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债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成交额超33亿元,信用债ETF基金(511200)冲击6连涨
搜狐财经· 2025-06-17 13:55
规模方面,信用债ETF基金最新规模达135.82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截至2025年6月17日13:29,信用债ETF基金(511200)上涨0.04%, 冲击6连涨。最新价报101.05元。 流动性方面,信用债ETF基金盘中换手24.84%,成交33.78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6月16日,信用债ETF基金近1周日均成交82.45亿元。 份额方面,信用债ETF基金最新份额达1.35亿份,创近3月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信用债ETF基金近9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3.75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65.46亿元,日均净流入达7.27亿元。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6月16日,信用债ETF基金成立以来最大回撤1.04%,相对基准回撤0.24%。回撤后修复天数为26天,在可比基金中回撤后修复最快。 费率方面,信用债ETF基金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信用债ETF基金(511200)主要跟踪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选取的底层债券均为上交所上市的发行规模较大、主体评级AAA级的信用债,发行主体多为 资质优秀的央国企,成分券剩余期限分布在0-30年 ...
信用债ETF博时(159396)冲击5连涨,连续11天净流入,机构:信用债的票息价值具备确定性
搜狐财经· 2025-06-16 11:23
市场表现 - 信用债ETF博时(159396)上涨0 04%,最新价报100 98元,冲击5连涨 [3] - 盘中换手7 39%,成交6 81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55 16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行业展望 - 下半年高波动震荡市中信用债票息价值具备确定性,信用风险整体可控但估值波动可能放大 [3] - 理财净值平滑整改加速可能导致需求端阶段性扰动,短期供需错配或存在阶段性行情 [3] 产品规模与份额 - 最新规模达93 71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前1/4 [3] - 最新份额达9289 51万份,创近3月新高,位居可比基金前1/4 [3] 资金动向 - 近11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7 82亿元,日均净流入1 62亿元,最高单日净流入7 02亿元 [3] - 连续20天获杠杆资金净买入,最新融资余额55 00元 [3] 收益与风险指标 - 成立以来最长连涨3个月,月盈利概率68 75%,持有3个月盈利概率100% [4] - 近1个月夏普比率1 05,排名可比基金前2/4,最大回撤0 89%,回撤修复天数26天 [4] 产品特性 - 管理费率0 15%,托管费率0 05%,均为可比基金最低 [4] - 今年以来跟踪误差0 009%,跟踪精度居可比基金第一,紧密跟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 [4]
华源晨会-20250615
华源证券· 2025-06-15 22:34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不同行业信用利差整体小幅压缩,少部分行业利差大幅走扩,信贷需求偏弱但社融增速平稳,医药 AD 诊疗有望迎来重磅进展,金属新材料库存持续去化铝价强势运行,公用环保十五五电量宽松电力趋紧且氢能试点工作开展,北交所已受理 25 家 IPO 且下周重点关注广信科技新股申购 [2][6][7][9][13][19][24][30] 固定收益 信用分析周报 - 本周传统信用债发行量、偿还量、净融资额环比上周均增加,资产支持证券净融资额环比增加,AA 主体产业债发行利率大幅下行,AA+主体金融债发行利率大幅上升 [6] - 本周信用债成交量环比增加 4580 亿元,换手率整体上行,收益率整体下行,5 - 10Y 