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马斯克:特斯拉或建巨型芯片工厂
财联社· 2025-11-07 11:00
特斯拉的芯片战略规划 - 公司预计需建立一座"巨型"芯片工厂以实现制造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的雄心[4] - 该工厂每月至少能生产10万片晶圆,规模将远超公司目前的超级工厂[8][9] - 公司认为自建芯片工厂是达到所期望芯片产量的必要方法[8] 特斯拉的芯片技术与合作 - 公司目前既从英伟达等公司采购芯片,内部也自主设计芯片[6] - 公司已与三星、台积电等芯片代工厂签订制造协议,并可能未来与英特尔展开合作[6][7] - 公司正在研发的AI5芯片功耗仅为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约三分之一,性能大致相当,而成本不到其10%[11] - 公司设计专用芯片可针对自身需求优化,而英伟达需服务更广泛客户群体[11] 特斯拉的产品应用与预测 - 自研芯片将用于Cybercab无人驾驶汽车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等产品[12] - 公司计划于明年4月开始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工厂生产Cybercab[14] - 公司预测Optimus人形机器人未来进行外科手术比人类最顶尖外科医生出色,最终制造成本将降至2万美元[13] - 公司预测Optimus将消除贫困,并将经济规模扩大10倍甚至更多[13]
高德联合小鹏入局自动驾驶赛道 打造Robotaxi聚合平台
中证网· 2025-11-07 10:21
合作核心内容 - 阿里巴巴旗下高德与小鹏汽车达成全球生态合作,小鹏Robotaxi正式接入高德平台,共同提供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1] - 此次合作被视为基于共同认知、探索AGI的关键一步,未来双方计划携手出海,将中国Robotaxi服务推向全球 [1] 高德的技术战略与能力 - 高德于今年8月完成全面AI化,将空间智能作为未来战略支点,该能力在Robotaxi领域转化为三大价值:全局最优协同、超视距感知、真实场景训练 [1] - 高德已与超过40家汽车制造商建立深度合作,在智能座舱、高级辅助驾驶等领域积累技术能力,并与小鹏汽车保持了逾十年的联合研发 [2] - 依托“空间智能”底层技术架构,高德为Robotaxi提供更精准的环境感知、更高效的决策支持与更流畅的端到端出行体验 [2] 高德平台的规模与生态 - 高德聚合平台已连接数百家专业出行服务商,对应高德APP上每月超8亿的活跃用户数 [2] - 除小鹏外,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头部Robotaxi企业均已接入高德平台 [2] - 企业通过高德平台无需自建用户入口即可触达海量真实出行需求,可将资源聚焦于核心技术研发与车辆制造 [2] 全球化布局 - 高德APP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打车服务落地超50个国家和地区 [2] - 未来中国领先的Robotaxi技术可通过高德实现“一键出海”,目标是“全球都能用、全球都好用” [2]
小马智行在港上市,中国AI迈入“定义时代”
经济观察报· 2025-11-07 10:05
公司上市与资本战略 - 小马智行于2024年登陆纳斯达克后,于2025年11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完成“美+港”双地资本布局 [1][3] - 此次港股IPO募资约77亿港元,刷新2022年以来全球自动驾驶领域IPO融资纪录,是年内港股AI板块规模最大的上市项目 [1] - 港股IPO引入Eastspring等国际机构1.2亿美元基石投资,Uber等战略伙伴参与锚定认购,美股市场亦有方舟投资与Baillie Gifford等长期基金持续增持 [12] 行业背景与产业转型 - 中国汽车工业已完成三次关键跃迁,第三次是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电动化转型,目前竞争重心正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 [2] -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长24%,AI应用正从通用场景延展至高门槛的自动驾驶领域 [5] - 政策层面支持明确,截至2025年9月,全国已建成17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约20个城市启动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开放道路超过3万公里,发放牌照超过1万张 [5] 技术体系与工程能力 - 公司技术体系以虚拟司机为核心,配套自研世界模型PonyWorld,依托仿真系统每周可生成数十亿公里级数据样本进行AI训练 [9] - 系统事故率已较人类驾驶降低约十倍,基于累计超5500万公里路测数据及多地24小时运营经验,标志着技术进入工程成熟期 [9] - 第七代Robotaxi系统套件整体BOM成本较前代下降约七成,其中激光雷达与域控制器降幅分别超过六成和八成 [11] 商业化进展与运营数据 - 第七代Robotaxi量产车型在北京、广州、深圳实现无人驾驶运营,从发布到服务落地仅用半年时间 [8] - Robotaxi业务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超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全无人运营,单车日均订单量可达15单 [11] - 公司预计当车队规模扩大至千台级别时将实现盈亏平衡,展现出稳健可验证的商业化节奏 [11] 竞争优势与国际对比 - 与欧美路径不同,中国优势在于工程组织力与制度集成力,自动驾驶公司在量产、放量、成本控制方面展现出更强推进力 [5][6] - 公司实现了同一系统适配不同车型,域控制器与算法模块化设计可同时服务Robotaxi与Robotruck两条产品线 [11] - Robotaxi已在韩国、卢森堡、阿联酋、新加坡、卡塔尔等国家探索常态化运营,成为中国高技术产业“走出去”的代表 [14]
1万亿美元天价薪酬过关!马斯克赢得“卖身契”特斯拉(TSLA.US)彻底绑定“钢铁侠”
智通财经网· 2025-11-07 09:52
薪酬方案批准结果 - 特斯拉股东于美东时间11月6日年度股东大会上正式批准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价值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创下企业领导人历史最高薪酬纪录 [1] - 超过75%的股东投票支持该方案,标志着董事会、马斯克本人及知名散户投资者历时数周的拉票行动圆满收官 [1] - 截至发稿,特斯拉盘后股价上涨1.5%,此前盘中一度上涨3.4% [3] 薪酬方案核心内容与目标 - 此项薪酬协议为马斯克成为全球首位万亿富翁铺平道路,并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其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提升至25%以上 [1] - 要获得全额薪酬,马斯克需完成系列目标,包括大幅提升特斯拉市值、扭转汽车业务疲软态势、推进无人驾驶出租车及Optimus机器人项目等 [1] - 马斯克需达成的市值目标包括从2万亿美元逐步提升至8.5万亿美元,运营目标包括交付2000万辆汽车、实现1000万FSD订阅、交付1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机器人出租车投入商业运营,以及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从500亿美元增长至4000亿美元 [2] - 马斯克强调特斯拉正加速提升车辆产量,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Optimus机器人产能 [3] 方案通过的战略意义与马斯克的角色 - 此次薪酬投票对特斯拉战略推进至关重要,马斯克此前曾暗示若无法获得更大控制权,可能减少对公司的投入或转向其他业务 [3] - 随着方案通过及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战略深化,马斯克有望继续执掌特斯拉 [3] - 马斯克在股东大会称这不仅是特斯拉的新篇章,更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书,意味着特斯拉从电动汽车制造商进化为AI机器人+能源生态的综合体 [2] - 马斯克本人也在财报会议中强调,需持有公司四分之一股份才能推进"机器人大军"计划 [5] 股东及市场反应与争议 - 尽管挪威银行投资管理等机构投资者公开反对,代理顾问机构ISS和Glass Lewis也曾建议否决,认为方案规模过大且可能稀释其他股东权益,但方案通过仍在意料之中 [4] - 一些高管薪酬专家和主要股东警告,薪酬方案对投资者构成巨大风险,认为其违背治理原则,将特斯拉未来押注在一位存在诸多利益冲突的领导者身上 [4] - 特斯拉董事会为此展开积极游说,董事会主席罗宾·丹霍姆多次强调投票对特斯拉未来的关键性,警告失去马斯克可能导致特斯拉"失去重大价值" [4] - 上周摩根士丹利警告,如果薪酬方案被否决,特斯拉股价可能立即遭遇超过10%的大跌 [5] - 公司需时间审查一项不具约束力的股东投票结果,该提案建议特斯拉投资马斯克的AI初创公司xAI,尽管赞成票多于反对票,但弃权票数量过高导致需进一步讨论 [3] 潜在财富影响与历史背景 - 若马斯克实现全部目标,将特斯拉市值提升至8.5万亿美元,其在公司的股份价值将达约2.4万亿美元,使其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万亿富翁 [6] - 据亿万富翁指数显示,马斯克当前净资产约4600亿美元 [6] - 回溯过往,马斯克去年提出的数十亿美元薪酬方案曾被特拉华州法官驳回,特斯拉为此提起上诉并将公司注册地迁至德克萨斯州以应对裁决 [7] - 今年8月,特斯拉董事会又向马斯克支付了价值300亿美元的临时奖金,试图部分弥补此前损失 [7]
DeepWay深向拟赴港IPO,“正向定义”基因勾勒自动驾驶商业版图
中国证券报· 2025-11-07 09:21
