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搜索文档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海南第二轮驻场演出今日开演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20
此外,《红色娘子军》还对军人、教师、学生、老龄人(60周岁以上)设有专属优惠,观众凭有效证 件享120元/张购买原价280元票档演出票。 海南日报海口6月4日讯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6月4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南省演艺 集团获悉,中央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海南第二轮驻场演出将于6月5日至8日在省歌舞 剧院上演,"红色娘子军"号主题巴士将同步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演艺集团联合海南海汽旅行社同步将于6月5日推出"红色娘子军"号主题巴 士,串联海口、琼海等地文旅资源,以"演艺+红色IP+交通"跨界融合模式,在演出期间带领市民游客开 启"跟着红色娘子军游海南"沉浸式体验之旅。 《红色娘子军》海南第二轮驻场演出时间为6月5日(周四)20时、6月6日(周五)20时、6月7日(周六)15 时、6月7日(周六)20时、6月8日(周日)20时,每场演出约130分钟(中场休息15分钟)。演出票价分设 680/480/280/98(惠民票)元多个档次,购票有八折特惠,折后价为544/384/224/98元(98元票档不参与)。观 众可在海南省歌舞剧院微信公众号、大麦网、猫眼等渠道购票。 中央芭蕾舞团 ...
买车送机票! 吉祥航空造车,唯一亮点?|次世代车研所
新浪科技· 2025-06-05 08:37
吉祥航空跨界造车事件 核心观点 - 吉祥航空旗下吉祥汽车首款车型吉祥AIR正式上市,成为国内首家跨界造车的航空公司[2] - 新车在产品力、技术积累和销售渠道方面明显落后于比亚迪、零跑等竞争对手[2][6][7] - 公司通过"买车送机票"营销策略试图打造生态协同,但实际联动有限[2][6][7] - 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公司面临技术、渠道、资金等多重挑战,突破"跨界魔咒"难度大[8][9][11]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吉祥AIR推出两款车型:B款14.78万元(续航435km)、D款15.98万元(续航530km),均采用单电机后驱系统(最大功率147kW/150kW)[6] - 电池配置为51kWh/64kWh磷酸铁锂电池,仅具备L2级辅助驾驶且无激光雷达,显著落后同价位竞品[6] - 前身云度汽车2023年上半年销量仅311台,当前销售渠道仅限上海地区[3][6][7] 跨界战略与资源匹配 - 母公司均瑶集团2022年4月接盘云度汽车,2023年推出首款车型云兔[3] - 2025Q1吉祥航空营收57.22亿元(同比+0.05%),净利润3.45亿元(同比-7.87%),2024年研发费用6042万元(同比-22.49%)[9] - 对比头部车企:小米计划投入100亿美元造车,蔚来称"造车门槛是几百亿"[9] 行业竞争格局 - 跨界失败案例频现:极石01累计销量10163台(月均<500台),Vala房车2025Q1仅交付99台[8] - 竞争对手比亚迪、小鹏、零跑已在15万级市场建立产品+渠道+服务全体系优势[6][7][9] - 分析师指出新能源车行业需颠覆式创新,当前"买车送机票"仅为营销噱头,未形成真正生态协同[10][11]
从一只卤鹅看“破壁”之道(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6-05 05:35
现代物流打破空间壁垒 - 2024年1-4月中国快递业务量超600亿件,日均处理量达5.5亿件,显示物流网络高效运转[1] - 无人机配送巫山脆李、预包装柳州螺蛳粉等案例体现物流技术推动农产品突破地域限制[1] - 基础设施"硬联通"构建经济循环高速路,促进边疆产品出海与山区特产下山[1] 互联网经济消除信息鸿沟 - 数字化发展使地方特色产品通过流量曝光快速触达全国消费者[1] - 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消费精准匹配,优质产品可高效找到目标客群[1] - 线上渠道推动地方特产全国化、国际化,形成文化价值与商业逻辑的深度融合[1] 服务创新突破情感壁垒 - 荣昌区"五一"游客量达2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2%,显示文旅服务创新成效[2] - 高铁增开、公交免费等城市级服务配套提升消费体验,强化情感认同[2] - 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旅游等案例证明情感连接对城市IP塑造的关键作用[2] 产业跨界融合趋势 - 破壁效应推动产品、产业及城市实现更广泛的市场认可与发展空间[2] - 基础设施联通(通)与壁垒破除(破)是产业融合(合)的前提条件[2] - 特色资源优势通过数字化、物流和服务创新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3]
