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
搜索文档
“本土团队最懂本土市场”,阿迪达斯CEO谈如何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
第一财经· 2025-10-15 18:22
公司战略与领导层动态 - 阿迪达斯全球首席执行官比约恩·古尔登在三年内四次到访中国,近期参与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强调其为上海城市发展建言献策并深化品牌在上海的投入,例如赞助上海半马等大型赛事[3] - 首席执行官除参加会议外,还参观了新公司总部、巡店并与一线员工交流,参与高校演讲和品牌活动[5] - 公司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因其可持续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庞大人口基数,与运动市场饱和率较高的欧洲形成对比[5] 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全球营收达121.05亿欧元,同比增长7.3%;归母净利润为7.98亿欧元,同比增长121.4%[5] - 大中华区作为重要战略市场,上半年贡献营收18.27亿欧元,同比增长13%,并实现连续九个季度增长[5] 产品策略与成功因素 - 公司成功源于数十年市场深耕和经典单品(如Samba、Gazelle、Superstar)的延续,积极利用过往成功经验[6] - 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中95%为"中国制造",同时在设计上逐步实现中国原创,这些产品不仅受中国消费者欢迎,也获得海外市场青睐[7] 本地化与全球市场运营 - 公司强调"本地化"战略,通过放权让本土团队做决定,以贴近消费者需求,确保在不同市场(如欧洲、美国、中国)作出针对性决策[7] - 全球市场被视为多个消费者集群的组合,需具体关注,首席执行官的角色是为本土团队提供总部资源支持[7]
“本土团队最懂本土市场”,阿迪达斯CEO谈如何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
第一财经· 2025-10-15 16:11
公司战略与市场重视度 - 中国市场业绩约占阿迪达斯全球的15% [1][4] - 公司首席执行官比约恩·古尔登在三年内四次到访中国,显示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1] - 公司认为中国市场具有可持续的长期增长潜力,原因在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相较于欧洲更高的运动市场饱和度 [4] - 公司通过赞助上海半程马拉松等大型城市赛事、支持上海运动节以及邀请世界顶尖运动员到访来持续深化在上海的布局与投入 [1] 财务业绩表现 - 今年上半年阿迪达斯品牌全球实现营收121.05亿欧元,同比增长7.3% [4] - 上半年全球归母净利润为7.98亿欧元,同比增长121.4% [4] - 作为重要战略市场,大中华区上半年贡献营收18.27亿欧元,同比增长13% [4] - 大中华区业绩已连续九个季度实现增长 [4] 产品策略与成功因素 - 公司成功部分归因于持续深耕市场并依托历史成功的经典单品,如Samba、Gazelle、Superstar等鞋款 [5] - 公司策略是积极利用已取得的成功,将积极有效的内容延续下去 [5] - 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有95%是“中国制造” [6] - 产品设计上逐步实现中国原创,这些中国设计的产品不仅受本土消费者欢迎,也受到海外市场消费者的喜爱 [6] 本地化运营与管理 - “本地化”是公司核心战略,公司认识到需要让本土团队做决定以贴近和了解本地消费者 [5][6] - 公司首席执行官强调其角色是为本土团队提供总部资源支持,因为全球市场是由许多需要特殊关注的消费者集群构成 [6] - 公司首席执行官通过巡店、与一线员工交流以及参与高校演讲等活动来深入中国市场 [4]
开出天价罚单后,大众印度紧急换挡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29 07:07
这次的改变原因并不复杂,在这个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深耕20多年后,大众在印合并份额仍约 2%,盈利承压。 此外,如果按路透社披露若连同罚金与利息,涉税追缴的潜在账单最高或达28亿美元,案件仍 在审理。 同时,该公司正应对金额创纪录的进口税追缴诉讼,以及2027年起更严的油耗与排放规则。 更现实的压力,来自赛道加速电动化与对手本地化提速,起亚、丰田等已在主力细分市场站稳 脚跟。 撰 文 / 莫 莉 编 辑 / 黄 大路 设 计 / C C 印度汽车"战局"变了。 2025年9月26日,路透社援引一份公司内部备忘录称,大众汽车集团正由斯柯达牵头对印度业务 做一次从组织到流程的全面体检,并引入第三方梳理系统并提出整改建议。 从2018年起,大众旗下斯柯达汽车便开始主导大众汽车集团在印度的战略布局。 斯柯达大众印度(SAVWIPL)总经理皮尤什·阿罗拉(Piyush Arora)在9月8日发给员工的备忘 录中写道,公司已"聘请第三方进行全面审查,以获取中立视角和一些跳出框架的想法",并要 求团队予以支持和配合。 皮尤什·阿罗拉补充称,尽管面临市场趋势变化与竞争压力加剧的挑战,斯柯达仍对印度市场抱 有坚定承诺,将继续投资 ...