等中长端表现好于短端,不同行业信用利差整体小幅压缩,少部分行业利差大幅走扩 [6] - 本周有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出现负面舆情,如展期、主体和债项评级调低、实质违约等 [7] - 本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 9309 亿元,央行开展 8582 亿元逆回购操作,实现全周净回笼 727 亿元,DR001 由周初的 1.33%回升至 1.45% [7] - 建议继续关注收益率 2%以上的流动性较好的 3 - 5Y 产业债和高票息城投债、银行二永债机会 [2][7] 2025 年 5 月金融数据点评 - 5 月新增贷款 6200 亿元,社融 2.29 万亿元,5 月末 M2 达 325.8 万亿,YoY + 7.9%;M1 YoY + 2.3%;社融增速 8.7%,新增贷款同比少增反映信贷需求偏弱及隐性债务置换影响 [2][9] - 5 月 M2 增速环比平稳,M1 增速回升,社融同比多增,社融增速平稳,主要银行长期限定期存款利率降幅较大,对信用债利好 [2][9][10][11] - 看多收益率 2%以上的 5Y 信用债,攻守兼备,利差或进一步压缩,2025 年债市投资需关注股票及可转债投资机会和港股银行 [12] 医药 - 本周医药指数上涨 1.40%,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达成战略研发合作协议,总金额 53.3 亿美元,中国生物制药预告近期有标志性重磅对外授权交易,看好中国创新药出海潜力 [13] - 阿尔兹海默症创新口服化药琥珀八氢氨吖啶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建议关注通化金马,东诚药业用于诊断阿尔兹海默症的核素药物 APN - 1607 已与 CDE 进行 NDA 前的沟通交流 [15] - 建议关注创新药械、出海、国产替代、老龄化及院外消费、高壁垒行业等方向,本周建议关注组合为信立泰、华纳药厂、热景生物、三生制药、昆药集团 [16][17] 金属新材料 铜 - 美国 5 月 CPI 不及预期,铜价回落,海外铜库存转移继续,国内铜库存去化,受矿震影响,卡莫阿 - 卡库拉铜矿 2025 年产量指引下调约 15 万吨,本周铜下游需求小幅回落 [19][20] - 认为铜价短期维持震荡,金融属性更值得关注,建议关注紫金矿业、洛阳钼业、金诚信、西部矿业 [20] 铝 - 氧化铝运行产能回升,现货价格回落,电解铝库存持续去化,现货偏紧,支撑铝价上涨,铝价上行空间或受限于淡季需求及挤仓缓解,维持 2.0 - 2.1 万元/吨的判断,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1] 锂 - 锂价底部承压,部分锂盐厂开始减停产,但矿端未明显减产,碳酸锂周度产量仍环比增长,当前处于锂需求淡季,维持刚需采购为主,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22] 钴 - 本周国内钴价小幅上涨,下游维持刚需采购,6 月份刚果金或有政策变化,关注政策变化带来的反弹机会,关注相关企业 [22] 公用环保 电力 - 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间,全国电力供需由局部紧张转为紧平衡与平衡,双碳战略下中期维度煤电利用小时或向下,十五五煤电电量及其增速核心与全国用电增速以及年度光伏新增装机有关 [24][25] - 后续三产、城乡居民用电占比持续提升、电动车等新兴用电主体大规模发展将推动最高用电负荷快速增长,传统电源在保证能源安全上的作用不可或缺,重点推荐和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6] 氢能 - 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行业有望逐步向成熟阶段迈进,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7] 煤炭 - 进口煤连续 3 月同比下降,全年进口有望减量,国内低煤价有望持续抑制印尼煤及澳煤进口,国内煤炭进口供给改善信号明显 [28][29] 北交所 - 员工持股计划 + 产业背景资金等多方代表参与广信科技战略配售,6 月 17 日启动招股,发行价 10 元/股,拟发行股份 2000 万股,发行市盈率 7.59 倍,2025H1 公司预计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30] - 关注全球市场关税贸易和外部局势混乱对北交所的影响,市场可能继续震荡盘整,建议机构投资者稳扎稳打不追高,全年整体乐观,建议关注不同类型标的 [31] - 本周北证 50 指数有放量下跌趋势,市场指数周度下跌 3.11%,日均成交额回升到 328 亿元,科创板和北证 A 股整体 PE 估值有所回落,创业板 PE 有所回升 [31][32] - 本周 1 家公司提交注册,6 家公司已受理,下周北交所将审议 2 家公司 IPO 申请 [32][33]
