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
搜索文档
中报发布进行时,珠宝、美护优质品牌验证高景气
开源证券· 2025-08-24 22:42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中报发布进行时,珠宝、美护优质品牌验证高景气 [3][23][27] - 黄金珠宝行业营收利润有所分化,行业延续高端化和时尚化趋势 [3][23] - 美容护理行业整体销售表现良好,行业延续回暖态势 [3][27] - 关注情绪消费主题下的高景气赛道优质公司 [6][30][31] 零售行情回顾 - 本周(8月18日-8月22日)商贸零售指数报收2320.15点,上涨4.21%,跑赢上证综指(上涨2.01%)2.20个百分点 [5][12] - 2025年年初至今零售行业指数上涨3.63%,表现弱于大盘(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2.51%)[12] - 本周互联网电商板块涨幅最大,周涨幅为7.71% [13][17] - 2025年年初至今钟表珠宝板块涨幅最大,累计涨幅为33.74% [13][17] - 本周个股涨幅排名前三位分别是汇嘉时代(+30.5%)、若羽臣(+18.0%)、跨境通(+16.3%)[20][21] 行业动态与公司表现 黄金珠宝板块 - 老铺黄金2025H1实现营收123.54亿元(+251.0%),归母净利润22.68亿元(+285.8%)[3][23][35] - 潮宏基2025H1实现营收41.02亿元(+19.5%),归母净利润3.31亿元(+44.3%)[3][23][32] - 莱绅通灵2025H1实现营收8.70亿元(+37.0%),归母净利润0.61亿元(+263.5%)[3][23] - 周六福2025H1实现营收31.50亿元(+5.2%),归母净利润4.15亿元(+11.9%)[23] - 英皇钟表珠宝2025H1实现营收27.94亿元(+7.6%),归母净利润1.96亿元(+6.4%)[23] 美容护理板块 - 上海家化2025H1实现营收34.78亿元(+4.7%),归母净利润2.66亿元(+11.7%)[3][27] - 润本股份2025H1实现营收8.95亿元(+20.3%),归母净利润1.88亿元(+5.2%)[3][27][38] - 丸美生物2025H1实现营收17.69亿元(+30.8%),归母净利润1.88亿元(+4.2%)[3][27][32] - 水羊股份2025H1实现营收25.00亿元(+9.0%),归母净利润1.23亿元(+16.5%)[3][27] 其他重点公司 - 爱婴室2025H1实现营收18.35亿元(+8.3%),归母净利润0.47亿元(+10.2%)[42] - 爱美客2025H1实现营收12.99亿元(-21.6%),归母净利润7.89亿元(-29.6%)[45] - 周大福FY2025实现营收827.37亿元(-17.5%),归母净利润54.59亿元(-9.0%)[48] - 珀莱雅2025Q1实现营收23.59亿元(+8.1%),归母净利润3.90亿元(+28.9%)[60] - 巨子生物2024年实现营收55.39亿元(+57.1%),归母净利润20.64亿元(+42.1%)[71] - 上美股份2024年实现营收67.93亿元(+61.2%),归母净利润7.81亿元(+69.4%)[78] 投资主线与推荐标的 投资主线一(黄金珠宝) - 关注具备差异化产品力和消费者深度洞察力的黄金珠宝品牌 [6][30] - 重点推荐老铺黄金、潮宏基等 [6][32] - 受益标的曼卡龙、菜百股份 [6] 投资主线二(线下零售) - 关注顺应趋势积极变革探索的零售企业(超市、百货、连锁)[6][30] - 重点推荐永辉超市、爱婴室等 [6][42] - 受益标的重庆百货等 [6] 投资主线三(化妆品) - 关注具备差异化且能力持续迭代的优质国货美妆品牌 [6][31] - 重点推荐毛戈平、珀莱雅、上美股份、润本股份等 [6][60][78] - 受益标的若羽臣等 [6] 投资主线四(医美) - 关注具备差异化管线的医美产品厂商 [6][31] - 重点推荐爱美客、科笛-B等 [6][45][75] - 受益标的锦波生物等 [6]
