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资余额
icon
搜索文档
截至7月29日,沪市融资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搜狐财经· 2025-07-31 12:54
市场杠杆资金规模 - 沪市融资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08.36亿元,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 [1] - 深市融资余额达到9612.51亿元,刷新历史纪录 [1] - 沪深北三市融资余额连续7个交易日增加,累计增幅达803.05亿元,单日融资净买入额多次突破百亿元 [3]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上证指数已连续6周上涨,深证成指站上11200点,市场赚钱效应吸引融资资金加速流入 [2] - 2025年7月14日实施的融资融券标的扩容政策,新增了科技、创新药、信创等热门方向的ETF,上交所调入16只ETF,深交所新增13只 [4][5] - 2024年7月实施的暂停转融券业务及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政策,间接抑制做空力量,强化融资资金主导地位 [5] 资金流向与行业偏好 - 电子、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板块成为融资客加仓重点,电子行业7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累计达87.03亿元,融资余额突破2200亿元 [6] - 资金呈现扎堆科技与新能源的特征,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行业融资余额增幅居前,而食品饮料、石油石化、煤炭等传统行业被减持 [9] - 北向资金净流入182亿元,重点加仓半导体、医药等板块,与融资资金流向形成互补 [10] 杠杆水平与市场结构 - 当前融资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约为2.25%,远低于2015年峰值时的4.7% [8] - 行业分化与宏观经济“含新量”提升相关,2025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显著高于GDP增速 [9] - 7月29日A股成交额缩量至1.79万亿元,与融资余额增长形成背离 [11] 监管环境与政策影响 - 监管层对杠杆风险保持警惕,2024年7月暂停转融券业务、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等措施持续影响市场 [12] - 交易所明确要求对“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异常交易行为加强监控 [13] - 融资交易的杠杆放大效应可能加剧亏损,例如新易盛单日融资余额增幅达17.18%,若股价回调10%,投资者追加保证金比例可能超过30% [14]
两市融资余额8连升 较上一日增加21.67亿元
快讯· 2025-07-31 08:53
截至7月30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1.00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93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9630.26 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7.75亿元;两市合计1.96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1.67亿元。 ...
融资余额创十年新高 科技赛道成资金布局高地
证券时报· 2025-07-31 02:52
6月23日以来,A股市场持续上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均连涨六周。伴随着市场回暖,融资交易活跃 度明显提升,市场融资余额屡创新高。 资金流向科技赛道 数据宝统计,6月23日以来,融资资金净买入居前的个股集中于算力、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科技赛 道,共有56股累计净买入超5亿元,如CPO龙头新易盛净买入41.21亿元,居于榜首,中科曙光、中际旭 创亦上榜,半导体概念菲利华、澜起科技、寒武纪-U等个股上榜,新能源汽车概念股比亚迪、宁德时 代、国轩高科等也上榜。 本轮融资资金持续加仓的科技股普遍具备高成长特征,资金流向高度契合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主线。数 据显示,近期融资资金累计净买入超5亿元的个股中,32股近五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10%,占 比超过总数的57%,其中新易盛、中控技术、迈瑞医疗等各行业龙头增长率均在20%以上。 相比之下,2014年至2015年期间,融资资金更偏向于金融板块。如2015年2月25日~6月19日期间,中国 平安获融资净买入金额达到216.84亿元,兴业银行、农业银行、北京银行均位于净买入金额前五。此 外,2015年融资资金还具有追逐中小盘题材股风格,2月25日~6月19日期间共有80股 ...
沪市融资额超1万亿,击鼓传花还有多久?
