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促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银行明确下阶段货币政策,专家判断降准降息时点可能后移
北京商报· 2025-08-17 21:08
货币政策总体基调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及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3] - 相比一季度报告 更强调存量政策落地显效 未提及"适时降准降息" 短期加码宽松必要性不高 [3] - 降准降息时点可能后移 因财政贴息政策相当于定向降息(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降低总量工具必要性 [3] 信贷政策导向 - 信贷政策由"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调整为"稳固信贷支持力度 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更重视稳量提质 [6] - 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9% 增速放缓反映金融机构反内卷和防空转 [6] -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约七成 较2016年房地产和基建贷款占比超六成显著提升 [7]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重点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普惠小微和服务消费 [1] - 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各增加3000亿元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9] - 二季度末科技贷款余额44.1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较全部贷款增速高5.8个百分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保持在20%以上 [9] 贷款结构变化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7] - 近十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贷款 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由56%上升至67% [8] -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万亿元 在企业贷款中占比由2014年末30.4%提升至38.2% 近十年年均增速约15% [9] 金融支持消费领域 - 发展服务消费面临供给不足问题 将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 落实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 [10] -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消费需求的金融产品 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推动高品质服务消费发展 [11] - 通过财政贴息 国家育儿补贴等政策协同 夯实稳内需基本盘 [10]
江苏银行亮相“苏新消费·苏超”嘉年华发布会助推消费新热潮
中国经营报· 2025-08-17 12:47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江苏省商务部门主办"苏新消费·苏超"嘉年华发布会 旨在提升"苏新消费"品牌影响力并推动消费市场回升向好[1] - 江苏银行作为唯一受邀银行亮相 推出"苏超联赛+苏新消费"双IP联动促消费系列举措[1] 线上消费激活策略 - 手机银行设立"苏超小镇"功能专区 触达超2.2亿人次 吸引超750万人次参与活动[2] - 推出"苏超"专属优惠权益包 覆盖五大消费领域 引入上百家头部商户 累计覆盖超400万人次 发放消费券超1亿元[2] 线下场景布局 - 组建专项服务团队 举办300余场线下活动 聚焦球迷观赛场景 提供信用卡支付优惠及个人信贷产品[2] - 精准锚定赛事场馆及商圈 布局第二现场消费场景[2] 商户端赋能措施 - 开设"苏品苏货"线上专区实现流量精准引流 线下推进进企业/社区等场景[3] - 推出专属经营贷产品 提供支付/结算/信贷一体化服务[3] 政银协同规划 - 省商务部门与江苏银行将协同推进六大举措 包括打造专属市集/扩容第二现场/开发特色金融产品等[3] - 目标形成"赛事引流-消费留量-经济增量"链式效应[3]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计划深度嵌入B端/C端消费场景 以"苏超"流量撬动消费增长[4] - 通过金融手段助推内需消费高质量提升[4]
江苏银行亮相“苏新消费·苏超”嘉年华发布会 助推消费新热潮
中金在线· 2025-08-17 10:13
活动背景 - 江苏省商务厅主办"苏新消费·苏超"嘉年华热力发布会 旨在提升品牌影响力并推动消费市场回升向好 [1] - 江苏银行作为唯一受邀银行亮相发布会 推出"苏超联赛+苏新消费"双IP联动促消费系列举措 [1] 线上流量转化 - 江苏银行在手机银行设立"苏超小镇" 功能包括查赛程、看直播等 触达超2.2亿人次 吸引超750万人次参与活动 [2] - 推出"苏超"专属优惠权益包 覆盖五大消费领域 引入上百家头部商户 累计覆盖超400万人次 发放消费优惠券超1亿元 [2] 线下场景深耕 - 组建专项服务团队 举办300余场线下活动 布局赛事场馆和球迷聚集商圈 提供信用卡支付优惠等 [3] - 开设"苏品苏货"超级购物车线上专区 线下推动"苏品苏货"进现场、进企业、进社区 [3] - 为商户推出专属经营贷 提供支付、结算、信贷一体化金融服务 [3] 政银协同 - 省商务厅与江苏银行将协同推进"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促消费工作 [4] - 计划从六大方面入手 包括打造专属市集、扩容第二现场等 形成"赛事引流—消费留量—经济增量"链式效应 [4] 未来计划 - 江苏银行将以"苏超"赛事为契机 深度嵌入B端、C端消费场景 用流量撬动消费增长 [4]
低利率时代再造资管机构竞争力:2025资管年会“破局与重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09:52
行业趋势与主题 - 2025资产管理年会主题为"破局与重构——大资管再造竞争力",围绕大类资产多元配置、被动投资大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1] - 资管行业需打破旧有路径依赖,以底层逻辑重塑核心竞争力,回归"为客户创造长期稳健回报"的本质 [3] - 全球大类资产呈现"避险资产占优、风险资产分化"格局,客户需求转向全天候解决方案、绝对收益+回撤控制、全球多市场多策略 [11] 宏观经济与政策建议 - 建议用抓投资的政策力度推动消费,重点提升消费占GDP比重至合理水平 [5] - 推动三大结构性改革:解决新市民刚性住房需求、深化农民养老保险体系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5] - 促消费需提高居民收入,建议从财产性收入和收入再分配机制入手 [7] 资管机构竞争力再造 - 应对低利率挑战需推动银行转型(发展金融服务、资产管理、资产交易、综合化经营)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7] - 资管机构上半年重点发展"固收+"、偏债混合类产品,布局含权及多资产多策略产品 [9] - 竞争力再造核心在于提升投研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提供"产品+服务"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 [9] 资产配置策略 - 分论坛讨论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半年配置方向、美元理财与黄金投资趋势,涉及资金再平衡和短期产品匹配长期策略等议题 [12] - ETF因流动性佳、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多资产多策略重要工具,持有人结构多元化助力市场生态发展 [14][15] - 低利率环境下多资产多策略成为破局"收益走低与投资者高期望"矛盾的关键,ETF加速发展 [15] 行业创新与成果 - 发布《2025中国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报告》《互联网财富管理托管业务发展白皮书》两份重磅报告 [9] - 浦银理财推出"日鑫悦益"2.0产品体系暨科技金融五力模型主题产品 [9] - 中国经济韧性及行业创新为资管行业带来新机遇,ETF成为资产配置"新基础设施" [14]
