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联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新莱福增收不增利推10.54亿关联重组 标的毛利率波动应收款及存货占34%
长江商报· 2025-10-14 07:53
交易方案概述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作价10.54亿元购买金南磁材100%股权 [1][3] - 交易评估增值率为79.09% [3] - 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8亿元 其中1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中介费用 剩余3.8亿元用于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1][3] 交易性质与影响 - 本次重组构成关联交易 因交易标的与上市公司同为实控人汪小明实际控制的企业 [1][3] - 交易完成后 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由34.81%稀释至27.5% 实控人汪小明合计控制股份预计为37.16% [4] - 公司旨在通过整合金南磁材核心技术优势 实现业务边界拓展与产业链深度协同 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市场覆盖能力 [1][4] 新莱福近期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亿元 同比增长8.27% 归母净利润6720.39万元 同比下降8.94% 呈现增收不增利 [1][5] - 主要产品中 磁吸附功能材料收入2.78亿元 同比下降2.37% 高能射线防护材料收入6460.18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08.97% [6] 标的公司金南磁材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3年至2025年前4个月 金南磁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18亿元 5.02亿元 1.68亿元 净利润5641.62万元 8293.32万元 2142.77万元 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1%和47% [7] - 各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1.01% 33.88% 29.36% 2025年前4个月毛利率有所下降 主要受产品销量和原材料价格影响 [1][8] - 境外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 各报告期分别为25.47% 20.74% 18.70% [8] 标的公司资产与业绩承诺 - 截至2025年4月末 金南磁材总资产7.46亿元 其中应收账款与存货账面价值合计约2.55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约34% [2][9] - 交易对方承诺 2025年至2027年金南磁材净利润合计不低于2.64亿元 各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为不低于8156.59万元 8869.17万元 9414.08万元 [1][7] - 2025年承诺业绩略低于其2024年净利润水平 [7][8]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签订《证券及金融服务框架协议 之补充协议》暨关联交易公告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05:49
证券代码:601881 证券简称:中国银河(601881) 公告编号:2025-083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签订《证券及金融服务框架协议 之补充协议》暨关联交易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本次关联交易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本日常关联交易事项不会导致公司对关联方形成较大的依赖,没有损害公司及公司股东的整体利益, 不影响公司的独立性。 一、关联交易基本情况 2024年12月6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临 时)审议通过了《公司与银河金控签署证券与金融服务框架协议并设定2025-2027年关联交易上限的议 案》。同日,公司与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河金控")签订《证券及金融服务框 架协议》(以下简称"原协议"),约定作为日常业务的一部分,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 证券集团")将按一般商务条款向银河金控集团提供证券和金融服务。具体详见公司于2024年12月7日披 露的《关于签订〈证券及金融服务框架 ...
中再资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04:13
董事会决议与关联交易调整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10月13日召开,审议通过了调整2025年度与控股股东部分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 [1] - 会议应参与表决董事3人,实际参与表决3人,关联董事邢宏伟和徐铁城对议案表决进行了回避 [1] - 议案表决结果为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 [2] 关联交易额度调整详情 - 2025年度与控股股东关联方预计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总额度由96,919.68万元调整为101,919.68万元,调增5,000万元 [1][8] - 采购原料类交易预计额度由45,630万元调整为50,630万元,调增5,000万元,销售商品类交易(45,532.5万元)和其他类交易(5,757.18万元)额度保持不变 [1][8] - 本次调整前,公司2025年度与控股股东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已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及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7] 交易对方与调整背景 - 本次调增的采购原料类交易关联方为中再生(蕲春)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中国再生资源集团的全资孙公司 [9] - 中再生(蕲春)2024年末资产总额25,005.46万元,净资产11,564.24万元,资产负债率53.75%,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42,232.08万元,净利润885.42万元 [9] - 调整关联交易预计额度是因公司生产经营所需,旨在更充分利用关联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合理配置 [10][11] 审批程序与机构意见 - 本次关联交易调整事项已经公司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 [1][11] - 保荐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认为该事项已履行必要的内部审批程序,决策程序符合相关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对本次调整无异议 [11]
