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

搜索文档
两大利好,重磅来袭!
新浪财经· 2025-06-10 09:08
政策推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发展 - 工信部、民政部联合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5—2027年 [3] - 面向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围绕失能失智照护、情感陪护、健康促进等应用场景开展攻关 [3] - 居家养老服务机器人需完成不少于200户家庭应用验证,社区和机构类需完成不少于20个社区或机构验证 [4] - 鼓励研制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标准规范,提升产品适老化、智能化和安全可靠水平 [4] 工业机器人出口数据超预期 - 前5个月我国出口装备制造业产品6.22万亿元,增长9.2%,其中工业机器人增长55.4% [6] - 前4个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22.1万套,同比增长34.1% [6] - 出口工业机器人从2017年19.8亿元增至2024年80.6亿元,7年复合增长率22.2% [6] - 2024年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工业机器人54.4万台,同比猛增2.2倍,占比达95.2% [7] 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提升 - 202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市场份额提升至52.3%,销量同比增长20% [9] - 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占比从2018年24.8%降至2024年1.9%,自主品牌竞争力显著提升 [7] 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前景 - 预计2040-2045年中国全能型人形机器人整机市场规模达5000亿至1万亿元 [10]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到2050年将增长至7万亿美元,数量达6.5亿台 [10] - 华为、腾讯等巨头与机器人厂商合作,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10] - 轴承作为核心零部件有望迎来增量需求,国产替代空间大 [10]
安福路3.0:十年间的门店演进与社区商业跃迁
36氪· 2025-06-10 08:32
安福路商业生态演变 - 安福路从地方性网红蜕变为全国性街区IP,折射当代中国城市文化消费深层变化 [3] - 门店更迭频繁,老字号因租金压力退出(如Indigo Living年租金600万元),新锐品牌凭借资本实力进驻(如话梅HARMAY) [5] - 国际品牌加速布局:阿迪达斯三叶草旗舰店290㎡开业,首发宠物系列产品 [7][9] - "宇宙中心"路口集聚现象级店铺:话梅、多抓鱼、Brandy Melville等形成独特街头时尚风景 [6] 社区商业转型 - 业态从便利店等社区功能转向设计师店/咖啡馆等轻奢消费集聚地,咖啡馆占比达40% [11][15] - 2018-2019年转折点:社交媒体推动客群从30+本地居民转向20+全国年轻人,复购率从50%降至更低 [11] - 商户总数达178家,形成"品牌+属地文化+城市细节"融合的独特模式 [15] - 面临社区氛围被过度商业展示冲淡的挑战,出现"三里屯化"现象 [16] 租金市场表现 - 2022年核心商铺日租金达50元/㎡,月租1500元/㎡,反超南京西路(47元/㎡) [17] - 典型案例:马里昂巴咖啡馆15年月租翻五倍,最终被资本化品牌替代 [5] - 2018-2021年80㎡店铺月租从5万涨至10万,涨幅100% [17] - 租金外溢效应显现,部分品牌转战延庆路等租金低1/3的周边街区 [20] 品牌战略布局 - 新消费品牌将安福路作为首店战略要地:Brandy Melville中国首店、多抓鱼线下首店等 [7] - 资本驱动明显:话梅背后高瓴资本等投资方支持,野兽派等品牌获上亿元融资后进驻 [5][7] - 选址逻辑强调调性匹配,多抓鱼创始人认为"路人一看就像目标顾客" [7] - 商铺供需极度失衡,空置时十余租客争抢,疫情后出现短暂"抄底"机会 [20] 商业模式升级 - 完成从1.0社区小店到3.0"社区化+商业化+社交化"模式的跃迁 [4][25] - 形成商业文化复合体:既保留梧桐区历史风貌,又融入全球潮流元素 [24] - 流量反哺机制:线下打卡与小红书/抖音内容生产形成闭环 [3][24] - 税收突破亿元,验证"亿元街区"商业价值,但需平衡独立小店生存空间 [21]