公司上市与募资用途 - 深向科技于11月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成为国内首家在港交所递表的重卡新势力企业,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 [1]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的持续开发和商业化、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覆盖、基础设施扩建等 [1] 核心技术优势与产品定位 - 公司打破“油改电”型新能源重卡的桎梏,采用“正向定义”理念打造适用于智能驾驶的重卡产品 [1][4] - 首创电池底盘一体化集成方案、流线型低风阻车身及分布式驱动方案,货箱容积率较“油改电”重卡提升9.6%,能量转化效率提升14% [4][5][6] - 2024年以3002台的交付成绩,在全球“正向定义”新能源重卡市场中销量排名第一 [4] - 2025年实现三电系统自研,以简化供应链并实现技术降本 [8] 自动驾驶技术路径 - 公司采用渐进式路径发展自动驾驶,现阶段聚焦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和基于“前车有人驾驶、后车无人跟车”模式的智能编队运输系统 [8]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交付超过2000台搭载标配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车辆,智能编队运输系统已开展用户适配测试 [9] - 同时攻坚单车智能无人驾驶技术,推进RoboTruck开发,初期针对特定路线实现技术验证和商业化 [9]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收入4.26亿元、19.69亿元、15.06亿元,增速显著 [10] - 收入超九成来自新能源重卡销售,2024年新增客户187家,2025年上半年新增92家 [10] - 交付量从2023年的509台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873台,累计交付约6400台 [10] 盈利改善策略与全球布局 - 公司尚未实现盈利,正加快湖州长兴三电智慧工厂建设,建成后年产能可支持约5万台车辆,三电系统自研自产有望大幅降低占整车制造成本六成的成本 [11] - 软件订阅服务因高毛利率(可达80%)有望成为未来重要收入来源 [11] - 已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阿联酋、阿曼、澳大利亚等国建立销售渠道,并计划扩大亚太、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中东市场份额 [11][12] 行业市场前景 - 2025年1-9月,中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达11.96万台,已超过2024年全年,同比增幅高达198% [13] - 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将达到53.5%,市场规模达25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3% [13] - 短途固定线路场景的电动化渗透率已接近50%,未来随着补能基础设施拓展,新能源重卡将向长途场景渗透 [13] 产品多元化与智能化前景 - 公司开发了寒区版、西南版、快递版、港口版等多种版本车型,以满足不同气候和道路场景需求 [14] - 商用车被视为自动驾驶最具落地潜力的领域之一,智能编队运输系统预计将成为率先突破的方向 [15]
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计划”获批,需使特斯拉市值翻五倍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09:20
食品饮料ETF (原标题: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计划"获批,需使特斯拉市值翻五倍以上) 距中国证券报,当地时间11月6日,特斯拉召开年度股东大会,特斯拉股东批准马斯克的1万亿美元薪酬计划,超过75%的股东批准,支持他将公 司转变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巨头的愿景。 根据新的计划,马斯克可以在10年内从特斯拉股票中赚取高达8780亿美元。马斯克将获得高达1万亿美元的股票,但必须向特斯拉支付一些款项。 分析人士表示,这次投票对特斯拉的股票有利,市场希望看到马斯克的愿景,即研发自动驾驶汽车、销售人形机器人等。 特斯拉董事会和特斯拉投资者表示,从长远来看,近1万亿美元的一揽子薪酬计划有利于股东,因为马斯克必须确保特斯拉实现一系列里程碑才能 获得报酬。马斯克未来十年的目标包括:交付2000万辆汽车、投入运营100万辆Robotaxi、销售100万台机器人,核心利润达到4000亿美元。他要 获得报酬,特斯拉的股票价值必须同步上涨,首先要从目前的1.5万亿美元涨到2万亿美元,然后一路涨到8.5万亿美元。根据新的薪酬方案,在7年 半的时间里,马斯克不能出售任何股票。 相关ETF (产品代码:159869) ★ 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 ...