资管一线 | 鑫元基金黄轩:政策宽松空间尚存 债市仍具备趋势性上行潜力
新华财经· 2025-06-14 09:53
基金经理黄轩的投资策略 - 以信用债为底仓配置并结合利率债波段交易策略实现收益增强 [1][2] - 中短债基金运作逻辑与投资框架高度契合,近两年利率债波段交易持续盈利 [2] - 利率债交易对短期政策信号敏感,信用债投资侧重长期企业资质挖掘 [2] - 通过分散投资和工具创新应对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及国内环境变化 [1][3] 债券市场展望与操作策略 - 短期内债券市场大概率维持窄幅震荡,采取"逢跌加仓、遇涨减持"波段策略 [1][5] - 全年视角分析债市仍具备趋势性上行潜力 [1][5] - 一季度两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年化收益率为-2.89%,中短债策略更适应当前市场 [5] - 政策宽松空间未完全释放,未来降息可能创造阶段性机会 [5] 风险管理措施 - 信用债投资采取极端分散策略,严格控制单券持仓比例 [3] - 利率债交易遵循快进快出原则,通过买卖长久期利率债调整产品久期 [3] - 新产品引入国债期货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初步显现平滑组合波动效果 [4] - 强化传统风险规避手段如降低久期、加入信用风险缓释条款 [4] 产品创新与行业趋势 - 国债期货在公募基金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仅少数机构用于利率债基套期保值 [4] - 近两年新产品逐步纳入国债期货工具,旧产品合同多未涵盖 [4] - 中短债产品在窄幅震荡市中因适度久期和灵活性展现优势 [5]
2025年中期信用债展望:供求支撑下的波段与品种增厚
华泰证券· 2025-06-06 18:52
报告核心观点 - 下半年利率或延续震荡市,信用债供需关系略好,中短端需求好于长端,供给以央国企产业、国股行二永债为主,关注科创债扩容等机会,信用利差有下行机会但空间不大且波动多,建议票息策略+波段操作>品种选择>信用拉久期>杠杆,重点关注城投、二永、地产板块 [1] 信用债策略 - 今年信用债走势分两阶段,1 - 3 月中旬债市调整、信用利差走阔,3 月下旬至今资金面改善、信用利差下行,中短久期下沉策略最优 [14] - 信用环境上,短期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低位,化债政策使城投风险可控,但长期主体信用资质差异或拉大,产业债和二永债再融资较顺畅;宏观上全球和国内经济有不确定性,债市震荡、扰动多 [16] - 供给整体偏平,净供给以央国企产业债、国股二永债为主,关注科创债扩容,5 月科创债发行加速,金融科创债占比 62%,非金企业科创债占 38% [17] - 信用需求有增量但增速放缓、扰动多,存款搬家使理财债基有增量,但银行问题和股债跷板效应带来扰动 [26] - 机构行为方面,理财整改偏好存单和短久期信用债,债基规模有波动且不稳定,沪深做市信用债 ETF 规模增长快,保险保费增长慢、配置需求减弱 [27] - 资金面上半年波动大,后续中性,下半年降息概率降低,预计降准一次,资金面宽松空间有限,息差杠杆空间狭窄 [33] - 信用债估值上,3 - 5 年利差相对较高,信用利差有下行机会但空间不大且波动多,建议票息策略+波段操作>品种选择>信用拉久期>杠杆 [35][37][38] 城投债 - 城投转型迈入深水区,发债平台业务复杂,或存定价分歧,产投平台发行票面利率有溢价 [2][43] - 地区上,广东、湖北、江苏、河南等中低等级中短久期品种,山东、河南中高等级短久期品种可重点挖掘 [2] - 策略上,传统城投债中短久期安全边际强但利差低,建议逢调整买入;转型主体中业务现金流稳定性一般的以 3 年内期限品种挖掘为主,长久期注重区域资源垄断性等 [2] 金融债与品种 - 高等级二永债可随利率波段交易,负债端稳定机构逢调整增配,1 - 3 年优质城农商行可适当下沉挖掘,TLAC 非资本工具关注扩容及比价机会 [3] - 券商、保险债交易活跃度低,以逢高配置为主,私募永续债关注 2 年以内主流城投等品种配置机会,消金小微类 ABS 可品种挖掘,公募 Reits 兼顾一二级机会 [3] 产业债 - 25Q1 产业债盈利修复、经营现金流改善,但行业分化持续,汽车等业绩较好,地产等盈利偏弱 [4] - 震荡市建议对央国企拉长久期配置、优质民企中短久期挖掘、优质主体品种挖掘,重点关注基本面稳健或改善的行业 [4] - 地产方面,若政策支持加码,下半年地产修复弹性有望提升,地产债建议以中高等级 3 年内地产国企债配置为主 [4]
