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中和
icon
搜索文档
打通西藏与广东,又一个超级工程来了
虎嗅APP· 2025-09-18 21:21
文章核心观点 - 藏粤直流工程开建将形成东西能源大动脉 西藏每年向大湾区输送430亿度电能 相当于三峡年发电量的一半[4] 该项目将缓解广东电力缺口并支持西藏经济发展[8][31][38] 广东电力需求与能源战略 - 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和工业第一大省 2024年用电量达9121亿度 与日本全国用电量相当[9] - 尽管年发电量超7000亿度 仍存在巨大电力缺口 未来AI发展将进一步增加电力消耗[10][11] - 电力补充依赖核电扩容和西电东送 目前外送电力主要来自云南、贵州、广西等水电大省[15][16] 西藏能源开发潜力 - 西藏当前年发电量不足200亿度 但水能潜在蕴藏量达210GW 理论年发电潜力超万亿度[19] - 清洁能源开发符合碳中和趋势 仅雅江下游水电工程年发电量预计达3000亿度[6][20][22] - 藏粤直流工程对接玉曲河等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 未来需更多电力天路实现资源外送[22][23][32] 藏粤直流工程技术与投资 - 工程全长2600多公里 采用特高压技术实现9毫秒极速输电 计划2029年建成[25][26][27] - 总投资2000亿元 其中直流项目直接投资532亿元 配套电源投资超1500亿元[30] - 建设面临高海拔、电网薄弱等世界级难题 但将创造输电能力最强等技术纪录[30] 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 工程预计带动10万余人直接就业 显著促进西藏经济发展[31] - 西藏连续多个季度GDP增速第一 未来10年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省份[38][39] - 超级工程集群包括万亿级雅江水电站、4000亿级新藏铁路等 推动西藏经济位次上移[40][42][43] 广东与西藏经济对比 - 广东GDP达141634亿元 人口12780万人 人均GDP11.1万元[36] - 西藏GDP仅2765亿元 人口370万人 人均GDP7.5万元 为全国经济最弱省[36][37] - 两地通过能源合作实现互补 广东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西藏依托大基建实现追赶[35][45][46]
谭天伟院士:第三代生物制造技术将解决“碳中和”问题
生物制造产业前景与战略价值 - 生物制造是可持续发展的前瞻领域 全球各国智库对此高度重视[4] - 本世纪末生物制造产品可覆盖70%化学制造产品 到2050年将占全球制造业1/3[4] - 2050年生物制造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经济价值 当前产业规模不足8万亿美元[4] 生物制造技术代际演进 - 第一代生物制造以玉米为原料 第二代以秸秆为原料[5] - 第三代生物制造以二氧化碳为原料 称为未来生物制造[5] - 第三代技术普及将极大推动解决碳中和问题[5] 中国绿色生物制造战略意义 - 提供不减增长只减排放的发展新路径 破解发展与降碳两难命题[5] - 是破解发展与降碳两难命题的关键[5] - 系统推动中国绿色生物制造体系建设与发展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2] 未来十年关键技术突破方向 - 人工智能驱动的菌种智造[5] - 二氧化碳到长链化学品的生物转化[5] - 生物-化学耦合过程的集成与强化[5] 二氧化碳利用的科学与工程挑战 - 科学挑战在于高效捕获和活化惰性二氧化碳分子 需设计超越自然光合作用效率的全新酶催化剂和光-酶耦合系统[5] - 工程挑战在于将高效但脆弱的生物系统进行工程放大 设计稳定连续低成本运行的反应器[5] - 需从仿生走向超生 从实验室走向工厂 是从0到1再到100的全面挑战[5] 跨学科融合机制 - 构建项目共同体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设立项目实现多学科协同攻关[6] - 构建平台共同体 建设跨学院共享实体平台促进多学科思想碰撞[6] - 构建人才共同体 通过双导师制跨学科课程培养具有跨界思维的新生科研力量[6] 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 改革课程体系 增设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工程伦理等跨学科课程[6] - 改变评价方式 鼓励前沿性探索性研究并容忍失败[6] - 重塑师生格局观 培养科学家+工程师+战略家的复合体 科研为解决真问题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6] 中国在全球绿色科技竞争中的定位 - 中国正处于从并跑向领跑转变的关键阶段[7] - 在应用研究产业化和市场规模上已具备优势[7] - 倡导基于规则的开放国际合作模式 基础研究广泛开放 关键技术领域推行创新联盟模式 核心竞争力领域依靠自身突破[7] 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 第五届论坛聚焦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9] - 设置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等专场[10] - 包含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和非粮生物基材料四大专场[12] - 设置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和100+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12]
国富氢能盘中涨超14% 与韩国Hylium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加速布局东亚氢能市场
智通财经· 2025-09-18 14:47
股价表现 - 国富氢能盘中涨幅最高超过14% 截至发稿时上涨13.6%至63.05港元 成交额达3.42亿港元 [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韩国Hylium Industries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开发韩国市场氢能产储输系统及解决方案 [1] - 合作标志着公司在东亚氢能市场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为深耕韩国及周边业务搭建核心框架 [1] 合作基础 - 公司拥有氢能设备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能力 核心设备研发及规模化生产能力突出 具备稳定氢源供应和海外出口优势 [1] - Hylium深耕韩国市场多年 对产业政策与需求洞察精准 低温储存及氢液化技术成熟 [1] - 韩国氢能供应链加速升级需要多元合作保障供应稳定 中国氢能凭借政策支持及全产业链优势成为区域合作优选 [1] 行业背景 - 碳中和进程加速推进 东亚已成为全球氢能核心板块 [1] - 本次合作既瞄准韩国本土需求 也有助于公司切入东亚氢能产业链 [1] - 跨区域合作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产业协作样本 共同构建氢能生态 [1]
