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就业
icon
搜索文档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加快释放政策红利——当前各地稳就业观察
新华社· 2025-06-07 08:55
产业带动就业 - 华润怡宝(河源)万绿湖饮料有限公司去年新招技术人员130名,目前一期项目仍有20至30人岗位缺口,二期规划落地后岗位需求将持续增长 [2] - 河源市水经济产业园2024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7个,新增用工人数约7000人,预计2025年新项目投产后新增就业岗位约1.2万个 [2] - 晋江市巧妈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前几个月产品销售和用工数量同比增长30%左右,公司现有员工300多人 [2] - 晋江鞋服、纺织、食品和建材等产业集群加速崛起,2024年一季度新增经营主体1.28万户,同比增长超37%,超34万户经营主体形成就业与产业良性互动 [3] 政策支持稳岗扩岗 - 河北石家庄耐力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人社惠企贷"享受2.9%利率优惠,节省数十万元利息,新增30个用工岗位 [4] - 2024年3月人社部新政策将小微企业最高授信额度由30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并降低利率水平 [4] - 河北省前4个月发放"人社惠企贷"120亿元,帮助2896家企业实现稳岗扩岗促就业 [4] - 成都武侯区青年创业园为创业者提供免房租物业费支持,韩烨公司获得政府40万元奖励,目前带动50人就业,计划今明两年再吸纳10名高技术人才 [6] 技能培训提升就业 - 内蒙古呼和浩特由政府出资请培训机构免费培训劳动者,培训后6个月内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的课时补贴上浮50% [7] - 深圳市水贝社区就业驿站开设24个AI技能应用课程,截至2月末累计开展"AI夜校"培训126期,培训3156人次 [8] - 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训已超12000人次,未来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共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生态圈 [8]
前4个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 民营经济活力持续提升
经济日报· 2025-06-06 06:03
民营经济整体表现 - 前4个月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高于全国企业0.9个百分点,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达71.3% [1] - 民营经济涉税经营主体户数同比增长7.6%,占全国涉税经营主体比重达97.6% [3] 分行业表现 - 制造业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增速比全国同行业快1.8个百分点 [1] - 高技术产业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5%,增速比全国同行业快1.6个百分点 [1] 就业贡献 - 截至4月底民营经济缴纳养老保险费人数占全部企业职工缴费人数的79.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1] - 民营经济缴费人数同比增长0.9%,较全部企业平均增幅高0.2个百分点 [1] 政策支持效果 - 前4个月民营经济纳税人享受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相关减税降费及退税3518.8亿元,占总额64.6% [2] - 税务总局联合7部委推出10项服务举措,优化跨部门事项办理流程(如企业迁移登记、参保缴费等) [2] 发展动能 - 民营经济在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中表现积极,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1] - 新办经营主体持续增长,反映政策效应释放和经济活力提升 [3]
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四稳: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新浪财经· 2025-06-05 12:10
经济形势与政策部署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提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四稳"目标 [1]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1][2] 经济表现与结构亮点 - 工业生产、服务业、内需和出口保持较快增速,经济展现韧性 [2] - 前4个月家电、通讯器材零售额增速超20%,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8.2% [2] - 4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10%,新能源汽车、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升级加速 [2] 就业市场与政策支持 - 1-4月城镇新增就业快于时序进度,调查失业率均值5.2% [3] - 一季度发放稳岗资金35.2亿元,就业补助资金238亿元,稳岗扩岗专项贷款1563亿元 [3] - 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超1000万人次,推出养老、家政等专项培训计划 [3] 金融支持与企业融资 - 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结构性工具利率降0.25个百分点 [4] - 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3万亿元同比增11.9%,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6.3万亿元同比增15.1% [4][5] - 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2%,环比降0.1个百分点,同比降0.5个百分点 [5] 内需扩张与投资布局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 [6] -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文旅、养老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发展冰雪经济等新业态 [6]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向民间资本推介交通、能源等领域优质项目 [7] 金融政策创新与工具 - 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扩至8000亿元,利率由1.75%降至1.5% [8] - 新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领域 [8] - 推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政策工具聚焦扩量、降价和创新三大方向 [8] 企业服务与就业保障 - 人社部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开展失业人员集中帮扶行动 [10] - 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动态归集就业信息,推广"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 [10] - 央行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流程,在利率和担保费率上加大支持力度 [11][12] 政策协同与长效机制 - 国家发改委完善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加强政策预研储备 [13] - 常态化做好政策工具箱系统集成,提高调控前瞻性和协同性 [13]