氢能25年中期策略:船舶绿色燃料场景突破,看好绿氢运营及设备商
2025-06-09 23:30
氢能 25 年中期策略:船舶绿色燃料场景突破,看好绿氢运 营及设备商 20250609 摘要 截至 2025 年,电解水制氢项目已落地 11 万吨,完成《氢能产业中长 期规划》底线目标,并冲击 20 万吨产能。电解槽设备降价和大型绿氢 项目动工有望进一步提升产能,利好相关设备商。 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距 2025 年底目标仍有缺口,预计全年放量 1 万辆 左右。高速公路示范和免氢能高速路费等政策有望打开市场,下半年市 场值得期待,相关燃料电池企业或将受益。 绿氢项目立项产能达 650 万吨,但实际落地仅 11 万吨,开工率较低。 电解槽招标量约 6GW,设备需求潜力巨大,但项目落地速度需加快,关 注相关项目进展。 制氢设备价格快速下降,碱性电解水制氢槽和 PEM 槽价格同比大幅下降。 绿氢生产成本降低,推动行业进入商业化前期,利好绿氢项目盈利能力 提升。 绿色甲醇和船舶燃料是绿氢快速消纳的重要突破口。海外出口,尤其是 跨国企业订单将成为重要突破口。已有约 300 艘甲醇燃料船舶订单,对 应甲醇需求量约 680 万吨,将带动绿氢需求。 Q&A 氢能行业在 2025 年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2025 年氢能行业的发展 ...
“直男天堂”身价暴跌,虎扑到底哪儿错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6-09 21:05
公司发展历程 - 2004年创始人程杭在美国创建篮球论坛hoopCHINA,后发展为虎扑社区 [2][6] - 2006年独家报道王治郅回国事件使虎扑一战成名,用户激增 [8] - 2012年整合三大垂直社区转型为综合体育门户,推出电商平台"识货" [9] - 2019年字节跳动以12.6亿元获得30%股份,公司估值达77亿元峰值 [9] - 2023年被迅雷以5亿元收购社区业务,估值大幅缩水 [3][16] 用户与社区特征 - 注册用户超1亿,男性占比90%以上 [4] - 核心板块包括篮球区和步行街,后者形成独特的"直文化"基因 [9] - 2017年宣称月活5500万,但2020年第三方数据显示月活仅579万 [13] - 社区尝试"去直男化"但遭遇核心用户排斥,陷入身份认知困境 [13][14] 商业化尝试与困境 - 商业模式单一,广告收入占比60.78%(2015年数据) [15] - 尝试线下篮球公园、自有赛事IP"路人王"但毛利率不足30% [10] - 孵化出年交易额21亿元的"识货"但利润率偏低 [10] - 缺乏顶级赛事版权(对比:腾讯NBA版权超百亿,PP体育英超版权49.67亿元) [11] - 2016年和2019年两次IPO均告失败 [16] 行业观察 - 垂直社区整体式微,面临短视频平台冲击 [13] - 体育内容行业版权成本高企,形成资源壁垒 [11] - 男性主导社区普遍存在商业化难题,尚未找到文化商业平衡点 [18] - 公司发展轨迹反映中国互联网从Web2.0到存量竞争的演进 [17] 收购后发展前景 - 迅雷会员用户与虎扑"直男"定位高度重合 [18] - 双方计划整合技术资源优化内容分发,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18] - 交易为虎扑提供商业化突围机会,迅雷借此向"工具+内容+社区"转型 [18]
农林牧渔行业周报:生猪或迎猪价和政策拐点叠加,布局底部-20250609
国海证券· 2025-06-09 20: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农林牧渔行业“推荐”评级 [1][8][6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生猪板块或迎猪价和政策拐点叠加,短中期猪价或下行,行业去化后明年有望周期上行;禽板块海外祖代鸡引种受阻,黄鸡行业景气度上行;动保板块企业业绩有望修复,宠物医疗行业方兴未艾;种植行业小麦豆粕价格环比下降,转基因种子商业化推进;饲料价格震荡回落,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宠物经济火热,国产品牌强势崛起 [4][5][6][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本周行业观点 生猪 - 5月生猪均价14.61元/公斤,15公斤仔猪价格628元/头,50公斤二元母猪价格1630元/头,前三等级白条均价18.98元/公斤,商品猪出栏体重129.18公斤,各项数据月环比均有下降 [14] - 2025年四月末能繁殖母猪存栏4038万头,环比不变,同比上升1.3%;4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3077万头,同比增加20% [14] - 