打通西藏与广东,又一个超级工程来了
虎嗅· 2025-09-18 14:1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强的省和最弱的省,联动了。 日前,藏粤直流工程正式开建,跨越西藏、云南、广西、广东四省区,打造东西能源大动脉。 届时,西藏每年可向大湾区输送430亿度电能,相当于三峡年发电量的一半。 就在几个月前,总投资超1万亿的西藏雅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预计年发电量约3000亿度。 ● 友电童 ● 用电量 一东一西,广东牵手西藏,影响有多大? 一 广东,为何需要西藏的电?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和工业第一大省,广东也是用电第一大省。 2024年,广东全年用电量达9121亿度,与日本一个国家基本相当。 虽然核电、海上风电发达,加上火电托底,广东年发电量超7000亿度,但远不够用。 考虑到未来AI对于电力的巨大消耗,作为人工智能第一省的广东,更要为电力未雨绸缪。 8344 5193 内蒙古 7355 9121 广东 6807 江苏 8487 8320 6773 山东 5478 4233 新疆 5307 4000 四川 浙江 6780 4984 2788 4646 云南 4629 2972 m 2 4957 4335 河北 3 ...
新中港跌2.10%,成交额4442.7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06.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4:0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下跌2.10%至8.87元/股 成交4442.72万元 换手率1.24% 总市值35.5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06.21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9.89% 卖出占比23.54%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4.19% 近5日跌2.21% 近20日跌4.31% 近60日涨19.38% [1] - 年内9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17日净买入-5126.72万元 买入额占比6.65% 卖出额占比13.50% [1] 股东结构与分红记录 - 股东户数2.04万户 较上期减少4.18% 人均流通股19622股 较上期增加4.3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04亿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4亿元 同比下降17.74% [2] - 归母净利润6181.04万元 同比下降4.62% [2]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热电联产(95.17%) 储能电力(4.73%) 其他(0.10%)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热力服务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 碳中和 储能 QFII持股 增持回购等 [1]
福建金森跌2.00%,成交额1.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20.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4:0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下跌2.00%至10.78元/股 成交1.08亿元 换手率4.19% 总市值25.4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20.7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303.5万元(买入104.76万元占比0.97% 卖出408.26万元占比3.77%) 大单净卖出517.28万元(买入1044.85万元占比9.65% 卖出1562.13万元占比14.4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3.3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1.10%/4.97%/14.64%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23.84万元 同比增长60.57%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941.10万元 但亏损额同比收窄48.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477.80万元 [3]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森林培育营造/保有管护/木材生产销售 杉小径(53.80%)和杉原木(20.72%)为核心收入来源 碳汇业务占比0.44% [2] - 属于申万行业分类:农林牧渔-林业Ⅱ-林业Ⅲ [2] - 概念板块涵盖生态林业/土地流转/微盘股/风沙治理/碳中和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51万户 较上期持平 人均流通股15607股 [2] - 诺安多策略混合A(320016)新进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104.35万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 [3]
节能风电跌2.13%,成交额3.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799.7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8 13:5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下跌2.13%至3.21元/股 成交额3.19亿元 换手率1.64% 总市值207.8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799.70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763.93万元(卖出4522.54万元占比14.18% 买入1758.61万元占比5.51%) [1] - 年内股价涨3.6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涨1.90%、3.88%、10.69% [1]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44亿元 同比减少7.52% 归母净利润6.31亿元 同比减少27.82%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电力销售98.63% 绿色电力证书0.85% 其他业务0.52%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9.67万户 较上期减少0.49% 人均流通股30,336股 增加0.49%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6203.47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024.18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781.96万股至5760.26万股(第五大股东) [3] - 广发电力ETF持股1619.79万股(第七大股东) 减少225.48万股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属性 - 成立于2006年1月6日 2014年9月29日上市 主营风力发电项目开发建设运营 [1] - 所属申万行业:公用事业-电力-风力发电 概念板块包括绿色电力/海上风电/碳中和等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5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12亿元 [3]
