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政策

搜索文档
中金5月数说资产
中金点睛· 2025-05-20 07:40
中金研究 虽然面临外部关税政策不确定性,4月经济数据同比增速皆有所放缓,但是政策持续对冲,经济数据整体保持稳健。生产端来看,工业增加 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为6.1%、6.0%(3月分别为7.7%、6.3%)。需求端来看,出口受关税影响增速放缓,规上工企出口交货值同比 0.9%(3月为7.7%),环比回落幅度高于前期公布的海关出口数据,或体现为库存的增加,4月产销率同比降幅扩大。政策持续对冲,消费品 以旧换新支撑社零,4月社零同比5.1%(3月为5.9%),以旧换新品类中,家电、文化办公等增速上升,而家具、通讯器材、汽车等增速下 降。1-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4.0%(1-3月为4.2%),其中设备更新改造支撑1-4月设备工器具投资累计同比18.2%。房地产、基建、制造 业投资累计同比分别为-10.3%、10.9%、8.8%(1-3月分别为-9.9%、11.5%、9.1%),皆有所回落,但是基建支持作用持续凸显。展望未来, 我们认为虽然关税缓和,但是仍有一定不确定性,而内生性需求仍弱,仍需政策进一步对冲。针对上述经济数据我们将从宏观及相关行业角 度进行详细解读。 宏观 在关税冲击下,4月经济数据同比增速 ...
增量政策因时而进 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中国证券报· 2025-05-20 05:23
民营经济促进法带来的机遇 - 民营经济促进法自5月20日起施行,从多角度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保障民营企业权益,鼓励企业放心大胆投资和创新创业 [1] - 法治化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该法鼓励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创业,提供法律"定心丸" [2] - 政府需以身作则贯彻落实该法,改善民营企业预期,并出台配套监督条例推动法律落地见效 [2] 民营企业应对国际经贸挑战 - 面对全球力量对比变化带来的中美贸易问题,中国可构建内循环和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并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动力 [2]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变化,中国应提升作为"链主"的竞争力,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布局 [3] - 数字化电商平台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步伐快,政策需支持民营企业在技术、标准、管理和品牌等方面提升全球影响力 [3] 金融领域的发展机遇 - 美国金融市场波动导致美元信任度下降,中国应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建设金融强国 [3] - 中国政治经济稳定增长动力强,人民币资产受青睐,可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提供更多人民币资产吸引全球投资 [3]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和养老产业 [4] 消费升级与服务经济发展 - "两新"政策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消费升级 [4] - 服务消费比重偏低但潜力大,尤其是老龄社会带来的刚性养老服务需求,需通过金融支持、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促进供给 [4]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将"真金白银"渗透到实体经济,支持市场主体定向需求 [4]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通过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等措施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 [5] - 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中心,中国有能力降低全球不确定性 [5] - 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发展确定性增强,经济态势向好将为全球增长提供动力 [6]
两新政策促经济回升,券商:后续有140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16:21
消费市场表现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 同比增长5.1% 环比增长0.24%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商品销售大幅增长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8.8%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3.5% 家具类增长26.9% 通讯器材类增长19.9% [5] - 1-4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 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4][5] 工业生产情况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为去年以来月度增速较快水平 [4]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 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5.9% [4] 投资数据 -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 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4.5% [5] 外贸表现 - 1-4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 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 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3.9% [6] - 前4个月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5% [6] 政策支持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前两批资金已下达超过1600亿元 后续还有1400亿元左右 [7] - 2025年政策将微波炉 净水器 洗碗机 电饭煲等4类产品纳入补贴范围 部分区域和平台进一步扩展品类 [7]
国家统计局:当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要继续扩大国内需求
搜狐财经· 2025-05-19 11:40
工业生产增长 -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为去年以来月度较高水平 [1] - 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超过八成 [1] 工业转型升级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显著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1] - 集成电路制造和光电子器件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1.3%和19% [1] - 3D打印设备和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60.7%和29.5% [1] 工业新动能发展 - 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8.9%和61.8% [2]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和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2%和29.3% [2]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1.5% [2] 政策带动效应 -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和包装专用设备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电动自行车和液晶显示屏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2] 未来发展趋势 - 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 [3] - 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3]
