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能扩张
icon
搜索文档
兖矿能源20250508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煤炭、化工 - 公司:兖矿能源、西北矿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03亿元,同比减少23.5%,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减少27.9%,主要受煤炭价格波动影响[2][3] - 煤炭产量3680万吨,同比增加271万吨,完成年初产量规划;化工产品产量214万吨,同比增加25万吨,化工板块增盈4.4亿元,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优势和市场状况[2][3] - 预计2025年煤炭产量显著增长,目标为1.55 - 1.61亿吨,加上西北矿业3000万吨,总产量预计达1.8 - 1.9亿吨,增产来自陕蒙、新疆和澳洲现有矿井及万福煤矿、五彩湾3号和4号露天矿投产[4][15] - 长期目标5 - 10年内实现3亿吨煤炭产能,除收购西北矿业,自有项目预计贡献3800万吨产能,控股股东山东能源在内蒙古区域3300万吨产能可能注入[4][22] 成本管控 - 采取“十加强、十增效”措施,自产煤成本降至318元/吨,同比降低13.8%,甲醇和醋酸单位销售成本分别降低15.8%和14.7%,预计全年维持较低成本水平[2][5][7] - 各区域成本差异显著,新疆能化成本最低82元/吨,但运输难度影响创效;陕蒙区域成本相对较低100 - 200元/吨;山东公司本部和鲁西矿业成本约400元/吨;菏泽能化成本最高861元/吨;澳洲资产成本接近500元/吨[4][8][9] 收购计划 - 拟出资47.48亿元收购西北矿业26%股权,并增资93亿元,持股比例达51%实现并表[2][6] - 西北矿业拥有26.86亿吨可采储量,2024年前11个月利润12.29亿元,在建及远期项目预计贡献6000万吨产能,承诺2025 - 2027年累计扣非归母净利润71.22亿元[2][6] 价格情况 - 一季度自产煤综合平均价格为545元/吨,境内477元,境外69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仍处历史中高位水平;甲醇平均价格同比上升4.1%至1836元;醋酸平均价格同比下降8.8%至2384元[5] - 目前澳洲煤炭加上运费到达中国港口仍有价格优势,但优势在缩窄[11] 生产经营措施 - 采取稳产稳量、降低单耗、优化盈利模式、压缩费用和人力资源优化等措施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并对资金运用效率提出新要求,效果显著[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销售成本包括井下生产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电力费用等,完全成本包含期间费用,不作为披露口径[10] - 从澳洲矿到中国港口运输及装卸总费用波动较大,三四月份约13美元,有时不到20美元,总体维持在十几美元水平[12] - 澳洲销售成本包含特权使用费,费用水平高于国内[13] - 新疆五彩湾露天矿2025年开工,将优化新疆区域资源配置,降低开采难度,提高运营效率和创效能力[14] - 五彩湾4号露天矿预计下半年建成后可贡献1000万吨,实际成本待建成后统计,可行性研究阶段估计完全成本约151元/吨[15][16][17] - 新疆煤气化项目计划2025年12月开工,2028年建设投产,建成后每年需436万吨煤作为化工原料,由五彩湾4号露天矿供给[18] - 西北矿业拟建和在建矿井包括油坊壕、杨家坪等,总计2600 - 2700万吨,远期可实现6000 - 7000万吨总产能,具体建设时间待确认[19] - 公司此前承诺私募市场60%分红比率,完成2024年度分红,2025年度分红预计最迟2026年前派发并制定接续计划[20] - 二季度继续释放优势产能,排产计划环比增加,市场价格应止跌回升,但因社会库存高,上涨空间有限,总体保持平稳[21]
HUA HONG SEMI(01347)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8 18: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营收5.409亿美元,较2024年Q1增长17.6%,较2024年Q4增长0.3%,主要因晶圆出货量增加 [8] - 毛利率9.2%,较2024年Q1提高2.8个百分点,较2024年Q4降低2.2个百分点,主要因产能利用率提高及折旧成本增加 [9] - 运营费用9710万美元,较2024年Q1增长23.7%,较2024年Q4降低12.2%,主要因工程晶圆成本和人工费用变化 [9] - 其他净亏损830万美元,2024年Q1为其他净收入380万美元,较2024年Q4亏损降低79.5%,主要因外汇损失和政府补贴变化 [9] - 所得税抵免320万美元,2024年Q1为1980万美元,主要因股息预扣税转回减少 [9] - 期内净亏损5220万美元,2024年Q1为2530万美元,2024年Q4为9630万美元 [10] - 母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380万美元,2024年Q1为3180万美元,2024年Q4为净亏损2520万美元 [10] - 基本每股收益0.2美元,2024年Q1为0.19美元,2024年Q4为 - 0.015美元 [10] - 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4%,2024年Q1为2%,2024年Q4为 - 1.6% [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5020万美元,较2024年Q1增长23.4%,较2024年Q4降低83.7%,主要因客户收款和政府补助变化 [12] - 资本支出5.109亿美元,包括华虹制造4.782亿美元、华虹无锡1840万美元、华虹AM1430万美元 [13] - 投资活动产生的其他现金流1660万美元,主要为利息收入 [13] - 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5910万美元,包括银行借款所得8.61亿美元、股份期权行使所得1310万美元,部分被银行本金偿还8.112亿美元、利息支付330万美元和租赁付款50万美元抵消 [14] - 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0.799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44.591亿美元 [14] - 其他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042亿美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6.488亿美元,主要因增值税抵免增加 [15] - 2025年3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550.009676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58.591亿美元 [15]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4.151亿美元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122.868亿美元 [15] - 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5.085亿美元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34.061亿美元,主要因资本支出应付款减少 [15] - 债务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8.3%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27.7% [15] - 预计2025年Q2营收在5.5亿 - 5.7亿美元之间,预计毛利率在7% - 9% [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业务营收1.303亿美元,较2024年Q1增长9.3%,主要因智能汽车IC和MCU产品需求增加 [12] - 独立非易失性存储器业务营收4290万美元,较2024年Q1增长38%,主要因闪存产品需求增加 [12] - 功率分立器件业务营收1.628亿美元,较2024年Q1增长13.5%,主要因超结和通用MOSFET产品需求增加 [12] - 逻辑与射频业务营收6680万美元,较2024年Q1增长4%,主要因逻辑产品需求增加 [12] - 模拟与电源管理IC业务营收1.368亿美元,较2024年Q1增长34.8%,主要因其他电源管理IC产品需求增加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营收4.425亿美元,占总营收81.8%,较2024年Q1增长21%,主要因超结、其他电源管理IC、闪存、通用MOSFET、智能汽车IC和逻辑产品需求增加 [11] - 北美市场营收5640万美元,较2024年Q1增长22%,主要因其他电源管理IC产品需求增加 [11] - 亚洲市场营收2580万美元,较2024年Q1增长9.4%,主要因MCU产品需求增加 [11] - 欧洲市场营收1520万美元,较2024年Q1降低30%,主要因IGBT、智能汽车IC和通用MOSFET产品需求减少 [11] - 日本市场营收100万美元,较2024年Q1降低62.1%,主要因超结产品需求减少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坚持持续加速有效产能扩张、增强研发能力、积极探索营销机会、及时管理供应链干扰、集约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战略,以降低风险并实现更好业绩 [7] - 模拟与PMIC平台是公司增长较快的领域,预计该趋势将在今年持续,公司将考虑在该领域增加产能 [26][29] - 公司计划向更先进节点迁移,在成熟节点开展特色技术,同时探索将BCD和闪存技术结合的更高集成度平台 [66][67] - 功率器件业务竞争激烈,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超结高压等领域,以区别于竞争对手 [78] - 公司将在未来一年多内履行收购华力集团铸造资产的承诺 [94][9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近期关税政策增加了行业不确定性,但目前对公司影响不大,公司将密切关注并采取措施降低影响 [19][20] - 预计2025年将延续2024年下半年的逐步复苏趋势,若政策和关税方面无重大变化,下半年将继续好转,消费端相对较弱,AI相关新应用领域增长健康,汽车领域在库存调整后将继续增长 [50][5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第二座12英寸生产线产能爬坡符合预期,对后续营收增长、产品组合优化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有积极影响 [6] - 公司产品组合持续优化,产能利用率保持满负荷 [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新关税对中国和非中国客户有何影响,公司如何应对? - 目前关税对公司影响不大,约80%客户为国内设计公司,产品主要在国内市场消费,20%国际客户中美国客户产品也多在中国销售,公司将密切关注并采取措施降低影响 [20] 问题2: 公司如何看待模拟器件国产化趋势,模拟业务的商机有多大? - 公司模拟与PMIC平台增长较快,原因包括技术有竞争力、客户业务增长、与AI应用相关产品驱动,预计该趋势将持续,公司将考虑增加该领域产能 [26][28][29] 问题3: 是否会调整今年的资本支出计划? - 公司将大体维持原计划,会优化产能扩张的组合,以满足增长领域的需求 [30] 问题4: 产品价格是否有上涨可能,客户对价格上涨的接受度如何,关税是否影响材料价格,公司是否会将成本增加转嫁给客户? - 8英寸产品价格稳定但上涨压力仍在,12英寸产品价格逐渐上涨,预计价格将继续逐步上升;公司通过利用非美国供应商等方式管理关税影响,预计直接材料受关税影响不大 [36][37][39] 问题5: Q2毛利率指引较Q1下降的主要考虑因素是什么? - 第二座12英寸生产线开始贡献营收,新生产线爬坡会增加折旧,对毛利率造成压力,后续季度随着产能提升该压力仍将存在 [44][45] 问题6: 今年下半年不同领域终端需求情况如何,产能扩张进度如何,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如何? - 预计2025年延续2024年下半年的逐步复苏趋势,下半年若无重大政策或关税变化将继续好转,消费端相对较弱,AI相关新应用领域增长健康,汽车领域在库存调整后将继续增长;到年中产能将达每月2 - 3万片,年底将超4万片,2026年Q1一期扩张将达满产约6万片,二期预计2026年年中达满产约7万片;新产能利用率良好,公司通过与Fab 7协同快速填充产能 [50][51][53] 问题7: 面对激烈竞争,公司的价格和技术策略是什么,成熟工艺的趋势如何? - 公司认为竞争取决于技术竞争力、规模和产能能否满足客户需求,对于高端客户,公司有一定价格上涨空间;公司将在成熟节点开展特色技术,向更先进节点迁移,同时探索更高集成度的技术平台 [60][61][66] 问题8: 关税对新设备采购和旧设备维护有何影响,公司如何看待功率器件的需求周期? - 目前设备采购受关税影响不大,公司希望情况不会恶化;功率器件业务竞争激烈,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超结高压等领域,同时与欧洲客户有相关合作,对该业务有信心 [74][78][79] 问题9: 北美市场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技术平台和产品是什么,北美客户和中国客户在价格上是否有差异,北美客户的模拟订单有何变化,公司收购华力集团铸造资产的时间表如何? - 北美市场营收增长主要由电源管理IC驱动;价格不受客户国内外属性影响,受订单量、合作时长等因素影响;模拟业务中BCD电路相关业务是重要领域;公司将在未来一年多内履行收购承诺 [90][91][94][95] 问题10: 毛利率何时见底,三季度是否会继续下降? - 公司目标是提高毛利率,通过提高价格、降低成本等方式抵消新生产线的固定成本压力,对整体情况持谨慎乐观态度 [98][100][101] 问题11: 嵌入式NOR闪存业务表现疲软的原因是什么? - 该业务表现疲软主要是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匹配问题,公司正在从90纳米向55纳米迁移,40纳米技术预计下半年准备就绪,预计后续营收将提升 [108][109]
宏昌电子:珠海宏昌二期年产14万吨液态环氧树脂项目投产
快讯· 2025-05-07 18:06
公司动态 - 全资子公司珠海宏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完成"珠海宏昌二期年产14万吨液态环氧树脂项目"工程建设并投入生产 [1] - 生产线各设备调试试车运行正常 [1] - 项目建成投产将提高公司生产能力并扩大规模 [1] - 有助于优化产品结构并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规划 [1] - 预计对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 进一步巩固公司行业优势地位 [1] 产能扩张 - 新增年产14万吨液态环氧树脂产能 [1] - 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1] - 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1] 战略影响 - 项目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规划 [1] - 有助于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1] - 巩固行业优势地位 [1]
