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石家庄赞皇:太行热土澎湃县域新动能
新京报· 2025-07-11 15:03
文旅产业 - 赞皇县嶂石岩景区五一假期接待游客82.6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近6亿元 [4] - 嶂石岩景区新开放的岩美术馆采用40米悬挑木梁结构,成为国内单梁单跨最长木构建筑 [4] - 当地民宿产业快速发展,张晓妹改造8座院落形成"栗椿别苑"民宿集群,周末入住率达100% [2][3] - 高王平经营的"大凡营地"吸引石家庄周边家庭度假消费,形成特色露营经济 [2] - 赞皇县推出"全域全季全时"旅游发展战略,配套开发天台湖垂钓、宰相馆等新业态 [3] 酸枣仁产业 - 赞皇县拥有23万亩酸枣林,年加工酸枣30万吨,产出7000吨酸枣仁,占全国市场份额70% [5][7] - 当地形成300家专业公司、1500户加工农户的产业集群,年产值近50亿元 [6][7] - 河北康平健康产业公司专注酸枣仁深加工,产品覆盖食药同源和植物提取物领域 [6] - 赞皇酸枣仁因有效成分含量高被列为道地产区,近期发布区域公用品牌"赞皇酸枣仁" [7] 陶瓷产业升级 - 河北汇瓷电子公司突破陶瓷基板技术,产品价格较进口降低50%以上,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8] - 企业投资10.1亿元建设电子陶瓷项目,达产后可年产陶瓷基板300万片,预计年产值6亿元 [9] - 赞皇县推动传统陶瓷向电子陶瓷转型,产品应用于集成电路、航天军工等高科技领域 [8][9] - 当地实现"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汇瓷电子从立项到试生产仅用两个多月 [9]
“茶鱼饭后”的金融账:信贷探索有效风险补偿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3:57
天马科技集团 - 公司以鳗鱼产业为核心,打造全产业链食品供应链平台,拥有八大产业集群、两个万亩养殖基地和四大食品生产基地,鳗鱼年生产加工能力超万吨[4] - 公司实现鳗鱼工厂化、智慧化、规范化养殖,采用地热泵、空气能设备、渔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及数字化管理,实现养殖全程可溯源、成本可控、效益可预期[5] - 公司打破日本、韩国技术垄断,2008年成功研发玻璃鳗配合饲料,目前鳗鱼产业规模为世界最大[4] - 公司带动周边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落地后基地租金从1000元/亩增至2200元/亩,通过"四位一体"服务体系联农惠农[7] - 全球鳗鱼年消费量约20万吨,中国生产日本80%的消费量,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消费认知持续提升[5] 春伦集团 - 公司深耕茉莉花茶产业30余年,拥有800亩生态旅游观光园、7000亩茉莉花种植基地及3.5万亩有机茶园基地[9] - 公司推动"三茶"融合发展:茶科技方面搭建大数据平台、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茶文化方面传承国家级非遗工艺;茶产业方面带动10万亩茶园标准化种植[9] - 公司拥有3.3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及自动化生产线,产品从单一化走向系列化,茉莉茶奶成为社交媒体爆款[11] - 公司通过传感器优化种植流程,提升产能30%以上,推行无尘化生产并研发茶衍生品延伸产业链[13] 金融支持 - 农业银行向天马科技集团提供信用额度支持,并通过"抵押+信用"模式解决养殖户担保难题[8] - 广发银行为春伦集团定制无抵押授信模式,2周内发放1000万元科技贷,累计提供3000万元贷款[15][16] - 广发银行借助风险补偿机制推出专项产品,已服务79家科技型企业,累计投放11.38亿元[16] 产业集群 - 福清市鳗鱼年养殖量达1.5万吨,形成从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集群,产品热销东南亚及欧美[1] - 鳗鱼产业采用"政府引导+龙头主导+科技创新+农民参与"模式,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7] - 茶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规模化种植,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9][16]
天门“智”衣“织”出全球新丝路
央视网· 2025-07-11 10:05
