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型开放

搜索文档
拓外贸出口动能向优向新 引外资中国市场磁吸力强
中国发展网· 2025-07-26 17:07
中欧班列与外贸数据 - 自2013年以来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中欧班列突破3万列,发送货物近300万标箱,占全国开行总量三成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 [1]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占出口总值60% [1] 民营企业表现 - 民营企业上半年进出口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外贸比重57.3% [3] - 装备制造业产品占民营企业出口半壁江山,船舶、汽车、专用装备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达谊恒精密机械向海外发运无尘搬运机器人,Auto-craft与上海时的科技签署10亿美元eVTOL采购协议 [3] 外资企业动态 - 上半年外资企业进出口6.32万亿元同比增长2.4%,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 [5] -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第二基地在南京开工,特斯拉储能电站落户上海临港,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产 [6] - 外资企业贡献中国近7%就业、1/7税收、约1/3进出口、1/2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8] 贸易结构与区域分布 - 上半年对美国进出口同比下降9.3%,但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3.0%,对欧盟出口增长6.6% [4] - 货物和服务贸易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1.2% [4] - 中国对单一国家贸易依存度已降至个位数,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4] 政策与行业活动 -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20项政策举措,包括扩大开放和提高投资促进水平 [6] - 第三届链博会吸引英伟达首次参展,空客携10家合作伙伴展示大飞机产业链 [6] - 麦当劳联合中国供应商启动"中国再生农业计划",中泰产业链协同展示榴莲供应链 [6] 挑战与展望 - 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下半年外贸稳增长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7] - "抢出口"效应带动工业生产回升,但美国关税政策仍存不确定性 [7] - 出口需求存在提前透支情况,中美经贸摩擦将持续考验出口韧性 [7]
证监会:三大确定性为保持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提供基础和条件|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7-25 22:09
资本市场发展态势 - 资本市场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但具备三大确定性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宏观政策预期的确定性、中国资产估值修复的确定性 [2] - 证监会系统需集聚稳的力量和进的动能以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服务经济回升及中国式现代化 [2] 市场稳定与改革措施 -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健全稳市机制,加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前瞻性,强化预期引导 [2] - 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推动科创板改革落地,推出创业板改革一揽子举措,持续创新债券及期货产品服务 [2] 上市公司质量与监管 - 从资产端和资金端固本培元: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落实"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严防利益输送和财务造假 [2] - 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并精准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同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3] 内部治理与队伍建设 - 深化重点问题整治:完善"过紧日子"制度,改进监管服务,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3] - 强化反腐败工作:推进证券发行审核领域腐败专项治理,堵塞制度漏洞,加强公权力监督 [3] - 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严管厚爱,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锻造"三个过硬"监管铁军 [4]
证监会明确今年下半年工作重点
搜狐财经· 2025-07-25 19:13
记者7月25日从中国证监会获悉,证监会日前对下半年工作进行部署,提出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 势,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从资产端、资金端进一步固本培元,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精准 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 在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方面,证监会将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强化监管协同,提高科技监管能 力,提升执法质效,坚决惩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坚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防止一刀切、简单 化,切实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 围绕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证监会将统筹化解处置房企债券违约风险和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 新模式,稳步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严厉打击私募违法违规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此外,证监会还将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系统研究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实施路径, 稳妥有序抓好自主开放重点举措落实落地,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持续拓展资本市场跨境合作 新空间。(记者刘羽佳、刘慧) 在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方面,证监会将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 子举措,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聚焦从资产端、资金端进一步 ...