2025年春节后猪价在14 - 15元/公斤区间震荡近四个月,均重持续向上,短中期猪价或下行,看好低成本、扩张快、财务稳健猪企,推荐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关注德康农牧 [15] 家禽 - 5月31日白羽鸡父母代鸡苗综合售价46元/套,周环比+4元/套;6月7日白羽鸡商品代鸡苗2.9元/只,周环比-0.1元/只;毛鸡主产区价格3.65元/斤,周环比-0.05元/斤;鸡肉综合售价8775元/吨,周环比-30元/吨 [26] - 产业链盈利分化,祖代场约27元/套,父母代场约0.3元/羽,养殖户约 - 3.1元/只,屠宰厂约 - 536元/吨 [26] - 受海外禽流感影响,2024年12月 - 2025年2月未引种,2025年1 - 4月祖代雏鸡更新25.49万套,优质种源缺失或迎价格改善,推荐圣农发展、益生股份等;黄鸡行业景气度上行,推荐立华股份、温氏股份 [27] 动保 - 2025Q2动保企业业绩有望延续修复趋势,生猪养殖盈利为其奠定基础,研发强、新产品迭代快的企业业绩率先修复 [37] - 2024年国内宠物行业市场规模3002亿元,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840亿元,占比28%,处于早期阶段,看好长期发展,推荐科前生物等,关注金河生物等 [37] 种植 - 2025年6月6日全国玉米现货价2294元/吨,周环比不变,月环比+0.9%,同比 - 1.5%;小麦现货均价2434元/吨,周环比 - 0.8%,月环比 - 1.3%,同比 - 5.4%;豆粕现货均价2940元/吨,周环比 - 0.5%,月环比 - 11.0%,同比 - 14.4%;全国猪粮比价为6.13 [45] - 2025年4月进口谷物及谷物粉281万吨,同比 - 51.5%,其中进口玉米、小麦、大麦、高粱均同比下降 [45] - 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进程推进,利好转基因研发布局早储备多的公司,建议关注苏垦农发等 [45] 饲料 - 2025年6月6日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3.37元/公斤,月环比不变,同比 - 110元/吨;肉鸡配合料价格3.40元/公斤,月环比 - 50元/吨,同比 - 350元/吨;蛋鸡配合料价格2.74元/公斤,月环比 - 60元/吨,同比 - 20元/吨 [47] - 2025年4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753万吨,环比增长4.2%,同比增长9.0%,配合饲料等同比均增长,饲料产品出厂价格同比明显下降 [47] - 饲料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推荐海大集团,关注禾丰股份 [48] 宠物 - 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3002亿元,同比增长7.5%,宠物猫市场增速更高,犬猫数量和单只消费能力均上涨 [52] - 2025年4月宠物品牌电商保持高增速,头部品牌增速高于整体,宠物行业品牌集中度提升,乖宝宠物、中宠股份等部分品牌同比增长 [53] - 国内宠物处于品牌快速发展阶段,行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推荐宠物食品板块乖宝宠物等,宠物医疗板块瑞普生物 [56] 大宗农副产品 肉类 |数据类型/名称|当期|一月前|去年同期|月环比|同比| |----|----|----|----|----|----| |自繁自育盈利(元/头)|33.83|84.33|332.56|-59.89%|-89.83%| |外购仔猪盈利(元/头)|-120.80|58.46|362.15| - | - | |仔猪成本(元/头)|35.01|36.88|40.75|-5.08%|-14.10%| |白羽肉鸡(元/千克)|7.32|7.45|7.26|-1.74%|0.83%| |肉鸡苗(元/羽)|2.84|2.91|2.85|-2.41%|-0.35%| |海参(元/千克)|90.00|90.00|130.00|0.00%|-30.77%| [58] 大宗农副产品 |数据类型/名称|当期|一月前|去年同期|月环比|同比| |----|----|----|----|----|----| |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113.19|115.73|111.79|-2.19%|1.25%| |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113.28|116.17|111.33|-2.49%|1.75%| |寿光蔬菜价格指数|93.12|87.76|89.72|6.11%|3.79%| |DCE玉米(元/吨)|2340|2369|2428|-1.22%|-3.62%| |DCE大豆(元/吨)|4149|4236|4675|-2.05%|-11.25%| |CZCE白糖(元/吨)|5735|5868|6196|-2.27%|-7.44%| |CZCE棉花(元/吨)|13360|12900|14940|3.57%|-10.58%| [65] 