宝丽迪(300905) - 300905宝丽迪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6:40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技术壁垒与创新能力:深耕原液着色技术 20 余年,形成基础技术体系和配方数据库,依托科研平台与高校合作,通过多种模式加速创新转化 [3] - 一体化解决方案模式:提供全流程服务,快速响应定制化需求,提升客户粘性 [3] - 规模与区位优势:有多个生产基地,国内市占率领先,布局紧贴产业集群,福建基地将辐射华南及东南亚市场 [3] 未来 3 - 5 年战略规划 - 核心业务深化:2025 年福建鹭意新基地全面达产后产能突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标成全球原液着色技术标杆企业 [3] - 多元化市场拓展:纵向从化纤母粒向非纤领域拓展,预计 2025 年非纤业务占比提升;横向探索新兴应用场景并建立合作 [3] - 国际化与绿色转型:通过土耳其子公司辐射国外市场,推动产品符合更高级别认证 [3] 生产基地规划 - 现有基地扩建:福建鹭意新基地 2024 年启动建设,预计 2025 年底投产,新增 4 万吨产能;苏州新厂引入智能化生产线 [3] - 未来新建计划:根据市场需求评估,优先在化纤产业或原料集聚区布局,推进土耳其工厂产能爬坡 [3] 市场份额占比 - 国内市场地位:纤维母粒国内市占率长期领先,黑色母粒市占率高,白色母粒通过并购厦门鹭意后提升 [3] - 国际市场布局: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低,主要市场为土耳其、东南亚等地 [4] 关税影响 - 市场分布:境外收入集中于土耳其、东南亚等区域,受中美关税政策影响有限 [4] - 成本转嫁能力:产品技术壁垒高、客户粘性强,可通过提价或优化供应链消化潜在关税成本 [4] 资产负债率情况 - 负债率水平:2024 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11%左右,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4] - 变动原因:业务扩张使短期负债适度增长;分红与投资使资本性支出增加,负债率小幅上升但可控 [4] 短期偿债能力 - 偿债压力:公司不存在短期偿债压力,流动资产覆盖流动负债能力强,现金储备可覆盖短期债务 [4] - 未来举措:通过精细化资金管理、优化债务结构及加速产能释放,保持财务健康度 [4]
潞安环能(601699):煤价下行至底部区间 静待耗煤旺季拐点来临
新浪财经· 2025-05-07 14:2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358.50亿元,同比下降16.89%,归母净利润24.50亿元,同比下降69.08%,扣非归母净利润23.84亿元,同比下降69.78% [1] - 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10元(含税) [1] - 2025Q1营收69.68亿元,同比下降19.53%,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下降48.95%,扣非归母净利润6.72亿元,同比下降47.68% [1] 煤炭业务运营 - 2024年原煤产量5757万吨(yoy-4.8%),商品煤销量5225万吨(yoy-5.0%),商品煤综合售价645.64元/吨(同比下降82.0元/吨),销售成本390.76元/吨(同比增加43.1元/吨),毛利254.88元/吨(同比下降125.1元/吨) [2] - 2024年煤炭采掘业销售收入337.34亿元(yoy-15.7%),毛利率39.48%(同比下降12.74pct) [2] - 分煤种销量及营收:混煤2903.3万吨(yoy-1.27%)、营收159.3亿元(yoy-3.7%),洗精煤23.3万吨(yoy-44.16%)、营收2.7亿元(yoy-52.9%),喷吹煤2048.2万吨(yoy-5.24%)、营收168.4亿元(yoy-21.3%),其他洗煤250.0万吨(yoy-29.34%)、营收6.9亿元(yoy-53.3%) [2] - 2025Q1原煤产量1357万吨(yoy+2.49%),商品煤销量1187万吨(yoy+0.51%),商品煤综合售价542.8元/吨(同比下降146.6元/吨),销售成本340.2元/吨(同比下降37.6元/吨),毛利202.6元/吨(同比下降109.0元/吨) [3] - 2025Q1煤炭采掘业销售收入64.44亿元(yoy-20.86%),毛利率35.51%(同比下降6.94pct) [3] - 2025Q1混煤销量609万吨(yoy-7.0%),喷吹煤销量517万吨(yoy+12.6%) [3] 产能与资源储备 - 公司拥有在产矿井18座,先进产能4970万吨/年,在建及规划矿井(如忻峪煤业、元丰矿业、静安煤业、上马矿井等)合计产能约850万吨/年 [3] - 2024年8月公司以121.26亿元竞得襄垣县上马区块煤炭探矿权,增加煤炭资源量8.2亿吨,拟出让年限5年,计划2年内完成勘探,3-4年内完成转采登记 [3] 行业与市场展望 - 当前煤价处于较低位置,动力煤市场价与长协价倒挂,后续煤价持续下探可能导致长协履约率下滑及高成本煤企供应挤出 [4] - 夏季用煤旺季临近,电厂耗煤有望回暖,煤炭库存或去化,进口煤价格优势减弱可能抑制进口增量 [4] - 2025Q1秦皇岛港动力煤平仓价同比下跌20.0%,环比下跌12.3%,中国主要港口喷吹煤均价同比下跌13.3%,环比下跌10.8%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4亿元(原值40.21亿元)、32.51亿元(原值43.17亿元)、35.92亿元 [4] - 以2025年5月6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11.9倍、10.1倍、9.1倍 [4]