信用债ETF博时(159396)成交额超20亿元,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6-05 12:03
信用债ETF博时(159396)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5日11:30,信用债ETF博时上涨0.02%,最新价报100.78元 [2] - 盘中换手率25.49%,成交20.03亿元,近1月日均成交26.66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2] - 最新规模达78.85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前1/4 [2] - 最新份额达7829.71万份,创近3月新高,位居可比基金前1/4 [3] 资金流动与杠杆情况 - 近4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3.10亿元,日均净流入7755.82万元,最高单日净流入1.25亿元 [3] - 连续13天获杠杆资金净买入,最新融资余额55.00元 [3] 收益与风险指标 - 成立以来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涨跌月数比3/1,月盈利概率65.75%,持有3个月盈利概率100% [3]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0.89%,相对基准回撤0.10%,回撤后修复天数26天 [3] - 今年以来跟踪误差0.009%,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3] 费率与跟踪标的 - 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为可比基金中最低 [3] - 紧密跟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反映深市基准做市信用债市场特征 [2] 行业配置策略 - 地产债:销售复苏进程影响估值,可提前布局风险偏好较高资金,重点配置历史估值稳定的央企、国企及优质民企债券,适当博弈超跌房企估值修复机会 [2] - 城投债:稳增长背景下违约可能性低,仍可作为重点配置品种,短期信用风险无虞,策略可保持积极 [2]
【财经分析】城投债热度依旧 机构建议布局中长久期
新华财经· 2025-05-29 19:49
城投债市场表现 - 5月以来信用债整体走强,城投债收益率下行1BP至9BP,信用利差压缩1BP至8BP [2] - 3年至5年期城投债表现突出,AAA和AA+等级收益率回落6BP至9BP,利差收窄5BP至8BP [2] - 3年至5年期城投债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43%,比同期限产业债高出33BP [2] - 3年至5年期城投债存量规模达3.24万亿元,可选择范围较广 [2] 城投债供需分析 - 需求端:上周城投债TKN占比为77%,低估值占比由74%升至81% [4] - 期限结构变化:2年期以内占比由57%降至50%,3年至5年期占比增加5个百分点至24% [4] - 供给端:5月1日至25日城投债发行规模1815亿元,到期量2525亿元,净融出710亿元 [4] - 一级市场认购倍数达3倍以上的产品占比升至72%,接近2024年高点水平 [4] 投资策略建议 - 3年至5年期城投债信用利差仍有压缩空间,AA等级利差比1/4分位数高3BP至10BP [2] - 5年期AA+及以下等级城投债信用利差为43BP至80BP,比均值-1倍标准差高10BP至22BP [2] - 估值在2.3%以上的城投债规模为34818亿元,占比22.86% [5] - 建议关注山东、江苏、四川、河南、重庆、浙江等省份高估值个券 [6] 区域选择建议 - 经济大省如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省级、地级市与区县级平台较稳健,可布局5年期产品 [6] - 债务化解政策利好区域如重庆、天津等地平台可考虑3年至5年期产品 [7] - 产业基础强的地级市平台建议选择2年至3年期产品 [7]
信用债ETF天弘(159398)符合纳入债券通用回购质押库的标准,成交额超15亿元,暂居同标的产品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4:14