马斯克近万亿美元薪酬方案获批,若奖励全部达成其持股比例将提升至约25%
搜狐财经· 2025-11-07 09:09
薪酬方案批准与核心条款 - 特斯拉股东以75%的多数票批准了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薪酬方案 [1] - 该薪酬计划使马斯克未来有望获得价值近1万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作为酬劳 [1] - 根据计划,马斯克可在10年内从特斯拉股票中赚取高达8780亿美元 [1] - 薪酬方案包含12批股票,若全部奖励达成,马斯克将获得4.23亿股新股份,其持股比例将从约13%提升至约25% [1] - 马斯克需要在未来7年半内继续担任特斯拉首席执行官 [2] 薪酬解锁条件与目标 - 解锁第一批股票的条件是特斯拉市值从约1.5万亿美元增长到2万亿美元,并实现销售1150万辆新车等运营目标 [1] - 马斯克每解锁一批股票,将获得相当于特斯拉当前股票约1%的股权 [1] - 获得全部奖励的最终目标是特斯拉总市值从约1.5万亿美元攀升至8.5万亿美元,核心利润达到4000亿美元 [2] - 其他关键目标包括:特斯拉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2000万辆、活跃FSD订阅用户数量连续3个月超过1000万人、累计交付100万台机器人、以及有100万辆Robotaxis同时商业运行 [2] - 马斯克在7年半或10年之后才能出售这些股票 [1][2] 公司未来产品规划与预期 -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将于2026年4月开始量产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 [3] - 马斯克认为机器人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其生产成本目前约为每台2万美元 [3] - 马斯克有信心在未来几个月内,让FSD功能能够使司机在开车时同时发短信,并预估FSD在一些海外市场的审批会有进展 [2] 近期财务表现与市场观点 - 特斯拉第三季度营收创下280.9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但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3.73亿美元,同比下降37% [4] -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投票对特斯拉股票有利,因公司估值取决于马斯克在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出租车及人形机器人方面的愿景 [3] - 公司董事会和许多投资者认为该薪酬计划有利于股东,因马斯克必须确保特斯拉实现一系列目标才能获得报酬 [3]
4只新股上市,3只跌破发行价!港股超额认购难挡破发
证券时报· 2025-11-07 08:59
港股新股市场表现 - 11月6日上市的4只新股中有3只出现破发 包括小马智行 文远知行和均胜电子 [1] - 小马智行收盘跌9.28% 文远知行跌9.96% 均胜电子跌8% [2] - 生物医药企业旺山旺水是当日亮点 开盘上涨近185% [1] 个股IPO详情 - 小马智行港股IPO发行约4825万股 绿鞋后集资额可达77亿港元 为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最大规模IPO [2] - 小马智行香港公开发售获15.88倍超额认购 国际发售获7.72倍超额认购 [2] - 文远知行港股IPO全球发售8825万股 每股定价27.1港元 募资总额达23.9亿港元 [2] - 文远知行香港公开发售获73.44倍超额认购 国际发售获9.85倍超额认购 [3] - 均胜电子香港公开发售获147.67倍超额认购 国际发售获9.78倍超额认购 [3] 公司财务状况 - 小马智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3543.4万美元 同比增长43.34% 净亏损9608.6万美元 [4] - 小马智行2022年至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6838.6万美元 7189.9万美元 7502.5万美元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48亿美元 1.25亿美元 2.74亿美元 [4] - 小马智行2022年至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54亿美元 1.23亿美元 2.40亿美元 占收入比例分别为224.6% 170.7% 320.1%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0.97亿美元 占收入272.4% [4] - 文远知行2022年至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5.28亿元人民币 4.02亿元人民币 3.61亿元人民币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2.98亿元人民币 19.49亿元人民币 25.17亿元人民币 [5] - 文远知行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约2亿元人民币 