国际主题乐园加码本地化合作,国庆后美团黑钻购票可得上海迪士尼乐园“尊享卡”
环球网· 2025-09-28 13:32
公司合作与会员权益升级 - 美团旅行将于10月13日升级黑钻会员权益 联合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快速通道专享福利 包括"疯狂动物城:热力追踪"和"胡迪牛仔嘉年华"项目的尊享卡权益 [1] - 合作基于美团高净值年轻会员的高消费力特征 黑钻会员人均年消费超3万元 2025年该群体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消费订单量同比上涨58% [2] - 热门主题乐园积极与美团接洽会员合作 看好其7.7亿用户基础及高活跃度年轻消费群体 [2] 消费群体特征与行为趋势 -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05后"年轻游客年增速达110% 美团黑金及以上会员人均年消费1万元以上 [2] - 年轻消费者形成"乐园+"复合型消费模式 2024年8月"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美食"搜索量同比上升39% 附近酒店搜索量增幅达186% 尊享卡类服务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 [3] -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在美团App积累超45万条用户评价 其中数万条提及餐饮品质 近万条提及项目丰富度 [2] 行业发展与市场表现 - 上海迪士尼乐园2023年游客量达1400万人次 位列全球主题乐园第五名 带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全年客流量达2562.7万人次 [3][4] - 迪士尼2025财年第三季度主题公园部门盈利增长13%至25.2亿美元 体验板块收入90.86亿美元同比增长8% [4] -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主题乐园行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国际IP通过内容场景创新加速本地化布局 [3][4] 战略布局与本地化实践 - 上海迪士尼持续扩张新园区 "疯狂动物城"为全球首个该主题园区 "蜘蛛侠"主题园区正在建设 [1][4] - 国际主题乐园通过本土互联网平台触达消费群体 美团成为承载"吃喝玩乐住"需求的核心渠道 [2][4][5] - 本地化运营策略成效显著 上海迪士尼成为国内最受欢迎主题乐园 合作模式为行业提供新增长路径 [3][4]
2022丨谁在管理 TikTok:五年五任管理者,没有中心的网状组织
晚点LatePost· 2025-09-26 08:35
TikTok 的成败,将验证一个全球化协作的公司形态,还能不能适应这个对全球化不再那么友好的时代。 本文首发于 2022 年 04 月 07 日 文 丨 高洪浩 李晓蕾 编辑 丨 黄俊杰 高洪浩 没有哪个产品,像 TikTok 如此快地在全球范围攻城略地——上线 5 年,现在每月就有超过 12 亿人用 它消磨时光。同样是大平台扶持的新产品,Instagram 被 Facebook(Meta)收购 6 年后,月活才到 10 亿。 也没有第二个这样成功的产品在如此频繁的管理者更迭下完成——TikTok 上线 5 年,换了五任负责 人。 类似抖音,TikTok 目前为止取得成功所依靠的,仍然是字节跳动体系的力量:来自抖音管理团队和成 熟的业务方法论、强大的集团中台支撑、创始人张一鸣对国际化长期坚定的投入。 但在经历了 2020 年因地缘政治冲突而起的一系列危机后,TikTok 正在和这个体系逐渐拉开距离。这 也是 TikTok 管理者频繁变动的主要原因。 早期,TikTok 由从抖音成长起来的年轻中国高管负责。现在,它被交给了具有外国国籍、有丰富海外 背景和政商关系的高管。 高管更迭同时,TikTok 开始弱化自己 ...
别再说“走出去”了!瞎出海,同样出局
凤凰网财经· 2025-09-24 22:28
由凤凰卫视、凤凰网主办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9月24日在广州举行开幕仪式。本届论坛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提供指导支持,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为战略合作伙伴,华润雪花啤酒超高端品牌"醴"为尊享合作伙伴。 "不出海就出局!"这句话是不是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它道出了国内企业全球化布局的紧迫。 但在"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发表演讲时,香港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紧接着泼了一盆"醒脑冷水":"瞎出海也出局!" 这精准戳破了无数企业折戟沉沙的真 相。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 "一提起"出海",浮现的是"走出去"。这个词听起来像一场热血远征,但往往容易演变成"瞎子摸象"。 真正的世界级企业,早就不拼谁"走"得远、谁"闯"入的国家多了。 他们拼的是,谁能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深深地、牢牢地"扎下去",直到没人觉得他们是"外来户",而是自己人。 这不再是地理位置的转移,而是一场关于"如何真正成为本地人"的身份革命。 01 "全球化"不会停止奔腾向前的势头 2025年全球经济前景显著恶化,关税上调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供应链造成压力,推高生产成本,导致企业投资放缓。 在这一背景下,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在关税壁垒与多极化趋势并存的 ...
