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搜索文档
解码未来产业|北京“智造”新动能崛起 产业升级路径聚焦新高地
新京报· 2025-11-05 20:05
文章核心观点 - 智能制造正成为北京制造业发展的新名片和经济加速增长的动力引擎 [1] - 以新能源汽车和商业航天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是北京工业新动能的核心 [4][5][6] 企业案例与技术创新 - 广联达推出国产自研建筑产业大模型AecGPT及行业AI平台,实现AI赋能建筑行业数字化突破 [2] - 北京越野智能工厂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和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1][2] - 北汽集团有19家工厂入选北京市首批115家先进级智能工厂,体现智能化转型实力 [2] - 开运集团是国内商业航天编目数据领域先行者,也是北京市首批数据资产入表试点单位 [3] - 和利时推出国内首创的生产控制和管理原生一体化融合智能系统,为工厂提供智能大脑 [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20万辆,为十三五末期的近3倍 [4] - 2024年在京车企生产新能源汽车约30万辆,是2020年2万辆的15倍 [4] - 2025年前7个月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突破31万辆,超越2024年全年产量 [4] - 2025年上半年北京L2级智能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68.3% [5] 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 - 北京双智城市建设实现600平方公里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连片覆盖 [5] - 累计发放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超1100张,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4500万公里 [5] - 发布《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保障自动驾驶车辆创新应用 [5] 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 2023年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中,市值超100亿元的21家企业有12家在北京,百强企业中共51家在北京 [6] - 北京已聚集30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 [6] - 北京市推出《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提出23条重点任务 [6]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目标 - 《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年)》目标包括: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达标 [6] - 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 [6] - 培育100种以上数字化转型优秀供给产品,20家市级及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 [6] - 打造20家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新增100家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 [6] - 推动京津冀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总数达60个以上,服务企业节点超6万个 [6]
豪能股份(603809.SH):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18亿元 用于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
格隆汇APP· 2025-11-05 19:32
融资方案核心信息 - 公司公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 [1]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亿元(含18亿元) [1]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二期) [1] - 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及偿还银行借款项目 [1]
今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超1.16万亿,168家企业超十亿,科创板强度领先
36氪· 2025-11-05 18:52
A股研发投入总体态势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合计研发投入达1.16万亿元,同比增长3.88%,且研发投入规模已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 [1][2]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增速为3.88%,较上半年提升0.23个百分点,显示研发投入增长加速 [2] - A股全市场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6% [6] - 共有168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十亿元,其中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百亿元 [1][2] 高研发投入企业案例 - 比亚迪以437.48亿元的研发费用位居A股首位,同比增长31.30%,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73% [2][3] - 中国建筑和中国移动研发投入排名靠前,研发费用分别为239.79亿元和204.23亿元 [2] - 中兴通讯研发投入为178.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17.72% [3][4] -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为150.68亿元,同比增长15.26% [3][5] 各板块研发强度对比 - 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达11.22%,显著领先于其他板块 [6] - 创业板和北交所的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4.54%和4.42,均高于市场整体水平 [6] - 科创板研发强度中位数为12.4%,科创成长层的研发强度中位数更是达到44.3% [6] - 首药控股-U研发费用为1.55亿元,但其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7763.48%,为科创板典型代表 [6][7] 高研发强度行业分布 - 计算机、生物医药、电子等行业研发强度较高 [8] - 在研发强度TOP100企业中,计算机行业有43家,医药生物行业有25家,电子行业有15家 [8] - 生物医药、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通过高研发投入构建技术壁垒 [1][10] 研发投入的具体成果与应用 - 比亚迪推出了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等多项新技术 [3] - 中国建筑积极应用自主研发的BIM系列软件、智慧建造集成平台和建筑工业机器人 [4] - 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首个6G小规模试验网,算网智脑业务调度能力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4] - 中兴通讯通过自研芯片、AI服务器等提供全场景智算解决方案,其研发的大模型在第三方测评中位列推理榜第一 [4] - 宁德时代发布了全球首创的NP3.0技术及神行Pro电池,其钠新电池也通过了新国标认证 [5]