净亏损7.92亿元人民币 [5] - 文远知行2022年至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7.59亿元人民币 10.58亿元人民币 10.91亿元人民币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6.45亿元人民币 [5] 市场背景与分析 - 近期港股IPO市场回暖 投资者打新热情激增 金叶国际集团曾创下超过1.15万倍的公开发售超额认购纪录 [6] - 今年以来多只新股认购倍数超千倍 如大行科工7558.4倍 布鲁可5999.96倍 银诺医药-B5341.66倍 [6] - 市场分析认为 港股市场整体波动导致资金观点分歧和投资情绪谨慎 是造成高认购与破发反差的原因之一 [4] - 自动驾驶行业面临高增长 高投入 高亏损的共性挑战 市场对行业发展不确定性存在担忧 [4] - 部分发行人及股东在市场火热背景下对新股估值预期过高 当市场情绪回归理性时高估值新股便面临破发风险 [1][7]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获批
财联社· 2025-11-07 08:54
薪酬方案通过 - 特斯拉股东以超过75%的票数通过了最高价值可达1万亿美元的薪酬计划,终结了围绕马斯克薪酬和去留的争论 [3] - 该薪酬协议为特斯拉CEO铺设了从世界首富到首个"万亿美元富豪"的道路,其持股将在未来10年里逐步提升至25%或更高 [4] - 薪酬方案为阶梯式,将最多授予马斯克额外4.237亿股特斯拉股权 [5] 2025年CEO绩效奖励方案细节 - 马斯克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特斯拉公司市值超过8.5万亿美元,调整后EBITDA达到4000亿美元 [6] - 方案包含四大关键产品目标:特斯拉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2000万辆、活跃FSD订阅用户数量连续3个月超过1000万人、累计交付100万台机器人、以及有100万辆Robotaxis同时在商业运行 [6] - 马斯克需要在未来7年半内继续担任特斯拉首席执行官,才能使新薪酬方案中的任何股票归属 [7] - 若拿满所有奖励且特斯拉市值达到8.5万亿美元,马斯克在特斯拉的股票价值将超过2.4万亿美元,其目前身价约为4900亿美元 [7] - 2025年奖励方案与2012年和2018年相比,市值增量门槛大幅提高至每档5000亿美元,最低为股东创造的总价值目标为7.5万亿美元 [6] 股东大会其他重要信息 - 特斯拉董事会将审查关于投资xAI的下一步行动,因虽然有多数股东投票支持,但也有相当多的人弃权 [8] - 马斯克透露有信心在未来几个月内,FSD功能能够使司机在开车时同时发短信,并预估FSD在一些海外市场的审批会有进展 [10] - 特斯拉将于2026年4月开始量产Cybercab [11] - 马斯克认为机器人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远超手机,目前Optimus的生产成本约为每台2万美元 [11] - 特斯拉需要廉价和节能的芯片用于机器人,马斯克暗示或许值得与英特尔谈一谈,此消息刺激英特尔股价盘后短线拉涨超2% [11]
两轮加注小马智行,卓源亚洲林海卓:投资小马智行就像1996年投英伟达
IPO早知道· 2025-11-07 08:45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小马智行于2025年11月6日以股票代码02026在港交所完成双重上市,截至收盘总市值约539亿港元 [3] - 公司此前于2024年11月27日以股票代码PONY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通过IPO和同步私募共筹集约4.52亿美元,创下当年美股自动驾驶领域最大规模IPO [6] - 美股上市后吸引了柏基投资、方舟投资、富达投资、威灵顿资产管理、公爵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积极买入 [7] 投资方背景与投资逻辑 - 卓源亚洲作为最早投资机构之一,在2016年和2021年两轮加注小马智行,并将此投资内部定义为"在1996年投资英伟达" [4][5] - 卓源亚洲创始团队与小马智行创始人彭军、楼天城均为清华校友,机构与公司均于2016年诞生于清华大学FIT实验室 [4][5] - 投资自动驾驶的核心逻辑在于其能解放人类的"第三空间"(出行空间),一二线城市人群每日通勤约2小时,自动驾驶将重构社会行为范式,使耗散精力转化为创造性时间 [6] 行业技术前景与团队背景 - 自动驾驶技术被认为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生活社会形态,其价值在于对出行空间的解放 [6] -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楼天城早在2011年就提出BFS广度优先搜索算法与D*算法在未来自动驾驶发展中具有重要用途 [5] - 公司团队从清华大学和硅谷起步,经历了行业早期淬炼,具备全球技术及商业化布局能力 [5] 投资机构其他布局 - 卓源亚洲专注于集成电路及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除小马智行外还投资了中科时代、清微智能、沐曦集成电路、百川智能、瑞莱智慧等众多AI企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