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搜索文档
特朗普所谓“重大声明”揭晓;事关货币政策!央行重磅回应;湖北延长婚假至15天丨早报
第一财经· 2025-07-15 08:41
货币政策与金融数据 - 下半年货币政策将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2] - 6月末M2余额330.29万亿元 同比增长8.3% 增速较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 [9] - 央行强调中小银行债券投资需平衡风险 人民币汇率有条件保持稳定 [2]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提振 [2] - 财政部提前10天发行123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用于稳投资促消费 [7] 国际贸易与关税动态 - 特朗普威胁对俄征收100%关税 50天内未达成协议将实施 [3] - 美国与北约达成协议向乌克兰运送武器 北约承担全部费用 [3] - 欧盟寻求拓展美国以外市场 加拿大加速东南亚自贸谈判 [13] - 海关总署称中国有能力应对个别国家滥施关税 上半年对61个贸易伙伴进出口超500亿元 [8] 资本市场与公司动向 - 蔚来港股单日涨超10% 乐道L90预售19.39万元起受市场关注 [20]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纳指中国金龙指数涨0.73% 蔚来涨7% [22] - 机构净买入襄阳轴承1.11亿元 抛售大智慧1.2亿元 [24][25][26] - 爱马仕首款铂金包拍出700万欧元(约5864万元) 创历史纪录 [21] 房地产与区域经济 - 北京写字楼空置率下降 科技企业贡献30%需求 金融和专业服务为另两大主力 [11] - 湖北延长婚假至15天 多子女家庭购房或获补贴 [4] 科技创新与产业政策 - 国产减重新药玛仕度肽和替尔泊肽在深圳首次临床应用 [12] - 中共中央要求严惩经济犯罪 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 [5] - 中央第六轮巡视覆盖16省份及10个副省级城市 [6] 海外市场与地缘政治 - 欧盟拟以天然气保障措施换取斯洛伐克支持第18轮对俄制裁 [14] - 乌克兰称首次用无人机迫使俄军向机器人部队投降 [15] - 日本吐噶喇列岛近海20天内发生2006次地震 气象部门预警6级强震风险 [16] - 韩国农产品价格飙升 西瓜均价达3万韩元(约156元) 政府投放3.55万吨储备白菜 [17]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央行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07:47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确保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及价格目标相匹配 [1]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等领域,截至5月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签约金额达1.74万亿元 [3]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专项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育、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供给提升 [6] 人民币汇率与金融市场 - 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坚实,国内基本面持续向好,但美元走势仍存不确定性 [2] - 中国金融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运行总体平稳,影响汇率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地缘政治等 [2] 贷款与行业投向 - 上半年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业,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增量9207亿元),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增量2.18万亿元) [7] - 央行将促进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加大对民营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9] 债券投资与银行监管 - 中小银行在监管允许范围内可适当增持债券以优化资产配置,但需平衡收益与风险,避免激进投资 [4][8] - 央行将加强市场监测,及时共享高风险机构信息,关注资本充足率和市场风险 [4][8] 主权财富基金与股票市场 - 59%的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高度或中度优先投资对象(高于去年的44%),88%的亚洲基金和73%的北美基金计划未来五年增加对中国股票的配置 [5] - 主权财富基金看好中国科技创新的领导地位,兴趣高涨 [5] 生育支持政策 - 江西省将从2025年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年满3周岁,并落实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10]
上半年金融“五篇大文章”成绩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持续发力
新京报· 2025-07-15 07:26
债券市场科技板 - 债券市场科技板已上线,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超过4000亿元 [2] - 科技创新债券支持三类发行主体:金融机构、科技企业、股权融资机构 [2] - 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53.5亿元,其中5家民营机构获得风险分担工具增信 [3] - 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债券发行利率处于1.85%—2.69%的低水平,市场认购踊跃 [4] -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通过提供担保和直接投资方式支持发行 [3][4]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 - 银行和企业签订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达1.7万亿元,是2024年末的1.9倍 [5] - 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累计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 [5] - 为3983个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5] 普惠小微贷款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6%,近5年年均增速超20% [7] - 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44.95万亿元 [7] - 2025年5月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9%,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 [7] - 私人控股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45%,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7]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各3000亿元 [9] - 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额度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合并使用 [9] - 支农支小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和专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9]
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功能
经济日报· 2025-07-15 06:09
