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网荷储一体化

搜索文档
长江电力发电量增加首季净利增30% 财务费两连降累派红利2059亿
长江商报· 2025-05-07 07:28
经营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亿元 同比增长8.68% 归母净利润51.81亿元 同比增长逾30% 经营现金流净额118.47亿元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845亿元 归母净利润32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8%和19% [2] - 归母净利润30.56%的增速为2016年以来同期最高 扣非净利润52.33亿元 同比增长31.49% 显示主业贡献突出 [5] 发电业务 - 境内六座梯级电站总发电量576.7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9.35% 其中白鹤滩电站发电量125.74亿千瓦时 同比增幅达17.10% [6] - 乌东德水库来水量167.05亿立方米 同比偏丰12.50% 三峡水库来水量555.19亿立方米 同比偏丰11.56% [6] 成本控制 - 一季度营业总成本115.51亿元 同比减少1.13亿元 财务费用24.81亿元 同比减少3.2亿元 降幅约13% 实现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7][8] 战略布局 - 通过股权投资入股国投电力等多家能源企业 2021-2024年投资净收益分别为54.26亿/46亿/47.5亿/52.58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为9.07亿元 [9] - 推进"大水电+抽蓄+智慧综合能源"多元化模式 甘肃张掖抽蓄项目按计划推进 江苏如东二期储能项目并网 打造华东最大电网侧储能项目 [10] 资本市场表现 - 2024年股价从23.34元/股涨至29.55元/股 年涨幅26.61% 市值最高达7898亿元 稳居行业首位 [10] - 上市以来累计盈利3100.41亿元 累计分红2059.42亿元 平均分红率66.42% 2024年分红率71% 拟派现230.74亿元 [4][11]
山高控股产业协同增长动能凸显,电算科技战略迈入兑现期
财经网· 2025-04-30 16:42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 系统推进算力设施一体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确保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新建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占比超过80% [1] - 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持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绿电对数据中心的支撑被强调 [1] 山高控股业绩表现 - 全年实现收益55.81亿元,同比增长11.66%;年内溢利6.93亿元,同比增长39.92%;资产净值增至177.58亿元 [1] - 新兴产业资产规模达到520.10亿元,占总资产规模的78.60%,核心驱动力为新能源和算力两大业务板块 [2] - 2024年底股价较入股价上涨约71.85%,带来浮盈约2.15亿美元 [3] 战略布局与产业协同 - 2021年启动战略转型,投向新能源和算力领域,2022年并购山高新能源,2023年战略入股世纪互联 [2] - 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绿电+算力深度融合开创新的商业范式 [3] - 2024年获取新能源开发指标超过4吉瓦,创历史新高,其中山东省取得超过350兆瓦风电指标和175兆瓦分散式风电指标 [3] - 在山西省获得合计350兆瓦的光伏及风电指标,实现国家能源局"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首个试点项目落地 [3]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到2030年全球AI算力需求将比2020年增长500倍,2023至202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预计达7300吉瓦 [2] - 未来十年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绿色能源转型加快,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持续攀升 [4] - 2024年一季度头部企业大规模采购英伟达H20芯片,总订单金额超过160亿美元,算力竞争进入新格局 [4][5] - 乌兰察布源网荷储融合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预计2025年内实现阶段性落地 [5] - 未来投资策略更主动聚焦电算科技领域关键细分赛道,通过股债联动和一二级市场协同提升回报 [5]
临沂市新能源装机将突破1000万千瓦
齐鲁晚报网· 2025-04-29 18:38
能源转型改革政策 - 临沂市将深化能源转型改革 打造绿色企业及村居300个以上 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 [2] - 聚焦56个新能源领域重大项目 加快陆上风电、集中式光伏、生物质能开发 [2] - 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 拓展新能源开发应用空间 [2] 能源结构优化 - 推动煤电向清洁降碳、高效调节方向发展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风光热储"多能互补体系 [2] - 推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提速实施 包括蒙阴垛庄、平邑郑城等项目 [2] - 年内建成一批新型独立储能电站 应用锂电池、液流电池、熔盐等多元储能技术 [2] 新能源消纳与电网建设 - 提升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 突破新能源发展瓶颈 [2] - 加强主电网和配电网投资建设 全年力争满足1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接入需求 [2] 绿色发展模式创新 - 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等模式 推动零碳园区和绿电产业园创建 [3] - 鼓励企业开展绿电绿证交易和碳足迹试点 实现能源绿色效益最大化 [3] - 加快打造"数字能源管理平台" 推动"人工智能+能源"融合及电网光明大模型应用 [3]
科大智能(300222) - 300222科大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9 09:26
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4月28日15:00 - 17:00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进行,面向全体投资者 [2]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裁黄明松,副总裁、财务总监穆峻柏,董事会秘书王家伦,独立董事王清 [2] 分红与风险警示 - 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值,但合并报表、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均为负值,暂时不满足现金分红条件;且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超6亿元,属豁免情形,股票交易不存在因分红不达标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风险,满足条件会按章程积极分红 [2][3] 营业收入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73,852.3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72%,主要受合并主体减少影响,2024年较上年同期因合并主体减少影响收入合计75,656.02万元,扣除剥离主体因素影响后同口径相比营业总收入2024年较上年同期增长16.76%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4,824.