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优势

搜索文档
兴业证券:煤炭业绩压力逐步释放 动煤分红韧性凸显
智通财经· 2025-05-16 15:52
行业周期与投资主线 - 煤炭行业处于新一轮周期的黎明前夜,短期煤价仍处于探底阶段但积极信号显现,结构性机遇逐步明朗 [1] - 动力煤非电需求有望持续释放动能,悲观预期有望修正 [1] - 炼焦煤受益于基建投资强劲发力,钢铁产业链"基建托底+地产筑底"修复格局成型,需求回暖趋势明确 [1] - 供给端成本支撑为行业筑底,当前煤价接近行业均成本线,龙头煤企凭借吨煤成本优势盈利能力稳健 [1] - 建议聚焦两大主线:业绩稳定高分红高股息煤企、具备显著成本优势且量增的煤企 [1] - 推荐组合包括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兖矿能源等8家公司 [1] 煤价与市场表现 - 2024年煤炭板块上涨4.4%,跑输上证指数8.3个百分点 [1] - 2025Q1板块跌幅扩大至10.6%,跑输大盘10.1个百分点 [1] - 2024年动力煤现货均价同比下滑11.3%,焦煤港口均价降11.1% [1] - 2025Q1动力煤现货价环比降12.2%,焦煤港口价环比降15.7% [1] - 2025Q1公募基金煤炭持仓市值环比减少35.9%至168亿元,低配幅度扩大至1.065% [1] 2024年报业绩与分红 - 2024年煤炭板块营收同比-3.7%至1374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7.5%至1530亿元,ROE同比降3.3pct至12.7% [2] - 动力煤归母净利润-7.4%,焦煤板块受价格拖累显著,归母净利润-51.9% [2] - 山西煤企因减产吨煤成本普遍上升,陕西煤业、山煤国际等成本控制优异企业毛利优势突出 [2] - 板块分红率逆势提升3.7pct至60.1%,中国神华分红率76.5%、陕西煤业65% [2] - 冀中能源、山煤国际等分红率同比提升超20个百分点 [2] 2025一季报业绩与成本 - 2025Q1板块营收同比-17%至284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29%至301亿元,毛利率环比降0.7pct至27.8% [3] - 动力煤归母净利润同比-24.1%,焦煤同比-54.6% [3] - 上市煤企整体产量同比+5.8%,销量仅微增0.4% [3] - 兖矿能源、平煤股份吨煤成本同比降幅超26%,多数企业成本降幅不及价格下滑速度 [3] - 仅新集能源因热值提升实现毛利增长 [3]
华鲁恒升(600426):夯实成本优势,产能扩张促增长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09 16: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格24.43元,当前价格20.03元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部分产品景气承压,公司内挖潜力降本增效、外拓市场提质增盈,逆势扩张促成长 [4] - 2025年Q1业绩同比承压,主要因产品价格下跌;部分产品景气承压但销量稳步增长,静待景气反转;公司夯实成本优势,多项目持续推进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260|34,226|34,290|35,863|37,027| |(+/-)%|-9.9%|25.6%|0.2%|4.6%|3.2%| |净利润(归母,百万元)|3,576|3,903|3,843|4,208|4,653| |(+/-)%|-43.1%|9.1%|-1.5%|9.5%|10.6%| |每股净收益(元)|1.68|1.84|1.81|1.98|2.19| |净资产收益率(%)|12.4%|12.6%|11.4%|11.5%|11.7%| |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11.89|10.90|11.07|10.11|9.14| [3]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19.88 - 31.21元,总市值42,528百万元,总股本/流通A股2,123/2,119百万股,流通B股/H股0/0百万股 [4] - 股东权益31,736百万元,每股净资产14.95元,市净率1.3,净负债率24.89% [4] 股价升幅 |时间|1M|3M|12M| |----|----|----|----| |绝对升幅|-8%|-5%|-29%| |相对指数|-6%|-6%|-35%| [4] 可比公司估值 |股票代码|股票简称|收盘价(元)|EPS(元/股)|PE| |----|----|----|----|----| | | | |2024A|2025E|2026E|2024A|2025E|2026E| |600309.SH|万华化学|54.50|4.15|4.70|5.64|13.13|11.60|9.66| |600989.SH|宝丰能源|16.06|0.87|1.62|1.86|18.46|9.93|8.66| |平均值| | | | | |13.13|10.77|9.16| [8] 2025年Q1业绩情况 - 营业收入77.72亿元,同比-2.59%,环比-14.09%;归母净利润7.07亿元,同比-33.65%,环比-17.20% [6] 2025Q1产品销量情况 - 