财经观察:为什么要促消费、“反内卷”、“薅羊毛”…… 专家这样说
人民网· 2025-08-16 09:20
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消费支出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构成中的主体和主要驱动力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1] - 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不足 提升消费占比是经济转型的大趋势[2] - 消费需求疲软会导致价格指数下降 消费需求旺盛则推动价格指数上升 需避免价格指数大起大落[1] 消费提升路径 -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需要提高收入预期 根本动力在于产业升级和附加值提升[2] - 改善消费环境和供给能释放消费潜力 需要打造更多优质消费产品和品牌[2] - 传统消费在量和质方面都有增长空间 新型消费全面拓展也具备巨大潜力[8]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部分行业出现内卷式恶性竞争 源于外部逆全球化措施和内部需求疲软及产能过剩[3][4] - 低价竞争短期看似有利消费者 但长期会损害消费者福利并扰乱市场竞争秩序[4] - 产业集中度不足导致支配地位行业盈利能力弱 锂电池行业因格局较好全球占比超50%而利润空间更大[5][6] 政策红利利用 - 以旧换新补贴覆盖家电、汽车、家居建材等领域 补贴金额有限需抓紧时间利用[7] - 地方政府推出服务和餐饮等消费补贴 消费贷贴息政策在大件消费上能带来优惠[7] - 消费者应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时代 提升数智素养以充分利用政府政策红利[8]
央行释放货币政策新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2:53
货币政策执行成效 - 上半年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3] - 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结构性工具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均下调0.25个百分点 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3]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 M2同比增长8.3%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68.6万亿元[5]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45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下降约60个基点[5] 信贷结构优化方向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4] - 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等领域贷款占比从2016年基建地产主导的60-70%提升至同等水平[5] - 近十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部贷款 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近11个百分点[5] - 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相较2018年末提升4.4个百分点[6] 未来政策重点领域 - 普惠金融领域将持续提升服务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 实现高质量发展[8] - 科技创新领域通过"科技板"债券市场创新丰富融资渠道 配套政策推动科技贷款量增价降面扩[8] - 服务消费领域聚焦供给端改善 当前居民服务消费占比低于50% 金融将支持高品质服务供给释放消费潜能[9] - 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防范资金空转和汇率超调风险[9]
刚刚,央行发布重磅报告!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21:27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保持流动性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 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货币政策工具与调控方向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领域 [3] - 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外汇市场韧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 [3] - 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3] 物价与经济表现 - 6月CPI同比由负转正,核心CPI除2月外均为正增长,6月上涨0.7%,宏观政策加力支撑物价企稳回升 [4] - 经济持续向好但部分行业低价过度竞争,中央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无序竞争,提振消费政策落地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4] 信贷结构与金融支持 -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贷款增量占比约七成 [5] - 新增贷款投向新动能和内需领域增速较快,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企业贷款占比增加 [5] - 直接融资占比持续上升,金融体系将聚焦国民经济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优化信贷结构 [5] 金融支持消费升级 - 金融政策从供给侧发力推动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服务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6] - 保持流动性充裕,降低融资成本,强化结构性工具激励,加大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支持 [6][7] - 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服务消费企业产业升级,强化财政、就业等政策协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7]
个人消费贷贴息,主要贴给谁?