智迪科技(301503) - 301503智迪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05
2025-11-05 16:38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14.29%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707.8万元,同比增长13.47% [3] - 应收账款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得到改善 [3] 核心竞争力 - 技术壁垒领先,拥有光磁微动、磁轴键盘等核心专利 [4] - 智能制造高效,自主开发自动化生产线,降低成本并保障交付效率 [4] - 客户资源优质,与国际知名PC及外设品牌深度合作 [4]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越南基地已实现规模化量产,2024年下半年产能释放贡献业绩增长 [5] - 2025年越南智迪完成前两期投入,根据订单稳步推进第三期建设 [5] - 越南当地供应链完善,成本控制具优势,是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支点 [5] 行业与市场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传统个人电脑市场同比增长9.4%,对计算机外设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6][7] - 产品分为随机配售和单品零售两大类,竞技类单品规模明显增长 [7] - 未来业绩预计受益于行业增长、产能释放与技术创新 [7] 技术与研发 - 磁轴键盘基于霍尔效应,可实现快速停止和打断输入,提升电竞玩家操作精准度 [7] - 公司构建覆盖全流程的智能制造体系,自主开发自动化生产线 [7] - 生产端引入SPI、AOI、ATE等高端检测测试设备,集成SAP、MES、PDM系统优化效率 [7]
酷特智能:已链接、赋能、驱动了化工、医疗器械等50多个行业,为150多家企业提供了赋能
格隆汇· 2025-11-05 14:37
公司战略与经营 - 公司将继续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努力做好自身经营管理,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提升内在投资价值回报股东 [1] - 公司多年来持续进行研发投入,相关成果已在公司成功落地实践,并将逐步释放和实现其价值 [1] 数智化业务合作与产品 - 2024年,公司与华为云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以“酷特AIAgent”为基础打造数智化企业级操作系统 [1] - 合作聚焦于企业“轻管理”和“智能制造”两个方向,为客户提供数智化转型技术咨询与工程改造服务 [1] - 2025年6月,公司发布三款全新酷特AIAgent企业级通用智能体应用:酷小智(企业AI大脑智能体)、酷小匠(需求AI解析智能体)、酷小易(企业AI助理智能体) [1] - 新产品旨在为企业打通数智化转型“最后一公里”提供解决方案 [1] 业务赋能与市场覆盖 - 公司已链接、赋能、驱动了化工、医疗器械等50多个行业 [1] - 公司已为150多家企业提供了赋能服务 [1]
世界级生产线集结:广东制造抢占全球新生态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13:58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通过建设多条全球领先的新生产线 推动以飞行汽车、印刷OLED、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广货”发展 实现制造业能级跃升和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突破 [1][4][18] 全球领先的新生产线布局 - 小鹏汇天在广州贯通全球首条飞行汽车量产线 具备万辆级年产能 满产后年产能达1万台 初期年产能5000台 实现每30分钟一台的生产速度 [1] - TCL华星动工全球第一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LED产线(t8项目) 被视为中国显示企业首次在高世代AMOLED领域实现“局部领跑”的关键突破 [6][8] - 广东集结一系列世界级生产线 包括全球第一条三折叠智能手机产线和全球第一条基于PD-1的双抗新药产线 [4][8] 新生产线带来的产业与技术创新 -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实现多项全球首创技术和工艺突破 如新型气囊、动力套合装检测线和云端智能标定检测技术 推动低空经济从“手工试制”迈向“规模生产” [9] - 新生产线促进上下游产业集群形成 TCL华星t8项目将带动印刷OLED关键材料、核心装备等企业在广东落地 构建覆盖“材料—装备—面板—终端”的全产业链生态 [8] - 季华实验室与TCL华星合作 将高分辨率OLED喷墨打印成套装备应用于新产线 体现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11] 广东制造业的能级跃升与超级生态 - 广东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3.7%、15.2%、44.8%、40.3% [9] - 广东在多个新兴产业赛道建立优势 消费级无人机产量占全球份额超过70% 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 备案人工智能大模型105款位居全国第二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12] - 广东去年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 超过日本、德国等制造强国 强大的供应链和应用场景为新技术提供快速验证和应用的超级市场 [12][13] 新“广货”的全球化战略转型 - 企业投资重点从传统制造转向关键技术环节 立讯精密在深圳建设高速互联精密模组智造产线 推动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等业务板块高效协同 [14][17] - 新“广货”出海形态发生改变 从输出产品转向输出解决方案、行业标准与技术路线定义权 例如小鹏计划向外输出“智能电动车解决方案” [18] -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产后 其高端化工产品将推动大湾区塑料、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链国产化 [18]
焦点科技举行三十周年客户答谢会 与会嘉宾共话出海新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12:48
公司活动与战略方向 - 焦点科技举行三十周年客户答谢会首场活动,300余位中国制造网会员企业代表等参与 [1] - 公司副总裁曹睿强调平台使命是竭尽全力创造客户认可的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1] - 平台运营重点聚焦“创造成交”,从流量获取、商机质量提升、供需匹配等多维度发力 [2] - 平台将简化运营规则并适时调整,帮助企业适应流量趋势,聚焦订单洽谈 [2] 平台运营数据与市场拓展 - 中国制造网三季度平台流量同比增长35% [2] - 平台多元市场表现亮眼,其中中东、南亚、拉丁美洲市场流量增幅均超40% [2] - 通过“新航海计划”、APP矩阵、线下展会、直采大会等多渠道开拓多元市场 [2] - 曹睿呼吁企业立即行动,与平台共赴新市场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平台智能工具“AI麦可”已服务1.5万家中国供应商 [3] - 今年10月平台发布面向全球买家的AI采购助手SourcingAI 2.0 [3] - 构建“AI麦可(服务卖家)+ SourcingAI 2.0(服务买家)”智能协同布局,解决跨语种、跨时差等难题 [3] 行业宏观环境与挑战 - 据IMF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4年的3.3%减速至2025年的3.2% [1] - 中国制造业企业出海面临高关税成本压力、利润空间压缩、供应链竞争加剧等关键痛点 [1] 行业专家观点与发展趋势 - 专家高志凯指出中国制造凭借质量、技术和交付能力赢得国际买家信任 [3] - 未来制造业竞争将更多体现在“智能制造”,需将AI思维融入研发、管理、营销等环节 [4] - 中国企业出海竞争应侧重价值协作与资源共享,而非仅价格之争 [4] - 建议企业通过行业联盟、区域中心、品牌联合体共享资源,共建“中国制造”全球形象 [4]
丰喜泉稷的造粒塔缘何“不冒烟”?
