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

搜索文档
重磅信号!4.4万亿元要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5 13:57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等,对防范和化解楼市风险有积极意义,该政策今年有望发挥更大作用,但房地产风险化解需各项稳楼市措施整体推进 [3][4][5]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4] 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 -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存量闲置未开工土地计容建筑面积或达12.6亿平方米,按2025年全国新开工面积测算,可供新开工周期约2.09年,各地实际闲置土地库存压力可能更大,存量土地和商品房带来的资金压力庞大 [6] - 去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升温,但单独依靠市场消化库存化解风险力度不够,政府收储存量土地和商品房是解决企业债务压力的有效措施 [6] - 收储存量土地和商品房是“政府下场调节供需”的重要举措,对平衡楼市供需关系、稳定市场预期有积极效果 [7] - 去年11月土地储备专项债正式重启,年末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今年各地纷纷推进,广东发行307亿元专项债用于回收闲置存量土地 [7] - 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增加5000亿元,用于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的额度大概率继续提高,该政策对楼市风险兜底和化解有望产生积极效果 [7][8] 2025年部分重点工作 财政 - 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赤字规模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10] 政府 -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 [10] 投资 - 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10] 特别国债 - 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10] 消费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0] 新兴生产力 - 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11] -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11] 教育 - 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11] 市场环境 - 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11] 开放 - 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11] 住房 -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做好保交房工作 [11] 乡村振兴 -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1] 城镇化 - 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11]
上海国资母基金来了
投资界· 2025-01-13 08:56
上海科创基金发展 - 上海科创三期基金目标规模60-80亿元,管理规模将跨越200亿元里程碑[6][7] - 基金由上海国际集团发起,成立于2017年,是全国首家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市场化母基金[10] - 成立8年管理规模140亿元,子基金80%资金投早投小,投资组合中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占比超90%[11] - 已投资90+支子基金,子基金管理总规模近2500亿元,投资企业25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4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13家、已上市企业149家(科创板71家)[11] - 重点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化及AI、先进制造、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累计投资上海三大先导产业相关企业超400家,金额226亿元[11] - 构建"一体两翼"产品矩阵:母基金为本体,S基金(15亿元)和直投基金(目标100亿元)为两翼[11]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布局 - 规模100亿元,由上海财政全额出资,期限15年(可延3年),采取"直接投资+子基金投资"模式[12] - 子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50%,设回购让利机制,重点关注未来健康、信息、能源、空间、材料、制造六大产业[12] - 未来信息产业聚焦科学智能、大模型前沿、量子计算、具身智能、硅光等领域[12] - 2025年将落地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学、AI for Science、量子科技等项目[13] 上海国资整体动态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首批签约GP认缴67亿元,总规模250亿元(放大倍数3.73),启动第二批遴选[14] - 上海国投公司与浦东新区发布首期10亿元具身智能基金,与徐汇区发布首期10亿元大模型基金[14] - 截至2024年三季度,上海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发起/管理基金300+只,总认缴金额超6000亿元[14] - 2024年上海新增引导基金、母基金规模超900亿元,新增规模全国第一[14] - 2024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9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比重超43%,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15年全国第一[14]
投资人出差去重庆
投资界· 2024-12-09 09:58
沿着相似的逻辑,长安、阿维塔等一批企业正在重复着相同的故事,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 汽车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同时,上海超硅、盛泰光电、奥松电子等行业领军企业也相继 落地重庆。 历史经验证明,新兴产业的崛起离不开创投力量。而过去一年,重庆留给创投圈深刻的印 象,明天(12月10日),第二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将在这里拉开序幕,数百余 家投资机构云集,堪称年度创投圈最热闹一幕。 一批明星项目落地重庆 产业兴城。 作者 I 周佳丽 吴琼 杨文静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重庆产业正式进入爆发模式。" 多位投资人不约而同聊起这一印象。年初以来,问界M9横空出世,上演排队提车火爆一 幕。身后赛力斯打造的"超级工厂"浮出水面:全世界最先进的汽车产线,拥有超30 00台 机器人智能协同,1 0 0%自动化,年产能4 0万辆,成为重庆工业版图的一缕缩影。 这是重庆近年来资本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的标志性案例之一。而外界鲜 少知道的是,赛力斯从当初一个濒临破产边缘的传统车企,完成如今的蜕变,背后离不开 渝富控股集团的长期支持——先后向赛力斯一工厂投资6.4亿元、二工厂投资3亿元、三工 厂投资33亿元、定向增 ...
深圳市强达电路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1-20 15:18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9,189.14万元、49,127.41万元、69,117.72万元和34,393.30万元[13][69] - 报告期内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8.17万元、2,262.42万元、6,395.71万元和3,299.47万元[13][69]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44%、23.20%、25.44%和23.98%[14][82] - 剔除运输费影响后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44%、25.44%、27.16%和25.75%[15][82] - 2022年1 - 6月资产总额69325.44万元,2021年度为64970.06万元[41] - 2022年1 - 6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5675.49万元,2021年度为31852.29万元[41] - 2022年1 - 6月资产负债率(合并口径)48.54%,2021年度为50.97%[41] - 2022年1 - 6月营业收入35809.66万元,2021年度为71032.45万元[41] - 2022年1 - 6月净利润3492.98万元,2021年度为6806.91万元[41] 用户数据 - 报告期内服务活跃客户近3,000家[69] 未来展望 - 若疫情长期无法有效控制,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75] - 若宏观经济波动,PCB市场产值增长速度可能放缓或下滑,影响公司经营业绩[7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募投项目“南通强达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96万平方米多层板、HDI板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产96万平方米多层板、HDI板产能[9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 其他新策略 - 2021年7月18日补选3名董事(其中2名独立董事)以加强公司经营管理及治理能力[175] - 2021年7月对监事会成员进行调整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76] - 2021年7月18日增设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职务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77] - 2021年8月2日新增认定核心技术人员以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