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建设

搜索文档
关税考验中国企业出海韧性,什么商家受影响最大?谁定力强?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22:59
中国品牌全球化趋势 - 全球最大程序化广告平台TTD业务覆盖225个国家和地区,为观察中国企业出海提供第三方视角 [1] - 关税冲击下无品牌商家受影响最大,而注重品牌塑造的企业展现战略定力未立即调整方向 [1] - 中国品牌全球化意识显著提升,表现为从追求销售转化转向长期品牌建设、从功能宣传转向价值传递、从短期营销转向百年品牌规划 [1] 品牌全球化战略特点 -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早于贸易战前已布局多市场,欧美和亚太是主要区域,全球化不局限于单一国家 [1] - 品牌进入新市场时会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和消费者习惯调整产品与营销策略,强调本地化适配 [1] - 品牌韧性和全球思维是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核心能力 [1] 品牌全球化发展阶段 - 1.0阶段为供应链出海(20年前中国供应链全球化布局) [1] - 2.0阶段为优质产品出海(高性价比产品走向全球) [1] - 3.0阶段注重全球化品牌建设,通过场景与内容建立消费者信任感 [1] 品牌建设关键要素 - 强化品牌塑造:3.0阶段需在全球化场景中建立消费者信任 [1] - 精准触达目标消费者:通过优质媒体有效传递品牌价值与故事 [2] - 重视长期价值:从短期转化转向评估品牌对消费者心智的长期影响,建立情感联结与信任感 [2]
致敬第九个中国品牌日 “2025中国上市公司经典品牌案例及首席品牌官”评选揭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22:25
活动背景 - 2025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于5月9日在上海举行 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1] - 活动旨在展示优秀品牌的成长之道 彰显品牌价值的榜样力量 激励更多的中国上市公司加强品牌建设 [1] - 评选体系自2022年起设立 依托"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和"每经品牌100指数"(代码:931852) [1] 评选结果 - 30家上市公司的企业案例被评为年度经典品牌案例 包括农业银行(SH601288) 伊利股份(SH600887) 古茗(HK01364)等 [1] - 10位企业家或高管被评为年度首席品牌官 包括奥雅股份(SZ300949)联合创始人李方悦 诺泰生物(SH688076)董事长童梓权 全聚德(SZ002186)总经理周延龙等 [1] - 评选活动自2024年12月初启动 吸引超百家上市公司参与 采用"公开征集+初步筛选+在线投票+专家评分+综合评估"的多项评审机制 历时5个月 [2] 评选标准 - 经典品牌案例需兼具对企业成长的价值性 对其他企业可推广的典范性及品牌实践上的创新性 [1] - 首席品牌官需展现对内品牌管理的专业度 对外品牌推广的影响力以及对企业品牌价值的成长性 [1]
中国大唐:追求“卓著”塑品牌
环球网· 2025-05-09 21:17
品牌战略与定位 - 公司实施REDT品牌战略(责任担当、生态友好、数字赋能、科技创新),以"能动世界、共享美好"为价值追求 [1] - 品牌定位为"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品牌个性包括"卓越、创新、责任、温暖",价值主张为"惟实惟新、共创共享" [1] - 公司通过五维形象(能源保供"压舱石"、绿色转型"国家队"、科技创新"排头兵"、价值创造"顶梁柱"、社会责任"领头雁")展现品牌实力 [1] 历史传承 - 公司品牌历史可追溯至1910年中国第一家官办电厂金陵电灯官厂,1949年"京电号"小火轮参与渡江作战 [2]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公司旗下24家电厂(如高井、延安、陡河)在电力工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业务规模与发展 - 公司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业务覆盖电力、煤炭煤化工、金融、环保、商贸物流和新兴产业,连续15年入选世界500强 [4] - 拥有多个标志性项目:世界最大火力发电厂内蒙古托克托电厂、我国首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塞罕坝风电场、广西龙滩水电站(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4] 绿色转型 - 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近50%,构建陆上风光大基地、海上风电及分布式能源并举的发展格局 [6] - 重点项目包括:大唐蒙西托克托2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项目(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江苏滨海/广东南澳/福建平潭海上风电、全球海拔最高风电项目大唐八宿风电 [6] 技术创新 - 