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
搜索文档
西部利得基金陈保国:关注新兴产业做“果园里的农夫”
上海证券报· 2025-08-31 22:15
投资策略框架 - 采用绝对收益策略主导 聚焦制造业投资 以价值成长均衡为主要投资策略 [1] - 根据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及宏观研究体系进行阶段性资产配置 在结构性行情中开展择时投资 [1] - 投资风格偏中小盘成长 布局机器人 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前沿领域 主要投资泛制造业和TMT板块 [1] 组合管理特征 - 持仓过程经历从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的演变 目前采用左侧交易为主 配合少量轮动及止盈止损交易 [2] - 基金前十大持仓占比低于40% 单只股票仓位控制在5%以内 持股数量维持在100只左右 前十大持股集中度保持在30%左右 [2] - 通过分散持股 小幅择时和严格止损三种方式控制产品回撤 力求将基金回撤控制在市场平均水平 [2] 市场观点研判 - 基本面处于缓慢改善趋势 指数上行带来估值提升 风险偏好逐步提升形成乐观预期有利于市场定价整体提高 [2] - 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背景下有利于成长板块表现 主业稳健且叠加新业务成长的公司更易获得投资者关注 [2][3] - A股市场有望出现更多投资机会 需紧密关注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新兴产业技术突破情况 [3]
半年报看板 | 沪市半年报“全景图”解析 “消费+科技”重塑增长动能
新华财经· 2025-08-31 21:43
沪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逐步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引擎"。集成电路公司已增长至138家,覆盖设 计、制造、封测等全环节产业链,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2466.75亿元,净利润合计189.43亿元,同比分别 增长14%、57%。生物医药企业合计营收2511.09亿元,净利润318.62亿元,同比增长1%、14%。科创板 已成为继美国、香港之后又一全球主要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地。 消费潜能持续释放,上半年,沪市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消费行业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12%、2%,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汽车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6%,家电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8月31日电(记者杜康)截至8月30日,沪市上市公司完成2025年半年报披露。上交所统计 显示,上半年沪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微降1.3%,净利润同比增长1.1%。从业绩增长的贡献度看,制造 业基本盘稳固,新兴产业营收更是占比近半。尤其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逐步成为业绩增长 的"新引擎"。消费行业上半年也实现稳增长。 2025年上半年,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68万亿元,同比微降1.3 ...
沪市中期分红再创新高,增量资金借道ETF加速入市
第一财经· 2025-08-31 21:06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68万亿元 同比下降1.3% 净利润2.39万亿元 同比增长1.1% 扣非净利润2.29万亿元 同比增长0.7%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6.1%和0.1% [1] - 制造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9%和7.1% 占整体比重分别为78%和50% [2] 行业表现 - 电子 通信 医药生物 轨交设备等新兴产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5%和6.5% [1] - 集成电路行业138家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2466.75亿元 同比增长14% 净利润189.43亿元 同比增长57% [1][2] - 生物医药企业营收2511.09亿元 同比增长1% 净利润318.62亿元 同比增长14% 创新药企业推进17款1类新药国内上市 完成20单出海交易 潜在金额超264亿美元 [2] - 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和2% [1] - 汽车行业营收同比增长6%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近30% 赛力斯净利润同比增长81%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17万辆 [3] - 家电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 旅游景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8% [3] - 钢铁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35% 机械设备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1% [3] 研发与创新 - 实体企业研发投入合计4326亿元 同比增长1% [3] - 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841亿元 同比增长6% 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13% [3] - 近五年新兴产业营收占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比重从39%增长至49% 