吴晓波频道· 2025-08-15 08:30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自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实施,覆盖日常消费及汽车、养老生育等7大重点领域[8] - 贴息比例为1%,最高不超过贷款利率50%,相当于利率打7折[8]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贴息上限500元,单人单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9] 政策覆盖范围 - 23家指定金融机构参与,包括6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5家消费金融公司[14] - 重点支持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7大类消费,单笔5万元以上需用于指定领域[8][36] 目标客群特征 - 政策主要面向银行"优质客户",需满足信用良好、收入稳定、有分期消费习惯等条件[25] - 实际授信额度与利率因客户资质差异显著,优质客户可获30万额度及3.1%利率[21][22] - 银行更偏好能为机构贡献利息收入的长期客户,新用户初始额度通常仅2-3万元[25] 政策实施背景 - 2025年促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线,财政手段强调精准滴灌[41] - 每100亿元财政贴息可撬动1万亿元消费需求,杠杆效应显著[42] - 与3月消费贷大战不同,本次政策明确禁止诱导借贷,强化风险控制[35] 宏观协同效应 - 政策与国补形成互补,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分层刺激[37] - 中国社会性支出占GDP比重从2012年8.25%升至2021年10.85%,仍有提升空间[42][43] - 需同步解决低收入群体"无钱可花"与高收入群体消费场景不足的结构性问题[44]
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收盘冲高回落
搜狐财经· 2025-08-14 20:35
市场表现 - 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至3704.77点 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但尾盘收跌0.46%至3666.44点 [1][3] - 深证成指跌0.87%至11451.43点 创业板指跌1.08%至2469.66点 北证50跌1.99%至1432.80点 科创50逆势涨0.75%至1085.74点 [3] - 下跌个股4648家占比超八成 上涨个股仅735家 [3] 板块动态 - 早盘保险 电机 电子身份证板块活跃 半导体板块寒武纪等冲高 推动指数上行 [3] - 午后军工装备 汽车零部件 通信设备板块大幅走弱 导致市场跳水 [3] - 资金关注AI应用 游戏 创新药 军工装备 机器人 券商 新能源 半导体等景气赛道中低位个股 [5] 资金面情况 - A股成交额达2.31万亿元 为历史上第28个突破两万亿交易日 [4] - 两融余额预计突破2万亿元 成为近十年第2个成交额与两融双破两万亿交易日 [4] - 南向资金净流入10.34亿元 其中沪港通净流入16.45亿元 深港通净流出6.11亿元 [4] 市场驱动因素 - 稳增长 扩内需 促消费政策落地提振市场信心 流动性宽松支撑做多情绪 [5] - 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 公募私募加仓意愿提升 经济数据边际改善形成共振 [5] - 两融余额攀升与成交额放大交叉印证市场活跃 场外资金进场迹象明显 [4][5]
大兴机场“归兴肆见”暑期美食荟火热开集
中国民航网· 2025-08-14 16:46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举办"归兴肆见"暑期美食荟活动 提升旅客消费体验并优化商业经营业态 响应民航服务提振消费年主题活动 [1][8] 商业运营策略 - 在航站楼三层西侧核心区设立线下市集 汇集30余家京城老字号与知名品牌 提供京味珍馐与特色美食 [2] - 推出"兴先送"微信小程序 覆盖航站楼内百余家线上商铺 提供商品自提和配送服务 [4] - 通过每日领取满减消费券 减免配送费 限时秒杀 订单加价购及抽奖活动等多重消费优惠举措优化消费体验 [4] 服务升级举措 - 在美食市集中融入漆扇非遗体验区和钩织手作展示台等文化元素 提升旅客候机体验的文化内涵 [6] - 将旅客出行体验从"走得顺心"升级为"走得美味" 通过美食活动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