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整合
icon
搜索文档
重大事项点评启动极氪私有化,打造“一个吉利”
华创证券· 2025-05-08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电动化转型自2024年步入正轨、2025年加速,对四大品牌一体化整合有望降本增效带动量利齐升,产业链战略整合打造AI生态有望升级竞争力与商业模式,对未来业绩展望乐观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吉利汽车宣布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拟以2.566美元/18.5元或1.23股新发行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股极氪股份,或以25.66美元/185元或12.3股新发行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股极氪ADS,报价较极氪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3.6%,较过去3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20%,若私有化落实完成,极氪将成吉利汽车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 [2]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240,194|336,392|441,972|514,187| |同比增速(%)|34.03%|40.05%|31.39%|16.3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788|20,800|25,699| |同比增速(%)|213.32%|-11.09%|40.66%|23.55%| |每股盈利(元)|1.65|1.47|2.06|2.55| |市盈率(倍)|9.4|10.6|7.6|6.1| |市净率(倍)|1.8|1.6|1.3|1.1|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007,804.33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007,804.33万股,总市值1,691.10亿港元,流通市值1,691.10亿港元,资产负债率59.71%,每股净资产8.61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19.44/7.31港元 [5] 评论 - 深化落实《台州宣言》,实现一个吉利,私有化极氪推动资源整合与协同,消除重复研发投入,优化供应链与制造体系,降低成本,强化核心技术共享,提高竞争力 [8] - 交易估值合理,私有化极氪有望增厚公司利润,提升股东中长期利益,极氪当前总市值57.4亿美元/413亿元,收购报价下总交易估值65.2亿美元/470亿元,待收购交易估值22.4亿美元/161亿元,占比34.3%,预计2025、2026年营收1,469亿、2,021亿元,归母净利29.7亿、84.9亿元,私有化后增厚吉利汽车归母净利润10.2亿、29.1亿元,极氪2025、2026年PS为0.3倍、0.2倍,PE为15.8倍、5.5倍,收购交易估值合理 [8] - 投资建议给予公司2025年目标PE 15 - 18倍,对应目标价区间23.69 - 28.43港元,空间42% - 70% [8]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表数据,展示2024 - 2027E年各财务指标情况,如资产、负债、收入、利润、现金流等,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 [9]
吉利汽车(00175):重大事项点评:启动极氪私有化,打造“一个吉利”
华创证券· 2025-05-08 16: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电动化转型自2024年步入正轨、2025年加速,对四大品牌一体化整合有望降本增效带动量利齐升,产业链战略整合打造AI生态有望升级竞争力与商业模式,对未来业绩展望乐观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吉利汽车宣布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拟2.566美元/18.5元或1.23股新发行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股极氪股份,25.66美元/185元或12.3股新发行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股极氪ADS,报价较极氪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3.6%,较过去3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20%,若私有化完成极氪将成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 [2]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240,194|336,392|441,972|514,187| |同比增速(%)|34.03%|40.05%|31.39%|16.3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788|20,800|25,699| |同比增速(%)|213.32%|-11.09%|40.66%|23.55%| |每股盈利(元)|1.65|1.47|2.06|2.55| |市盈率(倍)|9.4|10.6|7.6|6.1| |市净率(倍)|1.8|1.6|1.3|1.1|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1,007,804.33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007,804.33万股,总市值1,691.10亿港元,流通市值1,691.10亿港元,资产负债率59.71%,每股净资产8.61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19.44/7.31港元 [5] 评论 - 深化落实《台州宣言》实现“一个吉利”,私有化整合极氪高端电动化资产,推动资源整合协同,消除重复研发投入,优化供应链与制造体系,降低成本,强化核心技术共享,提高竞争力 [8] - 交易估值合理,私有化极氪有望增厚公司利润提升股东中长期利益,极氪当前总市值57.4亿美元/413亿元,收购报价下总交易估值65.2亿美元/470亿元,待收购交易估值22.4亿美元/161亿元占比34.3%,预计2025、2026年营收1,469亿、2,021亿元,归母净利29.7亿、84.9亿元,私有化后增加34.3%极氪股权对应增厚归母净利润10.2亿、29.1亿元,极氪2025、2026年PS为0.3倍、0.2倍,PE为15.8倍、5.5倍,收购交易估值合理 [8] -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为148亿、208亿、257亿,对应PE 10.6倍、7.6倍、6.1倍,给予2025年目标PE 15 - 18倍,对应目标价区间23.69 - 28.43港元,空间42% - 70% [8]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表数据,展示2024 - 2027E年各财务指标情况,如资产、负债、收入、利润、现金流等,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 [9]