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重点公司代码|名称|2025/06/06股价|2024 EPS|2025E EPS|2026E EPS|2024 PE|2025E PE|2026E PE|投资评级| |----|----|----|----|----|----|----|----|----|----| |002714.SZ|牧原股份|41.14|3.3|3.04|2.99|11.65|13.53|13.76|买入| |300498.SZ|温氏股份|16.8|1.39|1.43|1.25|11.86|11.75|13.44|买入| |603477.SH|巨星农牧|22.44|1.02|1.81|1.75|17.42|12.40|12.82|买入| |002299.SZ|圣农发展|14.99|0.59|0.87|1.27|24.65|17.23|11.80|买入| |002458.SZ|益生股份|8.29|0.46|0.64|0.76|20.89|12.95|10.91|买入| |300761.SZ|立华股份|18.78|1.84|1.85|2.15|10.59|10.15|8.73|买入| |002311.SZ|海大集团|61.76|2.71|2.99|3.61|18.1|20.66|17.11|买入| |300119.SZ|瑞普生物|21.04|0.65|1.07|1.21|28.12|19.66|17.39|买入| |002891.SZ|中宠股份|64.46|1.34|1.52|1.88|26.64|42.41|34.29|买入| |300673.SZ|佩蒂股份|16.81|0.75|0.72|0.92|23.64|23.35|18.27|买入| |301498.SZ|乖宝宠物|112.1|1.56|1.82|2.43|50.21|61.59|46.13|买入| [9][63]
30天狂飙500万营收,1美元AI广告,正在卷爆整个营销业
36氪· 2025-06-09 19:29
AI广告商业化成功案例 - AI广告领域商业化表现突出,可灵月度付费金额连续两个月超过1亿人民币 [1] - Icon在30天内实现从0增长到500万美元ARR [1] - Arcads AI以5人团队实现500万美元ARR [1] AI对广告成本的重构 - 传统广告制作和投放成本高达200美元/条,AI将其降至1美元/条,成本下降99% [1] - Icon一站式完成策划、制作到投放全流程,平均广告成本不到1美元 [1][17] 资本涌入与行业整合 - 2025年5月,PhotoRoom收购GenerateBanners,此前完成B轮4300万美元融资 [1] - 2025年2月,Appier以3870万美元收购AdCreative.ai [1] - 2025年初,Icon获Founders Fund等顶级风投融资 [1] - 2024年12月,LoopMe收购Chartboost [1] - Arcads AI正与Sequoia、a16z谈判融资 [1] AI广告的核心优势 生产效率 - AI实现"分钟级产出",10-30分钟生成数百张不同风格广告图 [5][7] - 动态内容生成可在几小时内完成传统团队数周工作量 [8][10] 投放响应 - AI广告支持实时迭代,每天优化广告并快速适配热点场景 [11] 多端适配 - AI自动生成各平台适配尺寸,如抖音竖屏、朋友圈横版等 [12] 成本效益 - AI工具年费约数百美元,品牌可低成本测试大量创意 [13] 主要公司商业模式 Icon - 30天达成500万ARR,单支广告成本1美元 [17] - "AI CMO"自动完成策划、创意生成、视频剪辑等任务 [18] - 客户包括年收入超1亿美元的品牌如Ridge、Jones Road等 [18] Arcads AI - 5人团队实现500万ARR,主打虚拟角色视频广告 [19][20] - "内容即服务"模式,客户提供文案即可获得完整广告视频 [19] PhotoRoom - 年收入5000万美元,估值5亿美元 [21][22] - 招牌功能为自动背景移除,处理速度比Midjourney快40% [21] - 2025年累计下载量1.5亿次,月活用户700万 [22] AdCreative.ai - 2024年管理广告支出140亿美元 [23] - 生成内容覆盖Banner、图片、动态视频等形式 [23] Jasper.ai - 提供60+模板,覆盖广告、博客、电商等场景 [24] - 团队15人,ARR达650万美元 [24] 行业趋势 - 行业进入并购整合阶段,公司通过收购强化能力 [15] - AI广告实现"一人千面"的个性化投放 [3]
最新!直觉医疗前高管转战骨科
