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旧动能转换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说这次是慢牛?
雪球· 2025-08-22 12:26
A股牛市特征分析 - A股历史牛市包括1999-2001年科网泡沫驱动的杠杆牛和能源顺周期板块炒作[4]、2005-2007年股改汇改与宏观繁荣共振的全面牛[4]、2008-2009年金融危机后财政货币宽松带动的周期品复苏基本面牛[4]、2014-2015年流动性驱动但缺乏基本面支撑的牛市[5] - 当前牛市为系统性慢牛 宏观环境转向结构优化 高端制造、新能源、AI、创新药等新经济产业成为核心增长动力[7] - 资金性质由国家队及长期资金主导 保险、社保、汇金等耐心资本入场 险资考核周期延长至5年[7] - 居民160万亿存款因低利率环境向股市迁移 通过基金及理财渠道缓慢流入而非杠杆炒作[7] - 产业升级显著 AI领域低成本GPU实现顶级大模型、创新药出海销售额达600亿美元、人形机器人及光伏电动车锂电池新三样出口支撑全球份额抢占[8] 行业投资方向 - 硬核高科技方向涵盖AI、创新药、机器人、新能源、半导体 被视为未来十年核心资产 趋势性增长类似美股七大巨头[11] - 超级高股息方向包括红利金融、机械、周期板块 存在经济稳定下的估值修复机会 其中机械与周期板块因前期跌幅大具备更高赔率[12] - 制造业替代房地产成为经济支撑 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主导新旧动能转换[8]
观察中国汽车的最佳“切片”,2025成都车展8月29日启幕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09:31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于8月29日开幕 主题为"领潮而立 向新而行" [1] - 展会预计汇聚近120个汽车品牌 覆盖整车、改装车、人形机器人、三电系统等产业热点 [1] - 展陈空间达22万平方米 覆盖12大展馆及室外展区 [1] 自主品牌表现 - 奇瑞集团携旗下五大品牌在5号馆独家呈现 [1] - 长安汽车以10号馆为主秀场 携家族五大品牌亮相 [1] - 比亚迪集团独占9号馆 并于室外展区打造智能化街区 [1] - 红旗展示礼兵车队及"国耀"序列 彰显国车品级风范 [1] - 长城、鸿蒙智行、吉利、北汽等自主品牌展台面积较往届显著扩容 [1] 外资与合资品牌战略 - 外资与合资品牌以"电动化"与"本土化"双轨并进 深度诠释对中国市场的承诺 [2] - 智能机器人与前沿电池技术同台展示 勾勒立体出行生态雏形 [2] 展会定位与影响 - 作为下半年首场A级车展 立足车市"金九银十"前黄金档期 [2] - 成为全国年中车市核心舞台及中西部地区链接全球产业链的关键平台 [2] - 通过汇聚全球新车、前沿技术和产业政策 发挥市场活力"晴雨表"与消费信心"强心剂"作用 [2] - 突破传统工业展会边界 将汽车深度融入城市肌理 打造"人车生活"共融的全民节日 [2] 主办与承办信息 - 展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联合主办 [2] - 由成都世纪衡越会议展览有限公司、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共同承办 [2]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就业工作的新定位和新使命 需把握数字时代经济发展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机遇与挑战 [2] - 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导致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强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使全球贸易格局更加碎片化 [3] - 国内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加剧结构性失业矛盾 新兴产业催生知识密集型岗位但劳动者技能匹配不足 [4] - 数智技术应用对传统就业岗位产生冲击 人工智能替代低技能岗位同时催生远程工作等新就业形态 [5][6] 就业市场现状与政策成效 - 2024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 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0%与去年同期持平 [3] - 结构性矛盾表现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制造业和家政服务业长期面临用工荒 [4] - 稳就业政策取得积极成效 