搜狐财经· 2025-07-30 22:47
融资余额创新高现象 - 沪市融资余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 创近十年新高 [2] 散户投资行为特征 - 散户投资者普遍存在持仓大涨时纠结卖出、不涨时纠结换仓、盈利时纠结止盈、亏损时纠结止损的焦虑心态 [3] - 焦虑情绪使散户容易被机构资金反复收割 [3] - 多数投资者无法看清市场真实交易行为 容易被表面涨跌迷惑而忽视机构资金动向 [3] 机构资金定价权机制 - 机构投资者利用散户对概念和利好的执念来改变股价走向 掌握市场定价权 [6] - 大数据时代资金流向数据可能被造假 但大资金交易行为必然在数据上留下痕迹 [6] - 案例显示盛屯矿业和齐峰新材同样发布业绩预增公告 但股价表现大相径庭 [4] 量化数据监测价值 - 机构库存数据可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 橙色柱状图显示机构交易特征 [7][9] - 机构库存越活跃表明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且参与时间越长 [9] - 当机构库存数据活跃时股价通常上涨 反之则下跌 盛屯矿业因机构资金提前布局而上涨 齐峰新材缺乏机构参与最终下跌 [11] 融资余额本质分析 - 融资余额创新高本身不能说明市场好坏 关键需看资金流向标的 [12] - 若融资资金流入机构看好优质标的则市场可能向好 若仅是散户一厢情愿则风险积聚 [12] - 量化数据价值在于还原市场真相 帮助投资者看清本质 [12]
融资余额逼近2万亿关口 资金端暖意绵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2:46
融资余额创新高 - A股融资余额达到1.97万亿元 续创2015年7月3日以来新高 [1][3] - 融资余额连续7个交易日增长 自4月3日以来首次重返1.9万亿元之上 [3] - 单日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连续7个交易日突破10% [1][4] 杠杆资金情绪高涨 - 融资余额持续增长表明投资者通过加杠杆做多 对后市乐观预期增强 [3] - 融资买入占比持续超10%释放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信号 [4] - 融资余额过高可能是市场过热信号 高杠杆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亏损压力 [3] 机构资金积极信号 - 6月混合型公募基金新发份额达292亿份 创2024年以来新高 [5] - 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举措强化险资权益资产配置稳定性 加速险资入市进度 [2][5] - 产业资本减持规模较上月大幅下降约四成 市场减持压力明显减轻 [2][6] 增量资金多元来源 - 无风险利率快速下降推动理财资金通过保险银行间接入市 [6] - 外资重新流入中国市场 [6] - 宽基ETF持续获得资金净申购 配置盘持续入场 [6] 市场交投活跃特征 - 日均成交额维持相对高位 市场换手率同步提升至3%以上 [6] - 市场进入活跃博弈阶段 资金轮动特征显现 [6] -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持续增长 高收益资产稀缺性推动股市配置增加 [7] 后市展望与驱动因素 - 核心指数有望挑战年内高点 但过程可能并非一帆风顺 [2][8] - 无风险利率降低 经济结构有利转变 风险偏好提升驱动市场中长期上行 [8] - 下半年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企稳回升概率较大 市场下行风险可控 [9]
融资余额逼近2万亿关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2:19
融资余额创新高 - A股融资余额达到1.97万亿元 续创2015年7月3日以来新高 [1][3] - 融资余额连续7个交易日增长 自7月21日以来首次重返1.9万亿元之上 [3] - 单日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连续7个交易日突破10% [1][5] 杠杆资金情绪高涨 - 融资余额持续增长表明投资者愿意通过加杠杆方式做多 对后市乐观预期增强 [3] - 融资买入占比持续超10%释放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信号 [5] - 融资余额过高可能是市场过热信号 高杠杆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亏损压力 [4] 机构资金积极入市 - 6月混合型公募基金新发份额达292亿份 创2024年以来新高 [6] - 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举措强化权益资产配置稳定性 加速险资入市进度 [1][6] - 宽基ETF持续获得资金净申购 配置盘持续入场 [7] 市场资金面多元变化 - 产业资本减持规模较上月大幅下降约四成 市场减持压力明显减轻 [1][7] - 市场换手率提升至3%以上 日均成交额维持在相对高位 [7] - 无风险利率快速下降促使部分理财资金通过保险、银行间接入市 [6] 后市展望 - 核心指数有望挑战年内高点 但过程可能并非一帆风顺 [1][10] - 市场中长期震荡上行趋势未改 驱动因素包括无风险利率降低和经济结构转变 [10] - 下半年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企稳回升概率较大 市场下行风险可控 [11]
融资余额逼近2万亿关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1:41