金字火腿再度易主:主力产品火腿毛利率下滑,频繁跨界收效甚微
贝壳财经· 2025-06-04 21:40
股权变动 - 股东任贵龙将持有的1.45亿股转让给郑庆昇,并将剩余8297.47万股表决权委托给郑庆昇18个月 [1] - 股权转让后,郑庆昇拥有公司11.98%的股份及18.83%的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1][5] - 郑庆昇斥资8.7亿元获得公司近12%股份,股份过户于2025年5月30日完成 [4][6] 新实控人背景 - 郑庆昇出生于1956年,涉猎房地产、汽车等领域,生意轨迹遍及福建、浙江、上海等地 [7] - 郑庆昇关联企业有18家,其中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有8家 [8] - 郑庆昇旗下仙游兆挺置业有限公司2024年纳税金额为2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3.44亿元,同比增长9.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217.30万元,同比增长55.19% [13] - 2024年火腿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02%,但毛利率同比下滑1.51%至26.14% [14] - 公司2021年至2024年营收整体处于下滑态势,2024年净利润与2020年基本持平 [12] 战略与挑战 - 公司计划2025年重点围绕"降成本、拓销售、调结构"三大核心任务展开工作 [16] - 年产5万吨肉制品智能化工厂项目已进入附属工程和装修阶段,计划6月开始分步实施搬迁 [16] - 专家指出公司需通过产品创新、营销升级来突破增长瓶颈 [15] 跨界业务 - 自2013年起公司频繁跨界,涉足矿业、银行、电商、医药、新能源汽车、算力等多个领域 [3][19] - 2023年出资4.011亿元认购浙江银盾云科技12.2807%股权进入算力领域,2024年以4.280232亿元转让该股权 [21][22] - 专家认为频繁跨界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22] 市值变化 - 公司2015年6月总市值曾超过150亿元,截至2025年6月4日收盘总市值仅为73.61亿元 [18] - 当前股价为6.08元/股,较2010年上市发行价34元/股大幅下跌 [18]
跨界出手!6.62亿元实控易明医药 姚劲波为何切换投资风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20:35
交易概述 - 北京福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以6.62亿元总对价受让易明医药23%股份,交易单价15.10元/股 [1][4] - 交易完成后,易明医药控股股东变更为北京福好,实控人变更为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 [1][4] - 姚劲波通过持股99%的北京福雅间接控制北京福好,其配偶持股1% [4] 公司财务与业务 - 易明医药2024年营收6.5亿元(同比-2.27%),净利润4593万元(同比+198.5%),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后盈利能力提升 [5] - 核心产品米格列醇片占据国内2型糖尿病米格列醇制剂市场份额首位,蒙脱石散质量标准高于行业水平 [5] - 转让方承诺未来三年(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均不低于3000万元,营收均不低于6亿元 [4] 投资逻辑与行业背景 - 医药行业被分析师视为高增长领域,符合姚劲波作为VC寻找高增长方向的需求 [2][8] - 58同城业务进入稳定期,需突破新方向,姚劲波近年投资转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科技领域 [1][7] - 姚劲波承诺不从事与易明医药同业竞争业务,未来将通过投资管理和产业规划赋能上市公司 [6] 市场反应与历史投资 - 交易公告后易明医药股价涨停,报收13.4元 [3] - 2024年58同城旗下神骐资本连续投资因时机器人、自变量机器人、松延动力等具身智能企业,松延动力研发机器人曾获行业赛事第二名 [7] - 姚劲波历史投资项目多位于生活服务、金融、出行领域,包括赶集网、安居客、快狗打车等 [7]