包括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吸纳就业补贴和重点群体税收优惠等措施 [8] 重点领域就业促进措施 - 支持经营主体稳岗扩岗 建立援企稳岗常态化机制 特别针对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的出口企业 [8] - 打造就业友好型产业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新兴产业 增强就业吸纳效应 [9] - 发展新就业形态 平台经济和零工经济成为就业新蓄水池 需解决社保覆盖率和收入波动问题 [10] - 推动就业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机衔接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就业扩容提质相协调 [12] 人力资源发展与技能提升 - 构建匹配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 发挥链主企业在数智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14] -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建立多元化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14] - 优化劳动者职业发展环境 拓展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14] 政策协同与制度保障 - 强化就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协同联动 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高质量岗位 [12] - 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体系 建立与劳动强度匹配的收入分配机制 [13] -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民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 [13]
旧潮退去,新岸已现:8月21日,与顶级投资人共赴这场“渡口”之约|甲子引力X
36氪· 2025-08-19 16:55
股权投资市场现状 - 中国一级市场经历漫长退潮期 面临募资难 退出难 领投难等挑战 [3] - 旧估值体系逐渐失效 传统募资路径收窄 投资逻辑需适应变化 [3] - 港股市场回暖为硬科技企业提供退出通道 本土科技公司开始成为LP [3] 全球资本市场动态 - 2025年港股以1071亿港元IPO募资总额重登全球榜首 [4] - A股科创板半导体设备龙头上市市值达685亿元 [4] - 智元机器人跨界收购开创具身智能与材料科技协同范式 [4] - 宁德时代港股较A股溢价30% 屹唐股份上市首日涨幅达174.56% [4] 赛道投资分化趋势 - 具身智能成为最强风口 2025上半年产业链融资超140起 金额达195亿元 已超去年全年 [5] - 头部机构红杉中国 锦秋基金 高瓴创投加码 宁德时代以11亿元领投银河通用 创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单笔融资 [5] - AI投资从大模型转向AI Agent 聚焦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与商业化潜力 [5] 科技投资大会内容 - 发布《2025中国科技投资:痛点、趋势与展望》报告 解析市场止跌回暖但堵点仍存的复杂局面 [9] - 举办巅峰对话 探讨资本如何押注颠覆性创新 涉及技术奇点与产业拐点 [10][11] - 设置五场产业圆桌 聚焦人工智能 新能源与新材料 芯片半导体 智能制造及医疗健康五大核心赛道 [12] - 发布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高端制造 医疗健康 企业服务 新能源六大赛道投资机构榜单 [13] 行业周期特征 - 周期轮转筛选具备核心价值的企业 长期眼光的资本及韧性创业者 [14] - 宏观不确定性与产业深水化交织 科技投资者面临选择渡口 [3][6]
创业板50指数Q3涨幅达17.71%领跑市场,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盘中上涨2.28%
新浪财经· 2025-08-18 14:49