销售产品258.97万吨,同比+22.92%,环比-5.53% [6] - 肥料、有机胺、醋酸及衍生物、新能源材料板块产品销量分别同比+36.74%、-1.03%、-7.97%、+22.73%,分别环比-3.91%、-11.12%、-20.68%、+1.90% [6] 2025Q1产品价格情况 - 肥料、有机胺、醋酸及衍生物、新能源材料板块吨收入分别同比-23.19%、-8.43%、-9.08%、-19.57%,环比-3.60%、-1.07%、+1.15%、-10.52% [6] 项目进展情况 - 2024年蜜胺树脂单体材料原料及产品优化提升项目、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己二酸装置相继投产;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已于25Q1投产 [6] - 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BDO和NMP一体化项目等在建项目如期推进 [6]
江西铜业(600362):冶炼端成本优势突出 Q1盈利彰显韧性
新浪财经· 2025-04-29 16:26
事件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6.11亿元,同比下降8.90%,环比下降10.40% [1] - 归母净利润19.52亿元,同比增长13.85%,环比下降1.2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4.76亿元,同比增长37.08%,环比增长7.04% [1] 金属产品价格与盈利水平 - 2025Q1上期所铜/金/银均价分别同比上涨11.4%/36.9%/32.8%,环比上涨2.7%/8.9%/2.5% [2] - 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4.40%/1.82%,分别同比提高1.12/0.35pct,环比提高1.17/0.24pct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多主要由于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相关处置损益变动所致 [2] 现金流与费用 - 2025Q1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5.58亿元,同比增加66.27亿元,主要系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增加所致 [3] - 期间费用率为1.22%,同比下降0.02pct [3]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5%/0.53%/0.31%/0.23%,分别同比+0.002/+0.08/+0.08/-0.18pct [3] 公司业务与成本优势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铜生产企业,形成以黄金和铜的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为核心的产业链 [4] - 年产铜精矿含铜约20万吨,年产阴极铜超过200万吨 [4] - 德兴铜矿单位现金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贵溪冶炼厂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冶炼厂,具有技术领先和规模效应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21/73.44/85.35亿元,分别同比-4.89%/+10.92%/+16.21% [5] - EPS分别为1.91/2.12/2.46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3/10.2/8.7倍 [5]
晨光生物(300138):25Q1业绩如期改善 全年趋势向上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财务表现 - 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6亿元,同比-0.92% [1] - 25Q1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183.69%,扣非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97.83% [1] - 25Q1毛利率14.16%,同比+5.95pct,归母净利率6.38%,同比+4.15pct [3] 业务分项表现 植提类业务 - 25Q1收入8.67亿元,同比+13.78%,毛利率提升2.15pct,毛利润1.75亿元,同比+27.31% [1] - 辣椒红色素收入同比+7%,辣椒精销量同比+100%带动收入+24%,叶黄素食品级销量+50% [2] - 花椒提取物销量+15%,甜菊糖苷销量+40%且收入突破8000万元(同比+55%) [2] - 番茄红素、水飞蓟素、姜黄素等营养药用提取物销量大幅增长 [2] 棉籽类业务 - 25Q1收入7.60亿元,同比-9.49%,毛利润0.4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通过严格执行对锁经营模式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2] 费用与盈利展望 - 25Q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72%/2.54%/1.58%/2.43%,研发费用率同比+1.10pct [3] - 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润3.65/4.57/5.64亿元,同比增速288.51%/25.18%/23.21% [3] - 当前PE对应14X/12X/9X(2025-27年) [3]