蓝黛科技股价涨5.02%,鹏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816.17万股浮盈赚取1325.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1:40
股价表现 - 9月18日蓝黛科技股价上涨5.02%至15.28元/股 成交额9.20亿元 换手率10.38% 总市值99.65亿元 [1] - 公司股价连续3天上涨 区间累计涨幅达12.1% [1]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动力传动总成30.85% 触控显示模组总成24.28% 动力传动零部件23.49% 触控显示零部件20.56% [1] - 公司从事乘用车变速器齿轮及壳体等零部件、变速器总成、摩托车主副轴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以及电容触摸屏及触控显示一体化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机构持仓情况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016530)二季度增持975.82万股 持有1816.17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3.05% [2] - 该基金在9月18日单日浮盈约1325.8万元 三日累计浮盈2851.39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最新规模20.8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118.53% 同类排名16/8172 [2] - 近一年收益率253.49% 同类排名5/7980 成立以来收益率116.83% [2] - 基金经理闫思倩累计任职7年339天 管理规模161.3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06.25% [3]
港股异动 | 国富氢能(02582)盘中涨超14% 与韩国Hylium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加速布局东亚氢能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11:26
股价表现 - 国富氢能盘中涨幅超过14% 截至发稿时上涨13.6%至63.05港元 成交额达3.42亿港元 [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韩国Hylium Industries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开发韩国市场氢能产储输系统及解决方案 [1] - 此次合作标志着公司在东亚氢能市场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为深耕韩国及周边业务搭建核心框架 [1] 合作基础 - 公司拥有氢能设备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能力 核心设备研发、规模化生产及应用适配积淀深厚 具备稳定氢源供应及海外出口能力 [1] - Hylium深耕韩国市场多年 对产业政策与需求洞察精准 在低温储存、氢液化及氢交通配套技术方面实力成熟 [1] - 韩国氢能供应链加速升级需要多元合作强化供应稳定 中国氢能凭借政策、全产业链及产能优势成为区域合作优选 [1] 行业意义 - 当前碳中和加速推进 东亚已成为全球氢能核心板块 [1] - 合作既锚定韩国本土需求 也助力公司切入东亚产业链 [1] - 未来合作深化将为韩国氢能注入动能 以跨区域协作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产业协作样本 共筑氢能生态 [1]
瑞泰科技涨2.13%,成交额6338.0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9.3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1:2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13%至15.35元/股 成交额6338.02万元 换手率1.82% 总市值36.0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9.33万元 特大单买入261.55万元占比4.13% 大单买入1122.25万元占比17.71%同时卖出1344.46万元占比21.21%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37.30%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0.67%/10.35%/30.64%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64亿元 同比减少12.4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259.96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39.69% [2] 业务结构分析 - 主营业务为耐火材料制造 产品包括熔铸耐火材料/烧成耐火材料/不定形材料及耐磨材料 [1] - 收入构成:钢铁用耐火材料占比60.17% 其他高温窑用耐火材料12.90% 玻璃窑用耐火材料12.34% 水泥窑用耐火材料10.99% 耐磨耐热材料3.61% [1] 公司基本概况 - 2001年12月30日成立 2006年8月23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 [1] - 申万行业分类为建筑材料-装修建材-耐火材料 [2]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碳中和/QFII持股/新材料/专精特新等 [2] 股东结构与分红记录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81万户 较上期微增0.37% [2] - 人均流通股12752股 较上期减少0.3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623.00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