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搜索文档
8小时“马上住”新家?三棵树的底气来源于哪里?
新华网· 2025-08-12 13:37
市场趋势与公司定位 - 居住消费升级推动市场重心转向存量优化,改善型需求成为新引擎 [1] - 三棵树瞄准存量房市场机遇,推出"马上住"服务解决需求痛点 [1][3] - "马上住"服务已覆盖全国近300个城市,2024年订单业绩同比增长134% [3]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组建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领衔的研发团队,首创"健康+"标准体系,严苛度超越国际认证 [4] - 鲜呼吸抗甲醛净味全效墙面漆VOC及SVOC趋近于零,获欧陆IAC金级认证 [4] - 研发投入达2.85亿元,拥有690名研发人员,构建国家级技术中心与博士后工作站 [5] 服务模式与数字化建设 - 建立全链路数字化监管体系,包括电子质保、资金监管平台和国匠认证体系 [6][7] - 全国超2300家社区焕新店覆盖120万个小区,提供局部翻新服务(最快3天交付) [7] - 2024年业务转介绍率高,印证模式创新生命力 [7] 政策红利与市场潜力 - 2025年中央政策将"城市更新"置于首位,住建部明确"好房子"标准 [8] - 全国计划改造2.5万个老旧小区,1-4月已开工5679个,重涂修缮市场规模或达6.1万亿 [8] - 政策驱动下"马上住"业务单月增速突破253%,匹配6万亿存量市场需求 [8]
时报论坛 | 从短期刺激向中长期结构性改革迈进
搜狐财经· 2025-08-12 11:36
宏观经济指标 - 7月CPI同比持平 环比上涨0.4% 核心CPI同比上涨0.8%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 [1] - PPI同比下降3.6% 环比下降0.2% 连续收缩且处于近两年最低水平 [1] - 6月工业增长6.8% 但工业就业吸纳能力弱于服务业 [2] 消费市场 - 服务消费(教育/健康)相对旺盛 但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 降幅较6月扩大1.3个百分点 [1] - 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消费获政策支持 包括以旧换新和政府补贴 [3] - 全球金饰需求同比下降 但消费额因高金价上涨 [12] 房地产与投资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2% 房地产长期下滑冲击投资韧性 [2] - 地方政府需减少土地财政依赖 中央将引导资源向可持续经济结构转型 [3] 工业与供应链 - PPI持续下降压缩企业盈利空间 政府部门正打击恶性价格战改善市场环境 [2] - 7月极端天气影响生产物流 叠加中美贸易谈判未果 出口不确定性增强 [2] 政策动向 - 需求侧管理重点支持养老/托育/数字服务等服务业 供给侧改革聚焦高科技/新能源/新基建 [3] - 英国央行年内第五次降息25基点至4% 预计通胀9月达4%峰值 [13] - 美联储连续第五次维持利率4.25%-4.50%区间 称政策仍具约束性 [14] 全球央行动态 - 全球央行购金节奏放缓 但在地缘政治不稳定背景下仍具战略配置价值 [12][13] - 中国央行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实现2000亿元净回笼 [13]
债市 上下空间均受限
期货日报· 2025-08-12 07:25
债市行情与收益率走势 - 上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24日的高点1.74%快速下行至1.69%左右,债市迎来修复行情 [1] - 债市波动加大且股债"跷跷板"效应放大,但收益率上下空间受限,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向下难以突破1.6%,向上短期触及1.8%有难度 [1] - 1.9%为今年3月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叠加政策发力预期时的高点,1.75%以上配置力量较强 [1] 经济基本面与政策预期 - 经济基本面呈现"总量偏强+结构偏弱"特征,政策维持底线思维,央行延续均衡偏宽松的货币政策 [1] - 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存量政策的"落实落细",短期政策重心并非增量政策 [1] - 财政政策从追求总量转向结构转型,下半年财政端有望从"资金和项目落地加速"转向"实物工作量" [1] - 货币政策预计年内有50BP降准、10~20BP降息空间,落地时间可能在三季度末四季度初 [1] "反内卷"政策与市场影响 - "反内卷"政策表态谨慎,去掉"低价无序竞争"中的"低价",强调"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2] - 政策预期差体现在对工业品价格快速上涨的纠偏,防止价格大起大落 [2] - "反内卷"政策影响温和,关注点从实际增长转向名义增长,下半年经济增长可能减速 [2] - 7月PPI同比下降3.6%,能源、黑色和建材是主要拖累,但"反内卷"政策支撑黑色系商品期货价格上涨 [3] 通胀数据与价格走势 - 7月CPI同比增速略超预期,但食品项及核心CPI未修复,PPI同比略不及预期 [3] - 现货价格对"反内卷"政策反应滞后,PPI同比有一定修复动力,CPI中枢有望小幅抬升 [3] - PPI转正仍有难度,价格弹性取决于需求端表现,短期向CPI传导受需求端制约 [5] 债市展望 - 经济基本面仍呈现"总量韧性+结构分化"特征,价格端处于筑底阶段 [6]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7%以上仍是做多机会,但向下空间受政策发力约束 [6] - 债市维持上有顶、下有底的格局,需求端回升或货币政策收紧是牛熊转换关键因素 [5][6]