招聘用人不拘一格,提供“全周期”就业服务保障——稳就业,江苏国企这样出招
新华日报· 2025-06-05 07:08
江苏省属国企稳就业举措 - 江苏省属国有企业构建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从岗位供给到能力提升,从特殊群体帮扶到产业人才储备,彰显"顶梁柱"担当 [1] 人才培养前置 - 江苏农垦集团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科研创新平台,设立农垦奖学金和高校农垦班,提前锁定优质生源,与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 采用"条线化培训+定制化培养"模式,开办"苏垦新锐"训练营提升新员工适岗能力,一年落实就业岗位431个 [2] - 金陵饭店集团与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合作设立"金陵优才班",3年累计培养人才超100人,首届学员已顺利入职并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 [3] - 与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共建金陵酒店管理学院,累计培养人数突破100人 [3] 就业见习机制 - 江苏省设计集团通过见习基地安排专业带教老师指导,帮助天津大学硕士生杨阳顺利转正 [4] - 构建高校开放日、专场宣讲会、招聘双选会等立体化招聘体系,设立"优秀见习生直通制度"实现多方共赢 [4] 多元化招聘渠道 - 苏盐集团通过官网、智联招聘等线上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对紧缺专业人才开通"绿色通道",过去一年引进126名人才,其中35名硕士在储能研发核心岗位 [6] - 创新"导师带徒"平台,帮助跨行业人才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 [6] - 苏豪控股集团重组后开展三次大型校招,创新名校优生"直通面试"模式,累计招收2024届毕业生216人 [6] - 发布总经理助理级高级岗位吸引清华、北大等名校博士生,已与100多名2025届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 [7]
四个故事看稳就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5 05:56
就业服务创新 - 呼和浩特市突破传统招聘会时空局限,将就业服务融入夜市场景,吸引52家企业提供上千个岗位,氛围轻松且人流量大[9] - 在商圈、庙会等人流密集场所举办"小而美""专而精"招聘会,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10] - 内蒙古目前已建成零工市场、零工驿站153家,日均服务500多人,提供低价餐饮、住宿及职业信息介绍等服务[20] 新能源产业发展 -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形成储能、光伏、氢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吸引远景动力、隆基绿能等龙头企业落地投产[11] - 产业园常住人口1.4万人,特色商业街逐步成形,吸引餐饮、商超等商户入驻,产业转型带动就业增长[12] - 政府提供安家补贴、生活补贴等政策支持,零碳产业园已有81人获各类补贴611.4万元[12] 职业技能培训 - 包头市社区针对全职宝妈开展瑜伽、家政服务、收纳整理等技能培训,去年帮助400多名居民实现技能提升与稳定就业[15][16] - 全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每年补贴1000万人次以上,聚焦重点群体和供需矛盾突出领域[16] 零工市场建设 - 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场提供食堂帮厨、保洁等稳定岗位,月收入达七八千元,并解决住宿问题[19] - 市场提供共享厨房、休闲娱乐室及免费水电供暖,日均服务500多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
瞭望 | 合力同心稳就业
搜狐财经· 2025-06-04 14:23
就业形势与政策背景 - 2025年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 同比增加5万人 4月调查失业率5.1% 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就业为"四稳"工作首要任务 要求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1][2] - 劳动力市场需求下滑与结构性矛盾凸显 需防范行业性区域性失业风险 [1] 企业岗位扩容政策 - 国务院明确实施岗位开发计划 重点方向包括重点领域/行业/城乡基层/中小微企业 [4] - 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力军作用 扩大生产制造与民生服务领域就业空间 [4] - 支持头部企业/平台企业/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扩就业 [5] - 一季度阶段性降失业保险费为企业减成本456亿元 稳岗资金发放58.8万户次企业共35.2亿元 [5] - 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累计发放超6400亿元 稳定岗位530多万个 [5] 职业技能培训部署 - 人社部联合财政部实施三年"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每年补贴超1000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 [6] - 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 落实差异化补贴 [6] - 开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绿色经济/低空经济等领域专项培训 [7] - 组织在岗培训与转岗培训 提升劳动者职业可持续性 [7] 重点群体就业保障 - 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兜底帮扶 [8] - 扩大以工代赈与公益性岗位 稳定3000万脱贫人口务工规模 [9] - 落实"两优惠三补贴"政策(贷款优惠/税收优惠/培训补贴/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强化就业援助 [9]
