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

搜索文档
跨省结盟:6大万亿城央探索“错位共生”商业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0:23
万亿城央新质商业发展联盟 - 六大万亿GDP城市中心城区(佛山禅城、重庆渝中、长沙天心、苏州姑苏、常州天宁、成都武侯)组建全国首个聚焦中心城区商业协同的联盟 [1][2] - 联盟通过"错位共生"机制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局,各区特色优势有所区分,避免重复招商 [3] - 联盟成立近一年来成效显著:禅城组织考察交流项目超30家次,成员区在禅城投资项目超40个,佛山商业品牌到联盟城市拓店超10个 [2] - 联盟构建跨区域商业协同网络,串联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中部六大核心消费区,形成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圈的商业枢纽网络 [3] 广东连锁经营行业现状 - 2024年广东连锁TOP100企业实现销售规模5376亿元,同比下降1.1%,门店规模18.8万间,同比增长7.1% [4] - 连锁经营上市企业主营业务毛利总额310亿元,同比减少4.2%,平均毛利率35.7%,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达五年最低值 [4] - 行业正重点培育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体育经济等新兴经济体系,推动突破传统商业框架 [4] 消费新趋势与场景化消费 - 消费升级迈入新阶段,场景化消费价值凸显,如苏超比赛单日拉动超3亿元消费 [4][5] - 从哈尔滨冰雪经济到淄博烧烤再到苏超爆火,印证文体旅融合场景创造新需求的价值 [5] - 万亿城央联盟是对消费新趋势的积极回应,跨区域协同将产生"1+1>2"效果 [5] 禅城区商业发展成果 - 2024年禅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11亿元,同比增长1.4% [7] - 2024年一季度接待游客344.43万人次,同比增长15.57%,旅游总收入37.36亿元,同比增长47.54% [7] - 成功引进首店24家,抖音、得物等大型平台落地,万象天地、金铂总部、山姆会员店等商业巨头入驻 [7] - 推出"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IP,举办100多场特色文化活动 [7] 禅城区商业支持政策 - 对新引进连锁总部最高支持千万元,对首店落地、连锁扩店最高支持百万元 [7] - 鼓励引进多元业态、建设连锁总部基地、成立连锁经营产业发展基金 [7] - 计划优化连锁、首店政策,为商业成长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7]
首衡高碑店市场:夏日经济“热”力全开 超级“菜篮子”购销两旺
搜狐网· 2025-07-18 10:20
京津冀农产品交易中心运营情况 - 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标杆项目,年交易额超1400亿元,服务北方13个省市自治区4亿人口[1] - 市场每日运营繁忙,拥有8700余家商户,运输车流量大,短驳车高效穿梭于商户间[1] - 市场年交易量达1910万吨,具备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功能,云南叶菜等品类日均进场量稳定[2] 夏季水果交易亮点 - 西瓜品类日均走货15-20吨,高峰期可达30吨,采用"一看二拍三感受"的质量验收标准[1] - 桃类交易区日均出货20车(每车2.5吨),高峰期近30车,货源来自河北易县、山东蒙阴等核心产区[1] - 进口水果区以泰国金枕榴莲、山竹等品类为主,采取亲民价格策略吸引采购商[2] 供应链保障体系 - 建立"产区货源锁定+冷链物流温控+应急仓储"三位一体供应保障机制应对夏季高温多雨[2] - 冷链物流系统高效运转,确保新鲜果蔬夜间持续配送至终端市场[2] - 市场定位为"汇聚天下 造福民生"的农产品流通超级枢纽,强化京津冀区域民生保障功能[2]
复旦大学携手复旦微电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科研成果转化,构建校企协同新机制 助推集成电路产业升级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8 08:57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复旦大学与复旦微电子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标志着校企双方在科研协同、技术转化、机制共建等关键领域迈入深层次合作新阶段 [2] - 协议签署由复旦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彭慧胜与复旦微电子集团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沈磊代表双方完成 复旦大学、杨浦区、企业董事会及行业组织代表共同见证 [2] 合作框架与方向 - 双方将围绕"平台共建—科研攻关—人才协同"三大方向构建系统化合作框架 依托复旦大学在集成电路学科领域的研究基础与人才优势 [4] - 合作聚焦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与工程化验证环节 推动科技成果从"论文阶段"走向"应用场景" 打通产学研协同链条 [4] - 协议设立专项机制支持联合团队组建、实验资源共享与项目协同推进 提升高校科技成果工程化能力与企业创新效率 [4] 校企合作意义 - 复旦大学表示此次签约是推动校企合作机制化、制度化的重要探索 将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5] - 复旦微电子集团强调此次合作是对校企协同探索的系统性深化 为EDA工具、工程平台、行业标准等关键方向的联合攻关奠定制度支撑 [7] 论坛核心议题 - 论坛以"自主之芯 协同之道"为主题 讨论协同机制构建、产业生态演进与技术底座发展等议题 [9] - 与会代表认为芯片产业处于结构重塑与生态再造关键阶段 推动协同从理念走向机制、从技术走向平台是自主生态建设的核心任务 [9] 未来合作规划 - 双方将持续推动科研成果在真实产业场景中的落地转化 探索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工程能力的有效衔接路径 [9] - 目标构建更加开放、协同、高效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体系 [9]
