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化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唯特偶(301319) - 2025年10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0 17:00
业务战略与板块发展 - 公司通过“外引内研”双轮驱动,实施“多产品矩阵”战略,成功从电子装联材料单板块升级为“电子装联材料 + 可靠性材料”双板块 [2] - 可靠性材料板块聚焦力学、防腐蚀及热学三大技术维度,重点布局电子胶粘剂、三防漆等核心品类,提供一站式、模块化解决方案 [2][3] - 下半年公司将聚焦研发创新、人才供应链、全球市场、国际产能、资本运作五大战线全面突破 [7] 全球化布局与海外业务 - 公司已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越南、泰国、墨西哥等地设立子、孙公司,并在墨西哥建立工厂以加强本地化生产交付能力 [4] -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仅1.38%,但海外业务实现40.84%的增长,未来将随布局深化提升占比 [5] - 公司持续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深化全球布局,强化品牌建设,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4] 国产替代进展与研发投入 - 公司部分核心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实现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替代,应用于半导体、汽车电子、储能、新能源、AI算力等关键领域 [8] - 下游客户对国产材料的接纳与应用意愿持续增强,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品牌影响力并占据市场份额 [8] - 公司将继续聚焦技术突破,提升产品稳定性与性价比,深化与下游客户合作,加速全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 [8] 原材料风险应对机制 - 公司与国内大型锡矿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锁定基础采购量稳定供应成本 [6] - 公司完善与原材料价格联动的产品调价机制,缓解价格传导滞后性问题,并利用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降低波动风险 [6] - 当前锡价受宏观面多空交织及供需影响,预计维持区间震荡 [5]
We Are One,一家中国装备巨头的“全球化方法论”
搜狐财经· 2025-10-20 16:33
公司业绩与全球化规模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近44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其中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高达60% [1] - 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汇聚140个国家近2500名合作伙伴,展出产品近300件,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创下规模之最 [1] 全球化战略模式 - 公司全球化形成双轮驱动模式:30%海外收入来自凯傲、法拉帝等欧美海外产业,另外30%源于本土产品在海外的本地化制造和销售 [3] - 提出“深耕国际市场”核心策略,全面推进海外市场的当地化团队、管理、制造和研发 [5] - 国际化指数达40.93%,其海外并购企业全部盈利,秘诀在于“协同化、当地化、同心化”三位一体策略 [7] 子公司业务表现 - 中国重汽重卡出口销量达11.1万辆,同比增长24.5%,单月突破1.5万辆创行业新纪录,并在海外建立230家经销商、400个服务网点和30家工厂 [5][7] - 潍柴集团发动机板块出口增长30%,新能源业务实现122%的跨越式增长 [5] - 中通客车海外业务占比达70%,收入增长40%,在迪拜、智利等高端市场实现突破 [5] - 陕重汽稳居中国重卡出口第二位,国际国内市场实现“平分秋色”,并阐述“一国一车”定制化理念 [5][7]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强度保持在4.2%,2024年研发投入达136亿元 [7] - 潍柴连续4年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0%、51%、52%、53%的柴油发动机 [7] - 中国重汽黄河重卡风阻系数低至0.286,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7] - 山推股份发布AI智能推土机,并将技术同步运用到装载机、矿卡等产品 [9] 协同生态与竞争优势 - 公司通过“We Are One”理念,实现研发前置与供应链协同,具备比欧美企业更快的技术响应速度 [10] - 山推股份依托集团高端液压件配套能力和自身底盘件优势,构建稳固的供应链体系 [10] - 中通客车与潍柴、中国重汽等单位紧密合作,实现销售渠道、研发平台、服务网络共享 [10]
涛涛车业拟赴港IPO!上半年净赚3.42亿,电动高尔夫球车等业务发力
大众日报· 2025-10-20 10:57
资本市场动向 - 公司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此举被视为深化全球化战略、优化市场布局的关键一步 [1] - 港股市场被视为极具吸引力的融资平台,有助于吸引国际投资者关注,获得更合理估值,为后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3亿元,同比增长23.19%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42亿元,同比增长88.04% [3] - 上半年智能电动低速车销售收入为11.52亿元,同比增长30.65% [3] - 上半年特种车销售收入为4.90亿元,同比增长8.22% [3] 业务与市场结构 - 公司业务聚焦于智能电动低速车和特种车,智能电动低速车包括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动自行车等,特种车涵盖全地形车和越野摩托车等 [3]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达96.5%,国内市场营收为0.6亿元,占比3.5% [1][4] - 美国市场是核心业务阵地,2025年上半年向美国市场销售收入为13.38亿元,占比增至78.11% [4]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向美国市场销售的收入分别为10.82亿元、15.29亿元、22.92亿元,占比分别为61.30%、71.32%、77% [4] - 公司以自主品牌销售为主,拥有GOTRAX和DENAGO两大主力品牌,分别定位不同的市场细分领域 [4] 产能与供应链布局 - 美国工厂持续推进电动高尔夫球车本土化生产,越南基地已实现整车全链条自主生产 [4] - 泰国生产基地已于2025年8月启动建设,预计2026年2月建成 [4] - 中国工厂将继续为海外制造基地提供支持,构建本土化响应与全球化协同的高效产能体系 [4] 运营与风险因素 - 