货币政策基调 - 重申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加强逆周期调节 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1] - 改为"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表述 因5月降准降息已落地 当前处于政策观察期 [1]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主基调未变 央行坚持支持性立场 [1] 经济形势判断 - 二季度例会对国内经济形势判断较一季度更积极 但指出"国内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低位运行"两大挑战 [2] - 5月数据显示经济增长保持韧性 二季度GDP将保持较高增速 需关注需求可持续性 [1] - 地方债风险化解后 重点转向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 金融供给侧改革 - 强调落实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 -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两重""两新"领域融资 [2] - 持续优化民营经济金融服务 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堵点 [2] 利率政策展望 - 存款准备金率"隐性下限"可能打破 准备金工具功能将更充分发挥 [3] - 若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继续降低 LPR仍有下降可能 但需平衡稳增长 稳息差 稳汇率目标 [3] - 结构性工具有助强化政策激励 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 [3] 普惠金融实践 - 农行通过"科创贷"产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优化服务流程 [4] - 重点服务花卉等乡村振兴"美丽产业"和科技创新"微观主体" [4] - 未来将持续优化金融服务 支持更多"小而美"科技企业发展 [4]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中国证券报· 2025-07-15 04:55
金融总量与信贷增长 - 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 [1] - 上半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7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9.5%,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 [1] - 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796亿元 [2] 贷款结构与投向 - 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 [1]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呈现"总量增长、覆盖面扩大"特点 [2] - 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较多,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较多 [2] 货币政策工具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实现对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全覆盖,支持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专门支持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 [3] -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截至6月末累计发行超150亿元 [3] 汇率政策 - 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浮动、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4] - 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 [4] - 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4] 债券投资 - 中小银行适当增持债券属于合理行为,对市场起到稳定器作用 [5] - 个别债券投资较激进的金融机构需关注利率和信用风险 [5]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半年成绩单,社融规模多增4.74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23:48
货币政策执行与金融统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2.83万亿元,同比多增4.7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79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同比多增4.32万亿元)[2] - 6月末M2同比增长8.3%(增速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4.6%(增速环比上升2.3个百分点)[2]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3%(同比下降45个基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同比下降60个基点)[3] 信贷与社融结构分析 -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0亿元),新增社融4.2万亿元(同比多增9008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达8.9%[6][9] - 政府债券余额占社融存量20.6%(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社融主力;6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35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亿元)[7][9] - 企业中长贷结束同比少增,居民端短贷和中长贷均有小幅多增,票据融资冲量特征不明显[6]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5月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12] - 截至5月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签约1.74万亿元,截至6月末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超150亿元[13] - 结构性工具将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主线,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原则[13] 物价与供需关系 - 6月CPI同比由降转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PPI同比下降3.6%[19] - 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支持扩内需,以旧换新等政策持续显效,全国性生育补贴政策有望落地[18]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部分车企压缩账期至60天以内,光伏企业宣布减产[18]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半年成绩单,社融规模多增4.74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22:05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2.83万亿元,同比多增4.7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79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同比多增4.32万亿元)[1] - 6月末M2同比增长8.3%(环比+0.4pct),M1同比增长4.6%(环比+2.3pct)[1]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3%(同比-45bp),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同比-60bp)[2] 信贷结构优化 - 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贷款增速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 - 6月企业中长贷结束同比少增,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均有小幅多增[5] - 政府债券余额占社融存量20.6%(同比+2.1pct),人民币贷款占比61.6%(同比-1.2pct)[6] 社融与信贷动态 -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0亿元),新增社融4.2万亿元(同比多增9008亿元)[5][8] - 政府债券净融资1.35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亿元),企业债净融资2400亿元(同比多增300亿元)[8] - 季节性消费需求释放支撑信贷,618促销和暑期出行规划推动住户消费金融需求[7]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5月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11] - 截至5月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签约1.74万亿元,6月末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超150亿元[11] - 下半年将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主线,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原则[11] 物价与供需关系 - 6月CPI同比转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PPI同比下降3.6%[16] - 供过于求是物价低位主因,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包括服务消费再贷款、以旧换新补贴等[15] - 治理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初见成效,部分车企压缩账期至60天,光伏企业宣布减产[15]