利润占比从33%增长至50% [2] 分红情况 - 408家沪市公司宣告中期分红 现金分红总额5552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2%和5% [1] - 14家公司分红金额超百亿元 [1] 并购重组 - 上半年新增资产重组单数378家次 同比增长23% 其中重大资产重组55家次 同比增长224% 交易金额超1600亿元 [4]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新增产业并购超130单 披露交易金额超400亿元 其中44单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或发行证券 [5] - 科创板1+6政策发布后新增受理15家企业IPO申请 包含4家未盈利企业 [5] - 32家科创成长层企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79% 净利润大幅减亏71.23亿元 [5] ETF市场 - 截至8月底沪市ETF规模超3.7万亿元 境内占比超七成 其中股票ETF规模约2.6万亿元 债券ETF规模约4500亿元 [6] - 今年以来沪市ETF资金净流入超3500亿元 [1][6] - 上半年新上市ETF共96只 募集规模788亿元 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 [6] - 科创板已上市ETF共93只 总规模2876亿元 其中科创50指数产品规模近2000亿元 较年初增长超8% [1][6] - 中长期投资者对科创板ETF配置规模超400亿元 [7] 外贸出口 - 830余家沪市制造业公司合计实现海外收入1.1万亿元 同比增长5% [3] - 民营企业海外收入规模突破7400亿元 同比增长6% 贡献全部海外收入近七成 [3]
一周快讯丨深圳村民又做LP;100亿,国新创投基金在杭州设立;腾讯联手险资设立一支新基金
FOFWEEKLY· 2025-08-31 14:20
母基金设立动态 - 江苏徐州新兴产业母基金完成工商注册 规模30亿元 聚焦新能源 集成电路 新材料 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 重点投向新型储能 芯片设计制造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 高效节能 先进环保等关键领域 [5] - 湖南省金芙蓉产业引导基金新材料产业子基金公开遴选GP 重点投向先进化工材料 先进有色金属及稀土材料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先进基础材料 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 先进半导体材料 新型显示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 以及3D打印材料 超导材料 纳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 子基金投资于上述领域的比例不低于60% [7][8] - 浙江省集中发布三大百亿级基金集群 包括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基金 国有企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基金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 首批约150亿元基金进入协议签署和注册收官阶段 [9][10] - 深圳集体经济组织发起两只创投基金 坂田人工智能创投基金规模1亿元 龙岗龙兴创投基金规模2亿元 存续期10年 聚焦投资以人工智能为先导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2] - 国新创投基金在杭州设立 出资额100亿元 由中国五矿集团 杭州产业投资公司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 中国国新控股等共同出资 [13] - 广东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成立 出资额100.1亿元 由广东粤财投资控股和广东粤财基金管理公司共同出资 投资聚焦智能制造 半导体/集成电路 数字经济 新能源/碳中和等产业领域 重点布局粤港澳大湾区 [15] - 四川省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50亿元 聚焦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 坚持投早 投小 投硬科技 重点投资种子期 天使期初创企业 [16] - 河南设立首支种子基金 中原科技城种子基金规模2亿元 采取母子基金模式运作 重点扶持区域内初创型科技企业 尤其是通过概念验证中心评审的极早期项目 [17] - 佛山首只市场化科创基金佛山市汾江科创带广科创业投资基金登记成立 首期到位4000万元 聚焦智能装备与先进制造 电子信息 新材料 生物技术与医疗 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18][19] 产业资本出资动态 - 腾讯关联公司深圳市小薯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出资占比39.47%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出资占比4.93% 联手阳光人寿出资占比19.86% 中英人寿出资占比2.23%等共计13家合伙人共同设立苏州宽遇股权投资基金 注册资本高达224.3亿元 [21] - 昭衍新药或其指定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发起设立深圳市倚锋光明科学城种子基金 基金募集规模1.275亿元 重点投资于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领域 [22] - 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和宜宾五粮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宜宾智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金 出资额10.1亿元 [14] 基金投资进展 - 丰年资本高端制造三期基金完成10亿元规模首次关闭 预计最终规模25亿元 LP涵盖中金资本 厦门建发新兴投资 北京股权 厦门金圆 中信建投资本等一线母基金 湖北省引导基金 光谷中金基金等地方政府引导基金 以及铜陵国控 铜陵大江 广安金财集团 厦门市政等市场化政府出资平台 [20] - 江苏省战新基金集群前两批36只产业专项基金已全部组建落地并启动投资运作 总规模914亿元 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于2025年7月9日正式启动 目前正在加紧推进落地 [5] 省级产业平台设立 - 安徽省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 是省投资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颠覆性创新孵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 [23]