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9% [7] 公司业务介绍 - 公司深耕电力能源领域20多年,是数字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以“数字能源”和“智能机器人应用”为业务载体,布局核心技术研发,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场景,提供智能配用电设备、储能系统产品、智能机器人和整体综合解决方案及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3] 股票回购与增持 - 2024年12月9日至12月30日,公司使用自有资金2,399.76万元,按12.24元/股的成交均价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96.1万股,回购股份已于2025年1月完成注销手续,后续若有新计划会按规定履行程序和披露信息 [4][5] 机器人板块业务 - 公司是国内智能机器人应用领域领先企业,深耕非标定制化智能产品与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产品矩阵丰富,涵盖智能巡检机器人、机械手、仓储机器人等,满足不同工业场景需求 [5] - 巡检机器人配备先进供电智能运维平台,性能卓越;机械手系列产品为多领域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应用覆盖全国近100个城市800多个项目现场及全球十多个国家,是国内机械手行业标杆企业;仓储机器人兼具高集成化、轻量化属性,可嵌入物联网预警系统,年生产能力可达千台以上,在新能源行业出货量占据行业头部地位 [6] 海外业务与关税影响 - 2024年度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合计2,897万元,仅占营业收入比重1.06%,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欧洲和澳洲地区,基本无对美出口收入,美国加征关税目前对公司业务无影响 [6] 公司盈利情况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03.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79% [6]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3.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55%,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呈持续向好发展趋势 [7]
2025年建成兆瓦级新型储能电站60座、装机超1GW!合肥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发布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7 17:41
文 |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4月25日,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 ,方案指出, 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达750万千瓦以上,集中式光伏、风电装机 规模达33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15%。 展望到2027年底,全市 新能源装机规 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1200万千瓦。 开展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行动。大力推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重点 发展百兆瓦级电网侧独立储能 ,支持符合条件的电源侧储能电站转为电网侧储能电站,支持各 类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共享共建等方式建设用户侧储能电站,探索构网型新型储能技术研 发与工程示范, 开展分布式光伏配储研究及试点应用。 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兆瓦级新 型储能电站60座、装机总规模超100万千瓦,其中建成百兆瓦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5座。 开展"光伏+"综合应用示范行动。聚合全市新能源场景资源,制定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 计划,大力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光伏+智慧农业" "光伏+储能""光储充检换 "一体化充 电桩等"光伏+"综合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新型 ...
合盛硅业2024年营收创历史新高
中证网· 2025-04-24 20:11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266.92亿元创历史新高 归母净利润17.40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40亿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17亿元 较2023年增加53.07亿元 净现比达到2.60 [1] - 研发投入增长至5.75亿元 占总营收的2.15% [1] 生产与销售 - 工业硅生产量达187.14万吨 同比增长38.11% [1] - 有机硅三大产品产量显著增长:硅橡胶同比增长16.31% 硅油同比增长56.66% 环体硅氧烷同比增长5.35% [2] - 公司适当收缩光伏业务板块投入 优化内部资源配置 [1] 有机硅业务 - 有机硅需求受建筑领域回暖、电力电子和汽车制造等行业快速增长有效拉动 [2] - 有机硅厂家计划联合减产20% 叠加旺季将至 有机硅涨价有望开启 [2] - 2025年行业无新增产能 需求端增长强劲 行业格局有望优化 [2] - 公司积极开发功能性硅油及深加工产品、高性能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及灌封胶等产品 [2] - 人形机器人成为重要需求增长点 对高透光率硅胶、生物相容性硅胶需求快速上升 [2] 碳化硅业务 - 公司完整掌握碳化硅材料全产业链核心工艺技术 突破关键材料和装备技术壁垒 [3] - 内蒙古赛盛新材料年产800吨碳化硅颗粒项目正式点火投产 [3] - 6英寸碳化硅衬底已全面量产 8英寸碳化硅衬底小批量生产 [3] - 6英寸碳化硅衬底晶体良率从90%提高到95%以上 外延良率从95%以上提高到98%以上 [3] - 2025年公司将攻克高纯半绝缘碳化硅粉料及超高纯超细碳化硅陶瓷粉体技术难题 加速8英寸碳化硅量产进程 [3] 行业前景 - 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经历结构性调整 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下游需求持续增长 [4] - IGBT供需逐步改善 碳化硅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4] - 随着国产碳化硅衬底产能和良率提升 叠加8英寸衬底量产 碳化硅模组与IGBT模组有望在2026年打开规模化应用空间 [4] 业务模式与战略 - 公司抓住新疆光伏产业机遇打造"煤-电-硅"产业链协同模式 利用云南水电资源优势打造"绿-电-硅"循环模式 [1] - 加速新型储能技术与新能源前沿领域深度融合 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生态体系 [1] - 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1]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加快“源网荷储”要素纳管 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能源网· 2025-04-22 15:55
"看,通过这个平台,新能源场站设备的运行数据以及实时视频监控画面都能一目了 然,这对于我们精准预估新能源出力,简直是发挥了大作用。"近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工 作人员在介绍庆阳市新型电力系统智慧融合平台时,难掩兴奋之情。 据悉,庆阳市新型电力系统智慧融合平台是在政府主导建设、电网企业运营维护的合作 模式下精心开发拓展而成的独立能源管理平台。为全力打造绿色、清洁、高效的新型电力系 统庆阳示范样板,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紧紧围绕"源网荷储"要素纳管这一核心任务,争分夺秒 推进平台建设工作。 在电源侧,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在各个新能源场站部署了先进的数据采集设备,涵盖了功 率监测仪、气象传感器等,实时精准收集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数据。同时,运用智能分析算 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清洗、分类和整合,为精准预测新能源出力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针 对电网侧,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升级了电网调度、营销系统,引入大数据处理技术,提高对电 网运行参数的采集频率和精度,实现对电网潮流分布、设备负载等关键信息的实时监测与分 析,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在负荷侧,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积极与各大企业、公共机构等建立合作,安装智能电表和 能耗监测终端,收集用户的用电 ...
