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网互动
搜索文档
专题论坛亮点解读①,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邀您9月共聚海南
半导体芯闻· 2025-08-15 18:29
大会概况 - 第七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5)将于2025年9月27-29日在海南海口举办,主题为"科技引领未来,成就美好出行" [2] - 大会策划20+场会议活动,包括3场主论坛、15场专题论坛、1场高层闭门会及多场同期会议 [2] - 大会旨在推动全球政策协调、深化开放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实现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50%的目标(NEV50@2035) [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3] - 承办单位包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等 [3] - 支持单位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能源署(IEA)等国际组织 [3] 专题论坛亮点 货车零排放及基础设施协同发展论坛 - 聚焦商用车零排放转型,探讨政策、技术路线及基础设施布局 [6] - 重点讨论换电、换氢技术在干线物流中的应用前景及成本效率差异 [15] 整车平台创新与产业链新机遇 - 探讨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成长型机电架构,实现用户共创与个性化定制 [13] - 研究模块化底盘与多能源协同策略,打造兼容纯电、插电、氢能的共享平台 [13] 车网互动赋能零碳电网 - 中国首批选取9个试点城市30个试点项目推进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 [17] - 当前存在设备兼容性不足、商业模式不成熟等痛点 [17] 动力电池可持续发展论坛 - 讨论动力电池全球进展、政策法规及热点,聚焦资源供给可持续性 [22] - 分析欧盟电池法实施进展及对全球电池外贸的影响 [25] 飞行汽车如何引领低空经济发展 - 探讨飞行汽车全球趋势与中国路径,聚焦空域开放与监管机制创新 [26] - 研究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建设,推动城市空中交通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运营 [26] AI赋能汽车软硬件融合创新 - 聚焦AI技术重构研发生产范式,提升研发效率与产品质量 [28] - 探讨AI虚拟仿真技术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验成本方面的价值 [31] 双碳目标下内燃机产业发展新机遇 - 研究混合动力驱动内燃机融合发展,探索氢氨醇等碳中和燃料应用 [30] - 讨论高效混合动力发动机与混动系统技术进展 [32]
沪上人家有了“新能量据点”
中国电力报· 2025-08-15 18:13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上海成为国家首批9个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之一 共获批4个试点项目 数量居首 [9] - 居民社区私人充电桩规模化参与车网互动项目是全国首个聚焦社区车网互动场景的试点项目 [9] - 截至4月底 上海市已累计推广7千瓦V2G充放电桩100台 计划2025年全年落地1500台 [9] 技术发展与基础设施 - 2022年建成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并部署车网互动公共服务平台 [8] - 2025年3月联合多家机构开展V2G全链路集中测试 涉及多款主流车桩型号 [8] - 当前V2G技术存在车桩通信协议不统一问题 仍采用2015年充电旧国标 [11] 市场参与与经济效益 - 用户通过谷时充电(0.331元/度)和高峰放电(0.641元/度)的价差可获得收益 [3] - 每年参与20次需求响应活动 每次放电30度 可获得约1800元奖励 [4] - 通过共享充电桩按公共充电站标准收取服务费 全年可额外获得约1200元 [4] - V2G设备市场价值超万元 试点阶段免费送桩 用户年收益约900元 [4] 电网负荷与资源调配 - 2024年上海电网夏峰负荷达4030万千瓦 同比增长9.6% [7] - 2025年8月11日电网负荷达4055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7] - 60万根私人充电桩同时运行将产生420万千瓦负荷 占峰值负荷10.4% [7] - 2023年参与需求响应充电桩5.8万台 可调节能力30万千瓦 累计响应44次 [7] - 实际最大削峰负荷17.63万千瓦 累计削峰电量266万千瓦时 [7] 用户参与与社区推广 - 需求响应分快速 日前 日内三种类型 日内响应最适合上班族 [4] - 5-6月期间安装师傅已安装二三十台V2G桩 单日最高安装3台 [6] - 用户通过小程序预约即可完成反向放电操作 过程简便 [3] 发展挑战与解决方案 - 高频充放电可能引发电池衰减 寿命保障机制有待明确 [11] - 现有补贴和激励机制难以持续 需探索复合型商业机制 [11] - 上海正研究制订工作方案 完善标准体系和收益模式 [11] - 当前仅在用电尖峰时段调用放电 待技术成熟后再研究常态化电价机制 [11]
江苏今夏用电负荷已三创新高