厦航杭州贵宾休息室焕新升级
中国民航网· 2025-06-04 17:21
贵宾休息室升级 - 厦门航空杭州贵宾休息室经过2个多月的多维度改造装修完成焕新升级 [1] - 升级以"功能升级、家乡味道、地方特色"为核心,深度融入浙江文化 [1] - 改造通过资源整合与场景创新,为高端旅客打造舒适与江南韵味兼具的候机体验 [1] 跨界合作与服务创新 - 采用"跨界不越界"合作模式,精准对接品牌资源与旅客需求 [5] - 新增智能灯光系统与私密洽谈空间,满足商务与休憩场景无缝切换 [5] - 推出"浙里食光"明档现煮杭州片儿川、小馄饨等家乡特色餐饮服务 [5] 品牌战略与市场定位 - 改造同步强化了厦航在浙江本地市场的品牌形象 [5] - 定制黑钻卡旅客专属品茗杯等举措体现"主动想一步,服务深一度"理念 [5] - 未来将持续挖掘在地文化资源,深化跨界合作机制 [5]
6.62亿跨界投资,58同城姚劲波实控易明医药
新浪财经· 2025-06-04 12:12
股权变更 - 北京福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拟以15 1元/股的价格协议收购高帆持有的23%易明医药股份 总转让价款为6 62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北京福好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姚劲波 股票将于2025年6月4日复牌 [1] - 北京福好实际控制人为姚劲波 其配偶戴科英通过北京福雅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间接持股 [1]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学药和中成药的研发生产 聚焦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领域 [1] - 2024年米格列醇片收入4 74亿元 占总营收72 72% 瓜蒌皮注射液收入8421 03万元 占比12 92%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 52亿元 同比下降2 27% 连续第二年下滑(2023年营收6 67亿元 同比下降22 14%) [2] - 2024年归属净利润0 4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98 50% [2] 新实控人背景 - 姚劲波为58集团创始人 曾主导收购中华英才网、安居客等 2018年以10 68亿元入股我爱我家集团8 28%股份 [4] - 其名下实控企业包括无锡五八赶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2024年单体营收超15亿元 [4] - 投资版图覆盖生活服务、金融、出行等领域 涉及赶集网、快狗打车、转转等平台 [4] 股价表现 - 公告发布次日股价涨停 报13 40元/股 涨幅10 20% [5]
301322,拟跨界半导体
第一财经· 2025-06-04 10:53
核心观点 - 绿通科技计划以现金收购大摩半导体不低于51%股权,跨界布局半导体设备产业,以应对主营业务下滑困境 [1][3] - 大摩半导体此前曾与天力锂能达成收购意向但最终失败,且未进行过融资,资产规模、收入、员工等指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差距较大 [1][7][9] - 绿通科技业绩连续下滑,2024年营收8.31亿元同比降23.15%,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降45.98%,主要因高尔夫球车收入下滑及美国市场影响 [4][5] 拟跨界半导体 - 绿通科技签署《收购意向协议》,拟现金收购大摩半导体不低于51%股权,目前处于筹划阶段 [3] - 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19.7亿元,公告后股价三个交易日累计涨27.82% [3] - 公司主营场地电动车,高尔夫球车和观光车2023-2024年合计营收占比分别为87.82%、83.7% [3] 业绩下滑情况 - 2023年营收10.81亿元同比降26.48%,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降15.64% [4] - 2024年营收8.31亿元同比降23.15%,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降45.98%,扣非净利润1.06亿元同比降58.74% [4] - 高尔夫球车收入从2023年8.04亿元降至2024年5.3亿元,降幅34.08%,毛利率降7.95个百分点至27.3% [4] - 