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

搜索文档
抢占全球资源战略高地的招金(01818)样本:精准勘探与战略并购并举 千亿资源储备潜力十足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11:01
黄金行业表现 - 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成为2025年以来全球最耀眼的资产 金价在过去几个月接连刷新历史新高 [1] - 金价上涨受多重因素催化 包括美国加征关税推高通胀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美元信用弱化 各国央行增持黄金等 [1] - 黄金强势表现使二级市场金矿企业获得更高关注度 但矿山资源行业是典型长期主义行业 需围绕优质资源进行长期开发 [1] 招金矿业市场地位 - 公司资源量和产量稳居国内黄金行业头部位置 [1] - 2023年以来累计完成22个高品位项目并购 矿业权面积激增799% 相当于"再造7个招金矿业" [1] - 在全球顶级金矿带锁定超1000吨黄金资源潜力 潜在市场价值超千亿人民币 [2] 招金矿业战略布局 - 海外重点项目厄瓜多尔金王矿业探获新增黄金资源量141吨 单项目估值突破300亿元 [2] - 布局西非Birimian绿岩带 南美安第斯成矿带 中国胶东郯庐断裂带 甘肃北山成矿带等核心区域 [2] - 采用"并购-勘探-开发"全链条协同模式 为未来十年产能爆发式增长奠定资源基础 [2] 招金矿业未来计划 - 启动"黄金资源倍增计划" 设立1亿元人民币专项勘查基金 构建"扩能+勘探+并购"三位一体增长引擎 [2] - 深化"精准勘探+战略并购"双轮驱动战略 从"遍地开花式"找矿调整为"集中突破式" [2] - 依托全球12个核心成矿带矿权布局 运用三维地质建模 大数据靶区预测等技术提升勘探效率 [3] - 设立专项基金打造资源收储资金池 建立"低谷锁定资源 高峰释放产能"的逆周期操作能力 [3]
电商博弈进入深水区: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即时零售成必争之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21:56
电商平台一季度财报表现 - 拼多多2025年一季度营收956.7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放缓,调整后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169.2亿元,同比下降45% [1] - 京东2025年一季度营收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归属公司普通股东净利润109亿元,上年同期为71亿元 [1] - 阿里巴巴2025年一季度总收入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净利润298.47亿元,同比增长22% [2] 平台战略方向 - 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惠商新战略",通过降佣金、补贴商家等方式护航商家穿越周期,以短期利润换取长期生态稳定性 [1][3] - 京东依托供应链夯实护城河,阿里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盈利质量 [2] - 阿里巴巴加大对价格竞争力、产品供应、客户服务、会员计划权益和技术等领域的战略投资,88VIP会员数量持续双位数增长,超过5000万 [3][4] 618大促策略 - 京东主打"现货开卖"和"价保服务",强调供应链确定性 [3] - 天猫取消复杂满减,推行"一件立减",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 [3] - 拼多多延续"百亿补贴+千亿扶持",侧重低价与商家支持 [3] - 美团宣布加入"618"大促,闪购与外卖领域竞争加剧 [2] 即时零售布局 - 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快递代收业务正式命名为"拼多多驿站",支持送货上门服务,加快开城节奏 [5] - 美团一季度核心本地商业分部营收643亿元,同比增长17.8%,经营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9.1% [6] - 京东新业务收入57.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亏损额13.27亿元,同比扩大近一倍 [6] - 饿了么联合淘宝将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闪购业务日订单量突破4000万 [7] 行业竞争态势 - 电商行业从追求GMV转向追求用户留存和ARPU提升 [4] - 即时零售成为下一个角逐红海,平台经济逐步走出流量增长红利期 [5] - 外卖平台竞争从粗放补贴转向精细化运营,监管红线划定竞争基调 [7]
网红经济学家李大霄、杨德龙齐聚基金高质量发展大会:A股成为承接160万亿居民储蓄的主战场!两大主线掘金
新浪基金· 2025-05-26 16:21