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在南京揭牌成立
快讯· 2025-04-22 15:18
4月22日,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在江苏南京揭牌成立,并分别与南京市政府、盐城市政府、江苏省 环保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据介绍,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是中国资环组建以来,在集团总部驻地外第 一家揭牌成立的专业子公司。未来,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将深耕风、光、储、热等新能源领域,开 展新能源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及碳足迹溯源,积极探索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营产业链。(智通财经) ...
天津滨海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9 06:31
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原材料包括针状焦、石油焦、沥青、碳材料、天然石墨等,上游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基础化工产业 [4] - 锂电池负极材料加工过程耗电量大,电价波动对成本影响显著,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 [4] - 全资子公司翔福新能源获批内蒙古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新增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最大用电负荷52万千瓦,年用电量28.9亿千瓦时 [6] - 公司为子公司北京旭阳新能源增资4,000万元,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增至5,000万元,以强化投融资、研发等职能 [6]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翔福新能源增资5.2亿元,注册资本从8,000万元增至6亿元,以满足流动资金需求 [7] 财务与资本运作 - 2024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为-2,813.42万元,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55亿元,母公司净利润为-1,695.50万元,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43亿元 [12] - 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包括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9][12] - 2025年度预计新增融资额度10亿元,包括银行贷款、融资性租赁等,同时为子公司提供新增担保额度10亿元 [40][78] -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3.18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03.33% [39] 关联交易与供应链 - 2025年度预计与控股股东旭阳控股及其关联方发生日常关联交易2.58亿元,2024年实际发生关联交易3.17亿元 [16][17] - 关联交易主要涉及采购针状焦、物业服务和办公用房租赁等,定价遵循市场化原则 [17][31] - 主要关联方包括旭阳控股(总资产117.08亿元)、中国旭阳集团(总资产598.41亿元)等,均具备履约能力 [18][24] 公司治理与审计 - 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75万元(财务审计50万元,内控审计25万元) [51][57] - 独立董事津贴为12万元/年(税前),非独立董事津贴2.5万元/年(税后),高管薪酬按绩效考核制度执行 [63][65]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4年度财务决算、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议案,监事会认为内控体系健全有效 [71][89] 行业动态与下游需求 - 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储能电池发展迅猛,推动负极材料市场需求 [4] - 下游对锂电池安全性、充放电性能等要求提高,负极材料需满足更高技术标准,如循环寿命、压实密度等 [4]
阳光电源曹伟:AI重塑储能产品价值 催生万亿级市场增量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4-11 20:41
文章核心观点 - 储能行业正从政策红利期迈向价值深耕期,工商业储能在政策推动下从“备用电源”转向“价值创造主体”,AI与储能融合催生万亿级市场增量空间,工商业储能需全面升级,阳光电源提出相关理念和服务模式,零碳园区发展需“能碳协同” [1][2] 行业发展趋势 - 储能行业从政策红利期迈向价值深耕期,工商业储能从“备用电源”转向“价值创造主体” [1] - 分时电价机制与辅助服务市场完善加速用户侧储能收益多元化 [1] - AI与储能融合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迈向“智能驱动”,重塑储能产品价值并催生万亿级市场增量空间 [1] - 2025年是新能源产业变革关键节点,工商业储能深入零碳园区,储能技术需全面升级 [1] 工商业储能发展关键因素与理念 - “安全、高效、长期主义”是工商业储能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关键因素 [2] - 阳光电源提出工商业储能“一场景一方案”理念,针对不同场景推出多种产品方案 [2] 产品服务模式 - 阳光电源工商储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覆盖峰谷套利、需量管理、绿电消纳等多维场景 [2] 零碳园区发展要点 - 零碳园区发展离不开虚拟电厂、能碳协同,需打通能源流、碳流、数据流 [2] - 国内零碳园区从试点迈向规模化,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能碳协同”是关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