爆了!全球订单涌来
央视新闻· 2025-08-24 15:50
行业趋势 - 潮流玩具市场规模从2020年20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418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8% 预计2025年达520亿美元 [14] - 娃衣作为潮玩衍生品类成为消费与出口领域热点 带动传统服装企业布局新赛道 [1][7] - 全球市场掀起中国娃衣风潮 南美、北美、日韩等地订单量成倍增长 东南亚及日韩市场增长超三倍 [11][12] 市场需求 - 2024年娃衣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17.08% 2024年5月单月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5] - 暑期销量显著提升 浙江桐乡某店铺销量同比增长近50% 江苏连云港店铺日销量达50套 为平时两三倍 [5] - 消费者以亲子家庭和年轻人群为主 个性化需求推动产品更新频率从周更提速至日更 [3][5] 产品特征 - 产品价格区间从十几元到近百元不等 采用非遗面料如宋锦、罗等国风材质 [1][3] - 设计融合新中式元素(如旗袍、云肩)及定制化服务(镶牙钻、接头发等) [1][3] - 钩织单件娃衣耗时20分钟至3小时 部分企业提供特殊尺寸量身定制服务 [3][5] 企业动态 - 浙江传统服装企业转型针织文创 开发独家手混线材 预计年底玩偶品类产量达8000-10000件 [7][9] - 外贸企业获海外老客户订单 浙江义乌生产企业因订单增长扩招一倍工人 [9][11] - 通过创意设计提升品牌年轻化形象 结合传统文化元素推动产品出海 [3][9] 产业竞争力 - 中国在娃衣供应链、设计能力及制造能力方面具全球竞争力 主导全球市场份额 [14] - 潮玩产业从海外主导转向中国与全球同步发展 甚至中国领先全球 [14] - 娃衣热潮推动传统服装产业提升设计软实力与制造硬实力 [12]
IP为王,多元品类百花齐放的大时代
东北证券· 2025-08-24 13:1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优于大势 [6] 核心观点 - 情绪消费与谷子经济驱动潮玩行业增长,Z世代主导新消费格局,2024年泛二次元人群突破5亿人,相关市场规模约6000亿元,其中谷子经济规模超1500亿元 [1] - 潮流玩具凭借IP情感联结、社交属性及收藏价值成为重要情感寄托,预计2027年中国潮流玩具市场规模达1100亿元 [1] - 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泡泡玛特领跑,乐高、万代等国际品牌及卡游、布鲁可等国内品牌增速迅猛,IP运营深化与海外拓展是关键方向 [1] - 盲盒、拼搭玩具和卡牌三大细分品类引领增长,市场规模排序为盲盒>拼搭玩具>卡牌,增速排序为拼搭玩具>卡牌>盲盒 [2][3] - 头部企业泡泡玛特、布鲁可、卡游通过差异化商业模式、渠道结构和经营模型实现高效增长,海外成熟企业经验显示以IP为核心的多元生态是关键成功要素 [4] 细分品类分析 盲盒 - 依托未知刺激、IP收藏价值及社交属性刺激消费,女性消费者占比75%,Z世代推动中高端升级 [2]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580亿元,CR5从2020年38%升至2024年50%,泡泡玛特占据28%市场份额 [2] - 消费群体以18-34岁年轻人为主(占比75%),产品价格带中200-500元中高端消费占比35% [2] 拼搭类玩具 - 通过全龄段设计激活亲子与成人双场景,产品价格多元覆盖不同需求,本土品牌布鲁可领跑角色类赛道 [2] - 2019-2023年拼搭类玩具GMV