杠杆资金动态 - A股融资余额达1.97万亿元,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 [1] - 单日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连续7日突破10%,显示风险偏好提升 [1][6] - 杠杆资金连续7日净流入,反映投资者对后市乐观预期增强 [4][5] 机构资金动向 - 6月混合型公募基金新发份额达292亿份,创2024年新高 [7] - 财政部新规推动险资长周期考核,有望加速险资入市 [2][7] - 宽基ETF持续获净申购,配置盘资金稳步入场 [8] 市场资金结构变化 - 产业资本减持规模环比下降40%,市场压力减轻 [2][8] - 外资重新流入中国市场,高股息品种受青睐 [7] - 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推动股市配置需求,形成资金正反馈 [10] 后市展望 - 核心指数或挑战年内高点,但需关注政策落地及经济数据验证 [2][11] - 无风险利率下降与经济结构改善支撑中长期上行趋势 [11] - 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日均成交额维持高位,换手率超3% [8][11]
融资余额逼近2万亿关口,资金端暖意绵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1:21
杠杆资金动向 - A股融资余额达到1.97万亿元,续创2015年7月3日以来新高 [1][3] - 自7月21日起,A股单日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连续7个交易日突破10% [1][4] - 融资余额连续7个交易日增长,表明投资者通过加杠杆做多,后市乐观预期增强 [3] 机构资金信号 - 6月混合型公募基金新发份额达292亿份,创2024年以来新高 [5] - 财政部推出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举措,有望强化险资权益配置稳定性并加速入市 [2][5] - 产业资本减持规模较上月大幅下降约四成,市场减持压力明显减轻 [2][6] 市场资金面整体情况 - 市场交投活跃,日均成交额维持高位,换手率提升至3%以上,进入活跃博弈阶段 [6] - 增量资金还包括因无风险利率下降而间接入市的理财资金,以及重新流入的外资 [6] - 今年以来A股经历三轮上涨,当前由融资资金、私募基金、个人投资者正反馈机制推动 [7] 后市展望与驱动因素 - 核心指数有望挑战年内高点,驱动力量包括无风险利率降低、经济结构转变、风险偏好提升 [8] - 下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企稳回升概率较大,政策支持及预期管理强化使下行风险可控 [9] - 当前权益资产仍有较强吸引力,下半年投资者情绪有望维持 [9]
3674点越来越近 操作反而变难了?A股午后突发跳水 为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6:2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指涨0.17%收报3615.72点 深证成指跌0.77%收报11203.03点 创业板指跌1.62%收报2367.68点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8443亿元 较昨日放量411亿元 [2] - 个股方面 上涨股票超1700只 逾50只涨停 采掘 船舶制造 旅游酒店 食品饮料 商业百货板块涨幅居前 电池 多元金融 小金属 工程机械 电源设备板块跌幅居前 [2] 盘中动态 - 沪指早盘上涨0.7% 主要由银行 保险板块推动 创业板指数早盘已下跌 [4] - 午后沪指一度翻绿 但回调时承接力度良好 筹码惜售现象明显 [6] - 新股N悍高逆势大涨 最高涨幅677.71% 收盘上涨418.47% [12][13] 市场分析 - 沪指在3674点重要阻力位面临反复拉锯 获利盘兑现与套牢盘解套导致博弈加剧 [7] - 融资余额持续增长 7月29日达1.97万亿元 较前日增加153.18亿元 杠杆资金流入速度健康 [9] - 国金证券认为本轮上涨核心驱动是企业ROE见底回升预期 食品饮料 煤炭 石油石化等顺周期行业修复仍处早期阶段 [14] 投资主题 - 上游资源品(铜 铝 石油石化)及资本品(工程机械 重卡 叉车) 中间品(钢铁 电子元器件)将受益于海外需求上升与国内政策 [15] - 非银金融行业将受益于股权优于债权的趋势 [16] - 消费领域关注食品饮料 家电等红利型消费 海外关注算力与AI基础设施 [16]
7天大增近800亿元,融资余额逼近1.97万亿元,创逾10年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30 11:59
A股市场融资余额变动 - A股融资余额连续7个交易日增加,截至7月29日报19684.21亿元,创逾10年新高 [1] - 7月21日至7月29日累计增加792.54亿元,增幅4.2%,单日增幅最高为7月28日的192.62亿元 [1]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29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医药生物、电子、有色金属行业净买入额居前,分别为95.55亿元、80.52亿元、57.97亿元 [1] - 机械设备、银行、电力设备行业净买入额超40亿元,分别为54.43亿元、50.52亿元、47.02亿元 [3] - 仅石油石化和农林牧渔行业融资余额减少,净卖出额分别为7.56亿元、2.16亿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248只股票获融资客加仓超1亿元,新易盛、胜宏科技、北方稀土位列前三,净买入额分别为20.12亿元、12.54亿元、12.28亿元 [5] - 中国电建、寒武纪-U、菲利华等7只个股净买入额均超7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