行业转型与产业链构建 - 天门市服装产业实现从"代工贴牌"到"全球直供"的跃升 构建"织造—面辅料—成衣加工—电商营销—跨境物流"全产业链体系 2024年电商网络交易额达513亿元 总销量6.2亿件 [1][2] - 化纤纺织产业园投资80亿元 引入15家上下游企业 年产涤纶丝、锦纶长丝等原料超50万吨 实现"原料—纺丝—织布—制衣"闭环 [2] - 中游形成"核心工厂+卫星工厂+家庭作坊"集群模式 汇聚200余家企业 面辅料实现"次日达" [2] 跨境电商与全球布局 - 天门服装电商日发单量达10万单 其中30%为跨境电商订单 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设立东盟(泰国曼谷)和美国海外仓 计划拓展欧洲、日韩海外仓 依托海外仓营销网络在希音、Temu等平台市场份额稳居湖北第一 [3] - 快递业务量2024年突破3亿件 同比增长63% 建成江汉平原首个全自动分拣中心 单件成本低至1.4元 [4][5] 数字化与智能制造 - 智能车间采用物联网芯片和数字孪生系统 生产周期从3天压缩至4小时 AI算法实现多国客需的并行指令拆解 [6] - AI虚拟主播24小时多语言轮播 单日客群触达成倍增长 AI设计系统可生成上百款草图 智能翻译系统支持多国语言实时转化 [6] - 数字引擎推动"即需即造"敏捷生产 生产效率与响应速度大幅提升 [6][7]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 - 天门市出台"1+N"政策体系 设立11亿元专项资金 2024年兑现奖补资金11.66亿元 惠及超千家企业 [4] - 服装电商城扩建6.5万平方米厂房和5.6万平方米跨境电商大楼 对超5000万元投资项目给予地价7折优惠 [4] - 实施"一企一策"专班服务机制 解决企业招工、用地、电力等问题 [5]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实施"百城千店"布局 完善"天门衣尚"实体店网络 推动辐射全国和全球市场 [7] - 吸引约10万技能人才回流 形成"电商化+全球化"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7]
2025一乡一品国际商品博览会将于11月底举行
新华财经· 2025-07-10 21:45
博览会概况 - 2025一乡一品国际商品博览会将于2025年11月26日至2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1] - 博览会展览面积高达3.2万平方米,预计将有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商家参会 [1] - 将举办中国一乡一品提振消费论坛、中国区域公用品牌赋能产业振兴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交流会等会议 [1] 活动内容 - 汇聚行业内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聚焦行业热点话题,探寻产业升级路径 [1] - 博览会自2018年创办以来,为行业、产业创造了众多发展机遇,推动了消费市场繁荣和多边贸易往来 [1] 产业促进计划 - 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主要目的是立足本乡本土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发展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2] - 计划与中金资本合作发行产业促进基金,加强与深圳农业与食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 [2] - 培育一批优势明显的主导产品,通过博览会平台让这些优秀产品继续走向海外 [2] 筹备进展 - 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就绪,后续将全力优化展会服务,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 - 持续提升国际化办展水平,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盛会 [2]
多点开花!“两区”重点园区跑出高质量发展“北京速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0 20:33
金融街重点园区发展 - 西城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2024年达2797亿元,占全市34.3% [1] - 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年均增长6.0%,2024年达156.05万亿元,占全市70.3% [1] - 金融业三级税收2024年达4023.77亿元,占全市67.7% [1] - 金融街资产管理规模超20万亿元,占全市一半以上,占全国八分之一以上 [1] 丽泽金融商务区跨越式发展 - 入驻企业由572家增至1300余家,形成13座亿元楼宇,税收年均增速达两位数 [2] - 落地瑞众人寿、中信证券资管等全国性标杆项目,集聚中国通信服务、中国广电等科技龙头 [2] - 吸引易付达、路孚特、威立雅等国际领军企业,形成"金融筑基、科技赋能"格局 [2] 首钢园转型与服贸会升级 - 引进外资企业48家,集聚企业941家,年产值突破730亿元 [2] - 累计举办服贸会等国际活动近千场,2024年起服贸会调整为"一址举办" [2] - 计划构建综合性会展小镇,引进头部会展组织机构及一站式服务商 [2] 房山区绿色能源产业布局 - 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聚焦新型储能和氢能产业,形成两业融合示范区 [3] - 新型储能领域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3] - 氢能领域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储运、材料及技术研发,构建全产业链集群 [3] 中关村延庆园低空技术产业 - 无人机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7.7%,营收同比增长50.2% [4] - 集聚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覆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 [4] - 依托八达岭通航机场及374平方公里空域,建成低空飞行管防一体化平台 [4]