CAGR为12.7%,高于非拼搭类玩具的3.9%,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640亿元 [2] - 布鲁可以30.3%市场份额领先拼搭角色类市场,前三大品牌合计占比65.1% [2] 卡牌 - 以稀有度分级制造社交货币强化消费成瘾性,消费群体聚焦8-15岁低龄人群,产品均价低于1元 [2] - 市场规模从2019年28亿元爆发至2024年263亿元,预计2029年达446亿元,卡游以71.1%份额绝对领先 [2] 头部企业竞争格局 商业模式 - 泡泡玛特以IP孵化与盲盒机制为核心,通过59元低价门槛+1/144隐藏款概率触发消费循环 [4] - 布鲁可以积木为载体切入儿童教育场景,绑定母婴渠道和幼儿园B端合作 [4] - 卡游聚焦儿童卡牌社交,通过稀有度分级和官方赛事强化社交货币属性 [4] 渠道结构 - 泡泡玛特以直营为主,2024年国内门店401家,渠道掌控力强 [4] - 布鲁可转向经销为主,经销商数量从2021年225家增至2024年511家 [4] - 卡游优化经销商结构,数量从2022年290家降至2024年217家,单经销商收入达4287万元 [4] 经营模型 - 泡泡玛特2024年毛利率达66.8%,存货周转天数降至101天,经调整净利润率26.1% [4] - 布鲁可存货周转天数从137天降至46天,经调整净利率从-107.9%提升至26.1% [4] - 卡游轻资产IP模式展现较强盈利能力,经调整净利率高于同行 [4] 海外经验借鉴 - 迪士尼以影视、乐园、衍生品联动构建全龄段IP矩阵,本土市场收入占比80.3% [4] - 万代南梦宫深耕垂直IP与高精度模型技术,日本市场收入占比65.1% [4] - 三丽鸥专注轻资产角色授权,IP授权业务收入占比55% [4]
100亿,“东南亚泡泡玛特”诞生了
36氪· 2025-08-23 12:11
融资与估值 - 淡马锡领投TOP TOY最新融资 投后估值达100亿港元 [2][3] - 此次融资是TOP TOY分拆IPO计划的关键步骤 旨在优化股东价值 [2][6] 业务规模与扩张 - TOP TOY门店数量从2020年首店增至2024年底超200家 覆盖国内80多座城市 [4] - 海外扩张已进入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泰国曼谷 计划五年内海外销售占比过半并进入40个国家 [4] - 海外门店模型跑通迅速 泰国和印尼门店当月盈利 三到四个月收回成本 马来西亚单店首月流水达150万 [11] 产品与IP战略 - 产品覆盖盲盒、积木、手办、雕像等全品类 价格区间从几十元至万元 目标客群为10至40岁人群 [4] - 拥有Tammy、卷卷羊等自有IP及迪士尼、漫威等200多个国际IP授权 [4][11] - 自营+独家SKU占比高 毛利率优于母公司名创优品 [7] 分拆上市逻辑 - 分拆上市可释放潮玩业务高溢价估值 反哺母公司渠道与供应链投入 [7] - 独立融资支持海外扩张、IP孵化和数字平台等资本密集型项目 [7] - 便于实施股权激励 直接绑定设计师、IP方及运营团队 [7] 资本视角与行业趋势 - 淡马锡投资TOP TOY基于其"亚洲Z世代消费"主题 东南亚潮玩市场年复合增速超40% [10][11] - TOP TOY模式契合淡马锡"轻资产、高周转"偏好 单店回本快且库存周转优势明显 [11] - 潮玩行业本质是情绪价值变现 将孤独、治愈等抽象需求转化为标准化SKU并通过IP联名提升溢价 [16][17] - 盲盒机制利用行为心理学"变比率奖励"刺激消费 隐藏款设计强化社交属性与二级市场金融属性 [17][19] 战略协同与资源整合 - 淡马锡提供东南亚政府关系、ESG框架及渠道资源 形成生态协同 [11][13] - TOP TOY凭借名创优品覆盖90国的供应链基础 实现"本土供应链+全球IP运营"模式 [10][11] - 投资策略聚焦人口结构、技术跃迁及政策红利锁定的长期主题 如数字化、可持续生活及未来消费 [13]