别再说“走出去”了!瞎出海,同样出局
凤凰网财经· 2025-09-24 22:08
论坛背景 - 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于9月24日在广州举行 由凤凰卫视和凤凰网主办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指导 广州医药集团和华润雪花啤酒超高端品牌"醴"参与合作 [1] 全球化趋势与挑战 - 全球经济前景显著恶化 关税上调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推高生产成本并导致企业投资放缓 [7] - 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期和"慢全球化"阶段 但基于比较优势和资源最优配置的底层逻辑 其发展势头不会停止 [10][12] - 全球经贸格局呈现"六化"并存态势:集团化与碎片化、多极化与双边化、服务化与绿色化并存 [12] - 区域贸易协定成为贸易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核心工具 服务贸易成为全球经济新引擎 [13] - 中国主张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进行修补完善 而美国采取单边主义政策破坏国际经贸秩序 [15] 中国企业出海现状 - 中国企业出海已从单点突破进入系统性布局新阶段 成为连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重要纽带 [18][20] - 截至2024年 中国企业出海直接带动全球就业超400万人 其中外籍员工257万 相关经济总额突破24万亿元 [21] - 许多企业仍停留在单纯卖货阶段 缺乏本地化服务和品牌建设 易陷入价格战困境 [23][25][26] - "轻模式"出海缺乏风险抵御能力 易受国际关系变动、贸易政策调整和物流成本波动冲击 [29] 深度本地化战略 - 真正的全球化需要深度本地化 成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非短暂停留的"过客" [37] - 比亚迪案例:12-13年前进入洛杉矶时 精准对接当地300-350亿美元铁路现代化需求 通过深度参与社区活动获得认可 [38] - 小鹏汽车建立全球9个研发中心 在德国慕尼黑设立欧洲研发中心(团队近百人) 并在欧洲和东南亚建立本地化工厂 [39] - 高端制造业和科技企业需将研发与制造环节扎根当地 形成"与本地共赢"的全球化路径 [39] - 本地化需要长期投入研发、社区沟通和生态共建 构筑全球化根基而非追求短期业绩 [42][43] 全球化新范式 - 世界级企业不再拼地理范围扩张 而是追求"扎根当地"的身份革命 成为被认可的"自己人" [4][5][6] - 数字化转型推动全球化新演进:数字技术、互联网、现代物流和通信手段使跨国协作变得空前便捷 [12] - 中国企业全球化正从规模扩张的"量变"转向扎根当地的"质变" 实现与世界经济深度交融 [35]
甜啦啦谢观海:我们出海踩了4个坑
36氪· 2025-09-19 14:46
新茶饮品牌出海规模与布局 - 截至2025年9月 超45家品牌在海外开设近1.5万家门店[1] - 蜜雪冰城截至2025年6月海外门店达4733家 计划下半年进军巴西和美国市场[1] - 喜茶海外门店数量突破百家 柠季以新品牌BOBOBABA入驻美国 牧白手作进入非洲市场[1] 海外市场运营挑战 - 喜茶在美国湾区单店开店成本达100万美元 其中60万美元用于硬性投入 40万美元用于黄金地段入场费[2] - 供应链依赖国内生产 杯子餐具和周边产品需从中国运往东南亚等地 供货稳定性难以保证[2][3] - 马来西亚蜜雪冰城门店曾出现缺货问题 部分门店只卖柠檬水引发倒闭猜测[3] - 面临复杂法规 多元信仰和迥异口味偏好等本地化挑战[4] 品牌本地化实践与策略 - 甜啦啦在全球拥有超8000家签约门店 其中海外门店超过200家 印尼市场达百余家[5] - 进入新市场需培养消费习惯并配置本地资源 依赖本地团队捕捉市场机会[5] - 海外产品需适应口味偏好:更高甜度 冰饮偏好 更香茶底和丝滑口感[10][11][12][13] - 在印尼推出茉莉花香的清风墨白和桃香乌龙 产品设计融合中国元素[14] 供应链与团队建设 - 供应链核心在于提供优质产品配方和高效半成品供应 确保加盟商标准化出品[15] - 海外团队必须以本地化人才为核心 才能洞察本地平台动态和消费趋势[16][17] - 营销是业务抓手 但品牌沉淀关键在于提供一杯好茶[14] 出海风险与应对 - 文化差异显著 如印尼团队6位华人高管有5种不同信仰[5][18] - 货币汇率波动风险 印尼盾两年内从1:1900跌至1:2250[5][18] - 需谨慎选择合作对象和门店选址 选址需考虑周边配套如医院学校社区数量[5][20] - 需平衡标准化与本土化 参考麦当劳在牛肉汉堡标准化与肯德基鸡肉汉堡本土化案例[21] 行业发展趋势 - 茶饮行业进入3.0时代 从多走向精 按产品分为轻乳茶珍珠奶茶鲜果茶等赛道[7] - 品牌级次分化:喜茶奈雪代表高端 茶百道古茗为平价替代 蜜雪冰城甜啦啦瞄准全量人群[7] - 健康趋势显著 约76%中国消费者主动减糖[8] - 出海目的需明确:差异化竞争 深耕细分赛道或周期套利[22]