18小时锁单24万台,“YU7现象”折射中国经济新预期
环球时报· 2025-07-10 19:29
小米YU7销售表现 - 小米YU7上市18小时锁单超过24万台,创造全球汽车工业新纪录 [1] - 上市3分钟大定20万台,18小时锁单突破24万台 [4] - 全国335家门店平均每店锁单800至900台,锁单率高达75%-80% [6] - 试驾需求旺盛,部分门店单日试驾预约达800人 [6] 产品与市场定位 - YU7是小米第二款电动车型,首款电动SUV [4] - 起售价超过25万元,突破国产汽车传统价格区间 [12] - 锁单用户平均年龄33岁,女性用户比例30%,比SU7高4.5% [10] - 苹果用户占比52.4%,比SU7同期高4.4% [10] - 订单数TOP3城市为上海、杭州与北京 [10] 行业影响 - 引发竞争对手反应,部分厂商推出"退订补偿"政策 [7] - 特斯拉在YU7发布一周内升级Model 3/Y长续航版本 [7] - 改变国产汽车靠低价竞争格局,消费者愿为创新买单 [12] - 被视为"反内卷"样本,不以低价取胜而是依靠产品力 [13] 经济意义 - 24万台订单对应近千亿工业增加值和消费增量 [13] - 连接上游产业链和下游消费市场,推动国内大循环 [13] - 展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消费信心 [3][10]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出口276.5万辆超越日本 [14] 创新与消费 - 创新成为激发中国消费潜力的关键 [12] - 消费者展现对先进科技与颠覆体验的强烈向往 [12] - 中国用户相比全球更重视科技体验 [12] - 通过创造新应用场景重新定义汽车产品 [16]
“皮具之都”产业升级!花都狮岭时尚品牌总部奠基
广州日报· 2025-07-10 16:10
项目概况 - 花都狮岭时尚品牌总部项目在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举行奠基仪式 标志着皮具产业向现代化 集约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1] - 项目由狮岭皮革皮具商会牵头行业重点企业共同开发 致力于打造皮具箱包全产业链集聚的时尚品牌总部园区 [1] - 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56700平方米 总投资达7亿元 [1] 项目定位与规划 - 规划目标为"打造中国皮具产业时尚品牌总部基地" 聚焦研发设计 生产制造 品牌运营 供应链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1] - 项目已取得不动产权证并正式启动建设 一期项目入驻率超90% [1] - 深度融合狮岭镇"中国皮具之都"产业底蕴 推动技术升级 产业链升级 品牌升级 [1] 产业升级方向 - 技术升级:引入数字化设计平台与智能生产管理系统 推动皮具产业向"智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转型 [1] - 产业链升级:构建"原材料供应-研发设计-成品销售-物流配送"一体化链条 提升区域产业协同效率 [1] - 品牌升级: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 搭建国际展贸平台 助力本土品牌对接全球市场 [1] 经济效益与企业入驻 - 项目建成后将直接带动就业岗位2000个 年创造经济效益约10亿元 [2] - 采用"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集聚"模式 推动狮岭皮具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2] - 15家优质企业现场签约入驻 签约企业代表表示园区具备优秀产业生态 一流办公环境和优质产业服务 [2]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临湘:全国八成浮标来自这座湖南县城
新华社· 2025-07-10 13:17