英科医疗: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业绩高增,剑指全球手套龙头-20250428
开源证券· 2025-04-28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高增,成本和产能优势显著,行业景气度高,维持“买入”评级;上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1/18.97/22.35亿元,EPS分别为2.49/2.94/3.4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0/7.6/6.5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95.23亿元(yoy + 37.65%),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yoy + 282.63%),扣非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yoy + 1239.10%) [6] - 分业务看,个人防护类收入86.00亿元(yoy + 39.16%),毛利率24.24%(+10.96pct);康复护理类收入4.58亿元(yoy + 15.64%),毛利率15.37%(+2.54pct);其他产品收入4.66亿元(yoy + 35.68%),毛利率20.52%(-1.73pct) [6] - 销售费用率3.03%(-0.61pct),管理费用率5.44%(-1.59%),研发费用率4.18%(+0.08%) [6] 一次性手套市场情况 - 预计2025年全球一次性手套销售量将达8293亿只,销售收入达136亿美元;丁腈手套疫情后增速领先且市场空间广阔,中国丁腈手套市场量价齐升前景可期 [7] - 需求端使用场景全覆盖,市场空间广阔;价格端供需关系改善,全球丁腈手套价格企稳回升;成本端原材料和燃料价格波动大,影响厂商经营,公司布局上游原料保障供应 [7] 公司产能情况 - 2024年一次性手套总产能达870亿只,同比增长5.33%,其中一次性丁腈手套产能560亿只,一次性PVC手套产能310亿只 [8] - 公司在国内拥有安徽淮北、安徽安庆、江西九江、山东潍坊、江苏镇江、山东淄博六大生产基地 [8] - 生产设备、技术、自动化程度多维度优势显著,标准丁腈手套生产线超1.6公里,设约500个控制点,良品率超99% [8] 财务预测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919|9,523|10,791|12,648|14,831| |YOY(%)|4.6|37.6|13.3|17.2|17.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83|1,465|1,611|1,897|2,235| |YOY(%)|-39.1|282.6|9.9|17.8|17.8| |毛利率(%)|13.7|23.6|20.3|20.8|21.0| |净利率(%)|5.5|15.4|14.9|15.0|15.1| |ROE(%)|2.4|8.4|8.4|9.1|9.7| |EPS(摊薄/元)|0.59|2.27|2.49|2.94|3.46| |P/E(倍)|37.7|9.9|9.0|7.6|6.5| |P/B(倍)|0.9|0.8|0.8|0.7|0.6| [9]
协鑫急了
虎嗅APP· 2025-03-07 08:01
硅料技术路线竞争格局 - 目前硅料主要分为棒状硅(通威、大全、新特)和颗粒硅(协鑫)两大阵营 [2] - 通威宣布新增1万吨/年粒状硅中试线,实质与协鑫颗粒硅技术相同 [3][4] - 协鑫担忧通威快速攻破其颗粒硅技术壁垒,但通威称技术路径存在实质差异 [5][6] 颗粒硅成本优势分析 - 2024年协鑫颗粒硅生产现金成本下降22.55%,Q4降至28.17元/公斤 [8][9] - 2024年上半年颗粒硅成本较大全能源棒状硅低12.4%,较新特能源低26.7% [10] - 当前颗粒硅均价36元/公斤,仅比棒状硅低1元/公斤,但成本优势显著 [11][12] - 协鑫预计2025年硅料需求140-150万吨,其50万吨产能可实现30%市占率目标 [14] 技术转型壁垒 - 颗粒硅核心技术专利由协鑫和REC掌握,自研周期需10年以上 [19][21] - 棒状硅设备无法复用颗粒硅生产,转型将面临重大资产减值 [23][25] - 通威等头部企业现有棒状硅产能庞大(通威85.5万吨/年),全面转型不现实 [27][29] 行业格局演变 - 颗粒硅凭借成本优势将逐步挤压棒状硅市场份额 [15][33] - 协鑫已彻底退出棒状硅业务,专注颗粒硅发展 [24] - 2025年中小棒状硅厂商可能被淘汰,但颗粒硅产能释放速度将影响淘汰节奏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