芒果超媒上半年归母净利7.63亿元 小芒电商首次盈利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2 22:09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9.64亿元,归母净利润7.63亿元,受益于广电总局政策利好,剧集业务和商业化效率有望提升,同时会员、广告、运营商及新消费业务表现强劲 [1][2][3][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9.64亿元,归母净利润7.63亿元 [1] 政策影响 - 广电总局发布"广电21条",从内容创新、审查机制、品类拓展等方面指引行业,备案/审查权下放省局、鼓励网台联动和一剧多星、试点电视剧中插广告等政策与公司业务高度契合 [2] - 政策有望提升公司剧集制作灵活性和商业化效率,扩大内容创作和商业变现空间 [1][2] 剧集业务 - 上半年影视剧有效播放量同比增长69% [2] - 芒果TV坚持"综N代+垂类创新"策略,全网综艺市场份额达36.5%,有效播放量和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 [2] 会员与用户数据 - 芒果TV月活均值同比增长14.24%,7月月活用户超2.8亿户,同比增长10.6% [3] - 高价值用户行业占比达38.2%,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28分钟,位居长视频平台第一 [3] 广告业务 - 自招商品牌数同比增长21%,增速位居四大平台之首 [3] 运营商业务 - 运营商业务营业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约7% [3] - 大屏业务推出电视弹幕产品,覆盖3000万名用户,拉动节目观看时长提升20% [3] 微短剧布局 - 芒果TV上线微短剧1179部,较去年同期增长近7倍 [4] - 暑期档上线1139部竖屏短剧,带动竖屏短剧日活跃用户数量贡献占比环比提升32% [4] - 与红果平台战略合作,通过"果果剧场"项目实现付费与免费内容协同运营,开创双平台联合分账新模式 [4] 小芒电商与IP衍生业务 - 小芒电商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抢滩情绪消费市场 [4] - 国内IP衍生类产品交易市场规模2020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超15%,2025年总额有望突破2000亿元 [4] - 小芒APP提供明星周边及高溢价商品,线下开设"小芒全球旗舰店",IP周边商品在全国近3000家线下门店铺货 [4] - 2025年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明星周边、IP衍生品等垂直赛道呈爆发式增长 [5]
叠纸携王牌产品亮相科隆,《恋与深空》游戏被提名最佳手游
扬子晚报网· 2025-08-22 19:29
公司表现与产品亮点 - 叠纸游戏携《无限暖暖》和《恋与深空》首次亮相科隆国际游戏展 吸引多国玩家跨国打卡[1] - 公司旗下产品以画面优美和情感细腻为特点 展台设置高互动性细节如种植花卉和温感装置[1] - 《无限暖暖》首次将开放世界玩法与换装玩法结合 《恋与深空》多次问鼎全球App Store畅销榜[2] - 2025年7月中国手游发行商收入排行榜中叠纸位列第七 收入环比增长33%[2] - 《无限暖暖》获得苹果设计大奖 被称赞画面华美且观感舒适[4] - 《恋与深空》被提名科隆游戏展最佳手游 是历史上首次女性向恋爱游戏获提名[5] - 《恋与深空》2024年初上线后多次进入全球App Store畅销总榜[5] - 截至2025年6月8日《恋与深空》全球累计收入达6.5亿美元[5] - 2025年5月《恋与深空》海外市场收入份额达52% 超过中国iOS市场[5] - 2025年6月以来《恋与深空》登顶超过30个国家与地区iOS榜单[5] 产品联动与文化传播 - 《无限暖暖》与《星露谷物语》联动 是后者首次与开放世界游戏联动[3] - 联动展台设计星露谷寻宝彩蛋活动 为玩家提供趣味惊喜体验[3] - 公司通过游戏活动构建文化交流桥梁 