2024年末和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2.06亿元和11.64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6.57%和23.60% [5] - 2024年末和2025年6月30日,公司分别计提了1344.95万元和1311.53万元存货跌价准备 [6] - 公司主要采用"订单式"和"仓储式"生产模式,存在备货过多和存货减值的风险 [6] - 2024年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合计为14.55亿元,占全年总销售额的48.89%,对头部客户存在较强依赖 [6]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1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6290万元、6435.59万元、8765.42万元、1.25亿元 [8] - 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21年的3.12%提升至2024年的4.22% [8] 新业务拓展 - 公司战略布局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技术等前沿领域,旨在通过AI大模型构建跨产品线共性技术平台 [7] - 2025年7月,公司与宇树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机器人北美等海外市场开拓、C端场景探索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7] - 2025年7月,公司与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在股权投资、机器人产品ODM合作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7]
阿里巴巴“联合”蚂蚁集团,出手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17 21:40
投资概述 - 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集团共同投资9.25亿美元(约66亿元人民币)购置香港铜锣湾港岛一号中心共13层商业写字楼,用于设立两家公司的香港总部 [1] 战略意图与市场信心 - 公司将以香港总部为基地,立足香港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面向全球发展 [2] - 此举传递出公司对中国香港作为国际商业枢纽及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信心,并看好其在全球科技创新浪潮中的新角色 [2] -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表示,香港提供了大量专业人才、稳健的资本市场、创新文化及与全球紧密相连的优势,此次收购体现了对香港经济和营商环境的信心 [2] - 蚂蚁集团董事长表示,公司正积极参与香港创新枢纽建设,融入大湾区发展,并对香港连接中国与全球市场的桥梁作用充满信心 [2] 阿里巴巴在香港的发展历程 - 阿里巴巴自1999年创立时即在香港开设业务 [3] - 旗下淘宝于2005年进入香港市场,阿里云于2014年进入香港市场 [3] - 公司于2019年在香港联交所完成第二上市,并于2024年转为主要上市,成为首家在纽约与香港双重主要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 [3] - 阿里云去年底推出"香港科技创未来"计划,将进一步加大在香港的云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对本地企业和合作伙伴的AI技术支持及人才培育 [3] 蚂蚁集团在香港的发展历程 - 蚂蚁集团于2017年在香港推出专属电子钱包AlipayHK,至今服务逾450万名活跃用户 [4] - 公司正与本地伙伴探索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产业落地,并进一步加大在香港的战略投入 [4] - 今年4月,蚂蚁集团旗下蚂蚁数科成为香港特区政府"重点企业伙伴",并将海外总部落户于香港 [5] 未来承诺 - 蚂蚁集团承诺将持续加大在香港的投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壮大本地团队,以支撑其全球化战略并为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贡献力量 [2]
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投资约72亿港元购置办公室 设香港总部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20:28
投资计划 - 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集团计划投资约72亿港元购置铜锣湾港岛壹号中心多层商业写字楼作为香港总部 [1] 战略意义 - 阿里巴巴集团认为香港提供了大量专业人才、稳健的资本市场、创新的文化氛围以及与全球紧密相连的优势 [1] - 此次收购香港地标物业体现阿里巴巴集团对香港经济和营商环境的信心,并将以香港为理想的大本营持续拓展国际业务 [1] - 蚂蚁集团将持续加大在香港的投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壮大本地团队,以支撑其全球化战略落地并为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贡献力量 [1]
阿里巴巴设立香港总部
国际金融报· 2025-10-17 19:21
马云飞/摄 与此同时,蚂蚁集团同样在香港深耕多年。2017年,蚂蚁推出本地电子钱包AlipayHK(支付宝香港),目前已服务超过450万活跃用户。近年来,随 着香港创新科技生态的不断完善,蚂蚁集团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港落地。今年4月,蚂蚁集团旗下蚂蚁数科被香港特区政府列为"重点 企业伙伴",并将其海外总部设立于香港。 "蚂蚁集团正积极参与香港创新枢纽的建设,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香港浓厚的创业氛围,以及其连接中国与全球市场的桥梁作用,让我们对加码香 港充满信心。"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则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在香港的投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壮大本地团队。我们希望这些举措,不仅 有力支撑蚂蚁集团的全球化战略,更能为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全球化布局的关键支点,香港在阿里与的业务版图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巴巴自创立之初即在香港设立业务,旗下淘宝于 2005年进入香港市场,阿里云也于2014年正式落地。2019年,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完成第二上市,并于2024年转为双重主要上市,成为首家在纽约与香 港双重主要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2023年底,阿里云启动"香 ...