思宇MedTech· 2025-06-09 17:25
公司动态 - Think Surgical任命克里斯·马鲁斯为执行副总裁,负责推动TMINI手术机器人全球扩展及2026年增长计划实施[1][2] - 克里斯·马鲁斯拥有20年医疗科技行业经验,曾任职直觉医疗、Mako公司和史赛克,在外科机器人商业化方面有深厚背景[5][7] - 公司计划2025年底启动2-3亿美元融资,用于支持全球扩张和研发[5] 产品与技术 - TMINI是全球首个微型手术机器人系统,采用无线机器人手柄和CT为基础的3D手术计划指导,可自动纠正医生操作并精确定位[10] - 系统使用Implant Data Hub数据库,兼容符合标准的第三方医疗器械植入物[10] - 技术升级计划包括开发AI驱动手术规划算法,2026年推出TMINI 2.0整合术中实时反馈[4] 市场战略 - 目标将TMINI装机量从500台增至2026年底1500台,重点拓展美国、欧洲和亚太市场[2] - 计划将适应症从膝关节置换扩展至髋关节和肩关节手术,预计2026年获FDA批准[3] - 马鲁斯曾帮助直觉医疗实现年销售额增长超20%,推动Mako系统全球装机量达700多台[7] 行业会议 - 2025年将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6月12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7月17日)和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4-5日)[1][11]
2025下半年港股医药投资策略:以创新药为主线,关注出海机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9 16:46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下半年港股医药投资以创新药为主线,关注出海机会,创新药出海交易活跃,Pharma推进创新转型,医疗服务受医保和宏观环境影响,CXO季度环比改善 [3] 行业复盘 - 年初至6月4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涨幅约42%,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涨幅约9%,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跌幅约3% [14] - 港股医药整体估值低于A股和海外医药,港股、A股、美股医药公司中位数估值分别为15x、25x、20x 25E PE [14] - 自2024年以来,整体医药基金持仓水平处于相对低位 [14] - 港股医药各子行业表现分化,创新药、Pharma板块年初至今累计回报率分别为85%和40% [18] - 2017年至今,A+H两地上市医药公司数量从5家增至20家,除龙头公司外,港股股价相对A股折价25%-70% [23] - 2025年初以来港股融资环境有所恢复,已有四家18A公司上市,27家公司递交招股书,创新药公司占比约50% [28] - 创新药部分公司股价靓丽,Pharma板块1-year forward PE平均值为21倍,目前为19倍,医疗服务板块PE平均值为14倍,处于历史低位 [34] - 2024年港股创新药公司总收入719亿元(+30% YoY),扣除影响后同比增长43%,合计亏损229亿元,同比收窄29% [35] - 2024年传统药企约半数收入正增长,头部pharma公司如翰森、中生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1%和10% [35] - 医疗服务受医保和宏观环境影响,严肃医疗类内生增长或受影响,消费类医疗服务客单价和需求承压 [35] - CXO季度环比持续改善,需关注订单恢复情况 [39] 创新药 - 目前八款国产创新药在美国获批上市,1Q25泽布替尼、呋喹替尼、CARVYKTI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62%、59%、137% [43] - 2024年国内药企License-out交易数量81项,总金额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8%,2025年初至今交易数量43件,总金额超460亿美元 [43] - 2024年下半年以来,PD-(L)1/VEGF双抗BD交易持续落地,国内仅康方生物依沃西获批上市,BNT327和SSGJ-707进入三期临床 [46] - 2025年ASCO会议公布多项国产创新药临床结果,涉及ADC、双抗等产品 [47] - 2025年4月北京和深圳发布创新药支持政策,涵盖审评审批、临床应用、融资等环节 [49] - 2018-2024年国内创新药NDA受理数量复合增速为13%,2024年达117件,IND数量从2018年的515件增至2021年的2,366件,复合增速约29% [57] - 