新华日报· 2025-08-15 14:40
电力负荷创新高与保供压力 - 江苏全省用电负荷三创新高达15281万千瓦 相当于近15亿盏100瓦灯泡同时点亮 [1] - 上亿负荷量级下每攀升100千瓦保供压力成倍放大 消费侧成为重要电力资源池 [2] 负荷管理政策与实施 - 4月30日江苏出台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政策 挖掘用户调峰能力并促进新能源消纳 [3] - 通过引导企业错峰生产 组织集中检修 调动自备电厂发电等组合拳保障电力供应 [3] - 晚峰时段集中检修最大转移负荷达104万千瓦 涉及化工建材金属制品等工业企业 [3] 企业响应与电价政策成效 - 金虹钢铁调整21.43%产能至白天谷时段 白天谷时段用电负荷增至42万千瓦时较以往提升100% [4] - 尖峰电价政策施行后晚峰时段最大错峰成效达313万千瓦 工业用电负荷占电网总负荷比重近50% [4] 车网互动与虚拟电厂发展 - 7月14日实施最大功率省级车网互动实测 144辆新能源汽车通过138台V2G充电桩实现4194千瓦最大放电功率 [6] - 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聚合用电容量1160万千瓦 80家接入系统 25家完成现货市场注册其中民营13家超半数 [6] - 常州市虚拟电厂聚合3561户用户 聚合容量45.45万千瓦 形成可调能力超12万千瓦的实时调节资源池 [7] 居民节电措施与成效 - 推出智享酷夏e起节电活动 包含智能家电主动节电和峰时节电两部分 最高可获10元电费优惠券 [9] - 累计绑定近6万台智能家电设备 开展9轮居民节电互动 覆盖17.12万户次 设备参与28.78万台次 [9] - 单轮最大峰时压降规模达3.3万千瓦 参加峰时节电用户突破10万户 [9]
人民日报:广东将320万辆新能源车变成一座“隐形备用电厂”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10:22
车网互动实测规模与成果 - 广州佛山完成国内规模最大、场景最复杂的车网互动实测 参与测试的包括103个充电站和4026辆新能源车 最高响应负荷2 5万千瓦 响应电量5 4万千瓦时 [1] - 测试中广州通过虚拟电厂平台聚合53个充电站和163个V2G充电桩 佛山组织50个充电站参与响应 [1] - 广东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20万辆 假设每辆车电池容量65千瓦时 全省车载储能超过2亿千瓦时 相当于500个5万千瓦容量光伏电站的日发电量 [1] 技术实现与运营模式 - 广州首次整合粤能投、小桔、特来电等30万千瓦分散资源进入虚拟电厂平台 区块链、5G硬切片、AI强化学习技术确保调节指令45秒内必达 放电数据链上存证 车主收益实时到账 [2] - 佛山通过粤能投平台提前24小时预测电价波动 自动调节充电桩功率 误差控制在5%以内 实现无人工干预削峰 [2] - 测试设计六个场景 包括断面受限、线路重过载等 新能源汽车在3分钟内成功调低5个充电站功率 缓解10千伏线路过载问题 [3] 行业合作与未来规划 - 广东电网将以实测为蓝本组建全国首个"车网互动联盟" 邀请广东电动、广汽、比亚迪、特来电等车企、运营商、聚合商参与 [3] - 规划到2028年珠三角超过60万辆车常态化参与电网调节 相当于一座虚拟抽水蓄能电站 [3] - 广州车主在两天测试中累计获得3 8万元电费红包 佛山通过"现货价格+远程调控"组合拳实现160辆车自动削峰 [2][3]
央视新闻丨公交车变身城市“充电宝” 反向放电助力高温电力保供
国家能源局· 2025-08-11 17:13
车网互动项目背景与政策支持 - 为应对持续性高温导致用电负荷攀升的情况 一些地方创新推出反向放电新举措[2]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支持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4] - 公交车在保障日常运营优先前提下 可利用自身剩余电量反向为电网放电以缓解电网负荷压力[4] 成都公交项目运营模式与规模 - 成都公交试点车网互动项目 公交车日行夜充的运行时间与城市用电高峰错开 实现削峰填谷效应[4] - 每辆公交车每天营业结束有余电约100度 相当于高温下约10户家庭一天用电量[4] - 成都公交拥有7000辆公交车 具有线网密度高、覆盖范围广、灵活机动特点 如同7000个可行走的巨型城市充电宝[4] - 公司已建成娇子停保基地、金沙枢纽两处车网互动示范站 共配备52台双向智能充放电终端[6] 项目社会效益与行业应用拓展 - 公交车反向放电可缓解高温期间电网负荷压力[2][4] - 项目不仅应对高温和应急事件 还可为社会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支持[6] - 该举措减轻电网压力 同时促进绿色能源的高效利用[6]
公交车变身巨型“充电宝”,反向放电助力高温电力保供
齐鲁晚报· 2025-08-10 22:11
行业动态 - 多地经历持续性高温,用电负荷攀升,推动"反向放电"新举措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支持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 [6] - 公交车利用剩余电量反向为电网放电,缓解电网负荷压力 [6] 技术应用 - 成都公交试点"车网互动"项目,公交车变身"充电宝" [4][6] - 公交车日行夜充,与城市用电高峰错开,实现"削峰填谷"效应 [8][9] - 公交车每日剩余电量约100度,相当于高温下10户家庭一天用电量 [9] - 成都公交7000辆公交车具备线网密度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可视为7000个移动"充电宝" [9][11] 基础设施 - 成都公交已建成娇子停保基地、金沙枢纽两处车网互动示范站 [13] - 示范站配备52台双向智能充放电终端 [13] - 公交车可为社会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支持,减轻电网压力 [13][15] 运营模式 - 公交车长续航,充电可达300度以上,利用低谷段充电,白天剩余电量反向放电 [8] - 驾驶员操作放电功率115千瓦,12分钟收益约20元 [3] - 公交车在重大赛事、自然灾害等场景下可提供局域电力应急保供 [11] 用户反馈 - 社会新能源车主认为公交场站充电更方便快捷,20多分钟即可充满 [15]