路维光电(688401):营收利润双增长 产能扩张助力渗透率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5-07 08:3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76亿元(同比增长30.21%),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28.27%),扣非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39.56%)[1][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47.09%),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19.66%),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增长19.90%)[1][2] - 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受日元汇率波动影响同比下降24.9个百分点,剔除汇兑损益后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2] 业务驱动因素 - 营收利润双增长主要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旺盛、公司产能稳步提升[2] - 高端产品如AMOLED、先进封装、FMM、PSM等进一步放量带动营收高增长[2] - 平板显示掩膜版是主要收入来源,其中OLED用掩膜版增速显著;半导体掩膜版成为第二成长曲线,先进封装表现突出[2] 研发与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投入3761.74万元(同比增长6.84%),占营收4.30%[3] - 公司在G11超高世代掩膜版、高精度半色调掩膜版和光阻涂布等技术领域打破海外垄断[3] - 与京东方、天马微电子、TCL华星、晶方科技等下游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3] 行业需求前景 - 面板行业新技术如AMOLED替代传统LCD带来新需求,下游应用场景拓展带动掩膜版需求[3] - 国内AI、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发展推动芯片需求激增,地缘政治加速国产替代,半导体掩膜版需求上升[3] 产能扩张计划 - 半导体及高精度平板显示掩膜版扩产项目2025Q2-Q4逐步投产,含2条半导体和2条平板显示生产线[4] - 路芯半导体130-28nm项目2025H1/H2分别实现90-100nm送样和40nm试产,2026年推进40-28nm制程[4] - 厦门AMOLED高精度掩膜版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释放产能,提升平板显示市占率[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7亿元、15.68亿元、23.62亿元,归母净利润2.52亿元、2.92亿元、4.95亿元[5]
25Q1财报分析(一):全a、全A非金融业绩增速2024年四季度进一步下探,2024年四季度进一步下探,2024年业绩增速2024年四季度进一步下探,2024年业绩增速继续改善
国盛证券· 2025-05-06 19:46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A股25Q1盈利与供需特征展开分析,指出A股盈利回升转正,净利率是主要驱动因素;ROE连续两期回落,盈利能力正向驱动但营运能力和财务杠杆拖累;库存周期磨底,产能继续收紧;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改善、投资增长、融资低迷 [1][4][5][9]。 