国家统计局:随着政策效果继续显现、消费动能不断壮大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望持续增强
快讯· 2025-05-19 10:49
消费政策效果显现 - 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扩大服务消费 [1] - 4月份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 4个百分点 [1] - 1-4月份服务零售额增长5 1%,连续两个月加快 [1] 消费动能持续增强 - "五一"假期期间国内出游人数同比增长6 4% [1] - 随着政策效果继续显现、消费动能不断壮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望持续增强 [1]
激活汽车消费还需三箭齐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9 08:59
行业地位与政策影响 - 2024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总产值达4.8万亿元,占社零总额比重近11%,首次超越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 [2] - "两新"政策带动汽车市场增长,2025年一季度乘用车零售512.7万辆(同比+6%),新能源车零售242万辆(同比+36.4%),渗透率47.2% [7] -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以旧换新补贴申请达223.2万份(报废更新74.7万份+置换148.5万份),自主品牌份额提升至63%(同比+7.9pct) [9] 流通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行业推动构建新型流通体系,优化二手车生态(2024年交易量1961.42万辆),建立"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打通全生命周期数据 [3][4] - CADA柠檬查覆盖乘用车/商用车/摩托车/特种车全国数据,解决二手车市场信任核心问题 [5] - 经销商启用数字化工具匹配补贴政策,华宏汽车通过系统实时生成置换方案,报废周期缩短50% [14][15] 市场结构与挑战 - 行业呈现增量不增收特点,经销商面临库存高企(3月库存预警指数56.9%)、价格倒挂及资金链断裂压力 [7][8] - 限购政策制约消费潜能释放,取消限购预计每年可新增销量100万辆(占乘用车销量5%),拉动社零5%及GDP0.3% [10][11] - 燃油车经销商网点过密、盈利能力不足,新能源车2025年渗透率或达55%,2030年销量预计2800万辆 [7][16] 消费趋势与后市场机遇 - 服务消费占比将超商品消费(2024年占46%),企业需转向"商品+服务"融合模式,开发改装市场(需法规支持)及消费税后移改革 [11][17] - 中老年/女性消费者潜力凸显,品质与品牌成长期竞争关键,新能源营销需强化社群运营及情绪价值 [16][17] - 经销商置换业务成重点,华宏汽车通过分层营销实现单车补贴3万-5万元,结合金融预支提升效率 [13][14]
中国汽车“出海”动能强劲 新“利器”为全球汽车航运提供“中国方案”
央视网· 2025-05-15 13:47
中国汽车产销数据 - 2025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同比增长均超10% [1][16] - 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 [16]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427% [16] - 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 同比增长526% [16] - 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 [9][11] 远海口轮技术特点 - 采用光伏能源+LNG双燃料混合动力系统 每年节省能耗20% [2][4] - 装载能力达7000标准车位 [5][8] - 配备绿色化 智能化 自动化技术 满足最新标准规范 [13] - 执行中国-地中海航线 单程航程约30天 较以往节省近三分之一时间 [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远海运汽车船队规模扩充至20艘 2026年将达30艘 [11] - 2024年中国乘用车L2级智能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73% [19] - 充电速度进入分钟时代 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日渐普及 [23] - 2024年全国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超650万辆 [22] - 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 预计带来更大消费增量 [22] 一带一路市场拓展 - 远海口轮首航目的地为希腊 土耳其 意大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8] - 为中国汽车出口提供运输保障 注入强劲动能 [1][11][14] - 为全球汽车航运提供中国方案 [13]
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双千万”历史性跨越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09:37
中国汽车产业历史性跨越 - 前4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 同比增长均超10% [1] - 特斯拉中国声明Model 3和焕新Model Y超95%零件产自中国 [1] - 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者"向"引领者"的实质性跨越 [2] 新能源汽车表现 - 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42 9万辆和430万辆 同比增48 3%和46 2% [4]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42 7% [4] - 前4个月汽车出口193 7万辆(同比+6%)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4 2万辆(同比+52 6%) [4] 产业驱动力 技术因素 - 2024年L2级智能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7 3% 覆盖至10万元以下车型 [7] - 充电速度进入"分钟时代" 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普及 [7] - 新技术快速应用推动新能源车性能提升并刺激需求 [8] 政策因素 - "两新"政策推动2024年全国汽车报废置换超650万辆 [9] - 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范围从国三放宽至国四排放标准 [9] - 机构预测"两新"政策将为今年汽车消费带来更大增量 [9] 区域竞争格局 - 2024年重庆依靠汽车产业贡献经济总量超越广州 [10] - 2025年一季度安徽汽车产量76 17万辆反超广东 新能源车增83% [12] - 安徽已成为中国重要汽车大省和创新大省 [13] 产业环境挑战 - 国际关税政策削弱中国汽车零部件成本优势 [13] - 国内车企竞争激烈 需整治"内卷式"竞争促良性发展 [13]
中国经济观察:2025年二季度