一个时代落幕!杜邦,128亿出售业务,帝人退出
DT新材料· 2025-08-31 00:04
杜邦芳纶业务剥离交易 - 杜邦以18亿美元估值将芳纶业务(Kevlar®和Nomex®)出售给Arclin公司 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交易[2] - 交易结构包括12亿美元税前现金收益 3亿美元应收票据及价值3.25亿美元的非控制性普通股权益(约占17.5%股份)[2] - Arclin为TJC投资组合公司 在三国拥有18个生产基地 产品涵盖尿素/三聚氰胺/酚醛聚合物等多元领域[2] 杜邦战略调整举措 - 通过交易优化产品组合并获得现金再投资 同时保留股权参与 实现三重收益[3] - 电子业务分拆计划将于11月1日完成 工业部门将并入杜邦公司 体现聚焦半导体/医疗/水处理等高增长领域战略[3] - 同步完成对杜邦帝人两家合资公司(日本DTPJ和亚洲DTPA)的股权收购 预计2026年2月交割[3] 全球芳纶产业格局变化 - 帝人公司同步精简芳纶业务 关闭荷兰生产基地以应对亚洲竞争压力[4] - 杜邦芳纶业务拥有1900名员工和5个生产基地 2024年净销售额达13亿美元 交易标志其60年代至今的芳纶时代结束[4] - 国内企业逆势扩产:中化高纤产能达8000吨/年 中石化仪征规划4000吨 盛邦新材5000吨投产 沣晟泰间位芳纶6000吨项目启动[4] 中国芳纶市场竞争态势 - 主要参与者包括泰和新材(对位/间位各1.6万吨)/超美斯/中芳特纤/仪征化纤等 行业呈现低端过剩高端欠缺格局[5] - 芳纶价格自2023年起持续下滑 泰和新材间位芳纶2024年上半年出现销量/收入/利润增长 对位芳纶仍下滑[5] - 泰和新材转向新能源车/智能穿戴/绿色制造等六大增量领域 芳纶涂覆隔膜和芳纶纸成为主打产品[7] 新兴应用领域表现 - 泰和新材安防与信息及新能源产业用品(芳纶系列)毛利率达32.63% 营收增长5.36%[7] - 子公司民士达2025年上半年营收2.37亿元(同比增长27.91%) 净利润6302.78万元(同比增长42.28%)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车/风电/光伏/储能/AI数据中心[8]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推动芳纶材料在高端领域应用 开启新材料发展新周期[8]
会通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0.21亿元 紧抓客户需求以“硬产品”加速拓展新兴应用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09:4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0.21亿元,同比增长10.63% [1] -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0.19%,扣非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10.44% [1]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高端新材料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1] 战略布局 - 坚持客户第一、产品领先、精益驱动、全球布局四大战略主轴 [1] - 三级研发体系实现快速响应,提供定制化高端工程塑料解决方案 [1] - 精益驱动保障稳定高效制造和客户供应 [1] 机器人领域应用 - 高刚性碳纤维增强PA材料、PEEK材料及PC三元合金材料应用于结构件、关节及外壳,提升轻量化与灵活性 [2] - 开发注塑表皮和高硅含量食品级弹性体材料用于柔性皮肤 [2] - 围绕光学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等结构组件提供解决方案 [2] 低空经济领域应用 - 开发轻量化PC材料、超高模量碳纤增强复合材料满足无人机、飞行器轻量化、高强度、以塑代钢要求 [2] 细分市场增长 - 细分市场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8.77% [3] - 高温尼龙材料应用于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组件,与部分客户达成深度合作 [3] - 切入轻型电动车客户供应链体系,帮助满足《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要求 [3] 新能源与新兴市场 - 高温尼龙材料应用于新能源充电桩,逐步打开充电桩市场 [3] - 碳纤增强及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在光伏、军工市场成功应用,与多家客户形成战略合作 [3] 长碳链尼龙材料突破 - 长碳链尼龙材料实现进口高端工程塑料替代,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慧家居、AI服务器液冷系统等领域 [4] - 特种材料子公司产品收入较上期同比增长60.51% [4] - 单层及多层长碳链尼龙管路材料应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长链尼龙粉末材料应用于洗碗机等家电 [4] AI与机器人创新 - 推出长碳链尼龙管路及管接头解决方案解决AI数据服务器液冷系统散热问题 [4] - 开发长碳链尼龙阻燃波纹管材料解决方案应用于机器人管线材料,打破进口依赖 [4] 国际化进展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9.03%,通过多基地、小规模、Local For Local策略推进全球化 [5] - 以泰国基地辐射东南亚,洞察日本、韩国、越南、印尼、北美及欧洲市场 [5] - 围绕家电、汽车、消费电子、电子电气行业快速布局,成立会通北美子公司提升国际竞争力 [5] 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 通过前端认证+后端供给模式闭环推进,迅速满足海外客户需求 [5] - 精益驱动促进经营效率提质增效,稳定生产保障高效交付 [5] 整体战略方向 - 把握客户需求、前瞻研发、精益管理和国际化布局加快新材料在机器人、新能源、消费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渗透 [6] - 高端新材料放量有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6]