业绩增长 业绩增长 - 全A/全A非金融业绩增速24Q4进一步下探,25Q1回升转正,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为3.58%/4.28%,环比分别变动5.94/17.26pct [1][12] - 上市板中主板业绩保持韧性、创业板业绩弹性较强;宽基指数中大盘业绩增速小幅回落,中小盘盈利明显修复;行业风格上科技TMT、可选消费、中游制造业绩占优,中游制造、科技TMT、上游资源增速改善 [1][15][17][20] 营收增长 - 全A/全A非金融营收增速连续两期修复,但仍小幅负增,25Q1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为-0.19%/-0.25%,环比分别变动0.72/0.72pct [2][23] - 上市板中创业板营收增速占优,主板营收小幅负增;宽基指数中大中盘营收小幅负增,小盘营收增速明显改善;行业风格上科技TMT、中游制造、可选消费营收增长占优,中游制造、可选消费、科技TMT增速边际改善 [26][28][31] 业绩拆解 - 2025年一季度全A非金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28%,分项看营收同比负增0.25%、净利率同比正增4.54%,业绩增长主要驱动为净利率同比增长,净利率同比明显修复,营收同比小幅改善 [3][34] - 利润表拆解显示毛利率边际改善,销售与财务费用的缩减超过了管理与研发费用的扩张,同时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提升 [3][37] 行业比较 - 25Q1业绩高增且环比改善的行业包括计算机、钢铁、建筑材料、有色金属、传媒、机械设备 [4][43] - 25Q1营收高增且环比改善的行业包括计算机、家用电器、机械设备、农林牧渔、美容护理、传媒 [4][45] 杜邦分析 - 全A/全A非金融ROE均连续两期回落,25Q1 ROE(TTM)分别为7.67%/6.60%,环比增速分别为-0.69%/-0.23% [4][48] - 杜邦拆解来看,盈利能力对全A非金融ROE有正向驱动,但营运能力、财务杠杆均造成拖累并抵消了正向因素,25Q1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环比增速分别为1.75%、-1.31%、-0.65% [4][50] - 全A非金融25Q1净利率改善、毛利率走弱,三项费用率减少,净利率(TTM)为4.11%,环比提升7.09bp,毛利率17.62%,环比下降1.61bp,三项费用率合计为7.30%,环比下降3.93bp [54] 供需格局 库存周期 - 全A非金融整体处于库存周期的磨底阶段,需求方面营业收入短期有企稳迹象但未进入上行趋势,库存方面存货同比增速连续两期回落但降幅较小,库销比有小幅抬升可能与季节性因素有关 [5][57] 产能扩张 - 全A非金融产能进一步收紧,资本开支同比连续两期回落,在建工程同比24Q4短暂冲高后25Q1重回下行趋势,固定资产同比24Q4下行后25Q1有小幅回升 [7][59] 行业比较 - “供给出清”行业包括房地产、建筑装饰、有色金属、钢铁、传媒、通信、纺织服饰、社会服务、环保,库存与产能均处于明显出清状态,需求改善时有望取得较强盈利弹性 [8][63] - 25Q1暂时没有符合“强势扩产”特征的行业,营收高增的行业产能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产能高速扩张的行业营收增速则普遍不高 [8][63] 现金流量 - 全A非金融25Q1现金净流量比例-0.87%,连续两期出现修复,融资低迷是主要拖累 [9][66] - 经营现金流比例10.33%,连续两期边际回升,反映A股上市公司经营情况逐渐好转 [9][66] - 投资现金流比例8.68%,24Q4小幅下探、25Q1再次回升,反映A股上市公司投资继续增长,但与产能收紧结论相悖,可能反映回收投资存在压力 [9][66] - 筹资现金流比例-2.57%,连续8个季度为负且继续下行,反映上市公司整体融资意愿仍然较为低迷 [9][66]
利柏特(605167):24年业绩快速释放,扩产彰显增长信心
长江证券· 2025-05-06 16: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丨维持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快速增长,2025Q1因在手项目去化业绩同比下滑;2024年受益外销/模块业务规模增长毛利率提升,2025Q1毛利率回落;2024、2025Q1经营现金流均有改善;跟踪订单充裕、转化率较高,可转债募资扩产彰显发展信心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4.93亿元,同比增长7.72%;归属净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26.45%;扣非后归属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25.25% [2][8]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1.45%;归属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减少8.07%;扣非后归属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5.71% [2][8] 业绩变动原因 - 2024年归属净利润同比大增因毛利率提升,工业模块设计和制造业务收入增长46.36%,工程服务业务收入仅增长0.73%,高毛利模块制造业务占比提升,外销业务收入增长53.60%,内销业务收入仅增长3.67% [14] - 2025Q1收入增速放缓或因在手项目逐步去化,业绩增速同比转负主因毛利率变动,Q1综合毛利率12.33%,同比下降0.70pct [14] 毛利率与费用率情况 - 2024年全年综合毛利率16.09%,同比提升1.55pct;期间费用率7.18%,同比提升0.89pct,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0.00、 -0.13、0.77、0.25pct至0.60%、4.28%、2.22%和0.07%;归属净利率6.89%,同比提升1.02pct,扣非后归属净利率6.55%,同比提升0.92pct [14] - 2025Q1综合毛利率12.33%,同比下降0.70pct,期间费用率6.72%,同比下降1.63pct,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 -0.08、 -0.17、 -0.81、 -0.57pct至0.68%、4.85%、1.56%和 -0.37%,归属净利率5.37%,同比下降0.56pct,扣非后归属净利率4.97%,同比提升0.20pct [14]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率情况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4.15亿元,同比多流入0.64亿元,收现比95.44%,同比提升0.17pct;单4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3.34亿元,同比多流入2.14亿元 [14] - 2025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0.99亿元,同比少流出1.05亿元,资产负债率同比提升6.98pct至45.45% [14] 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末,跟踪订单约48.81亿元,2024Q4跟踪订单预估确认供应商的金额为3.99亿元,已转化为在手订单金额为2.43亿元,未中标订单金额约为3005.00万元,尚未确认供应商订单金额约为1.26亿元,2024Q4跟踪订单预计转化率约为60.94%至92.48% [14] 扩产情况 - 可转债募集资金拟用于“南通利柏特重工有限公司大型工业模块制造项目”,围绕大型模块生产制造开展,主要生产制造应用于石油化工、油气能源、核工程等行业的大型模块,可便于承接更大规模装置项目,产能扩张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14]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4A、2025E、2026E、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如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以及基本指标如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等 [19]
赞宇科技(002637):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25Q1业绩同环比改善,看好杜库达基地成长弹性
浙商证券· 2025-05-06 16: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油脂及日化板块共同驱动,公司2024及2025Q1业绩改善明显,随着投资亏损、资产减值等问题处理后,公司盈利改善明显,体现主业实际盈利水平 [1][2] - 产能扩张与单吨盈利上行共振,看好杜库达基地成长弹性,随着高质量新产能的逐步落地,公司油化业务将迎来新一轮成长,未来随着OPO等高附加值产品落地,公司油化业务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3] - 日化业务布局渐成,有望进入业绩兑现期,随着公司开工率及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公司日化业务盈利能力将企稳回升 [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3/5.52/6.63亿元,EPS分别为0.88/1.17/1.41元,现价对应PE为10.72/8.01/6.67倍,公司业绩有望逐步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92亿元,同比+12.27%;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53.9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64%,同比增加1.22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6.88%,同比增加0.70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16%,同比增加0.69个百分点 [1] - 2024Q4实现营收32.28亿元,同比+37.23%,环比+9.79%;实现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154.13%,环比 - 49.72%;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9%,同比增加1.12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41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6.42%,同比增加1.76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9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0.45%,同比增加1.60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47个百分点 [1] - 2025Q1实现营收34.29亿元,同比+40.50%,环比+6.25%;实现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61.69%,环比+462.71%;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9%,同比增加0.80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80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7.00%,同比增加0.53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5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2.09%,同比增加0.13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64个百分点 [1] 点评 - 2024年公司业绩大幅改善,一方面受益于公司表活及OEM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另一方面,公司油脂板块受益于棕榈油价格上行,印尼杜库达基地盈利水平提升 [2] - 2024年公司表面活性剂(含洗护用品)营业收入达45.01亿元,同比+32.43%,毛利率达6.57%,同比增加1.52个百分点;油脂化学品营业收入达61.21亿元,同比+3.10%,毛利率达6.69%,同比增加0.21个百分点 [2] - 2025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83亿元,环比+0.68亿元,其中毛利润环比+0.33亿元,财务费用环比+0.27亿元,投资净收益环比+0.25亿元,资产减值损失环比 - 0.11亿元,信用减值损失环比 - 0.12亿元 [2] 产能扩张与单吨盈利 - 赞宇科技作为国内油化龙头,产能达108万吨/年,杜库达基地位于棕榈油主产国印尼,在棕榈油采购价格、便利性、在途时间、税收政策、运输费用、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棕榈油价格越高,关税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 [3] - 2025Q1棕榈油均价达10191元/吨,同比+31.18%,环比+2.46%,棕榈油价格的上行将有效提升杜库达基地单吨盈利 [3] - 公司积极推进杜库达改扩建工作,随着高质量新产能的逐步落地,公司油化业务将迎来新一轮成长 [3] - 公司积极布局OPO等高附加值产品,OPO市场参考价高达5万元/吨,目前正根据客户要求开展多轮产品核心指标稳定性验证及小型技改 [3] 日化业务布局 - 公司表活产能从2020年的80万吨/年扩至2024年的120万吨/年;OEM/ODM加工服务能力从2022年的10万吨/年提升至2024年的110万吨/年,日化业务布局渐成 [8] - 新产能快速投放造成折旧摊销等成本的提升,拖累公司日化业务整体盈利,日化板块毛利率从2020年的18.84%回落至2023年的5.05% [8] - 近期公司工作重心转到产能利用率提升及产品结构优化上,行业落后小产能逐渐关停,龙头集中度持续提高 [8] - 2024年公司日化业务毛利率已回升至6.57%,同比增加1.52个百分点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3/5.52/6.63亿元,EPS分别为0.88/1.17/1.41元,现价对应PE为10.72/8.01/6.67倍 [9]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792|13,679|15,832|17,396| |(+/-) (%)|12.27%|26.75%|15.74%|9.8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5|413|552|663| |(+/-) (%)|53.99%|204.91%|33.73%|20.11%| |每股收益(元)|0.29|0.88|1.17|1.41| |P/E|32.67|10.72|8.01|6.67|[11]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公司2024A - 2027E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12]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对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进行了预测,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净利率、资产负债率等 [12] - 每股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每股净资产等,估值比率包括P/E、P/B、EV/EBITDA等也进行了预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