供需循环逐步改善 8月工业利润大增19.1%
第一财经· 2025-08-08 14:59
工业企业利润增长 -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28.1亿元 同比增长19.1% 增速较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1] - 1-8月累计利润同比下降4.4% 降幅较1-7月收窄3.7个百分点 [2] - 营业收入利润率连续4个月同比提高 8月份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3] 行业生产与需求改善 -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 增速较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降幅进一步收窄 [3] - 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 较7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 [3] 成本控制与政策效果 - 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47元 费用同比减少0.02元 [3] - 减税降费 降低用电用地及租金成本等惠企政策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费用 [3] 采矿业与原材料制造业 - 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11.9% 降幅较7月份收窄28.7个百分点 [4] -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32.5% 增速较7月份加快17.8个百分点 拉动工业利润增长6.7个百分点 [4] 细分行业表现 - 石油加工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48.2% 增速较7月份加快101.6个百分点 累计利润年内首次盈利 [4] - 钢铁行业利润增长68.3% 增速较7月份加快46.2个百分点 [4]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3.1% 拉动工业利润增长8.1个百分点 [4] - 汽车制造业利润保持55.8%的快速增长 明显高于工业平均水平 [4] 供需循环改善 - 下游行业持续恢复对上游行业带动作用增强 [4] -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继续回升 企业生产规模扩张支撑利润增长 [3]
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持续显效
金融时报· 2025-08-08 10:29
A股退市现状 - *ST天茂因未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若两个月内仍未披露将被终止上市 [1] - 2025年7月有9家企业退市 近百家企业被实施退市风险预警 [1] - 截至2025年8月7日 已有23家A股上市公司退市 其中交易型退市8家 规范型退市7家 主动型退市3家 重大违法和财务型退市各3家和2家 [1] 退市类型变化趋势 - 1999年以来312家企业从A股退市 其中2019年至今212家 超过前20年总和的两倍 [2] - 2019年前主动型退市占四成 财务型退市占三成 规范型和交易型退市不足三成 重大违法退市仅2家 [2] - 2019年后交易型退市占比升至四成 主动型退市不足一成 [2] - 2023-2025年交易型退市企业数量分别为20家 39家 8家 [2] - 2025年8家交易型退市企业中 5家因股价低于面值 3家因市值低于5亿元 [2] 重大违法退市情况 - 2025年已有退市锦港 退市卓朗 普利退3家企业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 [3] - 2024年"新国九条"强调严格强制退市标准 增加一年严重造假 多年连续造假退市情形 [3] 退市机制改革 - 2024年沪深北交易所修订上市规则 将财务类退市营收下限由1亿元提升至3亿元 [4] - 2025年有107家因财务类风险被警示 118家存在规范类退市风险 [4] - 9家创业板公司因分红不达标存在其他类退市风险 分红要求是新"国九条"的体现 [5] - 新"国九条"通过分红约束和加速亏损公司退出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
塔牌集团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提升,盈利能力增强
证券之星· 2025-08-08 06:07