广东将开展“百万英才汇南粤”秋季招聘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00:23
招聘活动规划 - 2025年9月中下旬启动N城联动秋季招聘 组织超1万家用人单位进入全国超100所重点高校开展招聘[1] - 年底前在深圳举办大型综合招聘会 组织超1200家重点用人单位并提供超5万个优质就业岗位[2] - 同步开展公务员考录 选调生专项招录及事业单位招聘等政策性岗位吸纳计划[2] 产业与人才需求聚焦 - 招聘岗位重点针对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突出人工智能 机器人 集成电路 量子科技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1] - 发动科技领军企业 链主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现场参聘 提供年薪30万元以上和50万元以上的优质岗位[1] - 每场招聘聚焦高校优势专业精准匹配岗位 强调供需对接效率[1] 政策实施背景与成果 - 2025年2月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7月中旬已提前实现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目标[2]
中船防务(00317)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8-28 17:56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101.73亿元,同比增长16.54%[26][28][39][44][48][135] - 利润总额6.56亿元,同比增长335.3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258.46%;扣非后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274.66%[26][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31亿元,上年同期 - 55.58亿元[26][28][137] - 基本每股收益0.3724元/股,同比增258.42%;稀释每股收益0.3724元/股,同比增258.42%;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0.3474元/股,同比增274.76%[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11%,较上年同期增加2.28个百分点;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0%,较上年同期增加2.16个百分点[27]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接单154.98亿元,同比增长64.6%,完成年度计划88.8%[43] - 截至报告期末,手持订单合同总价约680亿元,其中造船订单约650亿元,非造船订单约30亿元[44] 用户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8,352户[113] 未来展望 - 推进解决中船防务同业竞争问题[90] - 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谋取不当利益[90] - 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汇率、利率、客户、成本、经营等风险[79][80][8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研发费用为5.4965651052亿元,同比增长29.94%[4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半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113,080,510.24元(含税),占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21.48%[9][85] - 2025年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9][85] - 积极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工作,报告期内派驻纵向帮扶干部参与中船汕尾高端海洋装备基地项目并推进助农产品采购[87] 股权结构 - 控股黄埔文冲54.5371%[17] - 持股广船国际41.0248%[17]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589,901,792股,占比41.73%[116]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81,337,700股,占比34.05%[116] 财务数据 - 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769.43亿元,较上年度末降0.73%;总资产5631.2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5.07%[26] - 营业成本本期数92.18亿元,上年同期数80.80亿元,变动比例14.09%[48] - 销售费用本期数1216.93万元,上年同期数1290.66万元,变动比例 -5.71%[48] - 管理费用本期数3.10亿元,上年同期数2.91亿元,变动比例6.51%[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692485465亿元,同比增长58.35%[4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0058102811亿元,同比下降166.60%[49] - 税金及附加为2374.330109万元,同比增长107.28%[49] - 