公司建立"三院三司"科技创新体系,聚焦自主可控技术:西藏扎拉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山东郓城630℃国家电力示范项目(煤电清洁高效利用) [9] - 突破性技术包括:湖北百兆钠离子储能项目(全球首次大规模商用)、70孔高孔催化剂(打破境外垄断)、"卓曦"风电机组自主主控系统(解决"卡脖子"问题) [9] 公司治理改革 - 公司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成"立柱架梁"和"系统集成"工作,优化党委/董事会/总经理决策事项"三个清单" [10] 社会责任 - 公司承担首都50%以上全社会用电量、10%燃气供应量及"三北"地区9.3亿平方米供热任务 [11] - 实施"三扶三真,五位一体"帮扶体系,教育帮扶"筑梦工程"品牌获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考核"好"评价 [11][12] 未来规划 - 公司将以"1314510"品牌工作体系推动品牌战略融入企业战略,目标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 [14]
“中国品牌价值500强”发布!深圳(湾区)国际品牌周开幕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20:55
品牌周活动概况 - 第九届"深圳(湾区)国际品牌周"以"品牌引领未来,创新驱动湾区"为主题,聚焦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时代的品牌发展路径 [1] - 活动发布"2025中国品牌价值500强"中英文榜单,展示近400项品牌成果,包括"国际信誉品牌"和"深圳(湾区)知名品牌" [1][5] - 国际品牌专家与企业领袖探讨品牌战略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趋势 [1][3] 深圳品牌建设成果 - 深圳累计培育1120个深圳知名品牌和76个国际信誉品牌,占全市企业总数万分之四,但贡献全市47.97%销售额、42.05%纳税额和32.87%出口额 [3][12][13] - 深圳知名品牌中,"华为"等78家企业位列国际细分市场前三,"迈瑞"等258家占据国内细分市场首位 [13] - 深圳工业总会持续22年开展品牌培育评价活动,开创全国系统性品牌建设先例 [12] 品牌价值榜单分析 - 粤港澳大湾区109个品牌上榜"2025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深圳占34个,其中17个为"深圳知名品牌"、13个为"国际信誉品牌" [5][6] - 腾讯、中国平安、微信、华为分别位列榜单第9、10、13、14位,头部品牌优势显著 [6] - Brand Finance指出中国软实力全球排名第二,需通过ISO品牌估值标准推动品牌价值体系升级 [8] 品牌战略趋势 - 品牌建设需结合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提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破解"大而不强"产业困局 [3] -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应依托制造优势,聚焦智能电器等高潜力赛道,通过本地化创新与数智化能力打造全球品牌 [9] - 消费市场呈现高端化与性价比两极分化,83%新消费品牌定位中高端,品牌战略需从功能利益转向情感与价值观传播 [10] 品牌周后续安排 - 活动将推出11区分会场特色主题、9场专场活动及品牌博览会等近30场活动,线上线下同步构建传播矩阵 [15] -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品牌发展白皮书》将于8月发布,系统总结品牌建设经验 [15]
从“胖都来”到“胖东莱”,山寨店名何时休?| 新京报专栏
新京报· 2025-05-09 20:22
此外,据极目新闻报道,已有多家公司和店铺以"胖东莱"命名。包括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胖东莱板面店 (个体工商户)、福建省尤溪县胖东莱餐馆(个体工商户)、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胖东莱生鲜超市(个 体工商户)等。这样的现象引发关注和讨论。 碰瓷行为突破法律红线 山寨店名横行,近日频上热搜,在5月10日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这样的乱象更该得到重视。当嘉兴 的"胖都来"卖场以一字之差碰瓷"胖东来"时,这场看似荒诞的商业模仿秀,实则撕开的是中国知识产权 保护的深层隐痛。 "中国品牌日"设立的深层意义,正在于推动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的跃迁。而"胖都来""胖东莱"们 的疯狂,暴露出品牌建设中"形魂割裂"的危机。这些山寨者企图通过复制名称、装潢等"形"的层面走捷 径,却忽视了品牌真正的"魂"——以胖东来为例,其将大部分利润分配给员工等"人性化服务",恰是无 法被山寨的"灵魂壁垒"。 网上不少声音将胖东来之困归咎于"法制不健全",实则打错了靶子。"胖都来"在命名上的碰瓷行为,已 实质性突破法律红线。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名称不得"使用与 同行业在先有一定影响的他人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相同或者近 ...