赵一德在省开放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强化大局意识 发挥自身优势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7-25 08:24
开放发展政策部署 - 全省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抓手构建全域开放体系,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 - 将扩大开放作为强陕兴秦的关键一招,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1] 外贸拓展措施 - 实施"陕耀全球"拓市场抓订单活动,引育外向型企业,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2] - 聚焦航空制造、汽车零部件、高端煤化工等重点领域提升产业外向度 [2] -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序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2] 开放枢纽建设 - 提升西安国际陆港发展能级,加快塑造中欧班列经济圈 [2] - 完善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 [2] 开放平台优化 - 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 [2] - 强化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等品牌展会功能 [2] 开放服务保障 - 优化开放环境,扩大制度型开放,筑牢安全屏障 [2] - 提升开放通道和平台能级,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2]
去年平均每月超800家外企落户,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开放的深圳“拥抱”全球投资者
深圳商报· 2025-07-25 00:52
外资加速涌入深圳 -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获批在深圳筹建分行 新增一家欧资银行 [1] - 2024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738家 同比增长21.7% 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2] - 2024年1-2月深圳实际使用外资81.6亿元 同比增长16% [2] 全球巨头加大投资 - 8家商协会和36家外资企业近80位代表在深考察 包括10家世界500强企业 [2] - 新加坡星展银行对深圳农商银行追加投资15.96亿元 累计投资超88亿元 [2] - 西门子追加投资10亿元在南山建设研发制造基地 [2] - 法国德高集团落户深圳 从洽谈到注册不到40天 [2] 重点外资项目落地 - 法雷奥(深圳)智能制造中心在宝安落成 [2] - 沃尔玛、开市客、老佛爷等外资企业在深开新店 [2] - 壳牌全球首个光储充放一体超充站开业运营 [2]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 - 2024年5月出台《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提出20条举措 [3] - 2025年1月发布《利用外资奖励计划实施细则》 [3] - 2025年3月发布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 [3] 重大平台示范效应 - 2024年前海合作区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 同比增长7.4% 占全市60.4% [5]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10年累计使用外资382亿美元 占广东自贸区67% [5] 未来开放方向 - 2025年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0亿元以上 [5] - 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开放 [5]
这场事关全岛封关的发布会为何令人激情澎湃
海南日报· 2025-07-24 11:16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时间及意义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展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1] -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标志着建设进入成型起势新阶段 [1][3] - 封关运作是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战略选择,体现中国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立场 [2]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封关后将实施"四个更加"政策:更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更宽松的贸易管理、更便利的通行措施、更高效的监管模式 [4] - "零关税"商品范围从1900个税目扩大至6600个,占比从21%提升至74% [4]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放宽,取消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60%的限制 [4] - 商务部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系统规范贸易管理 [4] 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效 - 5年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 [6] - 外贸依存度提升至35%,四大主导产业占GDP比重达67%,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 [6] - 封关硬件设施已通过验收,信息系统建成,正进行全流程压力测试 [7][8] 未来发展方向 - 重点落实"4532"战略:四大主导产业升级、"五向图强"打造新质生产力、离岛免税等"三篇消费文章"、建设人才和技术创新之岛 [12] - 封关运作后政策将聚焦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制度集成创新、构建双循环交汇点 [12] - 全岛封关是开放发展新起点,目标成为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14]
不负重托全力确保如期顺利封关运作
海南日报· 2025-07-24 11:15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意在通过"'一 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特殊监管模式,在全岛范围内实施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政 策制度,对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具有重大意义。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支持海南自贸港实施全岛封关运作,是我国积极支持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 措,充分说明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 大。同时,这也是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需要,可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新路径、积 累新经验。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国新办昨日举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释放出重磅消 息: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回望历史,1978年12月18 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海南自贸港在12月18日这一天 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具有重要象征意义,也是向世界展示我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的 ...
上海“自贸经验”的蓬勃脉动 80条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解放日报· 2025-07-24 09:48
制度型开放政策推进 - 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80条措施,目前已基本落地[1] - 国务院将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其中34条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43条推广到全国[2][7] - 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80条"聚焦航运便利化,优化国际中转集拼运作模式,带动洋山港国际中转集拼货物比例从12.6%提升到18.6%[3][4] 贸易效率提升 -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实施"区港一体化"模式,结合"一线径予放行"政策,汽车滚装船通关时间节省约一天半,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2] - 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整体作业时间减少50%,2024年完成3万标箱的国际集拼业务[3] - 2024年1-5月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超9000亿元,占全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比重超26%[3] 数字贸易发展 - 上海制定金融、贸易、航运三个领域的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降低企业合规成本[5] - 2024年上海数字贸易进出口达1095.3亿美元,同比增长4.9%[5] - 实施数字身份跨境认证与电子识别措施,实现外籍游客"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支付便利化全覆盖[6] 未来发展方向 - 支持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等措施推广到相关自贸试验区,优化电子支付服务等措施推广到全国[6] - 推动电信、互联网、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加大市场准入压力测试力度[7]
海南自贸港成形起势,开放中国的生动缩影(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7-24 06:03
海南自由贸易港成形起势,是开放中国的生动缩影。面向未来,中国将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 展,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4日 03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 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占全部商品税目的比 例达74%,比封关前提高了近53个百分点;对"零关税"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 效率的精准监管……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 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包括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更加便利 的通行措施和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随着封关政策准备就绪、软硬件条件全面完成,一个与国际接 轨、活力奔涌的现代化开放高地将加快崛起,持续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中国更高水平对外 开放树立新标杆。 与传统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相比,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型开放是更高水平 的开放。海南自贸港建设,正是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将为国内外企业带来更多商机与更稳 定的规则和 ...
时空观察丨以开放破壁垒 如何看待“海南模式”?
央视网· 2025-07-24 00:29
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解读 - 海南自贸港封关时间确定为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1] - 封关是指将海南岛全岛建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政策制度 [2] - 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海南与国际的联系将更加便捷 [2] 封关政策具体内容 - "一线"放开:海南自贸港与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实施自由便利进出举措 [2] - "二线"管住: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实施精准管理 [2] - 岛内自由: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 [2] - "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 [5] - 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5] - 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6] - 设置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 [7] 封关后变化 - "零关税"商品范围将由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约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 [13]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 [13] - 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以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动 [13] - 除部分货物外,大多数货物及人员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 [11] 政策意义 - 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 [14] - 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14] - 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海南 [16] - 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