行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2024年临湘钓具浮标产业总产值突破85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产品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年产浮标超2亿支,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80%以上,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 [1] - 临湘市已汇聚钓具浮标市场经营主体3130余家,直接带动6万从业者就业增收 [2] 产业链与技术升级 - 形成高度成熟、配套完备的产业链闭环,涵盖原材料供应、精密生产、油漆美工、包装印刷、电商物流等环节 [2] - 开发出智能浮标、3D打印渔具等4000余种产品,累计拥有专利540项,9家企业跻身"行业领跑者"名单 [2] - 通过智能化改造使生产效率提高数倍,机械臂完成打磨喷漆,3D打印缩短研发周期,过去30人的工作现在2人即可完成 [4][5] 市场拓展与销售渠道 - 采取"线上引流全球,线下深耕本土"策略,形成覆盖海内外的立体销售网络 [5] - 直播电商年销售额突破40亿元,成为产业发展重要杠杆 [6] - 针对海外不同国家垂钓特点开发上千种产品,海外市场成为重要业务板块 [5] 产品结构与竞争策略 - 集中攻坚"黑坑"、竞技等高端板块,中高端浮标效益增长迅猛 [7] - 新兴钓具板块如子线双钩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已更新到第六代,预计3年内抢占60%市场份额 [7] - 举办"临湘浮标杯"垂钓大赛,打造产品展示、竞技比赛、产业论坛的立体平台 [8] 标准化与质量提升 - 参与制定浮标生产国家标准,10家参与企业中临湘占7家 [5] - 建立覆盖全链条的标准体系,形成"临湘的标、威海的竿"行业口碑 [5] - 通过设立专业质检中心等措施,扭转早期小作坊林立、仿冒横行的局面 [5]
从“高”产到“优”产:创新筑牢糖业根基
消费日报网· 2025-07-10 11:06
产量与种植情况 - 2024—2025年榨季广西食糖产量达646.5万吨 同比增长28.36万吨 [1] - 糖料蔗种植面积达1135万亩 同比增加11万亩 [1] - 良种覆盖率接近99% [1] - 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占全国60%左右 [1] 行业地位与供需 - 我国食糖年产量约1000万吨 占全球总量5.6% [1] - 食糖消费量约1500万至1600万吨 存在供应缺口 [1] - 我国人均年消费量约11公斤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一半 [1] 产业链延伸 - 蔗渣 糖蜜 滤泥实现100%利用率 [2] - 蔗叶离田综合利用率突破40% [2] - 发展蔗糖精深加工与副产品综合利用 [2] - 开发甘蔗醋 甘蔗啤酒等新品类 [2] - 建设蔗渣环保餐具生产基地 具备出口能力 [2] 产业融合 - 推动"农业+工业+文旅+科技"深度联动 [2] - 形成以糖厂为核心的"甘蔗经济圈" [2] - 开发"蔗糖博物馆""甘蔗收割节"等文旅项目 [3] - 带动物流园区 电商仓储 农资供应点发展 [2] 国际合作 - 推进"越南种蔗+广西制糖"跨境模式 [3] - 2024—2025年榨季从越南进口糖料蔗数量同比翻番 [3] - 在RCEP框架下融入国际农业分工 [3] - 可能成为"面向东盟的糖业加工中心" [3] 发展路径 - 从"原料导向"转向"全链增值" [2] - 探索"科技+绿色+融合"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4] - 从"甜经济"迈向"强产业" [4] - 为全国农业转型提供"广西样板" [4]
赣鄱大地,到处都是“活跃跃”
科技日报· 2025-07-10 09:30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高安市富硒辣椒产业园占地2000亩,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团队共建"高安辣椒产业研究院",并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建立辣椒新品种选育示范基地 [3] - 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使园区苗期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60%,辣椒总种植面积达1.5万亩,总产值突破2亿元 [3] - 江西圣农食品有限公司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覆盖养殖、加工、物流等环节,新品种白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市场占有率达20%,向全国15省提供超4000万套种鸡 [3][4] 中医药与传统文化创新 - 仁和集团通过现代技术将传统中药汤剂转化为颗粒剂型(如"二冬汤"颗粒),推动参鹿补片、养血当归颗粒等经典方剂剂型改良 [5] - 金溪县通过古建筑收储托管机制激活2000余栋古建筑,利用VR技术打造传统村落"线上博物馆"和数字化管理系统 [6] 文旅融合与品牌建设 - 滕王阁景区推进"还江于民"工程并开展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如英国茶艺与赣菜融合、意大利咖啡师与豫章茶文化对话) [7] - 进贤县文港镇通过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整合数千家制笔作坊资源,统一区域品牌标识,形成"政府做品牌、企业做市场"模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