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搜索文档
中小股东罢免董事长:ST路通通向何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0 17:53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无锡报道 11月8日,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通视信"或"ST路通")发布2025年第二次临时 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本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罢免邱京卫董事职务的议案》《关于罢免付新悦董 事职务的议案》《关于补选谈文舒先生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等三项议案,其余议案 (包括对多项内部治理制度的修订议案)均未获得通过。 公告显示,本次股东大会现场会议召开的实际时间为2025年11月7日17:45。与此前公告会议通知中所告 知的时间(15:00)有所延迟。股东大会现场,公司董事长邱京卫在开场陈述约1个小时左右后,宣布取 消本次会议并离开会议现场,后经全体独立董事推选并经现场出席股东举手表决通过,由独立董事黄远 征主持,会议得以继续。 然而,近年公司业绩表现则乏善可陈,公司业绩已经连续四年亏损。2021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亏损 0.15亿元、0.18亿元、0.37亿元、0.57亿元。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营收6291.90万元,同比下降 26.68%;归母净利润-3626.91万元。 对于这样的业绩表现,有人看到风险,有人看到机会。2025年1月 ...
ST路通澄清:公司认为股东大会决议合法有效!此前董事长宣布会议延期后遭罢免
搜狐财经· 2025-11-10 08:57
11月9日,ST路通(300555)公告,11月8日,公司披露了《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等公 告,11月9日公司关注到有媒体在非官方披露渠道的公众平台发布相关信息,特此澄清:公司认为本次 股东大会决议合法有效。 公告显示。公司于10月22日披露《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明确本次现场会议召 开时间为11月7日(星期五)下午15:00,股东大会的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 11月7日下午,公司前任董事长、原会议主持人邱京卫无正当理由宣布拟取消本次会议并离开会议现 场,会议现场秩序需重新组织。 11月7日17:45,现场股东大会继续,出席本次股东大会现场会议的股东及股东代理人共计20名,代表股 份共计3000.5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0029%。 业绩方面,ST路通营收已连续两年下滑;扣非净利润则连续6年亏损,且亏损金额基本上呈扩大趋势。 2019年至2024年,其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9.41万元、-543.5万元、-2707万元、-2420万元、-4440万 元、-6145万元。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291.9万元,同比下降26.68%;归母净利润亏损3626. ...
4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亮红灯”
证券日报· 2025-11-10 06:58
本报记者 杨笑寒 例如,安华农险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及2025年二季度法人机构风险综合评级 (分类监管)结果均为C类,主要原因为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风险。华汇人寿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也显 示,因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监管部门于2022年一季度将该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由B 类变为C类。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介绍,在公司治理方面,三会一层(股东会、董事会、 监事会和管理层)运作不规范、董监高履职存在瑕疵、关联交易占比高或披露不全等问题在未达标险企 中较为普遍。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财险")实现了成功"摘帽",其最 近一期风险综合评级由C类升至B类。 根据监管规定,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包括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综合评级3个 指标。保险公司须同时满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 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三项指标,才能被认定为偿付能力达标。其中,风险综合评级由监管部门评定, 险企在每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需按要求披露最近两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 具体来看,在已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 ...