信用债ETF天弘(159398)市场表现 - 5月29日盘中跌0 05% 成交额超15亿元 换手率超26% 交投活跃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获资金净流入超5 7亿元 近10日有8日获资金净流入 [1] - 最新流通规模56 72亿元 符合纳入债券通用回购质押库的标准 [1] 信用债ETF政策动态 - 信用债ETF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拟于近日正式实施 [1] - 多家公募机构申报的信用债ETF符合条件 将被纳入回购质押库 [1] - 作为回购担保品的信用债ETF规模需超20亿元 [1] 信用债市场投资策略 - 国内信用市场或迎来增量资金涌入 驱使利差进一步收窄 [2] - 海外美元债市场受益于美债基准居高不下和参与主体超额收益 [2] - 债券市场预计以震荡为主 短端资金面下行速度放缓 DR001在1 5%附近震荡 [2] - 建议把握信用利差压缩机会 关注3年以上高等级信用债 [2]
公司债ETF易方达规模破100亿元 成首只百亿基准做市公司债ETF
中证网· 2025-05-28 10:43
信用债ETF市场发展 - 首只百亿交易所基准做市公司债ETF诞生 截至5月27日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511110)规模达103亿元 成为全市场第4只百亿信用债ETF [1] - 全市场11只信用债ETF年内净流入近600亿元 总规模超1300亿元 较去年末激增150% [1] - 首批8只交易所基准做市公司债ETF于年初成立 2月前后陆续上市 截至5月27日净流入367亿元 最新规模586亿元 [1] 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表现 - 该ETF自上市以来日均成交额28亿元 净流入73亿元 规模从不到30亿元增至103亿元 在同类8只产品中持续领先 [1] 信用债ETF产品优势 - 基准做市公司债ETF信用风险相对更低 跟踪效率相对更高 [2] - 为配置型投资者提供便捷信用债投资方式 交易型机构可结合国债期货等工具构造丰富策略 小资金投资者可低门槛参与一篮子信用债投资 [2]
【财经分析】“热行情”背后的“冷思考”:信用债择券需审慎
新华财经· 2025-05-27 22:02
产业债表现分化 - 产业债整体表现弱于城投债,5月以来银行间信用债市场收益率小幅波动,中债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AAA)3M期限稳定在1.67%,3年期下行1BP至1.81%,5年期回落1BP至1.94%,而(A)1年期下探2BP至7.11% [2] - 产业债发行主体2024年收入同比增速回落至-1.79%(2022年、2023年分别为9.54%和1.27%),净利润同比增速收缩至-10.47%(2022年、2023年分别为-2.68%和1.93%),净利率降至3.84%(2022年、2023年分别为4.19%和4.22%) [2] - 2025年一季度产业债发行主体收入同比增速为-1.83%(2023年一季度、2024年一季度分别为4.61%及0.02%),净利润同比增速为0.71%(2023年一季度、2024年一季度分别为3.42%及-4.15%) [2] 行业风险与分化 - 纺织服装、轻工制造等行业内外需偏弱,地产链延续筑底调整,盈利承压 [3] - 地产景气下行拖累建筑工程、建筑材料、钢铁、化工行业,建筑工程板块2024年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双降,资产负债率上升,建筑材料板块收入与利润双降,水泥需求下滑价格回落,玻璃产能出清不及预期 [3] - 建筑行业新签合同额、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为负,但头部建工央企新签合同增速高于行业均值,市占率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 [4]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关注高景气央国企产业债和龙头民企产业债,对回款压力大的民营建筑企业及股东支持力度较小的区域国企保持谨慎 [4] - 产业债收益率整体低于城投债,建议重点把握5年期以上品种久期行情,关注综合、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央国企隐含评级AA+及以上等级的长债机会 [4] - 可挖掘永续债和私募债品种利差,央国企永续债融资能力强且不赎回风险低,部分永续债具有税收优势,免征企业所得税 [4] 科创债发展动态 - 5月科创债发行规模达3205亿元,金融机构为主要发行人,银行发行规模1900亿元,非银金融机构225.6亿元,非金融科创债1079.4亿元(占5月非金信用债发行规模的19.5%) [5] - 约九成科创债发行主体外部评级为AAA,央企科创债规模占比57%,地方国企28%,公众企业和民企占少数 [5] - 银行发行的3年期科技创新债券票面利率1.6%至1.7%,高于同期国债收益率逾10BP,私募基金积极认购以增厚组合收益并缓解资产荒压力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