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受让裕新基金部分LP份额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04:06
证券代码:600736 证券简称:苏州高新 公告编号:2025-026 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受让裕新基金部分LP份额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投资标的名称:苏州裕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裕新基金")。 ● 投资金额: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高新投资管理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投资管理公司")拟认缴出资1.35亿元,受让苏州金合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苏高新金控")所持裕新基金9%LP份额;其中,666万元为受让苏高新金控已实缴份额价款,12,834 万元为对裕新基金的剩余认缴出资金额。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 至本次关联交易为止,过去12个月,公司与苏高新金控发生的关联交易次数为2次,合计金额为18.10 亿元。 ● 风险提示:裕新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受宏观经济、行业周期、投资标的运营管理等多种因素影 响,存在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一、 ...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03:17
董事会会议决议 - 中国光大银行第九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10月13日以书面传签方式召开,16名董事全部参与表决 [1] - 会议审议并通过三项议案,包括一项重大关联交易和两项内部制度修订 [2][5][6] - 关联交易议案表决时,关联董事朱文辉回避,有效表决票15票,同意15票 [2][3] 重大关联交易 - 公司拟向主要股东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核定290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期限12个月,信用方式 [9][10] - 中信金融资产持有公司8.02%股份并派出1名董事,为公司关联方 [9][11] - 该交易金额将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0.5% [9][10] 交易对手方情况 - 关联方中信金融资产成立于1999年11月,注册资本802.47亿元人民币 [12]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信金融资产总资产为10,109.33亿元,净资产为529.31亿元 [12] 交易定价与审批 - 关联交易定价依据市场原则进行,相关条件不优于公司其他同类业务 [13] - 交易已经公司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及董事会审议批准,无需股东大会批准 [9][10][14] - 独立董事认为交易遵循公平原则,依照市场公允价格进行,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 [4][15] 内部制度修订 - 董事会审议通过修订代销理财产品重要销售制度的议案,表决结果为16票同意 [5] - 董事会审议通过修订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及配套制度的议案,表决结果为16票同意 [6]
股市必读:万润股份(002643)10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98.5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10-14 02:35
股价与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10月13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3.58元,当日上涨2.26% [1] - 当日换手率为3.07%,成交量为27.95万手,成交额为3.7亿元 [1] - 10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98.5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63.0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161.61万元 [2] 公司治理与制度修订 - 公司于2025年10月13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并修订《公司章程》等二十六项制度,同时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等三项新制度 [2] - 根据新《公司法》要求,公司将“股东大会”更名为“股东会”,董事会增设职工代表董事,并同步修订33项管理制度 [3] - 公司制度修订涉及股东会、董事会、独立董事、关联交易、募集资金管理及对外担保等多个领域,主要内容包括调整股东会职权、细化董事会决策权限等 [3] 审计机构续聘 - 公司决定续聘中证天通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该所拥有证券期货审计资质,注册会计师379人,其中98人签署过证券服务审计报告 [2][3] - 中证天通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服务上市公司30家,项目团队近三年无监管处罚记录 [3] - 2025年度审计费用预计不超过200万元,其中年报审计费用为150万元,内控审计费用为50万元 [3] 关联交易与金融服务协议 - 公司拟与中节能财务有限公司续签为期三年的《金融服务协议》,构成关联交易,服务内容涵盖存款、结算、信贷等 [2][4] - 协议约定存款利率不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基准利率,贷款利率不高于一般商业银行同等条件利率,结算服务免费 [4] - 公司在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上限为最近一期经审计货币资金总额的60%,综合授信额度不超过20亿元,且募集资金不存放于财务公司 [4] 财务公司风险评估 - 