【省医保局】全省医保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榆林召开
陕西日报· 2025-07-18 08:25
医保重点工作推进会议 - 会议采用"现场观摩+座谈交流"形式 全面检视上半年工作成效并部署下半年任务 [1] - 省医保局局长苏红英主持会议并讲话 [1] 上半年医保工作成效 - 改革性任务加快落地:省级调剂金制度稳妥实施 支付方式改革深入推进 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持续释放红利 [2] - 专项工作成效显著:完成医保基金专项整治国家审计整改 开展药品追溯码打击骗保行动 保障基金安全 [2] - 常态化工作有序推进:完善三重保障制度 强化"三医"协同发展 加强两定机构管理 [2] - 信息化取得突破:实现线上年度清算 落地即时结算改革 开通"医保钱包"等便民应用 [2] 下半年重点工作部署 - 统筹发展与安全:健全筹资机制 推进基金智能监控 扩大药品追溯码应用 加快公立医院集采货款线上结算 [3] - 统筹全局与局部:加强基金运行分析 防范赤字风险 强化跨部门协同机制 [3] - 统筹当前与长远:确保"十四五"收官 谋划"十五五" 优化两定机构监管制度 [3] - 统筹稳健与进取:稳定待遇清单制度 推进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扩大药品比价功能应用 [3] 会议组织与参与 - 实地观摩榆林市医保智能监控中心 中医医院等创新案例 [4] - 省医保局领导班子 各统筹区医保局负责人及省市干部参会 [4]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大家谈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河南日报· 2025-07-18 07:31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 构建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机制,需系统化顶层设计,实现政策与资源协同分配,突出教育先导性、科技主导性和人才创造性优势 [2] - 当前高等教育存在四大"卡点":评价体系偏重论文数量、成果转化不畅、人才供需错配、协同创新不足 [2] 河南农业大学的改革探索 - 聚焦"三农"改革,发展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推动科教产深度融合 [3] - 启动"名校名企融合创新战略",深化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国家级科教融合联合体(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 [3] - 通过"校院谷"教学科研融合改革,联合11所高校和13家科研机构,打造一体化创新平台 [3] 人才引进与培养策略 - 引进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自主培育1名,全职院士达5名,居全国农业高校第三 [4] - "百名英才汇农大"行动通过"融合牌""事业牌""开放牌""情感牌"四维引才,强化校企院合作与高能级平台支撑 [4] 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 - 布局国家战略相关科技攻关,深化与中国农科院及头部企业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联合实验室 [4] - 推行"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建设高水平中试基地,加速技术落地 [4] - 创新"科技小院""助农天团"服务模式,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开展"头雁"培训及继续教育 [4]
甘肃能源降本助半年预盈超8亿创新高 “风光水火”并举在运装机754万千瓦
长江商报· 2025-07-18 07:24
从半年度数据看,2023年以来,公司已经实现了归母净利润三连增。 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增长,甘肃能源将其归列为两个因素,一个是降本,另外一个是重组标的甘肃电投 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常乐公司")并表。 甘肃能源是一家主营"风光水"发电的清洁能源公司,常乐公司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调峰火电项目公司,重 组常乐公司后,公司成为了"风光水火"并举的综合电力能源公司。 近期,甘肃能源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储备了腾格里沙漠大基地新能源项目。2024年 底,公司"风光水火"在运控股装机容量约754万千瓦。 近年来,甘肃能源坚持稳健分红策略,年度分红率略超30%。 净利两个季度稳增长 甘肃能源经营向好趋势延续。 大型综合电力能源企业甘肃能源(000791)(000791.SZ)经营业绩继续稳增长。 根据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甘肃能源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亿元—8.3亿元,较上年同期继 续保持增长,且创了历史同期新高。 2024年度,常乐公司实现的扣非净利润为17.14亿元,完成率达150.75%。 今年上半年,常乐公司经营状况如何?目前,甘肃能源尚没有披露,外界不得而知。 今年上半年,煤炭价格下行,包 ...