7月14日晚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7-14 21:57
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 - 中共中央发布意见严惩金融领域违法犯罪包括操纵市场、内幕交易、非法集资、贷款诈骗和洗钱 [1] -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1] - 央行副行长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突出支持科技创新和提振消费 下半年中美利差趋于收窄 [1] 房地产政策 - 湖北鼓励有条件地方对多子女家庭购买商品房给予适当金额或面积购房补贴 婚假延长至15天 [1] 锂业公司业绩 - 赣锋锂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亿元至5.5亿元 [2] - 天齐锂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0万元至1.55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2] 光伏行业公司业绩 - 通威股份预计上半年净亏损49亿元至52亿元 [2] - 晶澳科技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5亿元至30亿元 [2] - 隆基绿能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4亿元至28亿元 同比减亏 [2] 其他行业公司业绩 - 襄阳轴承预计半年度净亏损1300万元 [2] - 京运通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65亿元到2.25亿元 [2] - 绿地控股预计上半年净亏损30亿元至35亿元 [2] - 中盐化工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88% [2] - 国晟科技预计上半年净亏损8000万元至1.2亿元 [2] - 联环药业预计上半年净亏损3800万元至4500万元 [2]
44.3万亿!央行高频提及债券,中小银行债券投资要保持合理的“度”
北京商报· 2025-07-14 20:45
债券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达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政府债券13.3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7.3万亿元、金融债券6万亿元 [3] - 债券净融资8.8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8.6%,有力支持积极财政政策和实体企业融资 [3] - 金融债发行总量6万亿元,同比增长17.34%,商业银行发行5.38万亿元(同比+17.07%),券商机构5998.19亿元(同比+12%),保险机构733.7亿元(同比+136.77%) [3] 重点领域债券融资 - 民营企业债券发行超3500亿元,绿色及科技相关债券发行超1万亿元 [4] - 公司信用类债券平均发行利率2.08%,较去年同期下降32个基点 [5] - 科技创新债券自5月推出后累计发行约6000亿元,银行间市场占比超4000亿元,支持288家主体 [13] 银行债券投资动态 - 银行业债券投资余额持续增长,大型银行5月末达49.54万亿元(年内+2.65万亿元),中小银行46.41万亿元(年内+3.6万亿元) [8] - 银行持有70%政府债券和20%公司信用类债券,成为财政政策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 [8] - 中小银行债券投资策略受央行认可,但需警惕利率与信用风险 [9] 货币政策与市场机制 - 央行通过降准、下调政策利率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加 [5]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为股权投资机构提供增信支持,27家机构发行153.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民营机构发行利率1.85%-2.69% [14][15] - 债券市场"科技板"差异化制度安排促进创新资本形成,已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和3983个设备更新项目 [12][13] 行业结构变化 - 金融债品种分化明显,保险机构发行增速达136.77%,显著高于银行和券商 [3] - 绿色金融债与科创债呈现爆发式增长,金融机构通过专项债精准投向小微、绿色、科创领域 [6] - 股权投资机构通过科技创新债券实现长期低成本融资,5家民营机构获风险分担工具增信 [14]
关于货币政策、汇率,央行最新发声
华尔街见闻· 2025-07-14 18:07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上半年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明显,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8.9%,M2同比增8.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7.1% [2][16] - 5月7日宣布的一揽子共10项货币政策措施已在一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对提振市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3][22] - 2020年以来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 [15]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 [16] 信贷结构优化 - 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1.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8.8%,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2%,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16] - 上半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7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9.5%,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7.17万亿元 [28] - 5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10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科技贷款余额43.3万亿元,绿色、普惠、养老、数字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7.4%、11.2%、38%和9.5% [29][30] 债券市场发展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债券净融资8.8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8.6% [33] - 截至6月30日,债券市场已有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超过4000亿元 [11][52] - 银行间市场共有27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53.5亿元,其中5家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利率处于1.85%-2.69%的较低水平 [53] 消费金融支持 - 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 [7][42] - 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关键,我国商品消费占GDP比重与国际水平相当,但服务消费相对不足,发展空间较大 [7][42] - 5月末绿色、科技、普惠贷款分别同比增长27.4%、12%、11.2%,保持了较快增速 [23] 汇率政策 - 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 [9][47] - 市场预期美联储下半年重启降息,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将改善,中美利差趋于收窄 [10][46] - 2024年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为2.2%,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前5个月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约1000亿美元 [46] 中小银行债券投资 - 中小银行基于自身资产配置考虑增持债券是合理的,银行自发买卖债券对市场起到稳定器作用 [34] - 中小银行债券投资需要保持合理"度",要把握好投资收益和风险承担的平衡 [6][35] - 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占全部政府债券比重为70%,持有的公司信用类债券占全部公司信用类债券比重约20%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