中节能财务有限公司为合法持牌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30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总额194.39亿元,所有者权益41.06亿元,净利润10.50亿元 [4] - 截至2025年10月12日,公司在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为41,291.81万元,贷款余额为81,425.02万元 [4] - 评估确认财务公司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等监管指标均达标,未发现重大风险,公司已制定存款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4] 临时股东大会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10月29日召开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股权登记日为10月23日,会议对中小投资者表决单独计票 [3] - 股东大会将审议治理结构调整、制度修订、续聘审计机构、续签金融服务协议及选举非独立董事等事项,部分议案需经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通过 [2][3]
盛威时代冲刺港股IPO 关联交易扮演重要角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21:52
业务扩张与财务表现 - 公司网约车服务业务规模快速扩张,总交易金额从2022年的7.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21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7.04% [2] - 公司订单量从2022年的3270万单增长至2024年的7030万单,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0.45% [2] - 业务扩张以牺牲短期利润为代价,网约车服务平均净抽佣率从2022年的2.9%下降至2024年的-0.2%,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0.4% [3] - 公司网约车服务每单平均直接利润从2022年的0.6元下降至2024年亏损0.1元,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0.1元 [3]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持续增长,从2022年8.16亿元增至2024年15.94亿元,但同期持续亏损,2022至2024年分别亏损4.99亿元、4.82亿元、4.26亿元 [7] - 公司整体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报告期内分别为6.6%、7.1%、3.5%和4.1%,其中网约车服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9%、1.2%、-0.2%和0.5% [7] 关联交易依赖 - 公司网约车服务业务高度依赖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平台,报告期内通过高德产生的总交易金额占比分别为92.9%、89.5%、93.9%和94.5% [4] - 阿里巴巴旗下阿里旅行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7.0067% [5] - 在司机招募和管理中,公司向联营企业陕西丰行景途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支付的运力伙伴费在报告期内占总运力伙伴费的比例最高达28.1% [5] - 数字化及业务解决方案业务中,报告期内向关联方提供服务的金额占该业务收益的比例最高达54.52% [5] - 公司数字化及业务解决方案业务的第一大客户北京凯宝为公司一名主要管理人员配偶控制的公司,属于关联方 [6] - 报告期内,公司向关联方购买网约车服务的金额分别为5638.20万元、7452.90万元、1.04亿元和6336.10万元 [8] 成本结构与运营合规 - 公司网约车服务业务成本中,除占比约八成的司机服务费外,聚合平台费占比最高,约为10% [8] - 报告期内,公司就聚合平台服务向高德支付的服务费分别约为5260万元、7010万元、1亿元及6140万元 [8] - 公司给予每单乘客的奖励从2022年的0.3元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0.7元,2025年上半年下降至0.5元 [3] - 公司网约车服务业务存在合规问题,因平台上部分车辆和司机未取得所需证件,报告期内相关行政处罚总额分别约160万元、240万元、240万元和210万元 [3] - 公司数字化及业务解决方案业务的收入并非主要来自出行行业,报告期内非出行行业项目收入占比均在七成以上,2024年为61.9% [6]
欣锐科技(300745.SZ):与关联方签署协议
格隆汇APP· 2025-10-13 21:13
合作与关联交易 - 公司与伟世通公司及关联方伟世通欣锐签署了《工程服务协议》[1] - 协议旨在满足德国某制造商的委托开发要求[1] - 伟世通欣锐将采购公司及伟世通公司的研发服务[1] 关联方关系 - 伟世通欣锐是公司持股50.00%的参股公司[1] - 公司高管顾建刚在伟世通欣锐担任联席总经理[1] - 公司高管陈景俊及朱若愚在伟世通欣锐担任董事[1] - 基于上述关系,伟世通欣锐被认定为公司关联方,本次交易被认定为关联交易[1]
违反收单业务管理规定,拉卡拉江苏分公司被罚没超30万元
观察者网· 2025-10-12 16:20
处罚事件概述 - 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于10月9日公示行政处罚,拉卡拉支付江苏分公司因违反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被没收违法所得61423.7元并罚款25万元 [1] - 同日,南京市市民卡支付有限公司因违反预付卡业务管理规定被警告、通报批评并处罚款8.5万元 [1] -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于10月9日公布处罚,天津城市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因违反预付卡业务管理规定被罚款3万元 [2] 拉卡拉支付公司信息 - 拉卡拉支付江苏分公司成立于2010年2月2日,负责人为陈飞,所属行业为商务服务业 [1] - 总公司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董事长为孙陶然,于2019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300773 [1] - 公司近期股东结构变动,联想控股和孙浩然分别减持股份,持股比例分别降至23.97%和0%,但公司强调变动不影响治理结构和控制权 [1] - 公司进行资产调整,拟转让三家全资子公司股权,涉及关联交易 [1] 业务定义 - 银行卡收单业务是指收单机构与特约商户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为特约商户提供交易资金结算服务的行为 [1] - 预付卡是指从事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业的企业法人发行的,仅限于在本企业或本企业所属体系内兑付货物或服务的预付凭证 [2]
关联交易“去优留劣”?多家“空壳”经销商存疑,菊乐股份8年上市路终落定?