如《无限暖暖》的暖心守护大熊猫活动[6] - 《恋与深空》推出国风主题版本"欲揽旖旎色" 在海外社区引发热议[6] - 海外玩家自发讨论游戏中人物角色中文名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6] 行业影响与市场地位 - 科隆国际游戏展有近40家中国公司参加[1] - 中国游戏展区获得广泛关注 产业以世界级技术和美学标准影响全球市场[6] - 中国自研游戏内容崛起 文化以游戏为载体走向世界[6]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引领情绪消费[2][6]
那艺娜赛道,挤满了复出的劣迹网红
36氪· 2025-08-22 11:53
封禁网红复出现象 - 郭老师(郭蓓蓓)在沧州开设奶茶店"郭子的茶" 试营业期间限量200杯奶茶半小时售罄 单价10-18元 引发外地消费者涌入导致附近酒店满房 [1][4] - 东北雨姐因虚假营销事件被罚165万元 粉丝流失600万 账号将于2024年10月解封 目前通过线下公益和线上合拍试探市场接纳度 [5] - 抽象网红复出依赖留存粉丝基数实现变现 郭老师曾拥有700万粉丝 东北雨姐巅峰时期粉丝达2400万 [2][4][5] 网红流量变现新模式 - 那艺娜举办全国巡演20余场 原价99元门票二手转卖超400元 生日直播观看人次超1400万 获得淘宝、美团等品牌赞助及好望水代言 [6][9] - 庞麦郎巡演门票69-100元 上海站售罄后扩展至多城市 其2014年作品《我的滑板鞋》重新引发关注 [10] - 线下演出成为新变现渠道 但需团队和作品支撑 郭老师新单曲《奶油粗莓》市场反馈一般 [6][10] 抽象文化消费生态 - 抽象文化通过反主流言行获取流量 网友通过二创模仿推动传播 郭老师创造的"耶斯莫拉""猕hotel"等梗被广泛传播 [2][11] - 情绪消费成为核心驱动力 演唱会门票和奶茶消费本质是粉丝情感联结方式 那艺娜演唱会喊"退票"成为互动环节 [7][11] - 平台调整策略降低对头部网红依赖 抖音通过免佣政策扶持商家 快手第一季度月活破7亿 监管部门发布直播电商管理办法强化责任划分 [13] 行业商业化发展 - MCN和音乐公司介入网红商业化 庞麦郎巡演背后存在商业设计 那艺娜登上时尚杂志与蔡依林等同刊 [6][10] - 线下活动产生乘数效应 郭老师奶茶店带动沧州文旅消费 那艺娜巡演促进多城市本地消费 [4][6] - 行业处于洗牌期但情绪消费需求持续 新抽象网红不断涌现 平台需平衡内容监管与生态发展 [13]
商场“上天入地”打造消费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8-22 11:03
商业综合体空间转型趋势 - 城市商业综合体通过改造屋顶和B1层空间开拓新消费业态 迎合年轻消费者喜好 提升留客能力 [4] - 南京金陵天地开业3天累计客流超40万人次 天台成为核心流量吸引点 [5] - B1层从传统"超市+杂货"模式转型为潮流市集 微型社交场和年轻人聚落 [5] 地下商业发展数据与案例 - 2024年全国标杆商场地下商业调整门店数突破5800家 更迭速度显著高于其他楼层 [6] - 潮玩 快消等年轻属性品牌成为B1层首选入驻品类 连锁餐饮品牌主动向B1层下沉 [6][7] - 南京江北虹悦城B1层引入回转寿司 甜品店及网红品牌"一栗""野人先生" 形成排队消费现象 [7] 场景化与情绪消费策略 - 玄武花园城打造"天文+生态"主题商业体 下沉广场呈现"紫金山生态切片" 6楼设置直径6.5米天文穹顶 [8] - 情绪价值成为年轻消费首要动机 占比超40.1% 仅次于功能需求 [8] - 景枫中心B1层通过后备厢市集 "铁狗三项"宠物活动 DJ体验课等原创内容建立情感连接 [9] 差异化IP与长期主义 - 屋顶商业和B1层因通风性好 户外空间多成为存量时代引客利器 [10] - 需避免短期流量追求 应通过消费市场分层 目标人群聚焦实现良性互动 [10] - 建议以"首发 首秀 首展"为抓手 打造专题博物馆 概念店及夜演活动 破解服务同质化挑战 [11]
情绪消费风口下,IP 衍生品如何将流量做成长期生意?