阿里巴巴与蚂蚁购入港岛一号中心共13层设立香港总部 涉资约72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17 18:57
投资交易概述 - 阿里巴巴与蚂蚁科技集团共同投资9.25亿美元(约72亿港元)购置香港铜锣湾港岛一号中心共13层商业写字楼 [1] - 此项收购是自2021年以来香港最大宗的写字楼成交 [1] - 该物业将作为两家公司的香港总部 [1] 战略意图与市场定位 - 投资彰显两家企业认可香港作为国际商业枢纽及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1] - 公司看好香港在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全新角色 [1] -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表示香港为公司提供大量专业人才、稳健的资本市场、创新的文化氛围以及与全球紧密相连的优势 [1] - 此次收购体现公司对香港经济和营商环境的信心,并将以香港为理想的大本营持续拓展国际业务 [1] 未来发展计划 - 蚂蚁集团正积极参与香港创新枢纽的建设,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 [1] - 公司将持续加大在香港的投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壮大本地团队 [1] - 相关举措旨在支撑蚂蚁集团的全球化战略落地,并为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贡献力量 [1]
阿里巴巴(09988)与蚂蚁购入港岛一号中心共13层设立香港总部 涉资约72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8:53
投资交易核心信息 - 阿里巴巴与蚂蚁科技集团共同投资9.25亿美元(约72亿港元)购置香港铜锣湾港岛一号中心共13层商业写字楼 [1] - 此项收购是自2021年以来香港最大宗的写字楼成交 [1] - 该物业将作为两家公司在香港的总部 [1] 公司战略意图 - 此次战略投资彰显两家企业认可香港作为国际商业枢纽及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1] - 公司看好香港在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全新角色 [1] -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表示此次收购体现公司对香港经济和营商环境的信心,并将以香港为大本营持续拓展国际业务 [1] - 蚂蚁集团董事长表示公司正积极参与香港创新枢纽建设,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并将持续加大在香港的投入以支撑全球化战略 [1] 公司对香港市场的评价 - 香港为公司提供大量专业人才、稳健的资本市场、创新的文化氛围以及与全球紧密相连的优势 [1] - 香港具有浓厚的创业氛围以及连接中国与全球市场的桥梁作用 [1] - 公司计划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壮大本地团队,为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贡献力量 [1]
赛力斯叩响港股大门,A+H架构能否再造一个“问界速度”?