中国基金报· 2025-10-11 23:50
上市进程与公司治理 - 公司在经历7年4次深交所IPO失败后,于2025年10月9日公告拟转战北交所上市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童恩文于2025年9月6日去世,享年78岁,其28岁女儿TONG ZHU(童竹)继承合计73.35%股份,成为新实际控制人 [1] - TONG ZHU的配偶GAO ZHAOHUI(高朝晖)为美国国籍,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代理),但暂未持有公司股份 [1] 关联交易疑点 - 公司向关联方成都么么集选科技销售产品的平均单价,在2019年及2020年均高于向第三方连锁商超销售的平均单价 [3] - 公司与关联方前进集团之间存在资产置换交易,公司用净利润2264万元的子公司德瑞牧业20%股权,另支付约100万元差价,置换前进集团净利润263万元的子公司蜀汉牧业20%股权,被指存在“去优留劣”的资产腾挪痕迹 [3][4] - 2019年至2021年,公司向前进集团采购生鲜乳的单价分别为4.56元/公斤、4.79元/公斤和4.83元/公斤,长期高于向其他供应商的采购均价 [4] - 2019年至2021年,公司向关联方四川经管子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分别高于非关联经销商1.5%、4.1%、6.9% [5] - 2024年公司预付账款较期初增长128.39%,远高于营业成本1.41%的增速,引发对通过预付款项为关联方输送资金的担忧 [8] 经销商与收入质量 - 公司销售以经销商为主,2022年至2024年经销收入占比分别为75.7%、74.5%及70%,且经销渠道毛利率(40.4%)高于直销渠道毛利率(33.7%) [7] - 2021年至2022年期间,5家成立时间短、参保人数少的小微销售主体贡献超9000万元营收,后均在2023年8月集中注销,其中两家参保人数仅为1人 [8] - 在乳业同行业绩多数下滑的背景下,公司2024年营收逆势增长5.1%,净利润增长18.4%,其收入增长的真实性与可持续性受到质疑 [7][8] 募资计划与产能利用 - 公司此次北交所IPO拟募资5.52亿元,较2023年12月招股书计划的13.63亿元缩水8.11亿元,原计划中的奶牛养殖项目、乳品生产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不在募资计划中 [10] - 公司产能利用率未达九成,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85.29%、78.44%及84.49% [10] - 此次募资重点为“温江乳品生产基地改扩建项目”,投资总额2.78亿元,预计达产后年均可实现营收9.35亿元 [10] 行业竞争与市场地位 - 公司营收高度依赖四川省内市场,占比近76%,且近六成收入来源于“酸乐奶”含乳饮料 [11] - 公司在四川市场面临新希望乳业等区域龙头,以及伊利、蒙牛等全国巨头的竞争压力 [11]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2024年全国牛奶总产量为4079万吨,同比下降2.8%,为2017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11] - 公司市场占有率低,2020年至2022年在乳制品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24%、0.30%及0.3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