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战略

搜索文档
九号公司董事长高禄峰:出货量破700万台,两轮电动车的iPhone时刻到了
和讯财经· 2025-05-22 10:17
公司里程碑与战略目标 - 九号公司第700万台智能两轮电动车下线,创始人高禄峰表示1000万台是下一个庆祝目标 [1] - 公司目标成为全球两轮产品NO1,计划年底将中国区专卖门店从7600家扩展至9000家 [5] - 智能化战略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例如自研"Ridey LONG"长续航系统提升电池续航20% [3]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1.12亿元(同比+9952%),净利润456亿元(同比+23622%) [2] - 2024年营业收入14196亿元(同比+39%),净利润1084亿元(同比+81%) [2] - 智能电动两轮车2024年收入7211亿元(同比+7038%),销量25989万台(同比+7661%),占国内智能两轮车市场70%份额 [3] - 割草机器人业务2024年收入861亿元(上年224亿元),Segway Navimow品牌拥有17万家庭用户 [5] 产品与技术创新 - 智能短交通产品线包括电动滑板车(全球累计出货1400万台)、平衡车、E-bike、全地形车等 [2][9] - 割草机器人通过视觉、卫星系统和算法实现自主路径规划,技术专利竞争激烈 [6][7] - 常州生产基地电动两轮车每小时产能140台,滑板车部分线体每30秒落地一台 [9] 市场拓展与产能布局 - 东南亚市场被视为电动两轮车新机会点,目前以燃油摩托车为主 [3] - 珠海华南基地总投资141亿元,建成后两轮车年产能达700万台 [10] - 境外收入占比4066%(2024年5772亿元),电动滑板车已实现越南生产以应对关税风险 [10][1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两轮电动车行业正经历"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型,被称为"iPhone时刻" [4] - 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潜力大:美国1亿庭院(渗透率2%)、欧洲8000万庭院(渗透率10%-15%) [5] - 服务机器人领域需抢占优质经销商资源,九号凭借品牌积累建立售后网络优势 [8]
两轮车行业品牌经营分享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两轮车行业 - 公司:雅迪、爱玛、台铃、九号公司、小牛电动车、冠龙节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销售数据 - 2025 年第一季度雅迪销量约 400.6 - 400.7 万,四月份约 138.8 万;爱玛一季度约 310 万,四月份约 104 - 105 万;台铃一季度约 195 - 196 万,三月份约 51 - 52 万;九号公司四月份约 48 - 49 万辆,同比增长近 80% [1][2][3] - 2024 年爱玛总销量超 1090 万辆,两轮车约 1029 万辆;台铃 2024 年总销量 720 - 730 万辆,2023 年 780 - 800 万辆 [1][5][6] - 2025 年 5 月行业整体增速约 30%,九号预计环比增长 70% - 80%,爱玛预计增速 20% - 25%,雅迪预计增速 35% - 40% [2] 库存情况 - 雅迪渠道库存正常,五月约 1.5 - 1.6 个月 [1][7] - 爱玛存在结构性缺货,一二线城市库存约 1.2 - 1.3 个月,北方市场 1.5 - 1.7 个月 [1][8] - 小牛电动车库存水平中等 [1][9] 价格情况 - 2024 年雅迪含电池单车均价约 2200 元,爱玛约 2100 元,2025 年预计增长 3% - 5%;九号 2024 年均价约 2900 - 3000 元,2025 年略有提升 [1][10][12] - 2025 年雅迪终端零售价约 3100 - 3200 元,爱玛一二线城市主力车型约 3100 - 3200 元,北方市场可能低于 2000 元,高端车型 3400 - 3500 元;冠龙节能系列约 3950 元 [13] - 2024 年全行业 4000 元以上产品销量约 450 万辆,九号占 180 - 190 万辆,小牛约 60 万辆,雅迪等合计约 10 万辆,雅迪去年零售端约 72 万辆,今年预计增长 [2][18] 产品策略 - 2025 年雅迪发力 3300 - 3600 元区间,压缩 2500 元以下电摩比例,高端新国标聚焦 3500 - 3900 元区间,重点布局石墨烯铅酸电池 [2][14] - 公司新品开发周期 10 - 12 个月,老品迭代 6 - 8 个月,按确定功能定位、参考销量定价格、设计评审、研发等流程进行 [22] 经营模式 - 雅迪品牌端负责 KV 制作等,产品端负责定价,销售端负责宣传和安排提货;产品定义由产品经理进行,定价通过内部沟通会决定 [25][26] - 爱玛与小牛模式类似,谭林将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合并;小牛由设计 VP 把关;九号采用大研发平台策略 [30] 财务与效益 - 九号平均毛利率 25 - 26%,2024 年雅迪与爱玛约 18% [33] - 电动摩托车冠能系列公司层面毛利约 2 万元,渠道毛利 5% - 8%;雅迪和爱玛高端车型终端渠道毛利 22% - 25%,经典系列 18% - 20%,特价车 10% - 13%;九号售价 4000 元以上车型毛利率超 22% [34] - 雅迪和爱玛周转速率慢,九号代理商周转速度放缓接近二者;二级经销商库存周期约半月 [35] - 雅迪、爱玛和九号单店效益相似,九号盈利能力强,但三四线城市单店销量增长慢,开店到运转需 9 - 15 个月 [37] 售后与销售 - 雅迪全国有 800 - 900 家售后服务中心,预计今年突破 1000 - 1100 家;爱玛 500 - 600 家;小牛 80 - 95 家;九号 150 - 180 