经营业绩概览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0.56亿元,同比上升4.05% [2] - 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大幅上升92.47% [2] - 扣非净利润2.42亿元,同比上升31.73% [2]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1.37亿元,同比上升15.64%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飙升249.46% [2]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24.26%,同比增加0.76个百分点 [3] - 净利率21.4%,同比大幅提升80.16% [3] - 每股收益0.37元,同比增加94.74% [3]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1元,同比激增311.57% [3] 成本与费用控制 - 三费合计1.9亿元,占营收比9.26%,同比减少7.09% [4] - 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7.63% [4]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46.39%,主要因存款利息收入减少 [4] 主营业务分析 - 水泥销售占比90.95%,收入18.7亿元,毛利率23.74% [5] - 环保处置业务收入5376.11万元,毛利率高达51.53% [5] - 其他业务包括商品混凝土、熟料、光伏发电等 [5]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11.57亿元,同比减少29.35% [6] - 应收账款3834.44万元,同比减少43.03% [6] - 有息负债215.49万元,同比减少51.03% [6] 现金流分析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311.57%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97.5%,因理财产品增加 [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9.56%,因现金红利减少 [7] 发展前景 - 作为粤东水泥龙头,拥有完整产业链和高市占率 [8] - 通过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8] - 基建和房地产发展将支撑公司持续增长 [8]
遏制行业恶性竞争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征集《价格法修正草案》意见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20:59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国家发改委和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价格行为、调控机制和监督检查 [1] - 修正草案重点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治理"内卷式"竞争,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1] - 政策将行业自律上升至法律层面,"反内卷"重要性持续提升 [1] 企业回应与行业态度 - 光伏企业积极支持草案,认为可遏制恶性竞争和低于成本销售等不正当行为 [2] - 隆基绿能认为合理价格调控可引导产能优化布局,避免盲目投资 [2] - 协鑫科技呼吁行业转向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的价值竞争,摆脱低价策略 [2] 供给侧改革与价格影响 - 2025年以来政府高频次政策发声整治内卷,7月反内卷政策推动硅料、硅片报价大幅上涨 [3] - 政府定价机制更注重成本监审和市场动态,保障企业收益并促进资源配置 [3] - 当前硅料价格持稳,二线企业成交价或有小幅上调空间,但高库存制约涨幅 [4] 行业发展趋势 - 光伏行业需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和控制新增产能优化供需关系 [4] - 需拓展海外市场和应用场景以恢复行业高速增长 [4] - 企业需依托高强度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摆脱产品同质化,获得技术溢价 [5]
“反内卷”持续升温 市场端期待重塑产业新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8-06 21:58
政策背景与动态 - 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1] - 国家统计局表示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措施以加大市场秩序规范治理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要求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并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汽车、光伏、钢铁、水泥及金融行业纷纷出台"反内卷"自律公约或措施 [1] 内卷现象对行业的影响 - 