未知机构:极氪私有化点评一个吉利完成关键步骤自2024年9月台州宣-20250508
未知机构· 2025-05-08 10:2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吉利集团、极氪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极氪私有化是践行《台州宣言》**:自2024年9月《台州宣言》发布,吉利围绕“战略整合、聚焦主业”完成多项整合与优化举措,极氪私有化是深化践行《台州宣言》,以应对乘用车市场竞争压力,发挥集团优势保障吉利品牌市场份额[1] - **私有化对吉利中长期利好,短期财务压力可控**:避免集团重复投入,减少内部品牌定位及资源分配质疑,强化“一个吉利”形象,清晰管理架构取信资本市场;吉利汽车持有极氪约65.7%股份,按2.566美元/股计算需支付约22.4亿美金(约162亿元人民币)对价,公司2024年期末现金及等价物408.7亿元,资金压力可控[2] - **私有化使极氪远离噪音专注前沿技术**:此前市场对极氪产品定位、集团资源分配及业务往来的质疑致股价波动,私有化后极氪可远离噪音专注主业,站稳高端智能电动车龙头地位[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深化《台州宣言》落地,吉利控股推动乘用车业务回归“一个吉利”
新浪科技· 2025-05-07 16:41
公司动态 - 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全部股份 实现完全合并 [1] - 合并后公司将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 提升研发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1] - 2025年一季度吉利汽车销量达70 4万台 同比增长48% 其中新能源销量33 9万台 国内新能源渗透率超50% [2] - 极氪和领克整合后一季度销量11 4万台 同比增长21% 单台费用降低20%以上 [2] 战略布局 - 此次合并是落实《台州宣言》战略的重要步骤 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 [1] - 吉利控股集团提出"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核心举措 [2] - 合并后各品牌保持独立运营 极氪定位全球豪华科技品牌 领克定位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 吉利银河覆盖主流市场 [3] - 七大领域将深化协同 包括整车机械架构 电子电气架构 智能驾驶等 [3] 行业趋势 - 全球汽车产业处于深刻转型期 战略整合成为行业趋势 [2] - 新能源与智能化竞争加速 公司通过合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4] - 国际市场上极氪和领克已实现渠道 售后服务 仓储物流共享 [2] 用户价值 - 极氪先进技术将向旗下所有品牌开放 如浩瀚架构支持全品牌产品 [4] - 统一补能体系覆盖全场景充电需求 降低用户补能焦虑 [4] - 维修网点共享将提供更标准化 更便捷的售后服务体验 [4]
战略整合未半,吉利重拾价格力的“喜与忧”
新浪财经· 2025-05-07 14:34
行业趋势 - 国内新能源车供应链能力外溢至合资车企阵营,合资车企在新车型中采用类似新势力的品牌理念、产品表达和功能配置[1] - 车展显示车型表现形式同质化加剧,品牌区隔模糊,竞争模式恶化[2] - 价格力成为中长期影响车企规模表现的核心因素,车企需释放价格空间以维持市场份额[3] 价格竞争与内部结构 - 比亚迪通过垂直一体化和内部公司化/平台化运营实现价格力优势,2023-2025Q1毛利率从18.6%提升至20.1%,车均价从15.99万元降至14.45万元[4] - 弗迪系五家独立公司(电池/动力/科技/视觉/模具)提供专业化分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支撑多品牌技术矩阵[5][6] - 长城汽车采用类似模式,零部件业务独立公司化运营(如蜂巢易创/诺博汽车),优化财务结构[6][7] 吉利控股战略调整 - 吉利从分权模式转向收权,整合品牌层级(极氪控股领克/吉利整合雷达汽车等)、研发(并入吉利研究院)、采购(统一采购公司)[10][11] - 2024年总费用率从16.5%降至15%,2025Q1进一步降至14.3%,接近比亚迪控费水平,扣非净利率达4.8%[11] - 通过削藩动作显著压降内部交易费用,重拾价格力竞争力[11] 吉利整合难点 - 电池业务整合缓慢,吉曜通行需整合威睿电动/耀能新能源等,但威睿电动涉及极氪20%收入,拆分可能影响极氪市值[14][15][16] - 动力总成业务分散(威睿电动/极光湾科技等),极光湾科技因合资背景和地理位置整合难度大[17] - 2025Q1吉利毛利率17.7%低于比亚迪22.3%,核心零部件集中度不足限制毛利提升潜力[18] 未来挑战 - 合资车企反扑加剧价格战,吉利需通过整合降低费用和成本以稳固份额[18] - 中短期内难以复制比亚迪/长城的集中化程度,需探索有效整合措施提升毛利率[17][18]
极氪控股领克、银河整合翼真,吉利大扩张时代结束
晚点LatePost· 2024-11-14 22:55
吉利品牌整合动态 - 极氪将持有领克51%股份,沃尔沃出售30%领克股份给极氪,交易价格54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5] - 领克营销中台、供应链、采购等部门将被整合,财务和采购团队先整合,产品研发部门调整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推进[5] - 吉利控股向吉利汽车转让11.3%极氪股份,吉利汽车对极氪持股比例增至62.8%,旨在减少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6] - 吉利将继续推动翼真汽车和吉利银河的整合,银河今年前10个月售出35万辆,同比增长66%,贡献吉利汽车四分之一以上销量[7] 极氪与领克的历史关系 - 极氪原为领克纯电事业部,2021年独立,共享吉利SEA浩瀚架构和工厂资源[11] - 极氪001产品设计沿袭自领克概念车Zero concept,两款品牌部分车型设计语言相似[11] - 极氪副总裁杨大成曾主导领克多款车型研发,极氪部分售后服务通过领克服务中心提供[12] - 领克定位个性潮流运动市场,极氪定位科技豪华,银河定位大众国民精品车[12] 吉利战略转型 - 吉利打破2014年"一个吉利"战略,针对细分市场设立新品牌,通过收购快速扩张[13] - 2010年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此后完成至少14次重大并购,总资产达6784亿元[14] - 2023年吉利收入比2019年多818亿元但利润少29.5亿元,暴露出组织臃肿和重复投资问题[14] - 最新品牌定位划分:极氪覆盖高端豪华,领克中高端,银河和中国星定位主流品牌[14] 市场表现数据 - 极氪今年前10个月交付16.8万辆新车,同比增长82%,三季度汽车销售收入144亿元,毛利率15.7%[12] - 领克前10个月累计销售22.66万辆,首款纯电车型Z10售价19.68万至28.88万元[12] - 极氪007售价20.99万至29.99万元,极氪001售价25.9万至32.9万元,Z10配置差异化以避免内部竞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