、供应链等支持,培养既精通中医又具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9] 中医药文化传播 - 马赛丽积极向外国朋友普及中医药文化理念,组织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用德语解释中医健康理念,并展示中医养生食疗 [8] - 马赛丽开设中医培训强化班,分为德语班和英语班,已在上海、天津、长春等地举办多次,帮助外国人系统性学习中医 [8] - 一位参与培训班的学员学成后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开起了中医诊所,将中医带回故乡服务同胞 [9] 中医诊疗特色 - 中医临床注重辨证论治,针对病例的具体情况施以个性化治疗,问诊细节对判断体质对症下药很关键 [6] - 马赛丽在诊疗中充分考虑中外文化差异,用患者听得懂的方式解释中医的抽象概念和诊疗原理,例如通过舌苔照片展示"上火"的表现 [6] - 中医是温和的、润物细无声的,马赛丽曾通过中药汤剂配合艾灸的整体治疗方法,帮助一位长期受免疫性疾病困扰的外国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6][7] 中医教育与学习 - 马赛丽初到北京学习中医时面临语言难题,中医术语晦涩难懂,德语里找不到对应词,她通过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泡图书馆等方式克服困难 [5] - 马赛丽通过自身经历感悟到中医不仅是疗法,更是一门与自然对话的古老智慧,每一味草药都承载着医者的良苦用心 [5][6] - 学好中医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深入的临床实践,马赛丽提醒学习者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9]
非遗焕新 京冀联动 北岸吉市开启文化消费新场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7 20:57
文化市集创新模式 - 北岸吉市以"非遗走进生活"为核心理念,融合历史名园风貌与非遗传承项目,构建"看学做买晒"的消费动线,成为京城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新地标 [1] - 市集通过竹编、剪纸、香囊制作等非遗技艺展销区与亲子互动的皮影DIY项目,结合潮流文创产品如纯金银錾刻装饰画、北海公园主题蔚县剪纸等联名产品,吸引消费者 [3] - 活动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创业团队启动"非遗传承人宣传计划",通过平台扶持推动文化可持续发展 [3] 区域协同与跨界合作 - 京冀文旅协作推出"荷风拂塔・京冀'鲜'行"主题活动,联动河北省安新县赵北口镇在北海公园北岸吉市设白洋淀风物展售专区,呈现8大类50余种非遗制品 [5] - 仿膳茶社推出"菡萏茶话"荷花主题非遗手工下午茶及"淀泊寻鲜"系列茶点,搭配非遗手工体验和白洋淀农副产品展销,实现文旅融合 [5] - 仿膳与北京同仁堂达成深度老字号联盟合作,推出仿膳香礼及四季酒,并设计老字号联盟柜台,消费者可获赠香囊材料包体验DIY草本香囊制作活动 [7] 商业模式创新 - 北岸吉市采用"文化展示+消费帮扶+产业联动"模式,既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也为京津冀乡村振兴与老字号联盟创新发展提供示范样本 [9] - 仿膳与同仁堂以"药食同源"为理念,探索联名养生糕点研发,实现"饮食养生+非遗手作"的跨界融合,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入现代消费场景 [7] - 市集将持续常态化运营,通过非遗技艺活态展示与区域协同创新,形成可持续的文化消费生态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