毕马威· 2025-05-15 07: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GDP增速达5.4%超预期,但后续经济仍存隐忧,内需方面生产强于需求、房地产企稳不明、耐用消费品政策效果或减弱,外需方面中美博弈复杂多变;政府政策储备充裕,后续将出台增量扩内需政策,预计二季度经济平稳运行,生产、消费、出口有望保持一定态势,投资中制造业和基建有韧性,房地产待改善 [9][21][22][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济走势 国内经济实现“开门红”,政策加码应对不确定性 - 2025年一季度实际GDP增速5.4%与去年四季度持平且超预期,得益于政策前置发力和企业“抢出口”,但后续经济有隐忧,内需生产强于需求、房地产不稳、政策效果或减,外需中美博弈复杂;政府将出台增量扩内需政策,预计二季度经济平稳 [9][21][22][23] - 产出方面,二、三产业产值同比分别达5.9%、5.3%,制造业与建筑业、房地产与金融服务业表现分化;工业增加值同比6.5%,制造业生产受“抢出口”、“两新”政策、基建投资带动;4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回落,预计二季度生产保持强劲 [26][28][34][35][37] - 需求端,消费成一季度经济首要拉动项,贡献51.7%的GDP增速,出口贡献率39.5%,投资带动作用边际走弱 [32] 基建带动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走强 - 2025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2%,基建投资同比11.5%成主要贡献项,房地产投资同比-9.9%仍为最大拖累项,民营企业投资增速回升 [39] - 制造业投资同比9.1%总体维持韧性,受基建投资、“抢出口”、“两新”政策支持,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带动投资上行,消费品制造业受关税影响成拖累项;二季度制造业投资或维持韧性 [42][43][45][47] - 基建投资一季度增速11.5%,受资金和项目因素影响,中央与地方主导项目投资增速同步上行;资金来源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一季度公共财政对基建支撑减弱;二季度基建投资或维持高位,需增量财政工具支持 [50][51][54][56][61] - 房地产投资一季度同比-9.9%降幅收窄,但总体增速低仍是拖累项,回升因去年末已售房屋施工竣工,新开工面积走弱;房企融资趋紧、房价修复停滞、库存和拿地有压力;后续需加码需求端政策,优化供给端政策 [69][72][77][79][83] 以旧换新推动消费持续回暖 - 2025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服务消费有韧性,商品零售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提升,入境消费新引擎加速培育 [86][88] - 以旧换新政策惠及的耐用品消费强劲增长,带动社零增长,体育娱乐用品凸显情绪消费高成长性,其余品类零售增速也有改善,但耐用品消费刺激效果边际递减 [90][92] - 居民“就业 - 收入 - 消费”循环待畅通,政策将稳就业置于首位,《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落地,预计二季度消费回暖有支撑 [94][96][98] 短期低通胀格局延续 - 2025年一季度物价低位运行,CPI累计同比降0.1%,核心CPI累计同比增0.3%,3月同比增速回升,环比有降;PPI累计同比降2.3%,3月同比降幅扩大、环比降幅走扩 [100][106] - 3月CPI环比下降受食品、能源和出行类服务价格下跌拖累,国际原油价格下挫、黄金价格上扬,部分消费品价格有涨有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或促进CPI回升 [102][104] 货币政策工具储备充足 - 一季度央行总量操作克制,“适度宽松”取向不变,二季度货币政策优先目标过渡到稳就业稳增长,5月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预计年内降准降息有空间,现有政策工具或扩量降价,新政策工具将落地,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纳入目标框架 [16] 中国外贸展现韧性 - 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5.8%,3月增速回升因“抢出口”、外需平稳和低基数;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速快,香港受益于供应链重构和转口贸易;机电产品中间品出口重要,部分消费电子产成品出口支撑减弱;短期“抢出口”支撑出口,长期贸易多元化和结构优化支撑韧性 [14]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大 未提及 中国香港经济稳健扩张 未提及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放缓 - 4月IMF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1月的3.3%下调至2.8%,美国等增长预期被调降,全球贸易增长或比产出增长下降更快,主要经济体通胀表现有差异,特朗普政策或影响全球跨境投资,短期资本流动低迷 [17] 政策分析 大力提振消费是今年首要经济工作任务 - 政府将稳就业作为应对外部冲击和经济稳增长的首要政策落脚点,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居民增收减负、加码消费补贴等多维度发力,促进消费回暖 [96][98] 支持企业拥抱出海机遇,维护国际贸易秩序 未提及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发布 未提及 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未提及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提及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快速增长
金融时报· 2025-05-14 16:00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24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81.4万辆,12类家电以旧换新4941.6万 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3785.5万件,家装厨卫"焕新"4090.6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420万台,合 计拉动销售超720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以消费品以旧换新为代表的促消费政策持续加力,在提振消费需 求、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力提振消费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除了以旧换新政策 为代表的提供消费补贴外,接下来促消费政策仍要着力提振消费者信心。 另外,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 增长15.3%和13.4%。受气候转暖、项目资金到位等因素带动,各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筑业销售收 入同比增长6.5%,特别是反映基建投资的土木工程建筑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6%。 国家税务总局利用以现价计算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按日监测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情况,反映宏观经济运行 态势。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增速加快,同比增长4.3%,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 稳步增长态势,反映出去年9月底以来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效应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