2024年创新药公司核心产品持续放量,百济、信达等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速超40% [61] - 2024年港股创新药公司总收入719亿元(+30% YoY),扣除影响后同比增长43%,合计亏损229亿元,同比收窄29% [66] - 部分公司如和黄、复宏2024年已实现盈亏平衡,百济、信达等有望于25-26年实现盈亏平衡 [70] Pharma - 2024年传统药企约半数收入正增长,头部pharma公司恒瑞、翰森、中生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3%/21%/10%,三生和远大收入增速分别为17%和13% [74] - 2023年以来,翰森、石药、三生等成功实现自研管线对外授权合作,如三生制药与辉瑞就SSGJ-707合作,首付款12.5亿美元 [76] - 2024年翰森、中生、石药研发费用分别为27亿、51亿、52亿(19-24年cagr为19%/16%/21%),研发费用率均有提升 [81] 医疗服务 - 2023-2024年医保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2024年全国医保总收入、总支出分别为34,810亿元(同比增长4%)、29,676亿元(同比增长5%) [85] - 2024年国家医保基金当期结存4,683亿元,同比下降12%,累计结存同比下降19% [85] - 过去十年居民和职工医保住院率呈上升趋势,医保基金面临压力,医保预付政策有望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 [85] - 医疗服务受医保和宏观环境影响,业绩面临压力,严肃医疗类内生增长或受影响,消费类医疗服务客单价和需求承压 [35] 重点标的 - 关注创新+出海相关标的,如创新药领域的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Pharma领域的三生制药、翰森制药等 [3][71]
康方生物临床试验药“失控”背后:授权收入“断奶”,创新“缩水”、销售“内卷”,合规防线如何失守
华夏时报· 2025-06-09 15:39
合规管理危机 - 康方生物因"临床试验抗癌药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流入市场"事件陷入舆论风波,重庆患者李某美使用后出现肺炎不良反应[2][3] - 公司将责任归咎于重庆销售人员伪造研究立项文件及医院伦理批件,以临床研究名义骗取药物并无偿提供给患者[4] - 事件暴露公司合规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药物流向追踪等关键环节全面失守[4] 财务表现与商业模式 - 2023年公司净利润达19.42亿元,主要依赖29.23亿元海外授权收入(占总营收64.57%)[5] - 2024年海外授权收入骤降95.84%至1.22亿元,导致总营收从45.26亿元腰斩至21.24亿元[6] - 商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88%至20.02亿元,但无法弥补授权收入缺口,全年净亏损5.01亿元[6][7] - 2020-2022年亏损额分别为13.21亿元、12.58亿元、14.22亿元,显示公司长期依赖单一授权交易的商业模式风险[7] 商业化与研发投入 - 销售团队从2023年788人增至2024年816人,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16.92%至2.89亿元[10] - 2024年销售费用率达47.17%(10.02亿元),同比增加12.51%,但研发投入逆势缩减5.29%至11.88亿元[11][12] - 销售成本增速是毛利增速(16.53%)的7倍,显示销售策略效率低下[10] 产品管线与市场预期 - 依沃西单抗(PD-1/VEGF)2024年5月获批,为公司商业化注入新动能[6] - 公司预计2025年卡度尼利和依沃西两款双抗产品将因医保执行放量,已完成1000家医院准入,目标覆盖2000家以上医院[9]
中信建投:可灵收入再超预期
快讯· 2025-06-09 14:25
公司收入表现 - 4月和5月可灵收入均超过1亿元 [1] - 一季度平均单月收入0.5亿元 [1] - 目前年化收入已突破1亿美元 [1] - 全年收入有望高于公司最新指引的1亿美元 [1] 商业化提速因素 - 新场景:与逆水寒合作,在游戏中加入图生动图玩法,收费与官网一致 [1] - 新场景:此前主要应用在广告素材制作、短剧制作等偏B端场景 [1] - 新场景:游戏能发挥C端用户的创作兴趣,提升付费空间 [1] - 新模型:更新2.1模型,入门价格较2.0下降65%以上 [1] - 新模型:性价比提升,使用门槛下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