稳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28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 - 稳步增加居民收入是激活消费引擎、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1]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实际增长5.1%,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1] - 202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实际增长5.6% [1] -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例偏低,预期不稳制约消费增长 [1] 稳就业措施 - 增加就业岗位需加大对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增强就业吸纳力 [2] - 加快培育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新就业形态岗位 [2] - 灵活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2] - 针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跨区域劳务协作 [2] 拓宽增收渠道 - 稳定资本市场,推动"长钱长投",提升资本市场回报率 [2] - 丰富普惠金融产品,引导居民合理配置金融资产 [2] -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 - 增加知识产权收益为代表的新型财产性收入 [2] - 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释放财富效应提振消费 [2] 中低收入群体保障 - 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3] - 当前社保缴费高、覆盖面不均、替代率低问题突出 [3] - 部分城镇劳动者未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3]
“乘数效应”背后的金融力量
金融时报· 2025-06-03 09:54
金融支持稳就业政策导向 - 金融系统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1] - 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并助企稳岗扩岗 通过创业担保贷款和"稳岗贷"模式提升服务质效 [1] 企业稳岗与就业联动机制 - 民营企业及中小微企业作为就业主力军 支持其发展直接促进就业稳定 [2] - 金融管理部门引导商业银行提升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 通过纾困政策实现稳岗扩岗 [2] - 湖北集成"六贴一惠"政策包 构建"担保贷+稳岗贷+信用贷"体系 小微企业授信额度达5000万元 [2] - 四川"技改专项贷"推动100余家工业企业技术升级 创造超万个就业岗位 [2] - 河北"人社惠企贷"2024年1-4月发放120.66亿元 帮助2896家企业实现稳岗扩岗 [3] 专项贷款实施成效 - "稳岗贷"专项贷款累计为8万家小微企业发放超6400亿元贷款 稳定扩大530万个岗位 [4] - 中国银行合肥分行为合肥高歌公司提供100万元"稳岗贷"授信 解决科技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4] 创业支持与融资创新 - 建行重庆巴南支行为轻资产科技企业提供200万元信用贷款 通过绿色通道解决订单违约风险 [6] - 创业担保贷款采用"政府+银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三方联动模式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6] - 湖南省调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通过扩范围、降门槛、优机制支持重点群体创业 [6] - 重庆市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至600万元 2019-2024年累计发放331亿元 直接扶持18.5万人创业 [7] - 江西德越铝业获5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建成5条生产线 年产值达3亿元 直接带动就业79人 [7]
就业“引擎”轰鸣!广东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近35万人
就业举措与经济增长 - 广东通过一系列就业举措为提振消费提供支撑,就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1] - 一季度广东城镇新增就业34.86万人,同比上升9.3%,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低于全国水平 [1] - 就业机会增加带动劳动者收入提升,进而增强消费能力并形成经济增长良性循环 [6] 高校毕业生招聘计划 - 广东推出"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目标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2][3] - 春季招聘会提供超5万个岗位,覆盖人工智能、医疗、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 [2] -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五"有"政策(就业补贴、创业扶持等),高层次人才可享三"好"待遇 [3] 技能培训与就业增收 - "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计划2025年培训超78万人次 [4][5] - 一季度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1万人次,补贴标准800-3600元/人 [5] - 技能培训显著提升劳动者收入,例如母婴护理员单笔收入达15800元,收纳师月收入达7000元 [4][5] 产业与就业服务联动 - 招聘会联动全国8城(北京、上海等)及全球人才,重点挖掘现代产业新岗位 [2] - 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下沉,建设就业驿站和零工市场帮扶困难群体 [5] - 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并稳定岗位 [5]
把企业发展好就是最大的稳就业
金融时报· 2025-05-29 11:16
"人才是美的第一资源,这是我们一直秉承的理念。美的在全球拥有超过400家子公司、38个研发中心和 44个主要制造基地,业务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作支撑。"方洪波告诉《金融 时报》记者,"目前美的员工近20万人,加上在国内拥有8000家核心供应商,上下游加起来促进100多万 人就业。" 在方洪波看来,"重视人才就要想办法留住人才,如果员工不舒心,企业就没办法很好发展。" 怎么做?美的从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着手。据了解,美的创始人何享健个人出资超百亿元在北滘建 设和祐国际医院;方洪波积极推动美的集团与顺德区合作引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初中、高中;美 的在总部园区建了一个ALSO商业区,旁边有公寓,大学生可以拎包入住。 作为拥有16000名员工的实业集团,传化集团的做法是加强职工技能培养。"我们除了广纳贤才,还把现 有员工素质提升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每年投入超过1亿元用于职工技能培养,帮助大家适应新的工作 环境和要求。在科技创新主战场,我们坚持每年增加50%的科技投入,让更多职工敢创新、想创新、能 创新。"徐冠巨说。 入职12年,先后在传化旗下多个公司轮岗历练,从一名技术研发人员逐步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