156家险企最新偿付能力扫描:4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亮红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0 00:11
行业偿付能力总体概况 - 共有156家保险公司披露了偿付能力报告 其中4家偿付能力不达标 1家成功改善评级[1] - 偿付能力达标需同时满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1] - 在84家已披露报告的财产险公司中 29家风险综合评级在A类及以上 其中6家达到AAA级 52家在B类及以上 3家为C类[1] - 在72家已披露报告的人身险公司中 31家风险综合评级在A类及以上 其中8家达到AAA级 40家在B类及以上 1家为C类[2] 不达标公司具体情况 - 4家偿付能力亮红灯的险企其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已达标 问题主要出在风险综合评级上[2] - 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风险 例如安华农险和华汇人寿均因公司治理相关问题被评为C类[3] - 公司治理风险在三会一层运作不规范 董监高履职存在瑕疵 关联交易问题等方面较为普遍[3] 公司改善案例与资本补充路径 - 华安财产保险风险综合评级由C类成功升至B类 实现摘帽[3] - 华安财险通过成立专项工作组 实施精细化管理 优化业务结构 提升投资风控能力 整改监管问题等举措有效遏制经营下滑[4] - 保险公司可通过发行次级债 资本补充债券等债务性工具 或股东增资 发行优先股等股权性工具补充资本[4] - 资产证券化 保险连接证券等新型工具以及探索特色化路径是中小险企补充资本的可选方向[4]
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三部曲之二:2018年被特拉华州法院否决的558亿美元方案浅析
新浪财经· 2025-11-09 00:16
薪酬方案概述 - 2018年1月特斯拉为埃隆·马斯克设计了一套不领取传统工资、全部报酬与长期业绩挂钩的薪酬方案 [1] - 方案包含12个行权阶段,每阶段需同时达成市值增长500亿美元和特定的营收或利润目标,每完成一阶段可获公司总股本1%的股票期权 [1] - 若所有目标实现,马斯克最高可获得558亿美元(约4000亿元人民币)收益,该方案被视为公开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潜在薪酬机会,比同行薪酬计划中位数高出250倍 [1] - 方案要求的市值增长目标为达到6500亿美元,特斯拉在马斯克领导下市值一度突破1万亿美元,触发了兑现条件 [1] 法院判决与争议 - 2024年1月30日特拉华州衡平法院法官凯瑟琳·麦考密克否决了该薪酬方案,判决源于一位持有9股特斯拉股票的小股东提起的派生诉讼 [2] - 法院审查重点聚焦于薪酬方案批准程序的公正性和信息的充分披露,而非质疑马斯克创造的价值 [3] - 法院认定马斯克为特斯拉的"控制股东",因此相关交易需适用更严格的"完全公平"标准,特斯拉董事会负有举证责任 [3] - 法院发现批准过程存在严重缺陷,薪酬委员会成员与马斯克有长期密切的个人和职业关系,无法进行真正的"针锋相对"的谈判 [4] - 法院认为2018年提交给股东的代理声明存在重大信息遗漏,未能充分披露马斯克的参与程度及董事会成员与其关系,导致73%的股东支持投票不产生法律效力 [4] - 法院从实质公平角度质疑,认为作为持股21.9%的大股东,马斯克已有足够动力推动增长,无需额外激励,且方案条款与"留住马斯克"的目标相矛盾 [5] - 尽管特斯拉在2024年6月股东大会再次投票通过该方案,但法官在12月裁决中明确表示股东投票无法产生批准效果,坚持程序正义 [5] 法律框架与公司治理启示 - 判决关键法律基础是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第141条确立的"董事会中心主义"原则,赋予董事会管理公司事务的广泛权力,但需履行对公司的诚信义务 [6] - 法院判断特斯拉董事会未能履行诚信义务,具体表现在董事会独立性缺失、决策过程缺乏公平性以及信息披露不充分 [6][7] - 此案凸显了在创始人影响力巨大的公司中维护董事会独立性和程序正义的重要性,程序正义与实质结果同等重要 [8] - 案件明确了存在控制股东时,相关交易需适用更严格的司法审查标准,对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具有重要警示意义 [8] - 案件展示了派生诉讼作为股东权利保护机制的有效性,小股东成功挑战巨额薪酬方案体现了公司治理制衡机制 [9] - 案件对高管薪酬设计提出平衡性要求,需兼顾激励价值创造、避免过度稀释股东利益以及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0] - 案件可能推动公司治理规范演进,上市公司将更重视薪酬委员会实质性独立,董事会与高管的"亲密关系"将受更严格审查,股东投票前的信息披露要求将更严格 [11] 后续影响与行业展望 - 特斯拉已表示将向特拉华州最高法院提起上诉,但法律专家普遍认为推翻原判可能性较小 [10] - 作为直接反应,马斯克已宣布计划将特斯拉的注册地从特拉华州迁至得克萨斯州,反映了企业家对公司注册地法律环境的高度选择性 [10] - 对于初创企业和科技公司,此案启示是如何在保持创始人动力的同时确保良好的公司治理平衡,未来类似薪酬方案的设计和批准程序将更注重程序正义 [11] - 案件反映了关于高管薪酬的社会辩论,即薪酬应体现创造的价值,但过高薪酬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司法干预表明即使"物有所值"的薪酬若程序不当也会受挑战 [11] - 随着ESG因素关注增强,案例中强调的程序正义和股东权利保护原则可能对全球公司治理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12]
批准了,给马斯克1万亿美元,特斯拉股东:不能眼睁睁看他离开
搜狐财经· 2025-11-08 19:05