专题:2025基金高质量发展大会 核心观点 - 长期主义与政策驱动下的结构性机会是2025年A股的投资逻辑与行动框架 [1] - 科技突破与传统价值重估将形成双主线格局 [6] - 市场信心重构是核心主题,政策托底与居民储蓄转移是关键支撑 [8] 价值投资的实践 - 长期持有优质资产:A股已诞生一批涨幅超百倍的股票,如茅台,证明价值投资在A股有效 [3] - 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AI+商业应用是未来核心赛道,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将催生新产业机遇 [3] - 居民储蓄转移红利:房地产时代结束后,160万亿居民储蓄将转向股市,建议通过基金配置前十大重仓股清晰、调仓灵活的产品 [3] 市场生态与投资者行为 - 拥抱蓝筹,远离高估值陷阱:上证50、沪深300等核心指数是安全边际高的选择,高估值题材股风险需警惕 [5] - 政策底与市场底的共振:恒生指数、上证50处于"钻石底"区域,政策托底与居民资金转移将形成双重支撑 [5] - 散户保护与长期利益绑定:主张通过利益共担机制(如浮动费率)实现基金公司与持有人的长期共赢 [5] 结构性机遇 - 科技赛道:中国在AI应用端(如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具备商业化优势,预计2025年订单驱动业绩的逻辑将兑现 [6] - 传统资产修复:低估值蓝筹股将受益于长期资金(养老金、险资)入场,形成"稳增长+高股息"的安全垫 [6] 风险与行动建议 - 科技投资需区分概念与业绩,避免盲目追高,建议通过基金分散配置 [7] - 杠杆是投资大敌,建议降低杠杆至"睡得着"水平,并定投指数基金平滑波动风险 [7] 结语 - A股或将从"情绪市"转向"价值市",坚守优质资产、敬畏市场规律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8]
“吹灭鬼灯”背后:魏建军怒揭价格战如何毁掉中国汽车产业
第一财经· 2025-05-26 15:46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汽车行业陷入"内卷式价格战",2024年超200款车型参与,单车平均降价幅度达9.2%,1-8月全行业直接损失1380亿元,产业链整体利润率跌破3% [1] - 价格战导致企业亏损、品质下滑、售后体系崩塌,部分车企"卖一辆亏一辆",破坏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品牌的信任 [1][2] - 电动车产业整体面临盈利困境,多家企业电动车业务亏损,资本已获利离场,产业链上游因价格战被迫压缩成本 [2] - 部分车企为追求销量夸大技术参数,利用"黑公关"攻击对手,智能驾驶和续航宣传与实际数据差异大,引发集体投诉 [4] 价格战的负面影响 - 车企强制要求供应商降价,拖欠货款长达一年,供应商生存环境恶化 [2] - 产品偷工减料现象严重,部分车型价格从22-23万元降至12-13万元,质量无法保证 [2] - "0公里二手车"乱象普遍,三四千家经销商造假粉饰销量,消费者购车后资产快速缩水且售后无保障 [3] 长城汽车的应对策略 - 拒绝参与价格战,坚持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2024年单车收入16.38万元(同比+2.3万元),单车净利润1.03万元(同比+0.46万元),毛利率19.51%(同比+1.36个百分点) [8] - 长期投入核心技术研发,具备横置9DCT、纵置9AT/9HAT变速器自主研发能力,建立亚洲最大碰撞试验室(投入5.1亿元,假人总价值1亿元) [8] - 全动力布局新能源领域,探索混动、氢能等技术,通过"森林生态"体系实现电池(蜂巢能源)、混动(柠檬混动DHT)、氢能(未势能源)、智驾(毫末智行)全链条垂直整合 [9] 行业转型方向 - 呼吁行业摆脱资本裹挟,回归价值本质,建立规则标准打击不正当竞争 [4] - 强调研发投入需平衡智能化与底层技术,避免资源错配 [4] - 提出从"规模泡沫"转向"高质量发展",通过长期主义构建可持续竞争力 [7][10]
这是最「硬」的小米
雷峰网· 2025-05-26 15:12
小米芯片战略 - 公司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集成190亿个晶体管,芯片面积109mm²,CPU采用十核四丛集设计,GPU为16核Immortalis-G925,安兔兔跑分突破300万,CPU单核/多核性能达3000/9500分[12] - 芯片研发历时11年,累计投入超135亿人民币,团队规模2500人,2025年预计研发投入超60亿元,计划十年总投资500亿以上[7][11][12] - 澎湃S1为早期试水产品,2017年发布后验证系统工程能力并积累供应链合作经验,2021年重启大芯片业务明确采用最新工艺制程和长期投入策略[8][9][11] 小米汽车业务 - 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25.8万台,月均销量超2万辆,其中SU7 Ultra以1548匹马力和52.99万起售价成为性能标杆[17] - 新车型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标准版续航835km,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700TOPS算力,预计定价26-30万区间,瞄准Model Y所在的B级SUV市场(占车型总份额17%)[17][19][20] - 汽车研发体系从2021年启动到2024年首款量产,已完成从0到1的体系建设,目前扩建工厂提升产能并组建数千人研发团队[25] 双赛道协同发展 - 公司成为全球少数同时突破芯片与汽车高壁垒领域的科技企业,苹果专注芯片设计未量产汽车,特斯拉未涉足手机SoC[3] - 雷军提出"核与轮"战略:芯片是手机行业制高点,整车智能系统是汽车核心,两者缺一不可[23] - 2026-2030年规划研发投入2000亿元,体现对核心技术长期投入的决心[23][25] 产品市场定位 - 玄戒O1性能达第一梯队但较苹果A18 Pro在单核性能、系统耦合存在差距,行业评价其刚拿到"高端芯片入场券"[13] - YU7凭借长续航+快充+智能化配置组合,有望复制SU7成功并拓展家庭用户市场,分析预计销量可能超越SU7[20][21] - 芯片研发成本高昂,3nm芯片每代投入约10亿美元,按100万台销量测算单台研发成本超7000元[15]