专访驭势科技CEO吴甘沙:出海不是赚快钱,而是合作共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9:29
公司核心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全球化是公司基本战略 不出海就没有未来 在香港设立国际总部作为桥头堡加快出海步伐[2][7] - 重点布局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 采用拼船出海模式与央企或香港企业合作整合解决方案[7] - 以优质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公司是全球唯一在机场无人驾驶领域真正落地的解决方案提供商[8] 自动驾驶行业前景与选择逻辑 - 无人车赛道满足万亿级别市场规模和亿万人日常需求痛点 包括交通拥堵 事故和停车难等问题[4] - 人工智能需要物理载体即具身智能 无人车是2016年人工智能元年背景下适合创业的领域[3] - 未来中国将向全球输出新劳动力 以无人机 无人车 无人船和机器人形式提供低成本高质量智能劳动力[9] 香港作为国际化平台的优势 - 香港具备世界级场景 人力资源宝贵成本高 流程标准严格 基于真实环境研发产品[5] - 实行世界最高标准 产品达到世界水准 进入新加坡 中东 日本和欧洲市场几乎不需要修改源代码[1][5] - 连接世界市场 是超级连接器和价值增值器 汇聚国际化贸易人才和市场资源[6] - 拥有世界级资本资源 作为全球前三大金融中心汇聚国际资本 吸引内地高科技企业上市[6] 出海策略与本地化创新 - 区别于Me-too低价复制模式 具备实力拿出世界最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8] - 赋能当地合作伙伴 提供AI司机能力或集成无人车系统 共同推进本土创新[8] - 在中东等地区针对沙尘暴等特殊环境进行本地研发并申请专利 形成可复制解决方案[8] 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核心竞争力 - 企业家具备耐心和长期主义心态 真正希望融入当地生态而非赚快钱[9] - 注重合作共赢 发现对方真实需求 共同解决问题并共享知识产权[9] - 产品在质量 价格及独特性方面建立优势 输出新型智能劳动力[9] 相关ETF产品表现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5.41% 份额增加1.8亿份至53.8亿份 资金净流入2364.8万元[12]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上涨9.23% 份额保持5.2亿份 资金净流入169.3万元[12]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6.70% 份额减少500万份至3.6亿份 资金净流出289.8万元[13]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下跌1.80% 份额增加3300万份至81.1亿份 资金净流出4535万元[12]
企业“出海”东南亚有何阻碍 本土化怎么走?|出海·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9-16 19:12
公司国际化战略 - 国际化战略的核心是本土化,进入任何市场均将自身视为本土企业[2] - 公司业务已扩展至全球13个国家提供快递服务[2] - 在不同国家开拓市场时需忘记国际品牌身份,尽量符合本地市场需求及法律法规[2] 公司本地化运营实践 - 在由1.7万多个岛屿组成的印尼,需采用不同运输方式、时效标准和工具设备以覆盖收件人[3] - 在占地面积广阔的巴西,需应对亚马逊森林地貌并为里约、圣保罗等大都市服务[3] - 企业出海进入新市场时若抱持降维打击心态,成功概率会大幅降低[2]