罗浮山下四时春——解码“岭南名郡”惠州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网· 2025-07-18 07:09
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 - 惠州拥有1400多年建城历史,融合中原与岭南文化,苏东坡寓惠期间创作500多篇诗文并推动民生工程,成为城市文化金名片[3] - 丰湖书院作为宋代广东四大书院之一,现常态化开展"丰湖讲堂"等文化活动,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4] - 惠州打造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聚集非遗馆与文创店,推进罗浮山中医药产业园项目以推广中医药文化[6] 红色基因与区域经济 - 东江纵队纪念馆修葺后重新开放,惠州通过命名地标、辑录史料等方式传承红色精神[10] - 惠东县高潭镇转型红色旅游小镇,马克思街、列宁街等景点吸引游客,开发文创产品提升体验[11] - 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中,低冚村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11] 海洋经济与产业升级 - 大亚湾石化区聚集中海壳牌、恒力石化等企业,形成全球石化产业高地,750万吨资源在园区内流转[16] - 惠州发展深海养殖与海洋装备产业链,实现黄唇鱼人工繁殖放归,构建"蓝色粮仓"[17] - 2023年惠州GDP突破6000亿元,电子信息与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6%和17.9%,向万亿级产业集群迈进[17] 历史底蕴与现代产业融合 - 惠州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推动白马窑青瓷等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旅结合[12] - 大亚湾畔LNG项目与石化产业协同发展,延续海洋贸易传统,谱写海丝新篇章[19]
创新开放,链博会“更”上层楼(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8 06:46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在北京开幕,展期5天 [4] - 链博会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连续举办3年 [4] - 本届链博会呈现国际范更足、创新味更浓、"链接度"更高等特点 [4] 国际参展情况 - 共有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境外参展商占比35%,较上届提升3个百分点 [5] - 欧美参展商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50%,美国参展商数量较上届增长15% [5] - 参展企业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170多个境外团组前来观展洽谈 [5] - 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首次参展并带来十多家中国供应链伙伴 [5] - 苹果与本土供应链伙伴共同参展,展示绿色智能制造等成果 [5] - 百胜中国首次发布"百胜和羹发展计划",将协同餐饮业产业链各方 [5] 创新成果展示 - 预计展期将有超过100项首发首展首秀,比上届增加10% [7] - 230多家首次参展的中外新伙伴参展,包括英伟达、施耐德、欧莱雅等跨国公司 [7] - 贝特瑞发布最新研发的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加速高能量密度硅基负极材料商业化 [8] - 先进制造链展区首次设置创新链专区,展示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全链条过程 [8] - 首次举办"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专区,集中发布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场景 [8] 产业合作成果 - 吉星汽车链博会首日拿下400台醇氢重卡大单,销售额超2亿元 [9] - 先正达集团旗下中化化肥与索尼协生农法、亳药集团签约建设中草药生态种植示范基地 [9] - 展会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企业对接,打造"找朋友"模式3.0版本 [9] - 将举办70多场专题活动,首次成立各链条展商联盟 [10]
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乡村发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7-18 05:49
项目背景 - 谢径安·传化农创村由萧山区政府和传化集团共建,由谢家村、径游村、安山村组成 [1] - 3个村过去是薄弱村,人均收入只有全区的一半 [1] - 传化集团于2021年5月进驻,拥有20余年农业发展经验 [1] 发展模式 - 采用"政企村农"多主体协同发展模式,政府提供政策保障,企业发挥市场运作优势 [3] - 前端抓科技、后端抓流通、中间带动农民参与 [2] - 与10多家科研机构合作选育优良番茄品种并推广 [2] 项目进展 - 2023年6月集中动工,2024年1月正式运营 [2] - 已建成农创中心、植物科学中心、数字种苗工厂、创梦农场等设施 [2] - 数字种苗工厂2024年出产优质种苗5000万株,带动种植面积超万亩 [2] 经济成效 - 吸引39家企业入驻,新增年产值超1亿元 [3] - 直接带动村民增收超1500万元,3个村子经营性收入达465万元 [3] - 公益服务村民超1.6万人次 [3] - 村民朱春一家通过慈善大棚计划,两个棚一年收入达3万元 [2] 未来规划 - 计划3-5年内引入200家企业,培育大量村民创业项目 [3] - 目标带动2000人就业,实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 [3]
“中外合璧”强链条(走进链博会)
人民日报· 2025-07-18 05:44
供应链创新与环保解决方案 - 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旗下浆纸业集团与德国巴斯夫、中国都佰城合作研发"零塑"水性阻隔食品包装纸,具备无塑、可回收、可降解、可堆肥等环保特性,同时保持防水、防油、可热封、可微波加热等性能 [1] - 该创新产品可为咖啡、茶饮、外卖餐饮具等行业提供绿色环保包装解决方案,响应产业绿色转型要求 [1] - 浆纸业集团强调从治理结构、产业布局到社会责任实践全面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1] 智能穿戴与虚拟现实技术 - 智能穿戴设备企业PICO推出搭载高通空间计算芯片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可实现深度互动体验,包括历史场景模拟和动作捕捉 [2] - 高通展示多款与中国企业小米、雷鸟、影目合作研发的终端产品 [2] - 高通计划在智能终端、智能汽车、物联网等领域深化跨行业产业链协同,加强与中国伙伴合作 [2] 汽车技术本土化与智能出行 - 博世连续三年参展链博会,重点展示能源动力、运动智控及驾驶辅助等领域的本土化成果 [3] - 博世与中国地平线公司合作开发新一代多功能摄像头项目,获得多家全球和中国车企青睐 [3] - 博世坚持"根植本土、服务本土"战略,强化在华研发与制造能力,构建智能出行供应生态 [3] 跨国企业在华发展与合作 - 美国康宁公司在中国建立覆盖研发、生产、服务的全价值链体系 [3] - 日本住友电工与中国苏科环保共建中日环境技术产业中心平台 [3] - 德国瓦克公司将张家港基地扩建为全球最大有机硅工厂之一 [3] - 跨国企业通过打破壁垒、深度融合实现协同创新,把握全球产业链变革机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