公交车变身城市“充电宝” 反向放电“新”举措助力高温电力保供
央视网· 2025-08-10 10:07
车网互动项目创新 - 成都公交试点"车网互动"项目 公交车利用剩余电量反向为电网放电 缓解电网负荷压力 [3] - 公交车日行夜充的运行时间与城市用电高峰错开 实现"削峰填谷"效应 [5] - 成都公交已建成两处车网互动示范站 配备52台双向智能充放电终端 [8] 公交车作为电力载体 - 成都公交7000辆公交车具有线网密度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 可化身7000个可行走的巨型城市"充电宝" [5][6] - 公交车在重大赛事、重大事件、自然灾害时可起到局域电力应急保供作用 [6] - 公交车每天营业结束有余电约100度 相当于高温下10户人家一天的用电量 [5] 社会效益与用户体验 - 公交车反向放电12分钟功率达115千瓦 收益约20元 可通过手机扫码查看 [1] - 公交车可为社会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支持 减轻电网压力 促进绿色能源高效利用 [8] - 新能源车主反馈公交场站充电更方便快捷 20多分钟即可充满 无需排队 [10] 技术细节 - 成都公交使用长续航公交车 充电可达300度以上 利用夜间低谷段充电 [3] - 公交车白天运营后剩余电量可进行反向充电 [3]
公交车变身巨型“充电宝” 反向放电助力高温电力保供
央视新闻· 2025-08-10 09:44
行业创新 - 成都公交试点"车网互动"项目 公交车利用剩余电量反向为电网放电 放电功率达115千瓦 单次放电收益约20元 [1] - 国家四部门联合发文支持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 公交车在保障日常运营前提下可参与电网调峰 [1] - 公交日行夜充模式与城市用电高峰错开 实现"削峰填谷"效应 单辆公交车日余电约100度 相当于10户家庭高温日用电量 [3] 技术应用 - 成都7000辆公交车转型为移动电力载体 具备线网密度高 覆盖广的特点 形成分布式储能网络 [3] - 已建成娇子停保基地 金沙枢纽两处示范站 配备52台双向智能充放电终端 [3] - 长续航公交车夜间低谷充电300度以上 白天运营后剩余电量参与反向放电 [1] 商业模式 - 公交车为社会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支持 单次充电仅需20多分钟 缓解公共充电桩排队压力 [3] - 系统通过手机扫码实时显示放电功率 收益等数据 实现透明化运营 [1] - 该模式适用于重大赛事 自然灾害等场景的应急电力保供 [3]
公交车变身城市“充电宝” 反向放电助力高温电力保供
央视网· 2025-08-10 07:40
行业创新 - 多地创新推出反向放电新举措以应对高温导致的用电负荷攀升 [1] - 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支持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 [3] - 公交车利用剩余电量反向为电网放电实现削峰填谷效应 [3] 技术应用 - 成都公交试点"车网互动"项目配备双向智能充放电终端 [5] - 公交车日行夜充的运行时间与城市用电高峰错开 [3] - 单辆公交车每日可提供约100度剩余电量相当于10户家庭日用电量 [3] 规模效应 - 成都公交拥有7000辆公交车形成可移动的分布式储能网络 [3] - 已建成两处车网互动示范站配备52台双向充放电终端 [5] - 公交车网络具备线网密度高、覆盖范围广、灵活机动的特点 [3] 功能扩展 - 公交车反向放电不仅应对高温还可用于应急事件 [5] - 系统可为社会新能源车辆提供充电支持 [5] - 项目同时实现减轻电网压力和促进绿色能源高效利用 [5]
浙江杭州:首次规模化车网互动助力能源稳定
新华社· 2025-08-09 15:00
车网互动技术应用 - 新能源重型卡车配备130千瓦时大容量电池并搭载甲醇增程器 可将甲醇燃料高效转化为电能 可持续放电达2000千瓦时 [2] - 杭州启动首次规模化车网互动实测 让电动汽车在电网高峰反向送电 为夏季城市能源稳定供应开辟新路径 [3] - 杭州在萧山、富阳、临安等地集中开展规模化车网互动 5处充电站、24个V2G充电桩参与反向放电实测 [4] 车网互动实施效果 - 总共73位车主参与反向放电实测 总放电量3168千瓦时 相当于为1000多户家庭提供1小时空调用电 [4] - 杭州市政府出台市级补贴方案 迎峰度夏期间参与V2G充电桩放电的充电场站最高可获2元/千瓦时的顶峰放电补贴 [4] - 此次实测通过市场化激励机制实现多地联动、多品牌车型和不同场景车主共同参与 对推动政策落地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4] 电力负荷情况 - 8月6日杭州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2326.7万千瓦 创历史新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