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皖美遇见”品牌共创会在浙江德清举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9 20:11
品牌活动概况 - 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皖美遇见"品牌共创会在浙江德清举行,吸引近百位社会各界嘉宾参会[1] - 活动聚焦安徽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创新突破及文旅融合实践,旨在讲好安徽高质量发展故事[2] 安徽城市品牌发展 - 亳州定位为"千年古都""魅力之城""活力之城",重点发展中医药文化,目标构建全球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传播高地[5] - 马鞍山以数字赋能制造业为核心,提升城市能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吸引品牌企业合作[7] - 宣城打造"国宝""国学""国厨""国画"四大"国"字号品牌,依托地理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提升文化软实力[8] 企业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科大讯飞展示AI大模型在教育、医疗等产业的赋能应用[10][11] - 合肥中科君达视界技术展示光电测量领域的"安徽速度"[10] - 安徽古井健康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发展[10] - 安徽59.1%规上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1000万台,服务企业超20万家[10] - 安徽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家、世界"灯塔工厂"5家,居全国前列[10] 品牌建设目标 - 安徽计划到2025年培育700家制造业和100家服务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推动品牌价值与核心竞争力双提升[10] - 安徽以"数字赋能产业、品牌驱动价值"为路径,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13] 文旅融合成果 - 马鞍山、宣城等地推介文旅资源并发布创新成果,马鞍山首发宣传片《解码长三角的"白菜心"》[13] - 国际传播皖美故事荟活动启动,助力安徽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13]
酱酒行业深度调整下,南将酒业以三大确定性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5-09 19:16
行业现状 - 中国酱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 市场资源向茅台 五粮液 泸州老窖等头部品牌集中[1] - 行业格局重构背景下 选择优质品牌成为酒商破局关键[1]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南将酒业具备三大确定性优势 为酒商提供高价值合作机遇[3] - 品质管控贯穿全产业链 从原料筛选到成品勾调均采用国家级酿酒师团队与现代化检测技术[3] - 品牌建设注重长期价值 通过立体化传播矩阵提升知名度与美誉度 获得多项权威认证[5] - 渠道体系以"三不保障"为核心 为经销商提供稳定供给闭环与动销支持[7] 行业发展趋势 - 品质竞争升级为全产业链管控能力比拼[9] - 品牌建设需融合文化底蕴与现代传播手段[9] - 渠道发展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9] 公司战略价值 - 南将酒业产品优势与成长潜力为酒商提供短期业绩突破与长期价值共享机会[9] - 公司实践印证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成为参与行业价值重构的战略选择[9]
平替,赢麻了?