投资收益为4.0563686298亿元,同比增长230.87%[49]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163.807604233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9.09%,较上年期末增长7.34%[54] - 应收账款期末数为19.345054269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44%,较上年期末增长45.79%[54] - 存货期末数为72.258518725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83%,较上年期末增长22.35%[54]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57.6313218669亿元,对比年初增加6.65%[54][61] - 境外资产为2.7843154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49%[57] - 2025年度外汇衍生品交易授权额度为不超过57.61亿美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余额为25.47亿美元[65][66] - 衍生工具期末账面价值为 -4,940.56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 -0.23%[67] - 报告期内公司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影响损益金额为33.47万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30.21万元、投资收益 -896.74万元[68] 子公司情况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期末资产总额753,328.90万元,期末净资产289,161.96万元,本期净利润25,554.88万元[73] - 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期末资产总额107,116.59万元,期末净资产4,118.28万元,本期净利润751.43万元[73] - 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期末资产总额302,036.57万元,期末净资产49,749.65万元,本期净利润 - 6,033.55万元[73]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单体)本期净利润475.42万元,上年同期 - 11,716.22万元[77]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单体)本期净利润25,554.88万元,上年同期19,176.18万元,变动比例33.26%[77]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合并)本期净利润92,377.21万元,上年同期15,425.38万元,变动比例498.87%[77] - 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单体)本期净利润 - 6,033.55万元,上年同期416.90万元,变动比例 - 1,547.24%[77]
合盛硅业上半年营收近百亿元 下游新兴领域需求持续释放
全景网· 2025-08-27 22:1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75亿元,同比减少26.34% [1] - 归母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减少140.60%,由盈转亏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5.24亿元,同比增长1,987.93% [1] - 研发费用1.79亿元,取得授权专利727项(发明专利93项),主导或参与标准制定60余项,发表科技文章50余篇 [4] 行业供需与价格动态 - 工业硅产能约185万吨,西北新增产能填补西南枯水期缺口,但高库存导致价格持续下行 [2] - 多晶硅产量同比减少44%,受光伏产业链库存积压及自律限产影响 [2] - 有机硅价格随原材料价格同步走低,呈现周期性触底企稳态势 [2] - 光伏产业链市场价格持续低于生产成本,各环节企业维持较低开工率 [2] 政策与行业举措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规范竞争秩序并明确反内卷细则 [3] - 多晶硅企业就减产、控开工、控销量达成一致,9-12月产销已有清晰规划 [3] - 反内卷政策直接针对多晶硅产业,政策兑现聚焦多晶硅企业 [3] 公司战略与技术进展 - 采取反内卷策略包括合理化开工、精细化管理、AI优化产能、新产品布局及数字化转型 [4] - 通过工艺改进(如高效反应器、节能改造)降低生产能耗,提升自控率和平稳率 [4] - 设备管理平台实现预测性维护,减少非计划停车时间,提高装置负荷率 [4] - 有机硅新品产业化包括氨基硅油和有机硅乳液,满足纺织、化妆品行业需求 [5] - 在研项目涵盖0度人体硅胶、医疗级混炼胶、电子级有机硅凝胶等 [5] - 碳化硅领域6英寸衬底全面量产,晶体良率95%以上,外延良率98%以上 [5] - 8英寸碳化硅衬底小批量生产,12英寸研发顺利,开发超高纯粉料满足半导体等多领域需求 [6] 新兴需求与市场前景 - 新能源汽车电池密封胶、5G散热硅胶、电子绝缘灌封胶等新兴领域需求增量显著 [5] - 传统应用领域如医疗级硅胶、航空航天材料、纺织助剂创新场景持续拓展 [5] - 有机硅需求释放有望带动上游工业硅需求增长,对未来价格形成支撑 [5] - 公司减少部分多晶硅产能以降低价格战损耗,强化高附加值产品布局 [6]
“领航中国”再亮相,引领合作新航程
商务部网站· 2025-08-27 20:11
展会基本信息 - 第二十五届投洽会将于2025年9月8-11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领航中国新兴产业主题专区将再次亮相 集中展示新兴产业前沿领域项目 [1] - 通过主题展览 项目路演 对接洽谈等多板块联动 为全球投资者与创新企业搭建对话与展示平台 [1] 专区规划与规模 - 专区位于B5馆 总面积5600平米 [2][7] - 聚焦6大热点领域:氢能创新 低空经济 智能制造 物联网应用创新 机器人及美业新消费产业 [2][8] 活动安排与资源 - 策划10余场专业对接活动 进行海外团组企业路演 [3] - 50余家来自德国 英国 奥地利等国的相关协会和企业到场参展对接 [4] - 涵盖智能制造 生物医药 绿色科技等领域 [4] - 设置对接洽谈区域 与国家级经开区现场互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