家 [42] - 专门维修店注重体验和改装,综合销售维修店租金高但体验好,街边背面专门维修店性价比高 [44] - 九号线上线下购买利润差异不大,电商费用约摊销 150 万元,每台车利润差异约 100 元,结算周期一周到十天 [4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爱玛数据与上市公司披露可能有差异,因出货口径不同,营收角度销售数据可能含水分 [4] - 雅迪过去智能化战略缺乏规划和投入,现重启项目 [19] - 公司在产品研发投入采取谨慎策略,确定每年固定投入几款产品并持续推广迭代 [20] - 公司认为两轮电动车核心是骑行代步,智能化功能体验效果有限 [21][24] - 雅迪从 2019 年开始多轮变革,向专业化等发展 [28] - 雅迪国内终端市场每个型号有专门团队跟进,高层管理团队介入 [29] - 九号电动车产品成熟度慢,原因包括品牌认知度低等,二三线城市推广难 [38] - 电动摩托车销售与维修收入当月营收占比约 15% - 20%,可贡献 25% - 30%利润 [39] - 两轮车零部件更换毛利高,如控制器拿货成本 40 - 50 元,终端售价约 100 元 [40] - 雅迪和九号售后服务中心数量差异因统计口径不同,雅迪多数门店有售后功能,九号统计独立专卖店 [43]
吉利汽车(00175):推动极氪私有化,《台州宣言》深化落地,利好公司长期发展
长江证券· 2025-05-15 17: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7日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若交易完成极氪将成其全资附属公司,新平台赋能开启产品新时代,各品牌新能源转型推进规模效应凸显,智能化战略开启,整车强势新周期下盈利弹性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年5月7日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目前吉利汽车持有极氪约65.7%股份,交易完成后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完全合并成全资附属公司 [2][5] 事件评论 - 吉利汽车建议以2.566美元或1.23股新发行的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股极氪股份,较最后交易日美国存托股票收市交易价溢价约13.6%,较最后30个交易日极氪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20% [9] - 本次收购是《台州宣言》深化落地,品牌整合利好吉利汽车,收购完成后极氪、领克回归同一平台,利于理顺品牌定位、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且极氪盈利改善,全资持有有望增厚吉利汽车盈利,极氪2024Q3单季度盈利,2024Q4盈利1.5亿元 [9] - 2025年是新车大年,预计推出1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各品牌均有新车计划;智能化方面智驾搭载率有望快速提升,银河、燃油车、领克、极氪等都有相关智驾方案或功能推送计划 [9] - GEA架构支撑新车周期,各品牌新能源转型顺利,规模效应带来盈利向上弹性,燃油车基盘稳固,联营企业出海打开海外新空间,智能化提升智驾能力,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61亿(含汇兑收益影响),对应PE为9.8X [9]
吉利汽车20250320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及其旗下吉利品牌、吉利银河品牌、极氪品牌、领克品牌,雷诺韩国、合资公司Hoss Powertrain、吉利车金融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4年业绩情况 - **销量**:总销量217.7万辆,同比增长32%;新能源销量88.8万辆;出口销量41.5万辆,同比增长57%,占比达19%,同比增3.1个百分点 [2][3] - **收入**:总收入2402亿元,同比增长34%,整车收入首破2000亿,单车收入提至10.7万元/台 [2][3] - **盈利**:规模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213%;扣非后规模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52% [2] - **毛利**:毛利总额382亿元,毛利率15.9%,同比增0.6个百分点 [3][4] - **费用**:销售费用率降至5.5%,行政费用率降至2%,研发投入总额159亿元,占收入比降至6.6% [4] - **现金流**:年末现金储备充裕,全年经营性现金流流入265亿元,期末总现金409亿元,净现金398亿元 [4] 各品牌表现 - **吉利品牌**:全年销量167万台,同比增长27% [5] - **吉利银河品牌**:全年销量49.4万台,同比增长80%,跃升为新能源主流品牌 [5] - **中国星**:全年销量117万台,同比增长14%,连续8年稳居国内燃油车自主品牌第一 [5] - **星越L星睿冰悦**:2024年销量22.2万辆,同比增长87%,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盈利 [6] - **极氪**:极氪001、极氪009、极氪7x成细分市场畅销车型,2024年通过OTA升级提升功能,国际化加速,覆盖六大洲超40个海外市场 [6] - **领克品牌**:2024年销量28.5万辆,同比增长30%,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59% [6] 战略整合与合作 - **极氪和领克整合**:2025年2月股权交割,预计2026年实现百万级销量,带来超3%成本节约和生产效能提升,研发及销售费用实现10%-20%规模性效率,研发费用率降至6%左右,销售和管理费用率降至8%左右 [7] - **雷诺韩国**:2024年销量10.7万辆,贡献投资收益1.21亿元,与吉利技术协同打造的大克里奥成爆款,截至24年底累计销量超2.2万台 [8] - **合资公司Hoss Powertrain**:2024年成立并引入战略投资者,贡献91亿元投资收益和16.3亿元现金收入 [8] 2025年规划 - **产品规划**:推出十款全新产品及多款改款产品,吉利品牌目标200万辆,推五款新能源及多款改款车;吉利银河品牌推两款SUV和两款轿车;极氪科技集团目标71万辆,推五款新能源 [10] - **全球化布局**:出口目标46.7万台,增长12.5%,加强优势市场布局,在中东冲击中国品牌第一,在拉美、非洲布局燃油和新能源产品,利用沃尔沃资源扩大欧洲市场优势 [11][33] 智能化战略 - **AI技术布局领先**:星锐计算中心成中国车企自有第一算力平台,综合算力每秒2350亿亿浮点运算次数;有自研星锐大模型、自驾all drive大模型等;拥有超750万辆智能车大数据 [12] - **自动驾驶理念**:以安全为最高宗旨,基于高算力、大数据、大模型发展自动驾驶,反对用消费者当实验品 [22][23] - **自动驾驶进展**:极氪半端自动驾驶方案4月应用,体验感和安全性处于第一梯队;4月全量推送道路道和车位到车位方案;Geek 9X 2025年具备L3量产能力 [24][46] 财务展望 - **毛利率**:2024年全年毛利率15.9%,2025年努力提升至16.5%左右 [32] - **融资**:目前现金水平充裕,暂不考虑融资,若股价超过32.7元,员工行使认股权可自然融资近两百亿 [51][5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ESG方面**:坚持可持续发展,将ESG融入战略,截至20年末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年下降18%,在全球和中国主流ESG评级中保持行业前列 [9] - **燃油车发展**:不放弃油车,加大投入,聚焦打造爆款,推进智能化和网联化,做到油电同质,保持海内海外双循环模式 [58][59] - **价格调整**:3月3号发布整体支架方案后,部分车型价格调整,认为通过规模化和技术优势可保持盈利和发展能力 [64][65]
比亚迪(002594):435亿港元H股闪电配售为海外扩张提供充足保障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3-06 11: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技术进步带动销量增长,“全民智驾”战略有望量价齐升,全球化进程加速,高端化受益智能化与大车型战略,中长期盈利水平有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3月4日,比亚迪宣布与配售代理签署协议,将配售近1.3亿股新H股[4][13] 公司发起435亿港元H股配售,吸引全球顶级投资者参与 - 3月3日盘后签署协议,配售近1.3亿股新H股,占现有已发行H股约11.82%,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46%,配售价每股335.2港元,较过去十日均价折让约11.8%,扣除费用后每股净价约334.2港元,吸引众多顶级投资者参与,认购订单多倍覆盖[14] 全球化进程加速,配售所得助力海外长远发展 - 假设全数配售,所得款项总额预计435.09亿港元,扣除费用后约433.83亿港元,拟用于研发、海外业务、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球6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本次融资有望助力国际化战略布局,推动出海业务增长[15] 稳健经营,技术平权惠及消费者 - 2月10日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3月2日携手大疆发布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本次融资有望提升技术实力,把握智能化机遇,推出多元产品,塑造世界级品牌,增强资本实力与经营稳健性[16]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8130.6/9529.8/1162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0%/17.2%/2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1/513.8/639.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8%/26.8%/24.4%,EPS分别为13.9/17.7/22.0元/股,3年CAGR为28.6%,维持“买入”评级[17]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24061|602315|813062|952984|1162640| |增长率(%)|96.20%|42.04%|34.99%|17.21%|22.00%| |EBITDA(百万元)|39245|77953|148670|176783|21033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622|30041|40508|51378|63922| |增长率(%)|445.86%|80.72%|34.84%|26.83%|24.41%| |EPS(元/股)|5.71|10.33|13.92|17.66|21.97| |市盈率(P/E)|63.0|34.9|25.9|20.4|16.4| |市净率(P/B)|9.4|7.5|6.0|4.8|3.8| |EV/EBITDA|19.0|7.4|6.7|4.9|3.3|[18]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增长,归母净利润也呈上升趋势等[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