搜狐财经· 2025-08-22 02:30
IP衍生品行业发展趋势 - IP衍生品成为传播文化内容、提供独特体验、聚集线上线下受众的重要载体[1] - 行业呈现"事件驱动型"消费高峰和"潮汐型消费"特征 如冰墩墩现象热潮退去后销量骤降[5] - 衍生品领域供给端存在"高热度、低壁垒、弱持续"矛盾 部分企业视其为短期变现工具导致产品同质化[6] 渠道布局与场景创新 - 特许商品零售店选址采用"商业地标+交通枢纽"模式 如正佳广场日均客流量超10万 体育西路地铁站单日客流量达84.4万人次[1] - 十五运会已在全国开设两百余家零售店 大多位于地标、景区、机场、高铁站和地铁站[3] - 演唱会快闪店模式具有限时性、场景沉浸感与情感共鸣特点 深度垂直服务核心粉丝群体[11] - 巨星传奇通过演唱会联动策划Citywalk路线 推出城市限定IP造型和周边衍生品[8] 产品创新与跨界融合 - IP衍生品与传统场景跨界结合赋能传统业态营销 如本潮纲目潮玩系列与博物馆、同仁堂等机构合作[4] - 中药造型潮玩产品受众涵盖儿童和成年人群体 十五运会和苏超门店顾客中成年人占相当比例[5] - 衍生品设计从"通用礼品"转向"叙事体验品" 融入非遗工艺或地域文化 开发创新功能产品如智能手环[15] - 巨星传奇与宇树科技战略合作开发具有陪伴功能与社交属性的四足机器狗/机器人产品[15]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支持开发原创IP品牌 促进动漫、游戏、电竞及周边衍生品消费[12] - 山东省指导意见允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净收益的30%及以下用于相关人员激励[12] - 湖北省政策措施明确文创产品开发收入净收益不超过30%可用于人员激励[13] 企业战略与运营模式 - 广东哈一代服务过27项大型国际赛事 已搭建相关设计运营团队[3] - 巨星传奇拥有周同学IP和刘畊宏教练IP 周同学是体系化打造、精细化运营与商业化路径的关键成果[8] - 行业关键挑战包括IP优质性、衍生品独特性以及渠道场景对接能力[7] - 成功企业需构建"内容-衍生品-体验-用户"闭环生态 具备内容输出与用户资产运营能力[6]
情绪消费风口下,IP衍生品如何将流量做成长期生意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1 22:04
行业发展趋势 - IP衍生品成为传播文化内容、提供独特体验、聚集线上线下受众的重要载体 [2] - 在AI技术和社交文化推动下 IP衍生品销售呈现新发展态势 [2] - 衍生品领域供给端存在"高热度、低壁垒、弱持续"矛盾 部分企业视其为短期变现工具 [8] - 市场处于快速成长向结构分化过渡期 大型文旅体活动频发叠加Z世代情感价值偏好推动情绪消费抬升 [7] - 呈现"潮汐型消费"特征 热潮退去后销量骤降 [7] 商业模式创新 - 特许商品零售店选址地标、景区、机场、高铁站和地铁站等商业地标+交通枢纽区位 全国开设两百余家 [4] - 快闪店模式具有限时性、场景沉浸感与情感共鸣特点 深度垂直服务情感浓度最高的粉丝群体 [12] - 通过演唱会联动提升IP曝光度和粉丝参与度 直接拉动周边产品销售转化 [12] - 衍生品从附属商品升级为战略触点 作为实体载体连接线下体验与线上互动 [12] - 通过会员制、限量编号、专属权益等方式成为私域流量入口 实现用户沉淀与数据追踪 [13] 产品开发策略 - 广东哈一代玩具公司服务过27项大型国际赛事 已搭建相关设计运营团队 [4] - 原创IP"本潮纲目"潮玩系列与博物馆、医药机构合作 设计中药造型玩具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 [5] - 潮玩产品定位18至35岁新青年群体 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渗透沉淀以获得更高附加值 [7] - 衍生品开发需突破同质化 推动设计从"通用礼品"转向"叙事体验品" [17] - 建立柔性供应链 通过预售数据与舆情分析预判需求 实现小批量、高频次迭代 [18] 政策支持环境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支持开发原创IP品牌 促进动漫、游戏、电竞及其周边衍生品消费 [14] - 商务部将畅通IP授权、商品开发、营销推广全链条 [14] - 山东省允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净收益的30%及以下用于相关人员激励 [14] - 湖北省明确文创产品开发收入净收益不超过30%可用于人员激励 [15] 企业实践案例 - 巨星传奇集团拥有"周同学"IP 衍生品快闪店跟随周杰伦巡回演唱会走遍多个城市 [10] - 快闪店推出城市限定IP造型和周边衍生品 联动文旅策划Citywalk路线举办配套活动 [10] - 公司与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具有较强IP属性的消费级机器人产品 [18] - 计划加速机器人商店网络布局 拓展线下实体店与主题展览 强化跨界联名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