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激烈,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低于下游工业平均水平及2023年同期 [2] - 内卷导致企业压缩成本,威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并侵蚀劳动者权益 [2][3] - 光伏行业上游多晶硅价格指数从2022年10月的190%高位降至今年6月的21%,中游硅片价格降至高点的1/5,下游组件价格降至高点的1/3 [4] - 煤炭、黑色金属等传统行业利润总额收缩,内卷式竞争对市场伤害深远 [5] "反内卷"行情的市场表现与历史借鉴 - A股市场掀起"反内卷"主题行情,水泥、钢铁、煤炭等行业概念板块交投活跃 [6] -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多数"反内卷"行业估值筹码双低,涨价驱动补涨,中期有助于ROE筑底回升 [6] - 上一轮供给侧改革中,钢铁行业利润率从2015年的-47%升至2017年前后的200%,并催生"白马股"行情 [7] - 本轮"反内卷"中,煤炭、钢铁、有色、石化及"新三样"等行业因紧迫性强可能成为受益行业 [7] "反内卷"的长远意义与机制建设 - "反内卷"关键在于形成长效机制,以实现产业重塑及对价值投资的持续推动 [6] - 良性竞争应是多元化、多维度的,单一维度竞争易演化为内卷 [3] - 需要通过机制防止企业因降价而降低产品质量,并强化市场监管的纠偏作用 [3]
硅料价格回升见顶,仍待传闻“收储方案”落地
经济观察网· 2025-08-06 20:52
硅料价格走势 - 多晶硅现货价格稳定在45000元/吨—49000元/吨区间,较7月初的30000元/吨—36000元/吨显著上涨 [1]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一度涨至54705元/吨,后回落至50000元/吨左右 [1] - 价格上涨与政府整治低价无序竞争政策相关,发改委正推进价格法修订并开展行业成本调查 [1] 产业链传导压力 - 下游组件企业对高价硅料接受度有限,导致价格难以继续上涨 [2] - 组件报价仅从0.665元/W微涨至0.707元/W,涨幅0.01元/W,远低于硅料涨幅 [3] - 每瓦组件需2克硅料,硅料每涨1万元/吨将增加组件成本0.1元/W [3] 光伏电站收益率 -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导致光伏电站投资收益不确定性增加 [4] - 6月光伏新增装机14.36GW,同比降38%,环比降85% [6] - 上海等地已出台配套细则,存量项目机制电价定为0.4155元/千瓦时 [6] 硅料产能动态 - 西南地区丰水期水电成本低,部分多晶硅产能已复产 [7] - 通威四川12万吨产能已全面达产,综合开工率约50% [8] - 行业正等待硅料收储方案落地,传闻计划收储120万-130万吨产能 [8] 行业监管动向 - 工信部印发2025年多晶硅行业节能监察清单,覆盖41家企业 [8] - 协鑫科技表示收储方案目前仅为市场传闻,无官方信息 [8]
"反内卷"提振大宗商品市场 政策驱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重估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10:17
政策导向与行业响应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1] - 光伏、水泥、钢铁、焦炭等行业通过减产、提价或发布倡议响应政策[1] - 国家发改委发布《价格法修正草案》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1] 大宗商品价格变动 - 7月22日焦煤、焦炭、多晶硅等六大品种主力合约集体涨停[1] - 多晶硅主力合约7月涨幅达50%,价格突破5.3万元/吨创历史新高[1] - 工业硅主力合约7月涨幅近20%,焦煤期货创5个月新高[1] - 7月大宗商品期货持续上涨,多晶硅涨超50%,焦炭涨近20%[4] 行业竞争现状与转型 - 化工行业陷入"扩产—降价—亏损—再扩产"循环,传统大宗商品利润低迷[2] - 钢铁行业竞争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高端钢材开发不足导致国际溢价缺失[2] - 低价竞争制约研发投入与技术升级,削弱行业整体盈利能力[2] - 工信部将出台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推动淘汰落后产能[2] 政策影响与市场预期 - "反内卷"政策聚焦提升市场效率与治理低效竞争,影响长周期维度[3] - 政策通过限产、自律等方式推动行业出清,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盈利能力[3] - 大宗商品期货从"反内卷驱动"转向"补库驱动",下游库存极低可能推动钢材成为新龙头[4] - 三季度多数大宗商品期货或重演全面反弹修复行情,短期需警惕逼空式上涨[5] 高质量发展路径 - "反内卷"通过环保达标、控制产能、兼并重组引导资源向高效领域集中[6] - 政策旨在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推动产业升级与全球竞争力提升[6] - 促使资源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企业,实现从"低水平内耗"到"高质量共创"转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