薪酬方案通过 - 特斯拉股东于2025年11月7日投票通过了一项价值1万亿美元的激励方案,旨在授予马斯克,该方案被认为是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手笔 [1] - 该薪酬方案并非立即支付的现金,而是与公司未来业绩表现挂钩的股票奖励,马斯克需达成一系列高标准的经营指标才能全额获取 [5] - 方案通过票数很高,但股东支持背后更多是出于防御心理,意在留住马斯克,避免其离开引发市场恐慌 [12] 马斯克对公司的重要性 - 董事会明确表示马斯克角色至关重要,其领导力关系到公司未来方向、技术创新以及投资人的信心 [3] - 马斯克若分心其他业务或彻底转向其他赛道,特斯拉将立即陷入不确定性,公司股价近年已随其个人动态频繁波动 [3] - 公司承认马斯克是“关键风险点”,表明特斯拉目前仍是一个“单核驱动”的系统,其个人对公司的稳定与发展影响巨大 [10] 薪酬方案的绑定与约束作用 - 方案形成强绑定关系:公司依赖马斯克,而马斯克也必须依靠达成公司的高业绩目标来实现个人收益 [7] - 目标设定极高,要求公司规模再翻数番甚至数倍,旨在通过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来吸引并约束马斯克 [5] - 合同目标一旦设定,即成为可被外界监督的规则,即使马斯克天性不喜欢约束,也需在规则框架内运作 [8] 公司治理的挑战 - 部分机构投资者对巨额奖励方案不满,担忧公司治理的底层逻辑,即公司过度依赖个人而非健全的制度与人才梯队 [10] - 董事会成员与马斯克关系密切,被质疑决策独立性,这种“亲密董事会”可能影响其监督职能的有效性 [10] - 公司治理模式被视为“看人下菜”,现代企业应避免这种过于依赖个人的不稳定结构 [12] 激励效果与马斯克的专注度 - 马斯克的兴趣驱动源于“第一性原理”和“改变世界”等宏大命题,巨额财富对其直接激励作用可能有限 [12] - 马斯克同时运营多家公司并涉足政治、AI监管等领域,其时间和精力能否全力投入特斯拉存在不确定性 [14] - 市场对方案通过表示认可但内心并不完全踏实,认为马斯克的专注度是合同难以解决的“人心”问题 [16] 资本市场的反应与长期风险 - 资本市场反应现实:巨额方案可能稳定股价,但任何“可能失去控制”的迹象都会引发市场立即回调 [16] - 长期依赖个人情绪与兴趣的企业模式存在可持续性问题,制度建设的滞后使得公司系统稳定性不足 [16] - 特斯拉未来需建立能独立运作的管理体系,若重大决策始终依赖个人是否有空、有兴趣,公司将难以真正成熟 [18] 未来业绩目标与市值挑战 - 马斯克要获取1万亿美元奖励,公司业绩需达到极高水准,其目标市值需与英伟达(当前约4-5万亿美元)媲美甚至超越 [20]
江苏利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续聘2025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的公 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1-08 08:24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公司计划取消监事会,并将监事会的职权移交至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53] - 相关《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及《董事会议事规则》将进行相应修订 [16][48][53] - 此次公司治理结构变更为特别决议议案,需提交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审议批准 [23][53] 2025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续聘 - 公司拟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 [2][9][10]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末累计职业风险基金及职业保险赔偿限额合计超过2亿元 [2] - 202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费用为130万元,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为30万元 [8]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公司已完成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的登记,向8名激励对象授予215万股限制性股票 [37][39][40]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12.55元,公司共收到激励对象缴付出资额26,982,500元 [40][42] - 该激励计划预计产生的总摊销费用为2,564.95万元,将在限售期内分期确认 [44]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11月26日召开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审议包括取消监事会在内的多项议案 [20][21][22] - 股东会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 [21][24] - 股权登记日定于2025年11月25日收市后,会议地点位于公司江苏省宜兴市行政楼董事会会议室 [21][26][29]
“分手费”9.24亿元!A股公司董事长被抓后宣布离婚,辞去所有职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07:49