品质可见,信任可感:稳健集团的全棉之旅正在被更多人看见
证券时报网· 2025-05-26 11:28
品牌营销策略 - 公司通过邀请奥运冠军郭晶晶和知名主持人陈伟鸿探访棉柔巾智能工厂,展示生产流程以增强消费者信任 [1][2] - 代言人赵丽颖以用户身份参与京东直播间推荐产品,结合个人使用体验传递品牌理念 [1][3] - 品牌营销重点从传统声量转向生产现场透明化和真实体验,强调专业与品质 [1][4] 产品与生产优势 - 棉柔巾生产采用优质棉花,在无菌无尘环境下经过开松、梳理、热轧等多环节加工 [2] - 工厂注重环保细节,包括可持续棉花采购和先进污水处理系统 [2] - 公司将医用产品生产标准延伸至日用消费品领域,坚持"看得见的品质、摸得着的安心" [4] 技术创新与研发 - 持续迭代Cotton Tech面料科技,涵盖柔软、透气、保暖、凉感、防晒、抗菌等功能 [4] - 拓展全棉材料在多元场景的应用,满足消费者对舒适、健康与环保的复合需求 [4] 品牌理念与长期发展 - 核心理念为"医学贴近生活,全棉呵护健康",强调品质基因与企业责任感 [4][5] - 通过原材料把控、生产流程优化和用户反馈响应建立长期信任 [5] - 未来计划携手合作伙伴推广全棉生活方式,将品质生活转化为被广泛选择的生活方式 [6]
做“造钟师” 与时代脉搏共振
中国证券报· 2025-05-26 05:09
基金经理周云的投资理念 - 周云是东方红资产管理公募权益投资一部总经理、基金经理,拥有16年证券从业经历和12年投资管理经历,现任东方红新动力混合基金、东方红京东大数据混合基金等多只产品的基金经理 [1] - 周云秉持"做造钟师,不做报时人"的理念,致力于成为长期主义者而非短期投机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时代脉搏共振 [1] - 周云的价值投资理念经历了从"形似"到"神至"的认知进化,早期以低估值为抓手做逆向投资,后来在原有框架中纳入动态评估企业竞争优势和市场周期规律两个新维度 [2][3]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 - 周云的投资策略可概括为"顺大势,逆小势",顺产业变革之大势,逆市场情绪之小势 [4] - 2021年三季度周云前瞻性地指出"双碳"政策将使大部分周期行业进入供给收缩、盈利能力上升的阶段,并将此纳入投资视野 [4] - 周云管理的东方红新动力混合基金在2015年9月采用逆向投资策略,2016年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超九个百分点 [5][6] - 2024年初在市场恐慌抛售时发行的东方红智享三年持有混合基金,一年后累计单位净值攀升至1.1591元 [6] - 2015-2024年期间,东方红新动力有8年获得正收益,9年跑赢业绩比较基准;2016-2024年期间,东方红京东大数据有7年获得正收益,8年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7] - 周云任职以来东方红新动力和东方红京东大数据的回报率分别达到178.04%和197.0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涨幅仅19.36%和13.66% [7] 长期主义实践与风险控制 - 周云是全市场管理偏股型基金超9年的500余位基金经理中,年化收益率超10%的近两成之一 [7] - 截至一季度末,周云管理的东方红新动力和东方红京东大数据年化收益率分别达11.30%和12.0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93%和1.39% [8] - 在周云管理期间,两只产品的最大回撤幅度均未超过27% [8] - 截至2024年末,周云个人持有旗下产品份额超150万份,属于基金经理持有100万份以上基金数量仅占7%的践行者之一 [8]
段永平“中国版巴菲特”的实践密码——本质主义与长期主义的胜利
搜狐财经· 2025-05-26 01:20
投资哲学 - 核心观点为"买股票即买企业",融合巴菲特价值投资与东方智慧 [2] - 内在价值采用"毛估估"方法,2001年以0.8美元抄底网易基于游戏现金流测算 [3] - 长期持有苹果超10年获得800%收益,源于对生态系统粘性的洞察 [3] - 专注高护城河标的如茅台(毛利率90%)和腾讯(网络效应),规避低毛利行业 [3] 决策模型 - 强调能力圈内的深度认知 [6] - 采用四问法则:行业理解、商业模式、管理层诚信、价格合理性 [7] - 持仓极度集中,苹果占美股70%,茅台占A股50%,认为分散会稀释认知红利 [7] - 重视企业文化如步步高"本分"文化和苹果用户导向 [8] - 估值遵循安全边际原则,2016年格力PE低于10倍时重仓 [8] 操作策略 - 逆向布局:2022年腾讯跌破200港元时增持,基于微信生态货币化潜力 [9] - 动态纠错:2020年清仓航空股因疫情暴露行业脆弱性 [9] - 情绪管理通过每日高尔夫和远离盘面保持平常心 [10] 东方智慧融合 - 投资理念与《道德经》《论语》形成跨时空对话 [13] - 引用"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谨慎慢行 [14] - "知之为知之"体现坚守能力圈 [14] - "诚者天之道"反对泡沫追求真实 [14] 投资者启示 - 建议从"热点追逐者"转型为"价值发现者" [17] - 2025年AI概念炒作中仅试探性布局英伟达,体现纪律性 [17] - 用"十年维度"看待收益避免短期焦虑 [17]