中国化工报· 2025-11-05 10:40
10月22日,笔者受邀参加潞安化工丰喜集团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走进丰喜泉稷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丰喜泉稷)考点时,笔者发现厂区内的造粒塔不冒烟,不由发出疑问:"这是临时停车了吗?" "没有停车,从去年10月完成尿素造粒塔干法除尘改造后到现在,装置稳定运行一年了,这种无烟状态 早就是厂区常态了。"丰喜泉稷党委书记、董事长郭翔说,该公司以智能管控夯实技改基础,以政策导 向推进技改落地,最终实现颗粒物超低排放。 智能管控夯实技改基础 据郭翔介绍,丰喜泉稷自建立之初,就以智能与绿色"双驱动"布局发展,2019年成功入选山西省省级智 能制造示范企业,为环保技术改造埋下"智能伏笔"。 丰喜泉稷核心生产区搭建的智能中控系统,接入全厂1200余个传感器,其中针对造粒塔布局200余个点 位,实时监测温度、压力、物料流量及废气尿素含量等关键数据,数据传输频率10秒/次。系统通过内 置算法分析数据动态调控生产参数。在造粒环节,该公司会根据原料湿度自动调整加热功率,既避免因 参数失衡导致的粉尘过量产生,又减少无效能耗,单环节能耗较传统生产模式降低8%,年节省能耗成 本约45万元。这种全流程数据化管控,让生产环节的环保风险点可实时监测 ...
立讯精密新设智能装备公司,含工业机器人制造业务
企查查· 2025-11-05 09:54
公司基本信息 - 江西协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于2025年11月04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程元,登记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1][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高新区凤凰园区希望大道数字经济产业园,所属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C35) [2] 股权结构与股东背景 - 该公司由协讯电子(吉安)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持股比例为100%,认缴出资额为1000万元 [1][2] - 协讯电子(吉安)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立讯精密(股票代码002475)旗下的子公司 [1] -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协讯电子(吉安)有限公司100%股权,认缴出资额为11471.897944万元 [2] 经营范围与业务方向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以及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 [1][2] - 业务包括模具制造、模具销售、机械零件及零部件加工与销售 [2] - 公司涉足智能家庭消费设备制造与销售、智能仓储装备销售以及物料搬运装备制造 [1][2] - 公司具备货物进出口和技术进出口资质,并从事机械设备研发 [2]
2025北京智能制造产业沙龙暨VENTURE50路演日
投资界· 2025-11-05 09:50
活动概况 - 活动全称为2025北京智能制造产业沙龙暨VENTURE50路演日活动 [1] - 活动定于2025年11月13日星期四下午在北京朝阳区国航世纪大厦举行 [1] - 活动旨在依托VENTURE50平台,汇聚资源,激活科技、创投与产业发展生态,推动产业与资本对接 [1] 活动议程 - 下午活动从13:30嘉宾签到开始,包含开场、致辞、主题推介、企业路演及自由交流环节 [3] - 核心环节为14:35至17:00进行的2025 VENTURE50企业路演 [3] - 活动设有怀柔科学城产业政策推介主题环节 [3] 路演企业及行业分布 - 路演企业覆盖眼球追踪技术、低空经济、卫星组网、芯片封装、智能机器人、半导体设备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 [5] - 高端装备与工业自动化领域有企业专注于材料测试、智能装备系统及工业装备AI运维 [6] - 量子科技与尖端传感领域有企业提供量子传感解决方案和三维成像SAR雷达 [6] - 生命科学领域有企业专注于创新型医疗及大健康产品研发 [6] - 路演企业持续更新,凸显活动聚焦于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 [6] 战略定位与产业体系 - 活动与北京怀柔“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战略联动 [1] - 重点打造以科技服务业、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传感器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为核心的“1123”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目标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支撑实体经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