公司控制权及股权变动 - 公司实际控制人黄国荣与吴新艳解除婚姻关系 并就股份分割事宜达成安排 [1] - 股份分割后 吴新艳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6856.8万股股票 占总股本的31.9461% 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 [5] - 黄国荣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3022.2万股股票 占总股本的14.0806% 吴新艳通过此次分割合计获得约3790万股公司股票 按公告日收盘价24.38元/股计算 对应股权市值约9.24亿元 [5] 公司管理层重大调整 - 黄国荣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总经理职务 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6][9] - 董事会选举吴新艳担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 并聘任其为公司总经理 任期至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 [9] - 吴新艳出生于1982年 大专学历 自2016年12月起任公司董事 并负责公司综合中心业务 [9] 公司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染料中间体、农药和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9] - 2025年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9亿元 同比增长33.78%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19.71万元 同比增长25.13% [9] - 截至公告日 公司股价年内累计涨幅已超过55% [10]
马斯克的万亿薪酬,谁在反对
汽车商业评论· 2025-11-08 07:08
马斯克薪酬方案投票结果 - 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马斯克的薪酬方案以75%的股东高票通过[4] - 在不含马斯克本人15%持股的投票中,该方案正式落地[5] - 最终计票结果预计几天后公布并提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6] 薪酬方案具体内容与目标 - 该薪酬方案将使马斯克在未来10年内获得多达4.237亿股特斯拉股票,折算下来相当于每天赚取2.75亿美元[9] - 方案要求特斯拉市值增至8.5万亿美元、售出100万台类人机器人以及获得1000万份公司自动驾驶软件的付费订阅用户[10] 支持方案的主要力量与理由 - 预测市场PolyMarket和Kalshi给出的方案通过概率分别为94%和91%[18] - 摩根士丹利旗下Counterpoint Global支持该方案,认为让马斯克与公司利益紧密挂钩符合特斯拉及其股东的最佳利益[22][23] - 嘉信理财(持股0.56%)支持该方案,认为其"兼顾了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23][24] - 巴伦资本(持股0.39%)支持方案,创始人强调没有马斯克的不懈努力就没有特斯拉[25][26] - 特斯拉董事会将方案上升到"公司存续"高度,董事长警告若计划被否决马斯克可能会离开公司[27][29] 反对方案的主要力量与理由 -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持股1.12%)反对,担忧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并与特拉华州法院此前批评审批程序"存在严重缺陷"的裁决相呼应[40][43][44] - 美国最大公共养老基金CalPERS反对,认为该薪酬方案"高出几个数量级",会"进一步将权力集中在单一股东手中"[40][48] - 代理顾问机构ISS与Glass Lewis反对,认为方案规模过大且可能稀释其他投资者持股[40][49] - 反对者批评这不是"按绩效付费",而是"按不受制约的权力付费",并反映了贫富差距问题[38][39] 舆论博弈与关键反转 - 市场一度传闻嘉信理财将投票反对,引发散户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上以"准备转移持仓"相胁[56][57] - 面临舆论压力,嘉信理财最终明确表态全力支持马斯克的薪酬方案,并发布声明解释此前推迟决定是为了恪守流程[55][60]
潞化科技董事会审议通过内控及关联交易管理制度修订等议案 全部议案获全票通过
新浪财经· 2025-11-07 20:58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潞化科技(维权),证券代码:600691)于2025年11月7 日发布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当日以通讯会议方式召开的董事会审 议通过了包括制定内控管理制度、修订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及多项内部规章在内的多项议案,所有议案均 获全体董事一致同意,无反对或弃权票。 据公告披露,本次董事会会议的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公司章程》相关规定。会议通 知及议案已于2025年11月3日通过电子邮件及专人送达等方式向全体董事发出。会议于2025年11月7日以 通讯方式召开,应到会董事9人,实际到会董事9人(马军祥、朱壮瑞、孙燕飞、赵哲军、孙晓光、高峰 杰、王东升、李文华、金安钦),参会人数符合法定要求。 多项议案获审议通过 关联交易管理制度修订案尚需提交股东会 本次董事会共审议通过三项议案,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关于制定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的议案》 。该议案旨在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提升 风险防范能力,表决结果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二是《关于修订 <公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