境外收入从2023年9.47亿元降至2024年7.0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87.68%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65亿元同比降0.06%,扣非净利润1837.8万元同比降50.95% [5] 大摩半导体情况 - 产品覆盖前道量检测修复设备,适用于6-12英寸晶圆产线,最高支持14nm制程,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台积电等 [7] - 2024年总资产7.34亿元,负债5.14亿元,所有者权益2.2亿元,营收2.7亿元,净利润6511.26万元 [7] - 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2162.16万元,参保人数37人 [7] - 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设备翻新改造、组装等,业务模式与纯正半导体设备企业可能存在区别 [9] - 此前天力锂能曾计划收购但最终终止,收购意向金从3000万元追加至6000万元 [10] 行业对比 - 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员工中位数超1300名,平均总资产超100亿元,大摩半导体规模差距明显 [8] - 精测电子资产100亿元,员工3364人,2024年营收25.65亿元 [9] - 联动科技总市值34.46亿元,资产15.55亿元,员工712人,2024年营收3.11亿元 [9]
加油站开快餐店,跨界融合为哪般
长沙晚报· 2025-06-04 02:05
公司业务拓展 - 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公司古曲路加油站开设德克士餐厅,成为当地新晋打卡点,标志着公司非油业务迈出重要一步 [1] - 该餐厅是中国石油首座全自营德克士餐厅,也是公司第五家餐厅,此前已在3对服务区开设4家肯德基餐厅,餐饮成为非油创收重要品类 [3] - 公司通过"油站+餐饮"新业态跨界融合,丰富加油站业态,提升消费者黏性,车主可通过手机提前点餐实现"加油+餐饮"一站式高效服务 [5] 行业转型趋势 - 成品油运营企业在市场竞争白热化、消费者需求多元背景下,加速突破传统油品销售单一框架模式,积极向多元业态转型 [3] - 行业探索便利店升级、汽车服务等项目,挖掘加油站业态潜力,推进"人·车·生活"模式纵深发展 [5] 市场反响与运营数据 - 德克士餐厅开业当天客流量超300人次,周边小区业主积极参与打卡,分享"左边洋快餐、右边便利店"的便捷消费体验 [3] - 现场设置做汉堡、捏气球等趣味活动,吸引家长与孩子参与,强化品牌互动性 [3]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持续创新非油经营模式,拓展经营范围,打造更高效、便捷的人车生活新体验 [5]
酒水与饮料的“双向奔赴”:一场边界模糊的集体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6-03 22:02
行业跨界趋势 - 休闲零食巨头三只松鼠高调推出三大酒类品牌"孙猴王"精酿、"呼息"果酒、"橘猫"红酒,覆盖不同饮酒场景 [4][5] - 饮料企业如蜜雪冰城、元气森林分别通过"福鹿家"鲜啤和气泡酒产品跨界酒业 [4][5] - 酒业巨头反向渗透饮料市场,包括茅台推出蓝莓果汁、泸州老窖推出醋饮、重庆啤酒推出果味汽水等 [6][9] 跨界战略逻辑 - 饮料企业跨界核心在于"流量复用"与"场景延伸",如元气森林将气泡水消费者转化为气泡酒用户 [7][9] - 酒企跨界侧重"渠道增效"与"场景补位",利用啤酒淡季产能生产饮料稳定收益 [11][15] - 双向跨界本质是存量时代下对同一消费人群的二次价值开发 [7][11] 竞争优势分析 - 饮料企业优势在于高频消费建立的渠道网络和年轻化营销能力 [9][11] - 酒企优势在于成熟的分销体系和生产资源,如燕京啤酒可快速全国化汽水品牌 [6][9] - 啤酒与饮料在消费渠道和场景存在60%以上重叠度,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6] 潜在挑战 - 饮料企业需解决酒类品质信任问题,如三只松鼠红酒的品牌专业度受质疑 [14] - 酒企饮料产品面临品牌认知转换障碍,消费者可能难以接受啤酒品牌出品的汽水 [14][15] - 单纯"货架思维"的跨界缺乏场景创新,难以激发复购 [11][15] 行业背景 - 传统饮料市场被健康茶饮挤压,酒类消费总量遭遇增长瓶颈 [15][16] - 跨界反映消费产业在存量时代的集体焦虑,企业寻求"过冬"策略 [16] - 成功跨界需平衡场景延伸与专业壁垒,如元气森林气泡酒需时间验证市场接受度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