创业板50ETF嘉实流动性表现 - 创业板50ETF嘉实盘中换手率达14.95%,成交5730.99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3] - 近1周日均成交3174.51万元 [3] - 近1月规模增长5541.82万元,近半年份额增长5400.00万份 [3] 创业板50ETF嘉实收益表现 - 近6月净值上涨18.18%,排名可比基金前3,指数股票型基金前14.08%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9.54%,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连涨涨幅23.3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10% [3] 创业板50指数成分与权重 - 指数由创业板日均成交额较大的50只股票组成,反映高知名度、大市值、高流动性企业表现 [3]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85%,包括宁德时代(24.30%)、东方财富(10.83%)、汇川技术(4.81%)等 [3] - 权重股涨跌幅分化:中际旭创(+8.80%)、同花顺(+9.19%)表现突出,汇川技术(-0.04%)、胜宏科技(-0.16%)小幅下跌 [5] 创业板50指数市场评价 - 当前估值处于历史30%分位以下,Q3涨幅17.71%领跑市场 [6] - 市盈率33.89倍(近十年28.78%分位数),显著低于上证50(83%分位数),一季度利润增速19%优于全A的3.46% [6] - 机构认为其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将成为新经济代表方向,AI、创新药等科技领域周期性拐点将推动风格修复 [6] - 兴业证券指出市场正经历"健康牛",政策与资金托底带动增量资金入市 [5]
20cm速递|创业板50ETF国泰(159375)涨超3.3%,成长风格占优或延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2:44
创业板50指数分析 - 创业板50指数当前估值处于历史30%分位以下,盈利估值匹配度优势显著,市盈率为33.89倍(近十年28.78%分位数),显著低于上证50(83%分位数)等主流宽基指数 [1] - Q3涨幅达17.71%领跑市场,一季度利润增速19%明显优于全A的3.46% [1] - 中长期有望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成为新经济代表方向,特别是AI、创新药等科技领域周期性拐点出现后,将推动大盘成长风格修复 [1] 创业板50指数成分及特点 - 创业板50指数从创业板市场中选取市值较大、流动性良好的50只高新技术企业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样本证券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创新领域,反映中国成长型创新企业的整体市场表现 [1] - 指数聚焦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体现具有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特征 [1] 相关投资产品 - 创业板50ETF国泰(159375)跟踪创业板50指数(399673),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创业板50ETF发起联接C(023372)和国泰创业板50ETF发起联接A(023371) [1]
跨国车企利润为何集体大跌
经济日报· 2025-08-16 06:14
跨国车企上半年财报表现 - 大众汽车集团上半年营收1583.6亿欧元同比下降0.3% 税后利润44.77亿欧元同比下降38.36% [1] - 奔驰净利润26.88亿欧元同比下降55.8% 奥迪净利润13.46亿欧元同比下降37.5% 宝马净利润40.15亿欧元同比下降29% [1] - 福特净利润从31.7亿美元跌至4.4亿美元降幅超85% 通用汽车净利润同比下跌21%至46.8亿美元 [2] - 斯泰兰蒂斯净亏损22.56亿欧元 日产第二季度净亏损1158亿日元 [2] 关税对车企利润的影响 - 美国将汽车进口关税提高至25% 奥迪称损失超6亿欧元 [1] - 本田4月至6月净利润1966亿日元同比下滑50.2% [1] - 福特第二季度关税相关成本损失8亿美元 通用第二季度因关税损失11亿美元 [2] - 通用预计全年利润损失40亿至50亿美元 [2] 车企经营困境的其他因素 - 斯泰兰蒂斯和日产在关税生效前已出现经营颓势 [2] - 日产正在全球自救 措施包括裁员2万人 关闭7家工厂 [2] - 全球燃油车需求增速放缓 利润收窄趋势显现 [3] - 跨国车企在华燃油车销量急剧萎缩 电动车处于投入期难以规模化 [3] 行业转型挑战 - 跨国车企面临电动化和智能化产业变革 [3] - 需要平衡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策略 [3] - 需应对关税政策同时实现全球市场高效运营 [3]
工业第一城,比亚迪大疆之后还有谁?