新浪财经· 2025-10-17 18:02
文章核心观点 - 赛力斯作为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代表,凭借“爆品驱动”和“生态协同”战略实现快速增长,其港股上市是公司从“本土市场赢家”向“全球高端新能源引领者”战略跃迁的关键一步 [1][14][16] 爆品驱动策略与业绩表现 - 问界品牌2024年总交付量达38.71万辆,同比增长268% [2] - 问界M7成为中国市场30万元级最畅销自主品牌车型,交付量约20万辆;问界M9以15万辆登顶2024年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问界M8上市24小时大定突破3万辆 [2] - 公司收入从2023年358亿元增长至2024年1451亿元,同比增长305.5%;毛利率从7.2%提升至23.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26.5%;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59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8] - 公司采用“单品聚焦”策略,针对“家庭出行”与“旗舰体验”场景,以单款车型打透细分市场,问界M5定位“高颜都市智能SUV”,M7/M8聚焦家庭需求,M9兼顾家庭与商务场景 [5] - 通过“需求-产能-质量”动态平衡实现“上市即上量”,利用先进工厂布局和“厂中厂”模式确保高效产能爬坡与关键部件稳定供应 [7] 生态协同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构建“智造能力、技术创新、资本合作”三大支柱生态体系 [9] - 魔方技术平台是行业首个兼容超增、纯电、超混三种动力总成的平台,具备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推出不同车型并降低研发成本 [9] - 问界系列连续三年获得新能源汽车品牌新车质量表现第一名,2024年下半年NPS净推荐值达82%登顶口碑榜首 [11] - 技术创新采用“融合创新+自主创新”双轮驱动,与华为、宁德时代等构建“1+2+N”合作生态体系,同时自主突破魔方平台、超级增程系统等技术 [11][12] - 2024年斥资115亿元收购华为所持深圳引望10%股权,将业务合作升级为利益共同体,提升技术参与度与供应链稳定性 [13] 港股上市的战略意义 - 港股上市为公司带来研发加码、市场破局、资本结构优化三大价值 [14] - 募资将重点投入魔方技术平台、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及关键动力系统技术研发,并用于海外市场扩张,包括营销渠道、销售网络及充电网络布局 [14] - 上市有助于吸引全球长期机构投资者,优化股东结构,并获得更具优势的融资利率与估值溢价,降低资金成本 [15] - 此举旨在向国际资本市场展示中国车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改变全球对“高端汽车”的固有认知,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全球话语权 [15][16]
龙佰集团(002601):收购VenatorUK钛白粉资产,加速全球化布局
国信证券· 2025-10-17 14:08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龙佰集团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2][4]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公司通过低价收购Venator UK钛白粉资产进行精准布局,巩固全球龙头地位,并通过设立马来西亚和英国子公司深化全球化战略[3][4][5] 资产收购交易详情 - 龙佰集团下属子公司佰利联欧洲以6990万美元现金收购Venator UK的钛白粉相关资产,标的资产包括土地、设备、知识产权及存货等[3][5]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标的资产账面原值约5.34亿美元,净值1.95亿美元,交易对价较净值存在显著折价;公司还需承担约1419万美元税费[3][5] - 交易需满足中国监管审批、英国环保许可变更、债权人解抵押等多项交割条件[3][5] 收购的战略意义与行业背景 - 本次收购被视作行业调整期的精准布局,以低于净值的价格获取完整生产资产与知识产权,大幅降低了欧洲产能建设的时间与资金成本[4][5] - Venator UK是Venator旗下唯一生产氯化法钛白粉的工厂,拥有15万吨的设计年产能和优良的产品品质与客户关系[6] - 近年来Venator因成本高企、下游需求疲弱陷入困境,2023年申请破产保护,并逐步关停多处工厂,行业持续低迷促使落后产能退出[7][8]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拟出资500万美元在马来西亚设立“龙佰亚洲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营进出口贸易、化学品销售及技术服务[3][9] - 公司同时出资5000万美元在英国设立“龙佰英国钛业有限公司”,专注于钛白粉的生产与销售[3][9] - 马来西亚子公司可凭借地理优势搭建亚太市场枢纽,英国子公司有助于规避欧盟反倾销壁垒并实现本地化生产[9] 钛白粉市场供需与价格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约12997元/吨,同比下跌14%,环比下跌9%;钛精矿(46%,攀枝花)均价约1707元/吨,同比下跌23%,环比下跌7%[10] - 供应端,国内钛白粉在产企业产能达590万吨,开工率约70%,仍有86万吨拟在建项目产能加剧市场宽松[10] - 需求端是核心拖累因素,主要下游涂料行业疲软,截至2025年8月我国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7%;2025年8月钛白粉出口量13.87万吨,同比下降13.7%[10]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报告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9.98亿元/35.05亿元/38.10亿元,对应EPS为1.26元/1.47元/1.60元[4][14]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5倍/13.2倍/12.2倍[4][14] - 公司钛白粉行业龙头地位稳固,钛精矿自给率逐步提升[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