拆解魏建军的全球棋局 中国汽车需坚持长线主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23:15
行业现状与成就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连续10年全球第一 [1] - 核心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全栈自研,800V高压平台和5分钟快充技术量产应用,行业从跟随转向引领 [1] 行业挑战与危机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4623亿元,同比下滑8%,行业利润率4.3%,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的平均水平 [2] - 新能源车新车平均降价1.8万元(降幅9.2%),燃油车平均降价1.3万元(降幅6.8%) [3] - 2025年1-2月纯电动车型平均降价3.9万元(降幅17%),价格战持续加剧 [3] - 丰田2024财年净利润4.8万亿日元(同比下滑3.6%),仍为比亚迪等七家中国主流车企净利润总和的3倍 [3] 企业战略与应对 - 长城汽车2024年研发投入超110亿元,推出越野场景分级标准与混动四驱技术,单车净利润逆势提升至1.03万元 [7] - 坚持丰田精益化管理模式,强调质量优先而非短期盈利 [7] - 提出"生态出海"策略:全球化研产销体系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和服务,在日、德、美设研发中心,于俄罗斯、泰国、巴西等地建厂 [10] - 通过高端化战略和Hi4混动技术输出,推动中国汽车从"性价比"向"技术品牌"转型 [11] 全球化布局 - 长城汽车出口至170多个国家,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户超1500万,海外累计销量190万辆 [8] - 强调诚信经营与合规底线,尊重当地文化,避免无序降价策略波及海外市场 [8][11] - 针对非洲等市场需求多样性,推进纯电、混动、燃油多路线研发 [11] 长期发展观点 - 行业需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增量见顶背景下单纯销量扩张模式失效 [7] - 反对无底线降价和资本过度裹挟,强调盈利造血能力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5] - 提出汽车产业需拼技术、供应链和全球化能力,出海需注重长远利益而非短期投机 [8][11]
拆解魏建军的全球棋局 中国汽车需坚持长线主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23:10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连续10年全球冠军 [1] - 核心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全栈自研,800V高压平台和5分钟快充技术量产应用 [1] - 行业规模扩张但利润下滑,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4623亿元,同比下滑8%,利润率4.3% [1] 行业盈利状况与竞争格局 - 丰田2024财年净利润4.8万亿日元,是比亚迪等七家中国主流车企净利润总和的3倍 [2] - 新能源车新车平均降价1.8万元(降幅9.2%),燃油车平均降价1.3万元(降幅6.8%) [2] - 2025年1-2月纯电动车型平均降价3.9万元(降幅17%),价格倒挂现象显著 [2] 价格战与行业风险 - 无底线降价导致行业利润整体承压,部分车企连续多季度亏损 [3] - 消费者面临"价格背刺",新车未出店即遭遇指导价跳水 [3] - 部分车企通过注册"0公里二手车"处理库存,加剧市场混乱 [3] 研发投入与长期主义 - 长城汽车2024年研发投入超110亿元,单车净利润逆势提升至1.03万元 [4] - 中国车市2018年后进入微增长通道(2%-3%),增量模式失效转向精细化运营 [4] - 长城坚持丰田精益化管理模式,强调质量优先而非短期盈利 [4] 全球化战略与出海挑战 - 长城汽车出口170多个国家,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累计销量超190万辆 [6] - 出海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品牌信任度不足、地缘政治风险等挑战 [7] - 长城采用"生态出海"策略,构建全球化研产销体系实现本地化生产 [8] 技术路线与品牌升级 - 长城通过Hi4混动技术输出,推动中国车从"性价比"向"技术品牌"转型 [8] - 全球市场需全动力解决方案,同步推进纯电、混动、燃油多路线研发 [8] - 在非洲等市场柴油车需求旺盛,差异化产品策略是关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