36氪· 2025-05-09 17:02
平替文化现象 - "平替文化"由消费理性和国货自信共同催生,既推动国货品牌崛起也隐含长期隐患 [1] - 典型案例:徕芬以戴森五分之一价格实现像素级对标,通过降低差异化体验消费门槛快速占领市场 [1] - 平替策略帮助国产品牌降低消费者认知门槛,采用"借势打力"方式快速进入市场 [1] 平替战略的局限性 - 平替易使品牌被固化在"低价版"心智中,导致高价值定位重建困难并陷入低价区间竞争 [2] - 徕芬面临华强北白牌厂商冲击,相似外型吹风机价格被压至100元以下,显示平替模式可持续性挑战 [3] - 茶饮赛道出现平替链式反应(星巴克→瑞幸→幸运咖→蜜雪冰城平替),反映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 [5] 消费市场价值取向 - 冻干咖啡带动冲泡咖啡品类售价增长9%,高端椰子水品类增长率达100%,显示高价创新品类崛起 [5] - 市场格局由价值而非价格定义,消费者对商品基础价值进行重新评估而非单纯消费降级 [5] 差异化竞争路径 - 平替品牌普遍采用"起家→尖刀突破→溢价"三阶段策略,最终目标仍是获取高利润 [6] - CTR调查显示50%广告主将打造产品差异化优势列为主要工作方向 [7] - 本土品牌好望水通过"轻补"食材+慢熬工艺成功案例,揭示文化契合度对差异化实现的关键作用 [12] 品牌营销趋势 - 54%广告主计划增加自媒体合作投入,反映内容营销向差异化布局转型 [14] - 品牌建设重点从短期爆款转向长期资产积累,包括品牌故事挖掘和IP打造 [14] - 权威媒体公信力受重视,总台等平台成为品牌价值传递的重要渠道 [14] 国产品牌发展展望 - 高品质产品市场空间扩大,平替仅是品牌发展起点而非终点 [17] - 品牌差异性建立需专业人群识别、需求深挖及科学产品结构设计,形成增长支撑 [17] - 2025年"中国制造战略"收官节点为国产品牌提供新发展起跑线 [17]
振德医疗: 振德医疗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6:45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2.64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隔离防护用品收入1.60亿元,同比下降4.23亿元,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营业收入41.04亿元,同口径增长15.80% [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94.14%,主要由于2023年计提资产减值导致基数较低,以及核心业务收入增长和资产处置收益影响 [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66.89% [4] 市场表现 - 院线市场覆盖全国近9,000家医院,较期初增加1,000家,其中三甲医院超1,200家 [6] - 零售市场百强连锁药店覆盖率达99%,覆盖21万余家药店门店,线上电商平台开设17家店铺,粉丝量达950万人 [7] - 境内主营业务收入17.72亿元,同比下降8.96%,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同口径增长15.80% [8]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24.75亿元,同比增长14.64% [9] 研发创新 - 2024年新增9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28项发明专利,累计拥有105项发明专利和136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12] - 重点研发方向包括创面/造口产品、感控材料等,完成多项技术研究项目 [11] - 与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创面/造口的技术开发 [11] 生产运营 - 推进精益制造,实施5,000余项改善提案,完成11条关键产线改造 [15] - 非洲生产基地已建成投产,墨西哥和肯尼亚生产基地正在推进 [9][25] - MES系统全面上线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15] 数字化建设 - 人工智能与流程自动化整合提升工作效率,BPM管理系统优化预算管控 [14] - 推进CRM、SRM系统优化客户与供应管理能力 [29] - 研发流程信息化建设为AI应用奠定基础 [15] 董事会工作 - 2024年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 [18] -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计委员会3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4次 [19] - 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完毕,派发现金红利1.33亿元 [20] 监事会工作 - 2024年召开6次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14项议案 [32][33] - 对公司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关联交易等进行监督核查 [35][36] - 认为公司运作规范,财务报告真实反映经营状况 [36]
雷允上集团荣膺“长三角品牌建设金舵奖” 彰显百年药企创新实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9 14:02
"金舵奖"作为长三角地区品牌领域的权威奖项,旨在表彰在品牌战略规划、文化传承、创新实践及社会责任等方 面具有标杆意义的企业。近年来,雷允上集团守正创新,通过一体两翼,双轮驱动的战略方针让传统中药企业向 科学至上的现代化中药企业转化。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雷允上集团加速布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秉承"以科 研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理念,坚持中医组方、西医循证,聚焦临床需求;同时,雷允上 集团聚焦搭建社区健康生态网络,联动各大连锁药店通过开展中医药养生嘉年华活动,让市民体验到岐黄之术的 博大精深,展现出雷允上集团以创新守护传统、以责任赋能健康的理念。 近日,以"创新、协同、共赢,打造世界级品牌生态圈"为主题的2025长三角品牌大会(宁波)暨第十四届宁波品 牌双评选活动在宁波正式举行。大会由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指导,宁波市品牌建设促进会 主办,浙江省品牌发展中心、江苏省企业首席质量官协会、安徽省质量品牌促进会、苏州市品牌研究会、连云港 市品牌发展协会、无锡品牌学会、台州市品牌战略发展研究会、台州市经济信息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宁波市 广电集团广播新闻中心媒体支持。雷允上药业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