搜狐财经· 2025-08-16 05:38
深圳工业发展现状 - 2025年上半年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 2% 增速较2024年同期的12%明显放缓 [1][3] - 传统产业增长动能减弱 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2024年销量427万辆(同比+41 1%) 但2025年上半年增速不及预期 [3] - 外贸依存度高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增加出口端不确定性 [5] 新旧动能转换挑战 - 华为制造业务波动时 比亚迪 大疆等新兴龙头接棒支撑增长 当前需培育新增长极 [5] - 智能硬件 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集群保持30%以上增速 [7] - 2024年深圳新增13家独角兽企业 涵盖智能网联 手术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 [10] 潜在新兴产业方向 - "20+8"产业政策动态调整 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 人工智能升格为单列集群 [7] - 智能耳机产业链完整 冠旭电子 韶音科技等品牌与华为 立讯精密等上下游协同 [9] - 机器人产业领先 优必选等企业推出多型号人形机器人 全市相关企业超5 7万家(全国第一) [9] 头部企业孵化机制 - "政策+产业链"双轮驱动 深圳50公里半径内可完成电子全产业链采购 大疆70%零部件本地配套 [12] - 低空经济具备万亿潜力 深圳集聚500余家上下游企业 人工智能有望在工业场景突破 [13] - 研发投入强度达6 46% 但高校占比低 需建立"学科群-产业集群"耦合机制 [14]
20cm速递|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1.1%,科技成长估值修复逻辑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9:25
科创创业50指数配置价值 - 宽基科创创业50指数作为科技白马代表 在当前流动性宽松环境下具备显著配置价值 [1] - 指数估值处于历史30%分位以下 业绩增长在宽基指数中占据优势 [1] - 成为短期流动性牛市中最受益方向 中期以出海为核心的大盘成长将占优 [1] - 长期需关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 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政策催化 [1] 指数构成与特征 - 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从科创板与创业板选取市值较大的50只新兴产业股票作为样本 [1] - 重点覆盖医药生物 电气设备等高科技领域 反映两板内科技创新型企业整体表现 [1] - 指数注重企业成长性和技术突破能力 展现出较高市场活跃度与长期投资潜力 [1] 投资工具与交易特性 - 科创创业ETF(588360)跟踪科创创业50指数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科创创业50ETF发起联接C(013307)和A类份额(013306) [1] 板块轮动路径 - 创业板指等科技成长板块正迎来悲观预期修正和估值修复阶段 [1] - 后续持续走强取决于产业景气度回升情况 [1] - 科技科创类资产在"三头牛"行情中遵循从流动性驱动到基本面驱动的轮动路径 [1]
7月份经济数据解读:积极因素逐步累积,结构性问题仍然明显
财信证券· 2025-08-15 18: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经济稳中向好积极因素增多但部分指标待改善,全年经济增速大概率前高后低,完成5%目标无虞,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有望巩固 [6] - 权益市场维持指数震荡偏强运行等判断,关注高景气板块低吸轮动机会;债券市场后续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在1.7%附近波动;商品市场相关“反内卷”品种价格将宽幅震荡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7月份经济全貌梳理 - 经济总体稳健运行但冷热不均、分化加剧、结构性问题明显,积极因素有居民负债表有望修复、政府支出保持高强度等;待改善指标有地产拖累未扭转、海外需求不确定等 [7][8] 7月份经济分项数据解读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延续探底,1 - 7月同比增长1.6%,各领域有不同变化,预计三季度房地产投资拖累经济,基建需发挥更大作用 [9] - 消费端增速小幅回落,7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7%,后续国补资金到位对大宗商品消费有支撑 [10] - 出口短期有韧性但不确定性增加,7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2%,后续或受透支效应影响 [11] - 地产销售延续低位震荡,1 - 7月销售面积和开发投资完成额降幅扩大,二手房价格未止跌,短期内大规模刺激政策概率小 [12] - 生产端保持较高景气,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7%,预计8月后增速稳中有降 [13] - 物价数据有边际改善迹象,消费端7月C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4%,生产端7月PPI环比下降0.2%,降幅收窄,后续CPI或低位运行,PPI好转待需求端政策发力 [15][16] - 社融结构不佳,7月社融增量1.13万亿元,政府债券是核心支撑,新增人民币贷款减少,M1、M2增速回升 [17] -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受价格拖累,1 - 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8%,后续利润增速关键因素包括PPI走势等 [19] 后续经济展望 - 政策端合理把握力度与节奏,预留政策空间,降准降息预期延后 [20] - 经济端全年增速大概率前高后低,投资端或低位探底,消费端有韧性,出口端警惕扰动,完成5%目标无虞 [21] 投资建议 - 权益市场保持较高仓位,关注“反内卷”、美联储降息、中报超预期、科技及自主可控等方向 [22][23] - 债券市场趋势逆转概率小,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在1.7%附近波动,待明确指引 [24] - 商品市场“反内卷”品种价格将宽幅震荡,等待经济基本面反馈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